心理学的定义是如下: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但实际上,这一结论一方面将大家公认的幸福、美感、仇恨、喜爱等感受排斥在情感之外;而另一方面又显然忽视了情绪感受上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和社会性情感感受上的爱情、友谊、爱国主义情感在行为过程中具有的交叉现象,例如一个人在追求爱情这一社会性的情感过程中随着行为过程的变化同样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而爱情感受的稳定性和情绪感受的不稳定性又显然表明了爱情和相关情绪是有区别的。基于这两点,将情感和情绪以基本需要、社会需求相区别,或者是将情感和情绪这两者混为一谈都显然不合适的。
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生理反应是情绪存在的必要条件,为了证明这一点,心理学家给那些不会产生恐惧和回避行为的心理病态者注射了肾上腺素,结果这些心理病态者在注射了肾上腺素之后和正常人一样产生了恐惧,学会了回避任务。情感也是一样,比如没有性欲当然不会有爱情的,而当人吃了春药以后,伴随着性欲的旺盛一见钟情的可能性也就会随之加大了。所以,由不同的药物刺激引发的行为过程也表明了,情绪和情感显然是有区别的两种不尽一致的心理生理过程。
实质上,在行为过程中态度中的情感和情绪的区别就在于:情感是指对行为目标目的的生理评价反应,而情绪是指对行为过程的生理评价反应。再以爱情举例来说,当我们产生爱情时是有目标的,我们的爱情是对相应目标的一种生理上的评价和体验,同时当我们随着爱情的追求这一行为过程的起伏波折我们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情感当然不等同于感情喽,我们追求情感是因为它使我们有一种全新的体验,
情感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也能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同时也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
这就是我们离不开情感的原因,作用很大啊。
异化 (aIienation):哲学和社会学的概念。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异化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异化在一定历史阶段同对象化与物化有关。但是,异化不等于或归结于对象化与物化。对象化与物化作为人的社会活动,将与人类社会一起长存,而异化活动则是短时期的历史现象,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异化必将在社会历史上绝迹。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异化理论。异化现象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出现,但是把这种现象提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却是近代的事情。词源的考察表明,异化的德文词entfremdung是英文词alienation的翻译,而alienation又源于拉丁文alienatio。在神学和经院哲学中,拉丁文alienatio主要揭示两层意思:(a)指人在默祷中使精神脱离肉体,而与上帝合一;(b)指圣灵在肉体化时,由于顾全人性而使神性丧失以及罪人与上帝疏远。
在中世纪文献中只是孕育着异化理论的萌芽。异化理论是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代西方哲学里逐渐形成起来的。首先接触异化实质的理论形态,是社会契约说。其中异化已被明确规定为一种损害个人权利的否定活动,即指权利的放弃或转让。荷兰法学家格劳修斯(1583~1645)是用拉丁文alienatio这个概念说明权利转让的第一个人。霍布斯和洛克虽然没有使用这个概念,但是他们用别的概念表达了与格劳修斯相同的思想。在卢梭的社会契约学说中,异化除表达上述思想外,还包含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卢梭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不能转让,除非在社会契约中放弃这种权利和自由,转让给代表他们的国家。卢梭的这种态度,表明了他要求个人权利和自由的意向。卢梭还揭露了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变成异己东西的事实。他曾在《爱弥儿》中指出,文明使人腐败;背离自然使人堕落;人变成了自己制造物的奴隶等等。这样,他就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两重关系上,深化了异化概念的内涵。卢梭在异化思想上的推进,终于成为向德国古典哲学异化理论过渡的桥梁。
“异化”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被提到哲学的高度,从而进一步扩展和加深了它的含义。马丁·路德最先把希腊文圣经中表述异化思想的概念翻译成德文hat sich gesaussert(自身丧失)。从费希特到黑格尔,他们所使用的外化(entausserung)概念,是从马丁·路德的翻译演化来的。虽然费希特还没有使用异化概念,但他经常从哲学高度通过外化这个概念揭示异化的重要含义。例如自我外化为非我,从而使原来与自我同一的东西变成异己的东西。诗人席勒通过批判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危害,相当深刻地揭示了异化的实质,他认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个别小部件上的人,本身也变成了部件。
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最初表现在对于基督教的“实证性”所作的批判中。他继费希特揭示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之后,通过思想异化的形式揭示了人与人的异化关系。他认为,所谓基督教的“实证性”,就是指人所制造的基督教变成了一种僵化的反过来压迫人的异己力量。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达到高峰,异化成了说明自然、社会、历史等辩证发展的核心概念,成为在“自我意识”所体现的人类意识和社会发展整体中始终起重要作用的中介。黑格尔把存在的一切都归结为“自我意识”,把异化也归结为“自我意识”的异化。自我意识作为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在社会历史中作为“自我意识”环节的人异化为“绝对精神”。他认为,人和由人所组成的各种社会形态及其历史作为主体,在异化中不仅表现为“分裂为二”、“或树立对立面的双重化过程”,而且这种由主体所产生的对立物,对于主体是一种“压迫性的”、“吞食它的力量”,从而赋予异化概念不同于外化概念的深刻含义。但是,黑格尔在把异化作为发展中介的同时,往往也把对象化和对立面转化笼统地当作异化,把“自我意识”作为异化的前提和归结点,表现了他的异化理论的唯心主义历史局限性。在黑格尔之后,费尔巴哈力图从唯物主义观点阐述异化。但是,他只是说明了宗教的一个本质方面,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使人本身的力量变成了凌驾于人之上的超自然的神的力量。此外,对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异化理论所包含的许多深刻内容,他都无力加以扬弃。
马克思的异化观。马克思批判了前人非科学形态的异化理论,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典型的异化本质。在马克思之前,人们所揭示的种种异化,基本上还停留在异化的外部现象。马克思则揭示出决定异化外部现象的本质异化,即异化劳动或劳动异化。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在1842~1843年间所写的《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著作中,马克思尚停留在研究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异化问题的阶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异化劳动的观点,并以此作为自己异化观的出发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运用异化劳动观点,进一步揭示了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和前此社会的主要异化形式“私有制异化”,即作为国家形式的政治统治的异化以及劳动作为人的自身否定的社会活动的异化。从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经济学手稿(1857一1858)》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来阐明异化的本质。他在这些著作中扬弃了从社会契约论到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认为转让不过是从法律上表示简单的商品关系;外化则表示以货币形式对社会关系加以物化;异化才真正揭示了人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最一般的深刻的社会关系,其实质在于表明人所创造的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异己的、与人对立的东西。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内容作了深刻的概述。
马克思在批判吸取黑格尔的合理思想时,明确指出异化的产生和演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并且有其进步的历史意义。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异化“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马克思认为异化决不是永恒存在的现象,而是受一定生产关系制约的历史现象。因此,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制约的异化,必将随着这种生产关系的彻底消灭而消灭。
西方学者对于异化问题的研究。从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学者中间,异化问题已从经济、政治领域扩展到道德、心理、病理科学、技术、文艺等等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说,但它们归根结底都受其哲学观点的制约。例如,尼采从唯意志论出发,把人的异化归结为放弃生存的意志。存在主义者从唯我主义出发,把异化及其克服归结为人的自我选择。新弗洛伊德主义者E·弗罗姆,从感觉论的主观唯主义出发,把异化说成是人的一种体验方式。这些异化学说,都不是历史地从人们的社会关系考察异化产生的根源,而是侧重于从生理、心理、道德、技术等思想文化方面找原因。所以,它们不仅弄不清异化的真正本质及其根源,重复了把异化与对象化、物化等同的错误,而且
具有掩盖资本主义制度为异化真正根源的倾向。
时代的高铁风驰电掣。
用指尖连通世界的网络时代
我们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性时代。我们创造着科技,也依赖着科技,尤其是互联网科技,正在通过智能手机无痕而强势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我们与时代的交互作用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化现象,阴影地带正在形成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他们被称作“数字原住民”,对他们而言,网络即生活,就像《楚门的世界》中用做天空道具的、巨大的穹幕一样,网络是再自然不过的“非天然品”。于是大学生成为心理异化现象的高发群体,却因为太过自然而不自知。
1放大的“去个性化”心理
凭借网络的虚拟与自由,我们无限扩大了自己的生活空间。但与此同时,精神毒瘤也可能会暗自滋长。 有所顾忌的言论在网络上发布不受任何限制,只需要一个虚拟的用户身份而已,一些评论甚至无需登录就可以匿名发布。在这网络社交 “匿名马甲” 的掩护下,人们无形中放大了群体规模带来的“法不责众”的心理安全意识,削减了行为自觉性,相反,其行为的冲动性、无约束性与破坏性却呈逆向增强的态势,表现为恶意侮辱、人肉侵扰等丧失底线的行为。
网络道德体系尚处于建构和规范之中,“慎独”的境界又并非人人能及,何况是年轻气盛、定力不足的大学生,主客观因素的叠加很容易使一些网民产生“网络是绝对自由之境,可以为所欲为”的错觉,从而导致更多的以语言为媒介的攻击现象。
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年轻的大学生是比较被动的。 我们的生活几乎处在被信息无缝隙填充的状态,对海量信息的甄别筛选需要受众具有足够的批判意识与质疑能力。 而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力还有待增强。这种情况下,新媒体这种匿名的话语环境又为大学生获取在现实社会中一些不被允许的信息提供了可能,自然也就增加了感染心灵病毒的风险。
此外 , 阅读信息时,受众的心理需求契合度要高于信息本身的真实性,这就增大了大学生被信息污染的可能。加之手机使用的排他性、隐秘性,使得来自网络的信息病毒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手机媒体入侵大学生的心灵,而他们或难以自知,或自知却没有足够的自制力而抵御,以致一步步滑向低俗认知的泥潭。
2错位的自我认同
长期沉溺网络的大学生,极易发生自我认同的严重错位。大学生高涨的自我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四处碰壁,却在无形、无垠的网络中可以轻易获得掌控感、成就感,以至于自认为找到了自身价值所在。在虚拟环境中,这些年轻人指点江山游刃有余,存在感能很大限度地得到满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学业受挫,情感遇冷,挫败感如影随形无法摆脱。
网络在整合世界的同时,却也极有可能以温柔而残忍的方式,肢解网民的自我性格结构。 虚拟世界的满足感与现实世界的被驱逐感强烈冲击着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线上自我”与“线下自我”相互纠结、烦扰,甚至错位,影响个体对真实世界的判断,导致其自我认同失败。我是谁?什么是真实的?哪里又是虚拟?心理与行为和现实社会脱节,排斥真实的社交活动,容错率低,抗逆力低,出现自我疏远、自我隔离、自我封闭的倾向,以致产生焦虑、抑郁、强迫、恐惧等异常心理体验。
3乏力的心理支持系统
网络让古人幻想的“天涯若比邻”成了现实,但却也带来了“比邻若天涯”的人际尴尬。 身在远方亦可声在耳畔人在眼前,比如视频聊天,但人真的在身旁时,又频频招呼手机里的动态更新、信息往来,而无暇顾及身旁之人。网络是令人们更加联结还是更加疏离?
不可否认,适度的虚拟社交可以缓解个体心理的压力。在虚拟环境中,人们觉得对方不可能介入自己的现实生活,沟通时,风险体验下降,反而会有一种放松感与安全感。大学生更看重朋辈之间的友谊,遇到烦恼困惑已不再倾向于寻求父母的帮助,而是在意朋友的宽慰。很多大学生会依托网络对陌生人自由交谈,吐露心声,寻求慰藉,这有利于心理压力的释放与缓解。但在虚拟世界建立起来的友谊同样缥缈难以考证,友情的温度无法感知,这样的心理支持系统是苍白乏力的。
当大学生遭遇心理困扰时,网络心理支持是温情还是冷漠,因其虚拟而难以判断,即使情真意切,也远没有现实社会中面对面的疏导更为及时有效。此时如果当事人自身的排解负面心理能量的能力不强,那么一些小小的诱因就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4亚健康的身心状态
手机已经成了人体新的器官——没有物理联系的身体器官,“点触之间连通世界”,这个器官是我们在这个时代“刷存在感”的标准配置。过于依赖它,就会产生”手机依赖”。大学生中比比皆是的“低头族”现象也是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
长期沉溺于虚拟世界,将自己的生活与社交网站、游戏、视频等各种应用全方位、全天候绑定,无疑会改变个体的生活样态,染上“网络软瘾”。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网络软瘾的心理症状表现为戒断不能,渴望更多的上网时间,忽略家人朋友,不上网时情绪低落、敏感易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就手机媒体来说,表现为手机不在身边甚至手里就感到烦躁,手机没电或没有wifi就坐立难安,甚至出现幻听现象。也许这样的“低头族”就在你身边。年值韶华,青春宝贵,那种被他们称之为“快意”的 、 “一机在手,人生无忧”的错觉长期迷惑着他们,导致其身体与心理的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及身心健康。
其实,距离产生美。我们需要在与新媒体的相处中提升自制力,提高自觉力,增强执行力,及时反省,调整与网络的心理距离,避免心理异化现象的产生,减轻新媒体带来的副作用。
大学生正值一生中的升值期,是“时代潮头”,是“意见领袖”,新媒体已是其自身发展的“标配”。 要驾驭新媒体,而非被新媒体所奴役。
—End—
20200402 FGL086
是什么蒙蔽了爱,在《非暴力沟通》中描述了四种蒙蔽我们对自己与他人表达爱的沟通方式,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无论是去评判他人,还是与他人进行无谓比较,过于主观角度出发的话。无形中就给了对方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并难以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
接下来谈谈对“回避责任”与“强人所难”的一点看法以及在平时与他人沟通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异化的沟通而导致不良的结果。
回避责任
首先思想角度责任,经常遇到思维上的懒散,如要去做一件有点难度的事情(开始并不紧急),只要静下心来用那么几个小时认真思考,就可以把事件想清楚点,可能是因为在某些知识结构上存在瓶颈或盲区,需要花时间验证与研究,这时思想上就出现逃避的声音了, 为自己找捷径或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安慰自己这事暂且可以放一放也可以,结果呢?多数时候都难以得到想要的结果,极大可能成了一件有始无终的烂尾事。这时的思想虽然有负担,但情感上却不断的找理由为自己解脱。以减轻那种负罪感。反过来安慰自己,下次吧!一定会做的更好。就是不少思想与情感没有及时解决的事情,失去行动上的良性驱动,到最后由外界来驱使你,变成无论你愿不愿意、都不得不做的事情。所以许多不得不做的事情,从一开始是因为自我没有在思想与情感上做好准备。而是一定程度的在回避。最终无法成为自己的主导事情的主人。
强人所难
许多人都想按自己的思维活得快乐一些,并希望身边的人都随自己意愿做事。又因为缺少有效的沟通与倾听,无法理解他人或者说忽视了他人的需求。当自己所发出的指令、指责与命令面临挑战时,受到伤害往往又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所谓强权之下必失去他人的尊重,强人所难势必造成彼此心灵上的隔阂。举个简单的例子:像借贷这种事情,愿意借钱给你的人本身是表达了很大的善意。坦诚相借,一定获得贷方的尊重,但有的人明知贷方有困难,借钱给你的时候还要在言语上讥讽、说教或调戏一番;在我看来借款人处于弱势方,借方是强势方。所以这时候表达的出来的那种真诚与善意以及胸怀。对方心中一定非常尊敬与感谢。而后面一种表达方式对方可能只是表面不动声色,但内心里一定不悦不爽。
异化沟通的瓶颈是爱,打开与他人良好沟通的也是爱,最终取决的结果,主要还是能否真正认识与改变自己,用心去观察与倾听他人并觉察自己需求。
最近学习了关于非暴力沟通的知识,也正在读这本书,但是关于非暴力沟通的理解还很粗浅,因为在日常的工作中,或者沟通过程当中自己深感不能纯熟的应用。
原因是:有一些异化的沟通方式在生活中是如此的常见,不仔细体会都很难发现。
所谓的“异化的沟通方式”是指:
在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方面,虽然我们致力于满足或表达某种良好的愿望,实际却忽视了别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至于造成了彼此的疏远,对别人造成伤害而不自知。
第一种情况是道德评价。
很多人习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别人,而不是用价值判断来评价一个人做的事。有一个**《我不是潘金莲》,说的就是一个女人为了让那个说过她是潘金莲(潘金莲=坏女人)的人道歉,恢复她的荣誉,而不断上访的故事。
语言中关于好人和坏人的判断是基于道德判断的,符合当时社会条件下的道德规范的我们称之为“好人”,而反之则是“坏人”。小孩子的思维里只有好人和坏人之分,有一个阶段我们的社会中也是以非黑即白来做道德判断的。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发现:好人做的事不一定都是好事,不是所有的坏人做的事都是坏事,于是我们出现了灰色的思维模式,我们也感知到,因为很多不同的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理屈词穷是一个成语,但是有时候“词穷”不是因为“理亏”,只是不善言辞,或者被似是而非的道德所绑架,有时候“你指责我不对,并不能证明你是对的”。
国际上的暴力事研究机构发现,一个地区语言中道德判断越多,暴力事件就会越频繁。
第二种是进行比较。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比较也是一种判断,而不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有一本书叫做《让自己过上悲惨的生活》,作者诙谐的揭示了比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尖锐的指出了比较的害处。在这本书里有非常诙谐的描述: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和他人作比较吧。
有一个关于幸福的说法是:幸福就是比妹夫挣的多。有些人将比较作为获得幸福的源泉。结果很可能是“过上悲惨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会让自己一时的安慰自己,但不会长久感到幸福。
现在的人们比较的事情很多:
第一比身材,第二比成就;第三比金钱。
第三种是回避责任。使用“不得不”,“你让我”等诸如此类的词汇,在找到失败借口的同时淡化了个人的责任,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都有哪些回避责任的情景?
所有的这些借口和原因,都是要给“自己是好的”留一个空间,都是为了回避责任。
有一次马歇尔博士在咨询时,有一个女士说,我不得不做饭,我讨厌做饭,我早就受够了。而马歇尔让她按她的的意愿,尝试不做饭的时候,他的家人却说:感谢上帝,也许她终于可以不在吃饭的时候发牢骚了。
另外一位老师说,他非常讨厌评级,因为评级会让学生紧张,但是我不得不评级时,马歇尔建议他将“我不得不”改为“我选择”的时候,他说,我选择评级,是因为我想保这份工作。他被自己的说法震惊了。
通过这样的表达我们发现了,其实我们没有思考做一些事情真正的好处,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得到了好处(很难觉察和发现,潜意识的决策一般是为了“你”好),而不是因为“讨厌但不得不去做”。
第四种情况是强人所难,我们对别人的要求中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这种异化沟通方式认为:有些行为值得奖励,而另一些行为必须接受惩罚。这种想法通过“应当”这个词得到体现。
例如“他们应当因他们所有的事情受到惩罚。”这种想法的底层思维是:有些人是坏人,应该通过惩罚,让他们感到后悔,并重新做人。
我们陷入异化的沟通方式而不自知,就像我们说自己很难做到“知行合一”一样,我们知道怎样做是对的,但却做出了和对的理念相反的行为(莫名其妙的力量)。
那个著名的考倒男人的问题:“我和你妈同时掉到河里,你会先救谁?”,如果先救我妈,就是“不爱她”,如果救她就是“不孝”要承受道德的审判。当这种场景真实出现时,你一定会做出自己的判断,此时的你一定是“知行合一”的,因为你的行为一定是符合你的潜意识的,所以“意识”不决定什么,潜意识才是指引我们行动的“大象”。
面对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影响,我们怎么思考才会规避这些坑?
道德评价,用价值判断;知道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当我们使用好坏来评价别人时,认真的了解一下自己的观点。
在我们对自己或别人不满时,觉知一下是不是开始了比较?和别人比身材、比成就、比钱财、比…比较的结果就是非要自己过上悲惨的生活。
当我们在说:“不得不”和“你让我”之类的话的时候,回想一下是不是同时回避了责任。不回避自己的责任,就用“我选择”来代替这些词语,探究一下潜意识里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么?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好处,可以看到自己做这些事情的真正的意图,也就是有意识的“看见”潜意识。
在使用“应该思维”(也被称为“僵固型思维”)的时候就要看一看,这些判断是不是有好人坏人的判断在里面?而没有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是不是屈从于权威,倾向于追随权威,导致我们对观察到的情况做出好坏、是非的判断。
要时常保持对这些语言的觉察,觉察其后面的观念、概念、想法(来自于哪里?也许是社会道德,也许是“权威期待”,也许是一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名言。比如“无度不丈夫”经过多年的以讹传讹结果成了“无毒不丈夫”成为很多人的人生信条一样。),让这些背后的东西呈现出来是改变的开始,要通过有意识的“观察”产生“新体验”可能是痛苦的,但成长一定是快乐的。
第一篇
原文:
少女喜欢玫瑰,老人喜爱秋菊,文人咏叹荷花,寒士赞赏腊梅……花是世界的春色,花是人间的温馨。躺在病房中,友人送来一束鲜花,你会顿感春意融融;晚会上登台唱支歌,儿童献上一束鲜花,你会倍加欢欣鼓舞。人在旅途,孑然落寞,路旁一朵花儿向你颔首,会驱走你心灵的孤独;老人独坐黄昏,窗台上一盆雏菊倏然怒放,会给你带来生命的惊喜……
五色迷目、娇态可掬,只是花的形象,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才是花的精神。读毛姆的小说看过这样一段情节:种花老人桑迪•巴雷特正准备回答儿子“如何做人”的提问时,却发现儿子脚下踩翻了一盆玫瑰,老人说:“你踩伤了玫瑰,玫瑰却给你的脚底留下了清香!”儿子似有所悟地脸红了,老人挥了挥手说:“去吧,为他人开一朵花!”
“为他人开一朵花”,这句话成了英国一代青年做人处世的格言。
欣赏美好是人类的天性。只要不是心灵扭曲、情感异化的人,都会对花儿报之微笑。邻居家有一个青年,高考落榜后去一家自行车修理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辆车胎漏气的自行车,青年人认认真真地将车胎补好后,手头再没活干了。他本可以悠闲地坐下来抽一支烟或和同事聊聊天,但他却为这辆自行车的各个部件加了油,又将车圈、车架的锈斑全部擦得锃亮亮的,简直整旧如新,其他的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车主将自行车领走的第二天,青年人就被挖到那位车主的公司上班。原来,“为他人开一朵花”就是这么简单。
一位中学的生物老师在课堂上被一个学生的提问难住了,她记起这位学生的祖父是大学著名的生物教授!于是说:“这个问题请教你的祖父,他一定知道。”学生回家对祖父讲了,祖父没有说一句话却提笔给孙儿的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上详细地做了解答,并说:“您是孩子的老师,问题还是由您在课堂上回答,不要公开我的信。”这位生物老师读完信后,心中充满了敬重与感激,一辈子记住了这位教授的美德。
一位学者说: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为他人灿烂一片心地,增加一缕温馨,添一份生存下去的理由,多一点向上攀登的勇气,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缤纷的赞美是真诚的,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这类人必定有高贵的精神,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灵。这类人是人心的旗帜,人世的脊梁,人群的魂魄。”
当我看完这篇美文时,脑中闪过一句话——“把自已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已经忘了是谁告诉我的,但是我认为这句话正是印证的这篇文章的主题。只有拥有一颗懂得付出的心,才会获得完整的人生。也许付出于你的收货会成不等式,但是我相信真理会让天平的一端下沉。
点评
此篇美文以”为他人开一朵花”,作为线索,引出了一个个小故事。让读者深深地体会到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的缤纷而赞美的情是真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朱自清散文 春
原文: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赏析:《春》描写细腻,富于情致。盼春,是文章的开端。作者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连用两个“盼望着”,可见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你听,那春天的脚步声近了。短短的十几个字,就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细致地观察了初春的山、水和太阳。“山朗润起来了”,写积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绿,显得格外清爽和滋润。“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将太阳拟人化,既表现了春天太阳的温暖,抓住了春阳的特征,更表现了春天太阳的内在神韵。写初春的山、水和太阳,是从大处落笔,勾勒出一个总的轮廓,为下文细致的描绘张本。在下面的文字中,作者就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等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钻”字用得何等传神;“嫩嫩的,绿绿的”,“草软绵绵的”,又是何等简洁而富有质感地写出了初春草的特点。
春天里的花更美。那花儿开得多么热烈:“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那花儿的色彩多么美丽:“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那花儿的味道多么怡人:“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还有野花呢,“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当春天的阳光照临大地,杨柳吐出了新绿,微风轻拂,吹到人们的脸上,是那样温暖柔和,已经感觉不到一丝的寒意了。作者以“吹面不寒杨柳风”引起对春风的描写,接着撷取了一个生活化的令人倍感亲切的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尽了春风的气韵神情。然后,作者又以极细腻的笔触,写春风的味道:“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最后是写春风中的乐音——鸟儿的宛转的曲子和牛背上牧童的短笛。“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运用生动的笔墨,将难以状写的春风写得神韵透彻。
作者写春雨,先写春雨的特点:“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然后写雨中的景致,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水墨春雨图。
春景如此,春天里的人们是怎样的呢春天来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写出“蛰伏”了一冬的人们迎来风和日暖的喜悦。人们充满了希望,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的最后,作者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春天是新的,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是美的,是活泼生动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是健壮有力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文章描写的顺序也耐人寻味,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春》的结构严谨精美,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文章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结于拟人,其构思布局、修辞润色,颇具匠心。至于语言的秀雅清新、朴实隽永,则更能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极正而且醇厚”的情致。
冰心散文 笑
原文: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入。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扰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了。
七百字的一篇短文,不施藻饰,不加雕琢,只是随意点染,勾画了三个画面:一位画中的小天使,一位路旁的村姑,一位茅屋里的老妇人,各自捧着一束花。
没有一点声音,只有三幅画面。三束白花衬托着笑靥,真诚、纯净、自然。然而,万籁无声中,又分明隐约地听到一支宛转轻盈的抒情乐曲。小提琴声不绝如缕,低回倾诉,使人悠悠然于心旌神摇中不知不觉地随它步入一片宁谧澄静的天地,而且深深地陶醉了。待你定睛寻觅时,琴声戛然而止。曲终人不见,只有三张笑靥,三束白花,一片空灵。空灵中似乎飘浮着若远若近的笑声,那么轻柔,那么甜美,注溢着纯真的爱。
于是,你沉入无限遐思,眼前见一片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恍惚间,你找到真、善、美——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赏析:读了那么多的小说我最喜欢冰心的《笑》。冰心属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是文学研究会的重要作家。她是我国现代卓有成就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多以歌咏母爱和儿童为主,从作品中也显示了她独特的审美情趣。《笑》发表于1921年革新后的《小说月报》第1号上,是冰心的成名之作。
沈从文对冰心作品有着这样的评论:“对人生小小的事情,一例俨然怀着母性似的温爱,从笔下流出时,虽文式不一,细心的读者却可以得到同一印象,即作品中无不对于‘人间’有个柔和的笑影。”
从这篇《笑》中我们不难看到冰心正是带着“柔和的笑影”走上“五四”新文坛的。《笑》里展现了三幅笑影:从图画里的安琪儿的微笑,联想起五年前的田野道旁看见的一个孩子的微笑,又联想起十年前在海边茅屋前看见的一个老妇人的微笑。三幅笑影都有花相伴,美丽而温柔,亲切而和善。作者通过这三幅笑影,体会了世间的美好。而当三幅笑影在作者的似梦似幻的想象中“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她将对于”爱“和”美“的呼唤转达给了我们。
作者所描写的“微笑”是以“爱”和“美”作基调的。她在带给我们“爱”的感受的同时也把我们引进“美”的境界。她怀着爱心与对“美”的向往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艺术境界。
作者描绘着“微笑”,而我们仿佛能从字里行间看见作者本人的微笑。就在写作的同时,冰心曾这样表述过:“无论是长篇,是短篇,数前言或几十字,从头到尾读一遍,可以使未曾相识的作者,全身涌现于读者之前,他的才情气质人生观都可以历历的推知”冰心实现了自己所期望的人格的显示。即使只读过这仅仅有800字篇幅的《笑》,我们也能了解了作者纯真温柔的心灵。
《笑》的文字清丽典雅、空灵飘逸。在开始创作之路的时候,冰心已经表现出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她有较深的古典文学修养,她的散文语言既发挥了白话文自然流畅的长处,又不乏文言的韵味。
再加一篇
《散步》 作者: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 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再加几篇高考作文
文章:大海让我陶醉
江苏盐城一考生
苍茫宇宙,万物轮回,大自然向人们展示花的妩媚,树的挺拨,山的竦峙,水的流长……而我独爱那深邃蔚蓝的大海,它带给我的是惊喜,是忧伤,是欢乐,是痛苦……
我喜爱大海的静谧。夜幕降临,我独自站立在船头,凝望着在这皓月下的大海,那么的平静,那么的安祥,朝着远处的海面望去,那种“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情感荡然于胸。张开双臂,在这静谧的世界里,“心事浩茫连广宇”,仿佛拥有了这世上的一切。海让我的心胸变得开阔,让我的性情张扬,那种博大,那种广袤,是无与伦比的,让我深深地嵌入了这个整体,时间仿佛都被静止,一切都是美妙的。
我喜爱大海的澎湃。学习鲁彦的《听潮》时,我的心中也激起了那种听潮的渴望。海水冲击岩石的巨响,那种惟妙惟肖的描写令我神往。当我也站在海边,听着那犹如千军万马的奔腾,又如各种乐器齐奏的潮音,心中的喜悦,是无与言表的。那时候的我,尽管没有拥有天地万物的感受,但我仍然喜爱,喜爱大海的这份激情,这份豪迈,让我觉得生活中,也要激起这么一份豪情,去面对万物,去面对挑战。
我喜爱大海的力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不择细流,故成其大。大海的一切来源于她的“纳”。她的广阔,她的深邃,她的无垠,她的源远流长,来自于她的禀性。从她的性情中,我找到了博爱;从她的言辞中,我找到了深远;从她的声音里,我找到了慈祥;从她的体魄里,我找到了刚毅。在她的灵魂里,我洗涤了心胸;在她的慈爱里,我学会了宽容;在她的深远里,我学会了坚强……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海是宽博的,是美丽的。在大海上,尽管我只是“天地一沙鸥”,但我仍然喜爱她,喜爱她的吞吐日月;因为我坚信,大海中我锤炼了自己,领略了大海的性情,我同样拥有“吞吐日月”的本领。
这让我怦然心动、让我陶醉的大海!
赏析:花开未香,轩辕未凉,残月未央。字迹斑驳了纸张,树影斑驳了围墙,能够斑驳记忆的,只有时光。。。。。这是我的第一感觉。。。。
读完后我会回首走过的春秋,在岁月的年华里,翻开记忆的扉页,字里行间里记载的都是自己努力奋斗过的诗篇。没有在抱怨里虚度光阴,也没有在失意的日子里,自暴自弃。成功时,不自满,失败时,思己过。在不断的积累里总结着经验。堆积起来的知识,书成了我无悔的诗篇!!!!!!
是的,光阴如梭,年华似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如果我们没有逆水行舟的勇气,不妨顺流而下。这样也许更能容易达到理想的彼岸。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让我们从开始的点点滴滴,聚成涓涓小溪,顺流汇聚成滔滔江湖,奔腾到海,成就时光的海洋。为我们短暂的一生写就不朽童话。。。。。。
作文2:居里夫人与执著同行,终于发现了一种美妙的放射元素――镭;爱迪生与执著同行,终于在上千次试验后发明电灯,给黑夜里的人们送来一片光明;贝多芬与执著同行,虽然两耳失聪,但仍然创作出命运的交响;司马迁与执著同行,奉献给人们一段精彩的史家绝唱……
与执著同行,可以让我们坚定步伐,可以让我们永不言弃,可以让我们抵达成功的彼岸……
崎岖的山路上,一位步履匆匆的盲僧向一位老人问路:“罗撒宝寺在哪里?”老人答道:“翻过两座山就是。”见盲僧毅然前行,老人不禁担心的问道:“长老双目失明,怎么翻山越岭?”盲僧头也不回,从容的抛下四字:“心中有道……”
相信盲僧定能到达心之所向的罗撒宝寺。他那“心中有道”简单四字,道出了一种精神,一种与执著同行的信念。
书法家王羲之的字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这精妙绝伦的字,源于他与执著同行,坚持不懈,以致每日洗毛笔的水池成了墨池。而其子王献之,少年时练了几天字已不错,但拿了父亲批阅过的字帖让母亲看,母亲却一语中的说出只有那“一点”像他父亲的字,事实上那“一点”正是其父所写。 此后献之谨遵父训,习字用尽家中几大缸水,终于也成为一代书法名家。可以看出,王氏父子与执著同行,终于书法盖世。
……
与执著同行,也就注定要风雨兼程,但执著告诉我们:“阳光总在风雨后。”与执著同行,也就注定要面对孤寂抑或辛酸。但执著告诉我们:“为了得到荆棘尽头那芳香的玫瑰,即使被扎的满身刺痛,又有何妨?”执著总是用坚定的目光注视我们:“与我同行,你会收获一篓篓惊喜。”
与执著同行的居里夫人告诉我们:“我乐意执著于对未知元素的探索,它带给我无限乐趣与惊喜。”与执著同行的爱迪生说:“我认定的事情,我就一定要去实现,即使失败了上千次,谁又能说那一千零一次不会看到成功的身影?”与执著同行的贝多芬说:“音乐是我生命,我执著于音乐的创作就像我执著于自己的生命。”与执著同行的司马迁告诉我们:“因为我看到父亲临终时寄予我的那执著的眼神,所以我记载历史的笔不能停下……”
执著是水滴穿石的不懈,执著是夸父追日那不辍的脚步,执著是精卫填海那坚定的信念……
人生道路上,如果让我们选择一位同行者,那么就选择执著吧,与执著同行,就如在沙漠中与骆驼为伴,定能在茫茫沙海尽头寻找美丽的绿洲。
赏析:干净、利落之作可以看出作者有较深的文字功底,从作者的笔端流露出了这篇精美的文章也许越是经历苦难,才能感受到甘甜。在这苦与甜中需要那份执着去连接,为了希望而执着的拼搏,为了希望而感受磨难等待我们的也许是失败,也许是困苦,然而我们拥有青春,我们可以卷土重来,生命的火焰,把我们的天空照的通红。
作文3:秋风带着我的心魂,秋风带着我的情缘,秋风飘零着落叶,秋也不知不觉来到我的身边,秋风一定知道我的心事。虽然,我没有秋的那种风情;也许,我没有秋风那种内涵,但秋风好像更能理解我的心。我时儿在秋风中荡漾,我时儿在秋风中缠绵,我时儿在秋风里陶醉。秋风在我眼里大度、洒脱、含蓄,秋风在某种意义上好似包容了时间的一切美好。她能使人忘却世事的困扰,能给孤独而伤情的人们以抚慰,使人们更加成熟;她能给受挫的人们吹响前进的号角,使人们不再惮于前进路上的坎坷……
秋给人感觉就是毫无装饰,毫不掩盖,虽有一丝淡淡的愁容,也有一屡淡淡情幽,她让很多孤独的人产生“天涯沦落人”的感觉。秋雨的缠绵就象老朋友的诉说,还象知己的畅谈,和谐共鸣就在其中。我喜欢秋雨的缠绵,我喜欢秋雨般的呢喃,我喜欢在秋雨下散步,我喜欢在秋雨中想自己的心事。也许,秋雨给我感觉就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空云卷云舒”
秋季是令人相思的季节,秋风的每一次涟漪都会荡起心中不尽的情感。沐着习习清风放飞梦想;望着丝丝秋雨微笑如歌;嗅着淡淡菊香醉如梦乡。对秋的那份眷恋有点不能自拔,恨秋不能永驻,爱秋去秋又回。秋也和四季一样轮回,年华似水,秋终是要走的。有过悲伤,也要送别,就这样,秋总是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我也会让自己在秋风总坦然、平和。秋的美丽,秋的动人会让我成熟,会让我在今后的日子里,少一些浮躁,多一份沉静,会让自己以更理智更纯熟的眼光看待世界。
但愿秋风能吹干每一个阴暗潮湿的角落,但愿秋雨能荡涤每一颗平凡渺小的尘埃,但愿秋风的缠绵让多情的人们尽情地沐浴着秋的温情,直到永远。秋风带着梦,飘飞在自己的天空;秋风带着情,尽情在自己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我喜欢秋天的风,我喜欢秋天的云,我喜欢秋天的天高云淡,我喜欢秋的思念和期待。
秋给人感觉就是毫无装饰,毫不掩盖,虽有一丝淡淡的愁容,也有一屡淡淡情幽,她让很多孤独的人产生“天涯沦落人”的感觉。秋雨的缠绵就象老朋友的诉说,还象知己的畅谈,和谐共鸣就在其中。我喜欢秋雨的缠绵,我喜欢秋雨般的呢喃,我喜欢在秋雨下散步,我喜欢在秋雨中想自己的心事。也许,秋雨给我感觉就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空云卷云舒。
秋季是令人相思的季节,秋风的每一次涟漪都会荡起心中不尽的情感。沐着习习清风放飞梦想;望着丝丝秋雨微笑如歌;嗅着淡淡菊香醉如梦乡。对秋的那份眷恋有点不能自拔,恨秋不能永驻,爱秋去秋又回。秋也和四季一样轮回,年华似水,秋终是要走的。有过悲伤,也要送别,就这样,秋总是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我也会让自己在秋风总坦然、平和。秋的美丽,秋的动人会让我成熟,会让我在今后的日子里,少一些浮躁,多一份沉静,会让自己以更理智更纯熟的眼光看待世界
但愿秋风能吹干每一个阴暗潮湿的角落,但愿秋雨能荡涤每一颗平凡渺小的尘埃,但愿秋风的缠绵让多情的人们尽情地沐浴着秋的温情,直到永远。秋风带着梦,飘飞在自己的天空;秋风带着情,尽情在自己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我喜欢秋天的风,我喜欢秋天的云,我喜欢秋天的天高云淡,我喜欢秋的思念和期待。
秋风在我心中也是一种美,一种生命的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