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江独钓图 全诗 反映}什么情感

题秋江独钓图 全诗 反映}什么情感,第1张

  一个人孤独地在江边垂钓,钓的是一江的秋意。这首诗描写秋江边,渔翁独钓的逍遥自在。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枝鱼杆,渔人一面唱歌,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着几许萧瑟、孤寂与寂寞。

  诗词简介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蓑:蓑衣。

  笠:指斗笠,笠帽。

  扁(piān)舟:指小船。

  丝纶:古时候钓鱼所用的丝线。

  樽:古时计量酒的单位,同“杯”。

  诗词鉴赏

  这里描写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枝钓杆,渔人一面歌唱,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着几许萧瑟,孤寂,默默的欣赏江上淡淡的秋色。前两句近乎白描,但后两句却有着无穷意味。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却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映”了。再观全诗,9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的分毫不差,实在精彩!

  王士禛(1634-1711)清代诗人。字贻上,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王士祯

  常自称济南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出任扬州推官。后升礼部主事,官至刑部尚书。康熙四十三年(1704)罢官归里。王士禛论诗,以「神韵」为宗,要求笔调清幽淡雅,富有情趣、风韵和含蓄性。王士禛的五、七言近体诗最能代表他的风格特色。他不重视文学对现实的反映,大部分诗是描写山水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怀的,偏于对艺术技巧和意境的追求,是他的创作理论的具体体现。王士禛有词集《衍波词》,以小令为佳,但其成就逊于诗,著作有《带经堂集》,诗选有《渔洋精华录》,诗话有《渔洋诗话》,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其理论著作有《律诗定体》,他对古代诗歌声调韵律作了初步的归纳总结,对后世实有“抛砖引玉”之功绩。

  王士禛出生在一个世代当官家庭。他5岁入家塾读书。22岁入都考进了进士,文名渐著。23岁游历济南,他邀请济南的文坛名士,集会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和作者甚多,当时被文坛称为“秋柳诗社”,从此闻名天下。后人将大明湖东北岸一小巷名“秋柳园”,指为王士禛咏《秋柳》处。王士禛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王士禛的诗清新蕴藉、刻画工整,散文、词也很出色。他提出的神韵诗论,渊源于唐司空图“自然”、“含蓄”和宋严羽“妙语”、“兴趣”之说,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作诗要诀。所传诗文中,有不少题咏济南风物,记叙济南掌故之作。曾为蒲评点《聊斋志异》并题诗共勉。

贪与王阳一局棋,虎林白日任高低。废书焚去烹牛肉,秋水汲来灌马蹄。共织荒原为锦绣,独憎人世有夫妻。东方红腰诗千首,豆麦开花等你题。——现代·聂绀弩《送王觉往东方红农场》 送王觉往东方红农场 贪与王阳一局棋,虎林白日任高低。

废书焚去烹牛肉,秋水汲来灌马蹄。

共织荒原为锦绣,独憎人世有夫妻。

东方红腰诗千首,豆麦开花等你题。百千灯射水晶帘,尚觉游人意未厌。多病只思田舍乐,夜归烟火望茅檐。——宋代·韩驹《次韵馆中上元游葆真宫观灯》

次韵馆中上元游葆真宫观灯

百千灯射水晶帘,尚觉游人意未厌。

多病只思田舍乐,夜归烟火望茅檐。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宋代·道潜《秋江》

秋江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公子才华迥绝尘,海天廖阔寄闲身。春来梦到三山未,手摘红樱拜美人。——近代·苏曼殊《步元韵敬答云上人》

步元韵敬答云上人

公子才华迥绝尘,海天廖阔寄闲身。

春来梦到三山未,手摘红樱拜美人。

《题秋江独钓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逍遥之中深藏几许萧瑟,自在之余伴有几多孤寂。垂钩者(亦或作者)鸿尘看破,只得借酒消愁,载载孑立,形影相吊。

《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祯的一首题画诗。

原文: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译文: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扩展资料

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项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旬却有着无穷意味。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映”了。

作者简介:王士祯出身官宦家庭,祖父王象晋,为明朝布政使。崇祯七年闰八月二十六日(1634年9月17日)  ,王士祯出生于豫省官舍,祖父呼之小名“豫孙”。娶山东邹平张延登之孙女为妻。

顺治七年(1650年),应童子试,连得县、府、道第一,与大哥王士禄、二哥王士禧、三哥王士祜皆有诗名。顺治八年乡试第六,顺治十二年参加会试第五十六。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补殿试,三甲三十六名进士。

23岁游历济南,邀请济南文坛名士集会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和作者甚多,时称“秋柳诗社”。顺治十六年(1659年),任扬州推官,“昼了公事,夜接词人”。

康熙四年(1665年),升任户部郎中,至京城为官。有大量名篇传世,其写景诗文,尤为人称道,所作“绿杨城郭是扬州”一句,被当时许多名画家作为画题入画。康熙皇帝称其“诗文兼优”,“博学善诗文”。

-题秋江独钓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97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