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开展生命情感教育?

我们为什么要开展生命情感教育?,第1张

日本地震发生后,日本人保持了镇定和良好的秩序,日本没乱,但把中国人搞乱了。有人戏言:商人囤盐,市场没盐,百姓缺盐,政府无颜,我亦无言。还有一副对联,日本是大核民族,中国为盐荒子孙,横批是有碘意思。

在灾难面前,人的生命是何等脆弱。但在灾难面前,日本人是何等的镇定。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得意于日本的防灾难教育。而防灾难教育仅仅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

生命是一切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的终极目的。生命教育理念肇始于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

Walters)。早在1968 年,他便在美国加州创建了“阿南达学校”倡导并实践其生命教育理念。随后,

生命教育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1989

年,日本在修改的中小学《教学大纲》中,明确将生命教育定位于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这一理念,并将其确定为德育的目标。20 世纪80

年代,我国港台地区中小学系统开设生命教育课程。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国内中小学也掀起了研究和推行生命教育理念的热潮。值得深思的是,我国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却屈指可数。近年来屡见于媒体的高校校园凶杀案、自杀事件也引发了高校管理者对生命意义与教育问题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生命都是有情感的,我们不能孤立的谈生命教育。情感教育突出的是一个“人”字,那么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有没有突出“人”呢?我们的德育课程应该是最重视人的,但现实是以考试来衡量学生品性的高低。我们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情感激励元素?深刻、高尚走向肤浅、表面。作为施教者----学生工作者,我们有多少这方面的意识?很多时候我们停留在对道德的灌输而缺少对情感的培养。而我们的学生,已经是以90后为主体了,个性意识强,追求时尚,性观念开放。他们享受着无微不至的关爱,但缺少感恩回报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经不起搓折。同居的,未婚先孕的,公共场地肆无忌惮谈恋爱的,赌博的,挪用学费的,酗酒的,吸毒的,三陪的,多角恋爱的,铤而走险的,没有满足欲望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他们享受着快餐文化,他们以为然了吗?没有。

第一个问题,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内容

人的生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一种物质的特殊存在方式。它包括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四个组成部分。自然生命是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生命尺度;精神生命包含着激情、直觉、意志、信念等方面,是知情意的统一、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所在;

价值生命是对人之生命的取向,它使人有了价值标准与判断,不断追求真善美的完美结合;

智慧生命则是人生命的创造与超越,是人发展的动力之源。这四个部分体现出人的身体、心理、智慧、价值、道德的和谐统一,并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共同构成了人的完美生命。高校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从认识人之自然生命的特征入手,进而去体会自我之精神生命、价值生命和智慧生命,处理好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意义,创造生命价值的活动。

针对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大学生情感教育应该涵盖以下内容:

第一,加强大学生的情感自控教育,培养大学情绪情感的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能力,使之具好的精神状态,这是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核心。具体包括:加强对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教育、情感情绪控制能力的教育、自我激励能力的教育,使之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稳定的情感基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学习和生活;理想和信念教育,使之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地信念。

第二,加强大学生的情操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悟能力,使之具有良好的情感素养。具体包括:一是培养政治情感,包括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二是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包括:责任感、义务感、是非观、正义观、荣辱观等;三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亲情、爱情和友情,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四是培养大学生的自然情感,包括自爱、爱人、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五是要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感,包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鉴赏、对高尚道德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对高雅情操的塑造,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能力;最后,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感恩社会,感恩时代,感恩他人。

第三,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历史观教育,使之具有良好的情感观的基础。具体包括:人生态度、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人生价值、唯物史观教育等。

第一,我们要研究,你不能自己都不知道生命情感为何物,却对学生谈生命情感教育。

第二,我们自己要成为珍惜生命学会爱的榜样。

第三,我们要有抓手。比如开展学校型班级建设活动。

第四,我们要点面结合。班级、宿舍、学生个人为点,靠辅导员精心设计。全校性活动为面,靠职能部门的策划。

第五,我们要学校、家庭结合,特别要关爱有特殊困难的学生。

第六,我们要长短结合,即要有阶段性的活动,也要有长效机制。

幼儿进行 安全 教育 ,必须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来进行。在教育上注意正面引导和随机教育,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下面是我整合的2022年幼儿园防震减灾教育活动策划案,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幼儿园防震减灾教育活动策划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简单的地震知识。

2 、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3 、有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 、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 经验 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或。

2、 课件: 家庭、学校、户外、公共场所避险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地震后的一组,激发幼儿兴趣。

1、 师启发幼儿:小朋友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地震)你怎么知道这里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时还有什么现象

2、 幼儿自由发表对地震的看法,教师边引导幼儿把话说清楚。

3、 小结:是啊,大地震给我们人类带来多大的灾难啊!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吗

(二)播放地震的课件,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1、 看完后教师引导: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2、 幼儿交流,教师边引导幼儿把话说清楚。

3、 小结:哦,原来地震是因为地壳的运动产生的,是自然现象。如果有一天我们这里发生大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4、 幼儿自由发表。

5、 师幼一起 总结 避险 方法 :不要慌,不要逃,也不要跳,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听老师或者大人的指挥,就近找安全的小地方躲避,保护好头部。等地面晃动小了再听指挥疏散,撤离。如果是在一楼或平房就可以跑出到空旷的地方去。

6、 那我们要怎么找安全的地方什么地方安全

7、 播放视频:在幼儿园、在家、在户外、在公共场所怎么找较安全的地方躲避请幼儿找出来。

8、 幼儿小结不同地方怎么找地方躲避较安全。在幼儿园是蹲在桌子下双手抱头,再听指挥疏散;在家用枕头或被子盖头,就近在卫生间、墙角、厨房、桌子下、床下等地方;在公共场所要跟着大人找到最近的桌子下、墙角等地方。在户外就蹲在地上抱头就行。

(三)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几层楼梯、弯道情况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走,到达安全地带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沿楼梯两侧迅速撤离;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幼儿下楼梯的路线是男生靠楼梯扶手,女生靠墙同时下楼因为男女生的反映、运动能力相比较男生要强,分开可以提高逃离的速度,也可以给女生更多的行动空间)

4、组织幼儿"实战演习"。演练室内避震及紧急撤离。如幼儿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带幼儿查找原因,再次演习,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2022年幼儿园防震减灾教育活动策划案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地震现场》影像资料、《小蟾童》防震减灾科普动画片、《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6张。

2、一些小道具:枕头、书包、脸盆、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入,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小朋友们,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一件很可怕、很悲惨的事情,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是什么事情这么严重。”

二、播放一段“512“汶川大地震的录象,采用触目惊心的地震情景引入课题。

三、围绕录像与幼儿展开讨论:

1、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告诉幼儿这个就是地震。)

2、师小结: 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了,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四、播放课件《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师:“小朋友,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

引导幼儿逐一观察课件,并向幼儿说明地震来了,该如何应变才是安全的。

1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2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3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5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6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7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8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9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五、让幼儿观看地震专题动画《小蟾童》,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地震,巩固防震、避震的方法。

六、地震演练。

七、活动延伸:

学习儿歌《震前动物有预兆》,利用简单、清楚的动物形象让幼儿知道一些震前的预兆。

2022年幼儿园防震减灾教育活动策划案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素质。

4、以地震为契机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地震后的

活动过程:

1、观看发生地震的师:小朋友们,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2、出示(边出示边设问、讲解)。

(1)发生什么事情啦

(2)发生地震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和现象发生

(3)地震给人类带来什么灾难和危害

3、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

(1)师:小朋友们,如果我们这里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样做呢我们还可以有 其它 的逃生方法吗

(2)小结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配合爸爸妈妈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来不及跑出家门就把脸盆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吊灯或其它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砸伤自己。

4、地震逃生游戏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护持,老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逃生技能。

2022年幼儿园防震减灾教育活动策划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和成人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录像和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

一、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讲述地震来临时的情况。

看录像

提问:小朋友看了什么(幼儿回答如:幼儿 说说 自己的见识和感受)

再看一遍录像

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

2、看录像(ppt)

人们安全撤离的(录像)

二、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后门到操场空旷的地方)

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

4、组织幼儿"实战演习"。演练室内避震及紧急撤离。如幼儿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带幼儿查找原因,再次演习,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三、让幼儿了解防震减灾的一些基本常识。()

(1)大地震的危险振动期大约只有一分钟。强裂地震发生时,在家中的人可暂躲较坚实的家具如床、桌旁边(注意不是下面)、或躲在跨度小、刚度强的小房间暂避,如厨房、卫生间等处。主震后应迅速撤离到户外,撤离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可用枕头等软物将头部护住。要注意关闭煤气,切断电源。住在高层建筑里的人不能使用电梯,也不要跑到阳台上,尤其是不能跳楼。

(2)正在上课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应躲在课桌和小床旁边(注意不是下面)。要听从老师的安排,不要乱跑。在影剧院或其它公共娱乐场所的人们应因地制宜躲避到舞台下、乐池、桌子、柜台两侧,保护好头部,切不可一齐拥向出口。

(3)车上的乘客要抓住座椅或车上的牢固部件,不要急于下车。正在运行的车辆应减速停车,设法停在开阔处。

(4)如果正在过桥,则要紧紧抓住桥栏杆,主震后立即向靠近的岸边转移。

(5)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员不要在狭窄的巷道停留,不要躲进电线、变压器、烟囱及高大建筑物附近。

(6)人还应该远离石化、化学、煤气等易燃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如遇到引起火灾或有毒气污染时,应迅速向上风方向撤离。

2022年幼儿园防震减灾教育活动策划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

2能沉着、冷静面对危险情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激发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兴趣。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泡沫板。

2急救箱及物品:手电筒、饼干、水、跳绳、书、玩具、收音机、手套、口罩、哨子。

活动过程:

一、地震的危害

1孩子们,老师搜集到一段录像,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视频)

提问:录像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发言)

小结:是啊!刚才录像中大楼在摇晃,地面发出了剧烈的声响,这就是地震。

2地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灾难,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让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可以把你看到的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教师走下去,听一听,问一问)再请个别幼儿起来说一说。

小结:地震发生后,出现房屋倒塌、大桥断裂、山体滑坡,给我们的生命、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地震实在是太可怕了。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如果地震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怎么办

2地面出现剧烈的震动,我们躲在哪里安全些请个别幼儿说。教师出示,请幼儿判断谁做的对,教师用泡沫板演示形成的三角区,让幼儿明白什么地方安全。

3如果在这个教室里发生地震,该怎么办请小朋友找个地方躲起来,看看谁找的地方最安全,保持的姿势最正确。教师一边指导一边给做对的小朋友贴上一个小标志。小结幼儿躲的情况。什么时候往外跑逃跑时应该注意什么(有秩序,沿墙角跑,保护头部。)可以用什么来护住我们的头

小朋友,听!是谁的声音(放)他没有跑出去,被困在了里面,他用什么办法让别人知道被困在里面什么时候喊(有人时喊)为什么没人时不要喊 (保持体力)没有劲喊了怎么办 (哨子、敲击、寻找食物、想办法自救)

小结: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先躲后跑,如果被困住好几天了,都没有人来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

三、地震的预防

1日本是一个多震的国家,他们的家里准备了一个地震急救箱,以备急用。里面有许多物品,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应该选什么物品,用它来干什么然后放到你们组的急救箱里。选好了吗把你们组的急救箱送到老师这,然后回到座位上。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急救箱都有些什么(提问:水和饼干我们需要它吗手电筒能派上什么用场收音机也能帮助到我们吗小小的哨子有什么用手套能有什么用处)

小结:有了急救箱里的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帮我们渡过难关了。

2地震很可怕,如果我们能提前知道地震何时发生该有多好但现在我们还无法预测地震的发生。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地震发生的前一两天或几个小时内经常会发生一些常的现象,让我们看一看。(请幼儿看课件)

小结:这些现象都是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的,小朋友发现后可以告诉周围的人

四、地震演习

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地震演习,看看小朋友会不会保护自己。

2022年幼儿园防震减灾教育活动策划案相关 文章 :

★ 2022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总结(通用10篇)

★ 防灾减灾主题活动方案大全7篇

★ 202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总结(通用10篇)

★ 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方案2022最新版本

★ 2022防灾减灾活动总结精选十篇

★ 防灾减灾工作方案

★ 幼儿园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总结格式

★ 防灾减灾日演练活动方案

★ 2022年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方案

★ 2022幼儿园安全工作计划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防震安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防震安全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素质。

 4、以地震为契机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地震后的

 活动过程:

 1、观看发生地震的师:小朋友们,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2、出示(边出示边设问、讲解)。

 (1)发生什么事情啦

 (2)发生地震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和现象发生

 (3)地震给人类带来什么灾难和危害

 3、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

 (1)师:小朋友们,如果我们这里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样做呢我们还可以有其它的逃生方法吗

 (2)小结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配合爸爸妈妈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来不及跑出家门就把脸盆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吊灯或其它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砸伤自己。

 4、地震逃生游戏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护持,老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逃生技能。

幼儿园防震安全教案2

 课程介绍

 进一步强化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

 课程目录

 1 、课前自学--带学生观看地震视频

 2、讨论交流:什么是地震,地震来了怎么办(交流发言)

 一、通过看视频动画《地震来了怎么办》,让幼儿掌握地震时的应急求生方法。

 1、在平房、楼房中发生地震时怎么办。

 2、在室内及公共场所发生地震时怎么办。

 3、如果震后,被埋在建筑物内该怎么办。

 二、观看视频动画《防震减灾动画教育》。

 1、让学生了解地震的预兆(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气象异常等)

 2、学习简单的避震方法,在学校发生地震时懂得听从老师指挥,沉着应对。

 三、小朋友们请说一说,看完动画片后你学到了什么

 3 、课后拓学--学习《防震儿歌》

 1、 学习视频中的《防震儿歌》。

 让幼儿通过学习儿歌,加深对地震发生时应对策略的记忆。

幼儿园防震安全教案3

 设计意图:

 四川地震灾难深深震惊了每个人的心。关于地震自救的方法,也成了教育界的热门焦点。我们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也抓住了这一教育契机,向幼儿开展了一系列的地震自救的安全教育活动,意在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初步学习一些自救方法。因为孩子们从没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没有直接经验,有的只是这次从电视中接收到的一些有关地震的救援信息。所以,为了让孩子更深刻形象地了解和熟悉一些地震灾害来临的情况和自救方法,我们通过这次主题活动,使孩子们知道了一些自救方法,以防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学学中了解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

 2、情境迁移,进行地震自救演练。

 活动重难点:

 1、重点:能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内容。

 2、难点:认识、了解地震,学会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安全绘本《地震自救》PPT、相关地震自救的现实照片。

 2、地震博士图卡。

 3、模拟地震的声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内容:

 一、认识、了解地震:

 1、师幼共同讨论:“你们知道去年发生在中国的汶川大地震吗”

 2、PPT1:老师带来了一本关于地震的书《地震自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PPT2、3:观察,说一说我们生活的`地方有些什么样东西,它们是怎样的

 PPT4、5:观察,说一说“某一天,在你居住的地方突然发生了地震-----”,我们的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

 3、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地震确实很可怕,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对策

 二、学习地震自救基本常识:

 1、出示地震博士图卡:“我是地震博士,下面我将向你介绍有关地震的各种知识,即使地震发生了,你也能从容应对。”

 2、PPT6:地震来了,屋子里是怎样的一副情形

 (屋子怎么了电灯怎么了小朋友们怎么了屋子里会有些什么声音)

 3、幼儿猜测:屋里还会有些什么东西

 4、我们看一看屋里的东西会发生什么变化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PPT7:书架怎么了书架上的书会怎么样

 PPT8:玻璃窗会怎么样发出什么声音

 PPT9:花瓶和摆放花瓶的架子会怎样发出什么声音

 PPT10:抽屉又会发生怎样奇怪的变化

 5、PPT11:嘎嗒、嘎嗒、哐当、哐当,万一地震突然来袭,我们该怎么办小朋友们的动作、姿势是怎样的他们用什么东西保护自己的头部请个别幼儿来学一学。

 6、PPT12: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地震结束后,我们要怎么做

 7、PPT13、14、15、16、17、18、19、20:让我们看一看生活中的小朋友们是怎么在地震来临时进行自救的。

 三、地震自救演练:

 1、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当你感觉到地震来临时,请你用学到的自救方法跟老师一起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2、教师播放地震模拟音乐,幼儿就近寻找可以利用的物品用正确的姿势保护头部。

 3、音乐结束,地震减弱,幼儿按教师口令转移。

 四、庆贺自救成功。

幼儿园防震安全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演习,训练老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依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平安疏散通道。

 2、训练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和成人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育幼儿防震减灾的平安意识和自我爱护力量。

 4、考验小伴侣们的反应力量,熬炼他们的个人力量。

 5、体验仿照嬉戏的欢乐。

  活动预备:

 1、录像和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

 一、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讲解并描述地震来临时的状况。

 看录像

 提问:小伴侣看了什么?(幼儿回答如: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

 再看一遍录像

 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开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争论)

 2、看录像(ppt)

 人们平安撤离的(录像)

 二、教幼儿平安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爱护自己?幼儿争论查找最有效的爱护方法。(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后门到操场空旷的地方)

 观看并找出班级在紧急状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引导幼儿争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平安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启发幼儿讲解并描述撤离方法和留意事项。如按挨次,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

 4、组织幼儿“实战演习“。演练室内避震及紧急撤离。如幼儿在撤离状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状况,老师带幼儿查找缘由,再次演习,使幼儿把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三、让幼儿了解防震减灾的一些基本常识。

 ()

 (1)大地震的危急振动期大约只有一分钟。强裂地震发生时,在家中的人可暂躲较坚实的家具如床、桌旁边(留意不是下面)、或躲在跨度小、刚度强的小房间暂避,如厨房、卫生间等处。主震后应快速撤离到户外,撤离时要留意爱护头部,可用枕头等软物将头部护住。要留意关闭煤气,切断电源。住在高层建筑里的人不能用法电梯,也不要跑到阳台上,尤其是不能跳楼。

 (2)正在上课的同学和幼儿园的小伴侣应躲在课桌和小床旁边(留意不是下面)。要听从老师的支配,不要乱跑。在影剧院或其它公共消遣场所的人们应因地制宜躲避到舞台下、乐池、桌子、柜台两侧,爱护好头部,切不行一齐拥向出口。

 (3)车上的乘客要抓住座椅或车上的坚固部件,不要急于下车。正在运行的车辆应减速停车,设法停在开阔处。

 (4)假如正在过桥,则要紧紧抓住桥栏杆,主震后马上向靠近的岸边转移。

 (5)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员不要在狭窄的巷道停留,不要躲进电线、变压器、烟囱及高大建筑物四周。

 (6)人还应当远离石化、化学、煤气等易燃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如遇到引起火灾或有毒气污染时,应快速向上风方向撤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实际演练,让全班幼儿知道了,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开和掌握的,但只要把握一些技巧,也可以从灾难中将损害降到最低,遇到困难不要退缩,遇到危急不要惊慌,要学会冷静对待天灾,小伴侣之间要从小培育互帮互助的情感友情,树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巢屋。

1引起危机的常见原因

  常见原因有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恋爱关系破裂;突然失去亲人(如父母、配偶或子女)或朋友,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或关系破裂;失去爱物;破产或重大财产或住房损失;重要考试失败;晋升失败;严重自然灾害,如火灾、洪水、地震等。

  2心理危机的正常应对三阶段

  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人对同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一般的应对过程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立即反应),当事者表现麻木、否认或不相信;第二阶段(完全反应),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第三阶段(消除阶段),接受事实并为将来作好计划。危机过程持续不会太久,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丧反应一般在6个月内消失,否则应视为病态。

  3心理危机的特征

  (1)通常为自限性,多于1~6周内消失。

  (2)在危机期,个人会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并更愿意接受外部的帮助或干预

  (3)预后取决于个人的素质、适应能力和主动作用,以及他人的帮助或干预。

  4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

  (1)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

  (2)促进交流,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

  (3)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动状态。

  5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1)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强调以目前的问题为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

  (3)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

  (4)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

  6常见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1)躯体疾病时的心理反应:

  ①急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如下:

  一是焦虑,病人感到紧张、忧虑、不安。严重者感到大祸临头,伴发植物神经症状,如眩晕、心悸、多汗、震颤、恶心和大小便频繁等,并可有交感神经系统亢进的体征,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潮红或发白、多汗、皮肤发冷、面部及其他部位肌肉紧张等。

  二是恐惧,病人对自身疾病,轻者感到担心和疑虑,重者惊恐不安。

  三是抑郁,因心理压力可导致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言语减少,不愿与人交往,不思饮食,严重者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②慢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

  一是抑郁,多数心情抑郁沮丧,尤其是性格内向的病人容易产生这类心理反应。可产生悲观厌世的想法,甚至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二是性格改变,如总是责怪别人、责怪医生未精心治疗,埋怨家庭未尽心照料等,故意挑剔和常因小事勃然大怒。他们对躯体方面的微小变化颇为敏感,常提出过高的治疗或照顾要求,因此导致医患关系及家庭内人际关系紧张或恶化。干预原则为积极的支持性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以最大程度减轻其痛苦,选用药物时应考虑疾病的性质、所引起的问题,以及病人的抑郁、焦虑症状。以癌症为例,如疼痛可用吗啡,抑郁用抗抑郁药,焦虑用抗焦虑药处理。

  (2)恋爱关系破裂:

  失恋可引起严重的痛苦和愤懑情绪,有的可能采取自杀行动,或者把爱变成恨,采取攻击行为,攻击恋爱对象或所谓的第三者。干预原则为与当事者充分交谈,指出恋爱和感情不能勉强,也不值得殉情,而且肯定还有机会找到自己心爱的人。同样,对拟采取攻击行为的当事者,应防止其攻击行为。指出这种行为的犯罪性质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既要防止当事者自杀,也要阻止其鲁莽攻击行为。一般持续时间不长,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劝告可使当事者顺利渡过危机期,危机期过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当事者可能认为对世界上的女人(或男人)都不可信,产生很坏的信念,但这不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而且随着时间的迁延会逐渐淡化。

  (3)婚姻关系障碍:

  夫妻的感情破裂,结局多是离婚,如果双方都能接受,不会引起危机,否则可能引起危机。

  ①夫妻间暂时纠纷,如受当时情绪的影响使矛盾激化时,可能引发冲动行为,甚至凶杀。干预原则为暂时分居,等待双方冷静思考并接受适当的心理辅导后,帮助解决问题,防止以后类似问题的重演。

  ②夫妻间长期纠纷,其原因包括彼此不信任、一方有外遇、受虐待、财产或经济纠纷等。这可以使双方(尤其是女方)产生头痛、失眠、食欲和体重下降、疲乏、心烦、情绪低落等,严重者出现自杀企图或行为。干预原则为尽量调解双方矛盾,否则离婚是必然结局。对有自杀企图者应预防自杀,可给予适当药物改善睡眠、焦虑和抑郁情绪。

  (4)亲人死亡的悲伤反应(居丧反应):

  与死者关系越密切的人,产生的悲伤反应也就越严重。亲人如果是猝死或是意外死亡,如突然死于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引起的悲伤反应最重。

  ①急性反应:在听噩耗后陷于极度痛苦。严重者情感麻木或昏厥,也可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感,或痛不欲生呼天抢地地哭叫,或者处于极度的激动状态。干预原则为将昏厥者立即置于平卧位,如血压持续偏低,应静脉补液。处于情感麻木或严重激动不安者,应给予BZ使其进入睡眠。当居丧者醒后,应表示同情,营造支持性气氛,让居丧者采取符合逻辑的步骤,逐步减轻悲伤。

  ②悲伤反应:在居丧期出现焦虑、抑郁,或自己认为对待死者生前关心不够而感到自责或有罪,脑子里常浮现死者的形象或出现幻觉,难以坚持日常活动,甚至不能料理日常生活,常伴有疲乏、失眠、食欲降低和其他胃肠道症状。严重抑郁者可产生自杀企图或行为。干预原则为让居丧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用BZ改善睡眠,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对自杀企图者应有专人监护。

  ③病理性居丧反应:如悲伤或抑郁情绪持续6个月以上,明显的激动或迟钝性抑郁,自杀企图持续存在,存在幻觉、妄想、情感淡漠、惊恐发作,或活动过多而无悲伤情感,行为草率或不负责任等。干预原则为适当的心理治疗和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治疗。

  (5)破产或重大经济损失:

  可使当事者极度悲伤和痛苦,感到万念俱灰而萌生自杀的想法,并进一步采取自杀行动。干预原则是与当事者进行充分交流,自杀并不能挽救已经发生的经济损失,通过再次努力有可能东山再起。如果通过语言交流不能使病人放弃自杀企图,应派专人监护,防止当事者采取自杀行动。渡过危机期后,当事者可能逐渐恢复信心,可能在一段较长的时间情绪低落、失眠、食欲降低或其他消化道症状,可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

  (6)重要考试失败: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的考试失败可引起痛苦的情感体验,通常表现为退缩、不愿与人接触,严重者也可能采取自杀行动。干预原则为对自杀企图者采取措施予以防止。发生这类情况的大多是年青人,可塑性大,危机过后大多能重新振作起来。

  (7)晋升失败:偶有自杀或攻击行为,主要是对将来感到悲观或觉得无脸见人,有时因愤懑情绪导致攻击行为,如认为自己的晋升失败是由于某人作梗所致,因而对其施行攻击或凶杀。干预原则为防止自杀和攻击行为,与当事者进行充分交谈,让其发泄自己的愤怒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劝告。

  地震灾区中的心理危机干预

  一、干预前的准备

  对灾区情况的了解,包括道路、天气和受灾情况的了解,以及对目前政府救援计划和实施情况的了解是保证心理救援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准备工作。

  1.确定干预地点

  2.确定干预对象及其分布和数量

  3.制定危机干预实施方案

  4.编制、印刷心理危机干预评估工具和相关宣传资料

  5.联络、了解所要干预社区、各家医院、住院受伤人员、死难者及家属分布和安置情况,制定具体的干预流程和路线。

  6.干预团队食宿安排,干预队员自用物品,常用药品的准备。

  7.可能的话到达之后对当地精神科医护人员进行危机干预知识培训,扩大人力资源。

  二、行动计划的制定

  (一)危机干预的目的

  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影响;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心理健康。

  (二)原则

  1.与整体救援活动整合在一起进行,及时调整心理救援的重点,配合整个救灾工作的进行;

  2.以社会稳定为前提工作,不给整体救援工作增加负担,减少次级伤害;

  3.综合应用干预技术,个体化的针对目前问题提供帮助。

  4. 保护接受干预者的隐私,不随便透露个人信息;

  5.明确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中的一部分,并不万能。

  (三)方法

  评估、干预、教育、宣传相结合,提供灾难心理救援服务;尽量进行灾难社会心理监测和预报,为救援组织者提供处理紧急群体心理事件的预警及解决方法;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干预支持网络。

  (四)确定目标人群及数量

  本次地震灾难的心理受灾人群大致分为五级人群。目前的重点干预目标从第一级人群开始,一般性干预宣传广泛覆盖五级人群。

  第一级人群:为直接卷入地震灾难的人员,死难者家属及伤员。

  第二级人群: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可能有严重的悲哀和内疚反应,需要缓解继发的应激反应;现场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120救护人员、其它救护人员),以及地震灾难幸存者。该人群为高危人群,是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心理干预,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期、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三级人群:从事救援或搜寻的非现场工作人员(后援)、帮助进行地震灾难后重建或康复工作的人员或志愿者。

  第四级人群:受灾地区以外的社区成员,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对灾难的可能负有一定责任的组织。

  第五级人群: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心理失控的个体,易感性高,可能表现心理病态的征象。

  (五)时间表

  根据目标人群和干预队成员人数,排出工作日程表。

  (六)确定干预技术

  ABC 法:

  A、心理急救,稳定情绪

  B、行为调整,放松训练,晤谈技术(CISD)

  C、认知调整,晤谈技术(CISD)+眼动脱敏信息再加工技术(EMDR)

  1.首先要取得受伤人员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2.提供疏泄机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

  3.对访谈者提供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知识的宣教、解释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使他们理解目前的处境,理解他人的感情,建立自信,提高对生理和心理应激的应付能力;

  4.根据不同个体对事件的反应,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如:积极处理急性应激反应,开展心理疏导、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矫正、放松训练、晤谈技术(CISD)等,以改善焦虑、抑郁和恐惧情绪,减少过激行为的发生,必要时适当应用镇静药物;

  5.除常规应用以上技术进行心理干预外,引入规范的程式化心理干预方法--眼动脱敏信息再加工技术(EMDR);

  6.调动和发挥社会支持系统(如家庭、社区等)的作用,鼓励多与家人、亲友、同事接触和联系,减少孤独和隔离。

  (七)干预技术要点

  1.心理急救

  (1)接触和参与

  目标: 倾听与理解。应答幸存者,或者以非强迫性的、富于同情心的、助人的方式开始与幸存者接触。

  (2)安全确认

  目标: 增进当前的和今后的安全感,提供实际的和情绪的放松。

  (3)稳定情绪

  目标: 使在情绪上被压垮或定向力失调的幸存者得到心理平静、恢复定向。愤怒处理技术、哀伤干预技术。

  (4)释疑解惑

  目标:识别出立即需要给予关切和解释的问题,立即给予可能的解释和确认。

  (5)实际协助

  目标: 提供实际的帮助给幸存者,比如询问目前实际生活中还有什么困难,协助幸存者调整和接受因地震改变了的生活环境及状态,以处理现实的需要和关切。解决问题技术。

  (6)联系支持

  目标: 帮助幸存者与主要的支持者或其他的支持来源,包括家庭成员、朋友、社区的帮助资源等等建立短暂的或长期的联系。

  (7)提供信息

  目标: 提供关于应激反应的信息、关于正确应付来减少苦恼和促进适应性功能的信息。

  (8)联系其它服务部门

  目标: 帮助幸存者联系目前需要的或者即将需要的那些可得到的服务。甄别处理。

  2.心理晤谈

  通过系统的交谈来减轻压力的方法,个别或者集体进行,自愿参加。对于病房的轻症地震病人,或医护人员、救援人员,可以按不同的人群分组进行集体晤谈。

  心理晤谈的目标:公开讨论内心感受;支持和安慰;资源动员;帮助当事人在心理上(认知上和感情上)消化创伤体验。集体晤谈时限:灾难发生后24-48小时之间是理想的帮助时间,6周后效果甚微。正规集体晤谈,通常由合格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事件发生后24-48小时之间实施,指导者必需对小组帮助有广泛了解,指导者必需对应激反应综合征有广泛了解,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不进行集体晤谈。事件中涉及的所有人员都必须参加集体晤谈。

  晤谈过程:正规分6期,非常场合操作时可以把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合并进行。

  第一期 介绍期:指导者进行自我介绍,介绍集体晤谈,的规则,仔细解释保密问题。

  第二期 事实期:请参加者描述地震事件发生过程中他们自己及事件本身的一些实际情况;询问参加者在这些严重事件过程中的所在、所闻、所见、所嗅和所为;每一参加者都必需发言,然后参加者会感到整个事件由此而真相大白。

  第三期 感受期:询问有关感受的问题:事件发生时您有何感受您目前有何感受以前您有过类似感受吗

  第四期 症状期:请参加者描述自己的应激反应综合征症状,如失眠、食欲不振、脑子不停地闪出事件的影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退,易发脾气,易受惊吓等;询问地震事件过程中参加者有何不寻常的体验,目前有何不寻常体验事件发生后,生活有何改变请参加者讨论其体验对家庭、工作和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和改变

  第五期 辅导期:介绍正常的反应;提供准确的信息,讲解事件、应激反应模式;应激反应的常态化;强调适应能力;讨论积极的适应与应付方式;提供有关进一步服务的信息;提醒可能的并存问题(如饮酒);给出减轻应激的策略;自我识别症状。

  第六期 恢复期:拾遗收尾;总结晤谈过程;回答问题;供保证;讨论行动计划;重申共同反应;强调小组成员的相互支持;可利用的资源;主持人总结。

  整个过程需2小时左右完成全部过程。严重事件后数周或数月内进行随访。

  晤谈注意事项:

  (1)对那些处于抑郁状态的人或以消极方式看待晤谈的人,可能会给其他参加者添加负面影响。

  (2)鉴于晤谈与特定的文化性建议相一致,有时文化仪式可以替代晤谈。

  (3)对于急性悲伤的人,如家中亲人去世者,并不适宜参加集体晤谈。因为时机不好,如果参与晤谈,受到高度创伤者可能为同一会谈中的其它人带来更具灾难性的创伤。

  (4) WHO不支持只在受害者中单次实施。

  (5)受害者晤谈结束后,干预团队要组织队员进行团队晤谈,缓解干预人员的压力。

  (6)不要强迫叙述灾难细节。

  3.松弛技术

  除了那些分离反应明显者,对所有被干预者教会一种放松技术: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

  三、心理危机干预过程

  (一)专家组应该迅速给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建议

  1.如果有些医院伤员及家属过于集中,会给救援工作和善后处理带来一些隐患,建议尽量将其分散救治;

  2.对于死者家属的安置要尽可能分散,持续有人陪伴,提供支持帮助;防止他们在一起出现情绪爆发,以免善后处理被动。

  3.对死伤者及其家属的信息通报要公开、透明、真实、及时,以免引起激动情绪,给救援工作带来继发性困难。

  4.在对伤员及家属进行心理救援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对参与救援人员的心理应激加以重视,组织他们参加由工作组提供的集体心理辅导。

  5.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利用媒体的资源,向受灾民众宣传心理危机和精神健康知识,宣传应对灾难的有效方法,动员当地政府人员、援救人员、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或志愿者接受工作组的培训,让他们参与心理援助活动。

  6.定期召开信息发布会,将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已做的工作,让公众了解,注意发布前把必须传达的信息做好整理,回答记者的问题要尽可能精确和完整,,尽可能保证属实,如果没有信息或信息不可靠,要如实回答;积极主动,引导舆论导向。

  7.建议指挥部能够进一步协调各部门关系,以便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顺利进行。

  建议提出后,应该尽量和当地政府沟通,以取得重视并采纳,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抓落实。

  (二)工作流程

  1.联系救援指挥部、各家医院,确定地震灾难伤员住院分布情况,以及进入现场救援的医护人员情况。

  2.拟定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内容、宣传手册、心理危机评估工具,并紧急印刷。

  3.召集人员夜间举行技术培训以便统一思想和技术路线,内容包括心理危机干预技术、流程、评估方法等。

  4.紧急调用当地精神卫生中心的人员和设备等。

  5.分组到各家医院,社区,访谈地震灾难伤员、相关医护人员,发放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知识宣传资料。

  6.应用评估工具,对访谈人员逐个进行心理筛查,重点人群评估、危机动力分析。

  7.根据评估结果,对出现有心理应激反应的人员当场进行初步的心理干预。

  8.在每一家医院均向医院领导提出有关病人的指导性诊疗和处理意见、工作人员与病人沟通处理技巧、工作人员自身心理保健技术。

  9.对每一个筛选出有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的人员进行随访,强化心理干预和必要的心理治疗,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心理评估。

  10.对社区干部、医院医护人员进行了集体讲座、个体辅导、集体晤谈等干预处理。发现现场救援的医护人员普遍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主要的表现为,创伤地震灾难场景的闪回,情绪不稳定、焦虑,食欲差、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

  11.每天晚上工作组人员召开会议,总结当天工作,对工作方案进行调整,并部署下一步的工作。对干预人员开展督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976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