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的文化导致我们相对于西方来说,自我边界感是比较模糊的,特别是多重家庭的嵌入,原生家庭和主体家庭成员,相互参与彼此的空间,出现了不少的家庭和自我难以调和的矛盾。人们对于彼此之间的关系感到困难重重,很自然的大家更愿意去探索边界清楚的问题。
不过,我更愿意从更高的一个维度来看这个问题。
人是关系的动物。面临关系,作为独立个体的人要面对两种危险——
一是关系过近,自己与他人、或者自己与群体的边界不清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于是独立性受到侵害,内心世界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变得不那么稳定和宁静;
二是关系过远,或者说与他人和群体的边界过于清楚,以至于到了边界僵硬的程度。在这种情形下,交流受到阻碍。
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创始人曾奇峰关于边界感,曾经做了这样一个比喻:悬崖的边界很清楚,所以我们不会靠的太近,但是水的边界比较模糊,所以经常会淹死人。说的就是大自然里,模糊的边界经常会害死人,我们现实生活中,缺少边界感也会将自己置于不利之处。
那么边界感究竟是什么呢?
边界感是指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又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具体来说,边界感是人与人之间的无形屏障,这个屏障之内,你可以控制自己的不受他人影响,更不会去做违背自己本意和职责范的事情。
因此,自我边界清楚是健康人格的最显著的特征,他标志着一个人充分的成为了他自己,并且同时尊重他人的边界,乐于看到他人成为他自己。
但是,一个人边界感太强,与人的关系过于疏远,便会形成过于僵硬的人格边界,而使自己处于“精神禁闭”之中。具体表现包括:固执,听不进他人意见;过分坚持也许不必要坚持的所谓原则;拒绝一切人情世故;轻视情感,过度在乎理性;等等。这样的人,是让别人难受的人,也是让自己难受的人。
深度的心理分析,可以向我们呈现出这些人的内心世界是什么图景——
第一,貌似独立、冷峻的人,内心其实充满对他人的情感依赖。就像所有人一样,他们也曾无比依赖过他人,比如父母或者其他重要他人。但是,在依赖中,他们受到过较深的“伤害”,——依赖永远都是跟伤害联系起来的。为了避免创伤重现,他们需要划清跟他人的界限,“灭绝”对他人的依赖关系。
第二,他们内心是充满渴望的。但因为害怕自己的期待落空,就过度压制它们。他们给人的理性印象,实际在以一种无可奈何的方式说:我有很多情感,我渴望爱与被爱,却不敢让它们出来;
第三,内心对他人心存敌意,这种敌意会投射出来被对方认同。毫无疑问,这种冷漠和芥蒂,一定会使他人忍受不了而反击。为了避免冲突,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以回避来防御,我不逾越雷池一步,你也别过来,我们相安无事。
从整体上说,自我边界僵硬是一种画地为牢式的自我限定。他们会因此丧失必要的人际支持,以及失去在更大的人际平台上发展自己的可能性。
修复与姐姐的关系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努力,下面是一些建议:
1 视角转换:试着从姐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她为什么与家人不来往。也许她有自己的困扰、冲突或者不满,希望找到支持和理解。确保你对她的感受有所理解,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
2 沟通: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和姐姐进行一对一的谈话,诚实地表达你的关心和想与她修复关系的愿望。用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倾听她的观点,并提供你的支持。避免批评或责备,而是展示对她的关心和理解。
3 建立信任:保持对姐姐的承诺,展示你的可靠性和诚意。尽量避免伤害她的行为或言语。逐渐建立信任可能需要时间,但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积极行动,可以逐渐重建家庭关系的基础。
4 尊重个人空间:尊重姐姐的私人空间和决定权。如果她有一些需要独立或个人成长的空间,给予她适当的尊重和理解。并表示愿意支持她的决定,无论她选择与家人保持距离还是走近。
5 创造机会:创造一些家庭团聚的机会,例如举办一次家庭聚餐或共同参加一些活动。这样可以提供一个轻松的环境和机会,家人可以互相交流和建立联系。
6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关系修复的困难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寻求专业帮助可能是一个选项。一位家庭治疗师或心理学家可以提供指导、支持并帮助解决潜在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对于修复与姐姐的关系需要耐心、理解和时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过程和需求,尊重对方并保持真诚的努力是重要的基石。
在这个疫情发展的当下,呆在家里就能为社会做贡献的时机,我与家人一起围坐在沙发上,在笑闹中看完了这部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线上免费播放的贺岁**。
先高度凝练一下**主题:**讲述了徐伊万在一系列的意外与“囧”中,与妈妈坐上了开往俄罗斯的火车。旅途上,通过各种笑点与泪点故事,讲述了一个中年男人在情感牢笼中的挣扎,最终突破自身认知边界后,在与母亲关系和妻子关系的和解与接纳中,成功自我救赎,进入新的生活认知境界。影片引导观众进入对家庭情感、婚姻情感的深入思考,一定程度上,促使观众细致感知了自身的情感实际,或意帮助大众也走出情感困惑,怕是影片一个重要目的。
总结了半天,感觉主题讲的也不是很凝练。得了,直接进入分析评论阶段吧!
无论是母子关系,还是夫妻关系,可以说,主人公伊万所面临的都是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
于是,影片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那句话该出场了。张璐对徐伊万讲:“你看这就是我们俩之间的问题,你心里面长了一个你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了,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对于处于亲密关系当中的人,我想,这句话一定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而我们谁又不处在亲密关系当中呢?父母子女,丈夫妻子,成年的你总会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所以我相信这句话一定会让那些身处围城当中的观众,轻轻为之一震,于是,观众也就有了继续看下去的渴望。这句相当于影片的灵魂一问,也就奠定了影片的主题基调,影片所有情节的发生就有了基本的哲学考量,也使人物矛盾的解决,拔向了哲学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档贺岁喜剧还不错,因为有内涵。事实也证明,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笑中含泪。
为什么我们不喜欢别人改造我们,因为改造意味着控制。
阳光能够时刻拥抱我们,因为太阳离我们很远;大海想拥抱我的话,我会感到窒息。沐浴阳光,不会影响我的无拘无束,所以我爱太阳,但谁也不想因海水的拥抱而溺亡。
这也就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不喜欢被控制,即使是最心爱的人,也不行。
影片一开头除了那令人深刻的灵魂一问,从张璐口中我们还得知,徐伊万已经很久没有去看她的妈妈了,已经很久没有拥抱过他的妈妈了。为什么?随着影片情节的发展,我们看到,徐伊万的母亲,不管徐伊万饿不饿都往他嘴里塞东西,不管冷不冷都让他加衣服,也不管是什么原因都让他抓紧时间要孩子。在一系列的琐事争执中,徐伊万给母亲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妈妈你能不能听到我的声音?有没有在听我说话?”,而徐伊万的母亲仍旧会唠叨下去,跌跌不休。观众看到这里,都会想到自己的母亲,因为大家都知道,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
徐伊万把张璐送给他的那灵魂一问,幽默的把“老婆”两个字换成“儿子”,其它成原封不动的送给了他的母亲。影片的人物矛盾冲突,一览无余。
影片看到这里,观众一定开始思考了。为什么母亲要改造儿子?丈夫要改造妻子?既然都不喜欢被改造,那么就不要去改造他,不就行了吗?不行,因为主人公还没有突破它自身的感情认知边界,影片还得继续演下去。这样的解释估计没有哪一个观众会满意,但是请看完影片的你扪心自问一下:“你的丈夫或是妻子,有没有停下改造你的脚步?而你,你又有没有试图或是正在改造你的爱人?”。请问这又是为什么?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影片里的答案是什么呢,影片又是怎么交代出来的,对这两点的处理,一定会影响观众,对影片最后徐伊万思想行为变化是否合理的理解,从而影响影片的艺术价值。
可惜的是,我觉得影片交代的不够好,不够深刻,再加之野外遭遇棕熊,还偶遇狗血的热气球,和这些廉价的偶遇一起,拉低了影片的整体得分。
那么,影片是怎么交代他们改造对方的动机的?最明显的是两处对话,徐伊万的母亲对徐伊万说:“我明明就是为你好的,你为什么不要呢?”。徐伊万对张璐说:“我还喜欢你,我还爱你,因为我不想对这段感情放手,我他妈就是一块破抹布吗?”。为什么要改造对方?理由指向的是爱、是为你好。简单的情节烘托,人皆尽知的原因,使影片在哲学挖掘上显得单薄了一些。
影片其实完全可以表达的更好,因为有徐伊万父亲,喜欢酗酒而早逝的情节,如果把这一事件场景运用好,那么对人性的解读将会更加充分,使观众对徐伊万的觉醒更加认同,同时深受启发。影片也可以突破喜剧表达的樊篱,而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如何把徐伊万父亲喜欢酗酒而早逝的情节这一事件场景运用好,为影片增添更加优美的孤光,我试着给大家砸一下这个彩蛋。
通常情况下,我们心中有一个梦中情人,有一个现实中的情人,我们总是习惯将这两个人相对比,当现实中的情人与梦中情人出现偏差时,我们就会开始着手改造自己现实中的情人,然而当这一愿望无法在我们伴侣身上取得效果时,我们就会以生气的方式表达给对方。梦中情人和理想中的儿子其实是一个道理。
为什么会有梦中情人?因为我们所有行为的基础都是基于我们的动机与需求,寻找伴侣也正是由于此,我们想象出了一个梦中情人,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她,以此来得到陪伴、照顾、了解、支持、赞赏等需求,同样的她也只是在需要爱情的时候恰好碰到了你,而你刚好也能够给她提供她所需要的。
徐伊万对梦中情人的需求是什么?徐伊万母亲理想中的儿子又是什么?每个人的需求不同,但是这些需求,都源自于一个人早年的经历。
然后看出来了吗?这些需求都可以从徐伊万早年去世的父亲身上去深入挖掘,然后巧妙解读,布景于影片当中,增加影片的深度。其实影片中徐伊万父亲在徐伊万7岁时,喝醉酒家暴他的母亲的场景,差那么一点点,导演只需再做一丢丢的努力,就更能发挥这一事件的价值了。
男主角徐伊万有着双重的身份,导演也赋予了它双重的矛盾,他既是想改造妻子的丈夫,又是忍受老妈改造的儿子。随着影片情节的发展,徐伊万正在自觉不自觉的、或努力或被动的突破着自身情感的认知边界。
推动影片情节向前有重大发展的,是生气与报复。徐伊万在恼怒之下,即使不要一分钱,免费转让暖霸技术,也要破坏张璐与国外公司的合作,以此达到报复张璐的目的。这是来自于改造不成张璐,气急败坏下的报复。徐伊万在怒气万丈下,指责母亲说,正是由于她的改造、控制,逼死了父亲,用酒后这一恶毒的语言实现了对母亲的报复。这是来自于反抗母亲总是试图改造他,气不知何处撒下的报复。
给主人公心里撒进智慧种子的是母亲对他无私的爱。当棕熊扑向徐伊万的千钧一刻,母亲毫不犹豫的用自己的身躯引开野熊。那一刻,母亲无私的爱解决了一切问题。徐伊万脑海里响起的是那优美的旋律:“……我已经,身体大不如前,还能再见几面,别说些没用的!……可是在我的眼里,你却永远是那个需要保护的小朋友,或许是我的语气让你觉得烦透了,对不起,下辈子我克制一点,就让我唠叨唠叨嘛!又能怎么样嘛!我已经,身体大不如前,还能再见几面……”。
实现主人公突破自我的是他能够理性正视内心的伤痛。从徐伊万在俄罗斯人的结婚典礼上的表现,观众应该已经能够看到这一点,徐伊万举着酒杯,摇摇晃晃,大声的喊着:“结婚后每天都会有惊喜!Surprise!Surprise!”,泪流满面,却起舞翩翩。随后,他与张璐通电话,没有去讲道理,没有去争执,没有试图去说服对方,只是撕心肺裂的说出了自己内心的伤痛:“因为我还喜欢你,我还爱你。因为我不想对这段感情放手……”。
我们曾经用生气、争执、报复,来取代正视自己内心的伤痛,因为我们知道,那些伤痛我们承受不起。但是我们却不明白,争执的起源并非对立,而是源于双方共同的痛。试图改造伴侣的动机背后,是因为我们并不能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对伴侣的爱,因为你爱的并不炽烈。不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在伴侣身上,你就能在自己内心深处找到你真正需要的事物,摆脱了需求的束缚,你才能感受到纯粹的爱。另外,学着接纳伴侣,也能让你学到接纳自我,从而真正的明白,想要使自己变得完整,并不是非要得到。如果那些成长的宿命谁都不能抗拒,爱的幻灭让我们惧怕,我们何不从向外寻求欢乐的执念中跳脱出来,让自己的内心丰足。
徐伊万一定明白了这些,所以他终止了技术免费转让的报复计划,平静的签署了离婚协议。
影片最后,《红梅花儿开》这首经典的老歌响起,儿子帮母亲终于圆梦,此刻的珍贵,曾经的美好,一起回荡在优美的旋律中……
田野小河边红梅花儿开
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
可是我不能对他表白
满怀的心腹话儿没法讲出来
满怀的心腹话儿没法讲出来
……
情感化设计翻译成能听的懂的就是设计师个人情怀?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我说几点:
1人们一般认为不进行过度设计就是没有设计,没有设计那还要你过来干嘛?
2人们容易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去理解设计,牛逼的技术就是做别人做不到的东西,同理牛逼的设计就设计出他们觉得炫的不容易实现的视觉效果。
3人们普遍看重情感大于逻辑,因为缺乏逻辑的人遍地都是,却没有人认为自己没有情感。所以我以为在国内从事使视觉设计相对交互设计的工作更容易得到承认。
4软件不是拿来看的,是拿来用的,而人们喜欢本末倒置,因为分析易用性太难了,而主观觉得好不看好是个人都能说上几句
这个问题让我回想起了工业设计史,包豪斯设计革命之前,装饰主义的设计十分盛行,复杂繁琐的装饰图案和造型元素远远大于产品功能本身。而包豪斯形式遵循功能的设计革命将设计变得极其简约,不仅满足了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也换取了很多民众简约美学的诉求。
再后来呢,人们逐渐觉得极简风格的设计感觉冷冰冰,缺乏情感,于是百花齐放的后现代主义来临了。
我觉得设计的平衡在于恰如其分的满足所在的当下人们对某一类型产品的功能层面的和情感层面的诉求。当某一层面满足过分了,就会出现过度设计。而评判的标准在于人们此时此景的感知。
发现自己对女朋友的闺蜜有感觉是一种常见的情感困扰,但处理这种情况需要慎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反思:首先,对自己的感受进行深入的自我反思是很重要的。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对闺蜜产生了真实的感情,还是只是一时的冲动或者表面上的吸引。确定自己的感受是否真实和持久。
2 诚实和坦率:如果你认为你对女朋友的闺蜜有了更深的感情,诚实地面对这个问题是必要的。与女朋友进行坦诚的交流,告诉她你的感受。保持诚实和开放的沟通,有助于建立信任和理解。
3 尊重和边界:无论你的感情如何,都要尊重所有人的感受和边界。尊重女朋友和闺蜜之间的关系,以及女朋友的感受。避免任何可能伤害他们的行为或言论。
4 时间和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给自己和相关人员一些时间和空间来处理情感上的困扰是很重要的。这可能包括暂时与闺蜜保持距离,给彼此时间来处理情感,并冷静思考。
5 寻求支持:如果你感到困惑和无法处理这种情况,寻求支持是有帮助的。可以与朋友、家人或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他们可能能够给予你一些建议和支持。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诚实、尊重和责任感,尽力处理这种情况,同时关注和尊重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坦诚和尊重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