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对比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对比,第1张

本文主要对比说理疏导法和个别教育法。

一、说理疏导法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首先,以理服人。

其次,讲究针对性。要根据教师的道德情况,不同类型,层次,因人制宜地进行说理引导。

再次,要尊重教师的人格。教育者要把教育对象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发扬民主,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双向交流。

最后,要研究说理疏导的艺术。教育者要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去说理,要深入浅出,将比较深的教师道德理论讲得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说理疏导法包括讲授、报告、谈话、讨论、辩论、阅读书籍报刊等形式。

二、个别教育法

个别教育法是针对教师道德品质的差异性,用交心谈心的方法,去解决教师道德问题的一种方法。它是教育者联系教师的情感,了解教师道德情况的基本方法。

运用个别教育法应注意:

其一,要正视教师个性差异,注意因材施教,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尽量扶植教师个性的积极因素,抑制个性中的消极因素,塑造优良道德个性。

其二,要分析道德问题的特殊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其三,要注意进行职业道德个别教育的艺术性。在进行个别教育时,教育方式、教育环境、教育时机、教育用语等都是不容忽视的。

三、对比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说理疏导法更强调在道德认识的角度对教师进行德育,而个别教育法更强调在道德情感的角度对教师进行德育。

两种方法的共同点在于:都比较注重针对教师的个别差异,因此做题时不能仅从个别差异的角度去选择个别教育法。

结合常见的考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进行相应的巩固。例如:

1孙校长发现李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些倦怠现象,对待工作毫无激情,教学效果也明显下降。于是,孙校长单独找到李老师,与他促膝长谈,倾听他的烦恼,共同寻找解决办法。孙校长的行为采用的是(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A说理疏导法 B对比教育法 C个别教育法 D榜样教育法

1答案C。解析:案例中孙校长与教师促膝长谈,倾听他的烦恼,即从道德情感入手,并非给教师讲道理,因此选个别教育法。

2某高中校长在对待本校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上,从来不会利用职位权限压低教师,责罚学生,总是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深受所有在校师生的爱戴。该校长采用的是( )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A实践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个别教育法 D说理疏导法

2答案D。解析: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即从提高师生的道德认识入手,符合说理疏导法。

师德准确地说应该是教师公德,是教师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

构成:教师道德认识、教师道德情感、教师道德意志、教师道德信念、教师道德行为、教师道德习惯。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

师爱为魂。“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从爱学生的角度讲,就是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好师德培养好教师,好教师造就好学生,好学生谱写好未来,可见师德的重要性。

师德规范是调节教师的行为准则

因此,它与一般职业道德一样,具有以下重要特征:师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师德又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是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师德没有固定的形式,通常体现为教育观念、生活习惯、理想信念等;师德通过内省和信念来强化,并通过教师的自律来实现。

师德不具有刚性的约束力,主要通过内心反省和公众舆论加以约束;师德的主要内容是对教师义务的要求;师德标准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师德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等等。

为使师德理念形成规范,一般都要采用制度、守则、公约、承诺、誓言、条例,以至标语口号之类的形式,将其公之于众,以便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所接受和实行,并进而形成一种职业的道德习惯。

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 职业与教师职业

 一、职业

 所谓职业:就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对社会所承担的、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的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一)职业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职业生活是人类“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借以实现的一种普遍的基本形式,是人类社会生活得以发展的社会组织形式。

 (二)职业是社会对人的角色安排

 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来说,他总是在其特定的社会位置上工作,以这个位置作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并与处在其他社会地位上的社会成员进行交往,这种状况称为职业角色。

 1、通过自己的职业生活创造价值和财富,服务于社会。

 2、接受其他“职业角色群”的服务,以作为自身需求的满足和补充。

 (三)职业是人自我实现的途径

 1、职业是满足自我生存的重要途径,是人们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2、职业生活有促使人们对生活产生更高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激发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动机,促使人们更加注重职业生活的内在价值。

 二、教师职业

 (一)教师职业是一种富有个性角色特征的职业

 1、教师角色具有自主性

 教师从事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时,在遵循社会总体要求的前提下,自主选择达到目标的方式和途径,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2、教师角色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

 由于教师角色的多样性和发展性,教师角色发生了三个方面的变化:

 ①、角色转型;

 ②角色的扩充;

 ③教师角色的强化。

 3、教师角色具有个性创造性

 ①、根据个性发展的需求与水平,实行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

 ②、教学成绩的提高与自身的发展主要靠个体的活动来实现,工作中表现出一定的个性。

 4、教师角色具有人格化特征

 5、教师角色具有弥散性和模糊性

 由于学生的恶兴趣、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的改变很难断定是哪个教师劳动的直接结果,从而使教师角色的责任表现出一定的弥散性和模糊性。

 (二)教师职业是一种具有特殊社会作用的职业

 1、教师职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是其他职业不可取代的,教师职业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有着独特的贡献。

 2、教师职业对社会物质文明的建设也有着独特的贡献。

 劳动者的素质日益成为决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师职业对社会物质生产的间接贡献开始得到人们高度肯定。

 3、教师职业对人的成长发展也起着独特的`恶作用

 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在情感、意志、能力、兴趣等各种心理特征上都得到均衡、协调、全面的发展。

 (三)教师职业是一种正在迈向专业化的职业

 21世纪的教师必须是接受过专业训练,有着较高专业素养的教育专业工作者。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与特殊性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与职业道德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

 职业道德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以责任权利和利益为基础,是在工作中协调个体、群体与社会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用更具全面性、先进性

 1、坚定的信念,认识教育的战略地位。

 2、发扬合作精神。

 3、协调与家长、社会的人际关系。

 4、对学生进行先进分子道德建设的教育。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空间更具广泛性

 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影响学生、还影响周围的社会,甚至扩散到更大的范围乃至整个社会。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深度和时间更具深远性。 (四)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结果不产生直接的功利效益。

 (五)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条件对劳动者心理品质有更高的要求。 教师心理品质的好坏关系到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最终结果。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功能

 (一)认识功能:是指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他人、 对集体、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二)实践功能

 1、教育功能

 ①教师特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总和构成了教师的人格。

 ②教师崇高道德品质为核心的教师人格体系具有更广泛、更持久、更内在的潜在教育价值,帮助学生构建真善美为核心的人格体系。

 ③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激励价值、陶冶价值、示范价值。

 2、调节功能

 ①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②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来说具有自我调节作用。

 3、促进功能

 ①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恶影响。

 ②通过教师自身来影响社会。

 4、行业保护功能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995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