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詹姆斯—兰格情绪学说
19世纪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James)和丹麦生理学家卡尔·兰格(C.Lange)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相似的情绪理论。该理论基于情绪状态和生理变化的直接联系,提出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感知,是机体各种器官变化时所引起的感觉的总和。詹姆斯说:“我认为,当我们一知觉到使我们激动的对象时,立刻就引起身体上的变化。在这些变化出现之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我们因为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人,才生气;因为发抖,所以怕。并不是我们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兰格认为:“任何作用凡能引起广泛的血管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的,都会有情绪表现。”詹姆斯一兰格情绪学说强调生理变化对情绪的作用,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它片面夸大了外围性变化对情绪的作用,而忽略了中枢对情绪的主导作用。
二、情绪评估—兴奋学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情绪评估一兴奋学说,强调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人的评价与估量才产生情绪,这种评价与估量是在大脑皮层上产生的。例如在森林里看到一只熊会引起惧怕,但在动物园里看到一只关在笼子里的熊却并不惧怕,这就是个体对情境的认识和评价在起作用。阿诺德给情绪下的定义是:情绪是驱利避害的一种体验倾向。他认为情绪反应包括机体内部器官和骨骼肌的变化,也认为对外围变化的反馈是情绪的基础。阿诺德认为皮层兴奋是情绪的主要机制。
三、情绪三因素说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提出了情绪三因素说,认为情绪的产生不是单纯地决定于外界刺激和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而把情绪的产生归因于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即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他认为,认知因素中对当前情境的估计和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某人在过去经验中遇到的某种危险的情境,但能平安度过,当他再次经历这种险境时,回忆起过去的经验,便能泰然自若。也就是说,当现实情境与过去建立的经验模式相一致,相信能加以应付,人就没有明显情绪;当现实情境与预期和愿望不一致,感到无力应付时,就会产生紧张情绪。这种学说更加强调人的认知过程对情绪的调控作用。
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的一种具体表现因此它和其他情感一样,不仅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且也是表现人对当前现实的一种态度。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道德情感是随着人的认识、信念、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和丰富起来的。
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感是个人的道德倾向性的核心,它是标志儿童道德品质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学生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感的培养,应该是学校道德品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道德感从形成上看,大致可分为三种。
1.直觉的情绪
它是由于对某种情境的感知而引起的,它的产生往往非常迅速突然。例如儿童由于突然的不安之感而制止了某些不道德的要求,由于一种突如其来的自尊感而激起了大胆而果决的行动。这种道德感尽管缺乏明显的自觉性质,但它仍然与儿童的实践经验有关,或者说它是周围的舆论与个人对这种舆论的态度的一种反映。由于它具有道德行动的迅速的定向作用,因而组织健康的舆论以及帮助儿童形成对待舆论的正确态度便显得十分重要。
2.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
它是通过人的想象发生作用的一种情感。我国的英雄人物是体现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典型,英雄的高大形象和先进事迹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这是因为英雄形象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容易激起人的情绪上的共鸣。情绪共鸣对道德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近一岁的儿童开始能对别人的情绪表露发生直接的反应,他看到别人流泪时会哭泣,对别人的微笑会报之以微笑。这是情绪共鸣的最简单的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自己担任一定角色的游戏中,他们必须使自己的行动服从角色的要求,必须使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这时他们就体验到这样或那样的情感,于是,他们就掌握了情感共鸣的比较复杂的形式。由于儿童的情感主要是和具体的对象相联系的,因此,道德榜样在少年儿童和青年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道德榜样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完全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的。它不仅容易激起学生的道德体验上的共鸣,而且还能使他们更具体地领会共产主义道德的要求和意义,使他们逐步形成无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和革命品质。道德榜样是道德说理教育中的一种有效的直观形式。
3.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绪
这种情绪只是在青年期学生的情绪生活中才开始占重要地位。
它是在意识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广泛流行的社会观念,以及对人生理想的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青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期学生的道德感是为他的世界观所决定的。因此,它是一种最概括而比较深挚的道德感,是一种比较持久而富有强大动力作用的情感。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绪体验是与一个人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紧密联系的。
文都比邻为您解答,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情绪、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对上述定义,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1.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它不是反映事物本身,而是反映了对该事物的态度。
情绪和情感总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离开了具体的客观事物,人不可能产生情绪和情感,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就是这个道理。客观现实是情绪、情感产生的源泉,人的情绪、情感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但是,这种反映并非反映事物的本身,而是反映主体对事物的态度。例如,看到一位同学谈吐文雅,行为端庄,会产生好感。这种好感的产生尽管来自该同学本身,但好感所反映的却是对该同学的表现态度,是对该表现的一种体验或感受。
2.认识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评估是产生情绪、情感的直接原因。换言之,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便不能产生任何的情绪和情感。如上例,正是因为该同学的言谈举止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使主体对这些表现产生了认识后,才产生了对这些表现的评价,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对该同学的好感。即便同一事物,由于它在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时间出现,我们对其的认识、判断与评价也会不同,从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的体验。例如,我们在野外看到一只老虎会大惊失色,惊恐万分,而在动物园或看马戏表演时看见老虎却无害怕之感。
3.情绪、情感的性质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产生了不同的态度,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和情感。那么,这种态度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决定人们态度的是该事物是否符合主体的需要。如果该事物符合并满足主体的需要,就会对该事物持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愉快、高兴的情绪、情感体验;反之,如果该事物不符合、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便会对该事物持否定的态度,产生不满、愤怒、痛苦、仇视等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如上例中,之所以对该同学产生好感,就是因为该同学的行为表现符合自己的心愿,与自己期望的行为规范相吻合,于是便产生了满意、喜欢、尊敬的情感。因此,对客观事物的不同态度取决于该事物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需要就成为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感体验的媒介,从而也决定了人的情绪、情感的性质。
(二)情绪、情感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其区别在于
1.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喜、怒、哀、乐等;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体验形式,如与人交往相关的友谊感、与遵守行为准则规范相关的道德感、与精神文化需要相关的美感与理智感等。
2.从发生的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发生的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新生儿只有悲伤、不满、高兴等情绪表现,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才逐渐产生形成如友爱、归属感、自豪感、责任感、道德感等情感体验。
3.从表现形式看:情绪一般发生得迅速、强烈而短暂,有强烈的生理的变化,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并具有情境性(由具体情境而产生,随情境的变化、消失而变化、消失)冲动性(爆发力强,力度大)动摇性(变化快,不稳定)。而情感是经过多次情感体验概括化的结果,不受情境的影响,并能控制情绪,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情感由于只与对事物的深刻性认识相联系,因而深沉,具有深刻性;情感更多地表达内心体验,很少冲动,具有内隐性。
情绪和情感虽然有各自的特点,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是人感情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二者在人的生活中水乳交融,很难加以严格的区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人的情感具有许多区别于其它心理活动的特征,最重要特征的有如下两
个:
1情感的两极性人的任何一种情感都可以找到另外一种和它在性质
上恰好相反的情感,如满意与不满意,欢乐和悲伤,热爱与憎恨等,这就是
情感的两极性在两极之间,还有一系列不同程度,不同色彩的情感,如"喜"
的情感从愉快到狂喜,"怒"的情感从微愠到暴怒两极情感会互相转化的,
如乐极生悲,破涕为笑等
2情感的情境性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例如,在具
有快乐气氛的情境中,一个人就会产生快乐感;在具有悲哀的情境中,一个
人就会产生悲哀感这就是情感的情境性因此,触"境"往往生"情",
要避免消极的,不愉快的情感,应注意避免有关的情景刺激
情感的动力功能可分为增力功能与减力功能增力功能是指积极乐观的
情感,如良好的心境,饱满的热情,忘我的痴情等,它能够驱使人积极地行
动,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巴甫洛夫说:"科学是需要人的毕生精力的
假定你们能有两次生命,这对你们来说还是不够用的,科学是需要人的高度
紧张性和很大的热情的希望大家在工作和探讨中都能热情澎湃"这都是
指情感的增力功能
减力功能是指消极的,悲劝的情感,如烦乱的心绪,极度的哀伤,冷漠
的态度等,它能使人行动消极,降低工作和学习效率
第7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
动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现象,无法直接观察,只能从观察表面行为的变化来推测背后的动机。
动机作为行为过程中的一个中介变量,在行为产生前就已存在,并以隐蔽内在 方式支配着行为的方向性和强度。
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转化为活动状态。动机的驱使下,个体会产生某种行为,并维持一定的行为强度。
2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进入活动状态之后,还能引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动机不同,有机体行为的目标也不同,这就是动机的方向性在起作用。
3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会决定行为的强度,动机愈强烈,行为随之强烈。动机也决定个体行为的久暂性,在没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会一直存在。有时行为看似不在了,但只要动机仍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避免,只是以别的形式存在。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1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需要: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需要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刺激,人的行为动机就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内在的生理需求是行为的直接推动力量。
2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环境刺激是动机产生的诱因。诱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有时,即使有机体没有特别强烈的内在需要,外在诱因也可能成为动机产生的一个条件。
动机中,需要与诱因紧密相连。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朝向性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随之减弱或消失。
动机种类:
一、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分
1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由个体的生理需要所驱动而产生的动机。
以个体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饥、渴、缺氧、母性、性欲、排泄、疼痛等,都是保证有机体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生理性动机。
人不仅是自然人,理是社会人,在人的许多生理性动机中都印不社会的烙印。如母性动机,一方面它是天生遗传的一种动机,另一方面也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影响和约束。已不是纯粹的本能机动了。
2社会性动机:人类特有的,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逐渐社会化,接受其所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为得到社会的认同,同时也满足自己的社会文化需要,就会产生各种社会性动机,如工作、交往、成就、成长动机等。
二、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分
1外在动机: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
2内在动机: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由内在动机支配下行为更持久。
从某种意义上讲,内在动机是个体对某种事物的一种内在兴趣,不会轻易消失。
内在与外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适度的奖赏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奖赏却可能降低个体对事物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这就是动机心理学中的:德西效应。
三、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分
1主导动机:人的行为复杂,其表现之一,便是某一行为可能是由多种动机所驱使的。推动行为的各种动机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表现强烈而稳定,起主导作用。在行为发生过程中,主导动机作用,支配着行为发生的方向和强度。
2从属动机:行为动机中,有的动机处于辅助从属的地位,起的作用偏弱,称从属动机。
主导、从属动机在不同人身上或不同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动机对提高活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证明,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水平。动机过强或不足,都会使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工作效率。动机的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
社会性动机:以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它涉及个人的工作、交往、对成熟的追求等诸多方面。
一、交往动机: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赞赏。是个体愿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内在需要。
交往动机的获得方式:1种观点认为,交往倾向是先天遗传的神经模式,是一种本能行为。遗传的基本交往倾向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观点认为,交往行为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交往行为的学习有多种方式,条件反射和奖赏等都有可能加强交往倾向。
交往动机产生原因:人是社会的动物,交往是人类社会生存的一项重要活动。
1合作: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生存是离不开与其他人的合作的。合作是人类基本的社会生存动机。
2情谊:人们会因一些情感因素而喜欢与他人在一起。伙伴情谊也是人类交往的一种因素,表现形式:
如夫妻感情、亲属亲情、邻里情谊、同学友情、同事情义等。这种以情感因素为取向的交往,具有持久性、亲密性、少功利性的特点。
3归属:人们总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被其他成员所认可。获得支持与依赖,具有安全感。
两种观点:
1人们是为排除自己的恐惧才选择了与别人交往的行为。
2人们之所以喜欢交往,是因为人们想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同时也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评定在某些情景中自己的感受与情绪体验是否合适,正是这种社会比较过程,加强了人们的交往动机。
二、成就动机: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结构:含两种成分:1追求成功的倾向。2回避失败的倾向。
成就动机的特征:是一处后天习得的动机,也是决定个体努力程度的动机因素。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高成就动机水平的人探新求异,有开拓精神,喜欢挑战,并全力以赴获取成功。富于创造性,总力图将每件事做得尽可能的好。
2具有坚定信念:行为目标明确,对自认为有从优的事情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做到底。
3正确的归因方式:常把以往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这种可变的内在因素上,这种归因方式会使他们今后更加努力,改正缺点,不断进取。低成就动机水平的人会把以往的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这种稳定的、不可变的内在因素上,把成功归因于外在原因(如运气等),这种归因会安于现状,消极被动,过于自责,不思进取。
三、工作动机:是最有效能、最为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
工作动机理论基于不同的人性观,涉及人为什么工作?有四个理论:
X理论:认为人工作是为了钱,个人的工作动机来自于物质利益的驱动,并常被外来刺激(诱因)吸引。
Y理论:把人看作是负责、有创造力的,人们工作不是为了外在的物质刺激,而是出于一种要将工作做的好内驱力。
V理论:个体的工作动机水平依赖于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观而付出的努力。
Z理论:当个人价值感与组织的目标协调一致时,个体的工作动机、士气、忠诚度都 会得到提高。
工作动机来自不同工作需要的驱动。人们为了生存,为了证明自我价值,为了使自己更成熟,甚至为了寻求一种乐趣,而努力做着各种各样的工作,因此工作是每个人一生的事业。
动机理论中有代表性的有:
1本能理论:最早被提出的理论。认为: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但不能解释所有动机行为。人的许多行为是后天学习来改变的,不全是先天机制的驱使。
2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
匮乏动机: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
成长动机: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
其理论建立在需要层次理论上,从低到高级可分为五层:
生理的、安全的、归属与爱的、尊重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不同情境下激励和引导个体的行为。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性动机。得到满足后,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行为。(不是绝对的)
3认知与期待理论
现代动机理论学家采用认知观点,来说明激发人类行为的动机。认为,重要的人类动机不是来自客观的事实,而是来自我们对这些事实的解释。认知理论着重强调人的较高级心理过程对行为的影响作用,即强调人的思维对行为的调控作用。
在社会学习理论中,非常强调期待在引发行为上的重要作用。动机的强度和目标的价值与期待有关。目标对个体的意义越大,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估计或期待越大,动机力量就越强。
动机力量=效价×期待
动机力量:目标激发人的内部力量的强度。效价:目标对个人的价值。期待:个人依据经验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情绪情感:人类在认识外界事物时,会产生喜与悲、乐与苦、爱与恨等主观体验。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构成:三个层面可考察和定义情绪,三者同时活动,同时存在,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
1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人的一种自我觉察,即大脑的一种感受状态。人对不同事物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只有个人的内心才能真正感受到或意识到。反映了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人在情绪反应时,常常会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唤醒。如激动时,血压高;愤怒时,浑身发抖;紧张时,心跳加快等,是一种内部的生理反应过程,常是伴随不同情绪产生。
3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也是情绪表达过程。如悲伤时哭,高兴时笑等。情绪所伴随出现的这些相应的身体姿态和面部表情,就是:情绪的外部行为。常成为人们和推测情绪的外部指标。但人类心理的复杂性,有时人们的外部行为会出现与主观体验不一致的现象。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
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友谊感 和成就感就是情感。
2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
从发展的角度看,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人出生时会有情绪反应,但没有情感。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是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3从反映特点看差异:
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外显性,如遇到危险时会极度恐惧,但危险过后恐惧会消失。
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如民族自尊心,父母对子女的爱。
情绪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基本形式
人类具有四种基本情绪:
①快乐:是一种追求并达到目的时所产生的满足体验。具有正性享乐色调的情绪,具有较高的享乐维和确信维,使人产生超越感、自由感、接纳感。
②愤怒:受到干扰而使人不能达到目标时所产生的体验。
③恐惧:引起恐惧重要原因是缺乏处理可怕情景的能力与手段。
④悲哀:在失去心爱的对象或愿望破灭、理想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体验。其程度取决于对象、愿望、理想的重要性与价值。
可派生出众多的复杂情绪,如厌恶、羞耻、悔恨、嫉妒、喜欢、同情等。
2情绪状态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分:
①心境: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当人处于某种心境时,会以同样的情绪体验看待周围事物。(伤感时,见花落泪,对月伤怀)心境体现了“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的弥散性特点。人平时的情绪状态就是心境。
②激情: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在此状态下,人的外部行为表现比较明显,生理的唤醒程度也较高,因而很容易失去理智,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③应激: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如面临危险或突发事件时,身心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心率、呼吸变快,肌肉紧张、血压、血糖升高。应激状态不能维持过久,消耗人的体力和心理能量。
3情感的种类: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主观体验。
①道德感: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②理智感: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常与智力的愉悦感相联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③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一种美的体验。美感的产生受思想内容及个人审美标准的制约。
情绪情感的表达:
1表情:是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交往的一种手段。表情比言语更能显示情绪的真实性。人类交往活动中的信息表达中,表情起了重要的作用。(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就更多依赖于表情的作用)
2表情的种类:
①面部表情:由面部肌肉和腺体变化来表现情绪的,是由眉眼鼻嘴的不同组合构成的。是人类的基本沟通方式,也是情绪表达的基本方式。有泛文化性。七种表情:快乐、惊讶、生气、厌恶、害怕、悲伤、轻视。最易辩认的表情是快乐、痛苦。较难认的是恐惧、悲哀。最难辨认的是怀疑、怜悯。
②身段表情:由人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不具跨文化性,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③语调表情: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的,也是一种副语言现象。
相互配合,成为情绪的有效表达方式。
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1情绪具有激励作用:能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
从情绪的动力性特征分:
快乐、热爱、自信等积极增力的情绪会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
恐惧、痛苦、自卑等消极减力的情绪则会降低人们活动的积极性。
有些同时兼具增力和减力,如悲痛可使人消沉,也可使人化悲痛为力量。
2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情绪也可能与动机引发的行为同时出现,情绪的表达能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所以,情绪也被视为动机潜力分析的指标,即对动机的认识可通过对情绪的辨别与分析来实现。
动机潜力:在具有挑战性环境下所表现出的行为变化能力。
当面对应激场面时,个体的情绪会发生生理的、体验的、行为的三方面变化,变化会告诉我们个体在应激场合动机潜力的方向和强度。
这些情绪指标可反映出人动机潜能的个体差异。
二、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
情绪的调控功能非常重要,情绪的好坏与唤醒水平会影响到人们的认知操作效能。
1促进功能:良好的情绪情感会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操作的速度与质量。
耶尔克斯—道森定律说明情绪与认知操作效率的关系,不同情绪水平与不同难度的操作任务有相关联系。活动任务越复杂,情绪的唤醒水平也越低。
2瓦解作用:情绪对认知操作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不良情绪对认知活动功能的瓦解上。如考试压力越大,考砸可能性越大。中等程度紧张是考试的情绪状态。悲哀会影响工作或学习状态。
三、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
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一般人的情绪生活中,常是苦多于乐。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
四、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情绪是人们社会交往中的一种心理表现形式。外部表现是表情,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性交际。人们可凭借一定的表情来传递情感信息和思想愿望。表情是比言语产生更早的心理现象。表情比语言更具生动性、表现力、神秘性、敏感性。对言语有补充作用,可通过表情准确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可通过表情辨认对方的态度的内心世界。表情作为情感次序的一种方式,被视为人际关系的纽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