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男孩的心理表现及教育对策
青春期男孩的心理表现及教育对策,成长过程中会伴随很多的烦恼,解决问题是为孩子的发展扫清障碍,培养孩子会让孩子在未来成长得更好。下面跟大家分享青春期男孩的心理表现及教育对策。
青春期男孩的心理表现及教育对策1一、身体形态的发育
青春期是一个人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这时的生殖器官也开始从发育进入到成熟的阶段。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是12~18岁,男孩比女孩晚两年进入青春期。由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影响,人体的形态和功能都会出现显著的变化。
1、身高增长加速:身高增长速度加快,一般持续2~3年。这期间身高一般以每年6~8厘米,多则以10~12厘米的速度增长。身高的增长标志着骨骼的生长,先是下肢增长,然后是脊柱伸长。身体长高固然有先天因素,但后天的合理营养、体育锻炼、科学的生活作息习惯,也有利于个子长得高、长得快。
2、体重增长加速:在身高增长的同时,体重也迅速增加。青春期前体重以每年平均2~4公斤增加,到青春期可5~8公斤增加,体重的增加是骨骼、肌肉、脂肪和内脏迅速生长的结果。
3、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两性生殖器官的差异为第一性征,进入青春期后,男女除性别以外的其他外部差异,叫做第二性征。如果性表现为喉结突出,声音变粗,长胡须,私毛、腋毛先后出现。而女性则为声音高亢,乳房发育,骨盆变宽,臀部变大,私毛、腋毛也先后出现。
二、身体功能的增强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不但身高、体重迅速增长,而且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都在迅速增强。
1、脑:主要表现在脑对人体的调节功能大大增强,推理与论证等能力都逐步提高,易接受新生事物。与此同时,大脑皮质的兴奋性较强,遇事好冲动,思维和注意力较差,但可塑性强。
2、心脏:心肌增厚,心缩增强,心功能显著提高。到17~18岁心脏每搏输出量为60~70毫升,已近成人。
3、肺脏:10岁时肺活量还只有1400毫升左右,到14~15岁时肺活量已明显增大到2000~2500毫升。
4、第二性征出现:从青春期开始生殖器官发育加快,体积重量增加,功能逐渐完善。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调节轴作用下,男子的睾丸体积增大,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并出现y精现象。女子的卵巢重量增加,能够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并出现月经现象。性腺所分泌的性激素,促进了生殖器官的进一步发育并促使第二性征出现。
三、青春期的功能发育。
青春发育开始后,在形态发育与功能发育的相互促进下,使身体的发育逐渐成熟。
1、心肺功能:反映心肺功能的常用指标为心率、脉搏、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等。
2、造血功能: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总数是反映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四、青春前期的生理象征。
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形态方面,身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等都加速增长;机能方面,如神经系统、肌肉力量、肺活量、血压、脉搏、血红蛋白、红细胞等均有加强;身体素质方面,如速度、耐力、感受性、灵活性等方面变化很大;内分泌方面,各种激素相继增量;生殖器官及性功能也迅速发育等等。
五、青春期的素质发育。
青春期的素质发育与体育锻炼程度密切相关,尽管男女之间在素质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男孩在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越过女孩,而女孩则以柔韧、协调及平衡性方面见长。但女孩在坚持体育锻炼和科学地训练基础上,也可克服生理上的不足,大幅度提高素质水平。
六、怎样促进学生性心理健康
1、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认清自己的性角色。一个性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应当正确认识自己身体的变化,接受出现在自身上的性角色变化如女孩子的月经来潮、乳房发育、私毛产生;男孩子的变声,私毛产生等、能够理智的对待学习、生活和异性;能够自尊自重,使生活内容健康、充实、积极、向上。
2、养成健康的性道德行为习惯,要讲究行为美、语言美,从日常生活做起,从我做起,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道德水平、法治水平,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
3、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增强自己的责任感。要充分认识到,不好好学习,就是对家长、对老师、对国家不负责任。要自我培养学习兴趣,锻炼意志力,用意志力强制自己专心学习。
4、要对自己有信心,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受到挫折要冷静分析原因,找出对策。经常与同学、老师、家长交谈,征求意见,从他们的肯定与希望中吸取力量。另外,还要不断提出自己的意识水平,对他人的批评教育和指导帮助要虚心接受。经常参加集体活动,把个人融于集体之中,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精神,克服“自我中心“的个体意识,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
5、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情趣,除了使人获得某些智能,增长知识外,还能使人得到一定程度的心理满足,调节人的精神状态。
6、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高自我调控能力。人的意志品质在心理保健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磨练自己的意志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如:从小事情做起,培养自己的自制能力,逐渐增加难度,使意志越来越坚强;学会自己跟自己“作对“,越是不易坚持的事,越要坚持做下去;在艰苦的劳动或体育锻炼中,自找苦吃等。磨练意志是一个长时间的艰苦的过程,必须用意志来磨练意志。
青春期男孩的心理表现及教育对策21、独立意识增加与渴望精神依托并存
由于生理的成熟,青春期孩子在心理上产生自己发育成熟的体验,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这就是成人感,包括:
(1)从心理上过高的评价自己的成熟度。
(2)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属于成人水平。
(3)要求与成人的社会地位平等。
(4)渴望社会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2、心理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
青春期儿童出现心理的闭锁性,使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主要是不向成人袒露,这是因为成人感和独立自主意识所致。另外的原因是,这时的少年儿童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而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又增加其闭锁性的程度。
但是,与此同时,少年儿童的诸多苦恼又使他们倍感孤独和寂寞,很希望与他人交流、沟通,并得到他人的理解。这种开放胸怀的愿望促使他们很愿意向同龄朋友推心置腹。其实,他们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向自己认为可信赖的成人吐露心声。
3、情绪两级化,波动起伏大,情感带有冲动型,意志较为薄弱
青春期儿童通常要表现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如获得成功或取得良好的成绩,就会享受超越一般的优越感与成就感。如果遇到失利和失败,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这两种 常常交替出现,一时激情满怀,一时低沉沮丧。
4、进入第二反抗期,出现逆反心理
青春期逆反是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逆反是因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也是一种需要家长帮助的求助信号。此时的父母,不是一味的责备、控制,而是应正视孩子的各种状况,接纳不同差异,妥善引导青少年青春期的各种喜好,认真对待孩子要求独立的需求,尊重与信任,学习放手,加强亲子沟通。
5、如何应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1、孩子身上出现叛逆的景象,不要大惊小怪,每个孩子都会阅历这种叛逆期,当然要坚持镇定的对待。所以爸爸妈妈要多观察,多谅解孩子,要文明,要变革,要有涵养和把握的现代教学理念知识,才能做一个好爸爸妈妈。才能让孩子走好,走对芳华期这一段人生的必阅进程。
2、理解孩子的感受。我不再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对立面,而是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去体会他的感受。
3、要跟孩子做朋友。
4、宽容的对待孩子,原谅孩子的错误。
5、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既然孩子处于叛逆期,有些事就不用做硬性规定,而是有条件地让孩子享受民主权利。
6、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同你交流,不要强迫,尊重孩子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
7、允许他失败,经历磨难和挫折。他去做事情,无论成败选择支持他。这是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青春期男孩的心理表现及教育对策3一、青春期心理特征
1、独立性增强。随着少男少女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的独立性急剧增强,他们不再被动地听从父母的教诲和安排,而是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标准衡量是非曲直。这种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对于青少年来说是成长的必由之路。
2、情绪两极化。青春期孩子情感浓烈,热情奔放,情绪的两极性表现得十分突出。他们既会为一时的成功而激动不已,也会为小小的失意而抑郁消沉。他们情绪多变,经常出现莫名的烦恼、焦虑。
3、心理上“锁”。进入青春期,少男少女结束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孩童时代,进入了“多事之秋”。此时由于心理的不断发展,他们的情绪自控能力比孩提时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会掩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出现心理“闭锁”的特点。过去爱说爱笑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他们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很少和父母交谈,甚至拒绝父母的关爱。
4、心理向成熟过渡。青春期是长大成人的开始,是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这一过程对他们来说是漫长而痛苦的。此时,他们既非大人,又非儿童,原来的孩童世界已被打破,但新的成人世界又尚未建立。因此,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比如,生理成熟提前和心理成熟滞后的矛盾;独立意识增强与实际能力偏低的矛盾;渴望他人理解,但又心理“闭锁”的矛盾。
5、行为易冲动。美国和加拿大学者的最新研究指出,青春期青少年的大脑中,负责控制感情和冲动的神经尚未发育成熟,这是他们易冲动的原因。
二、家长如何应对
1、应该说,青少年出现的各种变化是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青少年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化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如果孩子有类似的“问题”,作为家长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知识、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
2、要理解、接纳孩子。孩子出现的一系列身心变化,孩子自己也是始科不及、难以控制的,此时特别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纳。千万不要看到孩子的某些变化,或者发现孩子的反常行为就大呼小叫、惊慌失措,更不要打骂训斥,横加指责。否则,只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与父母的隔阂。
3、做孩子的朋友。青春期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渴望尊重、渴望独立,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大人,平等相待。这就要求家长要转变角色和教育观念,改变居高临下、命令式的单向教育为平等、探讨式的双向教育。从单纯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转变到指导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努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据调查,90%以上的青少年有了苦恼后不是向父母和老师诉说,而是找朋友倾诉。那些顺利、平稳度过青春期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家庭气氛与和谐的母子关系。
这个问题我也在研究,因为我家就有个马上青春期的家伙了。不知从啥时候开始,慢慢不再跟我亲昵了,嫌我啰嗦了,自己有主见了,他拿定主意的事就得听他的了。
有自己的朋友圈了,也开始对我们说教批评了。有自己的小秘密了,手机开始设密码了等等变化了。
情绪目前还比较稳定,还没有到中二病的时候。作为妈妈的我只能闭上嘴,有事情多让爸爸去沟通,做好一切准备迎接青春期的暴风雨。爸爸妈妈们加油!陪孩子安稳渡过青春期这几年。
青春期的孩子正经历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因此,这是他们问题产生最多的时期。他们会有很多情绪,而且非常多变。我来具体说一说:
一、青春期的孩子爱发脾气。
孩子爱发脾气往往是他们产生的愤怒的情绪。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大脑中掌管情绪的前额皮层还没有发育完全,对情绪的管理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是因为孩子认为发脾气可以更好的释放情绪。心理学家称之为宣泄的错觉。也就是说很多孩子认为我有了情绪就要发出来,否则我不要被憋死吗?等我发完脾气后就好了。很多孩子是这样,等他们叫完后又会和父母道歉。
二、青春期的孩子爱抱怨。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会发现他们对很多事都看不惯了。抱怨作业太多了、妈妈管多了、没有尊重他们的隐私、妈妈爱唠叨、老师会拖堂、学校里经常考试、压力太大了等等。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不会轻易服从别人,但是他们又没有能力去反抗,所以只有抱怨一下自己的不满。
三、青春期的孩子会沉默。
如果孩子与父母沟通,而父母却总是不能理解孩子时,孩子以后就不愿再与父母说话了。他们认为,反正我跟你说了也没用,你也不会理解我。干脆就什么都不说。还有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了,随着孩子长大,他们开始变得成熟起来,不会有一点小事就挂在嘴边滔滔不绝。
四、青春期的孩子会焦虑、紧张不安。
他们的焦虑感从何而来呢?一般来说,都是受外在的影响。在学校中,老师会说:你们要努力呀!不努力怎么行呢?作业与考试让孩子感到压力倍增。父母花巨资给孩子找老师补课,如果孩子没考好,他就会感到对不起父母。有的孩子承受能力差,他们就会开始感到焦虑。害怕自己考不好,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失眠等症状。
五、青春期的孩子非常敏感。
六、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出现抑郁症。
孩子在出现压力的情况下很表现出沮丧。正常的压力不会对人们有不良影响,反而是 健康 的。但如果压力过大,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范围,而孩子又不知道如何去释放这些压力的话,就可能会导致孩子抑郁的发生。他们不愿把自己的烦恼对父母说,因为父母都不理解他们。他们的朋友也非常少,不愿交朋友。每年高考,都会出现抑郁症的孩子跳楼的事件。
面对孩子这么多情绪问题,父母可以怎样做去帮助孩子呢?
一、父母对孩子多一点理解和关心。
孩子发脾气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情绪变化。因此,父母不要去和孩子较真,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有些父母在孩子发脾气时,自己的脾气也会点着,与孩子对抗最终是没有赢家的。所以,父母要对孩子多一点理解。在他们发脾气的时候,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可以这样说:
嗯!妈妈理解你的感受。你学习了很久,确实很累。(表示理解、共情)
你坐了很久了,需要走动一下吃点水果吗?)表示关心)
二、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抱怨,倾听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普遍爱抱怨。孩子们会抱怨妈妈管的太多了,没有尊重他们的隐私,对他们的要求太高,学校里的作业太多,考试太多等等。但是很多同学不愿和经常抱怨的人交往。父母自己要少一点抱怨,用自己对生活的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孩子。对他们的抱怨,要耐心倾听。
三、父母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
当孩子保持沉默时,他们通常是不开心,所以不愿意说话。这是父母要给他们营造一种良好的气氛。父母不需要对孩子太严肃,有时候也可以用一点幽默故事来调节一下气氛,对孩子笑一笑,让孩子感到放松下来。当孩子说错了话的时候不要去嘲笑、讥讽他们。尊重他们的想法。
四、家长要缓解孩子的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
孩子最终考试的结果怎么样,其实都取决于平常的努力。如果孩子在平常已经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并且也有着非常认真的学习态度,那么这个时候是完全不需要过于紧张的。父母的表情和语气会影响孩子,父母的焦虑感会传给孩子身上。缓解孩子紧张不安的情绪。父母可以多陪陪孩子说话,多倾听他们的想法。创造一个轻松的家庭环境。把孩子当成朋友一样平等的对待他们。
五、家长要乐观的面对事情。
一个乐天派是不容易得抑郁症的。经常大笑的人很少有心理问题。因为他们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非常好。 法国化学家法拉第患了神经衰弱症,发病时不能工作,不能休息,痛苦不堪。他虽遍访名医,但治疗效果不佳,病情越来越重。当他一筹莫展之时,一位朋友对他说:“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于是,他一有时间就去马戏团看小丑表演。自此,法拉第的病情奇迹般地一天天好转。不知什么时候,他发现病完全好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要把孩子的分数看的太重,培养孩子乐观面对未来的品质比分数更重要,因为他们有能力面对任何挑战。
青春期的孩子是迈向成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当中,他们能够顺利的度过的话,那孩子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这需要父母的关爱、理解和接纳。
一说到青春期,大概每个人都会想到叛逆。青春期,仿佛就是叛逆的代名词。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要说是叛逆,其实也是父母的叛逆期,而非孩子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如果没有父母的“叛”,又何来孩子的“逆”?
所以,青春期一定会来,而叛逆期却不一定会来。
关键在于父母如何看待。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孩子走向成年的过渡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独立意识萌芽,渴望拥有独立的空间,但却尚未具备独立的能力。
他们渴望拥有更多自主权,渴望与成年人平等对话,渴望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而不再事事由父母做主。
他们更重视友情,朋友的地位渐渐超越父母的地位。不再对父母无话不谈,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
……
如果父母能够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凡事多一些商量,少一些命令;多一些询问,少一些专断;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干涉……
那么,青春期的孩子会更配合你。
把孩子当朋友,不止适用于青春期,而是任何年龄的孩子。
青春期孩子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情绪。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其发育并没有完全成熟,其调节能力仍然较差,大脑的抑制能力仍然不高,兴奋和抑制不均衡、不协调,与小一点的孩子相比,他们的情绪成熟多了,但是与成年人相比,他们的情绪仍然表现出强烈性和不稳定性,这些特点经常困扰着他们,使他们产生不良的自我感觉和心理危机。
一、情绪表现: 爱发火、好生闷气、情绪大起大落等,代表了青春期孩子情绪的一般特点。
二、原因分析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情绪的上述表现,主要是由他们自身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的,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的快速发育与心理的成熟不同步,大脑、神经系统的快速发育与他们 社会 经验、为人处事策略的逐渐积累形成矛盾,他们表现出情绪上的这些特点是必然的。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爱发火常见的原因一般有三个方面:一是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二是自尊心受到他人伤害;三是学习不顺利、身体不好或者发生了其他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特别是当这些孩子的愿望和目的始终不能实现和一再受到挫折的时候,会向外表现出一种愤怒情绪并表现出攻击性。 有的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爱生闷气,常常是因为他们对一些外部事件过于敏感,或者用有色眼镜消极看待事物,从认识上看,往往是因为这样的同学对引起自己生气的原因缺乏冷静客观的分析,思想上钻牛角尖,或者缺乏宽容心理,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松,不肯原谅其他人,有的同学在遇到挫折、困难或不如意的事情时,抱怨自己的命运不好,或者抱怨自己的父母没有给自己优越的先天条件或者其他保障,有的同学在家里养成了任性、唯我独尊的习惯,把这种习惯带到学校里面,在处理与其他同学的关系时,仍然用在家里的行为方式对待同学,错误地以为通过生闷气、给别人脸色看可以解决问题。有时候他们情绪的大起大落除了他们自身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外来复杂刺激的交替作用等原因以外,他们自己不注意调节与控制情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观方面的原因,他们可能缺乏外来指导,不知道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也可能根本不知道情绪过分大起大落对身心 健康 有不利影响;有少数同学得到老师和其他人错误的强化,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世界上有1/3的年轻人可以顺利度过青春期,另1/3是“恰到好处”的使人厌烦,只有最后1/3的年轻人来说,青春期是痛苦、复杂的——但这个比例也相当高了,不容父母们不重视。
在青春期孩子通常会表现出一些消沉沮丧,因为青少年开始自我怀疑。 孩子也会有些焦虑不安,因为他们体验的是现在,而不是过去和未来,在这个时期他们有了生理上的冲动,第一次开始幻想未来的伴侣或性,有了第一次恋爱与失恋,第一次危险行为……
体验生活是青春期的一部分。 冒险,对青年人来说,成为一种对生活和未来的征服手段。其实,想想我们自己的青春期,不也曾做过一些连父母也未曾料到的事情吗
父母或许感到不理解,觉得孩子的行为过于失控,会影响人生,甚至伤害生命,因此忧心忡忡。但在某种意义上,青春期孩子对生活的恐惧更胜于对死亡的恐惧。对于生命来说,任何体验都是获得,当然也包括犯必要的错误。如今玛雅已经是一个初中孩子的母亲,面对孩子的青春期躁动,她不像其他妈妈那般焦虑,“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成长经历和青春期的叛逆’,加上之后也学了多年的心理学,所以特别能理解孩子内心的苦闷,也会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多试着去理解她,她青春期的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其实站在她的角度去看动机是很正常的,只是方式不是我们大人所认为的那样。我也常跟孩子讲自己青春期做过的一些荒唐事,她也很信任我,愿意把她心底的秘密对我分享。我们也会一起讨论哪个明星长得帅,是怎样的帅,是温柔的,是萌萌的,还是刚毅的。我相信她能凭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个合适的恋人,因为我知道她会被什么样的人吸引,因此我不担心她是否会早恋,也相信即使恋爱了她也会选择一个适合的恋人。我相信她。”
青春期是青少年反抗父辈权威的一个时期,父母是青少年的首选攻击目标。 所以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过分担心和不够担心之间,很难确定适合的行为方式和界限。青少年心理咨询师认为,父母之所以把握不好分寸,感到害怕和担忧,关键在于自己的焦虑,父母会有意无意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未来,所以他们很害怕,很焦虑,担心孩子一毫米的错误会影响整栋大楼未来的发展。倘若父母是足够开明的,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家庭结构变化有充足知识,在孩子11周岁作业就要开始调整孩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努力学会把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有自己价值观与思想的人,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成长。同时,父母也要学会转移注意力,把精力多分配给自己一些,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和婚姻。
青春期的孩子, 生理的变化 让他们的情绪多变,容易因为一些事产生负面情绪。
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青春期的孩子生活得“蛮不容易” 。从小学阶段相对轻松的学习生活过渡到紧张的中学生活,压力徒增。思维能力的增强让他们想把世界万事思考个明白,困惑、不解随即产生。
青春期是“儿童已达,成人未满”的过渡期,除了身体在急剧变化,自主性也逐渐增强,既不能像小孩那般依赖幼稚,又不具备大人的独立成熟。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 心理上容易受挫折,负向情绪就比较多:急躁、紧张、易怒、不安、焦虑、沮丧、孤单、厌烦,司空见惯 。
青少年光要适应身体的变化,就已经够他紧张的,再加上学业的重担、人际的负荷、亲子关系的拉扯,就容易导致他急躁、易怒。
之所以比较不安,是因为他开始很在意自己的表现, 在意外人怎么看自己,尤其异性 。所以,有时候爸妈一句无心话语,他就觉得“你嫌我不好”;别人一个无意眼光,他就认定“他讨厌我”。
另外, 无论是身体、两性或课业等,青少年都容易感到焦虑、沮丧 ;他挂虑“发型不够潮”、“痘痘冒出来了”,也担心“能不能吸引异性的注意”,还要烦恼“自己成绩够不够好”、“考不考得上理想的学校”。
孤单跟厌烦主要来自人际关系的变化 。青少年渴望拥有超人气。同学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他心情跌到谷底;同时他们又觉得自己独一无二,小小的误解也会变成“没有人了解我,我好孤单”。
这时期的青少年追求独立 ,跟父母相处容易觉得“很烦很腻”,看弟弟妹妹尤其不顺眼,认为他们幼稚、无聊。因为他有一种道德上的伪善,“高标准看别人,低标准看自己”,使得他对人容易感到不耐烦,也因此在人际关系上常需要调整适应。
在这种时候,作为父母要善于体谅他们的情绪状态,体谅他们的困境,不要“硬碰硬”,要善于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建议孩子情绪不好时出去走走,分散一下精力也会有帮助。
家有青春期男娃的我,对这个问题深有感触。
在不经意的某个时间,我们忽然发现孩子长大了,长高了,以前需要低着头跟孩子讲话,现在需要平视甚至仰着头了。身高上改变了,心理上也就有了改变。
青春期的孩子比儿童期更有主见 :进入青春期之后,发现孩子不再像小时候一样对父母言听计从,有什么不懂的都会来问父母了。他们更多的可能跟同伴讨论,或者上网查询。有时父母说的话他都能指出不合理之处。
家长要怎么做 :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孩子跟有优秀习惯的人来往,但是千万不能用粗暴生硬的手段。青春期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非常容易受影响。朋友圈子很重要,这句话放哪都适用。
家长要怎么做 :给孩子一定选择权和空间,让孩子在合理范围内自己挑选喜欢的衣服,不要绞尽脑汁想给孩子买什么,还能借机培养他的穿衣品味,何乐而不为呢?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波动变大了 :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发完脾气没几分钟又若无其事了。这时作为妈妈的我只能暗暗翻个白眼,不跟这小子一般计较。
家长要怎么做 :在孩子热血上头的时候,不要跟孩子硬碰硬,让孩子冷静下。过半个小时找个机会再用和缓的语气跟孩子讨论刚才的事情。
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发展迅速而心理还没有跟上,我们家长要改变以往对孩子的态度,要放下自己的身段,与孩子平等相处。只要孩子能够听得进父母的话,青春期的孩子就不难教育。
有问题及时调整,把自己放到孩子的角度去沟通,也可以适当的去做几次心理咨询。越早越好,不要拖。
青春期的孩子们如果缺乏友谊、缺乏同伴交往,他们将会觉得非常孤独,如果没有建立起相应的 社会 关系,也会导致青春期的孩子们陷入一种被同伴抛弃的之中而难以自拔,青春期的孩子们还很容易发生压抑的情绪也就是说当需求和愿望得不到应有的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负面的心理,青春期的孩子们非常的敏感,也更有自尊心。
青春期的情绪变化特点就是压抑,尤其是当孩子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挫折感,缺乏应有的满足等等,会觉得非常困苦无助。青春期的情绪变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愿意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的形象。
随着孩子的成长,青春期孩子会呈现出特有的心理状态,出现独立性增强,不愿意听父母的话,情绪两极化、心理上“锁”、心理向成熟过渡、行为易冲动,这些心理很容易产生叛逆、厌学、早恋等青春期问题。我朋友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就特别叛逆,情绪也不稳定,朋友想了很多方法来教育孩子,都没有效果。后来,有人推荐她让孩子学习弟子规音像教材,孩子学习之后懂事多了,也能很好的管理自己了。青少年出现的各种变化是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我觉得作为家长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知识、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 理解孩子,做孩子的朋友,不能总是说教。
1 青春期心理的变化
孩子进入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会产生极大的变化,开始趋向成熟。这时他们会有很多自己的一些秘密,也越来越不想跟家长透露。家长也往往是这个时候发现孩子和自己没有以前亲密。
早恋是最常见的现象。不过对于青春期来说,感情的萌芽是最正常的。这个时候不能明令禁止,可能会起到反效果。家长要及时做正确的引导。
2 学习状态的变化
随着年级越高,学习压力也日益渐增,有些孩子很明显出现了厌学,考试焦虑的问题。目前常见的有孩子厌学、考试焦虑等问题。很多家长会选择让孩子转学或休学的方式来解决,但实际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还有问题加重的表现。这也是青春期的一个转变,孩子对自己的目标更清晰,对直观的成绩更在意,所以当实际达不到预期,便容易产生很大的压力。越重要的考试就越焦虑。家长要及时给孩子鼓励,让孩子放松,只有陪伴才能让孩子在这个青春过渡时期平稳度过。
3 人际问题
进入青春期,这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时期,和小时候所有事情家长都会帮你搞定不同,这个时候,孩子要开始独自处理与父母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和与老师的关系。和父母关系好,不代表就能自如的和他人相处,毕竟他人是不会什么事都迁就你。学校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孩子有归属感,缓解学习压力。在同学之中找到真正的伙伴,获得老师的鼓励与表扬,这样的学习环境势必能分摊孩子内心的压力。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惶恐,甚至有的家长如临大敌。家长的反应很正常,因为青春期孩子总是憧憬成熟又留恋童年,追求完美又总有缺憾,拒绝灌输又渴望帮助。这样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如此荒唐和无聊,而对孩子来说,意义却十分重大。家长因为不了解孩子,对孩子横加约束,这使得家长与孩子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升级。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六大心理需求。
一、合理的物质需求
物质需求是生活永恒的主题,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表面上还是在服装、零食、玩具及文具等方面有所需求,实质的需求却在悄然变化。刚刚进入青春期,追求个性化的孩子较少,更多是要求自己从众。从众让自己有安全感,融入同学的圈子里,不显山显水。随着年龄的增长,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了解了同学、朋友的个性,孩子们开始彰显个性,暗暗地在群体里比高低。这种比较有积极的意义,孩子获得了经验,给自己在群体中定了位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
我们的社会水平在提高,家长也有攀比心理,装饰家园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孩子的生活水平,把他们打扮漂亮,给他们兜里揣上钱。试想,当孩子兜里装着钱的时候,他们上课总是在想如何花钱,势必影响学习。家长要防范孩子物质需求膨胀造成的恶果,但又不能不给予物质的满足,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认为,家长要学会判断孩子的需求是否正常。孩子正常需求的标准主要从两个方面看:一个是取同班同学物质需求的平均数或平均数的中下等。另一个标准是看家里的经济状况。如果您家里的经济状况中等或比较好,应该让孩子的生活水平低一些比较好。如果您的经济状况不太好,那么,您千万不要因为怕孩子受委屈而硬要让孩子去享受高消费,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做法,不但不会让孩子自信起来,而且容易使孩子不考虑家长的经济能力而变得变本加厉。
二、朋友的交往需求
进入青春期前后,又是初中生活的开始,孩子们像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接触新的面孔、新的习惯、新的学习方式。这是我们看得到的变化,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变化,就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思想和情感的转移。
青春期之前,孩子心里依赖的是家长,进入青春期开始转移,转移到朋友身上,到青春期后期,转移到异性朋友身上,最后,固定在异性身上,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进入一个新的循环,这是人类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我们没有办法抗拒的力量。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
家长们因为担心而要不停地教育孩子,甚至用打骂的方式。再有,家长片面听从老师和他人的意见,阻止孩子的正常交友,怕孩子学坏,影响学习,浪费时间。有的家长给孩子制订允许交的朋友、不能交的朋友。孩子们绝对不接受,自然对家长敬而远之,更不与家长交流。
家长怎么办呢?首先要让孩子信任你,愿意和你说出他遇到的所有问题。这就要求家长学会倾听,不要急于批评和指正。听孩子诉说,也是给孩子宣泄的机会,减轻了心理的负担。家长听后,找机会给孩子提出建议,久而久之,家长和孩子成为最值得相互信赖的朋友。
三、对异性关注的需求
孩子进入青春期,与异性接触时有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悄悄地关注异性。关注往往只是停留在外表上。比如女生关注帅气高大的男孩。女孩子们在一起去对他们评头论足,有一些新鲜和刺激的感觉。男孩子也注意女孩子,偶尔也会在一起用调侃的方式谈论某些女生,即使有一种淡淡的喜欢,他们也知道自己在想入非非。男孩和女孩,都会很拘谨,这只是孩子们走出家庭的圈子、步入社会认识异性的最初的学习阶段。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越来越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异性,希望去接近他或者她。最开始的形式可以是打打闹闹,简单的问答,还可以是以班级活动为主题的工作式交流,很多孩子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交流,达到对异性的了解。很多孩子知道这不是什么爱情,只是同学交往。他们认为自己憧憬的美好爱情没有来临,所以,更多人选择了等待,等待自己长大。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
首先,我们家长不要促成孩子将错就错地从误会、误解开始“爱情”。家长捕风捉影的批评、不信任的盘查、偷偷地窥探孩子的隐私、忧心忡忡地唠叨提醒,让孩子烦躁,加重其逆反心理。有异性朋友接触的孩子,会很小心,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感情,避免因为自己的一个小纸条、一次不期而遇的单独接触被家长发现,使得对方受到伤害,会加紧通风报信和联络,结果,两个人越走越近,越来越相互支持和信任,终于弄假成真。家长在这里起的是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其次,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的压力,孩子需要有人分担,而家长只会施压,不会减压,孩子就会对家长逆反。对孩子的不理解、不宽容,无休止的批评唠叨,使得孩子去寻求理解和同情,也是孩子谈恋爱的缘由。再有,亲情是孩子的避风港,如果家庭不能给予孩子亲情,孩子很容易到异性身上寻找亲情。
四、获得帮助的需求
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性格也变得外向起来,很容易受到事物的渲染,很容易冒失。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时候越来越多,遇到的事情越来越复杂。初出茅庐的他们,面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疑问和恐惧,他们真的希望自己身边有保镖,有“百事通”,有“机器猫”,当然,兜里再有很多钱就好了。而这一切都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怎么办?孩子们需要帮助。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
应该说孩子需要的帮助是方方面面的,是从物质上更多的满足到精神上的引领,他们都需要。这样,孩子们才能逐步摆脱幼稚,建立现实的、客观的思想意识,真正走出充满幻想、无拘束、无责任、无忧虑、超现实的青少年时代,步入青年和成年。
获得家长的帮助,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是最方便、最直接、最安全的。但是,据我们了解,孩子的年龄越大,拒绝家长帮助的越多。经验告诉他们,成人是不可靠的。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在长大,他们需要的是平等(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的)、有效(可操作的、解决问题的)、具体(不是空话)的帮助。
家长要选择时机。当您不能够给孩子帮助的时候,请您请教老师,或者求助于专家,这样孩子容易接受。
五、对自己认知的需求
随着身体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孩子们逐步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身体的变化也让他们更加渴望全面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
孩子们身体的变化,男孩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男子汉,既然是一个男子汉就要有男子汉的作风。原来可能还跟男孩打打闹闹的女孩,会意识到女孩子不应该再疯疯癫癫,应该有淑女风范。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孩子们是通过身体的变化来进行性别定位的。再后来,他们对人体的结构产生了进一步了解的需求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
这时的家长,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如果您不能够给孩子细致地讲解,您可以到书店给孩子挑选一本您认为深浅适宜的书,放在孩子桌上,孩子自己会看。你可以有意识地和孩子谈论关于人身体的问题,只要您认为可以说出来的,就要主动讲给孩子听。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剥夺孩子认识自我的机会。不要把他们当儿童来对待,让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参加一些同学的聚会。不贬低孩子,也不盲目夸奖孩子,让孩子自己睁开眼睛看世界、看自己。家长要支持孩子探索,看着他们摔跟头再接受教训,这样才能让孩子看到真实的自己。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多探讨社会话题,让孩子更全面地认识我们的生存环境,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
六、自我实现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孩子感受成功,并肯定自己、体会成长的需要。一个人走向成才、成熟、成功的过程,是不断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自我实现是孩子们心灵的需要,是对生活充满自信的心理支撑。孩子一直以来都在寻找自我,想把自己看清楚。他们做了很多努力来证实自己,如去打篮球,异想天开地要当科学家,并尝试能不能做到。他们得到的真实的表扬、值得的肯定、真心的接纳、确实的理解和无私的爱,都是自我实现的凭证。他们也接受批评,很多时候嘴上很硬,但行为在变化。孩子有时隐约地,有时极其真实地体会到自己很棒,能力在增长,思维更有逻辑性……他们惊喜地发现,越是经历事情,自己越坚定,面对问题越有勇气。承担责任时,沉重感没有让他们趴下,反而觉得自己是勇敢的。孩子们感受自己的力量、存在的价值,这是他们自我实现的另一个渠道。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
家长对孩子自我实现需要重视的不多,总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其他能力在家长眼里被视而不见。家长们也表扬孩子,只是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家长用自己陈旧的观念阻挠孩子体会生活。其实,孩子是受害者,他们会不受大家欢迎,缺少朋友。性格会变得内向,不愿意走向社会。孩子找不到自我,陷入自卑的泥潭。
进入青春期以后,对自己的认识模糊,而且不稳定,他们需要通过各种体验加以验证,才能更有自信。由于对自己的认识不清,孩子们经常会在自我否定与自我肯定之间徘徊,周围人的一句话、一些无意识的诱导,都会让他们增加或降低自信。在孩子身边的人,对孩子施加影响很多时候是潜移默化的,有时也是釜底抽薪的,这要求家长在关键时刻,出来点拨孩子,给予帮助和鼓励,孩子会接受的。家长给孩子创造认识自我、改变自我的条件,让孩子去实践,同时给予诚恳的肯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