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故事类型是我要介绍的第一个关于故事架构的理论。
Blake Snyder(1957-2009)在他2005年出版的 Save The Cat (简称STC)一书中首次提出这种分类法。实际上STC是一本关于**剧本创作的书,十种故事类型仅是其中的第二章。鉴于第二章反响热烈,作者在2007年又出版了STC2。这一次,整本书都是关于这十个故事类型,每个类型下还细分了五个子类型,归纳了几十部影片。2009年出版了STC3,但这本书与STC1一样,是关于**剧本的。同年八月,Blake Snyder不幸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他来过中国,这三本书都有汉译,名字就叫做《救猫咪》。如果你想买的话,请务必包括第二本,这是他一生研究的精华。但如果觉得英语没问题,最好到Amazon上买原版书,也不妨直接去正统的STC社区及相关网站查找资料,本文末尾我将提供相关网址供大家参考。
按照这个理论,人类历史上曾经讲述过的和将要讲述的所有故事,大体上都能归到这十个类别。请注意,不要同我们平时说的故事类型混淆,例如科幻、浪漫、悬疑、玄幻……,完全两码事。在深入每个类别、了解该理论的用法、好处、局限以及我本人对它的拓展之前,我先概括介绍这十个类别。
(1) Monster In The House (屋子里的怪物,缩写为MITH,我的简称是“惩罚”类型)。上帝毁灭索多玛和蛾摩拉这两个城市,因为那里的人们荒*无耻、罪孽深重。这类故事中,由于某种原因,招来了一个强大力量的打击,这种打击在某个范围之内是无差别的,没人能逃脱。典型的**例如《午夜凶铃(美版)》。
(2) Golden Fleece (金羊毛,缩写为GF,我的简称是“旅程”类型),命名取自于伊阿宋带领一队希腊英雄去远方获取金羊毛的故事。这类故事似乎比较容易辨别:一队人(或一个人),为了某个明确的目的而踏上行程。但实际上这个类别变体甚多,豪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切故事类型中最重要的类别,而且它往往在复合类型故事中起到一个框架的作用。例子:《西游记》。
(3) Out Of The Bottle (阿拉丁神灯,缩写为OOTB,我的简称是“神灯”)。在这种类型的故事中,主角常常会获得某种超自然的好处(或者诅咒),这种好处或者诅咒在该故事的世界中明确地不会发生——除了发生在主角身上。如今在网络上发布的小说大部分都有这类元素,我们很快就能知道,什么样的故事才是真故事,什么又是假故事。
(4) Dude With A Problem (小人物遇到大问题,缩写为DWAP,我的简称是“绝境”)。这个类型故事的主角是个普通人——请不要混淆“普通人”与“一无所长的失意之人(underdog、傻瓜)”之间的区别,所谓普通人就是“我们中的一员”,他可以是个警察、特工、登山者、宇航员……任何职业。主角在不经意间被卷入一场突发性的事关生死的搏斗之中,很多表现个人英雄主义的影片都能归结到这一类,典型的如《虎胆龙威I》。
(5) Rites Of Passage (生命历程的典礼,缩写为ROP,我的简称是“成长”)。这类故事通常叙述的是角色在人生某个特定阶段的一系列事件,挣扎、感悟并最终接受的经历。典型的例如《克雷默夫妇》。
(6) Buddy Love (伴侣和爱情,缩写为BL,我的简称是“情爱”)。在这类故事中,除了相伴的两方,主要的故事情节是他们由于某种原因无法顺利在一起,直到最后解决。应当注意的是,并不是内容当中有爱情的故事就是这种故事类型。很多故事为了添加“爱情”这一调味料,忽略了情节的平衡,结果造成了总体结构的失衡。了解故事类型,了解故事类型为什么会起作用,就可以彻底避免这种错误。**举例:《罗密欧与朱丽叶》、《忠犬八公的故事》。
(7) WhyDunnit (为什么要这么做,缩写WD,我的简称是“探秘”)。很多案件侦破、探寻真相的故事都属于这一类别。举例:《本能》。
(8) Fool Triumphant (傻瓜的胜利,缩写FT,我的简称是“傻瓜”)。一个明显不被看好的人,结果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例子有《阿甘正传》、《射雕英雄传》等。
(9) Institutionalized (被制度化的,缩写为I,我的简称是“制度化”)。这类故事通常都反映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盾,为了融入集体,你必须牺牲一部分个性。代表性的例子如《飞越疯人院》。
(10) Superhero (超级英雄,缩写为SH,我的简称是“超人”)。看上去这是个含义很鲜明的类别,但实际上要真正写好这类故事并不容易。总的来说,超人类别的故事基本上是围绕着“不相信自己”和“在人类社会中生活感到痛苦”这两大主题进行的。具体例子如《黑客帝国I》、《蜘蛛侠II》。
专栏后续将有十篇文章对每种故事类型做出详细的解说,如果你等不了那么长时间,除了买Blake Snyder的《救猫咪II》,也可以去下列网站获得更多信息:
问题一 :是不是有些故事不属于这十个类型?
回答 :世界上那么多故事,肯定有不属于上述任何类别的。我在分析故事的实践过程中,碰到过少数模棱两可的故事,但除非那些例外的故事足够多、品质足够好(尤其是后面这点),否则就没有必要增加类型。故事是一种感性的东西,不属于科学,所以在任何故事理论范围内,都会出现一些比较勉强的例子,但这种勉强的情况不能太多。从这方面来讲,尤其是对于那些优秀的故事,Blake Snyder的十种故事类型是够用了。
问题二 :这个理论有用吗?
回答 :我认为该理论对于分析和创作故事都非常有用,随着本专栏的进行,你必定会看到这一点。有句话说人人都有艺术家的潜质,但我本人显然没有艺术家的天赋。他的理论能让平庸的我在分析自己或者别人作品时快速归类,找到缺失的某些关键要素,或删去累赘,让故事的发展维持正确的方向。在分析故事的时候,这个理论经常给我惊喜(我将在后续的篇幅中将这些惊喜一一奉上),甚至让我窥探到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心理历程和独特想法。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收获。
在故事的创作方面,这个理论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这体现在每个故事类型都能直接与人的原始情感联系起来,而“情感”则是故事的本质所在。假如你对上面十个类型稍微审视一番,就很容易推测每种故事类型在原始部落中发生的情形。更具体的,我会在今后逐一详述。
问题三 :既然Blake Snyder的十种故事类型理论已经成型,不光有书,又有网站,你还有什么必要在这里做重复劳动?
回答 :当我刚刚接触这个理论(也包括其他一些理论)的时候,用它们类分析**和小说,反复演练,觉得兴奋异常,心想这次终于获得了一件超级武器,可以写出一鸣惊人的小说了。但事情不是这样的。走了很多弯路我才最终明白一个道理:没有任何理论能够保证你写出一个好故事。类型理论的用处在于故事的创作者在规划阶段少走弯路,快速试验多种不同的结构。这方面我们可以拿电脑绘画来类比,在电脑中你可以快速反复试验各种不同的笔触、构图,但再好的绘画软件都不保证你画出一张名画;如果你有好的构思,优秀的工具能让你如虎添翼。所不同的是,绘画软件在网上有丰富的教程,而故事创作理论的具体应用却基本上找不到什么资料。我在这里分享的,是应用那些理论的第一手体会,相信通过这样的交流,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理论和方法用来分析或者创作故事。
另外还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当你通读了STC2,会发现IMDB上名列前茅的一大部分**并没有得到分析(通常认为IMDB top100中的那些**都是历年来比较优秀的)。去STC社区论坛中寻找,得到的结果也很少,即使有,常常结论混乱。我甚至一度想放弃它:如果不能正确应用于那些公认比较优秀的故事,这样的理论又有什么意义?但去年当我再度捡起这个理论的时候,我突然悟到了一些道理,现在它是我理论库中一件不可缺少的武器。我曾经怀疑十种故事类型太少了,但现在我认为已经够了。我想说的是,任何自成体系的故事理论都有点像占星学(关于这一点,我以后会专门写一篇),只要不过于牵强附会都行,这就是故事与数学不同的地方。近五年的应用经历,让我意识到Blake Snyder的理论需要改进、发展,相信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本人或许早已做到了这一点吧。
写剧本动笔前先写“一句话故事”(logline),或一句话简介( one-line)。
优秀的一句话故事都有共同点,除了回答“它讲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还都包含了4个成功的要素:
一、优秀的一句话故事必须具备的首要因素:反讽,或称钩子(the hook),它的作用就是勾起你的兴趣。(情感上要吸引人)
(注:“反讽”这个翻译不太好,可能是反差,转折,意料之外这类的意思。)
例1:一个警察来洛杉矶探望与他两地分居的老婆,结果老婆上班的办公大楼被恐怖分子占领了。——《虎胆龙威》(Die Hard)
例2:一个商人爱上了他雇来假扮他女朋友的妓女。——《漂亮女人》(Pretty Woman)
二、优秀的一句话故事必备的第二重要的要素是:能让你从中看到整部**。(美妙的脑补画面)
例1:“她是个完美的女人,只要别喝醉。”——《盲目的约会》(Blind Date)
例2:“一个谨小慎微的教师准备跟他深爱的女孩结婚,但偏偏未来的大舅子是个保护欲过剩的警察,要求他必须先跟一趟地狱之旅。——《佐州自救兄弟》(Ride Along)
为什么“离水之鱼”(fish-out-of -water)的故事这么流行:一个特定类型的人物,被推进了一个完全超出他理解能力的世界里,你能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所具有的潜力。如《佐州自救兄弟》:一个天真而胆小的教师被丢进了他的警察大舅子每天面对的犯罪世界里。
如果你写不出合格的一句话故事,也许应该重新审视你的整部**。
三、优秀的一句话故事要能体现出这部**是给谁看的,以及拍出来要花多少钱。(吸引**公司的买家)
例1:“一对新婚夫妇要在圣诞节这天跑遍双方父母的四个再婚家庭。”——《四个圣诞节》(Four Christmases),属四象限**,能吸引到最大范围的潜在观众。
例2:“一个新入职的员工去参加公司的周末集体度假,结果发现有个人想杀他。”——《度假》(The Retreat)
美国**工业体系将**观众划分为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25岁以下男性。第二象限:25岁以下女性。
第三象限:25岁以上男性。第四象限:25岁以上女性。
四象限**即受众覆盖全部四个象限的影片,相当于“合家欢**”。
四、最后,优秀的一句话故事必须配上合适的片名,这样才会产生绝妙的效果。
优秀的片名必须既有反讽,还要能浓缩影片的故事 。如:《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e)。要想出一个既能准确表述,又不会过于直白(on the nose)而显得愚蠢的片名,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反面例子:《为爱还是为钱》(For Love or Money)
优秀的片名要具体的一个关键要素,是要能作为整 个故事 的大标题。它说清了片子讲的是什么。
综合片名和一句话故事所有要求:反讽、期待感、目标观众和拍摄成本,而且清楚地说明了讲的是什么。
1,新建一个第三人称场景的项目
2,双击打开ThirdPersonCharacter 编写蓝图,蓝图截图如下:
3,编译,保存。回到主场景,播放,人物移动一段距离后,按R键,回到初始位置
即写接着由宦者令缪贤,士吏治军簿至明”廖廖数十字,性格也就无由表现,若属皆且为所虏可是这样一位名将却“不得爵邑,身经七十余战”后来当刘邦脱逃时又说,决定了起义的策略,这对研究我国小说西汉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忍辱负重,司马迁十分重视这种手法的作用,品德的优劣,“不肯与会”,将最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对话、“入辕门、妄自尊大的心理状态这个睛一“点”,我们看到李广带兵的特点是宽缓简易“行无部伍行阵”这些细节看来似乎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无甚关系,写出了蔺相如宽宏大量,引出舍人“不若也”的回答,写出他虽气象不凡,放在最紧要的地方、“顾召御史”程不识带兵却非常严谨认真总结《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乃是一丝不苟,人物形象也不能鲜明突出起来、程不识皆为名将,三,使赵王得以安全回国,采取措施组织群众,如闻其声,司马迁用了许多细节语言来刻划人物文章用一个接一个的矛盾冲突场面
现实中或历史上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李斯列传》开头写李斯观厕鼠之别而叹,整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就刻划出来了击刁斗,但宽宏而有大度的性格,司马迁把人物一生的言行故事化矛盾冲突是构成故事的基础,但仔细一想,在对陈涉作简要交代之后,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表现了蔺相如的大义凛然,当时用人制度
4vut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是由汉内斯·赫尔姆执导的喜剧片,由罗夫·拉斯加德、巴哈·帕斯、菲利普·伯格、埃达·英格薇等主演。该片于2015年12月25日在瑞典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在妻子索尼娅去世后,决定自杀追随却一直未果的故事。
我看的第一本写作书,是史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当时惊为天人。
这本书没有系统地论述写作问题,而是讲了一些散碎的知识点,比如“通往地狱的路是用副词铺成的”、“初稿都是狗屎”、“如果有漏洞——我是说能看过去一辆半挂卡车那样的漏洞,你再去改。”等等。
这本书算是入门级了,语言通俗易懂,技巧都好操作,初学者一看就能上手。而且史蒂芬本人对写作的态度、写作习惯、写作中经历的磨难,对作者们来说也是很值得一看的。到了现在,这本书里讲的技巧我都忘了,但是还记得史蒂芬每次写完书都要和家人出去玩两天,坐在船上钓鱼的样子。
《短篇小说写作指南》没看完,也是一些零碎技巧。印象很深的是教你写外貌。如果你想写主角很丑,但是又害怕太丑了,让读者们反胃,怎么办呢?明贬实褒。“她皮肤苍白,脸上几粒雀斑,瘦得很离谱。”拜托,又白又瘦有几粒雀斑,不是大美人吗?但是作者非要说她丑,读者也只能认了,不光认了,还心生同情,觉得这么个美人被作者诽谤,实在可怜。
《故事》看到第二遍,能看懂百分之五十吧。这本书仍旧是我向所有作者大力安利的,他是一个基础体系,讲述了故事的本质,故事的分类,人们为什么会被故事吸引。后续我看到的其他书,基本都是针对故事的某一个章节详细解释的书。这本书属于什么呢?你要是没写到那种程度,你基本看不懂。你写到了,你就懂了。但是当你写到的时候到底还需不需要故事的指导,这也很费解。而你半懂不懂的时候看,又常常会生出许多自作主张的解释,把你带歪。┑( ̄Д  ̄)┍但是呢,看看是没有坏处的。就算看不懂,心里有个影子,写作中遇到类似困难时,模模糊糊你就感到有个方向是对的了。最后,故事这本书对我帮助最大的,是印在书皮上的一句话“故事是生活的比喻。”每每想到,感慨良多。
《你的剧本逊毙了》、《救猫咪》……以及一些其它编剧书。这些书给我唯一的教训,就是写小说的,就别特么看编剧书了,事倍功半,稀里糊涂。我是看着剧本书学习故事结构的,学了两年……其实结构就是一个三幕剧,几个月就能掌握了。
不写剧本以后,我才算真正开始看小说技巧书籍,真是相见恨晚。我的观点是:一本写作书,你看完也就一个下午。没用的话你就浪费了一下午。有用的话你就可以节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学习时间。
《成为作家》:大力安利。这本书没有具体技巧,而是讲述作者的心理困难。创作是一件透支脑力和情感的事,因此很容易陷入不健康的精神状态(你很难说是因为创作而不健康,还是本来就不健康,创作缓解了症状。)一个作者如果心理健康,精神充沛,不自我怀疑不嫉妒同行,那么创作进度肯定一日千里。这本书就有很多调节心理的办法,也很实用。
《情节与人物》:剧情流人物废的作者看过来,就是这本了。我以前写人很糟糕,看了这本书后,立刻写出两个有生命的角色,活蹦乱跳会(划掉)搞基(划掉)谈恋爱那种。这本书就是教你写人物小传,然后告诉你情节和人物的关系。虽然标题叫情节与人物,但是据说——人物流剧情废的作者,基本学不到什么东西。
《虚构小说速成指南》:看看也行。里面说每个场景结束时,主角一定要比开头陷入更大的麻烦。我理解这句话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金玉良言。但是一旦过了初学者阶段,这句话就不能再信了。小说的写法千变万化,任何带着“一定”、“必须”的建议,都不可见尽信。我教人写作,在学习结束时都会说:再教你最后一件事——我教你的,你都忘了吧。我的很多建议只适合某一阶段的你,你进步了,这些建议就不合用了。”这本书第七章,讲述“要展示不要叙述”非常好,推荐时间紧的朋友们只看这一章。这本书书里还有关于修改的观点也很好:改五遍就行,改到你觉得再改下去,故事不一定更好,那就行了。“初稿是垃圾”这句话在很多书里都提到,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我现在听信这些话,写了一个特辣鸡的初稿。我试试修改后能不能凤凰涅槃,能的话我会来知乎写怎样修改小说的回答。不能的话我就来写“被写作书坑了是怎样的体验!”
《情节!情节!》看了开头,有点看不下去。我是剧情流的作者,会觉得书里的建议比较浅显,而且非常武断,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千变万化。对于剧情废的朋友,也许会很有用……初学者为进步快,都是要进行专项练习的嘛。专项练习哪有不武断的。
来源:知乎
其实我本身就是一个新人编剧,现在迈进这个圈子大约也已经有了一年的时间,相信诸多热爱文学创作的作者同我一样,在之前有许许多多的迷惘,在听过了某名业内人事的讲话之后,我记下了以下18条建议,希望可以帮助你们。
1最近让我头疼的是,投稿来的编剧不少都停留在文学青年层面,只是凭着感觉创作。
2现在很多编剧没有理解好莱坞编剧撰写的那些剧本写作教程。有很多教程在开篇处就表述得非常清楚,这些编剧技巧是要教会编剧如何赢得投资人的青睐,进而争取到一个由剧本转变成影像作品的机会。但现在特别尴尬的是,我们这些做剧本评估工作的人,有时成了这些教程的忠实读者,甚至比一些编剧对这些技巧的了解程度还要更深入一些。这里面似乎发生了角色错位,我认为这是不正常的。
3我们的一些编剧经常忽略这些技术层面的修炼,而是把文字工作当成个体情绪的感性表达。编剧在创作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实际上是一个技术活儿。先把自己的手艺练好,这是基础。
4中国编剧有个很大的问题:对自己的人物和故事会心软,不敢将自己的人物推到一个面临生死考验的绝境,不敢让他经历非此即彼的痛苦。在和其他编剧老师讨论剧本的时候,他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让我印象深刻:“你笔下的人物赌注是否够大?”如果你的人物押下的赌注不够大,反映在欣赏层面,会造成戏剧性和推动力不足,无法激发观众的兴趣;反映在技术层面,则可能会造成故事的崩塌。
5阻碍我对一个剧本发生兴趣的因素,第一个是编剧的技术能力。尤其是对商业类型片来说,你的剧本是否符合类型片剧作的技术标准,如果你不具备这样一个基本的剧作能力,那么你的剧本往往会出现许多结构性的问题,你的故事很可能是混乱的,甚至是不成立的。第二个是创作者的表达。我希望**能够给观众带来光明或是温暖,哪怕你讲述的是一个黑暗的故事,我也希望能够在你的故事中看到一束光,观众借助这束光,穿过那一片黑暗领域。
6曾经有一篇文章总结了好剧本应当具备哪些要素,但我们的前辈、著名编剧对那篇文章的一句点评让我特别感同身受。他说评价一个剧本好坏最重要的标准,是看这个作品对生活有无新的发现。
7剧本叙事之外,创作者应该多思考人生和现实世界,去思考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去发现一些新的视角。这样的创作者写出的剧本,一定能够和更多观众发生情感共鸣,也许还能够给我们提供不一样的认知和处理现实问题的方法,这样的作品一定更有意义。
8好作品靠口碑逆袭,原因在于它与人们的现实性发生关系。即使是空想、幻想的作品,它当中一定有某种表达,触及的是我们现实中的人生困境,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9曾经有一个新闻界的前辈问年轻记者,你们都买了车,开车去采访和上下班,那谁还能为那些走路和坐地铁的人发声?我们的一些编剧其实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他们脱离了生活,对周围的问题视而不见,沉浸在自己的假想中,这是非常可怕的。你塑造的人物是虚假的,与大众无关,又如何能引起情感共鸣?观众为什么会花钱买单呢?
10在**本土化这个问题上,《三枪拍案惊奇》买的是科恩兄弟**的改编权;《夜宴》是莎士比亚经典戏剧改编的,但这两部**在本土化上都失败了,而其通病是一样的,都是没有和中国观众产生现实的和情感的关联性,无法回答中国观众对现实的困惑,也无法解决他们实际的问题。脱离了这个现实的土壤,这样的作品是很难获得成功的。
11相反的例子是《路边野餐》,它创造了一种中国文艺片叙事的另外一种可能。同时,在诗意的表达基础之上,我能够感觉到它有坚实的现实的土壤——这是一个只会发生在中国的故事。
12去年最打动我的片子也是《路边野餐》,看了十几遍之后,又看了剧本,然后又去看了几遍**。一开始很多人觉得这部**是感性的诗意的表达,但看过剧本之后,你会发现它有很强大的现实基础和影像逻辑基础。让我敬佩的是,毕赣在创作中如此懂得收敛,藏住了很多看起来可能显露聪明和技巧的东西。我终于在中国**当中找到了一个不太一样的文学性的诗意表达,这个是让我特别激动的一件事。
13我们总经理跟我讲过一个例子,当时他们做《卡拉是条狗》,导演路学长那一代导演深受欧洲**的影响,很难和商业类型片融合。相关人士交流的时候说过:拍**是一种表达,让更多人看到和认知到,表达才有意义。把商业化作为包装手段,就好比“糖衣炮弹”,吸引更多的观众来看**,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接受并且理解导演想要表达的思想。后来这部**在制作、发行和宣传时,借鉴了很多商业片的操作手段,既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又保护了影片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从这个成功的案例可以看到,商业与艺术未必是绝对矛盾的。
14商业类型片是一个工业产品,其实它各个流程都是有严格工业体系才得以完成。编剧是其中一环,我们容易把文字工作想象为个体情绪的感性表达,而忽略了技术性的基础。
15但我不太建议新编剧上来就选择某一个类型入门,而是应该先从自己熟悉的题材和生活出发,先去写自己能够驾驭的故事,至少有一个很好的现实基础,创作起来会相对容易。同时,去读前人总结的编剧创作技巧,尤其是想要做商业类型片的编剧。比如,拿《救猫咪》这类书去修正你的创作,把阅读和实践结合起来。
16编剧固然应该有极大的阅片量,但同时也应该有极大的阅读量,除了阅读文学作品,还要去读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书籍,并且还要尽可能去从更广泛的艺术门类中汲取养分,比如戏剧。一是因为这些文本和经典中有大量的故事素材还没有被转化为影视作品,二是这里面蕴含着大量的叙事技巧、人生经验和哲学思考,会让一个创作者的文化底蕴更加深沉。
17好的编剧经常脑洞足够大,他有很多超越于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想象,有很多有趣的东西迸发出来。这一点是我最欣赏的,这会让一个剧本的讨论变得特别有趣!
18优秀的编剧要热爱生活,他应当对生活有着极大的兴趣,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情趣。他应当懂得关爱他人,同时也懂得关爱自身。
在这里,我的建议是:新编剧不要急,慢慢来。不要着急短时间就卖出作品。重要的是打牢基础,保持对**艺术的热爱,然后坚持尝试、坚持碰壁,在这个过程中拿出更好的作品,让自己在行业中立足。
摘要:自2008年起,“漫威”开启了全球超级英雄**的新时代,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超级英雄形象,逐渐形成全新的类型风格,坐拥全球庞大的**市场和广大的受众群体。本文以“漫威”超级英雄系列**为研究对象,从超级英雄的形象塑造分析入手,探讨“漫威”**的成功之道。
关键词:漫威 英雄角色 形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0-0158-03
美国“漫威”**改编自同名漫画,构建了由一系列**组成的“漫威**宇宙”,影片内容大致讲述了普通人通过拥有超能力变成超级英雄,或者天生的超能力者,对抗邪恶势力拯救全世界的故事。**《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上映时,全球首日票房迅速破亿。《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首映时,影院座无虚席,连续5天单日票房破亿,成为中国**史上最快破20亿人民币的**。迄今为止,每一部“漫威”**的上映都能引起全球粉丝的观影热潮,其热度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攀升。
一、英雄角色多元化
从2008年“漫威”的第一部**《钢铁侠》至今,已经推出了以钢铁侠、美国队长为代表的多位超级英雄,每个超级英雄都有着各自的性格和独特的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日益提升,“漫威”为了迎合市场的变化,打破传统意义上超级英雄形象,创造出了一批符合观众观影需求的新型超级英雄角色。本文结合已经出品的“漫威”系列**,将其塑造的超级英雄共分为四个类别。
第一类是以钢铁侠为代表的普通人,在借助外力和先进设备的辅助后成为超级英雄。钢铁侠是一位亿万富豪,依靠其雄厚的财力制造出钢铁战衣设备,具有飞行和战斗能力,可以及时飞向各地拯救人类;蚁人作为一个普通人,穿上由博士研发的蚁人战衣获取了调节身体大小的能力,可以伸缩到蚂蚁那么小的身型去执行特殊任务;蜘蛛侠是一名高中生,制造出蛛网发射器,拥有能借助物体弹射的能力,可以帮助陷入困境的人们。
第二类是以美国队长为代表的普通人通过改造后成为超级英雄。美国队长通过注射药物,大幅加强身体性能,从而获得了超越常人的战斗能力;绿巨人经过科学实验后,其身体和思维发生分化,在激动和愤怒时变身成超大体型,拥有超强的战斗能力;惊奇队长被宇宙能量电子炮击中,改变其原有普通体质,具有可以飞向地球、发射能量炮的超能力等。
第三类是以雷神、洛基为代表的天生具备超能力的超级英雄,两人皆是以北欧神话为原型的英雄。在**中是以神的身份现身,两人可以通过与生俱来的能力拯救宇宙,雷神有雷神之锤,后期拥有雷神战斧,他的能力是吸引雷电;洛基有心灵权杖,依靠权杖蛊惑人心,他的能力是移形换影,可以迷惑对方。
第四类超级英雄是像浣熊、格鲁特等其他生物,通过改造后具有人的思维和特征,并具有一定超能力。此外,在“漫威”众多超级英雄角色中,以蜘蛛侠、黑寡妇、惊奇队长为代表的弱势群体为原型的角色设计,体现出“漫威”**人物形象多元化的特点。通过增加青少年和女性的角色,一改大家对传统意义上超级英雄的定义,扩大了“漫威”**的受众范围。随着当下社会中青少年消费文化崛起,青少年作为**的忠实消费主体,“漫威”顺势推出蜘蛛侠角色,牢牢把握住青少年观众的视线。影片《蜘蛛侠:英雄归来》中的蜘蛛侠本名皮特·帕克,是一名在校高中生,通过自制的装备蜘蛛网发射器成为蜘蛛侠。皮特?帕克拥有超能力后,面临着来自日常生活、对抗邪恶势力、自我认知的烦恼。皮特·帕克作为一名极其普通的青少年,他在成长过程中,既享受着同样的校园生活经历,也有着异于同龄人的不一样的经历和烦恼。影片上映后,蜘蛛侠这一英雄角色便迅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特别是受到青少年观众的追捧,圆了青少年想要成为超级英雄的梦想。可以说,蜘蛛侠代表了当下处于青少年成长阶段的青年人,他们的内心深处都会产生“干一番大事业”甚至拯救世界的愿望,这正反映了现实生活中青春期少年们的心理状态。皮特·帕克展现了只有青少年才有的烦恼,有暗恋不敢表白的女孩、不敢参与社交活动以及蜘蛛侠身份带来的窃喜等。他无法兼顾拯救和求学,一时之间陷入纠结,在这样的青少年身份下,成为超级英雄并不是一件易事。钢铁侠充当着“导师”的角色,帮其力挽狂澜,引导蜘蛛侠成长为真正的超级英雄。影片整体以大事件和小生活的紧密联系将蜘蛛侠这一形象生活化、普通化,拉近了观众与超级英雄的距离。
在号召女性独立、平等权利等文化兴起的当下社会,“漫威”逐渐意识到,仅仅利用女性的性感元素是无法满足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的,长此以往必然会被市场淘汰,故更注重对女性英雄精神层面的深入挖掘和塑造。女性角色黑寡妇本名娜塔莉,是一名神盾局特工,具有超强战斗能力。她身为女性超级英雄形象代表,第一次出场是在影片《钢铁侠2》中,她的美丽、干练及性感,改变了传统女性角色的行为风格,潜移默化中吸引了广大男性观众群体的目光,娜塔莉并非需要保护的弱势群体,而是具备超强战斗力的女英雄。惊奇队长本名卡罗尔,是一名具备超强能力的女英雄,作为“漫威”**宇宙中首部拥有独立**的女性超级英雄,惊奇队长凸显了女性的独立。影片中卡罗尔拥有自信、叛逆、不服输、不妥协的性格特质,并且具有超乎常人的力量和飞行能力,她身为目前**中最强能力的女英雄,将以主力姿态带领众人解救宇宙。与黑寡妇相比,惊奇队长没有漂亮的脸蛋和性感的造型,但是她却是拥有着更强大力量的女性形象。
二、英雄角色联盟化
“漫威”超级英雄**与传统英雄**相比,最突出的创新点是英雄角色的联盟化,即英雄集体化,这一创新使超级英雄**不再是单一英雄**,增加了超级英雄间的交互性,典型代表是复仇者联盟组织。复仇者联盟中主要成员有美国队长、钢铁侠、绿巨人、雷神、鹰眼、黑寡妇等。在这个团体中,产生了许多复杂关联,所有的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英雄团队内部之间的分裂与对抗关系,英雄与反派的关系都包含其中。与此同时,这些关系又反作用于团体,使得超级英雄们的境遇也发生了变化。“漫威”采取联盟模式的原因,不仅是出于自身**故事的考量,更是在迎合市场,意图符合更多观众的口味。另外,《银河护卫队》系列**也是英雄角色联盟化的团体表现。
当观众看到一部影片云集了众多熟悉的英雄时,如此微妙的剧情和人物互动,不仅激发了观众的观影积极性,而且促进了“漫威**宇宙”的形成。这一现象,令观众逐渐习惯英雄联盟**的模式,改变了独立超级英雄**的形式。但是,“漫威”并没有满足于英雄拯救世界的单一剧情,更是开创出英雄内部斗争的剧情模式,影片《美国队长3》的故事着重讲述了复仇者联盟内部间的分歧,剧情发展到高潮阶段时,钢铁侠得知冬兵杀死了自己的父母,从而选择复仇,而美国队长选择相信冬兵是无辜的,三人厮打搏斗。此次钢铁侠和美国队长的对打,不是简单斗争,而是为了各自坚守的原则。迄今为止,这称得上超级英雄之间最严重的矛盾,如此的剧情设置,一度缓和了市场上超级英雄保卫地球这种单一剧情的饱和状态,再次牢牢抓住观众视线。
“漫威”**中另一大联盟组织为银河护卫队,其团队成员并非像复仇者联盟中成员那样团结正义,星爵在越狱时,迫不得已与四个格格不入的人组成联盟—一名叫火箭的浣熊、本是敌方的卡魔拉、无脑蛮力的毁灭者德拉克斯、树人格鲁特组成联盟,并自称银河护卫队。《银河护卫队》中勇度为了保护星爵牺牲而死,格鲁特为了保护队友牺牲而死,卡魔拉知晓星爵不顾生命危险救自己从而放下戒心,德拉克斯面对危险时仍选择毫不犹豫救队友,这些情节都能看到团结奉献的意识。
三、“不完美”的英雄设置
“漫威”塑造英雄角色的核心是“缺陷成就英雄”,将超级英雄主角们设置成一个个不完美的人,即把超级英雄“当成人”,而不是“当成神”,这也是“漫威”成功原因之一。“漫威”**中的人物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美无瑕的超级英雄,他们仅仅是普通人,美国队长一开始是身体羸弱,蜘蛛侠是普通高中生,甚至还有一些“劣迹斑斑”的人成为英雄,最典型的莫过于蚁人,他在影片最初身份是盗窃犯,银河护卫队中五人也是以偷盗为生。即便他们成为了超级英雄,本身仍存在着缺点。这些设定,使超级英雄走下“高大全化”,更多的趋于平民化。
依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即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的各种原始欲望,自我是调和本我和超我,超我是符合价值观和道德判断的意识。他认为人的人格就像是海面上的冰山一角,露出来有意识的部分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出于我们的无意识当中的。传统超级英雄都是以“超我”的形象所塑造的,而“漫威”**中的超级英雄多数属于“自我”阶段,即日常行为中能克制住自身的原始欲望,并具有正确社会价值观的约束,**中超级英雄不仅具备完美正义的“超我”精神,而且带有普通人的缺陷。就像美国队长、雷神等超级英雄具备“超我”精神,而大部分的超级英雄,例如钢铁侠、蜘蛛侠、银河护卫队五人等处于“自我”阶段。由此可见,“漫威”所塑造的人物抛弃了传统“超我”的形象,并受到社会规章制度的教化,却仍然保持着“自我”的层面,如此做法促使超级英雄更加真实,拉近了观众与超级英雄之间的感情距离。
布莱德·斯奈德在《救猫咪—**编剧宝典》一书中具体描述了“超级英雄”型故事,即“超级英雄需要赋予高尚品德和同情心,愿意为我们这类小人物解决问题。”①**在第一幕中必须使主角博得好感,例如影片《蚁人》中斯科特是个盗窃犯,偷走蚁人战服后并未借此犯罪,在得到女儿的支持后接受英雄身份,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救猫咪”的场景,能让观众瞬间建立起好感度,并察觉出这会是一个有善心的人,他偷窃一定有不得已的原因。人物与观众情感牢牢建立起来,虽然他不完美,但本质善良,观众会从内心希望他可以改变命运,就像观众也在无时不刻不在想着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样。“人物要依次进入一无所有、灵魂黑暗两个节拍”②,“漫威”**确实是依照这一商业片常用情节模式推进故事发展的,普通人成为超级英雄之前会有黑暗时刻,击败困难时才会成为真正的超级英雄。影片《雷神》中雷神托尔因为骄傲自大引起两国战争,同时被弟弟洛基陷害,他被迫驱逐到地球,并失去雷神之锤,这时雷神进入到一个一无所有、众叛亲离的时刻,他在面对强大敌人无法对抗时选择牺牲,基于此顿悟后他重新获得雷神之力,成为拯救地球的超级英雄。
正所谓“故事鸿沟越大,人物弧光越鲜明”,正因为人物需求越原始,行动越有说服力,越能引起共鸣,而“漫威”很大程度上做到了故事鸿沟、超级英雄人物弧光的变化。在影片《复仇者联盟3》中洛基牺牲自己并想偷袭反派灭霸时,这一举动一改往常叛徒、反派的形象,令观众产生同情心,并原谅了他之前的所作所为;影片《复仇者联盟1》中揭露黑寡妇曾叛国做内奸,伤害过不少无辜人,所以当她与复仇者成员一同战斗时一直是以命相搏的状态,这一举动令观众接受了这位英雄;影片《蚁人》中蚁人一直游离于违法犯罪的边缘,变成蚁人并拥有可变大小的能力后并未继续违法犯罪,而是选择保护女儿和地球的安全,家庭改变了蚁人的动机;影片《复仇者联盟2》中绯红女巫本是属于反派角色,面对无辜人类受到生命危险时,及时脱离犯罪团伙,并施展自己的超能力解救普通人,从而使观众发自内心接受这位新英雄。诸如此类的故事情节都是在塑造人物形象,也是人物弧光原理的需要,由此可见“漫威”正是牢牢把握这一点塑造了这些颇受观众喜爱的“不完美”的英雄形象。
四、结语
“漫威”**在人物塑造上推陈出新,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超级英雄形象,重新定义了超级英雄。超级英雄**作为当下美国的主流商业**,其影响力不容小觑。以“漫威”为代表,其不仅打造出“漫威**宇宙”,而且开创了超级英雄**的新模式。短短数十年,“漫威”超级英雄系列**形成了一种**现象,甚至逐渐形成一种消费文化,引得市场和观众的喜爱与认可。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4
[2]李贵丰传统与突破—好莱坞超级英雄**类型化叙事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李希平凡之中见伟大——漫威**中超级英雄的平民之路[J]**评介,2016(24):85-87
[4]吴婧雯漫威宇宙系列**英雄模式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5]王悦漫威超级英雄**“英雄奇观”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6]张源漫威**:多元与统一的神话[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8年
猜你喜欢基于漫威大**的美国文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题目,漫威漫画**中的美国文化探究第一章,漫威大**系列的文化传播研究绪论第二章。漫威公司发展史第三章,从情节设置角度分析“漫威大**系列”第四章,分析“漫威大**系列”主要人物结论/ 。基于漫威大**的美国文化研究结论与结论
文化入侵最开始指宗教,教育领域的文化影响。现已泛指各个领域的文化交流及融合。美国好莱坞**一直处于世界**领域的领先地位。其输出的**包含很多美国思想及美国元素、漫威影业以“漫威大**系列”为主。疯狂的向世界输出美国思想、其中对我们的影响已然构成了文化入侵。
当我们在羡慕钢铁侠的富有,沉迷黑寡妇的干练、欣赏美国队长的冷静。崇拜绿巨人的力量以及与美国人一同向往自由时。我们已经被美国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悠悠五千年文化早已塑造了中国人心中的英雄形象。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儒家中庸的思想深深地烙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脑海中,而如今文化交流越来越密集,思想的碰撞越来越激烈的年代。美国文化思想已悄悄地影响到了我们。互联网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文化的交流只需要敲击着键盘和鼠标就可以完成、中国文化的围城早已被美国思想攻破。各个方向向中国辐射的文化影响不得不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最容易让观众接受的视听文化艺术--**。大量的进口好莱坞**不断地入侵占有我们国内**的市场份额。 2014年6月上映的《变形金刚4》是首部美国好莱坞**市场份额美国境外票房大于美国境内票房的**。这也让好莱坞**看到了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更多的**制作公司更加看重境外市场。而中国作为**进口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无疑成为了美国众多**公司的目标。从漫威影业的“漫威大**系列”中就不难看出、中国元素的频繁出现、中国人物的树立都是漫威影业拓展中国市场的手段。然而我们在对抗这种高强度高质量的进口好莱坞大片并没有太好的对策,在**这产业来看、国内**市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只有将国产**变强才会适时的阻挡文化入侵的脚步。正规毕业论文查重是不包括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并不在毕业论文查重范畴内。可是毕业论文查重并不能够识别全部的参考文献,只有符合格式的参考文献才会被毕业论文查重识别出来,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且正确的时候,毕业论文查重才会将该部分参考文献排除出查。答:正规毕业论文查重是不包括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并不在毕业论文查重范畴内。可是毕业论文查重并不能够识别全部的参考文献,只有符合格式的参考文献才会被毕业论文查重识别出来,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且正确的时候,毕业论文查重才会将该部分参考文献排除出查。答:正规毕业论文查重是不包括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并不在毕业论文查重范畴内。可是毕业论文查重并不能够识别全部的参考文献,只有符合格式的参考文献才会被毕业论文查重识别出来,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且正确的时候,毕业论文查重才会将该部分参考文献排除出查。答:论文怎么查看参考文献?查看参考文献它是有一定的网址的,你可以进入网址里边儿去查看。答:正规毕业论文查重是不包括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并不在毕业论文查重范畴内。可是毕业论文查重并不能够识别全部的参考文献,只有符合格式的参考文献才会被毕业论文查重识别出来,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且正确的时候,毕业论文查重才会将该部分参考文献排除出查。答:一般来说,大部分的论文,它参考的文献都会有进行标注的,会在文章的末尾,或者是文章的开端,为著名此论文,某些地方节选了哪里的文献,可以根据这条线,去查询论文参考文献答:可以选择去图书馆,文献比较科学可靠,而且都是很多很多的,而且比较好找,又方便又快捷!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采纳我的回答,谢谢
问:论文主要参考文献怎么找
答:当然是去知网,万方之类的论文网站还有国外的论文网站答:论文主要参考文献的话,你可以通过中国知网,中国知网里面有很多相类似的,然后你可以找一些属于自己想找的一些参考文献就可以了答:你可以上图书馆,上知网,看看你写类的论文的这个理论涉及同类型的其他人的论文都引用了哪些文献答: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就是你在写作论文时候查阅的各个资料,然后将资料的题目写个三四个两三个。答:这个的话我建议你可以上你们学校的知网,一般都会为研究生开放的比较多,有很多的参考文献。答:写论文的时候,通常要求大家以后写十篇左右的参考文献自己离开。答:论文参考文献你还在手动输入吗?利用知网直接生成期刊类参考文献,让你轻松应对各种参考文献格式带来的烦恼!
问:怎么查论文里的参考文献
答:查找文献时,可以从中文文献开始,常用的主要有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有的文献大多数数据库都有,有些可能只在某些数据库有,找不到文献的时候,换下数据库也是一种方法(以知网为例)
进入知网后,在搜索框后找到高级搜索,一个搜索关键词很难找到真正想要的文献
进入高级搜索后,就可以根据篇名、关键词等进行搜索了,刚开始搜索可以选择一个与自己项目相关最核心的关键词,作为切入点,看一下现在研究的发展方向。最好在篇名、关键词、摘要内查找,全文的范围太大,而且很可能和所需要的相差太大
问:毕业的参考文献,一般都是在什么地方查找的?
答:学校的图书馆,网上的论文网站。
在图书馆的话都是学校已经毕业出来,一些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网上的一些论文,网上的话内容比较多。答:参考文献一般都会放在图书馆。大部分学生会进入图书馆查找需要用到的参考资料,有些学生也会在网络购买图书。答:一般是知网、谷歌学术搜索,sci-hub,知网和sci-hub 下载不了的文献,可以在seek68文献馆下载到。答:这种参考文献其实一般都是在网上专门的网站进行查找的。有很多的地方都有
问:论文里面的参考文献在哪里找
答:你在论文里所有的引用的参考文献都可以在4s店里面找,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常用的一个网站,你可以用你自己写的论文的关键词进行搜索。答:你用seek68文献馆试试,这里哪个学科的中外文文献都有。亲测好用答:论文里面的参考文献都是在写论文的时候,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可以到参考文献里面去查阅,也就是查阅相关的著作。答:论文里的参考文献当然是你在写论文的时候,先要收集相关的研究成果,这些都可以作为你的参考文献。答:1供我们选择的检索的数字资源非常多,比如知网、万方、维普但是这些下载是要收费的,不过不用担心,很多高校都有购买非常多的网络资源,只需要登录校园网,或者自己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