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意识流

什么是意识流,第1张

西方一些哲学家的思想流派反映在文学创作上的一种手法,即以人的意识动为主要线索来组织和结构小说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特别是小说和**中广为应用的写作技巧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在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类作品。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同时又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所构成;还认为人的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 ,这就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强调并发展了这种时间感,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概念。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肯定了潜意识的存在,并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他们的理论观点,促进了文学艺术中意识流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心理小说以分析人物的意识层和潜意识层的情感、意识、思想、活动、态度为主,或直接以人物的意识活动来结构作品。

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安德列·别雷的《彼得堡》、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伍尔夫的《到灯塔去》

  王蒙

  1、意识流

  意识流创作方法,或者说意识流小说是西方20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潮流中重要的一支力量。它兴起于20世纪初期的英法美等国。它产生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意识流"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零散和互不相关的,而是以"思维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人的意识是像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动的状态。同时,这种流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理性和无逻辑的。最早的一批"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是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当然还有很多作家。

  意识流是一种创作方法,它不是一个流派。它对小说最大的改变是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时序或者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线性结构,代之以一个超越了时空限定的随着人的意识活动并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情节的心理结构,这样一种结构使本世纪的小说发生了从"外视角"到"内视角"、从"情节小说"到"心理小说"的历史性的本质变化。

  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方法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曾表现出来过。比如说在30年代的海派作家中。这一方法在当代文学中一度是被隔断了。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待意识流人们是持一种怀疑和疑惑的态度的,对它的合法性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疑惑构成。仅有的几个有勇气的作家迈出试探性的步子,如王蒙、宗璞、张洁、谌容、茹志鹃、张辛欣等,另外张贤亮的作品也被认为具有一点这样的特点。但是这些作家的探索初期也是朦胧模糊的,显得不是那么自觉的一个过程。如80年代末王蒙在回顾它的创作时说"我是怎么变的,自己并不清楚"。

  虽然作家们自己的理解是不自觉的模糊的,但实际上反映的文学的变革却是一种时代的必然。此时小说面临的革新就是突破原有文学创作模式,即那种在正反两极斗争中写运动、写事件、人物服从运动、在运动中对人物性格进行政治道德评价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从社会生活的外部形态来再现反映问题。开拓新的小说表现领域。这种开拓正如80年代中期以来评论家们所概括总结的:小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总体上实现一个从外到内,从简单到复杂、从社会到人,从表象到心灵的结构视点的转变,当代小说才能走出长期停留于阶级论、反映论、社会学和认识论模式的局面,而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革新。所以艺术视角上的转变是这种革新的最充分的体现。就是由外视角转到人物的内视角,从人物的内部感觉和体验来看外部世界,以此构筑作品的心理学意义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更接近人们心理的真实。

  意识流小说正是在这一总体转向中的一个集中和强化了的体现。

  最早的这批作家作为反思文学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以新颖的艺术姿态创作了一些独特的文本,并内蕴了深层的主题思想。在1979年到1980年推出了第一批探索性的作品。这其中如宗璞的《我是谁?》1979,《三生石》1980。 谌容1980的《人到中年》,茹志鹃1979年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洁1980年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以及张贤亮1980年的《灵与肉》。都明显地采用了以主人公意识的流动来结构主线的方法。

  2、作者简介

  王蒙(1934年10月15日出生~) 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王蒙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以及短篇小说《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等。

  3、王蒙与意识流

  70年代末当代小说面临着艺术革新,一些勇敢的作家开始迈出了第一步。在借鉴"意识流"这种写法的作家里,王蒙是"始作俑者"和最重要的作家。在70年代80年代初,反思文学的浪潮一般是单向的对外部历史与现实进行审度,而想要更加准确和深入的透视社会和历史,作家必须把认知的视角引向具有自我主体参与的心灵空间。也就是说,只有进入历史中的人的心灵,才有可能揭示出人的心灵中的历史、人的心灵史。王蒙在看似小说艺术技法上的革新,实质上反映的是对于人、对于历史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切入的观点。因此,他的贡献就不仅在于从艺术上说,他是一个自觉的文体意识的作家。更重要的是实质上指导这种艺术转变的是他对人、对于历史认识的新思路,是一种思想转变。因此,王蒙是当代中国较早的用"知识分子式"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审视历史、时代、社会、包括知识分子自身在内的人的灵魂的作家,这种思想转变是他的思想深度所在,而在这种审视他是以意识流的艺术手法实现的。也就是说,在这里,作家的思想与艺术手法是融为一体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作品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思想影响了形式的产生,反过来,思想又依赖于这种形式的表现手段。意识流的形式因思想而生,思想依赖于它的表现,而它的存在也不能脱离具体的思想内涵。正因此,王蒙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是他以意识流的形式结构小说的艺术特征,是他在对灵魂纵深掘进和解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具有自省精神、批判意识、独立价值判断力的角色。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复出后的王蒙相继创作了被称为是"集束手榴弹"的六篇小说:中篇小说《布礼》、《蝴蝶》,短篇小说《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风筝飘带》之一。可以说,这集束手榴弹就是王蒙最早集中使用意识流技法的代表之作。

  写于1979年的《春之声》就是较早的有代表性的一篇。对于这篇小说,王蒙自己说:"我打破常规,通过主人公的联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笔触伸向过去和现在,外国和中国,城市和乡村。满天开花,放射性线条,一方面是尽情联想,闪电般的变化,互相切入,无边无际;一方面,却是万变不离其中,放出去又能收回来,所有的射线都有一个共同的端点,那就是坐在八零年春节前夕的闷罐子车里我们的主人公的心灵。"(关于《春之声》的通信,《小说选刊》1981年第1期)

  这位主人公是物理学家岳之峰,这是一位胸怀"救世意识"的知识分子。在小说中,主人公从异国考察满目繁华的现代化景象,回到依然满布贫困与破败的国内生活,在从刚刚启动现代化步伐的城市,乘上上个年代留下来的"闷罐子车",在挤挤撞撞熙熙攘攘的乡下人群中回农村老家探亲。时间不过数日,空间变化的落差却如此之大,这样的落差不能不给主人公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对现代化的期盼焦虑,对已经"解冻"的社会景象的兴奋与欣慰,这二者以一种十分矛盾的状态纠缠在这位知识分子的心头。这是一个具有较高远的视野和情怀的知识分子的典型的心态。作品通过岳之峰的意识流动的展示,准确而复杂地触及到了整个时代的脉搏。

《追忆似水年华》是20世纪法国伟大小说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的代表作,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巨著。全书共7卷,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对社会和自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为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时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

该书重在出色的心理描写,突出意识流技巧,以宏大的结构、细腻的人物刻画而风靡世界,并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并影响着一代文学人。

阅读普鲁斯特的小说,首先应了解作者所描写的时代。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后,成立了第三共和国。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巴黎公社,后被推翻,又再次恢复了第三共和国。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法国遭受重创。1920年,法国在与德国接壤的边界建立了马奇诺防线,并于东欧新兴小国结成联盟。

普鲁斯特于1922年逝死。

后来,在1940年6月,纳粹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攻陷法国3/5土地。第三共和国戴高乐将军成立“自由法国”武装,抵抗纳粹德军,终于在1944年底光复法国。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回忆式的自传体小说。小说描写在帝国历史阶段,垄断资本日益加剧,社会上层剧烈变化,资产阶层和上层人物将昔日看作是理想的时代,不但守旧倾向颇为明显,而且颓废情绪浓厚。普鲁斯特忠于历史的真实,对于资产阶层和上层人物社会圈子的庸俗迂腐进行了大胆揭露和辛辣讽刺。比如第一卷在三个故事中对夏尔吕和盖芒特这些带有“爵号”上层家庭的描写。但是,由于普鲁斯特出身于富裕阶层,其父与第三共和国的上层人物来往密切,在这个社会圈子的描写上,作者又露出同情态度。所以,有损有益的矛盾也出现在小说中。

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中有三个故事:

(一)贡布雷。叙述者“我”在床上醒来后,辗转反侧,思绪万千,过去的一幕幕生活尤其是在贡布雷姑婆家的生活情景在脑海中翻腾。

(二)斯万之恋。斯万先生在剧院里结识并爱上了交际花奥黛特德克雷西的经过。

(三)地名:那个姓氏。“我”在贡布雷遇见斯万漂亮的女儿西尔贝特斯万,经常同她一起玩耍并产生了暗恋。

这三个故事相互交叉,人物故事融入其中。比如在“斯万之恋”中,没有交代斯万与奥黛特的婚礼,而在第三个故事中,斯万与奥黛特已经有了女儿西尔贝特,情节跨度很大。三个故事情节没有波澜起伏,只有贯彻始终的情节线索。

普鲁斯特突出的意识流手法始终贯彻与这三个故事中。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小说样式。“意识流”本来是心理学术语,最早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像一条河一样,是不间断的主观思想意识的流动。所以称之为“意识流”。后来英国小说家梅辛克莱把这个名词引进文学。

资料显示,“意识流”的主要特点有三:

(1)打破传统时间观念和传统心理小说的顺时序,消除逻辑时间界限,将感觉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组合在一起形成主观心理时间,随人物心理时间的变化结构作品。

普鲁斯特一改以故事情节为主的传统小说结构(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顺序或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单一的、直线的发展结构),采用内心独白、生活经验和时序颠倒的叙述方法,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情节。所以,喜欢阅读故事情节,7卷本的《追忆似水年华》使笔者刚开始阅读时感到迷茫。

(二)意识流小说注重表现人物意识活动本身,作家退出小说,着力描写人物心理的种种感受,开掘深层的意识来展露隐蔽的灵魂和内心世界。描写层次分为意识层和潜意识层。描写的方式有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意识迁移和意识流语言。

普鲁斯特把潜意识的作用运用于描写人物上,他看重人物多变的心理和细微的感触,将意识的梦幻状态结合记忆贯穿于小说艺术始终。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故事,没有波澜起伏,只有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故事。

(三)意识流小说以表现人物心灵活动为主,化解人物心中郁积的种种情结,很少描写人物的体貌特征,淡化情节以至取消情节,事件极其微小。

第一卷除了斯万的恋爱故事采用了第三人称叙述特征外,其余二个故事都是通过第一人称叙述。普鲁斯特往往从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开始回忆,比如“睡前等不到母亲的亲吻,心情低沉。”“带着点心渣的那一勺茶碰到上颚,顿时浑身一震。”等等琐事。把某一瞬间的内心体验,运用象征的手法融入到环境(像绘画、戏剧、雕塑、建筑和气候、景色等所见所闻)中,内心体验到的所有情势又都集合于一个完整的长句中,在一个长句中包含着几个附属句。这种复合式长句是普鲁斯特小说叙述语言的风格。

这种意识流文体特征怎样解读呢?

关键在于解读者要准确地把握人物心理活动、人物对内心以外多层次的感觉印象并将它贯穿起来,细致画出人物意识流动的线索,这样才能不会被意识流小说的扑朔迷离所迷茫,这样才能在一条大河前虽然十分湍急虽然很多漩涡,但是,你依然镇静,看清了河流的奥秘。

说:“意识流”一词是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哥哥,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出来的,指的是人类心灵里那股流动不息的思潮与感知。后来的文学评论家借它来形容一种特殊的、想要捕捉模仿这个心灵活动过程的现代小说,尤其是以詹姆斯·乔伊斯、多萝西·理查森、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代表的小说。

小说受人注目之处,一直是因为它能表达人的内心活动。“Cogito,ergo sum”(我思,故我在)这句话堪可形容小说这个特点,虽然小说家的“思”包括的不只是思考,还有情感、感官体悟、回忆以及幻想。

在小说作为文类逐渐发展起来的年代里,笛福笔下的自传式主角,还有理查森的伏案写信的主人公都是具有强烈的内省内观特质的。从简·奥斯丁到乔治·艾略特的十九世纪经典小说不但描绘故事角色的社会背景,还细致地分析、关注人物角色的道德、情感等内在生活。

到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这可在亨利·詹姆斯的作品中观察到),所谓的“真实”越发被认为体现在个人隐私的、主观的意识上;人们越发认为要把个人经验充分、全部告诉他人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正是所谓意识流小说是唯我论的文学表述这个说法的由来——哲学里的唯我论是指,“除了自我的存在真实之外,其余都不是真的”。然而我们同样可以反驳说,意识流是提供我们进入别人(即便是虚构的人物)心灵的途径。这么说或可让面对“文学唯我论”的我辈稍觉安慰。

毋庸置疑,意识流小说倾向于同情故事角色的立场,因为他们的内心世界——不管他们虚荣也好,自私或是低贱也罢——暴露在读者眼前,引发读者共鸣。但是,换句话说,一个丝毫不能引起我们共鸣的角色,是不可能吸引作者和读者持续地浸*在角色的心理刻画里的。

小说主要用两种方式来呈现人物的意识:一种是内心独白,在这种结构里话语的主语是“我”,而我们似乎能偷听到故事人物实时说出他们心里的思绪。第二种方法,称为“自由间接文体”,则起码可回溯到简·奥斯丁的作品,但其视野与技巧却是在如伍尔夫等现代作家的作品里日臻开阔与完美的。这种方法以报导叙述(第三人称、过去式)来呈现人物的思想,但是它严格地只用适合这个角色的词汇,并把一些正式叙述文体通常会有的附加语——“她想”、“她疑惑”、“她自问”等——给省略掉。这种方式让读者觉得直接进入了角色的心里,但又不会把著者在话语叙述里的参与给全然抹杀。

如;“达洛卫夫人说她会买花”,这是这部小说开头第一句;这句话是由一个客观不苟、难以揣测的著者式叙述者角度说的,这个著者式叙述者并不说明达洛卫夫人是谁,或者为什么她要买花。读者就这样一头栽进人物的意识思维里去(通过推论,我们才逐渐拼凑出女主角的生平),这就是典型的意识“流”写作。下一句,“因为露西已有活要忙”,又通过自由间接法——省略掉介入的著者附语,例如,“达洛卫夫人这么想”——进一步把叙述焦点挪向人物内心;在这句里,女仆是以熟悉的称谓来指代的,就像达洛卫夫人叫她那样,而不是以外界客观角度来指称她的工作属性;并且,随意、口语式的表达“有活要忙”,显然是达洛卫夫人的说话口吻。

这些句子虽然很绕、不着边际,但是它们不但具有自由间接叙述所赋予的弹性,还具有清晰的结构、优雅的韵律。弗吉尼亚·伍尔夫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特有的诗意盎然、动人口才糅进达洛卫夫人的意识流里去。把这些句子改为第一人称主语结构,你会发现这就显得太文绉绉,又太过于矫饰,一点也不像是脑海里的散漫思绪;这种过于讲究的自传式回忆会显得像是写作:

多好玩!多痛快!我一直都是这么记得当时的情景:门铰链轻微作响——我现在好像也听到了这声响似的——我一把推开落地窗,一下子就扑进外头波尔登的拥抱里去。那清晨的空气多清新,多平静,当然比现在这儿安静多了。就像海浪的拍打;海浪的亲吻;又冷又刺地,却又有一丝(对当时十八岁的少女,也就是我来说)庄严的味道。就像以前一样,我站在敞开的落地窗前,觉得不幸的事好像要发生似的;

我认为,伍尔夫后期的小说《海浪》里的内心独白读起来就有点这种矫饰不自然的味道。詹姆斯·乔伊斯在使用意识流手法上,就比伍尔夫更为丰富、生动。-----摘自:《小说的艺术》 — 〔英〕戴维·洛奇

-----2019-书签《阅读·书摘》(22)

詹姆斯·乔伊斯的意识流理论并不系统,主要体现在他的小说《尤利西斯》之中。

如果从意识流作为一种小说创作手法的角度来看,某些传统小说中已经存在作者退出介入、人物心理白描等写作技法,但他将这些技法整合在一起形成意识流技法,并且通过小说创作使其走向成熟。

乔伊斯意识流技法的理论来源应当是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

乔伊斯意识流理论的一个要点是审美情感。首先他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审美客体,应当独立于作者人格。其次,他认为文学作品带给读者的应当是一种“静态的审美情感”——超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欲望、憎恶等情绪,唤起一种更高层次的怜悯或者恐惧的“理念”。乔伊斯将前者称作“动态的审美情感”——某种纯粹的生理上的感受。简而言之,艺术就是艺术家为了达到某种美学目的,就感性和理性可以把握的事物做出的安排。

乔伊斯意识流理论的另一个要点是区分真和美。真需要用理智去把握,要想求真,首先得弄清楚理智的框架和范围;美需要用想象去追求,要想审美,首先得搞明白想象的框架和范围。艺术是美的体现,要想审美,就得依靠知觉和想象力,这一点正是所有意识流小说最显著的特征。

因为我只看过几本意识流文学作品,所以我只能说一点我个人浅显的看法:

我认为这两张有意识流的表现,而意识流画派和这两张不一样。

根据里意识流的解释: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个词,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你后面问的:那如果把这两张图背景的字换成一堆脑内想法,是不是就算是意识流了?我认为要看那想法属不属于意识流。如果只是不连贯的单个想法,比如喜悦,痛苦,炎热之类的,可能只属于意识,因为没有表达流动特性。

说道意识流画派,引用一下我看到的一段文字:意识流是指艺术家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规律作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观念中的艺术形象。意识流绘画是艺术家审美理想和审美意蕴追求的体现,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简单地说,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我认为这两张是寓“意”之“文字”,应该属于意识流文字。

  意识流 概述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意识流”一词是心理学词汇,是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说领域,在戏剧、诗歌中也有表现。 什么叫意识流 意识流是作家和批评家惯用的容易引起误解的术语之一。它之所以会引起误解是因为它听起来很具体而用起来却象“浪漫主义”、“象征主义” 和“超现实主义”一样变化无穷--甚至含糊不清。确切地说,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它是19世纪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他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切不开、斩不断的 “流水”。他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主观生活之流吧。”后来,他又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的第九章中加以详尽的阐发。

  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它能使感觉中的现在与过去不可分割。这一概念及其内涵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文学家,并被他们借用、借鉴,从而进入文学领域,作用于作家的创作,从而导致“意识流”文学的产生。

  实际上,詹姆斯的心理学理论并非意识流文学产生的惟一诱因。与其他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因由相同,它也是在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在新的经济结构体系中,人对自我重新定位后被开掘出的—片文学新领地。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流行开来的西方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又为意识流文学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国哲学家柏格森(1859~1941)非理性主义强调直觉是认识世界本体的唯一根据。他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冲动”,即“意识的绵延”。只有它才是宇宙运转的惟一动力,客观万物无非其外在表现形式而已。因此,靠理性分析永远不能把握世界的本质,只有依靠直觉才能获得实在的知识,才能认识世界和解决社会的一切问题。在他看来,潜意识应该成为文学的表现对象,作家必须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潜意识领域中去,把握理性不能提供的东西;打破传统的时间观念,按照“心理时间”结构作品。另一位深刻影响现代主义文学、尤其是意识流文学的理论家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他对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充分肯定无疑为意识流文学创作思想张目。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中关于潜意识和无意识的理论,意在反拨“人是理性动物”的传统观念。认为潜意识乃至无意识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动机出自人的本能冲动;人类的本能冲动经常受到社会规范及理性良知的束缚,使人充满矛盾。作家的创作活动就是冲破理性,发挥本能冲动的过程,借此释放受到扼制的本能(力比多)。

  意识流这一术语用于描述心理过程时显然是极其有用的,因为作为一个修辞用语它具有双重的比喻意义,就是说,"意识"这个词和"流"这个词都具有比喻的意义。这一思想为小说家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展示人物的意识活动来完成小说叙事提高了理论依据。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如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芙、福克纳、普鲁斯特等,都以成功地运用意识流而闻名于世。 [编辑本段]意识流文体的基本特征 意识流文学的创作高峰期基本上集中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它是一种文学流派还是一种创作方法的问题,长期以来颇多争论。实际上,它难以算作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一方面因为被公认的意识流作家之间在创作上没有沟通,没有发表宣言阐述共同的宗旨,也未形成具体的组织;另一方面,意识流文学发展的时间较长,早在19世纪末,这种方法就在文学创作中得到运用,而整个而二十世纪世界各国不同时期仍有意识流文学作品出现。这种情况是“文学流派”的概念难以涵盖的。

  尽管意识流作家在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普鲁斯特能借助“本能的回忆”,向往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从潜意识中唤起从前的光明画面,留住幸福和快乐;乔伊斯则热衷于表现人的罪恶和兽性,描绘意识活动中充满黑暗和盲目的混乱画画;福克纳的意识流作品与美国南方社会的现存状况息息相关;而伍尔芙的意识流小说则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唯美主义倾向。但意识流作家们在创作中仍表现出一系列根本性的共同特征。

  首先,在表现对象方面,意识流文学脱离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现实生活,描写真切可信的典型人物形象的规范,完全面向自我,重在表现人的下意识、潜意识乃至无意识的内心世界。在意识流作家看来,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仅仅反映了外在的现实和表面的真实,而这个外部世界并不真实,真正的真实只存在于人的内心主观世界。因此,作家应把创作重心放在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描绘上,写出人内在的真实。从这一文学观念出发,意识流作家把创作视点由“外”转向“内”,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不再是一种描写方法,不再附着于小说情节之上成为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手段,而是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表现对象出现在作品中。意识活动几乎成为作品的全部内容,而情节则极度淡化,退隐在小说语言的帷幕后面。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四个部分——班吉的部分、昆丁的部分、杰生的部分及迪尔西的部分均由不同人物的纷繁复杂、理性与非理性相混的意识流动构成小说的基本内容。

  因为意识流文学重在表现人的意识领域,所以作家的叙事角度与传统文学相比也发生改变,意识流小说的叙述焦点已由外部描写彻底转向内心活动的呈现,即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的直接呈现。按照法国叙述学家日奈特《叙事话语》中沿袭韦勒克和沃伦创用的“叙述聚焦”一词划分出的“零聚焦”、“内聚焦”与“外聚焦”等几大类来看,意识流文学多选择“内聚焦”的叙述角度。内聚焦的意思是叙述者与人物知道的一样多。小说所展示的仅仅是某个人物或某些人物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全然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叙述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的“零聚焦”方式。采用内聚焦的叙述者必须跟着人物走,小说世界的广阔与否全凭人物槐视觉来定。人物视点消失,所叙事物的有序性也应中断。例如,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第二章“昆丁的部分”中,就以昆丁叙述突然中断来表明他的自杀身亡。

  其次,意识流文学不按照客观现实时空顺序或事件发展过程结构作品,而根据意识活动的逻辑、按照意识的流程安排小说的段落篇幅的先后次序,从而使小说的内容与形式相交融。人物意识渗透于作品的各个画面中;起到了内在关联作品结构的作用。

  人的意识是复杂的,理性与非理性意识共存。其中有明确、完整的意识,也有朦胧、片段的意识;有言语层的意识,还有尚未形成语言的、即言语前阶层的意识,等等。这些意识混杂在一起,交替出现,故而从中很难找出逻辑性轨迹。而时间颠倒、空间重叠也就成为意识世界常有的情形。意识流文学企图如实展现人的意识流动,这就使作品的内容无法按照正常的时空顺序一一展开,而是根据有别于“空间时间”的“心理时间”(柏格森语)表现意识的流程。福克纳说:“我可以像上帝一样,把这些人调来调去,不受空间的限制,也不受时间的限制。我抛开时间的限制,随意调度书中的人物,结果非常成功,至少在我看来效果极好。”

  这种“随意调度”的本领得自于意识本身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喧哗与骚动》中班吉和昆丁的意识不断跳跃,不存在现在、过去和来来的界限,书中内容在时间上颠倒混乱,作者对此不作解释,也不交待,只以变换字体或改换称谓来提醒读者。如小说第一章《1928 年4月7日》“即班吉的部分”的一段:

  我们顺着栅栏,走到花园的栅栏旁,我们的影子落在栅栏上,在栅栏上,我的影子比勒斯特的高。我们来到缺口那儿,从那里钻了过去。

  “等一等。”勒斯特说。‘你又挂在钉子上了。你就不能好好的钻过去不让衣服挂在钉子上吗。”

  凯蒂把我的衣服从钉子上解下来,我们钻了过去。凯蒂说,毛莱舅舅关照了,不要让任何人看见我们,咱们还是猫着腰吧。猫腰呀,班吉。像这样,懂吗。我们猫下了腰,穿过花园,花儿括着我们,沙沙直响。地绷绷硬。我们又从栅栏上翻过去,几口猪在那儿嗅着闻着,发出了哼哼声。凯蒂说,我猜它们准是在伤心,因为它们的一个伙伴今儿个给宰了。地绷绷硬,是给翻掘过的,有一大块一大块疙瘩。

  把手插在兜里,凯蒂说。不然会冻坏了。快过圣诞节了。你不想让你的手冻坏吧,是吗。

  “外面太冷了。”威尔许说。“你不要出去了吧。”

  (威尔许是康普生家的黑小厮,迪尔西的大儿子。前后有三个黑小厮服侍过班吉。1905年前是威尔许,1905年以后是迪尔西的小儿子T•P•威尔许,“当前”即1928年则是迪尔西的外孙勒斯特。福克纳在小说中用不同的黑小厮来标明不同的时序。)

  由于作家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条理和顺序,重新组建时空秩序,如实地呈现了小说人物在感观、刺激、记忆和联想等作用下出现的那种紊乱的、多层次的立体感受和意识的动态,所以读者能始终体验作品人物所经历的那个时刻——心理时间。乔伊斯《尤利西斯》最后一章描写女主人公莫莉睡意艨胧的情态,其意识自由漂浮,模糊不清,最后完全消失。整段不使用标点符号,不断句,显示出意识流动的不间断性

  意识流文体

  意识流文字中所有的内容都是对主人公内心意识活动的忠实记叙,因此本质上可以认为一篇完整独立的意识流文章属于记叙文体裁,但由于其特殊的表述形式和较为高级的表述技巧,暗合形散神忌的散文特征,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它当成散文来看待。意识流文字先天优势让它更适用于现代诗的写作,以及短篇小说,长篇的意识流小说过于复杂,会加剧作品内容的理解难度,让人感觉隐晦以及阴暗。目前的绝大部分意识流文学作品体裁都是小说,但实际上中国古诗中有非常多的意识流写作手法的体现,而且很多宗教经典中也含有非常多的意识流写作手法的体现。意识流文学由于过于晦涩强调无秩序,难以被大众理解,所以无法成为通俗文学的主流。

  "意识流"本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里对

  这个概念进行了解释:"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衔接,而是流动的。用一条'河'或

  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

  就叫它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是主观生活之流吧。"其后"意识流"在20世纪20

  年代至40年代开始进入文艺学领域,据瞿世镜在《意识流概论》中提出,英

  国小说家梅•辛克莱在其评论文章中首次使用了"意识流"这个术语。作为一

  种创作方法的"意识流",除了把威廉•詹姆斯的"意识流"说作为哲学基础外,

  还直接吸收了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法国哲学家柏格森

  的"心理时间"等概念,直接表现社会人物的心理和潜意识,打破了由作家出

  面介入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心理活动的传统文学的创作方法。

  意识流创作方法的艺术特征与现代主义作家的基本文艺观——重主观表现,重艺术表现,重形式创新——互相吻合,因此现代主义各种文学流派在不同程度上都运用了意识流创作方法,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意识流是现代主义的基本创作方法,在中国当代文艺思潮范畴内,现代派创作流派,如朦胧诗、意识流、荒诞派、黑色幽默、象征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都刻上了意识流创作手法的烙印,其中当然以意识流小说与意识流创作手法的联系最紧密。

  西方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人的意识结构是一种三层复合式结构,即意识、

  前意识、无意识。弗洛伊德将意识描述为海洋冰山上冒出洋面的顶端,或是

  一个有浓淡层次的光环里的中心亮点;而无意识则是冰山潜于水下的更多部

  分,或是光环中心亮点以外的逐渐浑然了的领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

  斯提出"意识流"概念以描述整个意识结构的动态特征;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

  •伍尔芙在一篇题为《现代小说》的论文里说:"头脑接受千千万万个印象

  ——细小的、奇异的、倏忽而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镌刻下来的。这些印

  象来自四面八方,宛然一阵阵坠落的微尘……生活并不是一连串左右对称的

  马车车灯,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

  意识流小说不仅要表现出"海洋冰山"的"顶端"、"光环里的中心亮点"、

  "左右对称的马车车灯"这种种呈静态特征的意识形式,还要挖掘出"冰山潜于

  水下的更多部分"、"中心亮点以外的逐渐浑然了的领域"、"始终包围着我们

  意识的半透明层"等呈动态特征的意识形式。与此目标相适应,意识型创作方

  法与其他型态的创作方式在创作技巧上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多样化的、偏重私

  人隐密的、个性化的心理描写形式:自由联想、内心独白、感官印象、梦境

  幻觉等。中国当代意识流小说也没有超出这个大范围。

  自由联想:不同于传统小说中具有明显内在联系的联想,意识流中的联

  想是无序的,具有随意性、跳跃性、个人化的特点。如在《海的梦》(王蒙)

  里,主人公,五十二岁没有见海的翻译家缪可言在快见到海时心情激动:"海,

  海!是高尔基的暴风雨前的海吗?是安徒生的绚烂多姿、光怪陆离的海吗?

  还是他亲自呕心沥血地翻译过的杰克•伦敦或者海明威所描绘的海呢?也许,

  那是李姆斯基•柯萨考夫的《谢赫拉萨达组曲》里的古老的、阿拉伯人的海

  吧?"而在《海与灯塔》(孔捷生)里,锦平在离开城市去海南(当年的知

  青旧地)出差时:"桅杆上的旗呼啦啦地展开。城市低落下去,贴近波动的水

  平线,天空愈见辽阔。呵,城市。蓝天被挤压在两排高楼的缝隙,世界被嵌

  在窗框里,还给窗格子分割成小小方块。/多辽阔的天,多深蓝的水"同是对

  海的感觉,却极具个人特点:缪可言是个翻译家,他首先联想起的是译作;

  锦平与丈夫志趣不投,对在城市生活感到压抑,渴望广阔的世界,景色在她

  眼里也具有对比意义。

  内心独白:是不加评述的纯粹内在意识的载体,展示着意识本身的真与

  美。如《无主题变奏》(徐星)里,"我"自开篇起始即在喃喃自语:"也许

  我真的没有出息,也许。我搞不清除了我现有的一切以外,我还应该要什么。

  我是什么?更要命的是我不等待什么。也许每个人都在等待,莫名其妙地等

  待着,总是相信会发生点儿什么来改变现在自己的全部生活,可等待的是什

  么你就是说不清楚。真的,我什么也不等待。这么说并不是要告诉你我与众

  不同,其实在另外一个意义上我又太清楚该要什么了,要吃饭要干活儿……"

  以此奠定了全文的基调:毫不隐晦地叙说自我感受,吐露心曲,表现了人与

  人之间的隔膜。又如《蓝天绿海》,通篇运用了"我"的内心独白,向死去的

  好友蛮子吐露自己的思念,对世界的厌恶,追逐名利时的疲惫,生活的不如

  意……将情绪挥洒得淋漓尽致。

  感官印象:注重作品中表现出的印象具有以人物为主体的感受,它是可

  感可触而非虚无飘渺的,与修辞手法中的通感、暗示一脉相承。如《马兰花,

  马兰花》(丁小琦)里,被远嫁的马兰花初到婆家时一夜无眠,她的感受是

  相当郁闷与惊恐的:"屋子象口倒扣的锅,又黑又闷。眼仁都被染黑了,睁着

  和闭着一样,什么也看不见。一炕的人都睡死了似的,只有那高低粗细的鼻

  鼾,如滚开的水锅里,冒出的大小不一的泡泡。当弄清没人知道你是睁着眼

  时,你就这样看了一夜的黑。"又如《欢乐》里齐文栋饮了农药后的感受:

  "紧接着咽喉的痛楚,一团熊熊的烈火在你的胃里翻滚起来,你听到自己的头

  发梢子象燃烧的豆秸一样噼噼叭叭地响着,腐烂苹果的香气象浪潮一样涌来

  涌去……但痛苦很快就消逝了,你大汗淋漓,四肢柔软,瞳孔紧密收缩,终

  于缩得比针尖还小,黑暗如锅底一般罩下来。……你恍惚觉得有一只手牵着

  你走,那只手很大很柔软,那人身上有一股熟皮子的味道……爹!我又见到

  你啦,爹!……"

  梦境幻觉:作为一种残缺的印象,一种荒诞的意象,体现出人物的潜意

  识,为人物情绪的凸现提供了拼图。如《风筝飘带》里素素认识佳原后,做

  了一个梦:佳原在马背上放风筝,风筝很简鄙,寒伧得叫人掉泪,但风筝飞

  起来了,而且飞得比东风饭店的新楼还高,比大青山上的松树还高,比草原

  上空的苍鹰还高,比吊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的气球还高,而她

  变成了风筝上面的一根长长的飘带儿,也跟着风筝飞起来了……表现了少女

  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对生活的超越。

  中国当代意识流小说在人物处理上,人物不再是一个"典型"。由于

  人物的悲与喜,光明与黑暗,高尚与卑劣,对新生活的向往与对旧日的怀恋

  等种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读者又要将自己代入人物内心才能领会文章内容,

  所以读者无法立即对人物做出具体的善恶评价。如《欢乐》(莫言)里的齐

  文栋,是个农村知识青年,在他第五次高考不中之后,"离开了苍老疲惫的家

  门,象逃跑出一个恐怖的梦境",经过一大湾子水,一块辣椒地,坐在自杀的

  年青姑娘鱼翠翠的坟头浮想连翩,最后终于在这个宁静的晚上亲手结束了自

  己的生命,进入了死亡的"欢乐"。齐文栋不是个脸谱式的人物,他的心理活

  动和意识活动,独成一个世界:有屡试不第的压抑,有对母亲的怜悯、内疚,

  有对哥嫂的不满、无奈,有对年青女子的生理欲望,有对鲁家三小子的羡慕、

  妒忌,有对建仓夫妇的厌恶,有对高大同的好奇、惶然……在这里,我们看

  不到作者对人物的隐性评价,只有人物失却控制的意识流动起作用。从这个

  方面来说,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有很大不同,如传统小说里与科举发生密

  切联系的两个人物——范进、贾宝玉,在性格内核里都蕴含了作者的人生理

  念,或讽刺什么,或褒扬什么,读者很容易领会,而在意识流小说里,作者

  隐身幕后,读者不再意识到作者的存在,只意识到人物的存在。

  作者的隐身,有赖于作者叙述角度的选择。意识流小说突破了传统的界限,多采用第一或第二人称。如《蓝天绿海》(刘索拉)以第一人称"我"描述自己的生活,通过回忆与强调突出与蛮子生死不渝的友情和"我"的感伤、郁闷、偏执、无所适从;又如《花豆》(高行健)通过年老的"我"在一个湿淋淋的下午,独对雨点向回忆中的青梅竹马的"你"的喃喃倾诉与思念,表现了几十年的风云,对往事的留恋和对错失的悔意;而前文提到的《欢乐》则采用第二人称"你"来表现齐文栋的内心。意识流小说也有用第三人称的,如李陀的《七奶奶》。小说深入七奶奶的心灵,写她的对可能爆炸的煤气罐的焦虑,对儿媳妇的不满,对童年生活的回忆。通过这些心理活动,读者可以大致了解七奶奶一生的轨迹,也能体会她守旧的渊源。但小说虽然用了第三人称"她",也体现了一定社会内容,七奶奶却不象《红楼梦》里的贾母或刘姥姥,她没有具体的外貌,没有鲜明的性格,没有通过第三者观察的眼睛,更没有作者试图体现的褒贬倾向,因为作者并不是通过生活流程,

  而是通过心理流程来展开文本的。

  意识流小说则打破了逻辑的框框,有意淡化情节,突出人物的意识流程,用联想、想象、回忆、幻觉、梦境,打破时间之链,立体地、多层次地表现人生。如中国当代意识流小说的发韧之作《春之声》(王蒙),就是将主人公一生的经历压缩在不足三小时之内加以集中体现的。《春之声》的情节很简单: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决定回一趟阔别二十多年的家乡,结果坐上了一辆闷罐子车,在车里,他与一位用"小三洋"录音机播放德文音乐的妇女聊了几句天,下车后看见了闷罐子车的外表及崭新的火车头。情节虽简单,但由于作者采用了意识流创作手法,因而知觉时间无所不及:由车身轻轻的颤抖联想到童年的摇篮;由车轮撞击铁轨的噪音想起黄土高原的乡下;由闷罐子车联想起三个小时前他坐着的三叉戟飞机,又联想到自己的地主成份及二十二年的检讨;由南瓜香又联想到童年,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由德文音乐想到法兰克福的孩子,西北高原的故乡,解放前北平的联欢,解放后的首都北京;由崭新的车头联想到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作者通过从心理角度处理时间次序和空间位置,使读者在短短的篇幅内就领受到一个时间跨度很大的区域内的人生内容。在结构方面,意识流小说多以多线交叉或放射性思维方式来表现复杂的外部世界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如《风筝飘带》(王蒙)写一对青年男女素素与佳原一次约会的过程,通过素素的眼睛、回忆、联想与梦境,写尽了物质的压迫,文革的耽误,生活的艰辛,人们的不信任,对知识的向往,自强不息的精神,两情相悦的美好……这种结构方式与传统小说单一的因果关系式的,或"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分类式的结构可说有着极大的区别。

  受中国传统创作方法的影响,中国当代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方法又与西方意识流小说创作方法不尽相同,甚至有人认为两者并无渊源关系。王蒙虽被大家公认为是我国现代意识流小说的发轫作家,但他在谈小说创作时却说过,“请别以为写心理活动是属于外国人的专利,中国的诗歌就特别善于写心理活动,《红楼梦》有别于传统小说也恰恰在于它的心理描写。”“重视艺术联想,这是我一贯的思想,早在没有看到过任何意识流小说,甚至不知道意识流这个名词的时候,我就有这个主张了”。王蒙在承认自己读过一些外国小说的同时,更强调的是自己从鲁迅《野草》中受到启发,甚至是有意识地在回避自己的“意识流”创作与西方意识流文学的关系,他不愿意别人把自己的小说创作仅仅看作是受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影响所致,相反,他极力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寻找“意识流”的渊源。与王蒙相似,更有人把中国的意识流文学追溯到了20世纪初,并且还特别强调其独特的艺术渊源:“《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意识流小说”,“这篇小说与西方现代派的意识流作品并无瓜葛。……”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现代意识流小说虽然普遍被认为是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而产生,但因本土文学的影响,它仍保留着中国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印痕,带着浓厚的中国特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流。下面,我们试着比较两者的差异。

  首先,我们来回顾西方意识流产生的背景与理论依据。十九世纪末,英国和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衰落,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国力迅速上升,从而使得国际社会矛盾日夜尖锐。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使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萧条,社会机制遭到严重损坏。这样,各项保障制度的缺失,战争的创伤在人们的心中投下了难以扫除的阴影。人们普遍认为现实荒谬无稽,社会不可思议,人类猥琐无能,世界前途茫茫。悲观绝望,颓废沮丧的情绪弥漫于整个社会。所有这些尖锐的国家、社会矛盾和变化了人的思想使得越来越多的作家感觉到用古典主义和传统的小说描写已经无法揭示出日益恶化的社会现实,无法描绘出人们面对荒诞社会的真实内心,他们认为只有主观世界才是“最高真实”。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就认为主观真实是“最基本的东西”,只有主观作品才是“唯一真实的著作”。乔伊斯也要求艺术家去表现“经验的真实”。而福克纳则认为作家只应写人类的“内心冲突”和“心灵深处亘古至今的真情实感”。维吉尼亚沃尔芙也认为只有意识流才是生活,才是真实和道理,文学作品应当着力于表现这种错综复杂变化的“根本精神”,而不应该去描写“意识流”本身以外的事物。

  就这样,意识流作家紧紧抓住了时代和社会在人们心里留下的阴影和梦幻,着力于书写人的内心世界,用浓墨和重彩,大胆自由地运用意识流小说形式,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感受,揭示社会矛盾,揭示人们面对社会危机的心里病态。因此,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社会意识的产物,它是在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日益衰落和新的经济结构体系构建中和西方精神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人们对自我进行重新定位后开掘出来的一片文学新领地。

  意识流作家们的这种由写外转向写内,热衷于写内心生活的创作手法除同他们对世界对艺术总的看法相关联外,还深受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等思想的影响。柏格森的非理性主义强调直觉是认识世界本体的惟一根据,“真实”只存在于“意识的不可分割的波动之中”;而奥地利精神病医生佛罗伊德对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充分肯定并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无疑是为意识流文学创作思想张目。而威廉詹姆士认为宇宙间最根本的东西是“纯粹经验”,也即“意识之流”,它就是“现实”,除此之外不存在“任何品级高的现实”。这些理论,都深刻地影响了意识流作家们的创作。如福克纳就对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学说颇有研究,认为空间的作用不在其范围的大小,而在于它的象征意义,并自觉将它运用于小说创作。在他的作品中,时间成为一种无形的流动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往往互相穿插,彼此交融,经常在某个人物的意识中同时得到体现。

  而中国的意识流小说在受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的同时,却无法完全摆脱中国传统文学创作手法中心理描写和艺术联想的影响。心理描写是表现意识层的心理思维,限于头脑和感情的理性分析,没有涉及潜意识层的生理状态的反映。因而,心理描写是冷静、理智和充满逻辑理性的,并由此显示出人物性格特点和对现实的态度。传统心理描写的影响在中国当代意识流小说中体现为人物的意识虽然具有模糊和不连贯性,但同时又保留着一定的理性特征,即这些意识中仍有着作者心灵和时代的投影。王蒙曾说过:“意识流的手法中特别强调联想……它反映的是人的心灵的自由想象,纵横驰骋……,中国文学一贯重视联想,‘赋,比,兴’中‘兴’就是联想……。我们的意识流不是叫人们逃避现实走向内心的意识流,而是一种叫人们既面向客观世界也面向主观世界,既爱生活也爱人的心灵的健康而又充实的自我感觉。”所以在王蒙的意识流小说中,他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不具备任何规律和秩序的人物意识连缀成一连串的印象与感触,而同时又用冷峻的思维和对生命、对生活的激情展现出他对社会与生活的认识。在《春之声》中,主人公岳之峰的回忆和联想虽然毫不连贯,但这些回忆和联想却能体现出他在为生活中的美好而激动,为国家的落后而牵挂,为生活中的种种丑陋而忧虑,他的所有联想合在一起,以自我展示的方式在我们面前树起了一个独立思考、热爱生活、毫无羁绊、心灵自由的典型形象。

  此外,在传统小说中,心理描写从属于情节,依附于情节,不具有独立性。情节的发展和触动会引发出人物的心理描写,并能将心理描写串连起来,体现了传统小说叙述的线性因果关系。心理描写的这一特点也影响着中国的意识流小说。如在《春之声》中,虽然小说以主人公岳之峰的意识为主,但他所有的回忆和联想又由他在火车上所听、所闻、所看而引发的,其意识的流动仍然受到了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其次,在表现内容方面,西方意识流小说因受现代心理学、哲学等的影响,主张把人心里的“原始的混沌”全部地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因此,在他们的小说中,着力表现的是人内心非理性的无意识和潜意识世界,突出的是人物内心的混乱、迷离、恍惚、无逻辑性、动物性和疯狂性,并按照原始的方式杂乱无章地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他们以为只有这样才算写出了心理的原始真实。意识流的代表作家维吉尼亚沃尔芙就要求在小说中以主观代替客观,努力表现人物“私有的幻想”。她说:“生活并不是一连串左右对称的马车灯,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传达这变化万端的,这尚欠认识尚欠探讨的根本精神,不管它的表现会多么脱离常规、错综复杂、,而且如实传达,尽可能不羼入它本身之外的、非共固有的东西,难道不正是小说家的任务吗?”在她看来,文学作品就应该着力表现这种错综复杂变化的“根本精神”,而不是去描写“意识流”本身以外的事物。因此,在具体的创作中,她就强调要把人物头脑中“千千万万个印象”,无论是“细小的奇异的、倏而逝的,或者是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全部应该写出来,认为只有这样才算写出了“生活的本来面目”。

  而中国的意识流小说却因受传统心理手法的影响,在描写人物内心的意识活动时,没有完全抛开外部客观世界及其对人物内心的影响,也不是将来自四面八方的如微尘般的印象,“不管它们表面上看来多么无关系”,不管它是否“全不连贯”地照实记录下来。相反,它仍然会围绕小说主题的需要去有意识地选择人物的意识,并在小说中显示出这些意识的有次序、合乎逻辑的特性。同样在《春之声》中,岳之峰对气味、声音等的联想、想象都比较明显地体现出了作者有意识对主人公意识的选择,即用现实和历史、中国和外国、城市与乡村、新与旧、土与洋、前进与落后的对比,来展示出中国新时期生活状态的全景,来象征中国新时期生活的转机,从而突出新中国的春天已经到来的创作意图。而在《蝴蝶》中,通篇行文也是紧扣张思远如何“丢了魂”,后来又“找到了魂”这一基线展开的。 在意识流动中,张思远由小石头--张指导员--张副主任--张书记--“走资派”--“囚犯”--老张头--张副部长,这三十年来的地位、身份的变化展现的实际上是中国政治的风云史、历史的变迁命运。而张思远最终“找到了魂”则蕴含了作者的理性思考,揭示了党的干部应该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才是社会的主任这一道理。

  第三,从表现的方法来看,西方意识流小说特别强调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作者完全独立于作品之外。他们提出“非人格化”和“作家退出小说”的口号,反对作家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整理和提练,更反对作家出面进行介绍和解释,而要求让人物的内心活动――特别是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无意识、潜意识活动自然、真实地展现出来,力求展示的是人们内心的纯自然的主观状态。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不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也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或者是让人物随时随地地进行突然的、跳跃式的“自由联想”,有时甚至要靠字体等的变化来暗示人物的变化。此外,时空错乱也经常出现在这类作品中,过去、现在、将来随意被颠倒、穿插、交融,而作者有意不做任何说明,使得梦幻和现实的界限被打碎,搅乱并纠缠不清。极端者,甚至故意破坏语言规范,前言不搭后语,几十页不用一个标点儿。如《喧哗与骚动》中班吉和昆丁的意识不断跳跃,不存在现在、过去和未来的界限,书中内容在时间上颠倒混乱,作者对此不作解释,也不交代,只以变换字体或改换称谓来提醒读者。

  而中国当代意识流小说虽然不再如传统小说那样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但在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和展现人物联想与回忆过程中,外在的时间或事件会不时打断原意识的流动,并伴有叙述者语言的介入,呈现出现实与意识相间出现的特征,使读者仍能感知到小说中人物意识的流动规律及作者有意识地用之反映社会现实与人物内心的特点。王蒙在《关于<春之声>的通信》中谈到《春之声》的创作方法时就说过:“……我打破常规,通过主人公的联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笔触伸向过去和现在、外国和中国、城市和乡村。满天开花,发射性线条,一方面是尽情联想,闪电般的变化,互相切入,无边无际;一方面,却又是万变不离其宗,放出去的又都能收回来,所有的射线都有一个共同的端点,那就是坐在1980年春节前夕的闷罐子车里的我们的主人公的心灵。”这一“共同的端点”就体现出了作品中虽淡化但仍然存在的情节,而人物的意识在这里也就更像一面摄取社会生活现象的镜子。

  总之,意识流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当代小说的创作,但同时,我国当代小说又深受传统小说的影响,保留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显现出既传统又现代的独特特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278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