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亲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忧伤与感慨。
《中秋月》是诗人苏轼记述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的一首感怀小诗。诗中,诗人记述了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诗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诗人开篇两句“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虽未不直接从月光下笔,但表达的却是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 也即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这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明月圆圆,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在其后的诗句由景入情,要赞叹“此生此夜 ”之“好”了。只是诗尾句笔锋陡转“明月明年何处看”,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诗人这一问,凸增别情难堪。
从《中秋月》全诗结构看,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归结到离忧和别情。因此,全诗既表达了诗人与亲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忧伤与感慨。
题目是“中秋月”,表达的是共同赏月的喜悦之情,用《阳关曲》作词牌,又抒发了相聚后不久又要分别的哀伤与感慨。
暮云收尽溢清寒。首句虽然没有提及月亮,却表达出月亮到了中秋分外的明亮。一幅画卷展现在眼前:中秋之夜,夜已深沉,云雾笼罩的夜色慢慢地散去了,一轮明月悬在空中,清冷的月光洒遍了大地,如霜如雪。词人并没有直接从月光下笔,而是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变化。“暮云收尽”写出“云破月来”的瞬间变化,明月先是被云遮住,一旦“收尽 ”,月光便倾泻而出;“溢清寒”,不禁让人联想到“月光如水”的景象,犹如“月破云雾照寰宇”,这美妙的瞬间,全是积水空明之感。
银汉无声转玉盘。“银汉”就是夜空中美丽的银河,月明星稀,银河淡远,无声无息地斗转星移,天宇辽阔,今宵明月格外圆,恰如一面“白玉盘”。“银汉无声”,难道银河会有声音吗?这里并非简单写实,而是写月亮升入高空的缓慢渐变过程。银河斗转星移,本来应该是有声音的,但由于太遥远,也就“无声”了。 一轮明月,如“玉盘”般冰清玉洁,而“转”动的银河,本该有声因,却突出了中秋月夜的“静”,在这样的境界里,诗人可以忘却世俗和仕途的烦恼,用手足之情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全是赏心悦目,而人自在其中。
此生此夜不长好。词人开始由写景转入抒情和议论。中秋之夜,明月皎洁,还有什么比“此生此夜 ”更“好”的了吗?在这样美好的月夜,兄弟相聚难得,可不能浪费时光,一定要纵情的欢乐,才不负今宵的美好!不过,就像明月会有阴晴圆缺一样,人生有相聚,就会有分别啊,兄弟分离在即,词人怎能不慨叹“此生此夜”的短暂呢,这里也暗示了词人对亲人的惜别之情和对未来前途的担忧。
明月明年何处看。今夜的月色太美好了,“明月明年”的此时,还能不能感受这样的美好呢?又会在何处能看到中秋之月呢?身边是否还有至亲之人的陪伴呢?这里说到“明年明月”,就说明明年今日不知道还能否和兄弟相伴赏月了,抒发了词人对于自己多年像浮萍一样漂泊的“离扰”之情;“何处看”不仅是在问对方,也在问自己,暗示了自己深沉的忧患意识和浓浓的离愁。
这首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作”,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扩展资料:
明月圆,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
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
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扰”。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
宋代苏轼《阳关曲·中秋月》题为“中秋月”,这首诗的诗意是写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月明星稀,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全诗原文如下: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全诗白话文诗意如下: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熙宁十年(1077)八月十五日作于徐州。是年二月胞弟苏辙与东坡相见,四月间陪他同赴徐州,八月中秋之后方才离去。这是暌别七年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明月圆,更值兄弟团聚,引发了诗人对要“此生此夜”之“好”的赞叹。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苏轼一生,推崇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苏轼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