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第1张

论文摘要:一、完善课程的结构

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处理两个关系(1)阶段与整体的关系(2)重点与连续的关系

二、幼儿良好品质需要综合影响(1)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综合影响(2)幼儿园、家庭、社会的综合影响

三、要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四、从品质主要素着手培养的良好品质(1)从认识着手(2)从情感着手(3)从行动着手

人的品德是在德育影响下形成的,因此,这种教育影响必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这就需要在一定的课程结构保证下来实施。幼儿园教育是由小、中、大三个年龄段构成的连续性教育这就决定这一教育的特点:系列的、纵向的发展过程,根据这一特点,可将三年的教育分成多个主题的小阶段,某一阶段按主题提供某些方面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燕尾服,在这一过程中,要重点处理好两个关系。1、阶段与整体的关系。幼儿品质形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要把认识转化为行动,养成行为习惯,需要经过长期的认识积累和实践积累,对幼儿的教育影响必须有计划地贯穿在各年龄段中的各个阶段,在三年整体目标下,要做到各年龄班每学期有目标,阶段有重点,通过阶段目标的实施,以保证总目标的实现。2、重点与连续的关系。幼儿品质形成不象智育那样,通过各门课程内容的逐年增加和变换来完成,而是多种品质同在一个阶段反复进行着,如遵守纪律、懂礼貌、团结合作、自信心、独立性等品质的培养往往同时反复进行,逐步提高,呈螺旋形上升,但这并不排除各阶段的重点,只有做到重点与连续相结合,良好的品质才能形成和巩固。在我设计的主题中,有的以直接培养道德品质为主,如《我们都是好朋友》、《玩具大家玩》、《学做小客人》等,有的则将品质培养渗透在其他类型的主题之中,如在《小小发明家》、《小问号》、《我们在春天里》等主题中,培养幼儿克服困难、自信心、意志力、坚持性、合作、助人、分享等品质,各个主题有重点,并正确处理重点与连续的关系,促进了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

二、 幼儿良好品质培养需要综合影响

品质形成的教育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多种教育因素又广泛地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这些教育因素又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幼儿品质的形成,而综合教育正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广泛地、综合地对幼儿施加影响。1、教育内容、手段、方法的综合影响。集中一个阶段、围绕某一方面重点、用各种教育内容、各种教育手段和各种活动形式综合进行教育,是综合课程的主要特点。而培养幼儿良好品质,必须自然地渗透在每个主题活动中。例如:小班主题《天冷,我不怕》目的是锻炼幼儿意志,让他们克服困难,坚持上幼儿园,并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我在常识课中组织观察和体验冬天的寒冷,观察街上的行人怎样冒着严寒坚持上班;语言课中讲“冬天也要锻炼身体”的故事,组织“比比谁最不怕冷”的谈话,进行木偶表演“冬天不怕冷”音乐课中唱“科天我们在做什么歌”,户外活动推雪人,滚雪球。还玩“扫雪”的游戏,让幼儿在活动、游戏、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接受教育影响。2、幼儿园、 家庭、社会的综合影响。幼儿教育是涉及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幼儿是家庭社会中的一员,他的每一言、每一行都要受家庭、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各种言行的影响,因此,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与家庭、社会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幼儿园创造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影响,还要充分调动家庭、社会中的积极因素,如建立家长学校、召开家长经验交流会,组织幼儿活动开放日等等,并定期向家长报告班级工作,共同研讨教育问题,并通过家访,日常交流等加强幼儿园与家庭联系;此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幼儿广泛接触社会,提高其道德认识、情感体验和社会交往能力。如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让幼儿自己去了解父母、亲友的工作单位,参观周围环境等。

三、 幼儿良好品质要在活动中培养

影响幼儿品质形成的教育因素只有成为幼儿活动对象时,才能显示它的意义和作用,幼儿在园参与活动是很多的,有集体教育活动,还有日常生活、游戏等。 这些都是培养幼儿品质的很好契机,如节日中、幼儿不仅要以语言、行动等表达情感,还要自己动手做些小礼物互相赠送,表达情意,交流情感,这在无形中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组织幼儿经常对自己与别人的行为进行评议,能培养幼儿团结、谦虚、合作、自信心、明辨是非以及自我教育的品质。

四、 幼儿良好品质培养的过程是可从品质的要素着手

1、 从认识着手。认识是形成品质的基础。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性、表面性和片面性,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考虑幼儿的思维与道德观念的发展水平,提供多方面的知识经验,结合具体事物明辨是非,使他们学会判断与评价,教师善于根据教育的目标内容重点运用解释法进行解剖概念、分解因素、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地发展幼儿的概念,例如:要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品质,教师就要通过一系旬的教育和随机教育,使他们懂得(1)认识本班的各个小朋友,知道他们的名字和优点。(2)能和小大朋友轮流玩玩具,共享玩具,合作游戏,共同表演。(3)能知道他们喜欢的事情,能与他们共享欢乐,同情朋友的困难,并能帮助他人、不干扰他人。(4)愿意学习小朋友有优良行为,不岐视有缺点和身体有缺陷的小朋友。(5)正确评价自己在集体中和与小朋友活动中的表现,能正确评价他人的行为。(6)会正确处理与小朋友发生的冲突与纠纷等等。

2、 从情感出手。幼儿的情感具有易冲动、易转移和易感染等特点,情感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的直接或间接中发挥作用,并影响其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培养幼儿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高级情感,保护、鼓励积极情感,改善消极情感,进而充分发挥情感在幼儿各项活动中的功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是幼儿情感教育的基本内容,围绕上教育内容,我谈以下五项措施:(1)进行恰当的体质锻炼。情感伴随幼儿各项活动的始终。体弱多病的幼儿,其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大大低于健康幼儿,所以其情感的发展和释放比健康幼儿来得缓慢,对其活动常产生消极作用。一般说来,体弱多病的幼儿较易体验到痛苦、害怕、孤独、厌烦等消极情感,相应地在活动中就容易表现出害羞、胆小、自私、孤僻和任性等不良行为倾向,这样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所以,加强幼儿体质锻炼是对其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前提。(2)为幼儿提供温馨的生活环境。(3)利用大自然、音乐、美术和文学作品等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由于幼儿极易接受外界的情感信号,所以利用大自然、音乐、美术等培养幼儿的美感、理智感和道德感是很重要的。在此,我重点介绍一下文学作品在丰富幼儿情感体验方面的作用。对识字较少的幼儿来说,我们可以把文学作品读给他们听,让幼儿在听的过程中加强情感体验,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改换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姓名,改变环境布置,以配合作品中场景描述等方式,让幼儿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充分理解和接受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进而达到丰富情感体验的目的。(4)在活动中尽可能减少幼儿怀疑、羞辱和内疚的情感体验,鼓励其创造性、独立性的发挥,培养其合作意识。消极情感是幼儿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的严重障碍。幼儿在活动中一旦体验到过度的失败、羞辱、不受信任、内疚等,教师不要随便评论、嘲讽或表示不信任。过度保护幼儿情感的创造功能也十分不利。幼儿喜欢的或积极探究的活动,如果仅仅因为脏,有点危险,就遭到成人的禁止甚至呵斥,幼儿就会因此变得畏畏缩缩。对于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成人一定要加以保护和鼓励。此外,还应尽可能鼓励幼儿间的合作,因为合作是他们交流感情,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开端。成人应该帮助幼儿在合作中学习控制自己的情感,学习体谅他人,学习与他人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和奉献爱等。(5)理解幼儿的情感,并教给幼儿调控情感的简单方法。幼儿易冲动,情感外显强烈,所以幼儿常因情绪波动引发过激行为。如果简单粗暴的训斥他们,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加重他们的消极情感体验。相反,如果站在幼儿的立场同情地劝导:“我知道强强拿走你的玩具,让你很生气,对吗?”这样孩子认为大人是理解他们的,诉过委屈之后就会更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情感,在行为上也会大方一些。此外,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感,随心所欲是幼儿情感的主要特点。但随着幼儿活动范围的扩在,他们会逐渐意识到生活中的诸多“不行”,体会到任意发泄自己的情感已不受同伴和成人的欢迎。所以,学会调控自己的情感对幼儿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幼儿的情感转化方式主要是转化控制。即利用幼儿情感的易转移、易受感染等特点,引导他们将一时产生的消极的情感转化为积极情感,使原有的消极情感逐渐被积极情感所取代;或者把他们(客体)所有的情感,转移到自我主体上。具体做法如下:A教师通过各种活动使幼儿会观察和辩别他人的表情与内心的情感与变化。B教会、引导幼儿去想,询问他人情感发生变化或形成不同情绪的原因。如他为什么哭了?他为什么那么高兴?为什么害怕了?什么事情使他生气了?等等。C了解行为的后果。让幼儿逐渐了解到自己的情感与行为表现后,对方有什么反应,使幼儿初步做到能从他人的角度出发,产生情感共鸣。

3、 从行动着手。行动是一种实践练习。从行动着手也就是从练习开始。在实践中培养情感,提高认识,再形成行为习惯。在练习中,我重点谈一下模拟练习法。模拟练习,顾名思义,是仿效实际的样子进的练习。它和日常生活的行为练习的区别,在于它是表演性的活动,而一般性的行为练习,则是结合日常发生的真实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教学中阅读是学生亲身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要靠自己的体验和语文基础去思考、领悟、理解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把书读通顺,读连贯,琅琅上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所蕴含的感情,进而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读书过程中积累读书方法,培养阅读习惯,逐步学会怎样有感情阅读。下面就几方面谈谈如何教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课文:

一、引领范读,让学生感受朗读魅力。教师范读是让学生感知教材、生发情感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学中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把握范读的最佳时机,让学生从范读中去思索、品鉴、模仿,找到有感情地读课文的感觉。教师精彩的范读不是表演,不是标榜,而是示范,是引领,是熏陶感染,是实实在在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感的一种好方法。或许有人会问:当学生对课文内容已有了属于自己的感悟和见解,朗读课文也有了一定的表现力之后,再由教师来范读课文岂不是多此一举?毋庸置疑,教师如和风轻柔,如洪钟响亮、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能使教师产生强烈的亲和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但我们更在意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自觉喜欢朗读课文,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

二、加强训练,教会方法。要训练学生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有感情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实际上就是如何把握文章思想感情的特点处理声音变化的艺术熟练的掌握朗读技巧,教师对朗读技巧的指导,对学生能否准确、传神的表达出文本之思想情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特别不要出现干巴巴的唱读,要一步一步地训练:(1)什么地方是重音,读出重音。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懂得,句子中的动词,用作修饰的词,对比的词、比喻的词,或能表达作者强烈感情的一些特殊的词,要读重音。另外,一些悲伤难过的地方,可采用重音轻读的方法。(2)掌握速度。让学生知道表示欢快、激动、高兴、愤怒的词句,一般要读得稍快些,表示悲愤、忧伤、抒情的句子,读的速度要慢些。在整篇课文朗读中,要有快有慢,富于变化。一般的文章,都以宁静、轻松、恬淡的语调为主。

三、多种形式阅读,激发学生感情朗读的兴趣。采用多样的朗读形式,能让学生觉得朗读是一件有趣的事,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感情朗读水平。

不同的课文,教师指导读的方式要根据文章内容而定。较难理解的课文,一般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仿读的方式;人物对话多的课文,采用分角色朗读;描写景物的课文,采用轻声读;情节生动的课文,采用表演朗读;相声小品及剧本,可在班上搞一次比赛;容易混淆的语句,采用对比朗读;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采用竞赛朗读;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采用小组轮流朗读等等。当然也可以把几种形式结合起来,做到有分有合,学生就会越读越有兴趣。

四、理解课文,诱发情感。要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必须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因此,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教师应创设文章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文章的思想情感。例如:《再见了,亲人》第一自然段写的是志愿军与大娘话别。文章一开头就写道:“大娘,……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首先是呼告,随后直接抒情,运用了疑问、设问句式,显得特别亲热,因此,应该用亲切、安慰的语气读。最后的“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要以崇敬的心情和强调、肯定的语气读,这样对“亲人”的感情也就表达出来了。

五、评价激励,感悟进步。在朗读时,学生往往只知道凭自我感觉读下去,而不知自己有很多地方把握不准,常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现象。如何破解这个难题,那就要指导学生对朗读进行评价。一方面学生在评议中能加深理解,进一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中认识到自己朗读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朗读能力。一直以来,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往往空泛,一句“你读得真好!”或“你读得很有感情!”看似在激励学生,但学生并没有知道好在哪里,有感情在哪里,并不能真正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朗读评价,不仅应该具有即时性、现场性的特点,而且还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诊断性。

总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在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还是要根据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尽可能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使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课文的情感,缩短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的。

在情感方面,男女认知存在一些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表达方式不同。男性通常更倾向于通过行动来表达情感,而女性则倾向于通过言语和情感表达来交流。

2 情感体验不同。男性通常更倾向于表现出冷静、理智和控制的情感,而女性则更倾向于表现出温情、敏感和情感化的特点。

3 对情感的处理方式不同。男性通常更倾向于通过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来处理情感问题,而女性则更倾向于通过情感支持和情感共鸣来处理情感问题。

4 对情感的重视程度不同。女性通常更注重情感的交流和表达,而男性则更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行动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男女在情感认知方面的一些普遍差异,不代表所有男性和女性都具有这些特点。每个人的情感认知方式都是独特的,应该尊重和理解彼此的差异,建立健康的情感关系。

微博上看到一个话题:被父母极度忽视是什么感觉?

有一个博主说,自己从小就被父母忽略,感受不到家人的爱。

她还是个婴儿时,父母觉得照顾婴儿太麻烦,就将她送到农村亲戚家里。

2岁被接回后,父母不是将她扔给保姆,就是将她锁在家里。

一年级开始,她从来都是自己起床,吃早餐,上学,周而复始……

8岁被送到寄宿学校,即使周末回家也经常看不到父母的影子。

在别的同龄孩子还在父母怀中撒娇,她却活得像个孤儿。

由于长期得不到关心,没人交流,博主变得敏感,自卑。

希望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的,能从别人那里得到。

正如《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写道:

“世界上任何一个家长都有过让孩子失望的教育失误,但真正有害的是情感忽视的父母对成长中的孩子的情感需求一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深以为然。

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回应,就像一道光,照亮未来的路。

可如果失去了这道光,孩子犹如坠入深渊,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被情感忽视的孩子,就像永远填不满的漏洞。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

情感上的忽视和冷漠与身体上受到的物理折磨相比,不能说更糟,但至少同样糟糕。

它看不到摸不着,却让人痛彻心扉。

丘吉尔一直以来,都是无所畏惧,果敢坚强,可他的一生都在和抑郁症抗争。

他在自传中写道: “心中的抑郁就像条黑狗,一咬住我,就不会放松。”

原来,丘吉尔出身贵族,父亲伦道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常年热衷于政治。

母亲生下儿子时年仅20,美貌出众,忙于社交应酬,无暇照顾刚出生的儿子。

哪怕丘吉尔给母亲写信,母亲也从来不回;

印度服役三年间,母亲只给他写过两封信,但无关嘘寒问暖,而是家里的报丧信。

因为长期经受父母的忽视和冷落,丘吉尔时常敏感脆弱,没有自信。

即使后来他已经成为伟大的英国首相和演讲家,可他却认为——

我的成就很多,却一事无成。

父母对子女的情感忽视无异于一种精神暴力,时时刻刻都在侵蚀着孩子的内心。

坚强如英国首相都无法逃脱,更何况对普通人。

一个人如果在童年的时候,没有得到充足的爱的养分,成年之后,就会不断地想要填补这个漏洞,如果这个洞一直填不满,那么就会永远生活在痛苦之中。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存在性焦虑”,是指当父母总是用敷衍和冷漠的态度来面对孩子的言行,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是可有可无的。

毁掉一个孩子,不理他三次就够了。

被情感忽视的孩子,会成为刺向别人的尖刀。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得不到爱的回应,他的心灵会干涸僵硬,甚至成为伤害别人的尖刀。

《我本不该成为母亲》这本书有一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

主人公布莱丝在生下女儿后,女儿的整日哭闹让她心力交瘁。 于是,布莱丝经常把幼小的女儿晒在一边,任凭她大哭大闹,自己则带上耳机,拼命写作。

渐渐地,女儿因为得不到母亲的回应,在长大后,竟变成了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孩子。

10岁时,她在游乐场把一个男孩推下滑梯,导致对方死亡;

后来更加变本加厉,竟然把刚满一岁弟弟的婴儿车推向马路,当场撞死。

为什么一个10岁的女孩会成为有暴力倾向的杀人凶手呢?

因为情感上的视而不见,就是刺向别人胸口的那把刀。

看过一个心理测试。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曾对1511名儿童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论让人吃惊:

在针对儿童的四大暴力行为——情感虐待、性虐待、身体虐待和忽视中,竟是忽视导致儿童抑郁、焦虑的可能性最大。

当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情感回应,很容易形成对自我认同的否定;为了获得更多的情感关注,他们有可能形成破坏性的情绪表达或行为表达方式,如用攻击性行为来获得关注。

很多父母觉得,只要在物质方面满足孩子,孩子就会生长得很好。

他们从不关心孩子的感受,面对孩子的痛苦置之不理。

殊不知,无视一个孩子比遗弃一个孩子更加残忍。

父母的爱带给孩子无穷的力量。

爱因斯坦说过:“爱是最好的老师,远远超过责任感。”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李亚鹏和王菲的女儿李嫣自出生起,因为唇腭裂,一直是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可是王菲却说:“我觉得她很美,很漂亮,一点都没有问题。”

夫妻二人把对女儿的爱转化为一种大爱,用女儿的名字,成立嫣然天使基金,用来帮助同样患病的儿童。

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女儿,不管你生来如何,我们都爱你,爱你的一切。

并且因为有你,我们愿意帮助和你有同样遭遇的孩子。

如今的李嫣,独立自信,多才多艺。

也许她是不幸的,生来有着缺陷。但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有着用全力呵护她感受,爱她的父母。

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尊重和爱护的,他们的内心便会充满力量。

**《奇迹男孩》中,奥吉是个有着面部缺陷,相貌丑陋的男孩,他敏感自卑,担心同学会嘲笑他,上学时都带着头盔。

但只有爸爸鼓励他:“也许你会很孤独,但是我们一直都在。”

当奥吉因为丑陋受尽同学的冷落和欺负时,妈妈对他说:

“你一点都不丑,每个人脸上都会留下各种痕迹,而这些痕迹标记着我们去过的地方,绝对不是丑陋的。”

奥吉生来就注定要比别的孩子经受更多的荆棘坎坷,但是幸运的是,他拥有懂得爱和尊重的父母,他们给了奥吉最安全的庇护。

父母的爱和鼓励让奥吉有勇气走出家门,直面挫折和挑战。最终他成长为聪明、勇敢、乐观的奇迹男孩,并让身边的同学朋友接纳了他。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

父母的爱,会为孩子的心灵镀上金身,创造奇迹。

爱的光芒可以穿透恐惧和漫漫长夜,带给孩子无尽的能量,帮助他们度过生活中所有的不堪和磨难,收获一份自信和幸福。

没有回应,家也是绝境。

当孩子的情感迟迟得不到回应,这种感觉如同石牛入海。

这种绝望的感觉,会让孩子的心灵变得千疮百孔。

长期以往,不仅会让亲子关系布满裂痕,还有可能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亲密和最信赖的人,无论多忙,请不要忽视他们渴望被爱的眼神,忽视他们的情感需求。

当父母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孩子的情感产生共鸣,孩子的情感需求可以得到满足,成为孩子一生的精神财富。

有了父母的关注和理解,孩子才能成长的自信乐观,豁达开朗。

有了父母的陪伴和尊重,孩子才能拥有无穷的力量,从容面对人生的风雨和磨难。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共同目标,这足见它的重要性。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感悟了文章,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得到审美愉悦,受到情感熏陶。然而指导朗读难,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更难!这是许多老师的困惑。显然,怎样有感情地朗读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朗读的感情从哪里来

不少老师认为“感情”从认识中来,只要“读懂”了内容,也就能读出感情来。一般的教学思路是:呈现(确定)读的内容——理解意义——读出感情来。

如呈现《女娲补天》的第一段:

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女娲难过极了……

初读这段文字以后,教师问:你看到、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女娲心里感受到什么呢?当学生回答“感到可怕”、“女娲心里又难过又着急”以后,教师便要学生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在阅读理解中获得文字所负载的某种信息或意义以后,进行诸如重音、停顿等读的方法指导,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是许多老师朗读指导的路子。然而,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效果也不理想,即使认识“到位”了,却仍在课文外面绕圈子,进不去自然也就读不出感情来。这是常见的现象。

什么是“感情”?它是一种对外界刺激产生比较强烈的心理反映,或由此引起的心情变化。阅读中能促使学生心理反映和心情变化的“外界刺激”是什么呢?作用于感官引起心理反映的直接因素不是文字所负载的信息或意义。众所周知,课文大多是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是其主要特征,作者是通过描绘意境、塑造形象来表情达意的。确立和认同这一理念具有关键的意义。现代语文阅读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信息或意义不确定的文本,它内涵深邃,有许多认知的“未定点”。阅读时获取一定的文本信息或意义是需要的,但因其模糊性、不确定性,需要学生慢慢去解读。再说,理性层面的认识很难让小学生立即转化为朗读的情感。上面这段课文要是让学生通过想象,置身于“天塌之灾”的可怕情景中,想象“创造了人类”的女娲目睹了“许多人被火围困”、“许多人在水里挣扎”的心情,朗读时难道还不动感情吗?这说明阅读的理性化倾向,或者认识与情感的分离阻隔,是朗读难以出感情的症结所在。

二、感受形象、体验情感是朗读指导的主要途径

语言是存在的家,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寄寓在文字中的,“情动而辞发”。阅读则是“披文而入情”,感知课文的语言文字,感知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在审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情朗读是情感熏陶的主要手段。这是一个过程,课文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字里行间作者所倾注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世界相互作用,学生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第一步是学生“潜入课文”,触摸言语形态,引起阅读冲动;第二步感受形象,体察情感,内化以至物我交融;第三步感情朗读,激情在朗读声中得到释放。“感情”一词由“感”与“情”所组成,朗读先“感”(感知课文)而生“情”;再者,情用读的形式来宣泄,变成“情感”了。其中,感受课文形象、体验作者思想感情是朗读指导的关键环节。

由此可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阅读的一种高峰体验。如同登山,一步一陟,才能登临险峰观赏到奇丽的景色。孤立地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或者蜻蜓点水式感知课文,游离于课文语言文字、课文形象之外,学生少有真情实感,用一种矫情、虚情来朗读,是有悖朗读的规律和目的的。

感受形象、体验情感的具体方法,要根据学生年级、课文、教师自身条件有异而变化,不能一概而论。根据上面的认识,以下略举荦荦大者以供参考和研讨。

1.充分自读自悟,渐入佳境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正确”、“流利”、“有感情”,既是朗读的不同层次,也体现了朗读指导的渐进性。“有感情地朗读”基于“正确”、“流利”,不可越位,否则欲速则不达。我们应改变眼下动辄让学生快速读课文,读了就说出意思的做法。“感悟感悟”,不能“赶着学生悟”。宋代学者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读“流利”了,教师可提示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画面,把语言文字转化为生活图景。触景生情,由感生情。叶圣陶先生说的“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是也。在学生自读自悟想象画面以后,教师可适当进行朗读的指点。如这样提醒学生: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觉得哪些词呀、句啊,要怀着感情来读?还可以走到学生身边去听听,个别交流、指点,了解学情为集体朗读指导做好准备。

2.交流朗读体会,相互启发

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要交流朗读体会。学生个体自读时难以准确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有时找不到读的感觉是难免的。这就需要学习伙伴在读中相互比较、相互启发,一个学生读得到位会立刻感染大家,让大家豁然开朗。教师应及时点评,以点带面进行指导。譬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第二、第三段: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林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林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林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房屋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教师指名朗读课文,要有重点地抓住词语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如当读到“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林一棵一棵砍下来”时,让学生说说带点的词语是怎样读的。学生可能会这样说:这些词语我读得重一些,从“拎起”、“一棵一棵”这些词语中,我读出了他们砍树是不假思索的,想砍就砍很随意的。我是怀着批评的态度读的。又如读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学生可能会想:我眼前似乎出现了人们无休止地在砍树木的情景,心里很难过。再如读到“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时,学生也可能会说:本该读得高兴,可是实在高兴不起来,因为靠砍树得到的东西迟早会失去的,灾难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降临……精读课文的朗读指导,最具普遍意义的方法是把理解内容、体会作者感情和指导朗读结合起来。

3.入情感知形象,移情体验

移情是朗读指导的重要方法。朗读指导需要通过课文言语创设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情境中的文字原本是有声音的、有色彩的,学生读着读着会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譬如写人物的课文,要在情景中揣摩人物的个性及其言行和神情。如《从现在开始》,读中体会动物世界中狮子、猫头鹰、袋鼠、小猴子说话的神情和语气。如: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他想到自己成了“万兽之王”,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教师可引导小朋友进入大森林里动物们竞选“万兽之王”的情景,问:谁来当猫头鹰,看他怎样下达命令?等学生朗读以后,评议“猫头鹰”下达命令时是否“神气极了”。又如读《船长》一课中船长与机械师、大副的对话:

黑暗中人们听到这样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洛克机械师在哪儿?”“船长叫我吗?”“炉子怎样样了?”“海水淹了。”……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福大副!”大副回答:“到。”“还有多少分钟?”“二十分钟。”……“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读好这些简短的对话,关键在于引领学生进入一个人们“惊恐万状,一片混乱”,轮船只剩二十分钟就要下沉的危难情景中去,想象船长就在我们眼前,他镇定、果敢、忘我、富有经验。朗读只有用坚定、有力、快节奏的语气和语速才能把船长的形象凸显出来,我们才能真正感受这个“伟大的灵魂”。

联系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小朋友更为有效。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转移到课文的朗读指导上来。如《三个儿子》:“一桶水可重啦!妈妈们提着沉甸甸的水桶胳膊痛了,腰也酸了……”老师启发说:你们见过妈妈提水吗?谁来当一回妈妈,试试提一桶水的感觉;请这位妈妈把提水的感觉用课文里的话告诉大家。有了生活体验也就能读出感情来了。

三、范读是教师最直接、最有效的朗读指导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亲身示范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指导。教师范读有这样一些好处:一是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便于学生学习模仿。范读很受学生欢迎,往往报以热烈的掌声。二是以情激情。范读让学生一下子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找准朗读的感觉。教师读毕,学生情绪激昂,跃跃欲试。大凡名师都是范读的高手。如果你感到有感情朗读指导乏术,那么你的范读就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张“王牌”。教师的示范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学生朗读时随机示范

教师以平等者的身份参与朗读,或与学生对读、分角色读,还可以引读、领读等。如《珍珠鸟》一课中的句子:“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窦桂梅老师是这样指导朗读的。

师:读这些句子要注意啊,它可是胆小的,你该怎么读才不吓着它们?

(学生读得有些重)

师:气重音可不能重。要是我读的话,我读得还要轻,因为经是那么娇小,那么怕人,我会这样读:“我便用吊兰……”

窦老师读得“小心翼翼”,学生鼓掌。

支玉恒老师教学《匆匆》时,把指导学生朗读与自己范读结合起来。如学生读了第二段,支老师说:朗读不是声音越高越好,得根据文章的感情色彩读。比如像这样的感情,是很深的感情,读的时候就不能读得太实了,要读得“虚”一点。接着支老师范读:默默地算着,八千多日子已从我手中溜去……惋惜之情就读出来了,学生眼前为之一亮。

2.范读全文或重点片断

假如课文比较深,生字新词比较多,教师宜在学生初读前范读,其作用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字、读通句子、增强语感,也为有感情地朗读打下基础。目前学生的朗读水平不理想,低年级学生唱读现象较为普遍,教师范读尤为重要。假如课文并不难,重在读得情意浓浓、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可在课中范读。教师觉得自己的范读不甚出色,那么退而求其次,播放高水平朗读录音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备课备朗读十分重要

教师朗读得有声有色、具有感染力,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备朗读有这样几件事要做:一时读中揣摩课文句子的含义,分析人物的心理,体会语言的情感,自己先进入角色,激发起自己的强烈感情。这样,朗读时才会情绪饱满,把自己的全部热情倾注到朗读中,努力与课文中的感情一致。二是琢磨朗读方法。指导学生朗读强调真情实感,不必过多强调朗读的方法。但对老师来说,在朗读中表达感情,除了要有真情以外,还得讲究朗读方法。教师掌握了方法自然会渗透到学生的朗读指导中去。朗读的声音技巧主要表现在重音、停顿、快慢、高低等在表情达意时的变化上。朗读有轻有重,才能使语意鲜明,感情跌宕起伏富有变化。语速变化可以区别人物特征,还可以区别情绪、气氛。如快读以表达兴奋、欢乐的情绪,紧张热烈的气氛;慢读表达悲伤、沉重的心情,平静、凄凉的气氛等等。三呢,不得不说“功夫在诗外”。练好朗读扎实的基本功,是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的必须条件。教师不是演员,不是播音员,但要想取得好的朗读效果不能忽视这方面的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实质上是阅读步步深入的过程,是综合性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它需要熟读,需要精思,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它需要情感体验,需要驰骋想象……抓住了这个小小的切口,整个阅读教学的品质就会得以提升。

过强的情绪共情能力可以让人体会到丰富的情绪,运用的好的话,被共情的那一方能感受到被理解认同的感觉。

但是物极必反,过于强大的的共情能力如果加注在没有与之能力相匹配的躯体上,这对共情者本身将会是一种伤害。强烈的情感如果没有及时疏导的话,这种伤害会造成成倍攻击,因为这本来就不是ta应该承受的情感。我不知道这种伤害到底有多么的大,但是我知道这会很难受,而这是出于我的认知共情得到的认识。

我妹妹的情绪共情就比较强,但是与之而来的是她的早熟,会失去很多快乐。我印象很深刻,有一次她突然对我来一句:姐,你是不是压力很大啊。还有一次她突然来一句:感觉你经历了好多坎坷啊。但是实际上我当时本身并没有任何感觉,

 学前儿童的情感由情绪刺激引起情感体验,具有直觉性、易外露、不稳定、易受感染、易受暗示等特点,行为受情感直接指导调控,加上幼儿认知水平有限,模仿性又特强,都直接导致了攻击性行为的发生。而家庭的溺爱、幼儿园玩具数量、活动空间密度的影响,也使攻击性行为更易出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儿童的社会性、情感与个性全面发展,从环境、情感着手,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引导孩子体验情感、宣泄情绪来保持自身心理和谐,从而防止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一 、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

  首先,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空间。我们曾对100多例攻击性行为进行分析,出现80%左右的攻击性行为发生在室内,20%左右发生在室外。而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了游戏室中儿童人数增多会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增加,因此为孩子创设一个适宜的空间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作为幼儿园还存在招生数与效益的问题,一般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幼儿数与活动空间是很不相宜的,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呢?我们做了一个尝试:一般在天气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将室内活动安排在室外进行,这不仅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充足的活动范围让孩子自由活动,同时也能减少同伴间因为拥挤而产生的无意碰撞与摩擦,另一方面在阳光、微风等自然条件下也能使人保持良好的心情,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出现。而在室内设置活动区域时也应考虑幼儿的活动空间,将活动区域间隔摆放,尽可能为幼儿创设更多的空间,在指导时也有意引导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到人数较少的区域去活动,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有了明显降低。

  第二,为儿童创设一个适宜的心理环境。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处于不良情绪状态的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孩子,可见情绪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出现的频率。而孩子的情绪又有易变性、波动性和易“传染性”等特点,如何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孩子处于积极的情绪体验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师生之间、同伴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宽松、愉悦的环境,教师以爱心平等的关注每个孩子,尽量避免给孩子造成过多的挫折感和压抑感,并注意观察对出现的不良情绪反应的孩子及时加以疏导,使孩子能从不良的情绪体验中恢复过来,以维持心理的平衡。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二个小方法颇为有效:一是每天幼儿来园时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营造一个活泼轻松的氛围。二是设立心情角,使孩子在绘制心情角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并结合“与老师讲一讲,和好朋友谈一谈”的活动,使孩子在与老师、同伴的交流中得到心理上的宽慰。

  第三,要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自己的年龄阶段的特点。即以工具性攻击占优势。100多例攻击性行为的分析中发现有40%的攻击性行为是因为争夺玩具或材料而引发的。因此,适宜的材料的投放,对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出现有很大的作用。适宜的材料包括材料数量的适宜和内容的适宜。教师在投放材料时数量要充足,以减少孩子彼此为争抢同一个玩具而产生的矛盾,而材料的内容也十分关键,有一些玩具本身就具有攻击性倾向,如小棒、小刀等,教师在投放时应回避这些材料。而幼儿园的经费问题又通常不能满足对活动材料投放数量上的要求。在实践中发现“自带玩具”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法,一方面可以弥补幼儿园活动材料不充足的缺点,另一方面通过交换玩具可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使孩子学会分享并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从而有效的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二 、提高幼儿认知水平

  幼儿攻击性行为多与其认知水平较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幼儿往往对来自同龄伙伴的信息以自我为中心做出判断。如果一个儿童对别人的行为判断是敌意的,他的行为就会表现出攻击性。幼儿中很多攻击现象的产生都是因为彼此间没有搞清楚对方行为的动机是什么,而用敌意去判断别人的动机。另外,幼儿之间很容易产生行为上的相互模仿,一个不善攻击的幼儿在一个相互攻击的群体中,很快也会以攻击的形式对付其他幼儿。因此,我们必须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教育幼儿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同伴。在儿童出现攻击行为后,可以心平气和地让他说出事情发生的全过程,这样会避免全盘否定他而导致其心里不服,因为儿童在攻击他人时总是自认为有理的。我们可以肯定其合理的部分,然后及时让他了解别人的动机是什么,接着讨论其行为的效果怎样?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冲突的办法?什么样的行为更受欢迎,以及攻击行为发生后如何妥善处理?如何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好孩子?等。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讲故事等形式激发幼儿对攻击性行为产生否定情绪。此外,教师对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关注:(1)点名表扬:在平时活动中只要发现一点友善行为,都及时给予正面鼓励—点名表扬。(2)游戏奖励:若他们出现较多或强度较大的友善行为,在自由游戏时间任其选一项自己喜欢的游戏内容进行奖励,并引导全班幼儿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做。(3)物质奖励:让全班小朋友对他们一周的行为表现进行评定,由老师结合点名表扬、游戏奖励的情况综合确定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如:累积几个五角星就能换一个小奖品(手工作品、自制小玩具等)。通过以上一些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幼儿提高认知水平,逐步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从而防止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三、 注重体验,激起情感共鸣

  幼儿期(3-6岁)是孩子情感发展和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幼儿的活动和行为的情绪色彩非常浓厚,情绪直接指导、调控着儿童的行为。根据情感的本质特征及幼儿情感的发展特点规律,我们从“情感体验”、“表情表达”、“替代想象”、“自我调节”几个方面人手来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1、 情感体验。依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创设的环境中进行体验,从此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为此教师要注重创设典型情景。如:让爱打架的小朋友在角色游戏中扮演挨打的儿童,让他体验一下挨打者的心情,让他把挨打后的表情、委屈和悲伤表演出来。经过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孩子学会从挨打者的角度想问题,意识到打架给他人造成的伤害,逐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

  2、表情表达。表情不仅是幼儿情绪体验的表现形式,而且在表达感情时,其情绪体验也随之发生变化。《心情预报》活动就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表现的环境,当孩子拿着心情图,象播音员一样站在“电视机”前播报心情时,兴趣非常浓厚,在提问什么情况下心情不好,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情变晴天,幼儿对自己各种感情体验进行了回忆。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学会了用恰当的表情表达自己的情绪,沟通了自己与同伴之间的感情,并学会了观察别人的情绪,调整自己的情绪。

  3、替代想象。多让孩子想象自己处于别人位置时的感受,有助于攻击性行为的减少。我们通过与工业园区博爱学校小朋友的“同乐”活动,使孩子们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生存教育,当看到瘸腿的孩子扶着栏杆,撑着走步器,艰难地滑滑梯时,孩子们深深体会到“你真能干,你真行。” “我与你比一比”代替了“我需要帮助”,纠正现代孩子任性专横的心理。大(二)班的孙雨琦小朋友是个脑瘫儿,歪歪扭扭的样子孩子们感到异样。开展“同乐”活动后,每天有一位小朋友值日照顾她。当雨琦走台阶时,小朋友会蹲下来帮助她抬脚,上厕所时帮忙搀扶着。特别是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当看到雨琦想与大家一起游戏时,他们会时刻关注着,不仅学会了耐心、等待,也学会了担负起照顾雨琦的责任,通过情感体验转移了幼儿的侵犯性情感。

  4、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是指在没有外部指导或监视的情况下,个体维持其行为历程以达到某一特定目的的过程,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我们设立了“心情小站”,由幼儿轮流当心情疏导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分析争执的问题。当其他幼儿发生争执或矛盾后,请小站帮忙解决,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从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通过概括他人的观点,逐渐将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人的价值观,纳入其自我概念中。

  四 、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分享能力

  教育与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证明:人生的每一阶段,从某一阶段讲都是为后继阶段打基础。幼儿时期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会有助于幼儿学会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会有助于幼儿以后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1、自带玩具,鼓励幼儿独立交往。在家庭中,幼儿一般只与家人交往,进幼儿园后,交往范围明显扩大了,他们要学会与同伴交往、合作、分享。为了让幼儿感受到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教师定时让幼儿带上心爱的玩具到园,并把玩具的性能和玩法告诉小朋友。在活动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启发他们加强同伴间的交往,并及时鼓励幼儿积极的交往行为。活动后让幼儿讲讲“你和伙伴如何玩?你的玩具给谁玩了”等,让幼儿交流各种交往的方法,从中体验交往的乐趣。

  2、多给幼儿提供一些轻松自由、感兴趣的合作活动。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而游戏对于幼儿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化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开展娃娃家、医院、超市等角色游戏时,让幼儿自由组合、自己分配角色,一起玩,一起交谈,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交际,并从中体验了与同伴交往合作的快乐,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以及互爱互助、热情待人、友好协作的优良品质。

  3、教师参与并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幼儿对幼儿园的适应和喜爱是从其接触的教师和同伴开始的。教师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交往中,积极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引导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合作、分享,当幼儿能较好的与同伴合作、分享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进一步强化幼儿合作、分享行为。另外,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合作、分享能力强的幼儿与能力弱的幼儿相互合作,从而带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幼儿交往、合作、分享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幼儿在我们的有效引导下可以逐渐学会适应他人,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就会掌握良好的行为准则,学习与他人建立融洽的关系,关心他人,与他人通力合作等良好品行不断形成。从而在源头上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321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