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学会课题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学会课题,第1张

三大步教育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主持人是王军。山东省日照实验高中承担了教育部规划课题《寄宿制中学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06年开题,08年1月已结题),课题主持人是校长齐延龙。山东省日照实验高中使用三大步教育开发的教材《我们有话对你说》作为导师和学生的互动平台。2007年9月1日,王军作为指导老师,在日照实验高中对五百名教师做了《三大步是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升华和发展》的报告。王军在随后的3个月,在学校继续调研,指导三大步励志教育的实施,并写了《关于全员育人导师制的调查、思考和建议》等两篇论文,对该校的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中学可以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和原来的班建制并行的管理制度。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导师负责小组或宿舍管理,班主任可以同时是导师。班级建制也有重要作用,教室是文化课教育和集体朗读励志信的场所。导师指导学生的场所可以在教室,可以在宿舍,也可以在操场。

枣庄市第七中学

市级全员育人导师制特色项目学校创建

实 施 方 案

近年来,枣庄七中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和山教发201110号文精神,根据《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全市“全员育人特色建设推进会”的要求,结合我校的“责任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将全员育人工作推向深入,使我校的“责任教育”取得新的成果,学校决定创建市级“全员育人导师制特色项目学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为指导,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要求,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将全员育人导师制与我校“责任教育”紧密融合,做到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言传身教相结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利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在我校“责任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前期工作基础上,立足农村实际,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继续达成以下目标:

1 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亲和力,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对学生实施亲情化的管理和个性化的教育,在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的同时,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文明习惯,培养责任意识。

2 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线,紧紧抓住“打造精品高效课堂,办北庄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发展。

3 进一步完善学校、导师、学生、家长等多位一体的合力育人制度,既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调动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设个性化、亲情化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模式。

4 发挥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的优势,将“全员育人,一岗双责”制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建立教师成长与师德教育的有效模式,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实现教育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的全面转变,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5 将我校“责任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班级民主管理与“全员育人,一岗双责”导师制紧密结合。让导师制为“责任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提供动力,为班级民主管理探索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责任意识,激发学生责任情感和成长动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感恩心、责任感、义务感,健全学生人格,逐步形成自我管理的具有长期、长效可持续发展力的德育理念。

6 在普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同时,加大对特殊学生的关爱力度,尤其关注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单亲及父母双亡学生、残疾学生和留守儿童,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

三、工作原则

1 全员性原则。一是学校所有教职员工都是育人者,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二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 全面性原则。每一位导师既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也是学生生活的引导者,思想心理的疏导者,让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3 发展性原则。导师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长远目标、阶段目标。

4 对应性原则。每名学生都要有自己的导师,每位导师都要有关爱的学生。导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及认知基础,循序渐进,跟踪管理。

5 个性化原则。人才多样化,个个能成功,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通过个别化的教育,因材施教、因人施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6 人本化原则。导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随意泄露学生的个人隐私,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亲情般的关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实施步骤

学校建立工作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效。

1 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市级全员育人导师制特色项目学校”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创建工作的领导、实施。政教处、教务处和级部具体负责实施的日常工作,做到领导到位、分工负责、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组 长:吕英武

副组长:高西强 孙守领 任泽堂

成 员:赵瑞山 杨德江 王明耀 刘宗华 任思贵 王广亮

2 宣传发动。召开教师会议,组织老师们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分析当今学生弱势的根本原因,提高认识,减少盲目性。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全员育人导师制对学校科学管理、促进学生主动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要进一步明确在“责任教育”实施过程中自己的责任所在。“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

受关爱”“让学生有倾诉的老师,让老师有牵挂的学生”要成为全员育人导师制口号。

3 选配导师。成立全体任课教师为成员的班级导师组,并向学生公布。实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任课教师负责制,班主任是班级导师组组长,是导师制工作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召开“全员导师制”班级主题班会,参加人员为全体学生和本班全体任课教师,让学生充分了解“全员导师制”的含义、原则和方法。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优势、学习风格、学习弱势、同伴关系、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情况和学科教师的教育风格特点,尤其要特别关注家境贫寒、行为不良、心理封闭、学习困难、父母离异、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在学生和导师之间双向选择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合理确定导师,并填写《枣庄七中导师分工班级明细表》。每位导师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担6名分包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心理诸方面个性化的指导工作。

4 阶段总结。每位导师根据分包学生的实际,制订计划,提出阶段性的工作设想和目标,期末总结。班级每月召开一次导师会,互通情况。级部要做好工作计划,及时总结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协助班主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学校不定期组织级部间的经验交流,推广典型经验。

五、工作职责及要求

(一)班主任导师的职责是:

1 负责本班导师与学生的选配和协调工作。

2 协调班内各位导师之间的工作。

3 与导师一道负责班级思想道德教育。

4 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查补薄弱环节,提高班级教学质量。

5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指导班委会进行班级管理,将我校班级民主管理的优势凸现出来。

(二)科任导师的职责是:

1 要从关心学生学业进步、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改进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因人而异地制定指导计划,在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学习习惯、学习过程等方面向所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并接受学生在学习等方面的咨询,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 能够热情诚恳、主动积极地接受学生的申请或学校的委托,全面深入地了解所指导学生的兴趣、个性和特长,采取整体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以个别辅导为主的方式,关心帮助分包学生。

3 关注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过程,通过与学生频繁而深入的交往,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成功的生活经验传授给学生,帮助、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防止和纠正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 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课外文化娱乐活动,激发他们参与活动发展个性特长的热情,教会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在实践中培养、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到明确要求、悉心指导、定期检查。

5 与学生家长、其他科任教师保持联络,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方面的困难。

6 系统考察和评定所指导的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及时填写工作记录,每学期提交一份 工作总结 。

(三)对学生的要求

1 经常主动地向导师汇报学习、工作情况,接受导师指导,按要求完成导师交给的各项任务。

2 积极主动地参与导师所组织的各种活动,服从导师安排。

3 每学期撰写一份 心得体会 。

六、具体措施

1 摸底建档。导师要经常与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联络,及时沟通情况,全面了解所指导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包括家庭状况、身体状况、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学习成绩等,了解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存在的困难,填写学生成长跟踪管理表。

2 谈心交流。导师关心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并给以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学生每2周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导师每月至少与学生亲切交谈一次,不做居高临下的“说教者”,了解掌握问题学生的进步状况,发现闪光点,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多提出希望,给予耐心、细致地指导,帮助学生挑战自我、改正不足,解决学习、成长中的困惑与矛盾,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心。

3 家访。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学校提倡每学期实行家访,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每月与学生家长交流一次,通报学生在校发展情况,掌握学生在假日里的家庭表现,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并做好记录。可以采取电话、面谈、家庭通知书、书信等形式进行。

4 建立个案分析制度。级部每月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探索规律,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学校必要时对重点案例、特殊情况进行集体会诊,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困惑。

5 记录。要求每位导师填写家访情况、谈话和帮助措施,建立成长记录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

素养、兴趣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对学生每月的表现及每次考试等级逐一登记,分析对照。畅通各方信息渠道,对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情况作出合理分析和评价。学期结束,要做好工作总结,上交级部。

6 活动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可由导师和学生决定。除了每天正常上课的时间外,每天利用课外活动或自习时间,学生与导师集中交流,将自己的疑难问题与老师共同探讨,导师帮助学生解答疑难,排解苦闷,调节心理情绪。

7 导师的工作列入学校管理常规的一部分,导师的全部活动都要认真作好记录,导师按要求及时、认真地填写好《枣庄七中导师工作手册》。级部进行周检查,政教处、教务处组织月检查和学期检查。

七、考核评价

1 学生评价。对学生强调多元化评价、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在学习上看学生主动学习、有计划学习情况,学习进步情况;同时看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与个性发展情况。参考政教处的有关记录,和教务处期中、期末检测结果与进步幅度。听取导师、家长、同学对受导个体情况反映,根据他们的反馈情况分析,受导学生是不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是不是各方面有所进步。

2 导师评价。采取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一是《导师工作手册》的记录情况;二是学生和家长对导师工作的评价;三是学生的实际表现(包括品德与学习的变化情况);四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评价。具体分值为:《导师工作手册》(30%)+学生和家长对导师工作的评价(20%)+学生的实际表现(30%)+其他教师的评价(20%)。量化赋分,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量化考核,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优、晋职的条件。

二〇一三年九月

服务好学生,用服务推进学生管理工作,是新时期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理念。在职业院校,如何建立全员育人的机制呢?这些年来,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对服务学生的机制进行了创新和探索,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学院创造性地建立起党员干部“321联系制度”,从而带动了全员育人目标的实现,收到了显著效果。

“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无空地、处处都育人”,这是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员干部“321联系制度”实施手册》上的一段话。

为扎实推进学院全员育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结合全国示范院校骨干院校建设方案,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党员干部“321联系制度”,即:学院领导“三联系”:每位院级领导联系一个系(部)、一个班级、一个学生宿舍;中层干部“二联系”:每一位中层干部联系一个班级、联系一个学生宿舍;教职工党员“一联系”:每一位教职工党员联系一个学生班级或宿舍。

为及时记录党员干部工作的全过程,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印制了《党员干部“321联系制度”实施手册》,决定党员干部中使用。据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阿布拉江·托合提介绍,学院的《党员干部“321联系制度”实施手册》具有五大功能:一是明确党员干部育人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二是指导党员干部灵活开展学生思想工作,构建和谐校园;三是促进党员干部及时协调“校”与“生”之间各种关系;四是展示党员干部在“四育人”工作方面的做法和成果;五是体现学院党委和党员干部在争优创先方面开展活动的新举措。

阿布拉江·托合提说,学院《党员干部“321联系制度”实施手册》是考核党员干部工作的重要依据,每年度结束时交由学院党委纪检办公室进行考核评价。《党员干部“321联系制度”实施手册》每学年一册,根据联系系部的工作计划,制定所负责系部、班级或宿舍的工作要点。党员领导干部要根据实施手册要求,认真、及时填写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及需要解决学生中的问题。《本年度党员评议表》由党员干部本人填写,做到实事求是,公正客观。

学院制定了院领导进系部工作记录表,党员干部“321联系制度”进班工作记录表和党员干部“321联系制度”进学生宿舍记录表,院领导和党员干部联系学生的工作情况全部记录在案,什么时候做了什么工作,一看就一目了然。

党员干部必须把学生社团开展情况,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对后勤管理等服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对班主任工作的建议,一一记录下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好遇到的问题。

学生们表示,“有了党员干部‘321联系制度’,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找到人解决,有什么心里话,也可以给党员干部们说,联系的党员们也耐心细致地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这让我们明显感觉到学院为我们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服务。”

为更好地为全院学生提供服务,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每位党员都签订了争优创先承诺书。承诺内容为:牢记宗旨,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的领导,树立服务意识,当好学生、学生家庭和社会的服务者。做争优创先,强化一流管理,提供一流服务,争创一流业绩。

学院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做到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发展,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身作则,立德树人。做到严谨治学,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空堂、不接打手机,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更新观念,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根据企业需求,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以复合型教师为自身进取目标。

要做到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习、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关怀和帮助,做学生的朋友。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定期深入学生宿舍,教学班级,对学习、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关怀和帮助。同时,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事,互帮互学,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树立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团结同事,不做有损于学校荣誉和不利于同事团结的事。

在争先创优活动中,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举止文明,作风正派,遵纪守法,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先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不赌博,不酗酒,不吸毒。讲究仪表美,衣着整洁得体,高雅大方。不做和教师身份不相符的任何活动。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地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发生违背师德、社会公德的行为。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要求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宪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先进文化,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和观念。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阿布拉江·托合提说,这些要求是明明白白写在纸上的,党员干部还有教师在工作中会对照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以此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带动了学院校风和学风的转变。

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否具有职业精神,对他们的工作成效来说,影响很大,因此,建立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质量水平高的辅导员、班主任管理队伍,能够熟练掌握日常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发展、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网络运用等方面的专门能力是职业院校必须努力做好的工作。

在建立全员育人机制的过程中,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制订并实施了辅导员、班主任培训计划,定期对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培训,把对学生开展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纳入学生管理工作重要日程之中,并作为其工作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把队伍培养、培训作为基础和核心环节,加大投入,通过培训、研讨、论坛等多渠道为辅导员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积极搭建辅导员发挥作用、施展抱负的平台,使其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待遇有保障,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良、作风顽强”的辅导员队伍。

由学院各系部负责选拔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强的二年级优秀学生干部作为辅导员助理,新生班级每班配备一名,协助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做好学生管理、思想政治、学习顾问、集体活动等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培训,以提高辅导员助理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因发挥党员的作用,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带动全员育人的目标得以实现。阿布拉江·托合提说:“全员育人的宗旨是为学生提供服务,让学生在服务中得到成长的动力。”

除了构建全员育人网络,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还建立起了主题教育体系。1月为党的教育月,2月为弘扬传统文化月,3月是青年志愿月,4月则是学院的学风建设月,5月是民族团结月,6月是关爱生命月,7月是爱党爱国教育月,9月是公民道德建设月,10月为爱国主义教育月,11月是学风建设月,12月是爱国主义教育。

每个月都有主题,学院通过讲座、板报和综合宣传活动、影展、讲座,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志愿服务活动和假期个人社会实践相互结合,双拥活动,军训、“9·18”国防教育日,学生社团巡礼月,主题教育,129纪念活动等等形式,搭建活动平台,让教育深入每个学生学习生活之中,收到了显著成效。

“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负责人是王军。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深化研究:核心理论《“三大步”学校发展和育人模式》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拟创新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导师工作计划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导师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展开“做有道德的人,我快乐,我自豪”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两个好习惯”为重点,深入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发挥自我教育功能,让学生自主管理。

 3、培养学生学有所长,学有特长,主动发展。

  三、工作重点:

 1、培养学生“两个好习惯”——负责任、养常规。

 2、继续开展“做有道德的人、我快乐、我自豪。”主题教育活动——第四篇章“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

 3、进行“阳光天使”校园艺术节——第三届学生素质大赛。

  四、具体措施:

 (一)培养学生“两个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负责任的好习惯,让每个学生成为有责任心的人

 责任心是一种习惯性行为,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是做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须的,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家庭负责任,对社会负责任,才会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报效祖国。为此,本学期我重点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负责任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主要养成:

 A、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具体做法:

 (1)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惯。指定数学课代表负责检查:课前每人要摆好自己的数学学习用品,下课后收拾好学习用具,课代表负责检查。

 (2)准备好专门记录数学作业的本子并按时完成作业。

 (3)完成作业后能及时放到书包里,每天早上能够主动的拿出作业交给课代表。

 B、在家庭和学校中承担具体责任的习惯

 具体做法:

 (1)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

 (2)爱护班级里的座椅板凳。

 (3)课前指定卫生保洁员擦白板,保持教室干净整洁。

 2、抓常规训练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我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

 A、养成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具体做法:

 (1)在上数学课前能够提前准备好学习用品。

 (2)教师能够及时的表扬课前准备好的同学并给与小红花的奖励。

 (3)课后能够迅速的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

 B、养成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的好习惯。具体做法:

 (1)教师注意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的更久一些。

 (2)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先举右手后发言,不能站起来举手或者是张口就说。

 (3)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能够让四周的学生听见,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

 (二)课间活动常规

 1、养成在操场做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的习惯。

 2、养成不在楼道内打闹的现象的习惯。

 (三)大型活动常规

 1、养成战队快、静、齐,听从口令的习惯。

 2、养成认真听会不随便说话的习惯。

导师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发挥任课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指导和教育作用,营造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根据新课程要求,为实现"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的教育理念,推动师生之间积极平等的充分互动、教书育人的和谐统一,做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特制定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1、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2、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寻找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

 3、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的探究,独立地生活,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4、发挥学校的优势,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5、适应基础教育改革,贯彻课改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一条“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教育管理之路,努力培养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强的新时代学生。

 三、方法途径

 第一,把握核心,采取“四导”策略。

 学校“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导”界定为“四个导”即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

 (1)思想引导主要是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导师通过启发、暗示、和创设情景,发现和了解受导学生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情况,利用换位思考、降低要求、平等接触、正面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加纳自己。对受导学生生存的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进行诊断分析,并施以纠正。引导受导学生确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学生生命成长的起点。

 (2)学业辅导主要是按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学生学习、选课,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和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且取得相应的学分,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导师通过分析受导学生的学习状况,加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辅导,帮助受导学生排除不良学习情绪,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意志品质,提高学习能力;鼓励质疑问难和乐思妙想,帮助学生自我识别学习风格,对不同风格的受导学生实施匹配策略,进行多重辅导方式,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效率,最终解决学困生“想学、愿学、能学、学会以及会学”的问题。

 (3)心理上疏导主要是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自尊、自爱、自主和各方面蓬勃向上的愿望。导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创设宽松的心里环境、鼓励受导学生自我表露,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指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力,指导受导学生学会与人正常交往。疏导的核心是沟通、倾听,让学生敞开心扉,是每个成功疏导者的最主要诀窍。

 (4)生活指导主要是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导师通过校园生活指导、社会生活指导、家庭生活指导等指导受导学生科学安排日常生活和合理消费,帮助受导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有益于身心健康、学习进步的生活作息制度,指导学生掌握一项(文体、科技、劳计、生活)特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第二,整合教育资源,拓宽导育途径。

 一切教育活动的目标是为了对象健康持续的发展。整合所有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将其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各要素的加工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合理的结构,注重协调发展,以实现整体最大效益。我校把沟通主题、校内外结合、学科合力、阵地利用等教育资源合理地整合,充分利用多种导育途径,使 “学生成长导师制”不断得到深化。

 (1)主题沟通。把“学生成长导师制”与主题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爱国教育等)、学生最喜爱的导师评比等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内在的潜力,重视学生的自主建构,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零距离对话,所有活动的主题都是相互沟通且有机融合,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2)校内外结合。导师结对形式既有同班结对、同年级结对、跨班结对,不仅关注学习、思想、心理、生活等方面有偏差的学生,而且对于一些各方面有发展潜力和特长的学生寓于培养、结对。如聘请校外具有良好声誉和特长的关心教育、关心下一代的有识之士担任导师,使部分特长学生确实得到辅导与提高,也使导师工作不断拥有资源活水,为我校的导师队伍增添新的力量。

 (3)学科合力。找准“学生成长导师制”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抓住各种有利时机,通过各种训练途径,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如校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超越书本,超越封闭的课堂,更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4)各阵地利用。阵地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开展导师制活动充分挖掘现有的阵地优势: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队室、德育基地、社会实践考察等,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得到锻炼,自信心得到进一步提高。校内与校外教育阵地的相结合,给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提供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活动平台。

 四、组织领导

 为保证导师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学生成长导师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导师制的规划和指导,工作小组负责导师制的各项工作的实施和落实。

导师工作计划 篇3

 本学期,我校根据本学期德育工作计划,以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德育精神,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了“香樟树下”德育导师工作计划,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注定了“学校无闲人,人人皆育人”。长期以来,班会、队会、晨会、思想品德课被视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理所当然,班主任也就成了班级德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久而久之,任课教师便将德育工作束之高阁,只注重埋头教书。学生间发生了什么事,“找班主任去!”自然而然成了任课教师的口头禅。班级管理出现了问题,“我又不是班主任!”成了一块万能“挡箭牌”。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在班主任的课堂上,学生遵纪守规,课堂教学效果好,而不少任课教师则在抱怨学生越来越不听话。这些情况正说明了我们任课教师的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 “香樟树下”德育导师工作计划不仅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助于建立师生关系。

 下面我介绍一下我所分配的12名德育辅导对象的基本情况:

 针对以上实际情况,我的本学期末辅导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化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其次教给他良好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针对薄弱学科,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愉快地学习、生活,促使他们学习成绩循序渐进增强,从而树立学习信心。

 最后,让他们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尊重老师,形成像朋友一样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想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进行电话或实地家访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过去,根据实施情况,调查研究,找出他的“症结”,对症下药,促使他往正确的方向去学去做。并建立家长微信群,及时关注动态并进行沟通,强化他们的中考意识,制定目标,奋力前行,不留遗憾。

 另外,关注每个学生的优点,要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适当给予鼓励,用闪光点照亮其前进的路,促进他学习。扬长避短,在调动受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下功夫,多表扬鼓励他做得好的地方,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结合家长进行督促严格要求。

 其次,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要经常亲近他,多找他谈心,反复教育他,不能歧视他,还要有耐心地反复教育他,并且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发挥社会、家庭的力量,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鼓励。

 最后对于学困生要关心爱护学生,必须对他们充满爱心,多理解,多尊重,多信任,以增强他的自信心。

导师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化需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交流合作能力,努力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的重构和审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使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发生深刻地变化,进一步推动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二、学生成长导师的职责:

 学生成长导师必须是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尊重学生个体发展规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教育工作者。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根据所任年级和班级实际重点跟踪5-10名学生,并尝试让班级的优秀同学和他们结成伙伴关系,每学期结束时根据指导效果决定是否更换跟踪对象。 成长导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以下方面:

 1、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心理、行为等各方面的表现,注重经常与学生的交流。

 2、经常与学生家长、其它科任教师联络,协调、指导家长和科任教师对学生的教育。

 3、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引领个性特长发展,合理指导学生的学习。

 4、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指导学生的生活和疏导学生的心理。

 5、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三、“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成长伙伴制”的实施与操作要求

  (一)工作原则

 1、个性化原则。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发展个性,制定相应的工作策略。

 2、亲情化原则。以情感交流为手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

 3、渐进性原则。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

 4、实效性原则。建立工作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实效。

  (二)工作制度

 1、建立导师工作档案袋制度。通过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

 2、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每二周至少与结对学生谈心或辅导一次,每次谈心、辅导内容要有明确记录,并要求高年级学生以书面形式向导师汇报一次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

 3、建立家长联络制度。导师每月至少要对被帮扶的学生两次电话家访或登门家访,及时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情况作详细的了解,并进行认真分析作出相关判断,努力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从而把“两制”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4、建立个案分析制度。学校要求每位导师针对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每月进行一次个案分析,并形成书面材料,做到案例分析有主题、有案例、有剖析,并提出下步调整方案。

 5、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对导师制工作的评价进行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价、质性评价。伙伴制重点看班级落实各方面工作的过程性资料

 等,主要通过学生的参与在经历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高。 一种理念: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到关爱。

 二大目标: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注重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把教师的关爱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寻找发展其潜能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人生成长。

 三个步骤:一是师生双向选择结对子;二是与学生共同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成长计划和导师工作方案;三是导师利用有效时间、时机开展有针对性的“导育”活动,在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

  四、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确定对象:

 由班主任将需要进行辅导的学生予以确定,重点考虑家庭贫寒、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等特殊学生群体。每班2-4名,由学校统一审定后,为其建立成长挡案。学校教师可以自主与辅导对象结对,原则上不重复,最后由学校确认或指定后,导师与学生签定协议。其伙伴可以在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由班主任指定,主要考虑性格、兴趣、爱好比较接近的同学。

 第二步明确目标:师生双方协商制定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应相对低些,使学生受到尊重、关爱和温暖,通过努力能尝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树立起“我还行”“我能行”的信念。远期目标要运用“理解、点拨、激励”等教育手段塑造健康人格。

 第三部制定措施:针对学生实际,导师确定有效措施,并相应建立“学

 生、家长、导师”对话机制,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2、实施阶段:

 首先导师要对结对辅导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科特长、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家庭状况、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为导师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奠定基础。

 通过个别谈话、家访、学业指导、对话交流、生活指导等多种措施的实施,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找准突破口,鼓励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成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交流阶段:

 成长导师提供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感悟、反思和指导学生的成长档案等基本素材,交流探讨成长导师制、伙伴制的工作规律。学校每学期对导师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评聘和评先的重要依据,同时根据工作记录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意见。

 在试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并逐渐扩大推广。

1、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

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这是进入硕士生学习和研究的一个前提性的条件。由于硕士生自身学科背景、学术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工作极为重要。

2、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读书、思考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术品位和研究水平。

扩展资料:

导师的相关要求:

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进行德育,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导师制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另一部分。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把学生以小组或宿舍为单位,学校全体教师都参与育人,都担任导师,每个导师负责一个或几个小组或宿舍。

全员育人导师制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从学习、生活到德育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

-硕士生导师

-导师

-导师制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教师的活动总结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的活动总结 篇1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有过硬的教学能力和崇高的师德之外,还应该要把现代教育理念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观关注的是学生潜能的发挥,是人的个性的塑造,是在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差异性和个别性,即个人特长的发挥,是学生的和谐发展。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需要通过组织各种课余活动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这半年顶岗实习中我组织学生进行的课余活动主要有认识身边的植物、美化校园、主题班会、趣味运动会等。通过这几次活动学生丰富了课余活动,培养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团结合作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我自己的组织能力。现就我这半年的顶岗实习中组织和指导学生课余活动作总结:

(一)充分准备

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道理都是相通共融的,对于组织学生课余活动来说也不例外。就拿认识身边的植物这个活动来说吧,首先要先明确在我们的身边到底都有哪些植物,并且还要查资料弄清楚这些植物的学名、科属、形态特征、生活环境以及用途等等,有条件的还可以采集标本做成样本,供学生参考。除了知识需要准备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其认知能力和知识面都是有限的。对于在讲解身边植物时,一些比较深奥的专业知识就可以不提,只讲一些容易理解显而易见的知识。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

以学生为主体是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课余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让学生在课余活动中能够占主导作用。比如说主题班会,让学生参与班会的设计,讨论班会的流程和设计活动。这样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在准备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更加理解班会主题的含义。这样班会的举办成功能使他们的自我价值可以得到体现,让他们产生成就感。再比如说美化校园,每个班级负责一块地方,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设计并实施美化方案。这样学生就会把这当做是自己的事会主动去完成,而且会完成的很好。这个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

(三)在玩中培养兴趣,获取知识

课余活动的进行一方面是为了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放松心情,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在玩乐中获取一定的知识。因此在组织学生活动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适时的鼓励他,使他的闪光点能够充分发挥,去挖掘他的潜能。并且还要适时的加入一些知识的灌输,比如在游戏中加入一些诗词的背诵等。

(四)保证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安全以及不影响其他学生上课

安全最重要,这是无可厚非的。比如说举办趣味运动会,因为天气比较热要找树荫底下进行比赛,而且要保证场地的平整。还要考虑到比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一定要叮嘱学生注意安全。因为是户外活动,要有专门的人负责看住学生。如果是小班活动,为了避免影响其他班级上课应当在远离教学楼处进行活动,叮嘱学生不要肆无忌惮的大声喧哗,遵守秩序。

(五)做好反思

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我们要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分析活动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及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把这些都记录下来,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总结经验在下一次的活动中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当然,反思不仅我们要做,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也是需要做好反思的。学生们要反思在这个活动中收获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自己做的好的是哪方面,还有哪些不足等等,还可以写下对于这个活动有什么建议。

这半年的顶岗实践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同时也发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加倍努力,让我自己变的更好。

教师的活动总结 篇2

“全员育人导师制”注重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转变,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突出师生平等地位、全面发展和有效互动的理念,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促进教师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1、增强了教师的“育人”意识,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是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以单一的传授科学知识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以说教为主,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关注与培养。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垂直的单向管理,师生之间平等地位和互动关系缺失,“育人”意识薄弱。经过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本人的教育教学理念明显改变,在学生管理中注重与学生谈心、及时交流、沟通,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育人责任感得到明显增强。

2、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特别是促进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导师制”以一种“全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提倡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业进步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使生成长为一个自尊、自信、宽容的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校自实施导师制以来,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得到家长的普遍认同。

3、增进了家校联系

美国学者科尔曼在其报告《教育机会均等》一文中最先提出:学校教育只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一个很小的因素,学生的家庭背景等更多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一方面引起了我们对学校教育的质疑,另一方面也启示我们的学校教育不能走“象牙塔”的道路,需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全方面的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并施之个性化的教育。“导师制”就此做了实践性的探索。在学校的《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手册》中规定了导师的工作职责、导师工作的常规制度。

4、教师教育方法得到改进,师生关系明显改善

在开展工作中,主要遵循了下原则:

(1)思想品德教育、心理辅导、生活辅导和学习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2)尊重、理解、热情期望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3)目标引导、正面教育、协调影响、坚持不懈的原则。

我采取的工作方法主要有:

(1)“身教”育人、人格熏陶。在育人活动中我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注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人格为学生树起前进的目标,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

(2)交流谈话、心理相容。我通过经常性地与学生谈话,以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田,建立心理上的认同,达到心理相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根据自己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运用有特色的交流方式,如可以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到导师制工作中,运用行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也可以通过日记、书信等方式和学生进行“笔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健全人格;有时还通过网上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为学生分忧。

(3)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的能力,激发学生自我调节的内

部动机,通过学生对自己心理和行为上积极主动的自我调节,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 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师生的平等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之间亦师亦友,在平等中实现及时的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彻底转变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5、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导师制着力于教育理念的更新

通过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师教育方法、提升学生德、智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提升。导师制是一项整体性的工作,这一制度的实践应用,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双赢”,教师经历实践磨练,专业素质不断提升;同时,我把“全员育人”看作是一项日常工作,也是一个研究的课题,对于所引导的过程与效果进行记载、分析,撰写个案分析材料,定期开展研讨,促进理论与实践上的交流与完善,不断提高“导”的水平。于学生而言,中学生成长导师制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尽一切可能关注人的需求成为教师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的精髓。“全员育人导师制”作为推进个性化、亲情化德育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强调个性化、亲情化、渐进性、实效性原则,以生为本,因人而异、目中有人、尊重个性、面 向全体。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的是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求,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位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享受成功的快乐。学生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教学相长”的局面在导师制下得到有效体现。

教师的活动总结 篇3

人们说:“字如其人”,一手好字,犹如一张漂亮的个人名片,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也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本学期我们沙河沿中心校开展“写字育人”活动,既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我校在此项活动中坚持做到育人于无形,育人于点滴,以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积极探索有效、高效的育人方法。

下面结合我们的实践过程做出以下总结:

(1)师生间情感的沟通,使写字教学贴近学生。

认真的做好写字方面的指导,努力上好写字课。教师的讲解不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不少于25分钟。向学生讲明姿势不正确的危害性,做到姿势不规范不动笔;平时关注学生的作业习惯、书写习惯,督促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提笔即是写字时”的意识;发动同学互相督促,互相检查写字姿势。平时上课教师做好表率,自己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的板书要给学生一种写规范,写漂亮的印象。从而有效地规范了学生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爱惜写字用具和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与态度,使学生普遍形成了较好的书写习惯。

引导学生“远离橡皮”,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再提笔写 字,提笔就要写好、写对的习惯,并且展开竞赛,以班为单位、以年级为单位举行竞赛,强化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概念。并且,由学校的小小书发家带头,带领全班学生、全年级的学生认真写字。

(2)课内外写字结合,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本学期结合教师节、中秋节到来,引导学生自己制作贺卡,运用自己的优势,在贺卡上书写优美的语句,表达感情。在书写的过程中,尊重学生对字体的选择,保护和培养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创造性,保证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

在平时的写字训练中,教师常在学生中来回巡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指导并帮助其改正。另外,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每次写字指导,我们都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子格中的位置,哪些笔画要突出,哪些笔画有变化,都要注意到。只有认真把握每一笔的落笔位置,才会把每一个字写美观、匀称。

(3)重视了学生的感悟,善于启迪。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名家作品的魅力,张贴悬挂名家名作,让学生在美的艺术作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平日的练习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寻找规律,发现不同,阐述自己的 观点,使周围的同学从中受益。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书法家,有自己的优势,引导他们积极展示自己,做到写得正确、工整、熟练、有情趣。

写字育人活动已在教学园地里独树一帜,芬芳四溢。我们将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争创适合我们学校的语文特色之路,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不懈努力!

教师的活动总结 篇4

下雨天,孩子通常喜欢撑着伞,踏着水花,在雨中玩耍,这是多么惬意的画面啊,今天我选择了花伞作为素材,和小朋友共同制作花伞。由于大班孩子在手工方面已有一定的基本,能较熟练地运用折、剪、粘贴、画的技能,因此我将目标定位在:1、学习运用折、剪、粘贴等方法制作花伞,运用点、线、图案等由中心向四周对称装饰伞面。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开始时,我以谈话:下雨天为主线,和孩子聊起有关雨天的事情,再出示范例----漂亮的花伞,激起幼儿的兴趣,通过让孩子观察、猜测花伞的制作方法,唤起孩子已有的经验,进一步再重点讲解先折、剪,做出花伞的面,运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接下来就是孩子们动手制作,在活动中,孩子们始终饶有兴趣地动手制作着,他们剪出的花伞面,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有碎边形的、有蝴蝶形、有花瓣形的,还有八边形、六边形的,加上孩子们富有创意的装饰,使得制作出的小花伞各具特色,让我再次感受到孩子们的创意思维。

活动中,我也反思到指导中出现的不足,如1、折、剪花伞面的关键是折三角形的方向,老师没有预想到孩子们在方向出错的情况下,剪出的花伞面不是整体的,而是变成两个或是四个对称的图形。2、制作伞杆部时需要多次向内折长条,这需要手指的配合才能折出大小合适的伞杆,可是很多孩子急于求成,折出的伞杆过宽,导致整体配合不够美观。3、评价时以老师的讲评为主,没有让更多地孩子参与评价,忽略了以孩子为主的评价观。

反思一次,我又有了新的收获,找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下次的活动,还能带给孩子们更多的精彩。

教师的活动总结 篇5

一、活动概况

为了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乡村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新一轮(20xx—20xx年)省中小学幼儿园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XX名师工作室成员于20xx年11月29日到普宁市兴文中学开展了“送教下乡,同课异构”活动。

本次活动促进了工作室成员教师专业成长、对兴文中学化学教学教研活动起到了指导和引领作用。活动中,工作室成员与兴文中学化生组的老师积极参与,双方各选出一位化学老师作为代表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两位老师以《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为授课内容向大家展现了各自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本次活动得到了兴文中学全体师生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学校领导亲切热情的接待和交流中,让我们体会到了学校“根深实遂”的文化底蕴。校长陈大逸、副校长黄海茸、教务主任李伟辉、副主任蔡俊豪、副主任王泽仕全程陪同参与,并做了大量的组织安排和后勤保障工作。

二、活动环节

1、集体备课——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本次活动在人选安排时,是以工作室和兴文中学各选出一位代表作为“同课异构”的上课老师。一方代表工作室,一方代表兴文中学。为了呈现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双方分别进行了集体备课。最后呈现出来的课堂是双方“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成果碰撞。集体备课活动既确保了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让老师们在交流中相互促进,拓宽了教学思路和眼界,使老师们对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2、同课异构——思想的交换,智慧的碰撞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

本次活动两位老师上课的内容为《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李燕老师以“36。5gHCl气体中含有多少个HCl分子?其占体积为多少?”引入关于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式,突出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重要性。李老师教态自然,循序渐进,整节课结构完整,条理清晰。

XX老师采用思维导图模式引出物质的量作为“中转站”的重要性,师生互动密切,以思维引导思维,让学生在探究中实现自我价值,整节课节奏把握恰到好处,学生在课堂上所呈现的素养也让我们钦佩不已,改变了我们对农村学校的认识。

3、听课评课——切磋教艺、研教并重

听评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针对本次活动两节课,各位老师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工作室各位成员各抒己见,兴文中学生化组老师们也是倾情交流,相互探索。

XX老师认为:课堂上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要敢于引导学生去挑战难点的内容,在不断的挑战与应用中,学生才会适应这种过程,从而达到灵活应用的效果。

XX老师提出:要让学生去体验各种解法不同之处,在这种体验中,学生自己会发现哪种解法更有优势,然后选择这种解法进行强化,而不是帮学生做决定,这样效果则不佳。

杨锐钦老师则认为:应该注重学生的解题规范化,做好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上的引领示范极为重要,如果教师都不能做好,学生更加不可能达到要求。

XX老师则对两节课的特点做了分析:李燕老师的课是传统教学中的极致,在习题设计上花了大量心思,所有知识和技巧都从解题中获得,层层递进,构思巧妙,是一节标准的示范课;王锦荣老师的备课则具备了一定的理论高度,在备课中积极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采用探究式教学,并对教材重新进行解读,挖掘素材应用于课程中,是一节有思考,有发展的课。

最后,XX主任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课的节奏无须过于紧张,学生的思维是上课的主线路,适当的时间给予是学生发散思维的前提,本节课是将前面所学的知识整合安放到化学方程式中,所以题不在于多,在于解题规范性地养成。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也可故意呈现一些陷阱给学生,让学生来纠正,从逆向思维让学生理解正确的概念,这样他们的印象将更为深刻。”

三、活动意义

本次“送教下乡,同课异构”活动,参加教师的人数达到43人,历经集体备课、磨课、上课、听课、评课等多个环节。通过“一节课,带动一个面”。其意义在于以下三点:

首先,促进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次活动呈现的两节现场课是真实和朴实的,值得大家去学习和模仿;大家在评课中进行相互交流、探讨,拓宽了教学思路,创新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形式。

其次,这次活动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锻炼展示的机会和舞台,整个活动有理论实践、集体备课、磨课、同课异构、听课评课等,工作室成员参与其中,提升了理论水平,提高了教学素养,同时也明确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再次,“送教下乡”的成功开展,为我工作室搭建了城乡教育有机联系的桥梁,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本次活动中,不管是工作室的各位成员还是兴文中学的师生,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意,犹如这冬日里的暖阳般让人舒适惬意。而“同课异构”的方式也为老师们在教研上指明了新方向。在大家的肯定中,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四、问题与建议

本次活动参与的教师仅限于工作室的成员与兴文中学的教师,辐射影响还不够广,希望今后“送教下乡”活动中可以联合其他工作室及临近学校共同参与,共同研究探讨,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391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