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通常指道德怙感和操守的结合。是构成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不同社会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无产阶级的道德情操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的优良传统,是无产阶级的道德情感和革命坚定性的结合,表现为坚定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论文
一、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
11大学生情感的特殊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处在生理与心理的快速成长阶段,在情感需求上呈现出强烈性和复杂性。加之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思潮冲击时,缺乏对新事物的辨别能力,所以他们常常受外界复杂环境的影响,出现了不少的情感困惑,不少大学生对自身的情感问题感到无所适从,他们迫切需要学校从情感上给予帮助和引导。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诸多大学生自杀自残、违法犯罪、校园暴力等事件,这些事实告诫我们,在新形势下关注大学生特殊的情感需求,加强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已成了当务之急。
12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1)熏陶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情感教育,能够为校园营造和谐、融洽的情感氛围,有利于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情感教育也能够为大学情感教育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为创新大学教育的模式提供研究思路和实践指导。
2)共鸣作用。情感教育的运用,能够让老师与大学生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学生与老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3)激励作用。积极的情感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充分挖掘积极的情感因素,利用其对行为的积极影响,以此来推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情感教育的观念认识不到位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一方面,高校教育主体受根深蒂固的教育模式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只关心自己传播理论道德知识的水平,强制性要求学生无条件接受既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而缺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关注,也缺乏对情感教育的科学认识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高校情感教育的运用忽视了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尊重。我国传统的学校情感教育更加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强调社会的价值而缺乏对大学生个体价值的关注,淡化甚至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们只关注学校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缺乏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缺乏对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反应和接受程度的关注,这也使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大学生的个人情感难以得到理解和重视。
22情感教育的内容不够丰富
目前,一些高校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加入了情感的因素,但教育内容比较空泛、零散,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是在某些特定时刻,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向学生灌输一些与情感有关的理论知识,或者利用课堂开展几次情感培训。而情感教育应该是连续性、长期性的,情感教育的内容要潜移默化地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中,才能起到情感教育应有的作用,偶尔的几次培训所讲授的情感内容并不能系统全面地解决大学生实际的情感问题。此外,目前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容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显得不够深入,重理论,轻实践,教育内容在组织和编排上显得空洞和乏味,没有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也很难对大学生构成吸引力,激发起他们对情感教育内容学习的兴趣。
23情感教育的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
长久以来,高校呈现情感教育内容的方式比较单一,普遍采取教条化的单向教育模式。教育者往往也只是通过以课堂为主要教育形式,以灌输为主要教育方法的形
式,对道德进行说教和宣讲,将情感教育的内容灌输给大学生,这种情感教育的方法忽略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真正实现情感的互动,教育内容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种缺乏创新性的教育方法,阻碍了情感教育的深入开展,招来学生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的反感和漠视,导致高校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近几年来,有些高校虽然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如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教育等,但由于欠缺科学安排和缺少有效监督,而使情感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了只做表面功夫的形式主义倾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真情实感的流露,最终脱离了情感教育的实质。
三、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对策
3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师的传统观念中,教育是以教师为本的一种单向的知识灌输与传递,缺少了情感投入、忽视了与学生间的双向交流,这种以教师为本的教育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只有转变教师传统观念,以学生为本,倾注情感,才能保证情感教育的顺利实施。即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积极的情感态度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以学生为本,首先要求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处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有极强的自尊心,教师要懂得尊重他们,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其次,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感状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挖掘最适合学生、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再次,在教育过程中,保持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重视学生反馈的信息,倾听学生的心声,使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促进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32丰富情感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的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情感教育激发受教育者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等,从而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21加强道德情感教育
道德情感教育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情感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让大学生充分了解与认识我国的历史与实际的国情,以厚重的历史感激发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其次,要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到教育内容中,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信念;最后,要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教育阵地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地方去,通过实践活动,从中领悟到个人与国家的内在统一,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以切实的行动将爱国主义情感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转变为实际行动。
322加强营造良好人际关系的教育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是社会的人,离不开与他人的来往与交流,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缺乏社会交往经验,缺乏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在这一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亲情、友情与爱情观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1)亲情观教育。亲情观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亲人作为大学生关系网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大学生必须首先学会与之相处的对象,只有先学会如何与自己的至亲相处,学会如何善待自己的亲人,才能更好地关爱身边的人、关爱整个社会。
(2)友情观教育。友情是使人获得满足的一种基本情感,是生活中良好人际关系的体现。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友情是他们人际关系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处理起来最为复杂的一部分,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友情观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3)爱情观教育。爱情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但由于大学生对待爱情不够成熟和理性,因而会产生很多情感困惑与问题。爱情是关系着大学生人生和命运的大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是培养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任务。
323加强培养个性品质的教育
良好的个性品质包括意志顽强、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等,是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首先要加强生命观教育。目前社会上大学生轻生、杀生等事例时有发生,这警示着高校生命观教育的缺乏与不足。加强生命观教育就是要强化生命意识,使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其次,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大学生的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适应能力等等。心理素质往往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素质问题,如面对压力时的茫然无措,面对挫折时的自暴自弃,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等。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加之以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33改进情感教育的方法
331寓教于乐
教育是目的,教学的目的必须通过快乐的手段才能得以实现,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努力营造愉快的情绪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实现学习目的。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育者不能只关注学生接受教育内容的数量,而忽视学生接受教育内容的'质量。教育者只有着力于让学生在接受教育内容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积极的情感态度,才能保证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教育的内容,从而真正接受教育。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就是指教育者关注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情感状态,最大限度地实施愉快教育,充分发挥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寓教于乐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以调节学生的情绪情感为切入点,创设一切有利于情感发展的情境,融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对美的领悟和认识,调节学生的负面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快乐与兴奋的状态。
332以情施教
情感活动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内,情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感染到其他人,使之与自己产生共鸣。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情感参与度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好好把握情感活动所特有的两大功能,学会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在融洽的情感氛围中,将教育者的积极情感传递给受教育者。以情施教的教学方法就是指教育者在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自觉地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育效果。以情施教,要求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达到充分把握的基础上,融入对内容的理解与情感,在课堂上用生动的语言和活泼的形象去呈现教育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教育者投入的真挚情感,以及渗透到教育内容中的真情实感,从而感染和打动学生,使情感因素的力量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333加强自我情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实现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内化,使受教育者能自觉地将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转化为自身稳定的道德情感与品质。实现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促使大学生将内化的道德认识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动。要实现自我教育,要求教育者正确对待大学生的情感特点和需要,按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情感培训,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在课堂中,教育者采取情感互动与情感体验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如选取大学生身边的道德案例、先进事迹等,通过创设情境、角色互换的形式,激发大学生产生真实情感,以此产生对道德感的自我认知。其次,在课堂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力求将学到的理论要求转化到实践活动中去。如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参观社会考察、讲座报告会等活动,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收获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教育者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利用环境这一隐性的教育因素,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情感意志,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情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并付诸教育教学实践中。但由于情感教育在理念、内容、方法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未能使情感教育的巨大功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正确认识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运用情感教育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大的意义。
;从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上看,以清楚的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是高尚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
二是想像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像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说明你的做法会得到大众的认可。伦理的道德情感,符合人伦的最为自然的本性为出发点。
“道”是万物万法之源,创造一切的力量;德是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的行为,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提升自己的践行方式。 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也是道的体现,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罪莫大于无道,怨莫大于无德。
做到以下这些就算有高尚的品德和素质了。其实人并不需要高尚的品德和素质,只需要遵循法律所要求的,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就足够了基本的道德素质。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观念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贯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社会的整体道德风尚与个体的道德品质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由于我们个体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就是由社会中存在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转化而来,所以,我们个体的道德品质水准的高低不得不受到社会整体道德风尚的影响。一个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准很差,那么,这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的道德品质水准也必然很低。但是,一个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不就是受我们每一个个体的道德水准的影响的吗?我们每个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不可避免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个体,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品质归根到底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所以,我们不应该以社会的整体道德风尚为托词,为自己低下的道德品质作辩解,而应该想一想,我能为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提高做些什么?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为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准的提高做出贡献。
道德品质的构成
道德品质是一个综合性范畴,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五个要素组成。
道德认识主要是对伦理关系以及调节伦理关系的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们所具有的道德观。道德认识包括道德经验的积累、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道德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理解和把握。在品德构成中,道德认识是形成道德的首要成份,并且是形成其它道德成份的思想基础。没有道德认识,就不可能形成某种道德品质。尽管有人可能对自己的道德认识并没有充分的自觉,但这种认识在他的品德构成中仍然是存在的。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所出现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表现为倾慕和鄙弃、爱好和憎恶,以及同情、羞耻、信任、快乐、痛苦等情感体验。道德情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不仅需要以道德认识做基础,而且需要在道德实践中不断磨练和陶冶。道德情感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稳定的力量,积极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其作用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调节作用,即以某种情绪态度来强化或弱化个人的某种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其次是评价作用,即以赞赏、鄙视、愤懑等情绪表明对某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评价态度,从而影响到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再次是信号作用,即通过各种表情动作来示意自己行为的价值或对他人行为的态度,在道德关系或人际交往中起沟通信息的作用。道德情感一经形成,就会积极调节和影响人的观念和行为,增强或减弱人们履行某种伦理义务的道德意义。
道德意志是人在具体道德情景中抉择道德行为时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精神力量主要来源于明确的道德认识和强烈的道德情感,同时也来源于个性心理素质。在品德的诸因素中,道德意志的主要功能,是依据某种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果断地确定道德行为的方向和方式,投入行为的能量,并抑制和排除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和障碍,顽强地长时间地专注于既定的行为和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顽强的道德意志,道德认识很难转化为道德行为,更不可能终身保持高风亮节。因此,在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中,自觉磨练道德意志,就成为培养和造就个人品德的关键性环节。
道德信念是对某种道德观、道德理想的正义性发自内心的笃信。道德信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也可以说稳定和持久坚持的道德信念是行为选择的内在动机的根本性依据,是评价自己行为和他人行为善恶的内部标准。在品德结构中,它处于主导与核心地位。道德信念作为良心在行为选择和道德评价中起着准则作用。在道德信念中可以说最集中、最强烈地体现着一个人的荣辱观和总体的 道德观,因而它是人们自尊、自信、自律的精神支柱。
道德行为是在道德意识的支配下产生的具有道德价值的社会行为。作为道德行为,必须是基于行为者自觉认识而做出的行为选择,必须是影响他人和社会的同时也影响自身的具有善恶意义的行为。我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全部属于道德意识范畴,是影响、指导,甚至是决定道德行为的内在力量,但还不等于道德行为本身,一个人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些阶段,而不去通过自己的行为履行道德义务,那只能说他具有某种道德意识,还不能说他已具有某种品德。只有当他不仅具有某种道德意识,并将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形成行为习惯,才可说他具有某种品德。
道德品质是自觉意志的结果。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的渠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最终是自身自觉道德的结果。所以,增强自身的道德自觉性、勇于实践道德原则,是培养道德品质的最核心要求。
道德品质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塑造完美人格和立志成才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个人素养的最重要的标志。我们个人的素养是多方面的,如知识、审美、身体、心理等,其中道德素养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养。不仅我们中国人一直重视道德品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善”的理念置于万物之上。一个人道德品质低下,其它的素质也成了无本之木。如果没有道德品质的指导,一个人的许多才能不仅不能使他贡献社会,适足以使他有了能为祸社会的能力。今天,我们说教育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其中,首先就是提高人的道德素质。
第二,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了人的内心世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我们有了精神追求:成为道德上高尚的人,不断地向人生的更高境界迈进,从而使我们超越于物质之上,抵御物质利益的诱惑。只有当我们站在了物质利益之上,我们才能窥见精神世界无尽的丰富内涵,我们才会有那种人之所以为人的崇高感;人类的那些美好的东西:对正义的追求、同情、舍生取义的勇气等才可被我们体会到。所以,良好的道德品质使我们的生活更充盈和丰富。
第三,良好的道德品质使我们面对飞速变化的世界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这个世界飞速发展,变化很快。但这些变化往往良莠不齐,许多不良的东西往往穿上时髦的外衣,很有迷惑性。良好的道德品质能使人在这些变化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辩清方向,识别哪些是好的,哪些是错的,并能自觉地抵制那些错误的东西,不随波逐流,不被错误的东西所左右。
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既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也是离不开社会的。但我们已经说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归根到底是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应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具体来说,应从道德品质构成的五个方面,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着手,在实践中培养与发展我们的道德品质。
第一,提高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培养道德品质的起点,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水平。道德认识主要是指对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正确认识。提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努力地从社会中学习存在于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但更主要是通过“反省”的方式学习。社会的规范要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规范必须通过自己内心的不断反省。而且,道德规范的学习与科学知识学习的一个很大不同就是它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体会、反省,尤其是通过对日常生活所犯错误的时时反省,来达到对道德规范的内涵、意义、作用的全面深刻的认识(当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也需要反省)。但是反省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反省纯是自己内心的事情,“吾日三省吾身”本身需要极大的毅力。
第二,道德情感的升华。道德情感的升华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对那些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应表现出强烈的义愤,“嫉恶如仇”,对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那些道德高尚的行为要有敬畏、崇敬之心。只有这样通过日常生活的积累,我们才能培养出强烈的道德情感。从道德教育的角度,也是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正面引导,树立正面的道德形象,宣传优秀事迹,先进人物,从而在人们心中培养对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向往、热爱之情。二是批评和抨击不道德的人和事,从而使人们心中养成对丑恶行径的愤怒之情。通过这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使人们在心中逐渐培养起强烈的道德情感。
第三,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意志是我们良好道德行为的保证。那些道德品质低下的人,他们绝大多数是因为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锻炼坚强的道德意志,首先就是从小事着手,“莫以小善而不为”,许多小事情上就可见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许多小事情上就有着我们须时时克服的各种欲望的诱惑。只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才有可能在重大的考验面前毫不退缩。其次,就是在困境中磨练。当我们遭遇困境时,不应长吁短叹,更不能怨天尤人,而应把这当成是锻炼自己意志的好机会。孟子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再者,运用“慎独”的方法。“慎独”是古人提出的增强道德意志的方法。其意为,当一人独处时,能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坚守道德的规范。一个人在无人监督时,能够坚守道德原则,那么众目睽睽之下,当然能保持好的道德品质了。所以,“慎独”是锻炼道德意志的好方法。
第四,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所以,当我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得到充分发展后,我们的道德信念也自然形成了。
确立道德信念非常重要,因为道德信念是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变成个人行动的指南和原则。
第五,道德行为的养成。道德行为的养成与前面所提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密不可分。没有前四项的基础,就没有道德行为。有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我们还要勇于道德行动,因为道德本来就意味着行动。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每一个具有道德意义的场合,我们都应毫不犹豫地行动。同时,只有在我们的行动中,我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才会得到充实和提高。 努力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个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和要求有很多,有些是每一个公民必须遵守的,有些是比较高的要求,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如“大公无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指在一个社会中最基本的,作为一个公民必须做到的那些道德规范。党中央根据我国道德建设的现状,在推出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必将对我国的道德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要有爱国主义精神。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的光荣,要有民族的自豪感和自尊心。同时,爱国精神又不是空洞的。爱国应和守法、尤其是要和遵守我国的根本法律制度结合起来。“爱国守法”要求我们要有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的献身精神。
其次,《纲要》强调了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这主要体现在“团结友善”这一规范中。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应发扬“团结友善”的精神,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时,提倡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第三,公民在家庭、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良好的行为准则,体现个人良好的道德素养。随着社会公共领域的不断扩大,人与人相互交往日益频繁,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利益成为公民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在这方面,我国传统道德有着丰富的内容。“明礼诚信、勤俭自强”就是主要的体现。
第四,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工与职工、职工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敬业奉献”就是要大力提倡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名好建设者。
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它是人们立身处世之本和事业成败的关键,要在社会中大力宣传诚实守信的风尚。我国社会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损公肥私的行为,这与我们社会中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遭到破坏有很大的关系。这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直接破坏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所以,在全社会中大力宣传诚实守信是十分必要的。
“诚信”这一概念由两个字组成:“诚”与“信”。“诚”就是诚实,真实无妄的意思。“诚”要求我们内心真实无妄,不欺。我国古代甚至将“诚”看成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也就是把“诚”提高到了宇宙论的高度。“信”就是讲信用。“诚信”一词意味着我们作为人,讲信用是发自内心的不欺,是我们从对他人的尊重,从对“诚信”规范的尊重出发,而不是出于某种功利的目的,如为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只不过它的客观效果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运作。
诚实守信道德观具有如下的重要意义。
第一,诚实守信是形成道德人格的主要因素。“人无信不立”,个人只有坚守对别人的承诺,才能奠定他整个道德品质的基础。因为道德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只有在相互间坚守承诺的基础上,道德才能成立。所以,诚实守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道德人格的重要体现。
第二,诚实守信是建立社会公德体系的基石。只有做到诚实守信,人与人之间才能发展相互间的友谊和信任,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关怀和帮助。反之,如果你朝令夕改,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游离于人际关系之外。诚信对一个人是如此重要,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而言更是重要。任何社会团体、基层组织、群众村落和社区都应该讲信用,在其内部对各个组成人员讲诚信,在处理与外部各方面关系时也要讲诚信。总之,要在全社会中建立起讲诚信的公德体系,人人讲诚信,这个社会才能得以稳定和发展。
第三,诚信问题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要求每个参与的主体都要讲诚信,只有每个主体都讲诚信了,整个市场才能有序地运转。只要有一个人不讲诚信,这个市场的运行成本就会大大提高,而市场主体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市场经济不同于过去计划经济之处,就在于市场的主体获得了相当大的自由度,所以诚信的道德观念在他的经营活动中就占有重要的位置,将直接决定他个人的经营行为以及他的行为对整个市场运行的影响。 道德修养是人们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道德要求在个人品德和情操方面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有着紧密的联系。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但道德修养这个范畴又超出了道德品质的范围。因为道德修养所要追求的,是自由的境界。
道德修养及其基本途径
个人提高道德修养,就是根据道德品质构成的几个方面,不断提高自己。道德品质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构成,所以,道德修养的途径包括了重学、自省、克己、慎独、力行和积善等。
重学就是提高道德认识,观察社会、观察人生,向那些优秀的道德楷模学习。自省就是自我反省,不断地检查自己的言行,并且发现自己的言行的欠缺之处。克己就是抵御外界不道德事物的诱惑,克服自己内心不时涌现的错误的冲动和欲望。慎独就是在独处独知时仍要坚守道德的准则,以此锻炼自己的道德自觉性和道德意志力。力行就是努力实践道德原则,在实践中领会和掌握道德规范。
大学生应在道德实践中培养良好品质
大学生要在学校、家庭、社会各个社会环境中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积极实践公民道德规范,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应该坚持在实践中,在一点一滴小事中,在不经意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家庭、学校、各种各样的社会场合实践我们的道德规范。我们应该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做起,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看似简单,但却是最能锻炼也是最能显示出一个人道德素养的地方。我们要自觉遵守科技道德、环境道德、网络道德的基本规范。这其中,网络道德是我们大家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网络世界是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这个虚拟世界要遵从哪些规范,这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大学生是这一虚拟世界中人数最多的居民。所以,网络的虚拟世界既给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提出挑战,又给了我们实践道德观念的好机会。在这一个各方面规范尚不健全,甚至似乎是无拘无束的全新空间,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循道德规范的要求,是对我们道德自觉性的一个绝好的考验。我们要自觉抵制那些不健康的东西,做到不接触、不传播。要自觉维护国家的信息安全。在网络世界中,同样要做到言谈文明,维护网络的正常运行。
只有在各个场合,都努力贯彻道德准则,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
培养高尚人格,提升道德境界
人在道德境界上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所要求的是我们作为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我们在达到这些基本要求后,还要继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努力培养高尚人格。这个过程中,努力培育道德自觉十分重要。仅仅养成遵守规范的习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如果这样,这些规范往往被看成是外在于我们的,从而成为一种束缚性的东西。这样,道德的规范就会被我们厌倦、甚至被抛弃。只有我们把道德看成是发自我们内心的诉求,即只有我们达到了道德自觉的高度,才会真正珍视道德,才会真正尊重道德。一个达到了道德自觉的人才是一个自由的人。自由不是放纵,自由的真谛是自律。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自由的境界。但这无疑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我们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基本的东西做起,才能达到这美妙的道德境界。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里体验。
道德情感是一种情感体验。指个体对一定的社会存在和道德认识的主观态度。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根据道德准则要求进行道德活动时所产生的爱慕、憎恶、信任、同情等比较持久而稳定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道德认识密切相关。它是道德意识的一个内容,具有社会历史性与阶级性。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等反映着主体对社会客体的态度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内容。道德情感与道德判断一致时,便出现积极稳定的内心体验;两者矛盾时,会产生消极的、不稳定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要在社会实践和教育基础上逐步形成。
曾经在美国《读者文摘》中看到一篇题为《有德才能服人》的文章,文中列举了数位名人成功的范例,归纳起来,其寓意就是“品德高尚是成功之本”,这一原则已被众多国内外有识之士所认同。 品德,即道德品质,它给人们的生命赋予方向、意义、内涵。品德构成了一个人的良知,使人明白道理,而不只是根据法律或行为守则去判断是非。
道德品质是一个综合的范畴,从知、情、意、行的角度概括其构成,可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组成部分。这四个要素即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构成一个完整有序的结构体系。
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它包括对道德观念、概念、原则和理论体系的认识,以及运用它去进行道德判断,它使人们自觉地把理智和情感结合起来,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行动,使人们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并具有自觉性。目前,中专学生年龄偏小,独生子女居多,在家庭中以“小太阳”自居;同时社会上一些不尽人意的丑恶现象又不断向他们渗透,这些都容易在他们的心中形成金钱、权利至上,崇尚物质利益和自我中心、个人主义的观念。
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好恶等情绪态度。道德情感直接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它在道德品质结构中起着道德评价和道德调节的作用。众所周知,人生活在社会中都期望别人对自己的行为给予评价的倾向与愿望,当其得到肯定、积极的正面评价时,会更加激励他采取从前的行动;反之,如果在否定、消极的负面评价下,他的行为会受到抑制、削弱直至消失。当然,对于不正确的行为,我们给予否定评价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其继续采取错误行为的强度,但是当一种正确的行为也得不到肯定评价时,便会产生负面效果。
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的自觉克服困难和障碍,作出选择的毅力和精神,它既表现出为实现道德行为的坚持不懈努力,也表现出经常用良好的道德动机去战胜不道德的动机。面对一些冷嘲热讽、挖苦打击,会使从前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生感到迷惑茫然、百思不解。意志坚定的学生会勇敢面对、战胜这些、超越自我,意志动摇的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继而影响其道德行为,有些学生会随波逐流,渐渐把从前那些认为不正确的东西接受并形成了习惯。
道德行为是指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行为,这种行为包括符合道德标准和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道德行为的好坏、善恶的评价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渴望真诚、呼唤美好,所以人类一刻也没有停止对道德行为的追求,但并非时时、事事都能如己所愿。一个人在他的道德情感中如果没有或少有理解、尊重与宽容,他会无视别人的劳动成果,对其任意践踏。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种成份在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它们在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 wwwbfblwcom 论文网。要使学生具有好的道德品质应从以上四个方面努力,加强学生对正确道德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坚定他们的道德意志,使学生逐渐形成自我修养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晶质,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主要包括道德知识的掌握及道德评价能力的获得两方面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纪律的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会的善恶评价。了解社会的好坏及美丑标准。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应该力求摒弃传统的“灌输式”说教方式,要记住我们今天面对的学生绝不是过去生活在单一环境里的孩子,他们有着更为广阔的接触空间和活动范围。因此,应该尽量采取寓教于乐的使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手段。可以通过生动活泼的文艺、体育、竞赛等方式将原本抽象、概括的原则及规范,形象化、具体化,使这些原则、观念内化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植根于他们的头脑之中。上升为理性认识。针对一些典型事例,要抓住教育时机,创造使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道德知识对这些事例作出判断的机会,逐渐使学生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的道德评价能力。
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是社会风尚和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志,遵守社会公德,是对每个社会成员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大学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类社会群体,但社会公德的失范现象在他们身上却屡见不鲜,这反映出高校德育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还有所欠缺。依据多年高校德育工作的经历,笔者认为,高校德育要紧抓公德意识这一核心要素,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实现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
一、公德意识: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
社会公德即社会的公共道德,它是人们在日常公共生活中所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人们共同相处、彼此交往的最一般的关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也就是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和践行公共生活准则的观念和意识。公德意识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形成高尚人格的前提和基础。遵守社会公德,自觉履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是一个人养成良好道德习惯,树立高尚道德情操的起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道德人格的完善,就应该从培养公德意识开始。同其它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人的道德修养也只有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发生质的飞跃。因此,大学生只有培养和树立起公德意识,自觉地以社会公德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进而达到共产主义道德的崇高境界。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比较低层次的道德要求,一般说来,它所要求的是最基本的文明行为。有人认为,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应该是小学和中学阶段的事,对大学生还讲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岂非“小题大作”诚然,社会公德教育早在中学阶段、小学阶段甚至学龄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人的大学阶段,才是生理心理蓬勃发展并日益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臻定型,
思想道德日趋完善的重要时期。正如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言青年期是“人的第二次降生”,因此,必须深化和加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为形成高尚品格打下坚实基础。我国的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要求,这无疑也说明有必要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
第二,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造就合格人才的起码要求和基本标准。
恩格斯在评述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发展时,曾经热情洋溢地讴歌“这是一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这无疑是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才的成长及其特征同时代的要求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可以说这是时代与人才成长的永恒的辩证法。那么,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应该造就怎样的人才很显然,绝不会是那些不学无术,一无所长的庸庸碌碌之辈,也绝不会是那种“思想骑墙”、“有奶便是娘”的所谓“知识分子”,人才应是“德”与“才”的统一,应是“德才兼备”的人。
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理想,有道德。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程度如何,是衡量大学生是否有德的最直接的表现,也是衡量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指标。如果缺乏公德意识或者公德意识比较差,那么,聪慧的人将变得险恶和狡诈,健壮的人也会显得野蛮和粗莽,而貌美的人,也同样会流于庸俗和乏味。可见,有德无才是庸才,无德有才是害才,有德有才才是实才。因此,潜心向道,严谨治学,才是合格人才的本色。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正是塑造“人才灵魂”的基础工程,也是造就合格人才的起码要求和基本标准。
第三,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进步状况,它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个方面。在精神文明复杂的结构体系中,道德处于核心地位和主导地位,或者说,道德是精神文明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组成部分。而在道德领域,社会公德又以其范围上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内容上的总括性和一般性,以及结构上的传统性和沿袭性而区别于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成为社会道德的基础。由此可见,社会公德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自然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内核。作为青年中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一类群体,透过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最能看出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也最能反映出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可以说,它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具体指标。大学生本身也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建设者。如果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具备很强的公德意识,都能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典范,就会对社会发生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有助于安定、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形成,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学生能否“自善其身,兼善天下”,能否开风气之先,创时代业绩,能否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既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的现在,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21世纪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眼光来看待。
二、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路径
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需要多管齐下,齐头并进,需要有一个培养、确立、巩固和形成的过程。
第一,以“他律”来培养和确立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大学生的公德意识绝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通过系统的道德教育,经过高校和社会各方面的“他律”来加以培养和确立。
一是以高校为主,进行道德教化。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的主阵地。高校遵循,以“两课”教学为核心,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的灌输与教育,高校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集中、有序的道德教育,其教育方式的特点和效果是任何其它教育手段无可比拟的。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言传身教,训导学生;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熏陶学生。高校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还要注意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小事着手,要求学生遵守,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护班级的一桌一椅,尊敬师长,友善同学等等,于小事上见精神。
二是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育人。在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的过程中,学校是主阵地,但是,学校不是万能的,光靠学校唱独角戏是行不通的。学校不是远离社会的孤岛,变革时代的大学生更不能远离社会环境而遗世独立。另一方面,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务实心态,也具有比一般社会大众更高的精神追求。因此,必须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公德意识的培养合力。关注大学生成长,培养合格大学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同样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只有整合和发挥社会道德教育的整体功能,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就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社会教育来说,家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源”。来自家庭的公德意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及良好的家风来进行的。我国目前约有亿个家庭,如果每一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来自家庭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积极影响便是不言而喻的了。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有重要影响的还有大众传播媒介,如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是一定道德观念、道德榜样得以传播的载体,更能以其特有的多样性、生动性和艺术感召力引起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共鸣,对心灵发生巨大的振荡和感染作用。尤其是在日益信息化的今天,大众传媒的道德教育作用越来越突出出来,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总之,社会公德意识的教育是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多方位的,对于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而言,有人概括说要争取“四面八方”的配合和支持,即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四个方面,教育、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公安、司法、群众团体八个方面,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真的不无道理。
第二,以“自律”来强化和巩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单靠来自学校和社会外在的道德教育,是无法完成的。他律必须转化为自律,才会成为内心永恒的道德法则。也就是说,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不仅是学校和社会的事,更应该是大学生自己的事。因此,必须唤起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律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
“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道德修养就是人依据社会生活和社会道德的要求,对自身道德素质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它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大学生主动进行道德修养,就是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展开善与恶、正与邪、是与非的斗争,不断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这种内心世界的斗争和解剖过程,决不是受迫于某种外在力量的强制,而是由自己内在的道德需要是人较高层次的需要,马克思将其理解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也将其视为自我实现需要的主体构成部分。如果离开了人的自觉、自愿与自为,那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修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必须从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角度做更加深入细致的工作,变“要求大学生遵守和践行社会公德”为“我要遵守和践行社会公德”。
第三,在实践中锻炼和形成公德意识。
马克思在中说:“思想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想、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公德教育和公德修养都必须着眼于“实学”、“实行”,不能脱离实践。陶行知在批判“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唯心主义思想时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并且说明这“并不是否认闻知与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的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要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因此,要真正把外在的公德要求变成大学生自身的公德意识,必须投身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开展的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各种活动。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只有深入社会、研究社会、了解国情,才能认清实际,只有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见识、增长才干,才能更好更快地成熟起来,只有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汲取营养和力量,才能不断激发为民造福、为国奉献的热情,真正干出一番事业来。因此,要让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培养品质、磨炼意志,在了解国情民情的基础上,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公德意识牢固地树立起来。
(百度文库)
浅谈思想品德教育论文篇二
《浅谈思想品德教育》
摘 要:小学作为学生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学生一生所起的重要作用无可厚非,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对小学生不能仅限于课堂教育,还要拓宽德育教育的空间,摆正德育教育的位置,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教育功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提升德育教育的科研能力,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健康发展。
关键词:思想状况;道德品质;现状分析
一、当前小学生思想状况现状分析
1与日俱增的社会压力使小学生学习目的趋于功利
当今的小学生面临着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形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的压力下,小学生较早地感受到了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残酷性。他们有的可能深刻体会到与同龄人之间生活上的贫富差距,使他们过早地开始考虑自己所要走的路,因此更加重视个人未来的发展。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落后使小学生思想政治观念淡薄
当前大多数小学校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陈旧、方式滞后,不能较好地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中小学教育的需求。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的思想政治教育会使学生产生形式主义的思想。而这种常规的,一成不变的方式,也使得学生的思想过于程式化,而不会形成一定的习惯方式深入学生的精神思想领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单一,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如一味地表面说教,不深入、多层次、多角度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只会让现今个性十足的小学生产生逆反心里,在心中对这种灌输嗤之以鼻。
3过度溺爱式的家庭教育使小学生性格出现缺失
当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庭的中心。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不断提高,不再使孩子受老一辈的苦,成为众多家庭养儿育女的基本准则。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不经意地对孩子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千万百计地为孩子提供家长力所能及的各种物质生活条件。有时,为了袒护孩子,家长甚至不能够正视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一味地找各种理由为孩子的错误和过失而开脱。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过分依赖且极度自我的性格倾向,在这些孩子的思想意识里,没有尊重、没有理解、没有包容。
4内容不健康的网络文化改变着小学生的思维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教育已经成为很多小学的必修课。学生们在接受科技的先进带给他们生活改变的同时,也被动接受着一些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对于他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取向以及道德观念的侵蚀。小学生处于一个自制力相对薄弱的阶段,往往更容易被网络上的虚拟世界所吸引。小学生经常会因为好奇而接触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因为没有自控力而沉迷。这样的直接后果就会使人长期沦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对于现实世界中的许多问题处于无措状态。人际关系淡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孤僻、情绪暴躁等行为随之频现,严重地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因素
1教师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学校,小学生没有任何方式可以免于从教师那里获得道德态度、道德信仰和施行行为习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始终是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强有力因素。主要表现在:教师广博的知识和对道德品质深刻正确的理解是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的重要力量。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影响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期望情感往往决定学生行为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使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借模仿的榜样。教师的以身作则,不仅满足学生相互尊敬的情感需要。同时,教师在具体活动中表现的高尚道德品质,也使学生的道德理想具有现实的基础,从而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此外,教师对待小学生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小学生品德的发展。
2教学是一项最经常、最主要的教育活动,是影响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学校通过各科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被历代教育家们所重视,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教育途径的有效性。首先,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的形成和道德品质的发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法律常识、品德修养常识、社会发展史等,不仅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懂得了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认识了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等,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其次,通过文化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良好的品德发展提供理智工具。
3学校的环境对学生品德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学校的环境是指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在这个环境中,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如果一间学校或一个班级的主导因素不健康,将会影响到该集体的绝大多数人员。
4家庭因素是基本的影响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政策的落实,许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对孩子提出的任何物质上的要求都尽力去满足而忽视运用正确方法对子女进行品德教育。有一些父母关系不和的矛盾家庭,孩子长期生活于恐惧、惊慌的状态中,家长自身品德粗劣对孩子成长起着很坏的影响。
5社会因素
当今信息社会,学校教育往往抵抗不住社会不良风气的渗透,学生会自发地或偶然地接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活生生的不良事例比学校教育来得更加直接,易于接受,在教育与现实的矛盾中小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差,不能理性地处理问题,逐步影响着小学生的思想。
三、如何加强小学思想品德工作
1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在工作始终,大力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真正从学生的思想入手,使他们意识到努力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功名上的一得一失,更重要的是长大以后能够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作出贡献。
2改变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转变过去单一、陈旧的工作模式,就要从多方面入手,推陈出新,真正地从本质上有所转变。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现存的问题,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和引导。平等的交流、友善的劝导是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信任的有效途径,这种方式比过去单纯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从心理上真正接受。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多组织一些有意义、有内涵的文体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责任感,提高小学生自身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构建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营造积极进步的网络环境
互联网自身的健康发展要求网络文化逐步走向积极、文明,广大民众也热切期盼着一片纯净的网络空间,这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小学生很大一部分网络文化的受众群体,深受其影响。加强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有效地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坚决肃清网络文化中所存在的负面的、消极的、有危害性的内容,避免不良网络文化对小学生思想和身心健康的侵蚀。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积极进步的一面,利用其传播优势,使小学生广泛接受中国的优秀文化和先进思想,促使其人格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