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那被嫌弃到被宠爱的一生

韩信那被嫌弃到被宠爱的一生,第1张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二月,秦末起义的春风已经吹遍了大江南北,楚国项氏叔侄也率领着八千江东子弟渡江攻秦,沿途招兵买马,许多对 社会 不满的热血青年参加了这支义军,其中就包括了一位眼神忧郁身材高大的佩剑少年,自称淮阴人韩信

这会儿的韩信年方弱冠,还不满二十岁,但他那高大俊朗的外形,以及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茬子,一下子吸引了这支义军的主帅,项梁。

项梁虽然未必能看出韩信是个军事天才,但毕竟韩信够帅,当一个小卒太可惜了,还是留在身边当亲兵吧,他相信有颜值的人也一定有才华。

无名之辈韩信一参军就做了项梁的亲兵,似乎这个可怜人就要转运了。然而,事实没有那么简单,上天对韩信的考验还远没有结束呢,他的痛苦与磨难只不过才刚刚开始。

这一切,都是同韩信一批来参军的几个淮阴老乡搞的鬼。他们见韩信这个烂货居然做了大英雄项梁的亲兵,心里头哪能平衡,于是四处宣扬说——凭什么一个胯夫的起点比我们还高,难道就因为他长的比我们帅?帅有个屁用!告诉你们吧,韩信其实是个烂货、懦夫、无赖,他曾整天闲逛四处蹭朋友的饭,他曾因为怕死钻过别人的裤裆,他还在一个漂母那里吃过软饭,你说这样的人,配与我等为伍么?更别说项将军了。我看还是赶快将他开除出革命队伍才对!

项梁听到这些传言,长叹一口气:此人看起来仪表堂堂,没想到竟是个空心大白菜。罢罢罢,看他长的帅,就放在身边当花瓶好了,反正我项梁武艺高强,身边的亲兵有帅这个优点也就够了。

于是,心比天高的韩信,志在万里的韩信,就在项梁身边当了一个小小的亲兵,而且一当就是半年之久。当然,韩信生性孤傲,无法像英布、陈婴、吕臣、王陵、张良、郦商、蒲将军那样起义时带有自己的队伍哪怕一支小队伍,直带一剑,更无余资,纯属技术入股,能做到亲兵也不错了。

这期间,韩信的主要工作就是像个肉柱一般战在项梁的身后,看着项梁叱诧风云,听着项梁发号施令,并暗中磨练自己的军事天才。他不疾不徐,不急不躁的铸他之宝剑,深夜里熔炉中的火焰在闪烁,在不被人注意无人察觉的僻静山野独自锤炼,然而项梁竟没有发现身边已有神器铸成。只有韩信发现了自己的蜕变,因为他发现项大将军的每个正确决定,都与自己预想的惊人类似;而项大将军的每个错误决定,自己事先都看出了问题。看来,威震天下的项梁,也不过尔尔,就我韩信也比他强多了。

可惜,两个人,两种命。项梁光靠自己的赫赫家世就能风光无限,而韩信无论再出色,也没有人看的到。因为他身份低微,因为他籍籍无名,因为他无足轻重,他的存在感太差了,金子是会发光,但当金子被埋在土里时,在强大的光芒也没有人能看到。

韩信有时候真的很羡慕项梁,我明明比他更有才,但他能指挥千军万马,我却只能做一根肉柱子,还是一根被人笑话的肉柱子。

转眼,碌碌无为的半年过去了,公元前208年八月,韩信随项梁转战到了定陶,在这里楚军遭遇了一场大败,项梁被秦将章邯斩杀,韩信拼命逃跑,总算保住自己的一条小命,在实现梦想之前,保住小命很重要。接着,韩信随一伙败军逃到陈留项羽军中,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钟离昧。

钟离昧乃是项羽最为看重的大将之一,此君不光骁勇善战,且为人极具忠义,是个关云长式的人物。如此大丈夫,在当今 社会 基本找不到了,属于男人中的极品。

钟离昧是极品,韩信何尝不是,于是某夜,二人在军中偶遇,顿时相见恨晚,先是闲话家常,然后畅谈人生理想,接着把酒言欢,结果双双醉倒在华丽丽的月色之中,结为莫逆。

这男人之间的友谊,有时候跟爱情是一码事儿,这磁场对了,脾气对了,缘分到了,一见钟情是非常容易地。越高贵的灵魂,越容易。

做兄弟有今生没来世,人这一辈子碰上一个莫逆不容易,钟离昧其实并没看出韩信是个做统帅的料,他只是觉得韩信熟谙兵法,做个普通将领还是可以的,于是他决定为了友情,拉下脸去跑跑关系。

于是,数日后,钟离昧把韩信推荐给了项羽,言韩信此人有将才,可以为将。

项羽不以为然:什么?此无名胯夫可为将?你的脑袋没被撞到吧!

钟离昧还要再说,项羽已经拍板:好了,看在公的面子上,我就封他做个执戟郎中吧,从小兵到郎中,这已经是破格提拔了,再大的官儿我可不给,给了众将也会不服,是不是?

钟离昧还能再说什么?执戟郎中就执戟郎中吧,这个官儿虽不大,却能参与幕府最高决策,时间一长,项王看到了韩信的真正才能,总是还会再擢升他的,我也不能太着急了。

不久,任命下来了。一时间举军哗然:这韩信到底是什么人,一上来就进了总参谋部,这也太 搞笑 了吧!

可是韩信却一点儿得意的神色都没有。在他看来,以自己的才华,郎中这个舞台还是太小了,这样慢慢熬下去,何时方能大展我凌云之志?

看到这里,诸位不禁要问了:这执戟郎中到底是个什么官?大耶?小耶?轻耶?重耶?

这里我们必须分开来解释:“执戟”,是一种爵位;“郎中”,是一种职官;两者不是一个概念,但通常合二为一,使人身兼。

所谓“执戟”,不是真的去拿把戟站着,而是故楚之爵,另有“执帛”(曹参自五大夫封执帛,号建成君)、“执珪”(夏侯婴赐执珪)等类似的爵位,这些爵位具体有多高,已然不可考了。

所谓“郎中”,可不是治病救人的医生郎中,而是一种参谋文官,秩三百石,主要职责是在君王左右参与军政谋划,官虽不大,却是要职,秦汉时很多高官(如李斯、樊哙、灌婴、李广、霍光),都是从郎中升上来的,关键就在于郎中能经常接近君主,只要表现的好,自然比其他部门的人升官机会大。

所以呢,这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是很小,就看韩信怎么表现了。

可惜,韩信为郎中,表现了不老少,经常出一两招奇策,偏偏项羽老哥不用。为什么?

第一:自负呗!项羽自认天下无敌,冲锋陷阵么,靠武夫,大政方针么,靠自己。他根本不需要参谋官,他一个人谋就好了,还要旁人参什么谋,就连范增这个参谋长,参的谋也十个用不了一个,何况韩信?

第二:爱面子呗!项羽此人,是出了名的吃软不吃硬,给他提意见,得讲方式方法,偏偏范增韩信二人个顶个儿都是不会察言观色的孤傲之人。你想想,天下三个脾气最臭的人中之杰碰在一起,还能碰出啥思想的火花?吵架的火花还差不多。

第三点,也是最关键最根本的一点——项羽和韩信的军事风格迥异,这俩人虽然都是顶尖的军事天才,但一个用兵如火,一个用兵如水;一个是兵形势家的****,上承白起、尉缭子与信陵君,一个是兵权谋家的杰出代表,上承孙武、范蠡和吴起(见班固《汉书 艺文志》),根本就属于两个完全相反的兵法派别,不可能兼容,也不可能合作。特别时项羽所信奉的兵形势家,讲究决策指挥权的高度集中,兵形势家之经典《尉缭子》说:“夫将者,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又说: “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主于后,无敌于前。一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总之这种战法不需要什么奇技*巧,只靠主帅的英明神武,基本上就是把参谋部当成摆设了(范增这个参谋长主要谋的也是政治和外交,非军事),所以别说韩信是军事天才,就算韩信是军事神仙,项羽也用不了他。

在领导特别是那些确有真材实料的的领导屡次拒绝自己意见的时候,遇到一般人,他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有问题。可韩信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不是自己能力不足,而是领导不行。

——看来,我跟这项羽不是一路人哪!不过没关系,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我迟早会遇上我的知己。至于你这楚军小破参谋,没啥好留恋的,我还是赶紧想办法跳槽吧!

现在的韩信,已非淮阴那个脆弱少年了,他坚信自己是个大将之才,什么挫折也击不垮他。一个男人就要这样,贯彻始终,矢志不渝,任凭风风雨雨,不屈不挠,傲视天下,目空一切,不为王侯,决不罢休。只有狗,才会一辈子被人践踏奴役,他不要做任何人的狗,也不会向任何人摇尾乞怜,他要找的是一个合作者,一个与他一齐扫平天下的合作者。

——项羽,你不用我,是你此生最大的损失,你等着瞧吧!

公元前206年四月,项羽进军关中,挟百战百胜之威,持诸侯之柄而宰割天下,封刘邦为汉王,令其往汉中就国,在项羽军中毫无建树的韩信于是脱身而去,投入了汉王军中。

韩信早看出来了,这个以布衣手提三尺剑起而争天下的汉王其志非小,隐隐然有天子的气度,而且他与他手下的那帮人也大多是草根出身,少有饱读兵书的人才,韩信在那边或许会提拔快一些!

作为韩信最好的朋友,钟离昧深知韩信的志向;作为项羽最忠诚的属下,钟离昧也深知项羽的脾气;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沉默,沉默的看着韩信离去,沉默的跟着项羽回到了彭城,从此二人海角天涯,山河万里,君在长江头,我在长江尾,共饮一江水,天地虽悠悠,两心但相知吧!

可惜,韩信满怀希望的来到汉中,收获的,却是更大的失望。

原来,汉王见韩信在项羽军中数年毫无名气,便也没拿他当回事儿,顺手只给了他一个“连敖”的小官,与郎中级别差不多,地位还更下降。

所谓连敖,古之说法不一,一说是管理粮仓的小吏,二说是接待宾客的小官。所谓“敖”,原为楚国尊大者的称呼,显然这是一个楚制官职。秦末楚汉期间,刘邦还偶有使用楚制,等到汉社稷立于栎阳,汉之朝廷就是清一色的秦制官职了。

连敖一职虽具体无可考,但今之学界通过楚简研究普遍认为,这应是诸将手下负责后勤的官员(注1),反正与韩信的军事天才毫无关系。此官与郎中一样,亦是俸三百石,貌似不升不降,其实差多了,做郎中至少可以接近项王参与谋划,做连敖半年也见不着汉王一面。有时候,你踌躇满志的跳槽,结果却越混越差,这便是人生。

于是韩信怨气冲天,每日上班迟到早退,吊儿郎当爱干不干,不是与同事闹脾气,就是顶撞部门领导,破坏团结,影响极坏。终于有一日,大家受不了了,于是也不知怎么一弄,韩信就犯了军法,结果汉王一纸令下:连敖韩信犯法,按律斩首!

就这样,韩信被稀里糊涂的押上了刑场,与他一同被斩的,还有十三个倒霉鬼,他们有的是逃兵,有的偷了军粮,有的口出怨言动摇了军心,反正都是些对现实不满的小人物。

午时已到,开始开刑。

一、二、三……排在韩信前面的犯人一个接一个被斩首。

他们有的在哭,有的在叫,有的在骂,有的无声无息的倒下,但是没有人理会他们,都是些无足轻重的小脚色,命比狗还贱,死不足惜!

十、十一、十二……就要轮到韩信了!

——不行,我要活下去,就算我真的一辈子没办法出人头地,也要硬撑着活下去,就算像狗一样活着也要活下去,留着一口气,起码还有可以看见的机会。

于是韩信抬起头来,悲愤的仰天长啸:“天乎!汝为何要亡我韩信?”

恰在此时,有一将骑马经过,闻声便好奇的驻马观望,正与韩信四目相对。

韩信认出,此人正是夏侯婴,汉王刘邦的贴身司机、生死之交与铁杆心腹,当时已爵封昭平侯,官至九卿之一太仆。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 历史 就是这么神奇,若非两人这偶然的一眼,焉得兵仙横空出世?又焉得汉室江山四百年?

当下,夏侯婴便下令喝住刀斧手,上前问道:“汝犯法当斩,却来问天,何故?”

韩信紧紧盯着夏侯婴,目光犀利冷峻:“既不问天,便来问公——吾闻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汉王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吾千里迢迢弃楚投汉,却落得如此下场,天理何在?”

夏侯婴闻言大惊。当时汉王被项羽赶到汉中,被迫烧掉入秦栈道,以示自己没有东向争天下之意,这是以退为进的政治高招。但是除了汉集团少数高层,极少人知道汉王真正的政治野心(知道也不敢乱说),所以汉军中才会有那么多人当逃兵,那么多人偷军粮,那么多人口出怨言。然而这个籍籍无名的小小罪吏,却一语道出了汉王之志,奇!

夏侯婴再细看韩信,只见此人虽眼神忧郁,面色苍白,但长的高大俊朗,卓尔不凡,人之将死却毫无恐惧失色,反而冷峻豪迈,堂堂能言,浑身透露出一股英雄气概,奇!!

——我夏侯婴,这次碰上奇才了,乖乖,此等壮士,怎么能杀呢,快,快给我放了,有什么事儿我顶着!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要说韩信虽命运多舛,这辈子碰上的贵人还真不少,瞧,这不又来了一个夏侯婴。

同韩信的上一个贵人钟离昧一样,夏侯婴与韩信也是一夜畅谈,这一谈,谈出味道来了。第二天一早,夏侯婴就兴奋的向汉王推荐了韩信,言此人可为大用。

汉王不耐烦的说:好,大用就大用,看在公的面子上,寡人就封他做个治粟都尉吧,这官儿可够大?

夏侯婴大喜,赶紧跑回去给韩信报喜:大王封你做大官了,治粟都尉耶!爽不爽?

韩信一点儿也不爽:治栗都尉算啥大官,汉王太小看我了。

夏侯婴一愣:这还小,你不会吧……

韩信也不解释,一笑而去。夏侯婴不会明白他真正志向的,还是等待下一个贵人吧。

看到这里,诸位又要问了,这治粟都尉到底是啥官,真的很小吗?

说实话,它还真不小,汉王如此用人已经够大度,够不拘一格,够给夏侯婴面子了。

所谓治粟都尉,乃秦制官职九卿之一治粟内史的别称,与推荐人夏侯婴同级,主要负责管理谷货与粮饷,汉武帝后改名为大司农,曹操的父亲大贪官曹嵩就干过这个,是个大大的肥缺。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没有军功,没有家世,没有名气,还犯了军法,却平步青云,从死囚一跃成为部长级军需官,这提拔还不够?韩信还有什么好不满足的?夏侯婴实在搞不懂。

关键是才非所用啊,韩信要管的是兵,而且多多益善,他可不要管什么粮食,你让一个大将军的料去当军需官,这不等于叫火箭专家去设计服装吗?专业一点儿不挂钩,你说韩信他怎么开心的起来呢?

更重要的是,韩信并没有从各级管理层一层一层累功升迁的耐心,他是个超级不安分的人,这样的性格当然不值得学习,一个大学应届毕业生刚进公司就想当CEO,这可能吗?这世上只有韩信,也只有韩信,才可以这么屌,才可以这么屌的理所当然。

不过这回韩信稍稍学乖了些,他老老实实上班,安安心心做事,不叫苦不埋怨,不抛弃不放弃,对他的新顶头上司丞相萧何更是毕恭毕敬,动不动就找老萧汇报汇报工作,谈谈人生理想,聊聊天下大势。虽然这两位顶尖人才的领域不同,但登峰造极之后的风景都是相通的,何况军事与后勤,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的,所以一来二去,老箫看出来了,感情这位小兄弟是个奇才,还是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军事奇才!让他当治粟都尉太可惜了,他应该当将军,不,应该当大将军。

如今在汉军之中,不乏樊哙、周勃、灌婴这样的勇将,但能够统领大军独当一面,可与章邯、项羽对抗的人物,却很难找的出来,刘邦自己的军事能力尚可,或许可以稍稍硬抗住,但若要在逆境处绝地反攻,打出一片新局面,则非韩信此等天才级别的帅才不能胜任。韩信这就是关键时刻上天赐给刘邦的国士啊,千万不可错过。

于是萧何告诉韩信:原来你就是我要找的人,你就是那个能真正助汉王登顶之人,你等着,我一定帮你不负平生!

接着,老箫便径直去找汉王:大王啊,臣在军中发现一个奇才了,您得升他的官。

汉王说:什么才啊,这么奇?

萧何说:大王可听好了,他就是,改变 社会 风气、风靡万千少女,精通天下兵法,玉树临风,风度翩翩的青年才俊,治粟都尉韩信。

汉王说:又是这个韩信。阿婴说他厉害,你也说他厉害,他到底有多厉害!丞相,您可是很少这么夸人的,这不是你的作风啊!

萧何说:我不夸人是因为没有人值得我夸。这个韩信例外,大王如不信,可以找他聊聊。像他这么出色的男人,不管躲到哪里,就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那样鲜明,那样出众……

汉王说:聊个屁,不聊!你们都说他厉害,寡人偏说他是个空包弹。此人在项王军中当了两年郎中,也没见他当出个花儿来!

萧何说:项王那是不识货!如此奇才,大王不用,他可是要逃跑的。

汉王说:跑就跑呗!自从寡人来到这破地方,军中每天都有人逃跑,再多跑一个也没啥!

说完,汉王把萧何撂在一边,命人召两个小妞进来给他洗脚。这是他最喜欢的 养生 方法,饭可以不吃,脚不能不泡。

萧何目瞪口呆的看着汉王,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大王,韩信真的跑了,你会后悔的。

汉王把脚伸进热水里,美滋滋的闭上了眼睛。

果然,韩信等了几日,毫无消息,便决定要跑了。我早说过,他是个超级不安分的人,他这一辈子桀骜不驯,对项羽都没给过啥好脸色,如今却违心花了这么多功夫在萧何身上,结果还是一点儿效果都没有,他再不跑,更待何时?

——此处不用人,自有用人处!关东诸侯,群雄并立,项羽傻子般一口气封了十八个王,还有田荣、陈馀二人,也都野心勃勃实力雄厚,二十个总有一个识货的吧。我韩信不能在汉王这一棵树上吊死!

韩信坚信,真正的才华如火焰般难以收藏,总会燎原,差只差一个巨大的草原而已。

于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韩信只身单骑,离开了汉中这个伤心地。

明月如镜,高悬秦岭,映照千年岁月,你的楚歌呜咽,泪水全无,只身打马出汉中。

天地苍茫,前路渺渺,可怜的浪子啊,你何时才能找到你的归宿,何时才能静下你的心田。

韩信背长剑驰快马,一路东行,到得第二天夜里,还是没能走出汉中,只跑出去南郑一百多里地。

蜀道难行啊,巍巍秦岭,一路山川险峻,处处危崖,一不小心就要掉入深渊绝谷而粉身碎骨,倒霉的韩信在半路上还碰到一次暴雨,被迫在岩下躲避了一个多时辰,所以才耽误了这么久。

好在时值仲夏之夜,雨后的天空晴朗清新,明月高照,流萤飞舞,道路还算看的明晰,韩信趁着月色穿山越岭,在荒无人烟的山道上疾奔,蛙声偶尔鸣唧,马蹄踏痛永夜,山风吹过深谷,合成一片提提踏踏呜呜咽咽的怪声,伴着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月下飞逸。

直到一条大雨后新涨的河流横亘在他的面前,韩信终于驻马,徘徊。

月上中天,夜静江寒,深山路险,河水新涨,马不能渡,奈何奈何?

绕路?还是寻渡?韩信左右为难。

正在犹豫,一个声音在身后响起:“韩都尉慢走!”

韩信回头。

萧何,竟是萧何?他竟然一个人追了上来,而且淋得满身湿透,狼狈的不行。

“丞相何以至此?还湿成这样!”韩信心内不由涌起一股热流。

“怕你跑了,未曾躲雨,不过好在总算追上了!”萧何喜极而泣,转而又满脸怒容,“都尉何绝人之甚耶?相处数月,一旦不辞而去,于心独能忍乎?!”

韩信无语,也无从语起,他总不能直言自己嫌官小吧!

萧何一时也不知说些什么,便在月光下默默的看着韩信,眼带幽怨。

良久,韩信终于叹了口气,道:“唉,丞相又何必在意我这么一个无用之人!”

萧何一个箭步冲上来,抓住韩信的胳膊,大声表白道:“都尉天下大才,大王不听我言而用公,是萧何之愧。都尉且请暂息雷霆之怒,随我回去,我以全家性命力保都尉;大王再若不用,我便与都尉一同走。都尉千不念,万不念,请念你我一见如故,请念萧何不顾山高雨大、路险途远,心似火燎,忍饥挨饿,披星戴月,苦寻都尉……”

我本将心向沟渠却有明月照我心。韩信终于忍不住动情泪流,什么叫做知己,这就叫做知己啊……我韩信再不识相,那还是个人吗?

“丞相真乃大汉纯臣也。世之为相者,或嫉贤妒能,独擅威权,大开私门,举在错直,好谀喜佞,偏执己见,谁肯犯颜苦谏,极力举贤,忠心为国,届己下士也。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丞相既引为我生平知己,以国士遇之,信敢不倾心从命,而以国士报之。”

钟离昧是因为友情才推荐韩信给项羽,而萧何却是真正懂得欣赏韩信才能的知己,士不一定为友情而死,却一定会为了知己而死。韩信在前半生已经饱饮了风霜,受尽了冷落,太需要阳光,太需要温暖的了,所以,当萧何浑身湿透的出现在纯洁而明亮的秦岭月光下,韩信便已决定将此生所有的成败与生死相托付,无论沧海桑田,无论物是人非,这不是犯傻,而是他做人的准则,可怜而可敬的准则。

萧何开心的牵起韩信的手,连声道:“好,好极,我等便趁此一轮明月,速速赶回去,免得大王挂念。我急急忙忙来追你,也没向大王禀报,大王一定急坏了!”

韩信欣然上马,回头望,果见漫漫长夜中,朗朗月华,已明晃晃的照亮了回去的路。

注1:其主要职责大概是为“徒役”登记名籍,并安排他们参与战争和大事的运输与营造。另外,通过研究汉初功臣表,汉初曾担任过连敖一职的功侯共有九人,除了韩信外,其他都是一些无名之辈,可证。

大概是戏说乾隆???????!!!!!!!!

《戏说乾隆》是范秀明、李力安导演的古装武侠爱情剧,1991年首播并掀起收视狂潮,该剧获得十一届电视金鹰奖。主要演职人员有: 郑少秋、赵雅芝、江淑娜、李冈、周霆坤、于恒、张庭等。

1991年拍摄的《戏说乾隆》饰演乾隆。这部剧当时是在故宫实地取景拍摄的,也被大家称为首部实景拍摄影片。我记得当时这部剧可以说是火遍了大街小巷,郑少秋饰演的乾隆皇帝风流倜傥,潇洒自在。而赵雅芝的出演更是为这部剧增添了不一样的情怀,可以说这部剧成了一个时代的烙印。

全剧通过乾隆的三次微服出巡,描述了在探访民情、整治贪顽的过程中,风流皇帝邂逅三位民间女子的爱情传奇故事。在历代的中国皇帝中,乾隆是民间传奇最多的一位皇帝。而《戏说乾隆》则是在规模上最大的一次写乾隆,在内容上最多的一次介绍乾隆,不仅写了他的爱情,还包括他的政务,他的武功 他的得意与失落。这部剧中,人物的演绎比较诙谐,故事情节也比较精彩,配乐听着也比较舒服!就是它的主题曲和插曲也是深得许多人的喜欢,传唱至今!

不得不说,郑少秋和赵雅芝演得真好,每一段感情都能让我们随着开心、伤感,仿佛跟他们一起体味到初遇的心跳和失恋后的苦恼。年少的我们不懂爱情,很纳闷为什么手握天下的皇上却留不住心爱的女人,直到渐渐长大才明白,谁的人生没有遗憾?就算是皇上也不例外啊!

这事只能慢慢相处,慢慢磨合,多关心关心他们的家庭,也许你能找到解决的好办法,我想不管多难缠的丈母娘,总是会心疼自己女儿的,如果自己的女儿过的幸福安康,家庭和和睦睦,我想她迟早会重新认识你的

我觉得这个你最关键的还是你老婆那,你必须要和你老婆沟通好了,你说的都对,但是这些道理你一定要让你老婆听进去,她可以孝顺自己的父母,但是夫妻吵架是俩口子的事,你结婚前可以是家里的乖乖女,可以说好多心事,但是结婚后好多事情是不可以和父母说的,也许你很委屈但是如果什么都和父母说,那只能起到反效果,因为父母只会从你角度出发,他们看到你受委屈肯定生气,肯定会谴责对方,所以这样如果你在想和好就很难,夫妻间有什么事关起门解决,最忌七大姑八大姨掺和,我觉得你应该很严肃的对你老婆说让她知道严重性,现在我想和你好好过日字,我也很爱你,如果你也爱我,请不要什么事情对你家人说,也不要盲目听你们家人的话,当然自己家人肯定对你自己好,但是有时好多情况家人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如果你爱我,想好好要和我过日子,那就体谅一下我吧,你要让他知道现在她的家人已经严重影响了你们的生活。如果她爱你,认识到这点应该会和家人做沟通的。

他曾经叱咤风云,他死后骂名最多。在演义中,为什么他是白脸的奸臣?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自相矛盾?他是奸贼,是奸雄,还是英雄?众多说法不一的形象中,哪一个是真实的曹操?《易中天品三国之真假曹操》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在上一集中,易中天先生认为,任何历史人物都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而三国中,形象最复杂、分歧最多的当属曹操。从北宋的时候,人们谈起曹操,就非常痛恨。到了《三国演义》里面,曹操更是被看作是一个谋权篡位的奸臣。那么,历史上的曹操究竟是一个什么形象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用当代视角回顾三国史料,他心目中的曹操究竟是什么形象呢?

易中天:

今天我们讲曹操,讲三国是不可能不讲曹操的,所谓三国就是魏蜀吴嘛,而魏的开国皇帝实际上是曹操。当然曹操在位的时候没有称帝,是他死了以后他儿子曹丕才称帝,追认他为魏武帝,但可以肯定曹操是魏的实际上的开创者。曹操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客气的说法叫奸雄,不客气的说法叫奸贼,但是鲁迅先生说,曹操其实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然不是曹操一党,但非常佩服他。鲁迅先生可以说是近代以来第一个为曹操翻案的人,这样一来对曹操就有了三种评价——英雄、奸雄、奸贼,那么哪一个评价是准确的呢?

但是当我们弄清楚曹操的历史形象的时候,我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历史形象它也不是那么好弄清楚的。比方说,民间都说曹操奸,很多人不喜欢曹操。苏东坡就讲到,在北宋的时候,民间有很多讲史的,就是说书的,说三国,一说到刘备失败,听众就痛哭流涕;一说到曹操失败了,大家拍手称快。那么说明至少在北宋的时候,曹操就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那么曹操为什么不讨人喜欢呢?他又干了些什么不讨人喜欢的事呢?那么也无非是三条:

一个是曹操这个人为人奸诈。但是这个不能算数,因为兵不厌诈嘛,打仗的人总是要诈它一诈的,不过你说敌人你就说他是奸诈狡猾,说自己就叫足智多谋,实际上一回事,兵不厌诈。

第二件事情呢说他篡汉。这个事情跟我们没有关系,这个王朝的皇帝为什么一定要姓刘呢,为什么就不能姓曹呢?说这个姓曹的代替姓刘的就是奸,这个说不过去。

那么最为民间所不满意的是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所以一个人宁肯自己对不起普天下的人,也不能让天下的人对不起自己,这个人就太坏了,所以老百姓讨厌曹操。那么我们就要搞清楚这个事情是事实,还是不是事实;如果不是事实,那岂不是一桩冤案吗;如果是冤案的话,我们岂不是就该给曹操平反吗。那么这个事情史书上的记载是矛盾的,大体上是这样一个故事:就是曹操因为董卓要迫害他,曹操从京城里逃出来,路过了他一个老朋友家,这个老朋友的名字叫吕伯奢,曹操到吕伯奢家里的时候吕伯奢本人不在,于是就发生了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惨案。

这个故事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说的是吕伯奢不在,吕伯奢的儿子和吕伯奢家里的那些客人看见曹操带着钱财很多,起了歹心,要抢劫曹操,而且拉走了他的马,这个时候曹操起来拔出剑来把这些人杀了。这个叫做正当防卫。这个故事记载在什么史书里面?在《魏书》里,《魏书》是他们魏国人写的史书,所以也不一定靠得住,因为曹操是他们的太祖啊,那他们可能要给曹操打一个圆场,这个也很难讲。

那么第二个记载是说,曹操住在吕伯奢家里面听见吕伯奢的孩子在那弄锅碗瓢盆,有声音,曹操自己又是受董卓通缉追拿的罪犯,他起了疑心,“疑其图己”,把吕伯奢一家杀了。这个叫做误杀。

第三个版本,差不太多,也是说曹操怀疑吕伯奢的家里人要害自己,然后把他们一家都杀了。杀了以后,曹操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我们现在来看第三种情况,就算我们相信曹操是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也说了那句话,看看是个什么样的场景。是曹操怀疑这些人要害自己,当然这个疑心太重了一点,太过分了,然后把他一家人杀了。杀了以后发现是误杀,然后凄怆曰,“凄怆”这两个字很重要,就是杀错了人,然后,唉,他也是很难过的,算了算了,宁肯我辜负别人,不可以别人辜负我啊。我们体察一下这个语境,曹操说这个话是一种自我安慰、自我排解,所以很勉强地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做了一个辩护。而到了《三国演义》里面他变成了理直气壮,而且把“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前面加了天下两个字,这个就大不一样了。曹操当时说这个话只是就事论事,虽然我错了,我错杀了人家我对不起人家,我现在也没有办法,我现在走投无路,也只好是宁肯我对不起人家,不要让人家对不起我了。这里面应该说他还保留了一部分善意在里面,而到了《三国演义》变成理直气壮说我对不起天下人,不可以天下人对不起我,那就是一个大大的奸贼。

所以曹操的奸险歹毒这一点,应该说是有疑问的。但是即便如此,《三国演义》的毛批还说了这样的话,他说什么呢,他说“此亦孟德之过人处也”。他说即便是这样,这也是曹操比一般人不一样的、超过我们的地方!他说为什么呢,他说如果换了别人一定说,宁肯天下人都对不起我,不可以我对不起天下人的。他说换了别人都会这样说,但是实际上怎么样呢?实际上他们干的就是曹操的勾当,只有曹操一个人坦率地说出了这个话。那么也就是毛批认为,曹操虽然奸诈,但是奸诈里面也有坦诚,他至少敢把奸诈的话公开地说出来,他是真小人,不是伪君子。所以他说这是曹操超过其他人的地方,因为这个世界上伪君子实在是太多了。

奸诈当中有真诚,恰恰是曹操性格的一个特征。曹操这个人是奸诈的,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他也有坦诚的一面,甚至有可爱的一面。我们就来看看曹曹性格当中矛盾的地方。

先说曹操的奸诈,最能体现曹操这个人奸诈的例子,是在他和袁绍战争中发生的一件事。我们知道三国时期有三大战役,第一次战役就是曹袁官渡之战,第二战役是曹孙赤壁之战,第三大战役是孙刘彝陵之战。曹操就是在官渡之战以后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这场战争打得非常地艰苦,非常地艰巨。当时两军对峙相持不下,而曹军军粮已经不多了,我们知道打仗拼什么?除了拼勇敢、拼武器、拼实力以外,很重要的是拼粮饷,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食这个仗是打不下去的,曹操这个时候实际上是快要断粮了,一筹莫展。这个时候袁绍阵营里面有一个谋士叫做许攸的突然来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大喜过望,“跣足而出”。什么叫跣足呢?就是光着脚,那么曹操这个时候跣足而出迎接许攸是什么原因,什么意思,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叫做来不及穿鞋,可能在洗脚在干什么,一听说许攸来了光着脚就往外跑,大喜过望;第二种可能是表示尊敬,因为古礼光脚是尊敬。我们知道曹操后来地位很高了以后,汉献帝给了曹操一个特殊待遇,叫做带剑鞋履上殿,叫“剑履上殿”,剑就是带剑,你可以佩着剑去见皇帝,履就是穿鞋,这说明一般的人是不能穿鞋见皇帝的。能不能穿袜子呢,看地位,地位高的人可以“袜而登席”,穿着袜子走到席位上,地位再低一点一定要光脚。所以光脚可能是表示尊重。

这个曹操光着脚冲出去以后怎么样呢?抚掌而笑,摸着手掌哈哈大笑,说哎呀呀呀,子远你来了,“吾事济矣”,我的事情就好办了,然后把许攸请到军帐里坐下。许攸就问了,说曹公,你的情况怎么样啊,“军粮尚有几何”,还有多少军粮啊?曹操说呵呵呵,这个我的军粮很充足啊,足够用一年的。许攸说,错了,重讲。曹操说,半年。许攸说又错了,见到老朋友都不说老实话,说实话吧,再给你一次机会。曹操说,哎呀这个,不好意思,刚才开玩笑,实话告诉你,只够一个月。接着曹操说了一句刘邦最爱说的话,“为之奈何”,怎么办吧?许攸说:“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机之日也。”说你带着一支军队,孤军深入,粮草已经没有了,这是非常危险的,怎么办呢?我告诉你,在某某地方袁绍藏了一批粮食,有一条什么样的小路你可以过去,你赶紧率轻骑到那个地方焚其粮草,不出三日,袁军必乱。

曹操说太好了,然后自己亲自率领五千骑兵,连夜抄小路过去,换上袁军的服装,碰上沿路的岗哨说是袁公让我们来干什么什么事的,冲到袁营。袁营一看,来了曹军烧粮食,当然也拼死奋战,当时情况非常地紧张。曹操左右的人跑过来说,曹公,敌人来了。曹操说,慌什么?敌人到我背后以后再说这话,上。然后把袁绍的粮草全部烧光,从而扭转了这个局势。

所以曹操的这个性格里面确实有奸诈的一面,但是我觉得他这种奸诈某种意义上也是逼出来的。那样一个险恶的环境,他如果事事都说老实话,这还能够克敌制胜吗?他不能不撒谎啊,他甚至养成撒谎的习惯了。

曹操也是一个温情的人。在曹操和张绣的战争中,他的长子曹昂在战斗中牺牲了,他的原配丁夫人悲痛得死去活来。因为丁夫人是曹操的正妻,她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曹操的妾生下了长子,这就是曹昂,生下来以后曹昂的母亲就去世了,生母就去世了,就把曹昂交给丁夫人来抚养,丁夫人把这个儿子看作自己的儿子,情感非常地深。而曹操之所以打败这一仗,是因为他当时得意忘形,他跟张绣的战争没有怎么打张绣就投降了,投降了以后曹操不但收编了张绣的部队,还收编了张绣的婶婶,张绣的婶婶是一个美女,曹操这个人是很好色的,走到哪他都要收编一些美女,于是把张绣的婶婶收编了。张绣的面子上就下不来,再加上其他的原因张绣后来就反叛他,对他进行突然袭击。这次战争中曹昂也死了,曹操的侄子草安民也死了,还有曹操的爱将典韦也死了,丁夫人就不愿意了,就哭着闹着跟曹操要儿子,你还我儿子,你把我儿子弄哪儿去了!而且就是你这个家伙,一天到晚地泡烂妞,害得我儿子死掉的,不依不饶。曹操一烦,滚,回你老家去。走就走嘛,我回娘家去,不跟你过了,真回娘家了。

过了半年,大概几个月以后,曹操后悔了,然后自己驾着车子,就到丁夫人的娘家想把丁夫人接回来。这个事情在我们今天也稀松平常啦,小两口一吵架,老婆跑回娘家去了,那还不是老公最后赔个笑脸,说点好话,就把老婆接回来了。曹操这样做就不容易了,是吧,你想曹操那阎王脾气,他也这么做,也去接丁夫人。丁夫人在家干什么,织布,曹操来了以后她也不站起来迎接,也不搭理,曹操很没意思,讪讪地走过去:织布呢?……别织了,跟我回家吧。……曹操就走过去,用手摸着丁夫人的背:唉,别使小性子了,宝贝,跟我回家好不好?我们坐车子回家好不好?要知道这个动作是很重要的,这个“抚其背”是男人对女性的一种爱的动作。丁夫人继续“咔嚓”“咔嚓”。曹操就很没意思啦:你不回啊?不回那我可是走了啊。“咔嚓”“咔嚓”。曹操就走走走,往外走,走到门口的时候又回了一次头:别闹了,跟我回家,好不好?“咔嚓”“咔嚓”。唉,看来我们夫妻缘分已尽,算了。然后找到老丈人:岳父大人,是我对不起你女儿,但是她也不肯跟我回去,这样吧,她还年轻,别让她守着,你把她嫁了,让她改嫁。

你想想以曹操那种铁石心肠、阎王脾气,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非常不容易了,说明他是很重情的。当然,最后丁夫人的父亲也没敢把丁夫人嫁出去,丁夫人没有改嫁,最后也没有改嫁。估计老丈人也不敢嫁,丁夫人也不肯嫁,也没人敢娶,你说谁敢娶阎王的前妻?不是找不自在吗。这个事情曹操一直耿耿于怀,曹操临死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我这一生好事干过,坏事也干过,有成功的地方,也有错误的地方,我不在乎,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我到了地下、到了九泉,子休——子休就是曹昂的字,曹昂字子休,就是指曹昂了——说子休如果哭着闹着跟我要妈妈,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想曹操这一生犯多少错误,他居然认为他最大的错误就是这个,就是把她的妻子气走了!说明曹操是一个多情的人,是一个儿女情长的人,是一个重感情的人,这是曹操的温情。

但是你要认为曹操多么温柔,那就错了。曹操是很狠毒的,可以说是翻脸就不认识人。比方说我前面说的那个许攸,许攸来投奔曹操是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所以许攸也很得意,许攸经常跟曹操说,哎,阿瞒,他不叫他什么曹公啊、什么明公啊、或者什么丞相这些,他叫他小名。曹操有两个小名,一个叫吉利,一个叫阿瞒,叫他小名:阿瞒啊,要是没有我许某人,你可是没有今天啊!曹操只好赔着笑脸说,啊是是是,许先生说得对,没有你的帮忙我确实是没有今天。但是许攸不停地说,这个就很讨厌了,对不对,这好比说你送了我这件衣服,我穿上很漂亮我当然很高兴,但是我每穿这件衣服你就要站出来对着大家说,哎大家伙看看啊,他这件衣服是我送给他的,我要不送给他这件衣服他可是没衣服穿啊。我能高兴吗?那何况是曹操呢?有一次曹操打下邺城,许攸又在那儿对大家说,大家看,如果没有我的话,他们曹家人就进不了这个门了。曹操实在是忍无可忍,杀了,把许攸杀了,这就是曹操的狠毒。

曹操杀了于他有恩的许攸,却放了很多对不起他的人。比方说有一个人叫做魏种,原来是曹操的手下。曹操有一段时候我们知道他是不顺的,处于逆境,处于困境的,那个时候很多手下的人都背叛曹操,曹操非常自信地说让他们走吧,我的人不会走完的,比方说魏种,他就不会背叛我。结果呢,这个魏种也背叛了,魏种也跑掉了。曹操气坏了,曹操说好你个魏种啊,你也背叛我,你有本事跑到天涯海角,北边有本事你跑匈奴去,南边有本事你跑到越南去,你只要跑不了那么远我就要把你抓回来,绝饶不了你。

后来在后面的战斗中,魏种被俘虏了,所有的人都给魏种捏一把汗,说曹操肯定要杀他。曹操怎么样?曹操想了一下,算了吧,魏种是个人才,放了,该做什么官还做什么官。这是曹操的宽容啊。

曹操确实是一个很宽容的人。曹操和袁绍作战的时候,袁绍找了一个文人,叫做陈琳,起草一篇檄文。什么叫檄文呢,就是声讨书,因为古代作战他讲究师出有名,就是你要打谁谁谁你总要有个名目,有了名目以后你这个军队才叫做正义之师,袁绍就请陈琳写一篇檄文。陈琳是个笔杆子,下笔千言,洋洋洒洒,痛骂曹操。从哪骂起呢,从曹操的祖宗骂起,这实在说起来是在中国文化当中一种很不好的东西,一骂人就骂到人家父母亲,一骂人就骂到人家祖宗八代,动不动就是怎么你祖宗八代,这是不好的一个传统,陈琳也是这样。那么后来袁绍打败了,陈琳做了俘虏,下面人把陈琳抓到曹操跟前,曹操说:陈琳啊,两军交战,都要发表这样的声讨书,这个很正常,不过呢,你骂骂我就算了嘛,你骂我父母干什么,我父母又没得罪你,不好吧!陈琳说,对不起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说,好好好,算了算了,你也是个人才,还做你的笔杆子吧。陈琳以后就成了曹操的笔杆子,所以曹操是很宽容的。

但是曹操又是一个报复心极强的人,但凡是得罪了曹操的人,几乎没有不报复的。当时有一位名士,叫做边让,边让是个大学问家,也是大文学家,文章著作写得非常好的,看不起曹操。因为曹操这个人出身不好,曹操的祖父是个太监,这个东汉朝代是叫太监给搞坏的,所以那些读书人、那些文化人、那些士大夫最看不起的、最痛恨的就是太监。那么曹操的父亲是太监的养子,曹操就等于是太监养子的儿子,他们看不起,边让也看不起他,很说了一些侮辱曹操的话。所以后来曹操过去把那个地方打下来以后,毫不留情地就把边让杀了,和边让一案的还同时有好几个文化人,有的就跑掉,跑掉以后又逃不掉,然后又回来自首。其中有一个叫桓邵的向曹操自首,跪下来求,磕头,痛哭流涕,求饶,曹操怎么说呢?哼哼,呵呵呵呵,哭了,怕了,下跪了,求饶了,下跪就不杀吗?求饶就不杀吗?拖出去,杀了。这件事情影响极坏,当时就引发了一场叛乱,就是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文化人?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以前得罪过你的人?

其中有一个叫陈宫的,就是由于这个原因离开了曹操,投奔了吕布。《三国演义》里面说,陈宫离开曹操是因为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不是,史实是曹操杀了边让、桓邵这些人陈宫看不下去,离开曹操,死心塌地地帮助吕布打曹操。后来吕布战败以后,陈宫做了俘虏,曹操还不想杀他,曹操跟陈宫说只要你投降,既往不咎。因为曹操这个时候他也觉得以前的做法不对了,他也觉得宰相肚里要撑船,将军额上跑马,应该有一些大将风度了,所以他也不杀陈宫。陈宫坚决不投降,曹操没办法,只好杀他,临杀他之前曹操问了这样的话,陈宫的字叫公台,他说公台啊公台,你要是死了,你的母亲可怎么办啊?陈宫说,我听说以孝治天下的人不会杀害他人的父母,我的母亲怎么样,就靠曹公你看着办。曹操说好,公台啊公台,你死了以后你的老婆孩子又怎么办?陈宫说,我听说以仁治天下的人不伤害人家的子女,我的老婆孩子如何,也请曹公你看着办。啊,曹操说好吧,那我送你上路。然后就开始哭,一边哭一边送陈宫上刑场去死,然后把陈宫的家人接到自己家里来,对待陈宫的家人比陈宫和他翻脸之前还好。

所以曹操这个人是个很复杂的人,刚才我们已经讲到了他的方方面面,这还不是他性格的全部,是他性格的一部分。他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如果你只看曹操的一个故事,只看曹操的一面,你得出的结论就是盲人摸象,是不全面的。那么在我们看来,曹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他这个人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身上好像长了很多的脸,一会儿出现的是这张脸,一会儿展示给我们的是另一张脸。但是大家注意一条,不管哪张脸,都是曹操的,不会认做是别人的。能够把这样一个复杂的性格统一于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体现的是什么呢?体现的是曹操的大气。什么叫大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曹操恰恰是一个能够容的,一个容量非常大的人,什么样的矛盾的东西到他这儿都统一了。

而且他奸诈一生,最后归于真实,曹操临死的时候留下了一个遗令。当时写这个遗令,就是遗嘱,写遗嘱,大人物写遗嘱有一个格式的,说说我一生做了哪些功劳啊,也检讨一下自己,然后说我要埋在什么什么地方等等,是这样的遗嘱。曹操的遗嘱不是这样,曹操的遗嘱对于自己的政治生涯提得非常少,他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我这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有对的也有错的,总的来说是对的,至于犯的小错误、发的大脾气不值得你们效仿。就这一句话交代完了,下面讲什么呢?就唠唠叨叨地讲一些家务事,他说我死了以后,我那个房子里放的那个香,就是熏香,香料,你们把它分掉,不要浪费了。我的那些小老婆,还有我那些歌女,她们一生都很辛苦,为我服务得很好,很到位,不要亏待她们,让她们继续住在铜雀台,不要把她们赶走了,这些人闲着也是闲着,没有事做,可以学习做什么呢,学习用丝带编草鞋,万一将来我们曹家破产了,可以拿这些鞋去卖换点饭吃。唠唠叨叨讲了一大堆这种事,所以他这份遗嘱当时很被人看不起,说一个大英雄临死之前也不说点豪言壮语,也不说点励志的话鼓励一下我们后来人,“分香卖履,留恋妾妇”,成何体统!连苏东坡都给了八个字的评价,叫做“平生奸伪,死见真性”,说这个家伙一辈子狡猾奸诈,临死之前露了马脚,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原来是这么一个小人。

但是我对苏东坡先生一贯尊敬,对于他这句话是不以为然的,我认为这恰恰表现出曹操的大气。我就不说豪言壮语,我就不谈政治功劳,我就不谈国家大事,我就要谈这些小事,你们把我怎么样?你能把我咋地?你们说我是小人我就是小人又怎么样?我曹操就是曹操,我曹操才不在乎你们怎么评价我呢,我就是这样的人。这叫什么?“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曹操能够如此地本色,说明他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不过这个英雄是很狡猾的,很奸诈的,因此是奸猾的英雄,简称奸雄。而这个奸雄呢,又是非常可爱的,所以我认为对曹操的评价就是这五个字——可爱的奸雄,那么曹操又如何是个奸雄呢,他怎样地奸雄呢,他又怎样地可爱呢?请看下集奸雄之谜,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104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8
下一篇2023-09-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