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白毛女》以晋察冀边区的民间传说为主要素材,又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现实进行了提炼和加工。主要情节是: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了善良老实的佃户杨白劳,抢走了他的女儿喜儿并奸污了她,最后又逼得她逃进深山。喜儿怀着强烈的复仇意志顽强地活下来了,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了这里,领导农民斗倒了黄世仁,又从深山中搭救出喜儿。喜儿获得了彻底的翻身,开始了新生活。全剧通过喜儿的遭遇,深刻地表达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思想,真实地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中贫苦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证明了只有***领导的人民革命,才能砸碎封建枷锁,使喜儿以及与喜儿有着共同命运的千千万万农民得到解放。
《白毛女》是我国新歌剧的奠基之作,影响所及甚为深远。
《白毛女》以一农村姑娘喜儿被地主肆意压迫、污辱后逃入深山,从而变为满头白发的“白毛女”,后在新社会又获得了新生的传奇故事。此剧反映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
在歌剧音乐上,一方面借鉴西洋歌剧的经验,一方面采用了各种民间音调作为歌剧音乐的基础,成功地解决了在大型歌剧中用音乐刻画剧中人物的问题,几乎每个人物都具有个性的音乐形象,成功地借鉴了西洋歌剧中的主导主题的技法,以及和声、复调、合唱、伴唱、重唱、管弦乐配器等技术,并创造性地运用了我国戏曲中唱、白相间的形式,赋予新歌剧以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歌剧以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为题材。写的是在1935年河北一村庄所发生的故事。佃农杨白劳无力偿还地主黄世仁的债务,被迫在卖女契书上按了手印后,于除夕夜喝盐卤自尽身亡。杨白劳的女儿喜儿到黄家后,倍受黄母的折磨,并遭黄世仁强奸。黄母知喜儿怀孕,竟欲将喜儿卖给人贩子。女仆张二婶得此消息后,帮助喜儿逃离黄家。喜儿逃到山上,过着野人般的生活,靠山庙中的供品及野果充饥,致使头发皆白,被乡亲们误认为“白毛仙姑”下凡。
两年后,村庄被八路军解放,喜儿才得以重见天日,并与当年被黄世仁逼走、后来参加八路军的青年农民王大春重逢。群众公审了黄世仁及其狗腿子穆仁智,两个恶贯满盈者被依法惩办。
审美意识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是在一定对象的作用下发生的,我们每经历一次审美的体验,就能获得一次审美意识的重建及审美经验的积累。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而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完成由实用向审美的过渡。
(二)歌剧《白毛女》艺术家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
艺术美作为对现实的反映形态,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和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要。歌剧《白毛女》由延安鲁艺工作者创作:诗人邵子南写出一稿,后由贺敬之重写,丁毅写最后一幕的最后一场。马可,张鲁,瞿维,李焕之,向偶,陈紫,刘炽等进行音乐创作。自1944年冬至1945年4月,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于1945年4月首演。之后,其剧本和音乐又经过多次修改。
(三)歌剧《白毛女》欣赏者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
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欣赏的过程,也就是作品对象引发产生审美主体的过程,这也决定了作品审美主体的活动应以作品为对象,在此基础上调动自己的情感和思维以及文化修养和审美经验的积累,主动地进行新的审美形象再创造。欣赏者在欣赏时以音响为对象,在自己欣赏经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中的艺术形象进行主观感受,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歌剧《白毛女》的音乐片段《太阳出来了》(见谱例①)中,欣赏者的身体就会随着旋律的起伏产生律动,形成了一种“内模仿”行为,这种意识的“内模仿”行为并不只是生理上的副作用,它还积极地参与审美意识活动,创造了审美意识,使审美意识既存在于大脑中,也存在于人体的律动中,构成一种审美的实践意识。这首合唱汲取了关中地区劳动号子和陕北唢呐曲牌的音调据陕北唢呐曲《大摆队》(谱例②)及《吆号子》(谱例③)改编,结构严谨,气魄宏大。先由领唱者唱出宽阔庄严的主题,合唱随即加以响应。领唱的主题移高四度,音域扩展至小字二组的g,声音响亮饱满,把红日东升光芒万丈的壮丽情景和人民翻身的欢欣场面渲染得十分充分。后转为齐唱,唱出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深刻哲理。
农民杨白劳因欠地主黄世仁的地租,利滚利,“驴打滚”,无法还清。除夕之夜,对杨女喜儿垂涎已久的黄世仁逼迫外出躲债回来的杨白劳在卖女契约上强盖手印,杨白劳在*威之下,于除夕夜饮盐卤自尽。杨女喜儿被抢进黄府,惨遭奸*。喜儿男友王大春愤而从军抗日。喜儿不堪凌辱,逃进深山,白天不敢现身,入夜后到山下小庙偷食供果充饥。久之,长发尽白,被人们传为“白毛仙姑”王大春随八路军进村后,方知喜儿受虐出逃,不知下落。为弄清“白毛仙姑”真相,进山追寻,王大春与喜儿在山洞相认,喜儿得以解救,重见天日,黄世仁之罪恶始得清算。
《白毛女》主要故事情节:
解放前的华北农村,贫苦佃农杨白劳早年丧妻,膝下一女名喜儿,相依度日;邻居王大婶及其子王大春常给杨家父女多方照顾,两家融洽和睦。喜儿和大春相处日久,情投意合,两老商定秋后为他俩完婚。
恶霸地主黄世仁欲霸占年轻貌美的喜儿,遂与管家穆仁智设计,以重租厚利强迫杨白劳于年内归还欠债。旧历除夕,杨白劳终因无力偿还重利,被黄世仁威逼在喜儿的卖身契上画押。
杨白劳痛不欲生,回家后饮盐卤自尽。初一早上,喜儿被抢入黄宅后,受尽折磨。黄世仁为斩断喜儿对大春的情丝,夺回王家租地,驱逐王大婶母子,又伺机将喜儿奸污。
大春救喜儿未成,投奔红军。怀有身孕的喜儿在黄家女佣张二婶的帮助下逃离虎口,途中生下婴儿,旋即夭折。后独自入深山穴居,餐风宿露。由于长期缺少盐分摄入,一头青丝变成白发。喜儿因常至破庙中取供品充饥,被村人迷信视为"白毛仙姑"下凡显灵。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春随八路军回到家乡。此时,黄世仁借村人迷信,制造"白毛仙姑"降灾谣言惑众。留乡工作的大春为发动减租减息,提高群众觉悟,十五之夜,亲往跟踪查探,竟在山洞中与喜儿相逢。
在全村公审会上,黄世仁、穆仁智二人受到严惩。地主被镇压了,喜儿报了仇伸了冤。她重又回到自己的村庄,与大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头发也渐渐变黑了。
扩展资料: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
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创作背景:
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陕西延安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不是超阶级的,文艺要和工农兵群众结合。在同一个时期,延安的***人还发动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这使得延安的文艺工作者意识到要创作出一个全新的反映***的理念的艺术作品。
1945年中共七大准备召开之际,当时苏联红军已经向德国反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
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的一些艺术家在院长周扬的指示下,根据1940年流传在晋察冀边区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传说,加工改编出了歌剧《白毛女》。《白毛女》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的阶级斗争理论结合在一起,成为解放区文艺标志物,迅速风靡各个解放区。
之后这出歌剧还在国统区演出,广受赞誉。但国内也有真人的白毛女,是四川的罗昌秀,为了躲避地主,在山林生活了11年,后被***救出,于2002年去世。
-白毛女
杨(拉住穆的手)啊!
(唱)老天单杀独根草,
大水尽淹独木桥,
我一生只有这一个女,
离开了喜儿我活不了!
对黄世仁要抢走女儿的极度悲愤。
《白毛女》剧照
《白毛女》是诗、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歌剧。 第一,歌剧情节结构,吸取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多样灵活。 第二,歌剧的语言继承了中国戏曲的唱白兼用的优良传统。 第三,歌剧的音乐,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并加以发挥创造,又吸收了西洋歌剧音乐的某些表现方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第四,歌剧的表演,学习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段,适当注意舞蹈身段和念白韵律,同时,又学习了话剧台词的念法,既优美又自然,接近生活。 而这段歌词,是故事开始时,老杨给女儿买来一条红头绳,喜儿乐得又唱又跳的情景。 5、大型歌舞剧《白毛女》中女主角喜儿的命运半个世纪来曾感动过无数中国人。2002年12月31日,喜儿的原型、80岁高龄的“白毛女”罗昌秀在家乡四川宜宾因心肌梗塞去世。 据《北京晨报》报道,“白毛女”的原型名叫罗昌秀(左图),1923年出生在宜宾县凤仪乡,当地的恶霸地主先后逼死她爸爸,打死她哥哥。16岁的罗昌秀被迫躲进四川云南交界处的深山老林,过了17年野人般的生活。1956年,罗昌秀被救下山,年仅33岁的她“重返人间”时已经是满头白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