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验”走进大学语文课程_大学语文课程

让“体验”走进大学语文课程_大学语文课程,第1张

  摘 要:无论是从教学过程乃至母语学习自身的特点还是从学生素质内化的条件来看,大学语文教学都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因此,大学语文课必须关注学生的体验活动,让他们在积极体验中获得情感熏陶和精神享受。若能如此,大学生与母语学习的隔膜状态定能消除。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体验;情感;内化

一、语文课程中“体验”的内涵

在哲学家那里,体验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主体对于生命意义的把握,它具有本体论意义。从心理学的维度来看,“体验又与主体的情感、意志、想象、回忆、直觉等心理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又是一个心理学概念,”[1]心理学一般把体验看成是情感的生发剂或主要成分之一。作为一个教育学概念,人们把它作这样的界定:体验是一个过程,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它包括认知和情感上的双重认同,也就是说,体验之中既包含认知的成分(但又不同于纯粹的认知),又包括情感的因素,是二者相互交融的一种状态;但它又以情感活动为其显著特征和核心,因而“体验”一般被称为“情感体验”。

为了进一步把握体验的深刻内涵,我们还需要探讨它的特征。体验,作为一种适用于所有知识范畴和所有学科的一种教学方式,[2]具有情感性、主体性、个体性、亲历性等一般特征。但是,就语文课程而言,体验又有自己的种种特殊表现。具体说明如下:

1.情感性。体验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地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3]所以说情感是体验的核心,体验侧重于内心感受和情绪把握。这就是体验的情感性。

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相比,语文课程具有特别丰富的情感资源,这是语文课激发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巨大优势。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去“以情会文”、“以情感悟”,打破时空环境的限制,与作者、文本形成情感交融,产生情感共鸣,真正领会到祖国语文的甜美

金业文,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滋味。倘若体验至深处,主体就会全身心投入,进入一种近乎心醉神迷的状态,甚至要用“歌之咏之,舞之蹈之”的方式才足以表达自己体验中的情感勃发。这是语文教学的高境界。

2.主体性。体验总是主体自己的体验,是学生自己学习,自己阅读的结果。没有主体“自我”的认知、情感、实践的投入,体验就无从产生。而且,由于主体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即使是面对同一文本(较之学术资料,文学文本本身就具有多元解读和多种体验的可能性),各人的体验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语文课程体验的个性化色彩更为明显。

3.亲历性。体验的主体性同时意味着体验的亲历性。体验的亲历性实质上就是指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亲身实践,也就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真正落实。“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凡事只有“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方晓其中滋味。教师对课文的条分缕析毕竟不能替代学生本人的亲自感受与体验。

就客观性而言,可将体验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通过实际行动、亲身经历而获得的体验,即直接体验。另一类是主体在心理上虚拟性地“亲身经历”活动、场景等,借助想象和联想感受别人的迁移理解或调动自己以往的感受与当下情景整合,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4]这是一种间接体验。语文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学生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身经历一番,所以学校情景中的体验主要是指这种间接体验。但是,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实践机会,我们应该利用这个优势组织和鼓励学生更多地亲历课外、校外语文实践,从中获得更加丰富更加真切的体验。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由于文学作品占据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绝大部分,而文学创作讲究的是“含而不露”、“言不尽意”、“弦外有音”,而不是直接告白(“意合性”很强的汉语文学尤其如此),所以,较之政治、历史等学科,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常常深深地隐藏在语言文字之中。这意味着语文学习中的体验过程应遵循“披文入情,沿波讨源”的路子,即首先要下工夫对语言文字本身加以品味,然后才能把握得到字里行间跳动的情感脉搏,才能产生深刻的体验。游离于文本语言文字之外,就不可能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这也许是语文课程中的体验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语文教学中的“体验”,主要是指主体对言语艺术以及渗透于其中的知识、情感、思想、价值观等的亲历、感受和领悟。

二、大学语文课程为什么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了解了体验的内涵与特征,接下来我们应该明白大学语文教学为什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1.语文教学既是认知发展的过程,又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教学,实质上总是一种情知交融的活动,或者说情知交融是教学的应然状态,否则就不会取得良好效果。可是,不少大学语文课却片面强调认知方面,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导致他们缺乏应有的学习激情和精神享受,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了。虽然也并非完全不提“情感教育”,但仅仅将其作为为认知服务的手段,事实上理性认识的任务总是压抑并排斥了个体的情感体验,致使学生日渐感情淡漠、体验荒芜。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一大失误。

情感不仅是认知的手段,而且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目的本身。因为素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主体工程之一的大学语文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担负起情感教育的职责。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自身的情感优势,强化学生的体验过程,催生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优化他们的情感品质,应当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2.重在体验和感悟,是语文学习尤其是汉语文学习的特点

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大学人文课程不同,它主要不是通过系统的哲学、伦理、历史、语言等知识,以人类普适的价值和准则体系引导学生接受“精神的洗礼”;而是立足于文学作品――“隐喻”的文学作品,以情感体验来触动学生的回味与思考,形成对社会和人生意义的领悟,从而获得精神的成长。这是语文教育的特点,也是语文教育的优势,因为这样更容易触及人的灵魂深处。如果直接阐释价值和准则,大学语文远不如“两课”、大学人文等课程清晰简练,它自己也似乎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

另外,语文教学重在体验和感悟,还与大学语文学习的对象和凭借――汉民族语文自身的特点有关。大学 语文教育,实质上是关于中华民族共同语或者说汉民族母语的教育。汉语的显著特点是“偏重心理,略于形式”(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常常以尽可能简省的表层形式来包孕尽可能丰富的深层语义,而且还缺乏像印欧语言那样的形态标记作为解读提示,所以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曾说,汉语的理解“纯粹的默想代替了一部分语法”。所谓“纯粹的默想代替了一部分语法”,实际上表明,对汉语的学习主要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默想”,即学习者自己的心灵体验和感悟。我国几千年来的语文教育经验也证明,让学生在多读多写中自我体验和感悟语文规律及其深刻底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路子。

3.体验是形成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内化机制

人的素质形成与内化最为相关。没有内化过程,任何教育影响都无法转化为人的素质。而体验则是内化发生的前提条件,也是内化发生的最重要机制。这是因为无论是知识、能力、学习方法,还是情感、价值观,若没有经学生的亲身感受、体验,那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学生亲历体验,客体才会进入主体的内心结构,在主体内心扎根、繁殖并与主体产生融合,进而内化为己有,成为自身素质的有机构成部分。

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表明,能否有效地使用相应的学习方法,是区分学习者能否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5]这是因为掌握了学习方法并不等于学会了学习。如果学生不能根据各种学习变量灵活地选择、使用、变换学习方法或者说不能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特别是学习方法的使用予以有效调节的话,其效果仍然不佳。这就需要学习者具有对当前的认知活动(包括学习方法的使用)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即元认知能力。有学者指出,单纯的学法指导已经出现了危机,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缺乏,[6]“学习方法在元认知的作用下,才能取得满意效果。”[7]一般认为,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主要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和元认知体验这两大要素构成,二者相互作用,实现对认知活动的调节作用。在此过程中,体验的作用不可小视,因为只有当个体深刻地体验到自己运用学习方法的过程,他才可能知道哪些学习方法适用于自己并将其内化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之中;同样,也只有当个体深刻地体验到自己运用学习方法的过程,他才可能根据体验的反馈(有效或无效)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包括学习方法的使用及时予以调节。可见,主体体验不仅是学习方法知识内化的机制,而且也是元认知调节作用得以发挥的中介。

三、“体验”,该如何生成

既然“情感体验”是如此的重要,那么语文课就应该努力促使学生体验的生成。

1.“美读”与体验生成

大学语文课应该多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加深体验和感悟”。文字的静默无声天然会使读者与文本之间产生隔阂,而朗读则是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中生活气息的直接感受,能将读者与文本直接沟通起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美读”,能营造出一种情感氛围,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乐而忘返,浸润其中,陶醉其中,对文章的体验、感受油然而生。因此,朗读是一种极好的自我情感体验的方法。例如,《散步》一文通过形象和细节渗透着浓浓亲情,当一家人面临着“走大路还是小路”的选择时,“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如果说“摸摸脑瓜”的动作体现出了老人的慈爱,那么让学生再读一读,品一品,兴许会勾起他们对类似生活细节的回忆与联想――“我奶奶也常常拍拍我的头,很温暖”,那种真实的情感体味就自然涌上了心头。

2.情境创设与体验生成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情感产生的机制之一是情境熏陶,即所谓的“触景生情”。人进入某一种实际情景,或接触虚拟情景,甚至在头脑中想象情景,都能激起人的体验。[8]因此,语文教学要运用多种途径创设情景,以引发学生相应的体验。比如,(1)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能触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仿佛进入到了课文特定的情景之中,从而引发出种种感受、体验:(2)背景音乐烘托、多媒体仿真也能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体味课文的思想情感。譬如说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教师可用“月夜思故乡”的多媒体镜头并配以节奏舒缓、音调低沉的乐曲来诱发学生对思乡情的体验。此外,角色表演或课本剧、展示等也不失为营造体验情境的良好方式。

3.亲身经历与体验生成

上文两种情形实质上都是在非自然(非真实)状态下进行的一种虚拟体验(或者叫间接体验),它们主要是通过外界诱因(声、乐感染,情境激发等),借助学生自身的想象和联想而达到的一种体验。但是,学生若完全不具备相应的生活经验,这些虚拟体验就无法产生。鲁迅先生曾说“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和非洲腹地的黑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懂得‘林黛玉型’的”(《花边文学・看书琐记》)。反之,亲自经历的事情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体验甚至是强烈的体验,例如中国封建贵族**们看了《红楼梦》,倒是很有可能为林黛玉“抹几把同情的泪水的”,其原因兴许是类似的生活经历引发了情感上的共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感知实物实景较之语言描述会使主体受到更直接、更亲切、更强烈的刺激,由此而引发的体验也特别丰富、特别真切、特别鲜活。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不苟同他人之说,曾经亲往现场考察,不仅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且还获得了“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切身体会(《苏轼文集》卷十一)。倘若没有那一番亲临感知,恐怕苏轼心目中是无法生出那切身体会的。的确,语文教学中有许多东西是难以在虚拟条件下得到真正体验的。此时,我们何不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到田野去亲身感受一下呢恐怕许多在教室里头无法体验到的东西,在那里能体验到。

朱熹曾说:“读书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所谓“切己体验”,就是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验。好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我们留心生活,生活会给予我们许多体验。虽然说生活是产生人生体验的沃土,但是碌碌无为的生活不在其内,不去用心感受的生活也不在其内。语文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抱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生活的有心人,而且还要他们将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以“体验日记”、“感悟作文”等形式作有意识的归纳和累积。这样,人生体验丰富了,一定会大有利于课内外、校内外的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3]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杨四耕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詹先明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江西教育科研,2002(8)

[5]董守文成人学习学[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6]黄勇学法指导的危机与学习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5)

[7]黄旭元认知与学习策略[J]教育评论,1991(5)

[8]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责任编辑:陈立民]

认识过程:人可以通过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嗅,舌头尝,手触摸等途径获得客观事物的色、声、气味、味道、软硬、冷热等个别属性的信息,这就是感觉当获得关于某一事物足够数量的个别属性的信息时,人就可以获得对某一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完整印象,这就是知觉这种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初级认识,就是感觉和知觉,简称为感知人们为了积累实践经验,在感知到客观事物的信息之后,要把这些信息在头脑中储存起来,必要时再加以回忆,这种心理活动叫做记忆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人们利用已有的感知信息和记忆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对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达到一定的理解,并由此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这就是思维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作为一个主体,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决不会无动于衷,总要对认识对象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并产生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恐惧或愤怒等主观体验,这些表现为主观态度或体验的心理现象称为情绪或情感,这是心理过程的另一方面,也即伴随着认识过程的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人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时,不仅认识事物,产生情感,还要采取行动,不论是积极地进取,或是消极地回避,总要对环境作出应答性活动人有意识地反作用于客观现实的活动称为意志行动意志行动中下定决心、制定计划和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等内部心理活动称为意志过程

三者的关系:知、情、意是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情感、意志随认识而产生所谓“知之深,爱之切”,就是说认识对情感的影响反过来情感和意志又会影响认识过程,例如,对职业的热爱和成才的决心可以加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不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一味地教给学生实用知识,就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只会干活的机器。这是高等教育的悲哀!

文学是人类思想的营养剂,艺术是人类灵魂的净化剂。不懂文学的人,思想难免会“缺氧”,不懂艺术的人,极易被世俗的思想吞食了灵魂。

文学能给人以生活的激情,诗能给人以创作的灵感。一个文学素养差的人,其创新能力必然很差。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不论是科学巨人,还是思想泰斗,凡是能取得巨大成就的人,莫不得益于扎实的语文功底。

文学可以丰富人的内心世界,使人的思想更加博大,使人的视野更加开阔,使人的思维更富于创造性。

文学可以提升人的想像与联想的能力,最终增强人的创造力。

文学可以使人大器,艺术使人变得高雅。文学是艺术之根,文学素养提高了,艺术素养也将随之提高。文学素养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着人的创造力。

文学能够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使人热爱生活、学会生活,更好地生活。

诗美渗透在一切领域:建筑是“立体的诗”,舞蹈是“灵动的诗”,音乐是“交响诗”……不仅如此,一切创造技术中都渗透着诗美,汽车的造型有了诗美,就会被人们普遍地喜爱。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制造业要超越世界先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人才的艺术素养。

文学可以怡情,可以养性,可以益智。文学素养是人的综合素养的基石。连学生起码的文学和文化素养都培养不好的大学,还有何面目说人才培养的质量?

文学素养的缺失,不仅会导致人思想的缺失,而且会造成人创造能力的缺陷。

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完善学生的人格,赋予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比教给学生实用知识和培养学生现实的技能更为重要。

语言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工具。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下直接决定着自己学习能力的强弱。连母语都掌握不好的人,很难在科学上取得大的成就。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能力的发展直接促使着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味地强调传授实用技术和培养实用技能,是急功近利的教育短期行为,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总体来讲,大学语文课是大学里最重要的一门课。这门课在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等各个方面的强大作用是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替代的。大学里不开语言文学课,给学生走上社会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留下的缺憾是很多的。

毫不夸张地讲,不开大学语文课的院校是对学生极不负责任的院校;不重视大学语文课教学,甚至下令砍掉大学语文课的校长是对学生终身发展很不负责任的校长。

时下还有一种现象,一些院校砍掉大学语文课,开设所谓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这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是人文素养的核心与基石。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不起来,人文素质从何谈起?与哲学课、史学课、伦理课、艺术课相比,大学语文课是最好的人文课程。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必须开好大学语文课。

目前人们对于大学语文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高等院校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至今,对于大学语文课的性质、任务等问题一直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关于大学语文课的定位一直比较模糊。基础课、公共课、选修课……各持所见;“补课说”、“工具说”、“人文说”……各执一说。二是教材建设方面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语文课功能的发挥,给人们造成了这门课似乎可有可无的错觉。目前国内出版的大学语文课教材有一百二十多个版本,起码有九成以上质量不合格。其中一半以上的教材一本书中的错误就在百处以上,有的甚至多达四五百处。不仅如此,教材内容空泛,思想单薄,选文规范性差等各种问题都十分严重。三是由于以往很多院校一直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有的院校虽然开设了,但分配给大学语文课的课时很少,致使这门课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思维品质改善和审美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巨大作用没有显现出来。事实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一些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每一个从事高等教育的人都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大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是高等院校各个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都应该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大学语文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等各个方面的巨大作用是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替代的。概括起来讲,大学语文课在学生求知、做人和终身发展等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是每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再好的大学也不可能教给学生一生中要用到的全部知识,更不可能培养好学生一生所需要的所有能力。尤其是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新技术层出不穷,终身学习能力对理工科大学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你好,在心理学中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者的关系是:

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并不是孤立、不相联系,而是一个统一的总体,他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

认知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一个人对一个事物要有所知才能有所感,就是只有对客观事物有一定的认知后才能引起一定的情感,随着认知过程的深化,情感也会随着变化。

在另一个方面,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知过程。这种作用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它可以加强或提高认知过程的积极性,提高人们认知活动的效率,也可以降低认知过程的积极性,甚至起到阻碍的作用。

认知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一方面,认知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只有认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才有可能在进行意志活动时正确地确定自己的目标,选择实现的途径、方式、方法等。

在执行意志活动决定过程中,通常要通过认知活动来预见行动的进程,注意情况的变化。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认知过程。

另一方面,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知过程,意志使人在认知过程中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不断克服困难使认知更加深入。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不可能完成复杂的认知活动。

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

首先,人的情感对意志行为有一定的影响,积极愉快的情感可以提高人活动的积极性,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消极不愉快的情感会降低人的活动积极性,妨碍意志活动的进行。

其次,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控制消极的情感,不怕困难,在逆境中干出一番事业来。

相反,如果一个人意志薄弱,他就会被消极的情感所左右,最终会是一事无成。

通过以上的阐述可以知道,人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是人们所共有的心理过程。

但是,当这些过程具体表现在每个人的身上时却有较大的个体差异,这些个体差异的表现称之为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

首先,情感过程依赖于认识过程。没有认识就没有感情。人对于自己一点都不了解的事物,是不会有任何情感体验的。人们平时说的“知之深,爱之切”,就是这个道理。反过来,情感过程对人的认识活动,也有强大的作用。情感是进行认识活动的动力。比如,一个喜欢数学的同学,就会比别人更多地钻研数学,上数学课的时候认真听讲,自己主动找来许多数学题来做,从而可能使他的数学知识更丰富,对数学比别人有更深刻的认识。

再有,人的情感对意志活动也有很大的影响,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或阻力。在朝鲜战场上,邱少云烈士之所以能够坚持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表现出坚强的意志,是对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挚爱,给了他巨大的力量。这就是情感的动力作用。反过来,意志活动对人的情感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观意识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认知阶段,目的在于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二是评价阶段(即情感阶段),目的在于解决“有何用”的问题;三是决策阶段(即意志阶段),目的在于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人的三种基本的主观心理活动(认知、情感与意志)分别反映了三种基本的客观存在(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行为关系)。由于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带有主体目的性的事实关系,因此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行为关系是一种能够创造新价值的价值关系,因此意志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事实关系以价值关系为导向,价值关系又以行为关系为导向,因此认知以情感为导向,情感以意志为导向;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感知和了解各种事物的事实关系,其次要掌握这些事物对于人的价值关系,再要掌握每个行为的价值关系并且判断、选择、组织和实施一个最佳的行动方案。

意志和认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意志的一个特征是具有自觉的目的性。人的任何目的,都是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因为目的虽然是主观的东西,但它却来源于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对于目的的选择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也是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人在确定目的,选择方法和步骤时,要审定客观形势,分析主观条件,回顾过去的经验,设想将来结果,拟定方案,编制计划,并开始进行反复的权衡和斟酌,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才能实现。可见,意志行动离不开认识过程,意志是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次,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人在进行各种认识活动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作出意志努力。例如,观察的组织、随意注意的维持、追忆的进行,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展开以及想象的形象化进程等,都需要意志的努力。认识活动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而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也离不开意志的支配。没有意志行动,不可能进行认识活动,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意志和情绪过程有密切的联系。

(1)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或支持作用时,这种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或消极作用时,该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2)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人们在工作或学习中面对困难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可以通过意志力加以调节和控制,从而使自己的意志行动服从于理智的要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69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