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过《小猫克里欧》吗?我孩子今年4岁了,我听朋友说对孩子英语启蒙教育挺有帮助的,想了解一下~

有人用过《小猫克里欧》吗?我孩子今年4岁了,我听朋友说对孩子英语启蒙教育挺有帮助的,想了解一下~,第1张

孩子25岁,还没有开始启蒙,朋友推荐这一套《小猫克里欧》。这套书是典范英语从英国原版引进的,原汁原味的英语很地道。听朋友说《典范英语》很不错(他家孩子6岁,一直读的典范,现在读到典4了),所以就入手了一套小猫,下面是我家孩子阅读之后的一点经验与想法,分享给你们。

这套绘本是针对少儿英语启蒙的,适合0-5岁的孩子阅读。分故事篇跟认知篇。整套绘本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猫,绘本描述了小猫克里欧找家、交朋友、生活起居、搬家等故事,还有认知篇是数字、字母以及颜色的认知,大色块、大线条很符合孩子的审美(虽然自己看着不太稀饭,不过孩子喜欢就好)。整套书是纸板设计,大豆油墨环保安全设计,不用担心宝宝撕烂或者吃入有害颜料。圆角设计也很棒,不用担心割破手。

下面是数字篇的实拍图

孩子很喜欢小猫,生活中自己就养了一只。所以给孩子入手这一套绘本,孩子是爱不释手。每天跟小豆(我家的小猫)拿着绘本玩耍,开始担心孩子只顾玩,无心学习。后来有一天突然打哈欠的时候蹦出yawn这个词(绘本中就有克里欧打哈欠的场景以及对应的英文),真的是很惊喜呢。

每天会给孩子放音频听,至少3遍,也会跟孩子一起看绘本,看的时候也会给孩子朗读,跟孩子互动。现在孩子慢慢开始习惯了英语阅读环境,真的是很好的开始。

以上是我的经验,希望对和各位宝妈有用。

以下是02岁、2-3岁孩子适合的并普遍喜欢的绘本:1《小熊和小兔子》这是一本适合2-3岁孩子阅读的绘本。这本书讲述了小熊和小兔子一起玩耍、分享玩具和欢笑的故事。这本书故事简单、画面明快,非常适合小孩子阅读。2《小熊上学了》这是一本适合2-3岁孩子阅读的绘本。这本书讲述了小熊上学的乐趣和学习的过程。这本书文字简单、画面生动,能够很好地引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热爱上学。3《熊猫吃饭去》这是一本适合2-3岁孩子阅读的绘本。这本书讲述了熊猫吃饭的故事,通过熊猫的行为来展示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这本书文字简单、画面清新,能够很好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4《小猪小猪想回家》这是一本适合2-3岁孩子阅读的绘本。这本书讲述了一只小猪在外面探险的故事,最终想回家找到自己的父母。这本书文字简单、画面温馨,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独立探索和回家的意识。5《小鸟找妈妈》这是一本适合2-3岁孩子阅读的绘本。这本书讲述了一只小鸟寻找自己妈妈的故事。这本书文字简单、画面充满亲情气息,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认识家人的重要性。

Kegan, Robert (1982) The evolving self: problem and process in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rryman,Julia C & Smythe, Pamela K &Taylor-Davies, Ann &  Lamont, Alexandra &Joiner,Richard(2005)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d You  Wiley-Blackwell

 Lugo, James O & Hershey, Gerald L (1974) Human Development: A Psychological, Bi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Life Span Macmillan

 Lugo, James O (1991)  Living Psychology: A Lifespan Approach Cat Pub Co,4 edition

话说提供的好多译名不正确啊,不过终于贴完了。最后一本找了好久,不是很确定。我觉得应该是像是我写的第4本吧。PS:这里我用的是APA格式,所以把作者的姓写在了名字的前面。括号里的是年份,中间是书名,最后是出版社。如果还有什么不确定的再问好了。

对不起,看错了。我把别人的回答看成问题了。= =    再其他的贴好了

Dave J Müller (1986) Nursing Children: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ed) UK: Stanely Thomes ltd

Cecil R Reynolds,Randy W Kamphaus (ed) (2003) Handbook of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Assessment of Children: personality behavior and context (2nd ed)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Don Bryant Feather, Walter S Olson (1969) Don Bryant Feather, Walter S Olson US: scott foresman

PS:好啦。这次姓名的位置没有颠倒。

1、《小威向前冲》

作者:艾伦

书的第一页,小威热情地冲读者笑着,下面一行字“小威是一个小精子”。就好象一个最平常的故事的开头,告诉小朋友下面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熊”“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那样的轻松自然。尼古拉斯·艾伦把三亿个小精子的住所画成了一座城市,其中有银行,有商店,还有健身中心和**院呢!如果你仔细看还会发现,在这个精子城市出口的那条路上,还有一个指示牌,上面写着“单行道”。这又会引起细心的小朋友新的问题啦。如果凭空地解释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爸爸妈妈们会感到为难,那么这本小威向前冲一定会帮个大忙呢。因为在小威的世界里,精子们像小朋友们一样,有自己的朋友,要上学,要做算术题,还有一个重大的比赛……就让小威去做一个绝妙的解答吧。

这本书打动我的还有另外一点,就是作者豪不吝啬地把无数个小精子都画了出来。虽然没有三亿个那么多,但在它们冲向卵子的那一幕,密密麻麻画了长长的两页!细细地看起来,每一个小精子都不相同。有的一个劲儿往前游,有的正朝后看着别人,有的正在找掉了的游泳眼镜,还有的居然游错了方向……读完了整个故事,不如再把书翻回这一页,陪孩子一起看个够吧。

2、《乳房的故事》

作者:(日)土屋麻由美 文/(日)相野谷由起 绘

你的孩子是不是曾对妈妈的乳房产生过好奇?他(她)是不是有时会想要摸摸妈妈的乳房,或是问过“妈妈的胸部为什么比爸爸的大?”“妈妈的乳房里还有牛奶吗?”之类的问题,而令你觉得尴尬、不知该怎样应对呢?

当妈妈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自然平静地告诉孩子想知道的事情,当孩子了解了乳房的真相以后,他们就不再好奇了,会将兴趣转移到其他事物。如果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对乳房的好奇就会持续下去。当你希望和孩子进行适度的交流,又觉得难以表达,一本像《乳房的故事》这样的充满温情的儿童性教育绘本就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帮助你和孩子更好地沟通。

对乳房、小鸡鸡这些性器官表现出好奇,是孩子孩子生命中性本能的自然发展,如果父母无视孩子的性心理发展规律,就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性”与生俱来,伴随孩子的一生。性教育包含了性别与尊重的教育、爱与生命的教育、情感与责任的教育、道德与法制的教育,性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3、《学会爱自己》性教育绘本

作者:和歌山静子/山本直英

《海的故事》讲到了生命的诞生、男女身体构造的不同。《爱的故事》用“私密地带”这个词告诉小朋友,要保护自己不要受到性侵害。《两个人的故事》以一个神话故事讲述了男人和女人为什么要一起生活的问题。这3本绘本可以分开独立阅读,但3册一起阅读可能更利于孩子理解。

4、《小鸡鸡的故事》作者:(日)山本直英 文/(日)佐藤真纪子 图

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很容易发现自己的身体与爸爸妈妈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发现自己和异性小朋友身体上的不同。

当他(她)发现异性与自己最大的不同是生殖器部位的时候,他们会对生殖器产生极大的好奇心,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索。很多孩子会问父母“为什么男孩和女孩不一样?”“我是从哪里来的?”。

其实,在孩子的眼睛里,生殖器和眼睛鼻子耳朵一样,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他们希望了解这个器官并由衷地赞美它,就像赞美自己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

《小鸡鸡的故事》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男女生理结构的不同、生命的诞生、生殖器的清洁、保护自己不要受到性侵害等等,表达出“每个孩子都是宝贵的生命!”的美好情感。希望有更多好的性教育绘本帮助孩子接受健康的性教育。希望孩子能够从书中学会爱、学会尊重、学会保护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5、《东方儿童性教育绘本》

作者:郑智泳

《我是女孩我弟弟是男孩》、《我的弟弟出生了》、《我宝贵的身体》

在流行性解放、性开放的今天,性固有的价值观和神圣性正在逐渐消失,妈妈把孩子抱在膝盖或怀中,与孩子静静分享传统的价值观,接受如此性教育长大的孩子,日后也一定会懂得珍重对方和自己的身体,对生命深怀敬畏和尊重。

一对从事艺术工作的姐妹花妈妈,送给自己孩子朴素的生命礼物。本套书九十年代在韩国出版后,不断再版,至今已经重印了四十余次。书中体现的对儿童性教育的深刻理解和作者所站的高度,至今无人出其左右,被誉为韩国性教育的经典之作。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主动去结识新朋友的经验,再加上很多家庭都住在公寓房子或高楼大厦,可去游玩的地方越来越少,更大大地降低他们结交朋友的机会。因此,很多小孩都不知道怎样去认识新朋友,进而和睦相处。如何教会孩子交朋友,其实我们很难教会,但是利用绘本,教孩子如何交朋友!以下是格子酱讲绘本推荐的教孩子交朋友的绘本书单:

《我的兔子朋友》 

适读年龄:3-6岁 

译:柯倩华 

内容简介:一只会惹麻烦的兔子为了帮它的朋友想尽一切办法,全然不担心会惹毛比它体型要大出好几十倍的动物的怒视,虽然这也为兔子的朋友带来了小小的困扰,但它仍把兔子当做自己的好朋友,因为兔子是为了帮它,虽然总是惹麻烦。 推荐理由:我的兔子朋友很好,但无论他去哪里、做什么,肯定惹麻烦,不过他依然是我的好朋友……这是一个关于宽容的故事,在令人欢欣的图画背后,含蓄地表达了关于耐心和忠诚的主题思想。

《敌人派》

 适读年龄:3-6岁 

译:萧萍,萧晶 

内容简介:"对于小男孩来说,这原本应该是个完美的暑假,直到杰米搬到附近,成为他的头号大敌人,事情就完全变样了。幸好小男孩的爸爸有消灭敌人的必胜绝招──敌人派。但是这个派的其中一个秘方,竟然是必须和敌人友好相处一整天!在这个趣味横生的故事中,小男孩学会了将自己的头号大敌人变成好朋友的秘诀。借由幽默风趣的插画,将结交新朋友的困难和收获表露无遗。敌人派是友谊盛宴中最甜美的点心。" 

推荐理由:培养孩子的交往、合作意识和健康的情绪、情感。充满智慧的教育方式是本册绘本呈现给读者的一大特色。相信每一个爸爸都曾遇到过此类问题,但文中的爸爸将问题如此巧妙地处理,于无声之中对孩子进行了一次疏导和教育,而且成效显著。这却不是每一个爸爸或妈妈能做到的。"

《南瓜汤》 

适读年龄:3-6岁 

译:柯倩华 

内容简介:在一幢非常古老的小白屋里,住着鸭子、猫和松鼠。这三个好朋友每天一起做南瓜汤,其中猫负责切南瓜,鸭子负责加盐,松鼠负责搅汤,他们各司其职做出世界上最好喝的汤。直到有一天,鸭子因不满分工而和好朋友们吵架,离家出走了!这下可怎么办呢? 

推荐理由:本书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描绘孩子之间的典型冲突,告诉孩子们即使是和谐完美的生活也无法避免冲突,冲突的化解需要相互理解和相互包容。

《小羊和蝴蝶》 

适读年龄:3-8岁 

译:蒋家语 内

容简介:小羊遇到了蝴蝶, 小羊一直希望蝴蝶能留下来陪他,但蝴蝶喜欢海阔天空地飞呀飞……小羊和蝴蝶最后会在一起吗? 

推荐理由:借由小羊和蝴蝶的互动,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模式:小羊群居,蝴蝶单飞以及两者相遇所产生的趣味对话,让孩子了解包容和尊重的道理,要学会去接纳与包容不同的声音,让不同的乐器,共同合奏出动人的乐章。

《西奥多和会说话的蘑菇》 

适读年龄:3-6岁 

译:阿甲 

内容简介:蜥蜴、青蛙、乌龟和老鼠西奥多一起住在一个老橡树墩儿里。大家都有各自擅长的本领,除了西奥多,他说不上自己擅长什么,还整天怕这怕那。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会说话的蘑菇,于是便告诉伙伴们蘑菇发出了指令:所有人都应该尊西奥多为王。大家信以为真,直到谎话被揭穿的那天…… 

推荐理由:一则新鲜、有内涵的寓言:有关比较产生的压力、自尊及说谎的后果。有趣的拼贴,想象力十足的语言,微妙的寓意,对于较有经验的绘本阅读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有友情要出租》 

适读年龄:3-8岁 

内容简介:孤单寂寞的大猩猩不知道该怎样交朋友,于是想到了“出租友情”的点子,这样一来,不仅有朋友陪自己一起玩耍,而且还有钱赚,一举两得。刚巧,咪咪出现了,她正好没有玩伴,马上租下大猩猩陪自己玩,他们玩得很痛快。接下来,咪咪每天都来租友情,他们越玩越开心。这一天 

推荐理由:这本书中的大猩猩其实代表着一般的小朋友,孤单寂寞,却不知如何交朋友。此外,画者还特意创作出了小老鼠这个角色,小老鼠从一开始就不断地出现在大猩猩的身旁,然而,大猩猩始终没注意到,他也没自动上前和大猩猩一起玩耍,两个只能默默地等待哪天友谊发芽。

01

朋友和她老公是在同一个单位上班,有了孩子后,没有太多亲子陪伴的时间,现在孩子已经上小学了,平日生活基本都是奶奶来照料,所以孩子从小就和奶奶的感情很亲很深。

但就在前段时间,朋友变得惴惴不安起来。

她说,奶奶发现孩子有点不太对劲。

“这孩子最近不止一次说,奶奶如果你以后死了,我会很伤心的。还会一个人盯着窗户外面,看着看着就流眼泪,问他怎么了,也不答话,过一会就又好了。一个才8岁的孩子,怎么老想着生啊死的,要不要带他去看看精神科?”

我让她先别急着下定论,追问道:“你们之前有没有给他看过与死亡有关的影片或者和他聊到过这个话题?”

朋友说,“我们都活得好好的,没事和他讲这个干嘛,又不吉利的咯。再说小孩子能懂什么。”

听完她的补充,我意识到这不是孩子的精神状况出了问题, 而是父母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生命教育惹的祸!

同样的情况,在我5岁的小侄女身上也发生过。

那次科比遇难的新闻一出来,她爸爸情绪激动地说了一句“我不相信,科比就这样死了!”

小侄女听到后一脸好奇地问,“科比是谁?死了是什么呀?”

她爸爸似答非答地说到“他是篮球巨星,太突然了,坐飞机失事遇难了…”

一顿说完,小侄女也许搞清楚科比是谁了,可她爸爸的回答里并没有对‘他死了是什么意思,去哪里了’的解释,小侄女依然不明所以。

如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席了生命教育这一课,后果会怎样?

在心灰意冷的时候,就轻易地选择自杀,这是对自己生命的轻视;

在一言不合就伤人的时候,就把对方置于死地,这是对他人生命的漠视。

所以, 生命教育和性教育一样,宜早不宜晚。

02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仔细想想,还真的是这样。

中国人一直都很忌讳谈论死亡,每年清明带孩子去扫墓,一旦孩子和大人提及‘死’有关的问题,大人总是避重就轻的回答‘他去了很远的地方’,或者用童话故事来代替‘他睡着了,要睡很久很久’,还有父辈们对数字4、14等,因为发音和死很相近,就觉得很晦气。

虽然死亡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却不应在孩子该了解的年纪 被大人习惯性地选择“逃避”,在该正确引导的时候被童话取代。

美国儿童教育学家罗夫斯认为,如果孩子能在开诚布公谈论死亡的环境下长大,那么他对死亡会有较好的理解,不至于太害怕。

心理学临床研究表明,幼儿早在2-3岁时就已经对死亡有了一种模糊的认识,到5-6岁时已经能够理解死亡的概念,但如果他们一直得不到关于死亡的正确信息或者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干预,那么当他们真正面临生命死亡事件的时候,他们的心理 健康 往往会受到威胁。

03

而让不少父母困惑的,是不知道怎么开口和孩子聊这个话题,总不能无缘无故地讲些硬道理。再说这是件很悲伤的事情,说浅了孩子不明白等于没说,往深里说了,又怕孩子心里留下阴影更加恐惧了,轻重实在不好拿捏。

其实,生命教育不是非要等到清明这天才合适,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黄磊在《爸爸去哪儿》拍摄过程中曾发生过一段小插曲。

他和多多坐在室外看满天繁星,这时他对多多说:“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就到天上变成了星星。”多多就问他:“爸爸,你会死吗?”他回答:“爸爸有一天也会离开的。”

多多哭了:“那么小的星星,等我上天了我怎么知道哪颗是你?”

黄磊说:“我们会变成一颗星星,我们一家人在一起。”

“如果有一天,你要去面对这场别离,你想着你要去见你的父母,你告诉你的孩子:‘我会守护你。’那这一切,就没有那么痛苦。”

黄磊并没有刻意摆事实讲道理,而是在孩子能接受理解的范围内,打了个孩子喜欢的比喻,既保护了孩子美好纯洁的心灵,又婉约地进行了一次生命教育,无声胜有声。

我们常说向死而生,只有害怕过,但却正视它,才会真正对生命产生敬重之情。

据说在日本,有好几家医院的重症房旁边,都有一个小房间,里面有好多有关生命教育的绘本,护士会和孩子一起走进那个房间,把孩子抱坐在自己的膝盖上,孩子靠在护士的胸口,听着心跳声,朗朗读起绘本, 让孩子从书里去体味死亡并不遥远和可怕。

国外有个小朋友养的一条金鱼去世了,妈妈告诉他,金鱼从马桶里可以回到大海,他于是亲吻了金鱼一下,然后把它放到厕所,按下按钮的一瞬间,他看到小金鱼消失了,便再也忍不住的哭了起来

这一举动让我们看到孩子善良的背后,是他对金鱼生命的尊重。

妈妈没有简单粗暴地把金鱼扔了,而是教会他用一种温柔的方式去告别,孩子在 情感 上有了适当的宣泄, 所以面对失去,更能勇敢的说再见。

04

BBC有部纪录片《殡葬师》,讲述当今殡葬事业的变迁,比较不同信仰下的生命终结仪式。

图源:豆瓣

一共三集,看完后真的就觉得,总有一天,也会有人为我们做同样的事,死亡是确定无疑的,但告别却有很多种方式。

生命是脆弱的但又是美丽的,但只要心灵还充实愉悦着,也可以令死亡变得浪漫而温馨。

村上春树说: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我们想让孩子把珍重生命作为一生的根本,就应该尽早让他知道,因为死,我们才更深切地知道生。

死亡,是一个自然规律,但怎样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这是值得每个孩子和大人思考的话题。

亲子悦读·清明节

《祝你生日快乐》

作者:方素珍 著,仉桂芳 绘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11月

小丁子遇到了一个患癌症的**姐,他们一起用 游戏 的快乐去面对癌症的冰冷。**姐和他约好,在她生日那天就会回来,一起许愿。可是那天她却一直没有来…生命是脆弱的又是美丽的,两个小心灵充实而愉悦,令死亡也变得浪漫而温馨。

《獾的礼物》

作者:英/苏珊•华莱 编绘,杨玲玲、彭懿 译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9月

獾离开了这个世界,也离开了他所有的朋友。当春天来临,大家回忆起和他相处的种种,悲伤才慢慢抚平,原来獾留下的“礼物”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每个人都会死亡,但怎样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这是值得每个孩子和大人思考的话题。

《熊和山猫》

作者:日/汤本香树实 著,日/酒井驹子 绘,赵峻 译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一生之中,谁都会有面对失去的时刻,失去珍爱的物,又或失去挚爱的人,当那样的时刻来临,我们该如何走出悲伤?从熊的角度和山猫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我们就能找到答案…面对失去,勇敢说再见,是每个孩子人生成长中重要的一课。

《小鲁的池塘》

作者:美/伊夫•邦廷 著,美/罗纳德•希姆勒 绘,刘清彦 译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作者不以说理的方式让小孩明白死亡,反之强调小女孩在面临好友死亡时内心的真实感受:忿怒难过、失落不舍,再藉由纪念性的活动,适度宣泄情绪,为茫然失措的 情感 寻找出路让孩子从书里体味死亡并不遥远和可怕,这就是一本不错的示范书。

《爷爷的天使》

作者:德/尤塔•鲍尔 编绘,高玉菁 译

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3月

爷爷小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天使,从此天使就一直跟在他身边,帮他度过每个难关。当爷爷睡着,小孙子离开医院时,爷爷的天使飞了出来,来到了小孙子身边,成为了他的天使…这是一本真正渗透心灵的书,能让孩子懂得转化悲伤,懂得换一个角度去承受。

《象老爹》

作者:比/布赫基农 著,比/朵儿 绘,竟然 译

出版社:湖北少儿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4月

象老爹就要去大象天堂了。可是通往天堂的桥断了,只有深爱他的老鼠妹妹能够修好。她会把断桥修好,让象老爹去桥那边的另一个世界吗?…故事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是一份为处在性格形成关键期3-7岁的孩子准备的心理自助礼物。

《麦先生的旅行》

作者:加/吉利斯•蒂伯 著,加/拉克•瓦勒森 绘,汪芳 译

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9月

麦先生的儿子去世了,他决定带着儿子生前最爱的玩具去远方流浪。途中遇见了一个孤独的流浪儿,两人诉说着彼此的经历,伤痛的心灵得到了慰藉…故事融着淡淡忧伤却隐含希望,告诉孩子,无论多大的痛苦,人与人之间的爱都能抚平伤痕,并且陪伴彼此一生。

《一片叶子落下来》

作者:美/利奥•巴斯卡利亚 著,任溶溶 译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7月

这本书奉献给所有曾经历生离死别的孩子,与不知该如何解释生死的大人。我从哪里来?我会去哪里?为什么要活着?死是怎么回事?一片叶子回答孩子所有关于生命的疑问。作者通过一片叶子经历四季的故事,来展现生命的历程,阐述生命存在的价值。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04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