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学哲学----王德峰老师讲座回忆

我们为什么要学哲学----王德峰老师讲座回忆,第1张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1时代的需要呼唤哲学

中国近代的飞速发展,把我们从物质匮乏的时代解救了出来。我们发展的快了,这速度远超过暴发户。大概十年前,国人出门旅游被喷素质低下,我们也承认,可你要求一个刚吃饱饭的人,或者压根还没吃饱饭的人别去随地吐痰,别去乱丢垃圾,那是可笑的。 反之,当人们物质生活满足了。哪去发展他的精神世界,去填补匮乏的精神世界。我们现在匮乏的精神世界需要哲学,来填补我们的精神,丰富我们的思想。

2哲学是“爱智慧”

  我们首先要区分的是智慧和知识,我们在学校中学习的,在科学里看见的都是知识。智慧则和受教育程度无关,我觉得主要是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深度,是否能看透物质和事物的本质锁决定的。哲学是高贵的,因为它无用所以高贵。可是它真的无用吗?我觉得也不是,哲学的思考,哲学的问题能直击本质。当一个人看问题能直击本质时,那我们就认为他有大智慧了。

(未完待续)

生命在世上匆匆来去,转瞬便淹没在滚滚红尘的无尽变化中。人生苦短,只可珍惜,不可执着。

人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烦恼,困惑,奋斗,热切地期待明天幸福。生活也似乎好有希望,象是承诺未来一定存有美好事物。可我们内心深处却总有一种压抑,一种生命被囚禁的感觉。眼见衰老病死猎获着每一个渴望自由的心灵,我们总不免感叹人生终究如一出悲剧落幕。

一路奔向未知,我们谁不是孤独前行?本想期待明天会给予心灵慰藉,而感受到的却只有岁月无情的流逝。

经过的人或事,好似一阵风从身边掠过,此生最后终究还是两手空空,从来也不曾拥有什么。

在暮年回望往昔,就像看见灰蒙蒙的天际,一切都消失的无影无踪。我们的爱与恨,欢乐与遗憾,似乎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曾经的害怕担心,焦虑或是疑惑,曾经的渴盼与激情,曾经陪伴过我们的人,陪伴过我们的爱,都哪里去了?世界似乎只有自己是真实的存在,其他的都是梦幻泡影。我们不过在给自己演戏,我们也是自己唯一的观众。

一生大可以顺其自然随波逐流一辈子,但是灵魂的不安无法让人那样去践踏生命,多少人发出了对生命本身的追问。

事实上,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精神的修行。雄鹰为了涅槃重生,在其中年后惨烈地将陈旧的自己撞碎撕裂,我们也只有经历过痛苦的反思,才有可能让生命有所觉醒。

外界没有真正稳定的事物,最终一切都会回到内心,唯有心中的光才能照亮生命中的阴霾。最终你会发现,人面对的是外在世界,应付的却是自己的灵魂。

有些人,对其生命既不感到美好,也不觉得悲凉。他们从不感恩生活的馈赠,也不悲叹命运的无常,除了总爱抱怨就是认为一切理所应当。

他们苛求别人,却也不善待自己,事事计较得失,处处逃避责任;他们期待他人高看,却不去面对自己的无知与懦弱,安于现状却又难守寂寞。真是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我们虽然受困于命运,但同时也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麻木的灵魂被世俗熏染,在被动的生活里迷失自己,而觉醒的灵魂自我改变,在生命的磨砺中收获成长的快乐。

生活没有模板,只需心灯一盏。生命的救赎只能依靠自己,岁月的无常是修心的道场。

泰格尔说:“我们从外面的世界采撷万物,占为己有。沉思则正好相反,它深入伟大的真谛的核心,最后,我们被沉思主宰了。”

“我们沉思,我们须深刻地理解,使我们的心与真谛相和谐。”

人生如果不懂自我反省,那么就只能顺着自己的习气滑入欲望和情绪的泥潭越陷越深。

到内心寻找爱与安乐吧,人生的意义在于去探究其本身存在的秘密。精神家园是生命绽放的源头,是我们灵魂思念着的故土。正如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所言:

“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要做收拾精神自做主张的大英雄。”

王德峰教授的讲座有很多,其中在复旦大学以“中国智慧与当代人生”为话题的讲座是较为著名的。

“中国智慧”的三方面儒、道、佛各自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出发点又是什么?在国人幸福感普遍缺失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运用中国智慧更好地去追求人生呢?王德峰教授作为“MBA名师系列讲坛”活动的主讲嘉宾,与近400名复旦师生共同探讨“中国智慧与当代人生”这一话题。

讲座伊始,王德峰教授由当代中国现状作为切入口,通过引用丰富的故事讲述中国的精妙智慧,随后跃入宏观角度去看待中国今天的发展,引起听众对自己身边生活的共鸣。王教授在发言中还特别提到了危及我们生活的几大危机,同时指出,我们可以运用中国智慧——禅宗中的“悟”去理解和处理这些危机。

同时王德峰教授还详细介绍了中国智慧的三个方面:儒、道、佛,以及他们各自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他指出,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宗教的民族,而是一个哲学的民族,所以中国人的智慧应在中国的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当中建立起来,共同面对这倍具挑战的时代。

王德峰教授还谈到了思考“禅宗”问题有助于引领企业家在危机四伏的商场杀出重围,并对如何调整创业的心态提出了夺人不夺境、夺境不夺人、人境俱夺三种方法。

王德峰教授的个人资料

王德峰,1956年10月出生于江苏泰县,复旦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研室教师及“当代外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美学教研室主任。

王德峰1982年7月于复旦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2年至1987年在上海译文出版社任哲学译著编辑。1987年9月起在复旦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王德峰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当代艺术哲学。

以上内容参考 -王德峰

当我们来到大学,生命中就有了一段宝贵的时光叫大学生涯。比起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四年很快就会过去,我们怎么来看待这四年的大学生涯?这本来不是一个问

题,我们都会很珍惜这段时光,但在今天,它却成了问题。因为今天,人们似乎把四年的大学生活看成是谋取好职业的途径和手段,大学俨然变成了一个职业培训

所。这样一种大学教学的功利主义倾向到处蔓延,以至于遗失了大学教育的初衷。

  倘若我们来到大学是为了接受高等教育,那么,什么是高等教育?如

果高等教育仅仅提供应对未来工作的技能培训,仅仅是人们成为专业人才之前的预演和训练,那么大学就不需要了,我们需要的仅仅是职业培训所。在我看

来,"Universi

ty(大学)"是一个民族的科学共同体,一个民族的精神中心。这里有一批人,守护着民族的精神家园,担当着推动科学进步的使命。一句话,这里是追求真理的

地方。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在人生的青年阶段,能够有四年的时间来到这样一个追求真理的地方,应当是非常幸运的。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可以有一段暂时

与现实社会的利益体系相脱离的平静时光。这一点在今天这个时代格外宝贵。我们应当拿这一段跟现实社会"脱节"的平静时光来做什么?来求学、问学、求真,来

追求真理。倘若人在知识领域中的一切活动都只是为了追求实际的利益,那么天下也就不会有学问和真理了。真理与公理无关,真理从来不是达到利益的手段和工

具,真理是人心灵本质上的需要。

  

人生理想与职业理想

  “我们往往不得不在大学毕业之后暂时服从某种职业;服从这种职业是没

错的,因为这是谋生的需要,谋生总是第一位的事情。鲁迅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好:自由固然不是钱可以买到的,却往往会因为钱而被卖掉。问题在于,当我们终于可

以不需要为谋生而出卖自己的自由的时候,是否还能有理想,还能因为那理想再把自由赎回来。”

  让我们来看看今天的中国社会吧。年轻人会看到许多成功者,他们也许会在富豪榜上留下名字。而我认为,按照当今社会的成功标准,许多成功者其实不一定有生命的幸福感。因此,我们讨论学问与人生的问题,其实关系到每一个年轻人的人生理想。

 

 我很想了解今天的年轻人是怎么看待人生理想的。大家可能会犯一个错误,不知不觉就混淆了两个概念:一个是职业理想,一个是人生理想,错把职业理想当成人

生理想。在古典时代,这两个概念经常可以重合:一个人实现了职业理想的同时,也就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比如,一辈子做医生的人,医生就是他的职业,在这个

职业中,他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个人生命的意义。一个人的职业理想能够跟人生理想重合,是一种幸运,将来还会由此衍生出敬业精神。但在今天,这种重合出现

的概率很小。之所以不能树立起敬业精神,就是因为我们从事的职业跟人生理想无关。当我们在比较目前的职业和将来更好的职业的时候,“更好”的标准是什么?

是外在的成功、某种社会地位的提高或者薪水的提高吗有的人不断跳槽或者被“炒鱿鱼”,终无止日,每走一步,他都认为自己在前进,就这么度过了一生。我无

法想像在这样的一个生命历程中,生命的意义会有多大的光辉。我曾经遇见一位上海重点高中的应届毕业生。当我问他对自己将来的期望是什么时,他的回答是成为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当我问及这是否是他的人生理想时,他回答正是。我默然。

  爱因斯坦的智慧让他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来

到世界上,不是希望能够得到什么,而是希望能够做到什么。我在少年时期就听说了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并一直以此激励自己。从希望自己能够做到什么这一点出

发,才可能树立起人生理想,人生理想和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没有关系,与我们能够做到什么才有关系。以爱因斯坦本人为例,像他这样一个人物,按照今天的标准可

能并不属于英雄或者成功的典范,他不是世界首富,给予他英雄地位的也不是他所拥有的资本的数量。在大学毕业以后,爱因斯坦去了专利局,做一个普通的工作人

员,这是他的职业。这个职业当然不是他的人生理想,继续思考物理学所面对的危机,实现一场物理学的革命来克服物理学的危机,这才是他的人生理想。他坚持了

这个理想,所以他能够在专利局工作的这段时间里继续他的科学探索。我相信,不管今天的时代跟以往的时代有多么不同,人生的基本真理是亘古不变的。大家既然

来到了大学,获得了追求真理、推动学问事业进步的机会,那么至少应当在大学四年的生涯中,追逐我刚才讲的那个意义上的人生理想,也就是真正发现自己能够做

到什么。我们往往不得不在大学毕业之后暂时服从某种职业;服从这种职业是没错的,因为这是谋生的需要,谋生总是第一位的事情。鲁迅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好:自

由固然不是钱可以买到的,却往往会因为钱而被卖掉。问题在于,当我们终于可以不需要为谋生而出卖自由的时候,是否还能有理想,还能因为那理想再把自由赎回

来。倘若根本没有人生理想,那么就永远不再可能把那个卖掉的自由赎回来了。

  

学术之精神是高等教育的灵魂

  大家一定知道著名

的“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未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钱老问的并不是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市场经济舞台上的英雄。今天的高等教育究竟缺失了什

么?我认为是缺失了灵魂。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灵魂?我认为是学术之精神。倘若学术不能和社会保持足够距离,反而沦落为社会一部分利益阶层、利益体系的博弈工

具的话,学术就不可能发展,甚至会发生变质。蔡元培先生做北大校长时,曾经提出“为学术而学术”的理念。许多人不理解,认为这是象牙塔里才会有的说法。其

实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学术不用为人类的进步而奋斗,但是学术能够为人类进步作贡献,或者为中华民族作贡献,前提就是与社会的利益体系保持足够的距离。学

术之独立,也就是蔡元培先生讲的“为学术而学术”的含义。

  我们在大学四年当中就要养成这种学术之精神。不管每个人攻读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多么

紧密或者不够紧密,这并不重要。在大学里学习,并不仅仅为了培训谋职的能力,而是一种探索。哪怕大家对自己的专业很反感,从来没想到会喜欢上它,甚至是没

办法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我们还是要用四年的时间去研究它。因为研究这门科学,跟老师同学一起探讨该领域里最基本也是很困难的问题时,可以获得这一辈子以

后未必能获得的学术经历——体验学术冒险,解决现在所有人都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也许最后失败了,但是我们能够从中获得比结果本身多得多的东西。

 

 我一直强调,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可以谈恋爱,可能被偷自行车,会抱怨食堂伙食不好,还会渐渐感到囊中羞涩,买不起淮海路高档

商店里的任何一件豪华商品……这一切都没问题,关键是这四年的主题是什么?我想起当初我考入复旦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前校长谢希德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她一共讲了三句话,第一句话是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生,祝贺你们考入复旦;第二句话是从现在开始,每一个理科的学生,都要以实验室为家,每一个文科的学

生,都要以图书馆为家,珍惜这难得的三年的光阴;第三句话就是谢谢大家。如此简短的开学典礼演讲,我却铭记了一生。复旦的传统、复旦的精神是由一百多年的

历史,以及那么多把一生的光阴投入到复旦的学术研究中的老师积累起来的,大家汇聚在一起,用黑格尔的话来说,这里就是“知识分子的圣所”。大家来到这里,

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有光环的文凭。如果能够这样看待问题,我们就要对当下时代的种种功利主义采取抵制和拒绝的态度。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终于获得了一种机

会,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以心静观宇宙,静观真际,可以对真际有理智的和同情的了解。真际就是真理的境界,要用心去静观,可以作为通往圣贤境界之门路。

  

学术精神与人生的关系

  学问不仅是智力的成长和能力的提高,它同时是人生境界和生命信念的基础。在我看来,学问与人生之间的关系分七个不同方面。

 

 第一,学术的精神让我们能够真实地形成虚怀若谷的谦逊态度。只要投入过一段时间去探索生命真理,去求学问真,就一定会知道自己是多么无知。知识越多,就

会察觉到自己不知道的更多。所以从学术体验中形成起来的学术精神,让我们一生都能够保持虚怀若谷的谦逊态度。它不是礼貌,不是客气,而是真实的。我永远不

会自以为是,好像真理在握;我也许已经知道了很多东西,对学术的某一个领域做出过一点贡献,但我自知不知道的更多。这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哪怕在不做

学问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这样去思考问题,这是学者气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要在大学四年里养成。

  第二,学术精神让我们拥有了开放的头脑和善于倾

听不同意见的习惯。大家来到大学,跟老师同学一起研究这个学科领域里的重要问题,一定会有很多讨论。在这种讨论的场合,我们不仅要发表自己的见解,更要聆

听别人的见解,尤其是自己的观点遭到反对的时候,能否继续用心倾听?能否打开心扉接受不同的意见?不要认为自己获得的东西就是唯一正确的,很多时候可能只

是因为我们没有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而已。所以,经过四年的学术探索和学术体验,我们应该形成一个善于倾听不同意见的开放的头脑。

  第三,学

术精神让我们拥有了自我批判的勇气。一个人要自我批判是很难的,尤其是在成熟了,经历许多人和事之后,会慢慢地失去自我批评的能力。从这一点而言,我非常

佩服梁启超先生,他总是“以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总是在自我批判中前进。他本来追随康有为先生时,是推崇君主立宪制的,后来他接受了“共和”的观念。

“以今日之我批昨日之我”,是需要勇气的,这就是自我批判的勇气。在学术研究中,这种自我批判的精神,会让我们受用的。哪怕将来不再从事学术研究,而是走

上社会实践岗位,在取得一些成绩以后,也千万别忘了,还是要保持这种自我批评的勇气。这是四年大学生活带来的一个重要收获。

  第四,学术探索的

体验让我们总是能够把一个要处理的具体问题,放到学问的意义系统当中去,重新认识和评价它。有时候老百姓也会碰到我们研究的问题,但他们不会学术地去思

考,往往只是从工具理性的角度发问:到底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摆脱困境?当然大家都有这个目标,但是理解问题的性质、来龙去脉,就需要把它放到学问的意义体系

中去思考。所以,在大学毕业前完成一篇学位论文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就要求我们把学术问题放在一个意义的背景中去重新考量。有一个学问体系作为基础,把

问题放到一个更大的问题维度来思考,这是一种很好的习惯。

  第五,我们永远不是就事论事地讨论一个问题,这是学术体验也是学术精神对我们将来人

生的一个重大意义:系统地谈论一件事情,把这件事情放在一个意义中去严谨地思考,这应该成为我们的习惯。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哪怕日后做的事情和大学里学的

专业没有什么关系。在面对要处理的现实事情时,我们仍旧保持这种思考习惯,这就是我们将来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有可能成为领导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看来,

商人和知识分子并没有什么根本区别。明朝的李梦阳有一句话说得好,“诗与商,异术而同心”,就是说他们做的事情不一样——“异术”,但“同心”;企业家也

是把做企业当做是完成一篇很大的论文,用学问来提炼和提升它的。

  第六,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们

从孟子到禅宗再到王阳明,所说的心,既不能用英文翻译成heart,也不能用英文翻译成mind。前者可指内心,后者可指精神状态或意识状态。它们都是科学的对象。前者是生物学的对象,后者是心理学的对象。

慈悲、羞耻、听天由命、对与错,既不是心,也不是心,而是哲学的对象。以它为对象的哲学理论,可以称为心性论。所以,心理学既不是心理学,也不是心脏学。

心灵既不是科学的对象,也一定不是可以直接体验的东西。它必须是超然的。这是借用西方哲学的术语。其实就是说,心灵是超生物的,超心理的。因为它超生物超心理,如果你想让孟子给你看看他说的心里话,他可以根本拿不出来。但是这个东西可以t拿出来确实存在。

孟子是这样证明它的存在的:如果一个男孩下到井里,每个人都会充满怜悯和能我不得不救他。此生,再救,不要那么内部对父母的顺从,不要那么被称为乡党的朋友,不要那么讨厌他们的声音也。

也就是说,慈悲不是来自头脑对现实的功利主义考虑。这颗心纯粹是一种情绪:恐惧和悲伤。正是这种情感,突破了我们和男孩原有的隔阂,让我们和男孩融为一体。它这叫做一人之仁。

仁的本源是科学无法研究的心。心的印心就是仁,它不仅能把我们和听话的人联系起来,还能把我们和宇宙中所有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联系起来。程颢,阳明学的先驱在北宋的心性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仁与世间万物是一体的。

既然统一万物的仁是发自内心的,那么阳明心学的另一位先驱陆九渊南宋的心学进一步说:宇宙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宇宙。这颗心的伟大由此可见一斑。有了这颗伟大的心,中国美国哲学形成了道德世界观。将宇宙追溯到生命的根本价值,是西方哲学和科学无法想象的。

孟子、禅宗、程颢、陆九渊,纷纷为王阳明做准备心理理论。其实还有一个人也准备好了阳明心理理论。这个人就是王阳明思想上的直接叛逆者,南宋的朱三三三五四年。

王守仁年轻时,朱的研究学习事物风靡全球。想要学成圣人的王阳明,很认真地走了朱指出的道路,比如取竹学物,以为这样就合理了。然而,时间长了,他生病了。最后,他发现在学习事物,事情的原因和我的内心毕竟还是两回事。

三十七岁在贵州隆昌顿悟:真理不在外物,而在我心,这叫自足。唐不要问你内心之外的真相。正如孟子所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它真诚是一种享受。至于外物之理,我心之理,原非唯一。这就像所谓的唯一的方法禅的。

王阳明的思想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心外无物。当然会被宣传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不是这不是理想主义吗?是的,完全的理想主义。但是,仅仅因为一个理论可以被贴上唯心主义的标签,它就是一个完全荒谬的理论。试想,外物的原理就是外物本身的原理吗?

如果把人和外物所有的实践和认知关系都去掉,还会剩下什么样的外物?如果真有这样的道理,人又怎么会知道呢?可见,单纯的唯物主义作为我们的常识和信仰是站不住脚的。

但是,这个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问题不是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这里要讨论的是王阳明的理论心外无物,心外无因和朱学习。朱想谈谈心外的正义。客观存在。人要通过事物来认识。知道了正义之后,他们就会按照正义去行动。

这种想法看似正确,也符合我们通常能接受的认识论逻辑。但问题也在于这个逻辑。如果正义脱离了人民了解它就是运用头脑的智慧来了解作为目标的正义。在这里,知者与被知者是分离的,这是其一;两者都与心脏无关。这是第二个。

但这两点都是错的。如果知者和被知者完全不同,他们的统一是不可能的。如果知者只是一个智能,那么知者只是一个原因,而原因可以不要让我们行动。例如,如果我们知道爱的原因,我们可以不要因为爱而爱。

爱的原则不是爱。冯友兰老师说得好:可以说爱情是热的,但爱情的原理是不热的。不仅是爱的原理不热,热的原理也不热。精彩的话!说出心和意的区别。

它是生命和情感的栖居之地,包含着悲悯、羞耻、顺从、是非;头脑是理性的居所,其中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活跃的。

所以在道理之外说话,先把正义推到理性的一边。推过来之后,叫回来,也就是回到心的那一边来,这样正义才能得到实践。但是,我们正好可以我不明白它是怎么回来的。这是朱的错理学。

针对朱的缺点理学家王阳明提出,心即理。这是阳明的第一个命题心理理论。就这样,他颠倒了朱理论。例如,朱认为,人必须先有孝心,才能有孝心。但按照王阳明的说法,只有因为孝顺,孝顺才是正当的。谁是对的?我们为什么要孝顺父母?是因为我们第一次遇到孝顺原则吗?

看看现在的一些社会现象,就知道事实并非如此。那些和父母对簿公堂的孩子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不正常吗?我不懂孝道?肯定不是。作为中国人,永远要孝顺,百利贷不会反对这个原则。

可见,他们和父母对簿公堂的行为,并不是因为不懂道理,而是内心的偏差。这是阳明心理理论必须处理的问题。在大学问中,他指出,这种现象是由于一个肉体的仁因为私欲的隐匿而丧失了:它受欲望的驱使,私下隐匿,但利益互相攻击,激起了愤怒,以致它会无所不用其极,甚至骨肉相残,但一个肉体的仁会消亡。

根据阳明的心性论,现在一些丑恶的社会现象不是没有道理,而是心性的丧失。所谓死亡和心灵的丧失意味着人的生活感受偏离了真实的存在,而是被欲望所感动,被隐秘在私底下。那么,生命情感的真实存在是什么?在孝顺方面。孝顺从何而来?从我们对父母给予的爱和恩惠的亲身体验中。

如果真正感受到的恩典没有得到回报,会发生什么?只有一句话:不安的心。正因为如此,论语年孔子处处用心指出什么是仁。可见,仁不是一个被理性把握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概念,它是生命情感的真实存在,这一点,用阳明的心灵理论,是心灵的身体。

焦虑有一个声音,这个声音就是良心的声音。所有阳明心灵学习就是引导我们听到这个发自内心的声音。因此,阳明的心灵理论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良知。

它不是头脑中的先验知识,而是正义揭示了意识的地方,也就是说,它是我们心灵的活生生的美德。脱离人心的正义,就是僵化的教条。遵守僵化的教条可以没有形成中国人优秀独立的个性。这是朱的缺点理学。在历史上,虽然朱美国的新儒学曾经风靡全球,但它并不能说明我们国家的根基心灵的平静,责任是原因。

放眼整个世界,在儒家文化区,除了礼仪、规则和法律,人民要建立信仰,因为没有神可以依靠,看不到天堂。所以,还是要在儒家道统中开创新的境界,以建立东方社会中人的自信、自律、勇敢、宁静。

这就是阳明心理理论的实现。难怪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中国,甚至帮助了日本近代的明治维新。在这方面,是比较极端的,可以看TakejiTakase的书传习录:我国阳明学的特点,在其活跃的企业家中,藤树大孝,樊山的经学,分家的启蒙,中国和乔的奉献,乃至大改革家的丰功伟绩,都归功于。

至于今天今天的中国,经济建设成就可观,国力增强,人民安居乐业美国人的口袋越来越富,这是有目共睹的,成就也很大。在物质丰富的同时,这样的民风也互相攻击:各尽所能,各谋其利,纠纷交由法律,前途看机遇。这没有错。

但如果伴随着重视功利,忽视道德,视荣辱为无物,以竞争为唯一,久而久之,社会信任将难以存续。所以重温阳明的心性论而开辟中国之源的文化精神。

1明代大学者王阳明的精神杰作。

2研究王阳明的必备书目心理学。

3独家免费日本之阳明学音频

我们的心是无限心,正常智力的人,应能利用自己的心智,理解任何学问。一门学说,如果写的让人看不懂,那说明作者自身表达有问题,或者他本身就没理解透彻。《哲学导论》这本书,王德峰将很晦涩的哲理,写的很透彻,是能让人开悟获得智慧的书。我以为,这本书讲的最根本的思想应该是“人道”,人之为人,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本书的答案是精神,是意识自我的反思,是“我”的觉醒;人应该按照这种思路走下去,而不是反过来被异化,那是一种自我毁灭。对无限的心来讲,有限的现实太小了,人应该关注一些形而上的东西。

人应该抽出时间,认真去读些这样的书,而不只是懵懂休闲。以下为经典书摘,我不得不摘:

真理的可能性,取决于人的主体思维;真理在人心之中。真理是人类思维自身的事业,而努力去认识真理的人心,其进步,将导致尘世的完善;尘世应当被改造,将之改造的符合于人心的愿望。

理智赋予人类认识以超越感觉的至上性。

休谟问题:逻辑不能证明事实。

康德:对象或物,由心所造。我们一讲到物,便相信它不依赖于我们而独立存在。但独立自在的东西不是物,而是物质。所以,心之造物,不是造物质,而是造出可以进入我们语言和思维的经验对象。

精神的本质虽说是理智,但却是理智的自我认识。所以,精神是这样一种存在:它倘若不知道自己,它即无法存在。(从精神的本质上理解人工智能,如果人工智能可以自我觉醒,即是意识到“我”的存在,它就跟人没什么本质差别了。)理性倘若只在其逻辑形式中,就还是自在的东西;只当它成为自我意识的东西时,它才是自为的,因而是精神。

使自在的他物,成为精神的为我之物——这就是黑格尔讲的理性的自我认识。精神即在这种自我认识之中存在。

精神必定要在其自我矛盾的活动中展开自身,这正是精神的必然性,即他的辩证法。

历史是一个无数个人为实现其愿望而作出行动的舞台。历史的舞台上,我们实际所见的无一不是利益的斗争、欲望的冲突、意志的较量。

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

海德格尔:用理性去把握存在,其实正是遗忘了存在。

倘若人的一切文化事业及其创造的文明价值,归根到底以人对存在的遗忘作代价的话,或者说,以人之物化、人的生存之客体化的话,那么,一切的文化成就终归将归于虚无。倘若我们企图寄身于理性的客观知识中,企图在其中达到人之去向人的生成,那么我们恰好就走在了与此方向相反的道路上。在此情况下,我们自己就面临着被作为客观知识之无情的处理对象的危险,我们作为人的存在之根基,就有被铲除的可能。(人工智能就是理性的客观知识,如果人想向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现在的人可能就会成为被处理对象。)

哲学在当代,正走在半途中,它向一切思考着、关怀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头脑与心灵发出了呼唤。

  当我们来到大学,生命中就有了一段宝贵的时光叫大学生涯。比起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四年很快就会过去,我们怎么来看待这四年的大学生涯?这本来不是一个问

题,我们都会很珍惜这段时光,但在今天,它却成了问题。因为今天,人们似乎把四年的大学生活看成是谋取好职业的途径和手段,大学俨然变成了一个职业培训

所。这样一种大学教学的功利主义倾向到处蔓延,以至于遗失了大学教育的初衷。

  倘若我们来到大学是为了接受高等教育,那么,什么是高等教育?如

果高等教育仅仅提供应对未来工作的技能培训,仅仅是人们成为专业人才之前的预演和训练,那么大学就不需要了,我们需要的仅仅是职业培训所。在我看

来,"Universi ty(大学)"是一个民族的科学共同体,一个民族的精神中心。这里有一批人,守护着民族的精神家园,担当着推动科学进步的使命。一句话,这里是追求真理的

地方。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在人生的青年阶段,能够有四年的时间来到这样一个追求真理的地方,应当是非常幸运的。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可以有一段暂时

与现实社会的利益体系相脱离的平静时光。这一点在今天这个时代格外宝贵。我们应当拿这一段跟现实社会"脱节"的平静时光来做什么?来求学、问学、求真,来

追求真理。倘若人在知识领域中的一切活动都只是为了追求实际的利益,那么天下也就不会有学问和真理了。真理与公理无关,真理从来不是达到利益的手段和工

据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的讲座《 中西方文化差异渊源 》部分内容整理出来的,顺序跟视频的内容不同。

文章主要从三个点来展开:契约;理性;逻辑

在哲学之前就有宗教,叫原始宗教,希腊的神话很发达,希腊还发展出神谱学,哲学的前身。那么希腊的原始宗教、希腊的神话,它已经构造出一个超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在奥林匹亚山上是吧?最高的时候叫宙斯,还有诸神。诸神之间的关系有他的道德法则、道德秩序,那么希腊人用这样一种原始的宗教和神话,构造出一个人世间不一样的世界——神的世界,那么构造神的世界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为了让人间的秩序有神圣的保证,有神圣性,为什么需要这一点?

古希腊的文明是爱琴海文明,多岛屿的地理区域,不断发生一个部落,为了寻找到更好的自然环境,就到殖民到另外一个岛屿上去。海上殖民的运动频繁的发生,于是不同的部落会在同一个岛屿上相遇。那么他们如何和平共处呢?他们无法像中国人那样按照血缘关系亲族制度来建构社会秩序,他们只有一个办法叫 契约 。如果三个部落共居一个岛屿,这三个部落不可能用血缘做基础是吧?因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只能建立契约,但契约是人定的,也可以被破坏。所以一定要把契约神圣,其方法是什么?构造一个神的世界,用神与神之间的秩序、道德来规定人间的秩序,让人间的秩序有了它的 神圣 性,这就是西方哲学之前的宗教的基本任务。

那么这一点告诉我们,在西方哲学起步之前西方的宗教思想已经区分出两个世界了,一个是 现实世界 ,一个是 神的世界 ,一个 此岸 ,一个 彼岸 。它是来自当时的地理环境的特征。然后哲学起步后不久遇到了这样的人物,苏格拉底,后来又有他的学生柏拉图,那么柏拉图建立起第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柏拉图的哲学概括的说叫理念论,他不再用宗教的语言说话,不再用原始宗教的语言说话,他用理性的语言,那么理性的语言也要构造出一个彼岸的世界来,这个世界叫 理念世界 。

比方说什么叫一把锤子?我们说看到这把锤子的特殊的形态,比如这样一个锤子的柄,上面锤子的这个头,那我说这是把锤子。不,锤子不在于它的这样外部特征。我们认识到这是把锤子,因为我们心中本有锤子的理念,那么每一把具体的感性的锤子,其实是对锤子理念拙劣的模仿。

那么大家听到柏拉图这种理念觉得很奇怪——每一个感性的事物都是对理念的不完善的模仿。

比如说这匹白马,那匹黑马,都是对马这个理念的模仿,当然模仿出来一定不完善,有缺陷。

什么叫柏拉图的理念论?他产生一个重要的结论,现实世界是不完善的,因为现实世界都是由感性事物构成的,而这些感性事物都是对理念的不完善的模仿,天下没有一把具体的锤子,可以宣称为锤子之理想。假如一个丹麦人举起他们所造的锤子向全世界各民族宣布,这是唯一真正的锤子,说话很荒唐对吧?

感性事物都是对理念的摹仿,而且不完善。于是一个重要的结论来了,现实世界的缺陷都来自什么?它跟理念之间的差距。

所以世界应当被改造,我们中国人没想到过改造世界,各位,西方人自从柏拉图思想成为传统以后,改造世界的要求不断地提出来,为什么?现实世界被发现有缺陷,怎么会发现的?因为心中有理念,拿理念来对比现实,现实不就有缺陷了吗?有了缺陷怎么办?改造它,让它更接近于理念,这叫进步。

我们今天的锤子跟原始的锤子形态差别很大是吧?我们有了碎压机,叫现在的锤子,形态上跟最初的锤子差别很大,但是我们要知道现代的蒸汽机也罢,碎压机也罢,代表着从原始的锤子直到今天锤子的进步是吧?这个进步谁带来的?我们心中的理念比照出现实的缺陷,然后纠正这个缺陷,克服这个缺陷带来的。所以西方一定提出,历史进步了。

世界应当被改造,因为它是不完善的模仿,要求克服它的缺陷,每一次克服就带来一次进步。理念让西方文明跟中华文明有根本的差异。我们中国人可曾想过要改造世界,今天想了是因为受西方影响,以前只想到天人合一。

不断地修改,不断地改造这个社会,包括自己的人生有许多缺陷,许多缺点怎么办?改造它。改造论、改造的观念来自柏拉图主义——理念论,那么中国人也像西方人一样不断改造,改造自然,也改造社会,包括改造自己个人的生活,不可能,各位你后来才知道不需要改造,改造是很荒唐的事情。

由于西方特别是近代以来的西方,愿意发展出资本的要求,愿意发展出技术的改造自然的要求。是柏拉图的理念论在近代以来的西方文明当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什么体现呢?它可以创造出自然界本来没有的东西。

比方说泡泡糖,自然界中本无此东西,所以你在吃泡泡糖时一定要注意的,你咀嚼完了之后不能咽下去的,因为它不可代谢,你必须把它吐出来。

很多事物追溯渊源要追溯到理念论的。因为它构造出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一旦造出来,它无法进入自然界的循环中。今天叫白色污染,对吧?白色污染只可能产生于西方文明,怎么可能在中国产生呢?这是不可能,因为他的对世界的理解不一样。

我相信今天当我们看到父亲父母亲把孩子告到法庭上去,或者孩子把父母亲告到法庭上去,或者兄弟姐妹彼此对簿公堂,无论哪一方胜诉了,胜诉的一方绝不会有幸福感,各位同意吧? 法的理性不可能成为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的价值基础。

中国是未来所谓法治的国家,不要把它想象成所有的人际关系的矛盾和冲突都是用法律的原则来处理的,这其实是不可能的。假如我到一个饮食店里边喝一碗豆浆我都在担心这个豆浆里边有没有危害我身体健康的要素,或者我发现了我怎么我告。如果是这样的生活,日常生活的问题都要用法律的诉讼来解决的话,想想看比方说一个上海要多少个法庭。

日常生活的危机不是靠法的理性,也不是靠资本的逻辑,靠一个民族的伦理精神。

绝对安全使用核能,那么它有一个前提——人不会犯错误,但人是会犯错误的动物。

人不能以为自己在理性的武装之下就可以不犯任何错误,达到完美和无限,这不可能。人归根到底是有限的,他被虚无包围着。

所以这样来看,哲学的命题和宗教的命题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共同承认人是会犯错误的。而在核能的运用上一旦犯了错误,其后果是无法收拾的。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让我们站在大地上的绝不是我们头脑的理性,而是生命情感。西方的哲学把人类心灵当中的情感放得很低——第一等级理性,第二等级意志,第三等级才叫情感,放得太低了。他们对人生、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罗格斯中心主义,中国哲学恰好是相反的,把生命情感提到根本的位置上来,我们想想这个道理对不对?

驱使我们去行动的,并且让我们的行动是合适的,让我们的行动在这个社会生活当中带来的不是破坏和灾难,而是带来的是和谐和幸福的话,肯定是我们生命情感的运用是正的。

我们不要以为我们可以用冷冰冰的理智思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我们是无时无刻不在情感之中的,我们不是恰好拥有了一份欢乐或者拥有那份悲哀,而是当我欢乐的时候我就是这份欢乐,当我悲哀的是我就是这份悲哀,而不是我有一个冷冰冰的与情感无关的心灵的实体,此刻恰好处于悲哀的状态,然后把这个状态排除掉。没这种事情的,生命情感是方方面面,构成了我们的心,他就是我们的心。

我们知道西方的逻辑要推理是吧?那么推理里面比较典型的就亚里士多德讲的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好,那么大前提和小前提所用的概念当中要有一个中间性的概念,然后推出的结论在形式上肯定正确。

那么你的每一个推论的前提,这个大前提来自哪里?来自前面另外一个推论,好,那么另外一个推论的结论成了你这个推论的前提,那么另外一个推论的前提又来自哪里呢?再往前走,还有一个推论,还有一个推论是这个前提的来历,你往前走,你终于会找到什么?有这样一个推论,它的前提不是推论的结果。

假如每一个推论的前提都是另外一个推论的结果,我们将无穷追溯,到后来你总会找到这样一个推论,它的前提不再是任何推论的结果,他一定是哲学。中国哲学典籍给出的是什么?全是这些东西,就是你可以拿它来做前提的那些真理,然后再来推理。他给的是什么?他之所说及他之所见,这个见是什么?心灵的见到。

一句话很简单,比方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讲的两句话你已经老早就知道了,懂了还是没懂?你就问老子为什么反者道之动,你推给我看看。老子说我看到的就是反者道之动。他不是任何推论的结果,他就是对这个世界的直观的判断,然后你再推就可以推出很多东西。

什么叫反者道之动,就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必然走向他自己的反面。

由于这一点让中国中华民族有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是其他民族无法跟我们比的,什么智慧?在最黑暗的时候,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中华民族对未来保持住它的信心,为什么?——黑暗即将过去。他一定走向自己的反面,光明一定在前面,所以我们这个民族伟大,同时它又让我们这个民族在最辉煌的时候,最得意的时候保持着必要的警觉,为什么?事情正在走向反面。

各位读过黑格尔逻辑学吧?那是一个一个范畴推演的,每一步的推演在逻辑上是严密的,无可指责的。但是读者一定理性的思考,一环一环地跟上去,出不得半点差错。面对着黑格尔的逻辑学,如果你失眠,打开逻辑学,很快昏昏欲睡。

为什么?因为你无法段在长时间里保持理性的清晰,你不可能激动起来,你就在那里推理,推到后来你受不了了,受不了眼皮就重了,睡着了。这就是西方哲学的著作,锻炼我们的头脑,把我们的理性思考训练得十分彻底和周密,其效果跟学数学差不多。

中国哲学的典籍滋养我们心灵的,因为它涉及到我们心灵本身的种种生命情感。你读得懂这一段是因为你有过这一份生命感受,你读不懂那一段,你的人生还没有这份感受在,那么你把它背出来就可以了,以后会懂的,怕在你什么都没有,这叫童子功。

所以我们中国的国学的教育传统就是从小孩抓的,抓的时候不是让他理解,就让他背。我们觉得这个方法太机械,太不好,不像西方这个学习教育一套方法都是以理解做前提的,你怎么可能在小时候理解儒道佛的经典,它里边没有严密的推理。严密的推理、范畴的演绎小孩子也能学,是吧?有的人数学天赋好,可以很小的年纪就能懂高等数学了,这事情也没什么奇怪,智商比较高。

所以中国哲学的著作,它的文字表达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什么?充满了形象、比喻、例证,暗喻,有文学的价值,并不是把它推理出来的,是直接告诉你的,你不接受你慢慢去体会,跟我没关系。中国古代的圣人把它直接所见就说出来了,这叫直觉的真理,西方哲学是推理的真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13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