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希衍和李忱音的小说有哪些

裴希衍和李忱音的小说有哪些,第1张

答案:斐希衍和李忧音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们的小说作品都备受关注和赞誉。其中斐希衍的代表作有《放·风筝》、《少年巴比伦》、《雪地中的希腊神话》等;李忧音的代表作有《青铜时代》、《绿油油的麦田》、《花木兰诗》等。

解释:斐希衍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上知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涉及历史、现实、自然、人性等多个方面,被誉为“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而李忧音则是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小说作品以女性视角出发,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拓展:斐希衍和李忧音的小说作品都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深入揭示了人类内心的情感和矛盾,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洞察力。他们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和赞誉。

谌容,原名德容。女。重庆巫山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俄语学院翻译专修系。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外部翻译、编辑,北京市第五中学教师,中国作协北京分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委会委员及第六、七届名誉委员。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万年青》、《光明与黑暗》,小说集《谌容小说集》、《谌容中篇小说集》等。中篇小说《人到中年》、《太子村的秘密》分获第二、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茶花女,我老爸超爱

白鹿原,还可以中年人因该会爱看

西游记,老少皆宜

金庸的应该你老爸会喜欢吧

抗日战争类型的中年人也会喜欢

楼主啊!!我想了好久啊!!!你一定要给我加分啊!!拜托啦!!

近代人物

中文名:秦牧

别名:林阿书、林派光、林觉夫、林顽石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19年8月19日

逝世日期:1992年10月14日

职业:文学家

代表作品:《土地》《长河浪花集》

祖籍:广东省澄海县

秦牧人物生平

1919年8月19日生于中国香港。

1922年,随父母迁居新加坡生活了10年。后因家境破败,回到故乡澄海。在乡间读完小学后,升入汕头市立一中,两年后转到香港就读高中。在汕头和香港读书期间,开始大量阅读社会科学书籍和文学作品,接受进步思想。抗日战争时期,他在香港华侨中学念高中三年级,遂中止学业。1938年春,到广州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辗转于粤桂两省,开始在广州报刊上发表作品。《秦牧杂文》,这是他的第一本集子。

1941年,曾在桂林的中山中学教书,并从事写作,开始涉足文坛。历任《中华论坛》、《再生》、《中国工人》诸杂志编辑。离开香港赴内地参加抗日宣传工作,辗转在广州、桂林、重庆等地,担任演员、战地工作队员,教师、编辑等。同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历史lishixinzhicom)

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45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过民盟中央机关刊物《再生》的编委。

1946年,赴香港从事写作。

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 粤赣湘边区纵队。

1963年,加入中国 。 后,创作了大量作品。仅结集而成的散文集就有10多部。自选集《长河浪花集》是其散文的代表作。还出版了《艺海拾贝》的姐妹篇《语休采英》。

1977年10月,秦牧被借调到北京国家出版局,参加新版《鲁迅全集》注释审订工作,是定稿负责人之一。这一时期秦牧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文联委员、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和执行主席、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作品》杂志主编,兼任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并被选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顾问。

1985年,在他要带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美前夕,为澄中校歌作词。他为樟林古港写的碑记,赞颂祖辈们的勤劳勇敢,漂洋过海,艰苦创业的历史,现在这篇碑文,已刻在碑上。澄海中学的文化社团仍以他的名字命名—秦牧文学社。

1992年10月14日上午,因突发心脏病摔倒在地的,从此与世长辞,享年73岁。

秦牧情感生活

1942年春天,紫风与秦牧相识于桂林。因为几乎天天要为躲避空袭而跑进岩洞,秦牧所在的学校恰在逃难的中转站上,所以二人经常见面,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忧虑使两颗心越走越近。结婚前有一次,桂林一家影院征集关于《浮生若梦》这部外国影片的影评作品,他俩双双投稿,经过几张报纸评选,结果紫风是第二名,秦牧倒是第三名。

50年共同生活的岁月里,他们从来都是互敬互爱。紫风对一件事情印象特别深刻:20个世纪40年代末他们在香港期间,秦牧靠稿费过日子,紫风则任教于一间中学。他每天早晨起来写作或阅读,紫风曾怨他起得太早妨碍了她的睡眠。他当时不答,但以后仍然早起。某天,紫风一看,发现他脚上竟穿上了下雨天的胶鞋,轻轻走动,以免打扰了自己。紫风倍受感动。虽然没有儿孙绕膝,但他俩对此都不在意。

在《秦牧全集》收录的诗歌中,赠给紫风的几首旧体诗全是秦牧先生在中老年时、历经“文革”艰险后写给爱妻的情诗。在紫风的眼中,秦牧决不是一个眉头紧锁的思想者,他的童心爱心从不因年龄增长而减退。

秦牧写作特点

秦牧散文表达方式没有固定格式,潇洒自然,语言流畅讲究,文笔游走灵活,联想奇妙,思路开阔,感情自然流露。秦牧散文特点之一,是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生活,鞭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秦牧有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特色是,他的散文题材广泛、知识丰富、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具有深厚的生活和知识根底,《土地》便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作品。把个人的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充满了时代精神。秦牧主张独创一格,“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独特的创造”。他提倡扩大题材的范围到海阔天空和多方面发展文学的功能,包括教育、形像欣赏、审美、文娱方面,使作品高于幽默和情趣,“寓共产主义思想于闲情趣谈之中”。

赵欣简介

赵欣,男,汉族,1969年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职业法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签约作家。

兼任吉林司法警官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文学分院、长春师范大学特聘(客座)教授,《参花》文学杂志编委。

少年时代在《青少年日记》发表散文处女作,后辍笔。2013年开始创作,迄今发表90余万字作品,体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偶写小小说、诗歌、散文。散见于:

《中国作家》、《作家》、《湖南文学》(原《文学界》)、《参花》、《创作与评论》、《北方文学》、、《鸭绿江》、《飞天》、《雨花》、《啄木鸟》、《长江丛刊》、《芳草》、《海燕》、《都市》、《当代小说》、《大观·东京文学》、《青年文学家》、《辽河》、《岁月》、《短篇小说》、《小说月刊》、《天池》、《航空画报》、《散文选刊》、《诗林》、《中国诗人》、《诗歌月刊》以及《吉林日报》、《城市晚报》、《长春日报》、《法制日报》等期刊杂志。

短篇小说《谁动了我的故事》在《中国作家》杂志2016年9期发表。

小说4次被选刊转载。微小说《爱情火车》《扣你没商量》在2015年10期、2017年6期《小说选刊》转载。短篇小说《寂静岭》在2016年7期《小说选刊》转载。短篇小说《哥哥和我》在2017年8期《中华文学选刊》转载。

另有作品被《海外文摘》、《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青年博览》等转载。

数篇小小说(微小说)入选“漓江年选”“长江年选”等数家年度选本及《2016中国好小说》。短篇小说《寂静岭》入选中国作协创研部、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中国短篇小说精选》。

2013年出版小说集《丈夫的诺言》。2014年出版小说集《回家》,2017年出版小说集《我等着你回来》,均为吉林省作协重点扶持项目。

曾获中国小说学会“文华杯”短篇小说大赛一等奖,中国散文年会“十佳散文”奖,吉林省委“我的中国梦”征文奖,长春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长春市人民政府君子兰文艺奖、长春文学奖等。2015年12月,获《小说选刊》“武陵杯”全国微小说精品奖,2016年7月获《小说选刊》2014-2015双年奖“读者最佳印象奖”。2016年12月,获2015-2016都市佳作奖。

中年人的(情感)危机, 同时在本质上是中年人自我的迷失, 往往也是个人在自我身份和角色定位上的危机。

记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大陆作家谌容的小说《人到中年》 (后拍摄为同名**) 在中国唤起了中年人的强烈共鸣。小说描写了人到中年的知识分子在事业追求、工作压力、经济上的尴尬,上要照顾年迈父母,下要教养子女,还要处理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各种人际关系中的种种挣扎。从生理学心理学上来看,中年阶段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值得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其实, 那部小说/**, 只是对中年人阶段种种现象的表层解读, 但在当时起了令人深省的作用。

中年人的年龄划分是习惯性的。一般认为是从三十五岁至五十九岁,也有人认为三十岁以上可归为中年。中年人在人生的这个阶段上的主要任务:建立事业,奠定经济基础,教养孩子,建立发展各种社会关系,关照或赡养老年父母。

在生理上,一般来讲是人一生中精力最充沛期,身体健壮成熟,承担人生的各种任务和拚搏。但是从中年后期起,随着更年期的到来,一般身体状况开始下降。

在智力上,中年人的智力到了巅峰期,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事业也必须在这一阶段奠定。如果不是如此,一个人在人生游戏中就面临出局。

在心理上,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自我的整合。如果自我没有调节好,一个成人就像一个大孩子,或任性冲动,或焦躁易怒,或主观负面,或做人处事幼稚,或失望绝望,或焦虑忧郁。而心理和人格发展比较成熟的人,办事决断,处事明智、待人豁达、态度宽容、性格随和,看问题正面,心情愉快,遇上不顺心的事也能从容对待。

照理说,中年人在经历了青春期的骚动、成年人初期的热情、事业的拼打和生活的挫折以后,在情感上应该更成熟,稳重,深沉而又有内涵,充实而不浅薄,热诚而又不炫耀,难过而不迁怒于人,喜悦而又不自傲,得志不狂,失意不馁,对孩子关怀有加,对婚姻家庭忠诚不二。

然而,据我的观察,在大多数中年夫妻之间,与上述境界相差甚远。这就有了人们通常说的“中年危机”。这是一种心理危机,是一种情感危机,它往往可能导致中年人在行动判断上的失误, 在情感上的死结, 或走入挣扎甚至歧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44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