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说情感与认知》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休谟说情感与认知》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第1张

《休谟说情感与认知》([英]休谟著)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0Js0ULDFN0zUMaH4lKAzw

提取码:KXNR    

书名 :休谟说情感与认知

豆瓣评分:

作者: [英]休谟著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10

页数: 288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休谟对于人类理智\情感和伦理道德独树一帜的观点,并阐释了休谟的观点如何承前启后,对唯理主义的影响和对经验派的传承。其经验主义,心理学导向的观点为读者在阅读纯理性派传统哲学的同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补充。

本书广泛采用当代政治,哲学,道德生活中的例证,使读者对休谟哲学的现实应用意义有更生动的体会,并会将休谟的思想置于18世纪启蒙运动的框架中讨论,使读者不会觉得乏味,且不仅对哲学,乃至对当时的社会变迁有更深的理解。

"

作者简介:

大卫•休谟(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英国不可知论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被视为英国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休谟的哲学受到经验主义者约翰•洛克和乔治•贝克莱的深刻影响,也受到一些法国作家的影响,他也吸收了各种英格兰知识分子如艾萨克•牛顿、法兰西斯•哈奇森、亚当•斯密等人的理论。代表著作:《人性论》《道德原则研究》《人类理解研究》《宗教的自然史》。

 这本书中,斯密对人类丰富多彩的道德情操世界作了简明扼要的理路说明。首先,他认为同情、同情心是人类天赋的本性之一,换句话说,情感互动构成社会生活天然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接着,他引出一个类似公理的常识,即相互同情的愉快,同情既能增加快乐也能减轻痛苦。最后,在第一卷第三、四、五章引出关于情感适宜性的原理:通过别人的感情同我们自己的感情是否一致来判断它们是否合宜。因为相互同情的愉快,为了产生一致的情感,如同天性教导旁观者去设想当事人的各种情况一样,天性也教导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去设想旁观者的各种情况。正是在这两种努力,即旁观者的努力、当事人的努力,确立了两种类型的美德;旁观者的努力中建立起和蔼、公正、宽容等美德类型,当事人的努力中则建立起崇高、庄重、自制等美德类型。当然,与美德相对负性的冷漠、鄙俗、下流品行等则确立于对上述“适宜性”努力的失败、甚至反动。

《道德情操论》

 “同情”概念的界定(两层含义):

 1、 我们看到或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产生的感情(第5页)。

 2、 用来表示我们对任何一种激情的同感也未尝不可(第7页)。

 “品德”与“美德”

 1、品德(当事人)--- 普通程度的情感或自我控制(当事人)--- 赞同(旁观者)

 2、美德(当事人)--- 卓越、不寻常(当事人)--------------------- 钦佩、赞颂(旁观者)

 道德情操论第一卷

 关于激情的“适宜性”——从内心情感同激起它的原因(或对象)之间的关系来研究——适宜(庄重有理)与不适宜(粗野鄙俗)

 1、 每一种激情的适宜性,即旁观者能够赞同的强度,必定存在于某种适中程度之内。

 2、 激情的类别及各自的适宜度

 (1) 从肉体产生的激情

 对于因肉体的某种处境或意向而产生的各种激情,作任何强烈的表示,都是不适当的,因为同伴们(旁观者)并不具有相同的意向,不能指望他们对这些激情表示同情(第29页)。

 肉体的激情(当事人)----- 激起的同情为零或剧烈程度不成比例(旁观者)

 控制欲望(当事人)--------- 节制、坚韧等美德(旁观者的评价)

 (2) 由于想象的某种特殊倾向或习惯而产生的那些激情

 从想象产生的各种激情,即产生于某种特殊倾向或习惯的激情,虽然可以被认为是完全自然的,但几乎得不到同情,人类的想象,不具备特殊的倾向,是不可能体谅它们的;这种激情,虽然在一部分生活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总有几分是可笑的(第34页)。

 譬如,对旁观者谈论自己的爱情、朋友、学习、职业等,都不激起旁观者的同情;倒是随同爱情产生的大量人道、宽容、仁慈、友谊、尊敬等,旁观者都抱有强烈的同情。

 (3) 不友好的激情:同情,但有反向的力量。

 有一类激情,虽然来自想象,但在我们能够体谅它们之前,或者认为它们是通情达理或合适的之前,总是一定把它们大大降低到未开化的人性可能产生它们的程度。这就是各种不同形式的憎恶和愤恨之情。我们对所有这类激情的同情,为感觉到这些激情的人和成为这些激情的客观对象的人所分享(第38页)。

 (4) 友好的激情:同情,并且是双倍的。

 宽宏、人道、善良、怜悯、相互之间的友谊和尊敬,所有友好的和仁慈的感情,当它们在面容或行为中表现出来,甚至向那些同我们没有特殊关系的人表现出来时,几乎所有的场合都会博得中立的旁观者的好感。旁观者者对感到那些激情的人的同情,同他对这些激情对象的人的关心完全一致(第44、45页)。

 (5) 自私(自我)的激情:无反向力量,无双倍同情。同情轻度的高兴和沉重的悲哀。

 除了两种相反的激情——友好的和不友好的激情之外,还存在一种介乎两者之间的处于某种中间地位的激情;这种激情有时不象前者那样优雅合度,也不象后者那样另人讨厌。人们由于个人交好运或运气不好而抱有的高兴和悲伤情绪,构成了这第三种激情(第47页)。

 a 在不存在嫉妒的情况下,我们对快乐表示同情的倾向比我们对悲伤表示同情的倾向更为强烈;同想象中产生的对痛苦情绪的同情相比,我们对令人愉快的情绪的同情更接近于当事人自然感到的愉快(第54页)。

 b 因为人们倾向于同情我们的快乐而不是悲伤,我们夸耀自己的财富而隐瞒自己的贫穷(第60页)。等级差别和社会秩序的基础,便是人们同富者、强者的一切激情发生共鸣的倾向(第63页)。

 c 钦佩或近于崇拜富人和大人物,轻视或至少是怠慢穷人和小人物的这种倾向,虽然为建立和维持等级差别和社会秩序所必须,但同时也是我们道德情操败坏的一个重要而又普遍的原因。财富和地位经常得到应该只是智慧和美德才能引起的那种尊敬和钦佩;而那种只宜对罪恶和愚蠢表示的轻视,却经常极不适当的落到贫困和软弱头上(第72页)。

  道德情操论 第二卷

 对优点和缺点的感觉——确定无疑的赞同或反对的对象——从内心情感同它意欲产生的或往往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优点(受赏)与缺点(受罚)

 1、对优点和缺点的感觉的分析——混合的情感

 优点:对行为者情感的直接同情

 对从他的行为中受益的那些人所表示的感激的间接同情

 缺点:对行为者感情或动机的直接反感

 对受难者的愤恨表示间接同情

 2、正义与仁慈

 只有具有某种仁慈倾向、出自正当动机的行为才是公认的感激对象,或者说仅仅是这种行为才激起旁观者表示同情的感激之心,所以似乎只有这种行为需要得到某种报答。

 因为只有具有某种有害倾向、出自不正当动机的行为才是公认的愤恨对象,或者说仅仅是这种行为才激起旁观者表示同情的愤恨之心,所以似乎只有这种行为需要得到某种惩罚。

 仁慈总是不受约束的,它不能以力相逼。

第一章    论同情

(一)论同情是天性

由于我们对别人的感受没有直接经验,所以除了设身处地的想象外,我们无法知道别人的感受。

所以当我们设想或者想象自己伸出在这种情况之中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同我们的想象力的大小成比例的类似情绪。

“怜悯”和“体恤”是我们用来对别人的悲伤表示同情的词。“同情”虽然原意也许和前两者不同,然而现在用来表示我们对任何一种激情的同感也未尝不可。

激情在某些场合似乎可以在转瞬间从一个人身上感染到另一个人身上,并且在知道什么东西使主要当事人产生这种激情之前感染他们。

有一些激情的表露,在我们获悉它由此产生的事情之前,引起的不是同情,反而是厌恶和反感。

甚至在知道别人悲伤和高兴的原因之前,我们对他们的同情也是很不充分的。

同情与其说是因为看到的对方的激情而产生的,不如说是因为看到激发这种激情的情况而产生的。

认为死者自然具有阴沉而又无休无止的忧郁心理,这种想法盖起源于我们与因他们而产生的变化的联系之中,即我们对他们哪种变化的自我感觉之中,起源于我们自己设身处地,以及把我们活的灵魂附在死者无生命的躯体上——如果允许我这样说的话,由此才能设想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所具有的情绪。

这是这个虚幻的想象,才使我们对死亡感到如此恐惧。这些有关死后情况的设想,在我们死亡时绝不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只会在我们活着的时候才使我们痛苦。

(二)论同情的愉快性

再也没有比满怀激情地看到别人的同感更使我们高兴,也没有比别人相反的表情更使我们震惊。

我们更渴望向朋友诉说的是自己不愉快的情绪,而不是愉快的激情;朋友们对前者的同情比对后者的同情更使我们感到满足,他们对前者缺乏同情更使我们感到震惊。

(三)论同情的合宜性

在这些不同的情况下,那个与我的感受不同,也不能体会我的情绪的人,不可避免地会非难我的情感,这是因为他的情感同我的感情不一致。

产生各种行为和决定全部善恶的内心情感和感情,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或者各种不同的关系来研究:首先,可以从产生它的原因,或同引起它的动机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其次,可以从它同它意欲产生的结果,或同它往往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来研究。

当我们责备别人过分的爱、悲伤和愤恨时,我们往往不但考虑它们产生的破坏性后果,而且还考虑它们的那些微小原因。

一个人的各种官能是用来判断他人相同官能的尺度。

(四)论同情的亲疏性

一个人断定如花似玉的美人必定比最难看的畸形者好看,或者二加二等于四,当然会为世人所赞同,但肯定不会令人倾佩。只有那种具有敏锐和精确的鉴别能力的人(他们能识别到美人与畸形者之间的那种几乎察觉不到的细微差异),只有那种精确熟练的数学家(他们能轻易地解答最错综复杂和纠缠不清的数学比例)、只有那些科学和鉴赏方面的泰斗——他们才能引导着我们的情感,他们广博和卓越的才能,使我们惊讶得瞠目结舌,只有他们才能激起我们的倾佩,看来应该得到我们的称赞。我们对所谓明智睿见的赞扬,很大一部分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

虽然人类天生具有同情心,但是他从来不会为了落在别人头上的痛苦而去设想那必然使当事人激动的激烈程度。那种使旁观者产生同情的处境变化的想象只是暂时的。

不管当事人的心情如何被人扰乱,某个朋友的陪伴会使他恢复几分安宁和镇静。一同他见面,我们的心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平息和安静下来。

不管什么时候,如果心情不幸失去控制的话,那么交际和谈话是恢复平静的最有效的药物,同时也是宁静、愉快心情最好的保护剂。宁静的心情对自足和享受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注释

[1]营魄:魂魄。[2]专:聚集。[3]涤除玄鉴:清除内心的杂念,以直觉对心智进行深入的观照。[4]天门:自然之门,这里指眼耳口鼻等感官。[5]阖:通“合”,这里指关闭。[6]雌:宁静,柔弱,谦和。[7]知:通“智”,这里指心机。[8]畜:养育。[9]玄德:极大极深远的“德”。

译文

 身体与灵魂合而为一,就能永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追求柔和温顺的形态,就能像初生的婴儿一样吗?摒除内心的杂念,进而观照灵魂深处,就能做到心中一尘不染犹如明镜吗?热爱百姓,将国家治理好,能保持“无为”的境地吗?感官在接触外界时,能做到安静保守吗?当自己心智非常明白通达的时候,为人处世能不用心机算计吗?

  所谓奥妙深邃的大德行,就是孕育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了这样的卓越功勋也不自持有功,不会因为自己是万物之长而主宰万物,这就是最高深的大德。

解析

 本章讲修道的方法与过程,从“载营魄抱一”到“明白四达”,境界逐步提高。道的境界和自我之德是同步的,“玄德”是德的最高境界,透过六个问题,把道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做了总结。从字面上看,每句后半句似乎是疑问,实则后半句正是前半句的最好答案。

 我们存活于世之所以有痛苦、懊悔的情感体验,是因为我们有七情六欲,当我们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失落和伤痛。只因为我们都是平庸的,所以才会被平凡的琐事所困扰。没有这种困扰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圣人,一种是婴儿,婴儿不谙世事,万事皆空,不知何物为何物,也不知何事为何事,只知饿了吃,困了睡,不去思考,一切顺应自然本性,也就没有烦恼和痛苦,他的灵魂和肉体是合一的。而圣人也不是天生就能达到合一,他也必须经过庸人的过程,感受过痛苦的滋味,但因得悟,最终懂得放下,采取与道同步,使自己做到专气致柔如婴孩,做到了心境明净无瑕疵。

 王阳明说本性俱足,无需外求。这是接近于道的境界,他似乎拥有纯净的心境。心境是把我们的心灵比如成一面境子,宇宙万象皆通过镜面投射而让我们感知,镜面必须经常涤洗,去其尘垢才能明察世界面态、尽览无余。我们若做不到六祖慧能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按神秀所说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读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有感

读《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有感

最近,看朱小蔓的《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一书,这是学校活动推荐阅读的书籍。其实,要阅读专业书籍,绝大多数的时间我是看不进去的,一来觉得枯燥,二来没有乐趣。而此次之所有读下去的欲望,则是因为在读序时,被作者朱小蔓教授的经历所吸引。

《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一书主要以探讨教育与人的情感、道德、精神发育的关系为主题,书中,朱小蔓教授向我们阐述了她对情感与情感教育、对道德价值观教育、对素质教育、对教师与教师教育等问题的认识。全书共分三个篇章,上篇主题集中在道德与价值观教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基本原理、道德教育研究方法、传统道德教育的现代转换、课程改革与道德价值观教育等;中篇主题集中在情感发展与素质教育论题,内容包括人的情感发展特点、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中的价值、对素质教育评价的思考等;下篇主题集中在教师人文素养与教师教育,内容包括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情感培养、提高教师素养、创建情感师范教育等。

朱小蔓,她的思考和写作是用八小时坐班之后的工余时间;她做了三十几年的行政,却不在乎“官位”,更不善于“权术”,保持着教师、学者的本色和天真;她长期在师范大学工作,率先办起我国第一个本科小教专业,对教师教育、尤其是小学教师教育比较熟悉,也很有情感;她入读博士生前从教二十多年,对教育研究有着很宝贵的现场经验感受。她的勤奋、她的执着追求、她的善于将生命经历转化为新知学习、转化为学术灵感与想象力。她骨子里喜欢教书、喜欢学术、喜欢诚实地生活。借用她的话来说:“我相信,自己的研究虽然浅薄,但皆由现实关怀而生,而且,所思所想、所言所说尚能秉持一以贯之的价值立场,并且有着生命热情、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融入其中,有一点‘我写我心、抒心写真’的味道。”这样的人写出来的文字是贴近生活、贴近教育实际的,读来也没觉得生硬和拗口。

读朱小蔓教授的文章,深感其思想的深邃,知识的广博,视野的开阔,我认为,全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探讨德育话题时,朱教授能善于吸纳不同学科的知识,如生命科学、人文学科、哲学、(wwweduchecom)人类学等,使其论点充满说服力和思想深度,文字表达中,没有繁琐的论证、艰涩的语言,使读者读起来晓畅明了。

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我们的学生需要老师的爱和关注,需要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曾记在我工作之初,面对调皮经常犯错的孩子,我总是批评多余宽容,呵斥多余微笑,这些孩子看到我也总是很怕,表面上,他们在我面前,乖了许多,但实际彼此间心灵的距离却很遥远。工作这么久,看着一批批的孩子渐渐长大,我开始明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多变的,是多元的,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不会犯错那就不是孩子。试想,做为母亲,你可以宽容孩子每一次的错误,可以欣赏孩子每一次的成功。那作为一名教师,则更需要用一位母亲的情怀,用一位教师的责任去重视学生、欣赏学生、理解学生,我想,这将是我不断努力的目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705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