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音乐的分类

锡伯族音乐的分类,第1张

Xibozu yinyue

锡伯族音乐

music of Xibe nationality

锡伯族主要聚居于中国新疆伊犁河流域的察布查尔、巩留、霍城和塔城,以及辽宁沈阳的兴隆太锡伯族自治乡,吉林省扶余县和前郭罗斯等地。人口83629人(1982年统计)锡伯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使用满文。信奉萨满教和嘛教。居住在新疆的锡伯族仍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民间艺术。锡伯族音乐主要有民间歌曲、器乐曲和宗教音乐等3类。

民间歌曲 有塔勒伊乌春、安塔青乌春、沙林乌春、阿巴拉西乌春、菲散布热乌春等。

塔勒伊乌春 田野歌。亦称“吾欣乌春”、“盖伊乌春”,是锡伯族民歌的典型代表,为数颇多。这类歌曲无固定歌词,大多在节日和劳动中由男女即兴编词对唱。歌词两句为一段,一般上句为12个音节、下句18个音节,形成上短下长两乐句。而上下句往往采用同一动机起句,下句的后半部是上句后半部严格的下五度移位。例如:

安塔青乌春 属于生活习俗一类的歌曲。

沙林乌春 宴席曲。常用于喜庆节日。

阿巴拉西乌春 狩猎歌。音乐豪迈奔放,表现了锡伯族人民的悍性格。

菲散布热乌春 叙事歌。以锡伯族的历史事件为其主要内容,如记述1764年锡伯族由东北迁至新疆的《西迁歌》。这类歌曲都较短小。此外尚有一种被称为“朱仑呼拉热木旦”的说书调,主要用于吟诵《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文学名著。其曲调结构一般为上下乐句的单乐段,但不甚严谨,时常以字数的多寡而有所伸缩。

器乐曲 锡伯族现存的器乐曲主要是冬布尔演奏曲,同时用于“贝仑舞”的伴奏。传统的歌舞曲有《贝仑舞曲》、《沙吾尔登》、《蝴蝶舞曲》、《多尔格尔》、《阿克苏木》和《乌兰克》等乐器有冬布尔(近似哈萨克族的冬布拉)、墨克纳(口簧)、菲察库(双管6孔苇笛)等。

宗教音乐 锡伯族的宗教职业者“萨满”(萨满教的祭司)、“斗其”(跳神驱鬼的巫师)、“耳其”(祈祷驱病者)、“相通”(巫婆)等,在宗教活动中各有自己演唱的曲调,称为“萨满乌春”、“斗其乌春”、“耳其乌春”。

多年来,锡伯族人民吸收各兄弟民族的民间音乐,丰富了本民族的音乐生活。锡伯族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平调、越调,就是汉族的陕西地方小戏,其传统剧目《李彦贵卖水》、《张良卖布》等被译为锡伯语,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交响乐队有一种打击乐器是圆柱形的是什么乐器

这是欧洲长鼓,与我国瑶族长鼓和朝鲜长鼓丶非洲鼓不同,是直筒长下,与军鼓或长筒鼓一类。

全世界一共有多少种打击类乐器?

民族打击类:鼓、板、钹、大锣、小锣、云锣、钟、罄

无调打击乐器:小鼓(Snare

Drum)、大鼓(Bass

Drum)、三角铁(Triangle)、锣(Gong)、铃鼓(Tambourine)、

响板(Castanets)、砂槌(Maracas)、钹(Cymbals)、扬琴、编钟、木鱼、云锣

是不是有一种乐器像锅一样的 用手来打击 的乐器

有这种乐器,名叫手碟(Hang),是一种打击乐器,由两名瑞士人菲力‧霍那(Felix Rohner)和萨宾娜‧谢雷(Sabina Schärer)于2000年所创。 手碟由两个半球型的钢模通过氮作用过程 (gas-nitriding)组合而成,形同UFO。其上部有八到九个音,中心点为基础音"Ding",其余七或八个音环绕分布。底部的中心有个孔,为低音"Gu",也可为调音用。

扩展资料:

目前只有两个人知道如何制作Hang,也就是创作人菲力‧霍那 (Felix Rohner)与萨宾娜‧谢雷 (Sabina Schärer)。每一个生产出来的手碟都有各自的编号。 目前手碟有两代,自2000年至2005年间,两位创始人在他们的工作室里,设计了约 15 至 45 种不同的音环。中心"Ding"的音高从 F3 至 A3 都有,这便是第一代的手碟。他们的灵感来自于人类音乐学,民族乐器中的五声调式。 2006年起,第二代的手碟在氮化钢表面镀了一层铜,亥姆霍兹共鸣器的基础音定为D2,中心"Ding" 为D3,往下五阶为音环中最低音A3,包括其八个度音阶中的D4与A4,以上是所有手碟的音阶结构,"Gu"多定为D5,但调音者保有四个音阶可自由发挥。 演奏方法: 手碟置于盘腿上,以手掌,手心拍打或手指敲点出声,也可置于立架上,不同于钢鼓(steelpan)以槌敲击,声音也较钢鼓(steelpan)细柔温暖。 手碟依乐手的手法,声音可能类同竖琴,钟,或是调过音的钢鼓(steelpan)。每个"音场" (tone field) 在基础音的周围有几个泛音共鸣区。

打击乐一共有多少种?

1、体鸣乐器

在体鸣乐器这一类来说,中、西打击乐器大多为非鼓类的打击乐器。因此,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我们可以把体鸣乐器中的打击乐器大致分为铜制打击乐器和木制打击乐器。

其中,中、西打击乐器在铜制乐器中相似的有:

(1)、通过乐器本身相互撞击产生音响的(无旋律):

中国打击乐器:铙钹、川钹、小镲、碰钟……

西洋打击乐器:cymbal、marc tree……

(2)、通过鼓槌来击打乐器产生音响的(无旋律):

中国打击乐器:小锣、大锣、筛锣、吊镲……

西洋打击乐器:triangle、架子鼓中的ride、cowbell、Hi hat、crash……

(3)、乐器发出音响后有旋律性的:

中国打击乐器:云锣、编钟、方响(铜罄)……

2、膜鸣乐器

在这里,我们把类属于膜鸣乐器中的打击乐器分为无旋律性打击乐器和有旋律性打击乐器来比较。

(1)、无旋律性乐器:

中国打击乐器: 花盆鼓、缸鼓、小堂鼓、板鼓、 腰鼓、新疆手鼓……

西洋打击乐器:bass drum、snare drum、bongo、conga、timbals……

(2)、有旋律性乐器:

中国打击乐器:排鼓、定音缸鼓……

少数民族的代表乐器,有哪些?

1、葫芦丝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吹奏乐器,它是生活在中国西南部地区的傣族、阿昌族、佤族等少数民族最喜欢、最常用的乐器之一。 葫芦箫和其它箫类乐器一样,音量比较小,但是,它的主管发出的音色柔润而纤秀,在两根副管持续音的衬托下,给人一种含蓄、朦胧的美感。由于它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因此,有人又被称为“葫芦丝”。 2、马头琴 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是适合演奏蒙古古代长调的最好乐器,它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蒙古人的生活,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3、冬不拉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民族乐器。琴杆细长,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两种。一般用松木或桦木制作,琴颈即指板,过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发音小孔,张羊肠弦两根,琴身有羊肠弦品位。 4、达卜 “达卜”是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手鼓,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语称“纳格曼达卜”或简称“达卜”。鼓身扁平圆形或八角型,单面蒙羊皮或驴皮,框周围嵌有若干铜或铁制小铜钹,故名。直径20-50厘米不等。历史悠久,四至六世纪敦煌北魏壁画中早已出现。 5、芦笙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芦笙,也是文山苗族的主要乐器之一,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表达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和苗族人民奋进向上的精神支柱。

一个民乐团都有哪些乐器?

民乐团的乐器有: 二弦、提琴、板胡、三弦、月琴、横箫(笛)、高胡、提琴、秦琴、椰胡、洞萧、丝竹、钢琴、手风琴、吉他、架子鼓等。 拉弦乐器用高胡、二胡、革胡低音草胡; 弹弦乐器用柳琴、琵琶、阮、扬琴等; 打击乐器主要采用各种鼓、锣、钹等。

扩展资料:

民乐团一般分为吹、拉、弹、打四组,除了以拉弦的胡琴对应交响乐团的小提琴、中提琴,并引进了西方的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来加强低音声部。 此外,以唢呐和改进过的扩音笙来代替铜管及木管乐,在打击乐器方面也运用了如定音鼓、军鼓等西洋乐器。相较于西方交响乐团而言,最大的特色在于弹拨乐器的大量使用,以及大量中国特色的打击乐器的使用。 民乐团主要是指以60人上下编制的乐团,演奏大型合奏曲及大型协奏曲为主,但部份乐团中会同时设有 丝竹乐团,以大约10-30人的较小型编制,来演奏传统丝竹乐或新作的小型合奏曲。 而在音乐界认为,用于音乐的发声器具才是乐器;乐器学界则通常将许多非音乐领域中的发声器,人们也将一些生产劳动用具和日常生活器皿,如:弓、锯、杵、缶、杯、碟、盅、碗等等,在进行演奏时,都冠以乐字,称其为乐弓、乐锯、乐杯、乐杵等。

参考资料:

-乐器

参考资料:

-民乐团

民族打击乐器有哪些?

1、八角鼓 八角鼓,古时满族人用于自娱的一种拍击膜鸣乐器,因鼓身有八个角而得名,又称单鼓。鼓体扁小,鼓面呈八角形,代表当时清朝的八旗。鼓框用八块乌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一说是八旗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嵌拼而成。七面框边内各嵌两至三枚小铜钹,一面嵌钉柱缀鼓穗,寓意五谷丰登。 2、板鼓 板鼓,打击乐器。又名单皮、班鼓。唐代清乐中使用的“节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间流传历史久远。《清朝续文献通考》载:“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甚不易”。是中国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 3、云锣 云锣,出现于唐代,元代开始大为流行,是汉、藏、蒙古、满、纳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古名云辙,又名云璈,民间又称九音锣。藏族称丁冬、丁当。是锣类乐器中能奏出曲调的乐器。常用于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和寺庙音乐中。流行于内蒙古、云南、西藏和汉族广大地区。 4、梆子 梆子,又名梆板,中国打击乐器。约在中国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宽5-6、厚4厘米。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排鼓 排鼓是鼓类乐器的新品种。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中央广播民族乐团蔡惠泉、杨竞明等根据民间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制作而成,以后又不断有所改进。排鼓由五个大小不同、发音有别的鼓组成一套。 鼓身高29至333厘米,上口面直径167至37厘米,下口面直径117至37厘米。每个鼓的两面鼓框外径相同而内径不一,可发出音高不同的两个音来,故五个鼓有十个音。排鼓发音激烈、跳荡,高音坚实有力,中、低音宽厚宏亮,尤擅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情绪。

打击乐器有什么

打击乐器都有哪些呢?

打击乐有哪些

建鼓、大堂鼓、花盆鼓、腰鼓、书鼓、手鼓等。 1、建鼓 建鼓,古称足鼓、晋鼓、楹鼓。蒙古、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曾为历代宫廷所用。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青海等省区的喇嘛寺院及汉族广大地区。 2、花盆鼓 板材锯成上宽下窄的鼓梆,堆粘成鼓腔后经车旋而成。两面蒙皮。鼓身涂深棕色漆,带鼓架。花盆鼓又有南唐鼓、缸鼓之称。 3、腰鼓 腰鼓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它来源于生活,又很好地表现了生活。腰鼓是民族棰击膜鸣乐器,历史悠久,发音脆亮,在民间广泛被流传,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掀起了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性。 4、大堂鼓 大堂鼓,多使用椿木、色木、桦木和杨木等制作鼓身,鼓皮多使用水牛皮。在鼓身上下蒙以两块面积相同的牛皮而成,平常置于木架上用两个鼓捶演奏。 5、书鼓 书鼓,是布依族、汉族棰击膜鸣乐器。布依族称手鼓。流行于贵州省及全国各地 ,专用于中国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等各种鼓书伴奏。形制结构鼓框木制,呈扁圆形,两面蒙以牛皮或羊皮,皮面四周边缘用鼓钉固定。

1 琴 琴,又称瑶琴、玉琴,俗称古琴,一种七弦无品的古老的拨弦乐器。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概括与代表着古老神秘的东方思想。 2 筝 筝,又称古筝、秦筝,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中国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 筝的拨奏在民间广大地区的流传中,融合地方民间音乐,形成有不同音乐风格和演奏技法的地方流派,深深的植根于中国民间音乐文化,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故被俗称为“古筝”。 3 萧 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中国古代吹奏乐器。 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六孔箫的按音孔为前五后一,八孔箫则为前七后一。八孔箫为现代改进的产物。 4 笛 笛子,是古老的中国乐器,也是中国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音笛。 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 5 二胡 二胡(拼音:Erhu) 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6 琵琶 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7 丝竹 中国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亦泛指音乐。《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8 鼓 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坚固的且一般为圆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一块拉紧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击出声。 鼓在非洲的传统音乐以及在现代音乐中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乐器,有的乐队完全由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组成。除了作为乐器外鼓在古代许多文明中还用来传播信息。

参考资料:

-琴 -筝 -箫 -笛子 -二胡 -琵琶 -丝竹 -鼓

敲击乐器有哪些

1,云锣 云锣,出现于唐代,元代开始大为流行,是汉、藏、蒙古、满、纳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古名云辙,又名云璈,民间又称九音锣。藏族称丁冬、丁当。是锣类乐器中能奏出曲调的乐器。 2,编钟 编钟是中国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 3,马林巴 马林巴(英语:Marimba)为打击乐器的一种。是木琴的一种,将木制琴键置于共鸣管之上,以琴槌敲打以产生旋律,但琴键较木琴阔,音域较广,音色圆润,也有较多特殊打法。马林巴的键数有49键、52键、56键、61键、66键、69键。 4,小军鼓 小军鼓(Snare drum,别称小鼓、响弦鼓),是一种具有响弦(Snare)横置在鼓面的打击乐器。 常出现于军乐队、管弦乐团等,以一线或者低音谱记谱。 5,木琴 木琴(英语:xylophone)木琴是一种打击乐器,是由一套长方形小木块组成。凭借木块的长短对这些木块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演奏时以两个木制的小槌在木块上敲击,发出声音略似骨头的枯干的叩击声,音质强烈刺耳,具有非凡的穿透力。 -云锣 -编钟 -马林巴 -小军鼓 -木琴

常见乐器有哪些

1、钢琴(意大利语:pianoforte)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有“乐器之王”的美称。由88个琴键(52个白键,36个黑键)和金属弦音板组成。意大利人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hristofori,1655-1731)在1709年发明了钢琴。 2、吉他(意大利语:Chitarra),又译为结他或六弦琴。是一种弹拨乐器,通常有六条弦,形状与提琴相似。 吉他在流行音乐、摇滚音乐、蓝调、民歌、佛朗明哥中,常被视为主要乐器。而在古典音乐的领域里,吉他常以独奏或二重奏的型式演出;当然,在室内乐和管弦乐中,吉他亦扮演着相当程度的陪衬角色。 3、二胡(拼音:Erhu) 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4、小提琴(意大利文:Il violino)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 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红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 5、长笛是现代管弦乐和室乐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外型是一根开有数个音孔的圆柱型长管。早期的长笛是乌木或者椰木制,现代多使用金属的材质,比如比较低级的黄铜、白铜,普通的镍银合金到专业型的银合金,9K、14K、18K、20K、24K金和铂金长笛等。

常见的乐器有哪些

1、钢琴 钢琴(意大利语:pianoforte)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有“乐器之王”的美称。由88个琴键(52个白键,36个黑键)和金属弦音板组成。意大利人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ristofori),1655-1731)在1709年发明了钢琴。 钢琴音域范围从A0(275Hz)至 C8(4186Hz),几乎囊括了乐音体系中的全部乐音,是除了管风琴以外音域最广的乐器。钢琴普遍用于独奏、重奏、伴奏等演出。 2、口琴 口琴,(英文Harmonica),用嘴吹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在乐器分类上属于自由簧的吹奏乐器。其发声源是长度介于15~35cm的簧片而非空气柱(如长笛)。 口琴主要分为独奏口琴和合奏口琴,各自又有不同种类。其音域依种类、调性不同而略有差异。作为旋律性乐器,口琴可以吹奏至少两种和弦,高水平的乐手可以在口琴在遵循口琴结构的前提下同时吹出两个相对独立的声部。因其小巧的体积被称为“口袋里的钢琴” 3、大提琴 大提琴是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有"音乐贵妇"之称。 大提琴最初在意大利语中被拼作Violoncello,后来逐渐简写为Cello。 大提琴以其热烈而丰富的音色著称,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 4、电吉他 电吉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从外型到音响都与传统的吉他有着明显的差别。琴体使用新硬木制成,配有音量、音高调节器(琴钮)以及颤音结构(摇杆)等装置。配合效果器的使用,电吉他有很强的表现力,在现代音乐中有很重要的位置。现在多用于歌曲伴奏。 5、长笛 长笛是现代管弦乐和室乐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外型是一根开有数个音孔的圆柱型长管。早期的长笛是乌木或者椰木制,现代多使用金属的材质,比如比较低级的黄铜、白铜,普通的镍银合金到专业型的银合金,9K、14K、18K、20K、24K金和铂金长笛等。

中国乐器名称大全

我国民族乐器分为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和拉弦乐器四类。

一共有几种打击乐器都是啥

打击乐器共有152种,分别是定音鼓,木琴,钢片琴,管钟,小鼓,大鼓,三角铁,铃鼓,响板,砂槌,钹,锣,叮咚,木棍琴,韵板,基诺竹筒,竹筒琴,锣,铛铛,单打,铓锣,铜鼓,三角铁,木鱼,木琴,铝板琴,棒棒,铜镜,竹梆,竹杠,钹,布哉,乳钹,头钹,二钹,小钹,铙。 大铙,钗,司涅,镲,小镲,碰盅,碰铃,腰铃,阔朔克,板凳,它石,骨板子,乐杵,竹捣筒,竹筒,瑶族竹筒,阿嘎,连厢棍,萨巴依,热巴铃,盘铃,金刚铃,瑶铃,萨满铃,晃铃,串铃,铜铃,八宝铜铃,师刀,竹簧,蹈到,铁簧,锡伯族铁簧,大鼓,排鼓,瑶族大鼓,水族大鼓。 塞吐,略斗,光拢,赠疆,瑶族猴鼓,苗族猴鼓,腰鼓,板鼓,猪嘴鼓,姜鼓,战鼓,扁鼓,八音鼓,书鼓,火者,如咚,小鼓,太平鼓,环鼓,抬鼓,达玛,纳格拉,达玛如,建鼓。 神鼓,那额,达布尔,竹鼓,夏尔巴鼓,八角鼓,铃鼓,达卜,黄泥鼓,长鼓,光亚,光吞,手鼓,圆鼓,边鼓,双面鼓,杖鼓,蜂鼓,汪都,壮族种劳。 扩展资料 大多数打击乐器有一个确定的音,甚至连鼓的音也是确定的。但一般来说打击乐器的分类是看一个乐器是否有一个确定的音高,定音鼓、木琴、马林巴、颤音琴、铃、管钟、古钹和钟琴都有一定的音高。 小鼓、大鼓、沙槌、响板、响棒、牛铃、吊钹、沙球、齿轮剐响器、勺、木鱼、嗵嗵鼓、蒂姆巴尔鼓、三角铁、震音器、擦衣板、鞭、南梆子一般没有确定的音高。 但也有些打击乐器手在录唱片或演奏特别的作品前确定他们的鼓的音高。锣有有确定音高的和没有确定音高的两种,西方的锣一般没有确定的音高。 -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有哪些?

1、定音鼓,是打击乐器的一种。由鼓面和鼓桶,以及鼓槌组成。定音鼓是管乐队或交响乐队中的基石。鼓面原来用动物皮革制作,20世纪50年代发明了塑胶鼓面。鼓桶原来用铜制作,现在通常使用比较轻的合成纤维材料。 2、木琴(英语:xylophone)是一种打击乐器,是由一套长方形小木块组成。凭借木块的长短对这些木块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演奏时以两个木制的小槌在木块上敲击,发出声音略似骨头、冰块等的打击声。 3、马林巴(英语:Marimba)为打击乐器的一种。是木琴的一种,将木制琴键置于共鸣管之上,以琴槌敲打以产生旋律,但琴键较木琴阔,音域较广,音色冰凉,也有较多特殊打法。马林巴的键数有49键、52键、56键、61键、66键、69键。 4、颤音琴,是打击乐器的一种。类似木琴,但琴键以金属制造,通常为黄铜或铝合金所造。琴键下设有共鸣管,最特别之处乃在各支管顶上加装了能转动的扇叶,并且连接至琴身旁的马达。 5、沙槌,摇奏体鸣乐器,亦称沙球。起源于南美印第安人的节奏性打击乐器。传统沙槌用一个球形干葫芦,内装一些干硬的种子粒或碎石子,以葫芦原有细长颈部为柄,摇动时硬粒撞击葫芦壁发声。 以上内容参考 -沙槌 以上内容参考 -颤音琴 以上内容参考 - 马林巴 以上内容参考 -木琴 以上内容参考 -定音鼓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图库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图库部以及黑龙江图库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他们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

早期的锡伯族人世代以狩猎、捕鱼为业,察尔查尔以种水稻为主经营农业,牧业也比较发达。

锡伯族过去信仰多神,也有信仰喇嘛教的。普遍重视祭祖扫墓。

习俗

过去锡伯族的家庭多为三代同堂,也有多至四、五代的,具有明显的宗法封建制度的影响。婚姻多由父母作主。妇女地位很低,不能继承财产。辈份最高的男子是一家之主,有很大的权威。父亲在世时,儿子不得分家。在家庭生活中,长幼有序,十分注重礼节。晚辈对尊长行“打千”礼。由男姓族长组成的“哈拉”会议,处理家族内部的重大事情,执行族规。

锡伯族过去在饮食上有许多必须遵守的规矩,比如经常食用的发面饼,上桌时分天、地面,天面必须朝上,地面朝下,切成四瓣摆在桌沿一边。吃饭时不得坐门坎或站立行走,禁止用筷子敲打饭桌、饭碗,或把筷子横在碗上。全家进餐按长幼就座,以西为上,过去父子、翁媳不得同桌。

晚辈路上遇见长辈要问安并让路;平辈见面要相互问好。客人来访,儿媳要出来装烟、倒茶,若装烟、倒茶的与客人辈份相等,客人应起立或欠身双手接;客人告别时,全家要出来送至大门口。

锡伯族人忌食狗肉,忌穿戴狗皮制品;不许坐、踩或跨过衣帽、被、枕;穿过的裤子、鞋袜不能放高处;不许坐、踩锅灶,也不许坐或站立在门槛上;不能在屋内吹口哨,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碟等;若大门口挂有红布条或一束草,表示家有病人或产妇,外人不得入内。

婚俗

锡伯族男女青年结婚时,新郎、新娘必须向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敬酒,以表示对客人的答谢。远亲近邻都可割一些肉拿回家中食用,主人不记帐,也不收钱。

食俗

锡伯族大多数习惯日食三餐,主食以米、面为主,过去食用高梁米居多。面食以发面饼为主,也吃馍馍面条和韭菜合子、水饺等。受 尔族影响还吃抓饭和烤馕,喝面茶、牛奶和奶茶。

肉食来源主要依靠家庭饲养,多以牛、羊、猪肉为主。冬闲时锡伯族还常进行狩猎,野猪、野鸭、野兔、黄羊等均是冬季餐桌上常见的野味。

习惯制作各种腌菜。每年秋末,家家都用韭菜、青椒、芹菜、包心菜、胡萝卜等切成细丝腌制咸菜,当地称之为“哈特混素吉”,有时可供全年食用。锡伯族还喜欢在夏季制作面酱以调味。

典型食品:锡伯族爱吃韭菜合子、南瓜包子等食品,还有:发面饼,锡伯族常吃的主食;炖鱼等。

节庆

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年农历除夕前,家家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除夕晚,全家一起动手包饺子,正月初一五更饺子下锅;初二要吃长寿面。做长寿面时先做好肉汤,然后将面另锅煮熟,捞出过水,食用时加肉汤,象征着送旧迎新。

新疆的锡伯族把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定为西迁节,锡伯语称“杜因拜专扎坤”。过西迁节时,家家吃鱼,户户蒸肉,届时还要三五成群到野外踏青摆野餐。过去各家各户都要制作面酱(米顺),盛入瓦缸中,作菜肴的调味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769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