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无数的白云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对劳动和工农的景仰和颂扬
诗人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由衷地赞美和颂扬劳动和工农大众。体现了“五四”时代社会思潮“劳工神圣”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案
[文本解读]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写的一首新诗。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飈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首诗意境壮阔,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学习目标
1、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及其创作。
2、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内容,领悟诗歌的象征意义。
3、认识“五四”时期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
学法指导
1、查阅资料,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处境,通过知人论世,理解诗歌。
2、反复诵读,联系具体语境,品味诗歌的内涵,感受诗歌对“力”的赞美,
3、在理解、感受诗歌的基础上,领会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精神,树立自我意识。
知识链接:诗集《女神》
《女神》收录了郭沫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女神》是开一代诗风的新诗集,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1)思想内容上,《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它的反抗精神、爱国精神、进取精神,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精神。(2)艺术表现上,《女神》开拓和形成了浪漫主义新诗流派,它强烈的感情、唯美的艺术形象等对当时和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3)诗歌形式上,《女神》是自由体诗的一个高峰,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它完全冲破了旧
诗格律的束缚。诗节、诗行长短无定,韵律无固定格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山海关有一副对联非常奇妙,在那里存在几百年了,几乎没有人能够读出来。这个对联就是:
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下联:浮云涨长长长长长长消。
在这个对联中用了六个“朝”,六个“长”。所以说就算给你这个对联你都不知道这是在说什么,毕竟“长”和“朝”都有两个读音。你说这该怎么读呢?可是这却难不住郭沫若,郭沫若上去就读“海水朝(hǎi shuǐ cháo ),朝朝朝(zhāo zhāo cháo),朝朝朝落(zhāo cháo zhāo luò);浮云长(fú yún zhǎng),长长长(cháng cháng zhǎng),长长长消(cháng zhǎng cháng xiāo)。”而有个人一会功夫就读出来了,这个人就是郭沫若。
二、走进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家乡优美的自然风光熏陶了郭沫若的浪漫主义情怀。1960年入新式学堂,其间,他多次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914年赴日本留学,就读医学专业。后接受美国诗人惠特曼等人的思想,决心弃医从文。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一同建立“创造社”,同年,第一本新诗集《女神》出版,《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的精神。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2月被迫流亡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主持科学和文化工作,对我国现代文学和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主要作品:诗歌天狗》《风凰涅架》《地球,我的母亲!》《炉史煤》《天上的街市》等,历史剧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王昭君》《蔡文姬》等。
0作者背影
拓展:郭沫若名字的由来
1919年,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取了“沫若”这个笔名。“沫”“若”,即沫水和若水。沫水,古水名,即今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位于四川省中西部;若水,古水名,即今雅砻江,是金沙江的最大支流,位于四川省西部。“沫水”“若水”是流经郭沫若家乡的两条河流。郭沫若取此二水作为笔名,是表示他身在异国、不忘家园的意思,也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三、解读标题
问题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怎么读,怎么理解
四、参考:放号(hào)。“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个祈使句,“立”是一个动词,“在地球边上”点明地点,“放号”的意思是“吹响号角”。“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表面意思是站在地球的边上吹响号角,直接发出呼唤。
1919年九、十月间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当轮船行驶在日本横滨海面时,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胸中激情奔涌写下了这首《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
四、鉴赏文本,把握意象
(一)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展开全文阅读
(二)分析意象
问题2:全诗7节,都涉及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参考: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我、力
参考:宏大、阔远、雄奇、气势磅礴
问题3:这些意象都是写实的吗?
参考: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客观描写,展示了大自然所里和壮丽的特征,另一方面,抒发自己“毁坏”“创造”“努力”的主观感受,和对“力”的赞美。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
板书:景: 白云怒涌 情:毁坏 创造 努力
洪涛滚滚 赞美
问题4:你觉得本诗的主体形象是谁?为什么?
参考:
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
这是一幅惊心动魄的力的画图,力的颂歌。
问题5: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有何象征意义?联系诗意和写作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正在日本留学,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到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郭沫若,使他得到了纵横挥写的创作契机,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
问题6:“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参考: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
问题7:这首诗是侧重写景,还是抒情?
参考:(一)侧重于写景,充分展现了大自然宏伟壮丽的图景。诗人热爱大自然、在诗人的眼中,"无限的大自然”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到处都是诗,到处都是笑”(《光海》)。这首诗描绘的北冰洋的白云、太平洋的洪涛,完分表现出大自然的雄奇、瑰丽、博大,气势磅礴。
(二)侧重于抒情,热情讴歌了“五四”精神。在这首诗中,诗人主张破旧立新。“不断的毁坏”是毁坏旧世界、旧文化,“不断的创造”是创造新世界、新文化。诗中对“力”的歌颂,表现出一种勇敢进取、积极创造的奋发昂扬精神和热烈向往、执着追求的进取精神。诗人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歌领时代精神,这种歌颂是全身心的,激情澎湃的,不可抑止的。
五、分析文本特色
问题8:你觉得作者的情感浓烈吗?怎样做到的?
提示:修辞方面、句式方面、标点
参考:(1)运用排比的句式,热烈歌颂了“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的力量,反映了“五四”时期人民那种奋起直追、高扬个性、改变国家现状的强烈愿望,具有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2)运用叠词“啊啊”,运用“力哟!力哟!"这一反复手法,直抒胸臆,抒写对“力”的赞叹,增强艺术感染力。
(3)句式自由,节奏鲜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首自由体新诗。这首诗采用了不受东缚的自由句式,具有极为鲜明、强烈的节奏感。诗中最短的诗句只有两个字,最长的诗句则达20字以上。长短向式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自由、奔放没有约束,但是全诗的节奏却非常鲜明,这种内在的旋律用诗人自己的话说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这首诗的节奏犹如时代的鼓点,急促、紧凑、有力。
(4)诗歌还运用了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全诗更加形象、感人。
(5)叹号的使用。
六、朗诵展示
1、听范读
2、小组读
3、推荐读
4、齐读
结束语:这首诗堪称为郭沫若早期"火山爆发式"的诗歌代表作之一,从其诗歌中最能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读这样的诗,会感到作者就站在我们面前,他的火热赤诚的心,澎湃激扬的热情,一下子就把读者全部感染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阅读郭沫若的《天狗》。 侯晓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中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具体寓意,欣赏在诗歌的意象中所创造的艺术效果。
2.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了解其抒情脉络。
教学重点
诗歌的表现手法,在诗歌的意象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教学难点
诗歌的抒情脉络
教学方法
诗歌吟咏法、欣赏、点拨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课文内容导入
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它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西方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
诗集《红烛》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练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
二、课文讲解
1. 第1节
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一个“吐”字,逼真地摹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我们感受到,诗人的那颗赤子之心,是如此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理解了这一点,对全诗的思想感情也就比较容易把握了。
2.第2节
第2、第3节,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作灵魂,躯体和灵魂当然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认为红烛自己“一误再误”,诗人认为这真“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但是,诗人终于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并非“一误再误”,“红烛啊!不误,不误!”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地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3.第3节
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下一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彻悟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己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
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4.第4节
第4节含义比较深刻,应作为教读的重点。 这一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价值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尸当时,民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犹如身陷囹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5.第5—7节
第5节,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首先揭示了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这一节开头的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 古代诗词中常把蜡烛燃点时流溢的油脂叫做“烛泪”。诗人沿用这种拟人手法,驰骋想象,亲切地问红烛:“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同情、惊疑、思索。这里抒发的正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漩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他寻求到的答案,是还有“残风”的存在。红烛“心火发光”,自身“烧蜡成灰”,世人并非都像诗人自己那样怀着敬意,那种邪恶的势力不但对此毫无敬意,相反却“来侵你的光芒”。红烛流泪,是为烧得不稳而急得流泪。红烛不怕牺牲自己,相反,他要充分地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光明,他“急”的只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光明。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文明的美好意愿,不是同样受到黑暗丑恶势力的干扰和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么冷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了自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但是,红烛的泪不会白流。诗人劝慰道:“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的泪便是对世人的又一种贡献。诗人托物言志,他既已抱定献身祖国的心愿,也就不怕不幸的遭遇,那些带泪的诗行,可以“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三、布置作业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塑造了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形象,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
他的号角声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
1、我们爱力量,但却很少考虑如何去显示它。——爱默生
2、我爱力量,我所爱的力量,一只蚂蚁所显示出来的可以和一只大象显示的相等。——司汤达
3、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韦伯斯特
4、弓如果永远不张,便会失去它的力量。——奥维德
5、我们征服了力量,于是我们便得到了力量。——爱献生
1 音韵美
运用十字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准确恰当地运用朗读十字方法“快慢、停连、高低、长短、轻重”,掌握诗歌节奏,在前后四人组成的小组内读。
2《立》《峨》题目内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立在地球边上”点明地点,“放号”是“吹响号角”。
《峨日朵雪峰之侧》“峨日朵”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老百姓对“峨堡”一词的口语发音。当地的一座或几座小山峰都可以被称为“峨日朵雪峰”。作者在登峰的过程,和雪峰是对视平视的。
1 老师为什么一厢情愿把这两首诗歌放到一起?请你猜一猜。
明确:这两首诗让我感受到了“力”,一个是字面上的“力”,表面上的力量,一个是潜藏在深处的力量。
2 这两种力量都很强大、有力。怎样表达出来这种力量?
《立》是“力”,出现七个力,力量强悍之美;《峨》是“征服”“快慰”,坚强无畏之美。
(1)意象运用不同:
意象是什么?给人的感受?意象选取有什么特点?
《立》白云、北冰洋、太平洋、地球、洪涛,雄奇磅礴,尤其让人感受到一种狂风暴雨般的变革的力量。
意象选取很神奇,在作者眼中,竟然将北冰洋、太平洋、地球无不庞大的物象缩小化写入诗中,北冰洋能够被看到全貌,太平洋成了能够推倒地球的人,地球成了能够撼动并随时推倒的东西。作者对这些意象的处理和运用,前所未有。
《峨》太阳、石砾、罅隙、崖壁、雄鹰、雪豹,意象壮丽、高大,让读者看到征服过程中的艰辛和痛苦,蜘蛛,意象弱小、卑微,让读者看到作者对生命力,生命的平等的赞颂。
(2) 艺术手法不同:
《立》
(1)拟人(太平洋能够提起全身的力量推倒地球,极富大胆的想象力)
(2)反复、排比(力呦,力呦!不断的毁灭,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彰显力量的毁灭和创造的双重作用。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将力量转化成多维物体,让读者从多个侧面感受这前所未有的力量。)
《峨》
(1)比喻: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形象地表现了征服过程中的凶险;指关节像铆钉,则彰显作者作为征服者的力量、坚强、不屈服的意志。
(2)视听结合:太阳是视觉,太阳决然地跃入一片山海,让读者感受到太阳勇敢而又有力量,异常壮丽的视觉画面;石砾滑坡是听觉,一块石头的下落引发一次更多的石头下落,地震一般,发起巨大的声响,像军队的喊杀声,让读者听到不寒而栗,对凶险充满恐惧。
(3)对比:太阳跃入山海,从高处往下的运动轨迹;石砾滑坡一个从上向下迅速滚落的过程。两者都是向下的运动轨迹,向下的力量,均属自然之力,难以阻挡。和征服者攀登不断向上的生命力量,形成了对抗。在这组对抗和较量中,让读者感受到征服者的强大,内心深处的无比坚毅。
作者脑海中虚构出自己渴望为伴的是雄鹰和雪豹,和现实眼前的蜘蛛形成对比。一个强大,一个弱小,一个高贵,一个卑微。对比之中,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中万物有灵,每一种生命不管多么渺小,都有坚强的生命力。蜘蛛默享自然的恩赐,作为一种生命平等的彰显。
生命虽然短暂,但是所有的生命一样拥有平等机会。生命的短长,不能决定生命的弱强,不能决定谁的生命力更强大,谁的生命更有价值。
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是勇敢积极地征服,还是被动地接受挑战是自己的选择。但前者都是强者,不断去追求征服一个又一个的新高度,生命呈现出勃勃生机和强大力量。征服过后,默享自然的快慰,才是人生一大乐事。
两首诗歌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力量?一个是社会变革的力量,一个是生命的力量。这两种力量的源头到底是什么?
郭沫若诗中的洪涛的源头是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像一股巨大的洪流,席卷全国,推翻了旧有的东西,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科学、民主、生产力等,创造新的一切。西方一切先进内容,也像巨大的洪流,席卷全球。当时在日本的郭沫若都感受到了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洪涛,用这首诗歌象征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
他的这个生命力量的源头是昌耀当时人生的境遇坎坷种的突围力量。这首诗写作的年代是1962年。昌耀因被打成右派,正在距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一个文化人,变成了一个体力劳动者,被剥夺了读书写作的权利。他的生命遭遇困境,正如诗歌中征服过程中的种种艰难一样,但是他仍然要不断突破,征服,彰显顽强的生命力。
写一段展现力量的诗歌或文段。
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诗人借用白云的怒涌,北冰洋的壮丽,太平洋的无际的浩瀚,来渲染气氛,表露、抒发他内心的热和力的不可遏止。诗人好像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站在地球边上放声呼号,看到“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看到“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看到了一种力,一种“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的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