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是什么意思?

五台山是什么意思?,第1张

五台山是什么意思

五台山释义:

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 山西省 五台县 东北。五峰耸峙,峰顶如垒土之台,故称 五台 。主峰北台,海拔3,058米。山无炎暑,又名 清凉山 。 汉 永平 年间,始建寺庙,历代增修,蔚为大观,遂有 文殊 道场之称。简称“五台”。 元 萨都剌 《送闻师之五台》诗:“ 丹阳 才洗钵,又入 五台 游。”

五台山上是什么意思

五台山,又名清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山西五台县,相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这两句话什么意思?

知见不正能见佛吗?

无恶不作谁保平安!

知见不正:知见,知为意识,见为眼识,意谓识别事理、判断疑难。修行人要竖立良好的正知正见,所知,所见如果不正,便无益于修行。也就见不到佛了。

无恶不作:十恶不赦之徒,总想通过烧香拜佛来求平安。谁会保佑他平安呢。

对联大意:

通过反问的方式,告诉世人要想见佛,需要正确的所知、所见;十恶不赦之徒来求平安也是徒劳的。。。

字迷中五台山是什么意思

传说,五台山五爷是龙王的5儿子,是文殊菩萨的又一个化身,在我们当地人心目中五爷是有求必应的,每月的初一、十五早晨都会去拜五爷,还有很多太原、北京等感觉受到过五爷保佑的人赶来拜五爷,你有时间来五台山的话一定到万佛阁(五爷庙)看看。不过还是的心诚则灵。

五台山的来历?

传说五台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居。

大多数到过五台山的人通常只是到了以五台县台怀镇为中心的历史悠久、规模巨集大的寺院群。而真正意义上的五台山实际上是指五台县的五座相互连线环绕、挺拔秀丽的山峰。它们分别是: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和中台翠巖峰。由于五山峰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因此除了一些虔诚的佛教徒能够登临五峰台顶朝拜文殊菩萨外,很少有人能够到达五台。也是由于台怀镇寺院群分布在五座山峰之间,因此,人们通常就把到过台怀镇视为去过五台山了。

五台山原先并不叫五台山,而是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道场。这里曾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到了东汉永平11年(公元68年),天竺(今印度)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白马寺来到五峰山一带,认为这里是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于是就想在这里建筑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可是这里的道士并不同意,最后由汉明帝在洛阳白马寺主持,举行道士与两位高僧的赛法,结果两位高僧获胜。从此,佛教界在台怀镇一带就取得了建筑佛教寺院的权利,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如今的显通寺。从此,历经各个朝代的修建、扩建,以台怀镇为中心的寺院最多时曾达到360多座,直到今天还保留着100多座。因此,五台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历史悠久、规模巨集大位于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至于五峰山更名为五台山,这里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据传说,远古时代的五峰山一带气候异常恶劣,常年酷暑,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时逢文殊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见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于是发大愿拯救百姓脱离苦海。文殊菩萨装扮成一个化缘的和尚,行程万里到东海龙王那里寻求帮助。他在龙宫门口发现了一块能散发凉风的巨大青石,于是便把它带了回来。当他把那块大青石(东海龙王的歇龙宝石)放置在五峰山一道山谷里时,刹那间,那里一下就变成了草丰水美、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此后,那条山谷也被起名叫做清凉谷。人们在山谷里建了一座寺院,将那清凉石圈在院内。为此,五峰山又名清凉山。

后来,隋文帝听说此事后,便下诏在五座山峰的台顶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即东台顶的聪明文殊,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中台顶的孺童文殊。在东台顶能看日出,西台顶能赏明月,南台顶能观山花,北台顶能望瑞雪。这就是五台山的由来。

佛教五台山为金 是什么意思

四大佛教名山,,过去有: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之说!,,实际上四大佛教名山,四大菩萨,都是平等的,都是金色世界!

五台山为什么取名“五台”

传说五台山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文殊菩萨初来震旦(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时,居于石盘洞中。而石盘洞是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五台山为道家所踞。

五台山取佛教替代道教,最终成为我国的佛教名山,来源于佛祖的明示及佛道两家的争斗。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对金刚密迹主菩萨说:“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 居此,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这里所说的“五顶山”,就是指现今的五台山。佛教传入五台山,史载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被汉明帝青来的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了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传说中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遂产生了在此建寺的想法。但因当时五台山是道家的地盘,道家不会轻易地允许外来教派在此建寺。一个要建,一个不让建,这就需要借助于第三者来裁决。据《国史旧闻》记载:“永平十四年正月十五日,明帝集诸道士于白马寺,使于摩腾、竺法兰二人赛法。”在明帝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赛法”协议,即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相传焚经地点在今洛阳焚经台)。其结果,道教经文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烈火不烧”。可见,外来的和尚不但会念经,而且其经文也能经得起“千锤百炼”。印度二高僧因此也就获得了在五台山建寺的权利。接下来就是建寺地点的选择了。据《清凉山志》记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辅轮相,十指皆现。”相传他二人不仅发现了此足迹,而且还发现有“舍利”,再加上此处山势奇伟,气象不凡,与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修行处)相似,故决定在此建寺,并取名灵鹫寺。明帝为表示信佛,追命“大孚灵鹫寺”。“大孚”即弘信的意思。“大孚灵鹫寺”就是今显通寺的前身。从那时起,佛教就在五台山深深扎下了根,并开始成为我国的佛教中心。

今年游五台正值暑季,出太原,过忻州,一路北上,署气逼人。乘坐的大巴因无空调,更使同行者汗流浃背。但一到五台山,顿觉凉气宜人,实为一个避暑消夏的清凉世界。但传说在很早以前,五台山并非现在模样。那时它叫五峰山,气候非常恶劣,不是风雪交加,就是酷暑难当。当地百姓苦不堪言,遂向在此传教的文殊菩萨求援。文殊菩萨慈悲心肠,运用神通向东海龙王要来了“清凉石”,并将其安放在中台南边瓦厂村东北的一条山谷后,使五峰山成为气候宜人的“清凉佛国”,这条山谷也被命名为“清凉谷”,在此又建了一个寺院,取名“清凉寺”。“五峰山”也就更名为“清凉山”了。

“清凉石”原来是青龙歇息石,青龙得知文殊菩萨将其移到了五峰山,遂大发雷霆之怒,追至五峰山,用龙尾把五个峰扫成了平台,用利爪把山顶岩石刨得个乱七八糟。据导游**讲,这些石块至今还遍布满山,人称“龙翻石”。而原来的五峰山也就更名为五台山了。

“清凉石”与“龙翻石”随着人们的传说在五台山流传了千百年。如今,清凉寺虽以破败,但那块清凉石仍在。石长五米,宽二米半,厚两米,围十五米,石面青色,有云纹。据说,人坐其上,顿生凉意,遗憾的是此次游五台山,我没有去到清凉谷,也就无幸一睹那块为五台山带来灵气的“清凉石”了。到是登南台时,我着意留心了那些至今犹存的“龙翻石”,和同行的小叶一人拣回几块装进旅行包,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在许多史籍中,有很多关于五台山的记载。《清凉山志》中说:五台山原名“清凉山”,后因其五座山峰耸立,称为“五台”,故易名“五台山”。《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中说:“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台山也。岁积坚冰,夏

我和老公生气他说去五台山什么意思!

去静静心吧,出家不是件容易的事,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夫妻俩吵吵就算了,夫妻吵架很正常,希望你们早日和好!

五台山简介用50个字概述

五台山(Mount Wutai)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忻州市五台县,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地层完整丰富,特别是前寒武系地层典型奇特,是中国地质科考的重点地区。五台山境内的绝大部分地层组段,都是以该地区的山、水、村、镇命名的,它们在地质学领域具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

五台山拥有独特而完整的地球早期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遗迹、新生代夷平面及冰缘地貌,完整记录了地球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地质演化历史,具有世界性地质构造和年代地层划界意义和对比价值,是全球地质科学界研究地球早期演化以及早期板块碰撞造山过程的最佳记录,是开展全球性地壳演化、古环境、生物演化对比研究的典型例证。因此,五台山当之无愧地被誉为 “中国地质博物馆”。

在五台山五爷庙里面碰见主持带我一下是什么意思

给您加持,消灾免难。

五台山在山西省忻州市。

五台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介于北纬38°50'—39°05'、东经113°29'—113°44'之间,总面积59288平方千米。

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

五台山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北台顶海拔30611米,有“华北屋脊”之称。山中气候寒冷,台顶终年有冰,盛夏天气凉爽,故又称清凉山,为避暑胜地。五台山自然植被以草地为主,由草甸、草原、灌丛构成,是优良的夏季牧场。

扩展资料:

五台山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西班牙当地时间2009年6月26日12时36分,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了中国申报的五台山项目。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认为,五台山符合世界遗产第(II)、(III)、(IV)、(VI)等4条标准,遗产保存和保护管理状况良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决定将其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中国已有38处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27处,自然遗产7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此次申报的内容包括从公元4世纪到19世纪(中国北魏、唐、宋、元、明、清)的佛教建筑及独特的圣山环境景观,反映了各个时期建筑艺术和技术的杰出成就和特点,悠久的佛教文化传统。

-五台山

中国网-五台山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已有38处世遗

1、拳打镇关西

鲁智深与史进李忠喝酒遇到卖唱两父女,金老汉和女儿金翠莲。金翠莲被迫嫁与郑屠为妾,后来被其妻赶出门,到酒楼卖唱还钱给郑屠。

鲁智深打抱不平,先帮忙两人脱身,然后到集市找到正在卖肉的郑屠,故意挑唆并一切肉为名耗其体力,最后郑屠不堪忍受与鲁智深冲突,鲁智深边骂边打三拳将其打死,急中生智称其诈死,扬长而去,恐此地不宜久留,后出城,最终投奔五台山。

2、醉闹五台山

鲁智深从不打坐参禅,每夜都是鼾睡如雷,起夜之时甚至在佛殿后撒尿撒屎。全寺上下非常不满,但智真长老却不闻不问。后来,鲁智深两次破戒饮酒,与寺中职事僧人发生了剧烈冲突。

鲁智深在山上待了将近半年,久静思动下山散心,在半山亭碰到一个卖酒小贩。他买酒被拒,便踢倒酒贩,抢酒来喝。看守山门的和尚遵照寺规,不许醉酒的鲁智深入寺。鲁智深便借着酒劲,直接打进山门,一路打到藏殿。

监寺召集寺中火工、杂工等二三十人,要教训鲁智深,却被他打得狼狈逃窜。但智真长老最终对鲁智深只是稍加训诫。一众职事僧皆有怨言,认为长老纵容包庇鲁智深。

鲁智深又待了三四个月,再次下山,到山下酒馆买酒喝。他回山途中酒劲发作,练起拳脚,竟将半山亭撞坍半边。守门和尚关闭山门,不许鲁智深入寺。鲁智深先是打坏门外的两尊泥塑金刚,打进山门后又大闹禅堂,引发“卷堂大散”。

一众职事僧请求智真长老出面不果,便绕开智真长老,聚集寺中杂工、仆役二百余人,要教训鲁智深。鲁智深“指东打西,指南打北”,一直打到法堂下,最终是智真长老出面方才将其喝止住。至此,鲁智深再也无法在五台山安身,只得离开。

3、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到东京大相国寺看守菜园子。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已换了几个看园子的人都管不了他们。他们这次听说又换了个新人,便来闹事。没想到被鲁智深把两个领头的踢到粪坑里,吓得他们跪地求饶。

第二天,泼皮们买些酒菜向鲁智深赔礼。大家正吃得高兴,听到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个不停,泼皮们说这叫声不吉利,吵的人心烦,便欲搬梯子拆掉鸟巢。

鲁智深上前把那棵树上下打量了一下说:"不用了,待我把树拔掉。"说完,只见他脱掉外衣,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那棵树竟然连根拔起。众泼皮惊得个个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

一满目山河

新水浒翻拍和热播时候,也没有很关注,也没有去关注它的争议,我只是浏览网页的时候目光触摸到这两个熟悉的字,一片相思就升了起来。

     当时我以为不过是一本书,不过是一个故事。我也没有想到年少时候那一场相逢,竟然就像一粒种子落进了我心中,在今后那么长的旅程一有风吹草动你就会复生,而且迅速的长到郁郁葱葱,为我覆盖下一片一片挥不去的葱茏。

  我很是怀念,包括那一个开场,那个看起来都不相干的引子里的一个故事,就是那位宋仁宗是赤脚大仙转世的故事,当时根本就不明白放在那里说什么,现在不是明白,是不去想了,只是知道有,在那里。

我很是怀念,包括第一章那一个庄严的庙堂,还有那一段简直可以和西游媲美的神神叨叨的张天师误走妖魔,当时,我费了多大的力气才弄明白那些妖魔就是我们的好汉呀,原来他们换一副眼睛开就是那么可怕的妖魔,坏的很呢。

我很是怀念,甚至高俅发迹的那一段故事,不只是野百合呀,小人也有春天。

我很是怀念水浒传英雄之外的一个禁军教头王进被高俅逼走,带着母亲连夜逃命,觉的一路风餐露宿很是天涯的感觉,也觉得他和九纹龙史进的那一段相遇无比的江湖,谁知道一番好意收留了一个住宿的赶路人竟然是一位禁军教头武术高手。就是当时,我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搞明白九纹龙是纹身,又费了好一番力气才搞清楚了,纹身和刺青是一回事,又过了很长时间才大概弄明白这回事是大概怎么个事情。

我怀念那一个淮阴县的史家庄还有附近有住着三个强盗的少华山。

我也怀念那个经略府,虽然我到底也没有高明白那是做什么的,我只是无端的知道有个老种经络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是谁也不知道,知道这句话仅仅是因为他是当时还是鲁达的鲁智深说的。

我怀念那一片地面,那一片史进路上能遇到鲁达,看个杂耍的人也是个李忠,能够找茬儿去打个镇关西的渭州地面。

我怀念被鲁智深打闹过的五台山和五台山上的文殊院。我喜欢有史进剪径剪到了鲁智深的赤松林,我喜欢门外有一棵大柳树的大相国寺的菜园子,用一句很有历史感的话说,我上个世纪末去过大相国寺,门外是柏油路,不远是包公湖,没有看见菜园子当然也没有看见垂杨柳。

我怀念那一片京师,林冲被逼走,卢俊义被骗走的那一片京师,还有蔡京写着他的好字,皇帝逛着妓院的那一个繁华的清明山河图里京都。

我怀念风雪里那个山神庙和那个草料场,怀念那个时候雪正下的紧,更怀念他“曲”了那么久终于在忍无可忍之下那终于痛快淋漓爆发。终于让人也明白那是一把抢不是挑着酒葫芦的木棒,虽然它也可以挑酒葫芦。我也怀念着风雪里的梁山边上朱贵把暗哨打了一下,才由船出来把林教头送到梁山上,虽然那时候的梁山还不是我们后来耳熟能详的那样。

那不是庙堂之高,那是江湖之远。远远的江湖却那么近那么近的贴着市井人间。

仿佛你转一个圈儿,就是一条山东阳谷县的那道紫石头街,里面有开银铺的的姚大叔叫姚文卿,有个开纸马铺子的叫赵仲铭,还有个买冷酒的胡正卿,有开茶馆的王婆,她家邻居是个老头叫张公,还有打铁的,还有买灯烛纸张的,还有一个卖梨的小哥叫做郓哥,还有一户从清河县刚搬来的人家,男的是武大郎,女的叫潘金莲------

仿佛你走着走着绕上几条街,就会到了山东的郓城,那里有个很专业很有心又黑白两道通吃的押司叫宋江,那里还有两个都头,都很能干的,一个叫雷横,一个叫朱仝,朱仝还有很漂亮的胡子,离那个县城不远还有个村子叫东溪村,那个村长好像叫晁盖,还有个教书的先生叫做吴用,那个村子外面有个庙宇,有一天那个雷横都头过来例行公事抓住了一个红头发的外乡人交差,然后去村子里的村长家去喝酒发现那人是晁村长的外甥就放了,然后那个外甥因为心疼银子就追着都头打架,然后被那个叫吴用的一个教书先生给劝住了。

沿着这些所在朝着那座山走走,会遇到一个小渔村叫做石碣村,村子里有三个不正混的打鱼人正羡慕着强盗的生活。

离这些都不太远还有一条岗叫黄泥岗,在那里京都的蔡太师好容易搜集的民脂民膏被做了强盗的“民”给抢得那叫一个精彩,回目上说了,那叫“智取生辰纲”。

我有时候会想,在后世所谓的风雅的大宋里走着,应该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景阳冈上有一只老虎,你怎么知道你去的时候武松去过没有,去个酒店说不定是十字坡,也有可能是蒋门神的快活林,还可能是朱贵开的送你去梁山的,你说有多倒霉,揭阳岭那片地方,过了镇,过了岭,还有条江,每一处分好了一样一对一对的有特点有个性有技术的打劫。浔阳江头,买鱼的张横和张顺都把人愁死了,又去个个买鱼的李逵,不打起来才怪,去个劝架的,先是戴宗然后是宋江------

--------

今日的天幕下是和昨日大概相似的河山,汴京,青州,孟州,华山,桃花山,翠华山,沧州道,野猪林,灵官殿,宝珠寺,横海县,景阳冈,十字坡,安平寨,鸳鸯楼,飞云浦,揭阳岭,浔阳江,祝家庄,梁山泊,因为有了那样的故事,所以连地方都变得那么鲜活,因为有了那些人,我才不由自主的去怀念和向往这满目的山河。

二表一表好汉武二郎

山东快书一边又一遍的曰过:闲言碎语不用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

水浒里,武松确实是我喜欢的,不仅仅是功夫和故事,听他说话我都乐。

我觉得武松的口才是真的好,从他景阳冈前那个店小二到孟州城里的那个差拨就没见他给谁吵架输过。到他去蒋门神那里找茬,那简直称得上是天才,非一般的创意。

“三碗不过岗”的小店里,武松可店小二和店老板的对话什么时候看都忍不住笑,那叫一个风趣。你听他说:“就算你有蒙汗药,我也有鼻子。”你再听他说:“要你扶的不是好汉”。然后听他说:“你叫我怎地,我又不少你酒钱。”那家老板也真好,对着这样的客人还解释还劝说,于是你又可以听到他把话说得气死人不偿命:武松道:“你鸟子声!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鸟大虫唬吓我。”我要是酒家,听到这话只怕都巴不得他被老虎吃了。

水浒里武松的故事简直就是招牌,我当然喜欢,看得热血沸腾,有时候也义愤填膺,但是每次听他说话,才真是绝倒。

其实,如果需要或者他喜欢,他也可以文质彬彬的。你看他初出场跟宋江依依惜别,感觉都很有话别的一点情调了,不是李逵鲁智深哪一种头一扭:我走了。你再看他和知县打招呼,也很好,特别是他要给哥哥报酬的时候去请左邻右舍,那叫礼节周到,而且,那时候他还带了那么重的杀机,都去找西门庆去了,跟人问路还跟没事人一样,客客气气的:“借一步说话。”

若果在你看不见他的杀机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觉得他还真是好人呢,然而杀机一显出来,那也不是一般的狠。看他去威胁何九叔,我都下了一跳,看他在家审害死他哥哥的案子,觉得都不敢在现场。如果仅仅是上述两者之一都还好,就是有时候还转的那么快,快的有点让人反应不过来,前一句还文质彬彬的:借一步说话。下一句就变成了:你要死要活。

不过,我最佩服的是他说话听话都只问重点,到家看到哥哥没了那么突然,那么受打击的情况下,问得那三个问题:“我哥哥几时死了得甚么症候吃谁的药?”个个都在点子上。你在听他去报酬问西门庆在哪里包括后来问张都监在哪里,都是听话抓住信息就好。

我觉得他的“调情”也近似专业,你看他在十字坡,听得孙二娘人家老公不在家,说的是什么:“恁地时,你独自一个须冷落。”这种话,他也说的出来,以至于后来水浒编成电视剧的时候导演都没通过,直接让押送的公人说出来的,导演大概是怕把握不住,毁了他的英雄形象。或者演员选的不太好做他说这句话的表情,就都没有演出来。

再看他的“无赖”也臻于化境,如果只是看他去快活林找茬,那活脱脱可以用来做培养无赖的教材。先找酒的茬,没找到,找人的茬,人家不理他,就要人家娘子陪他喝酒。简直都给了我一个启示:找茬总是能找到的。还有那句:他怎么不姓李,亏他怎么想起来的。

真觉得他平时对这些是有积攒的,不然,临时哪能发挥出来。

其实,我最喜欢的,是他竟然还那么幽默,要知道中国人是很少幽默的。他要显摆自己有本事,要举石墩,还得先说:不行,举不动,说的还那么真,说:“小人真个娇惰了,那里拔得动。”然后人家都信了,他再举起来,都落到囚徒了,还有心情开玩笑。

我最喜欢的是他跟差拨吵架,那个差拨就很有意思,骂人好像经过了训练的;“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你是景阳冈打虎的好汉,阳谷县做都头,只道你晓事,如何这等不达时务!你敢来我这里,猫儿也不吃你打了!”

武松道:“你倒来发话,指望老爷送人情与你,半个也没。我精拳头有一双相送!金银有些,留了自买酒吃,看你怎地奈何我没地里

倒把我发回阳谷县去不成!”书上说,那差拨大怒去了。没气死算好的。

只是吵架和找茬就罢了,他还教训人,也教训的精彩,你你听他还是一个囚徒的身份教训施恩:“你要教人干事,不要这等儿女象,颠倒恁地,不是干事的人了。”还有一句是在他着急的问清楚这孟州城的牢营为什么对他好得蹊跷,施恩已经要细说端详了,他还要再教训一句:“小管营,不要文文诌诌,只拣紧要的话直说来。”

还有,英雄武二郎很是“自大”呢,去景阳冈,说:就是真有虎,我怕他怎地?那刚刚是谁一看真有虎,转身要走来着。还有听到蒋门神厉害,根本不去问人家的功夫来路,直接问人家有几颗头,几条胳膊,问人家是不是八臂的哪吒。那口气,感情这世界上都没有他怕的人。

最令我笑的喘不过气的是,他还说谎不打草稿,在十字坡的时候,他和张青孙二娘聊那些杀人不偿命的天,把两个公认吓得半死,你听他说什么:“我等江湖上好汉们说话,你休要吃惊,我们并不肯害为善的人。”并不肯害为善的人,哈哈,他也不怕笑死人,孙二娘的包子馅儿能都是坏人?他本人和鲁智深不也差一点成了包子馅儿?

不过说道说谎不打草稿,那个施恩他爹才是祖宗呢,他这老爹说儿子开酒店是:“原在快活林中做些买卖,非为贪财好利,实是壮观孟州,增添豪侠气象。”他也真敢朝上扯,照他这理论,感情这上海那么多酒点饭店金银珠宝店都不是赚钱的,都是为了装点街道的。

有时候看点书,那是真长见识。

我不感慨就是了。

这是我在水浒里看到的武松了,会市井,会无赖,会说谎,很性急,也忠厚,不然也不会受骗,也精明,不然没有办法复仇。

这些加起来再加真功夫,再加一段上梁山的命运轨迹,就是我心里的武松了。

我知道他并不是真的像他所说的: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也知道,他有时候连正义也未必坚持了,只是谁对我好,我对谁好,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看这样一本旧书,和一个山东大汉,也看得兴高采烈。

三施耐庵好有闲情

《水浒传》是一本经典,经典起来都还蛮严肃的,感觉那个作者还挺苦大仇深的控诉黑暗社会的,其实我倒是觉得,人家施耐庵虽然写了那么黑暗的现实,虽然写了那么多让人血泪满吭的命运,然而人家也未必写的那么沉重,字里行间看起来,我觉得施耐庵写水浒不知道写的多享受呢。

 你看看鲁智深下五台山喝个小酒,看见个卖酒的还得唱着一首山歌,那首歌儿都古意盎然的,歌曰:九里山前做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只看这首诗,还觉得是上好的怀古呢,谁知道就哪过来让那个调酒的小哥这个解闷的唱着。

还有差点忘了,鲁智深下个山,还得在那儿看一会儿山景,然后再下去,感觉我们的好汉还好会审美的呢。

还有朝山下去,去了一个小酒店,人家不卖酒给和尚,又去一个小酒店,说那小酒店不上档次,说了一堆儿的好词,什么家伙也不好,墙也不好,窗户什么的也不好,最后那一句调侃,真是笑死人了,说什么:更有一番可笑处,牛屎泥墙画酒仙。想想看,一堵墙,牛屎糊的,干了促粗糙糙上面妖怪一样的画着几个东倒西歪的人,传说中的酒仙。

这些就算了,不就是鲁智深下去喝个酒吗,还没有闹五台山呢,他还得用上一家张旭的一篇“罪歌行”下面还得加上一篇长篇大论的“酒论”,说酒能成事能败事的,说什么胆小的喝了怎样,胆大喝了又怎样,论得头头是道的,当年把我忽悠的一愣一愣的,然后才知道人家主要还不是来喝酒了,喝点小酒是闹五台山的前奏。

五台山太热闹,我说不过来,留给说书的。

反正我看的时候,经常给他忽悠的一愣一愣的,你看看他让人家武松拿跟梢棒上景阳冈了,那根棍子郑重其事的,说一遍说一遍的,真去打虎了,打树枝上了,把看得的人心都提那儿去了,好容易都看得人气都不敢喘一下,虎打完了,心在嗓子眼儿提着还没朝下放呢,哇,又出来两只虎,那颗心才要松一点呼又提上去了,刚提上去,神经绷得紧紧的,人家下一句交代了,猎户扮装的。看得人连怪他的力气都没有了,而且他还就这么乐此不彼的吓唬你,又让武松提一把刀找西门庆去了,刚开打,刀被踢飞了,有本事就别看呀,看了真是拿着作者没办法,不只是那情节,人家还拿场景,让人家的人物吓得你绝望绝望的,那个宋江比西游记的唐僧还可怜,过一条山要被宰了,过一条河问要“吃饺子”还是“下面条”?

而且有时候,你明知道好戏要开场了,你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准备看着的,人家作者他老人家知道你心切,他就使劲儿的磨蹭,你看武松去打个蒋门神,你越着急看他打呢,他得那么多破讲究,他得喝酒,你又要看打有多担一份心,怕他真醉了,然后他还得一步一步慢慢的过去,还不骑马,还走过去,还真喝,而我们的作者也还兴致,动不动还得描述一个那个小酒店,酒什么样子店什么样子,挑一个酒旗什么样子,有时候他百忙之中还得说一句怎么挑的,斜着的,还是横着的。好不容易走到了,看见蒋门神了,还得绕过去,然后是快活林酒店的招牌,那个名字起的还那么学问叫:何阳风月。那个对联还写的那叫雅致:醉里乾坤大,酒中日月长。好容易他自己啰嗦完了,他自己还得再说一句:话休絮繁。我看得时候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他说什么我都听着。然后人家还不开始打架,我就接着看那么活色生香的找茬,好容易打起来了。等了那么久才盼来的打架就像是等了那么久才看到的演出,能不精彩吗?打完了,人家还不忘了议论一番:夺人道路人还夺,义气多时利亦多。快活林中重快活,恶人自有恶人磨。

还有,你看在飞云浦跑掉,人家报仇那么心切的回去,他还有心写一下夜色,还的什么:“两两佳人归绣楼,双双士子罢了书帷。”说的那么雅致那么有情调,意思就是:天黑了可以杀人了。而且人家时刻都不忘了幽默一下,武松用刀撬开门,里面是一个马槽,马槽说:天还没黑,你就来偷衣服,太早了点儿吧。啊呀衬托在一段血腥之前,看得人都哭笑不得。

我觉得他自己写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开心,字里行间才会有的运笔和抒情,曲折和婉转。他要真的是那么苦大仇深灾难深重的写,我们能看得那么痛快才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9541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1
下一篇2023-10-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