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Piano Sonata No 14 in C sharp minor ("Moonlight"))
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
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Piano Sonata Nr14 (Mondschein - Sonate) - 1 Adagio sostenuto)
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一百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主题。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Piano Sonata Nr14 (Mondschein - Sonate) - 2 Allegretto)
这个乐章比较短小,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之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地非常完美。 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象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 (Piano Sonata Nr14 (Mondschein - Sonate) - 3 Presto agitato)
虽然在调性上与前乐章有紧密的联系,但表达的感情则完全不同。第一主题是热情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煽动性,犹如激烈的狂怒,又好象是连连的跳脚声。 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它临近结束时连续的八分音符,斩钉截铁般的节奏,表现了热情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经过短短的展开部后,内心的激动表现得更为强烈。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贝多芬曾说过他的作品二十七号的两首奏鸣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月光》奏鸣曲的乐章之间要紧接不要有停顿,这样才能从开始乐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渐展开,进入到错综复杂的终乐章,而得以提供一种凝聚高潮的感觉。贝多芬这一时期的奏鸣曲充满了尝试性的作法,他企图重新评价奏鸣曲式主要的创作原理。一般来说,如要遵循传统的格局,奏鸣曲式往往只出现在一个乐章里,而通常在第一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模式,《月光》奏鸣曲是古典乐派开始朝浪漫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
这首钢琴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塔·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
朱丽叶塔·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儿,比贝多芬小14岁,两人真诚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所以,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贝多芬写给韦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在家庭的驱使下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哭。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圭查蒂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许和事实不符。
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
中国小学五年级课本第十课《月光曲》一文,是出版商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的一个动人“故事”。
原文: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赏析:
开始部分只是叙述一件事,同时表现贝多芬悠闲的心情,读起来语气平和;而后面部分,写的则是一种优美的意境和兄妹俩的想像,其情景由静而动,语气、语速自然随之发生很大变化。用具体句子来说,“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这几句话,表现的是那种朦胧的美,再想像一下当时人物的心情应该很平和,读起来,声音轻柔,语速稍慢,语气变化不大。读到“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骤然加速,语调起伏变化很大,突出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样子,而至“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没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大海。”语速又再次减慢,尤其注意在“月光照耀下的”后面要停顿,“波涛汹涌的大海”速度更慢,但每个字都极其有力,以表现出兄妹俩陶醉在乐曲中的心情。
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把上面这个优美感人的传说与事实本身等同起来,实际上,据音乐史学家研究,贝多芬从未有此经历。他的《#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之所以被冠以“月光”的标题,是由于音乐评论家莱尔施塔伯认为,此曲的开头让人想起琉森湖面上的月光。精明的出版商即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其实贝多芬写作这部作品时,正值1801年,当时他的耳聋疾患日渐严重,失恋的创痛尚未平复,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写出了这首钢琴奏鸣曲。
因此,在第一乐章中,那支叹息的主题融人了他的忧郁的思绪。有人曾借助想象力解释了这个乐章说:“第一乐章犹如月之初升,充满希望,但被浮云所掩,万影俱逝,令人悲从中来”。
第二乐章是个小快板。作为过渡性乐章,音乐情绪趋于柔和温馨,像是回忆昔日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乐章中的两个音乐主题仿佛是抚慰着创伤的心灵。舒缓的过渡乐章会使人产生平静的月夜之感受。不过,这皓月般的恬静不过是贝多芬汹涌的心海中的短暂的憩息。
第三乐章如潮涌来,猛狮般的贝多芬又跃现在急驰奔突的黑白琴键之上。如果说,第二乐章正如李斯特评沦的那样:“它是两座悬崖中的一朵小花”,那么,终曲乐章就是从万丈悬崖上狂泻直下的洪水。激动的快板速度使音符势如暴风骤雨,融进了愤懑、申诉与抗争。坎坷的际遇给以贝多芬的,不是叹息和屈从,而是搏击与争斗。这个乐章有两个对比性主题,前者由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构成向;上冲击的乐句,显示了坚强的力;后者旋律优美,音调清丽,充满了对信念的憧憬与希冀。两个主题或交织、或对比、或发展、或重现,使作曲家的心境如大海,波涛汹涌,难以止息。
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的早期作品,其时正是古钢琴向现代钢琴发展转变时期,由于此曲第一乐章使用延音踏板非古钢琴所能企及,所以此曲是第一部只适用于钢琴演奏的作品。
月光曲》(Piano Sonata No 14 in C sharp minor ("Moonlight"))
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
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Piano Sonata Nr14 (Mondschein - Sonate) - 1 Adagio sostenuto)
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一百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主题。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Piano Sonata Nr14 (Mondschein - Sonate) - 2 Allegretto)
这个乐章比较短小,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之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地非常完美。 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象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 (Piano Sonata Nr14 (Mondschein - Sonate) - 3 Presto agitato)
虽然在调性上与前乐章有紧密的联系,但表达的感情则完全不同。第一主题是热情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煽动性,犹如激烈的狂怒,又好象是连连的跳脚声。 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它临近结束时连续的八分音符,斩钉截铁般的节奏,表现了热情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经过短短的展开部后,内心的激动表现得更为强烈。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贝多芬曾说过他的作品二十七号的两首奏鸣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月光》奏鸣曲的乐章之间要紧接不要有停顿,这样才能从开始乐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渐展开,进入到错综复杂的终乐章,而得以提供一种凝聚高潮的感觉。贝多芬这一时期的奏鸣曲充满了尝试性的作法,他企图重新评价奏鸣曲式主要的创作原理。一般来说,如要遵循传统的格局,奏鸣曲式往往只出现在一个乐章里,而通常在第一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模式,《月光》奏鸣曲是古典乐派开始朝浪漫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
这首钢琴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塔·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
朱丽叶塔·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儿,比贝多芬小14岁,两人真诚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所以,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贝多芬写给韦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在家庭的驱使下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哭。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圭查蒂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许和事实不符。
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
中国小学五年级课本第十课《月光曲》一文,是出版商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的一个动人“故事”。
原文: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赏析:
开始部分只是叙述一件事,同时表现贝多芬悠闲的心情,读起来语气平和;而后面部分,写的则是一种优美的意境和兄妹俩的想像,其情景由静而动,语气、语速自然随之发生很大变化。用具体句子来说,“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这几句话,表现的是那种朦胧的美,再想像一下当时人物的心情应该很平和,读起来,声音轻柔,语速稍慢,语气变化不大。读到“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骤然加速,语调起伏变化很大,突出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样子,而至“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没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大海。”语速又再次减慢,尤其注意在“月光照耀下的”后面要停顿,“波涛汹涌的大海”速度更慢,但每个字都极其有力,以表现出兄妹俩陶醉在乐曲中的心情。
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把上面这个优美感人的传说与事实本身等同起来,实际上,据音乐史学家研究,贝多芬从未有此经历。他的《#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之所以被冠以“月光”的标题,是由于音乐评论家莱尔施塔伯认为,此曲的开头让人想起琉森湖面上的月光。精明的出版商即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其实贝多芬写作这部作品时,正值1801年,当时他的耳聋疾患日渐严重,失恋的创痛尚未平复,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写出了这首钢琴奏鸣曲。
因此,在第一乐章中,那支叹息的主题融人了他的忧郁的思绪。有人曾借助想象力解释了这个乐章说:“第一乐章犹如月之初升,充满希望,但被浮云所掩,万影俱逝,令人悲从中来”。
第二乐章是个小快板。作为过渡性乐章,音乐情绪趋于柔和温馨,像是回忆昔日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乐章中的两个音乐主题仿佛是抚慰着创伤的心灵。舒缓的过渡乐章会使人产生平静的月夜之感受。不过,这皓月般的恬静不过是贝多芬汹涌的心海中的短暂的憩息。
第三乐章如潮涌来,猛狮般的贝多芬又跃现在急驰奔突的黑白琴键之上。如果说,第二乐章正如李斯特评沦的那样:“它是两座悬崖中的一朵小花”,那么,终曲乐章就是从万丈悬崖上狂泻直下的洪水。激动的快板速度使音符势如暴风骤雨,融进了愤懑、申诉与抗争。坎坷的际遇给以贝多芬的,不是叹息和屈从,而是搏击与争斗。这个乐章有两个对比性主题,前者由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构成向;上冲击的乐句,显示了坚强的力;后者旋律优美,音调清丽,充满了对信念的憧憬与希冀。两个主题或交织、或对比、或发展、或重现,使作曲家的心境如大海,波涛汹涌,难以止息。
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的早期作品,其时正是古钢琴向现代钢琴发展转变时期,由于此曲第一乐章使用延音踏板非古钢琴所能企及,所以此曲是第一部只适用于钢琴演奏的作品。
月光曲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读后,我们也仿佛进入了乐曲描述的如梦似幻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了无限向往,同时对贝多芬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对于《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及表达的情感,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天高云淡、月朗星稀,平静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这时月下的一切是那么幽静。月亮“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我们在体味作者用词精妙的同时,更为文中所流露出的兄妹之间的手足亲情、盲姑娘对音乐的热情和音乐家博大高尚的情怀所感动。哥哥因为“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家里“又太穷”,无法使妹妹得到满足而遗憾、内疚。妹妹听出哥哥话中的不安之意,反过来温言相慰,懂事地叫哥哥“别难过”。兄妹互相体贴,手足之情感人至深。盲姑娘把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于凄楚中饱含了对哥哥的体贴。正是盲姑娘兄妹的手足深情,感动了贝多芬,使得他即兴创作《月光曲》,并为之演奏。
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文章熔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文字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二是体会作者在叙事中进行恰当的联想,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深刻。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难点是贝多芬的感情变化的原因,因为它关系到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激情来自何处,这一点课文没有具体的答案,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才能突破难点。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乐会入场券太贵,咱们又太穷”话中含有的不安和痛楚之意,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这“随便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是啊,生活本来就已经很艰难了,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多么奢侈而又无望的事啊!学习本句,要侧重语意的领会。可通过联系上文中兄妹俩的对话,反复朗读,让学生领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②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句子中的两个“您”读起来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后来她做出了判断,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因此第二个“您”就很肯定。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顿时而生。
③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清幽”,秀丽、幽静。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这样想着,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
④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微波粼粼”,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霎时间”,极短的时间。
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清新、梦幻的境界,优美、和谐的曲调,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超的技艺。
⑤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恬静”,形容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脸上是“恬静”的,心里是舒适、安逸的。“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波涛汹涌”,波浪猛烈地向上涌。“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又是多么光明、美好的景象,这正是兄妹俩所向往的情景。贝多芬的琴声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音乐,真的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对词语的理解。
断断续续:时断时续,本文指琴声不连贯。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课文中指优美的琴声让兄妹俩听得入迷,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苏醒:昏迷后醒过来。课文中指穷兄妹俩从美妙的音乐中回过神来。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4.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三、教学建议
1.这篇课文在知识、思想情感、意境等方面同当前六年级学生都有一定的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学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讨论。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去说、去想象。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语言文字,感受《月光曲》的美好。
2.课文意境隽永、文质兼美,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无论是乐曲、语言、情感,都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时,可从以下三方面体会:
①从鲜明的形象中领略人格美。
《月光曲》一文塑造了贝多芬、穷兄妹俩两种人物形象。教学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外在形象,揭示人物的心灵美,使学生受到人格力量的陶冶。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钢琴家,理解这一人物形象时,教师着重向学生介绍他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从贝多芬为穷兄妹俩弹奏乐曲这一故事中,让学生感受到贝多芬不辞劳苦,一心为民作曲弹琴的精神。作为劳苦大众的代表穷兄妹俩,他们生活很困苦,但十分爱音乐,对生活充满了乐观的态度。穷兄妹俩能相互关心、相互体贴、相依为命,这种善良的品性正是审美教育的“源流”。
②从生动的语句中感受文之美。
《月光曲》曲子值得一听再听,而文中的词句更值得反复诵读体会,以帮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如,在朗读第九自然段时,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水天相接”“波光粼粼”“霎时间”“一缕一缕”“波涛汹涌”等词句,让学生想象并练说:“通过这些词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体会到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高亢激昂。此时,即使学生没亲耳聆听《月光曲》,也能通过充溢着优美意境的语言文字,想象出《月光曲》的基本旋律。
③从优美的乐曲中品味艺术美。
《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经典乐曲之一,其优美的旋律倾倒了无数音乐爱好者。课文中,美妙的琴声让兄妹俩深深“陶醉”,“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这些都体现了音乐艺术的巨大感染力。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月光曲》的音乐,让学生配乐诵读
参考资料: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于1801年。几乎没有一首名曲像这首奏鸣曲一样,因“月光”这一俗称而名满天下、家喻户晓。《月光》这一名称据说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1799-1860)形容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其实,贝多芬自己曾提到过,本曲是“幻想曲式的奏鸣曲”。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4/4拍子,三部曲式。为奏鸣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兴性的柔和抒情曲。一反钢琴奏鸣曲的传统形式,贝多芬在本曲的首乐章中运用了慢板,徐缓的旋律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
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贝多芬在这一乐章中,又一次“反其道而行之”,改变了传统钢琴协奏曲中一向作为慢板乐章的第二乐章,而采取了十分轻快的节奏,短小精悍而又优美动听的旋律与第一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乐章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承前启后”作用,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在此衔接得非常完美。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本乐章拥有精巧的结构与美妙的钢琴性效果和充实的音乐内容,急风暴雨般的旋律中包含着各种复杂的钢琴技巧,表达出一种愤懑的情绪和高昂的斗志。直到全曲结束之前,还是一种作“最后冲击”的态势。
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海顿见到他,获准成为其学生。1795年首次在维也纳以作曲家及钢琴家身份登台,1798-1800年除教授钢琴外埋头作曲。1800年4月举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音乐会,确立了作曲家的地位。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交响曲9首(留下第十交响曲片段),序曲3首,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1首,弦乐四重奏19首,弦乐五重奏4首,钢琴三重奏8首,小提琴奏鸣曲10首,大提琴奏鸣曲4首,钢琴奏鸣曲32首,钢琴变奏曲20首, 钢琴小品24首,进行曲3首。此外,还有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弥撒曲、歌曲等。
贝多芬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很大的发展。贝多芬是跨两个世纪,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两种乐派的巨匠,其创作牢牢扎根于古典传统,具有音乐逻辑感,结构均匀感和宏伟音乐的气概。由于社会变革的要求和自身的才能,大大发展和改变了古典音乐,成为浪漫乐派的源头。 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本文资料来源于,360百科,雪枫音乐会,优酷,网易云音乐。
木心将在这三个月里为您提供50首比较好的古典音乐,敬请期待。
由于月光的特征是淡雅、朦胧,月夜的境界是宁静、明净,月光最易引起人的情感是相思、怀念等柔情。所以,古今中外音乐中写月光的作品,都有一些比较共同的特点,比如旋律要轻柔、优美,节奏要缓慢、悠长,音色要和谐适中,和声要柔和、富于色彩性,这样才能相应地表现出月光的特色和人在月光下的情思。当然,不同的月光还有不同的表现方法。法国印象派大师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突出月夜的神秘、朦胧、清幽和轻盈,充溢着一种变幻无常的西方浪漫主义色彩。我国刘天华的二胡曲《月夜》则渲染出一派柔和、幽雅、娴静的气氛,表现出我国旧时代知识分子那种清高、雅洁、恬然自得的闲适情调,具有浓郁的东方民族色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