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8020法则

什么是8020法则,第1张

根据这一法则,我们可以将客户分为一般客户和大客户。大客户虽然在所有客户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但其销售额却非常大。所以,现在有很多企业认识到了大客户的重要意义,他们不仅制定不同级别的奖励制度来吸引大客户,有些企业还设立大客户部,专门负责对这一消费群体的销售。同时,企业还在不断采取一些措施,引导一般客户逐步转变为大客户,以达到较快增加产品销售的目的。

把80/20法则运用到市场销售中,我们可以找到非常可贵的销售策略,这成为销售人员的“灵丹妙药”。

 当比尔·盖茨(Bill Gates)第一次见到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时,盖茨的父亲,让他们分享自己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盖茨和巴菲特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专注(Focus)”。

当我告诉人们,沃伦·巴菲特遵循5小时规则,把80%的时间花在阅读和思考上时,他们的反应都是可以预见的:“他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是沃伦·巴菲特,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我永远达不到那一步,也做不到那样。”

虽然这种反应可能让人们自我感觉良好,但肯定不会让他们变得更聪明。

因为事实是:巴菲特从小学开始就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阅读和思考上。拥有更多的钱或管理一家大公司,并不能给你更多的空闲时间。

这个时候,你是否需要想想,我们的空闲时间从哪里来?我们又怎么利用我们的空闲时间呢?

你是否是不是就不知不觉的拿起手机,然后刷短视频又或者刷朋友圈,玩起游戏又或者看起小说,想起剧还没刷完然后继续刷,这样下去,时间就过去很多了;又或者你刚下班回家,看到家里乱七八糟,几张等着吃饭的嘴正等着你进入厨房做香喷喷的饭菜;又或者是你好不容易加完班,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看着今天未完成的梦想清单,但是却提不起一点精神来。

空闲的时间,从来不是默默出现的。除非退休,否则人们不会有大量的空闲时间。相反,空闲时间是一种策略的结果。是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时间的结果。

在网上看到有很多关于沃伦·巴菲特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阅读和思考而采用的六大策略。今天分享给大家,希望你每天也有更多的时间做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

当你阅读这些策略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些策略并不像你在网上看到的那些典型的组合策略一样,它们并不是随机的。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模式——他的首要心智模型。

巴菲特从它的日程表上划掉了几乎所有CEO必须完成的任务:

重要的是,这些决定不是偶然发生的。做出这些决定,巴菲特需要不断地抵抗巨大的社会压力。

巴菲特曾经给他的私人飞机驾驶员弗林特介绍过确定优先次序的三步走策略,我希望你现在就能尝试一下,以便真正理解这个信息:

首先,巴菲特让弗林特在一张纸上写下他的前25个目标。现在,你就把你的目标写下来。

接下来,他让他选出前5个。到目前为止,没什么特别的。

最后,他让弗林特把那20个他没有选中的目标放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避免”的清单上。

在第三步,你会看到巴菲特在排定优先级上面的天才之处。在这一点上,大多数人只会专注于前5个目标,然后间歇性在其余的目标上投入精力。

但巴菲特没有。他建议弗林特:“不管怎样,这些事情都不应该引起你的注意,除非你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前5个目标。”

巴菲特的策略有几个基本事实:

20%的优先级任务会占据我们结果的80%。巴菲特最优先考虑的5个目标就是25个目标的20%。

对我们的时间真正构成威胁的,并不简简单单是哪些我们知道是错误的事情的干扰。相反,真正的威胁是那些“披着羊皮的狼”——这些活动让我们感觉自己在努力工作,但最终并不能改变现状。巴菲特的“三步走”方法,就是为了预防这些!

优先化的真正挑战在于说,"不!"答应是很容易的。真正困难的是对繁忙的工作说不,因为繁忙的工作能让你从待办事项清单上划掉一项而感到满足:履行对别人的义务,做一件简单的事情,写一封电子邮件。

与巴菲特严格审查自己工作活动的方式类似,他也对与自己合作的人进行严格的审查。

巴菲特只和他信任的首席执行官们合作,这些首席执行官们能取得成果,他认为自己可以和他们一起工作几十年。

因此,在收购一家公司之前,他极少进行谈判和尽职调查,也不会对自己收购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有太多的干涉。此外,他很享受与首席执行官们的谈话。

(注意,“信任”这个词,让巴菲特放弃收购许多财务状况很有吸引力的公司,只是因为他不信任这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策略三、 让事情保持在超级简单的状态

巴菲特已经消除了他公司几乎所有的官僚作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组合公司有近40万名员工,但其实际的总部只有20多名员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2014年圣诞派对的照片:

巴菲特的个人生活也很简单。他住在一个不起眼的房子里(60年来他一直住在那里) ,每年个人开销只有10万美元。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在我们的公司中,在我们的生活中,让事情变得复杂是非常容易的。事实上,这是常态。

当你获得更多的利润时,雇佣更多的员工是正常的。随着你赚的钱越来越多,花的钱越来越多是正常的。

真正强大和独特的是让事情简单化。这需要努力和技巧。这也是巴菲特天才之处的一部分。

这么说很奇怪,当你对比他可能生活的生活方式和他选择的生活方式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最大的极简主义者。

沃伦·巴菲特每年只做少量的投资 。

我记得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很震惊。“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投资者怎么可能只做这么少的交易”

Housatonic Partners基金的创始合伙人,威廉·桑代克(William Thorndike)在他的著作《商界局外人》(The Outsiders)中给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简言之,巴菲特的意思是:

“投资的诀窍就是在那里,看着球一个接一个抛过来,等待球到你最拿手的高度。如果人们大喊,“挥棒啊,你这个笨蛋!”,直接忽略它们。

巴菲特会长期持有他的股票。

据威廉·桑代克在他的著作《商界局外人》中称,他目前持有的前五大股票期权,持有时间平均超过20年。

相比之下,典型共同基金的平均持有期不到一年。这意味着投资活跃度处于极低水平,巴菲特称之为“近乎懒惰的无所事事”。

巴菲特在知识投资方面也运用了类似的概念,这给他带来了长久的回报。在巴菲特唯一的授权传记中,他的传记作者评论了她从巴菲特身上学到的东西:

你所学习和投资的东西,应该是能够积累的知识,这样知识就可以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因此,与其学习一些明天就可能过时的东西,比如某种特定类型的软件(两年后甚至没有人使用) ,不如选择那些能让你在10年或20年后变得更聪明的东西。我现在一直在受益于这个教训。

并非只有巴菲特一个人在考虑进行长期投资。

全球最大的加速器YCombinator的总裁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称,长期思维是“市场上仅存的几个套利机会之一”。

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用七年的时间来衡量一个新项目能否成功,而其他大多数上市公司则只用三个月的时间来衡量。

策略六、避免追赶科技潮流

人们可能会认为,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者会一直追求掌握最新的技术,以保持处于时代前沿。

有趣的是,事实恰恰相反。以下是一些例子:

这些独特的选择反映了巴菲特的一些特点:

巴菲特非常清楚他需要了解哪些数据才能进行投资。

他对自己的想法有足够的信心,他不愿意去做那些受大众欢迎的事情。

他主动从环境中排除潜在的干扰,而不是依靠意志力。

现在,你明白了吧。沃伦·巴菲特拥有自由阅读和思考时间并非偶然。他的人生就是为此而设计的。

这些都不是随机的策略它们都来自于一个重要的心智模型: 80/20法则。 事实上,20%的努力会带来我们生活中许多领域80%的结果。

在他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比如人际关系、投资、技术、确定优先事项,巴菲特都是无情地优先处理少数重要事项并舍弃其他一切的大师。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你如何将80/20法则始终如一且巧妙地运用到你的生活中。

虽然巴菲特的“三步走”方法在理论层面上非常有用。但我也发现,在运用到实践层面上是有所欠缺的。它忽略了许多细微之处,这些细微之处可能会使我们这些普通人的计划偏离轨道。

例如,仅仅简单地把某些事情放在“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避免”的列表上是不够的。根据我的经验,避开这些任务需要工作和技巧。

此外,确定优先次序需要时间,这意味着你需要把它变成一个新的习惯,而养成一致的习惯需要努力工作和技巧。

所以,下面是我使用的13步调整过程,这样你就可以用80/20法则对你的时间表进行优先排序了。

1确定你的真实价值观

当你在没有清晰价值观的情况下进行优先排序时,你的目标通常会感到空虚。没有了自己的北极星,你设定的目标往往是你以前所拥有的文化价值观的结果。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的目标并不是真正的目标。

2确定你真正的目标

如果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你的日常优先事项,就会被那些能让你感觉良好的短期回报的紧急任务淹没。有明确的基于价值观的目标,可以让你专注于短期和长期的事情。

3留出时间进行优先排序

我建议在你的日程表中至少留出以下几块时间:每天15分钟,每周1小时,每个季度3小时,每年1天。

4列出你必须做的每件事

把它从你的头脑中拿出来写在纸上,是一种宣泄,它为你剩下的步骤提供了素材。

5圈出最重要的20%的优先事项,这样可以得到80%的结果

这就是你把小麦和谷壳分开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看清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这样才能推动事情的发展。

6像练习其他技能一样练习80/20法则

运用80/20法则并不仅仅意味着问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然后继续前进。优先排序是一种技能。

通过学习和使用不同的心智模型,比如瓶颈分析、ICE 方法或关键路径方法,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你的优先事项。

每次你设定优先事项的时候,都是一个机会,可以让你练习如何更好地确定优先事项。

7确定一个最重要的优先事项

80/20法则是遵循分形法则的。也就是说每个80/20里面还有另一个80/20。

所以,如果你把25个优先事项的清单缩小到5个优先事项,你就可以再次运用80/20规则,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优先事项上,这个优先事项给了你这5个优先事项80%的结果。

8先做你的“一件事”

当我们的一天开始的时候,我们有最多的能量和最少的干扰。这使得它成为完美的时间去处理最困难,最重要的活动。

如果你把一件事留到当天晚些时候做,那么它很可能不会在当天完成了。

9基于你的“一件事”设度量指标

大脑喜欢度量标准,尤其是公共的度量标准。这就是为什么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如此有效地训练我们,让我们不断地使自己的关注者、赞和评论最大化。

当这些虚荣心指标上升时,我们感觉自己正在取得进展,正在做重要的工作。

但是,归根结底,如果你经营一家企业,更重要的是获得利润。如果你经营一家非营利组织,更重要的是改善世界。如果你想减少孤独感,更重要的是提高你和亲密的朋友之间的高质量互动。

当我花时间去确定一些真正重要的指标,然后真诚地关注它们时,我的业务在一夜之间改变了。

一旦你这样做了,你的大脑就会自动和潜意识地考虑最大化这些重要的指标,而不是那些虚荣的指标。

10把其他所有事情都放在“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避免”的清单上

11为你的“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避免”的清单做一个事前检查

关键在于现实生活中,不去做“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避免”的清单上的某些事情需要大量的精力和自律。如果你不深思熟虑,你很可能会养成旧习惯。

为了确保这种情况发生,我建议进行事前检查。通过事前检查,你可以想象你的一天,然后问问自己,“让自己陷入旧习惯、分心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在潜在的干扰发生之前意识到它们,我们能极大地增加避免它们的可能性。

12练习说“不”

就像应用80/20法则是一种技能一样,说“不”也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就是识别我们应该说“不”但没能说的领域,然后针对每种情况设计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3接受问责和辅导

根据我的经验,我经常抵制那些最重要的东西,因为它们要求我直面自己的恐惧和自我毁灭的信念。

因此,当我每天和每周与他人分享我的优先事项时,当其他人强迫我对自己严格诚实,并给予反馈时,我的工作效率总是会更高。

问责帮助我踩下油门。辅导帮助我把另一只脚从刹车上移开。

这些步骤中的每一步都是绝对关键的。如果错过了其中的一个,你选择和坚持正确优先事项的能力就会直线下降。

我们每天都有24小时。因此,更加努力地“忙碌”让我们走不了多远。

专注是20%的技能之一,在我们的生活中,它给我们带来了80%的成果。它允许我们在一年内完成其他人可能需要十年的事情。

此外,通过专注于工作中的几件重要事情,我们可以在个人生活中获得时间来保持健康,并与爱人共度时光。

但是请记住: 为了充分享受专注的好处,我们需要把它视为需要多年实践才能发展的困难技能。

专注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它需要巨大的情感和认知资源来持续下去。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都吹捧专注的力量,但很少有人真正专注。

沃伦·巴菲特的策略,能够激励我们成为少数几个这样做的人之一。

注:网上摘抄内容,仅供需要的书友学习。

二八法则即帕累托法则(英语:Pareto principle),(也被称为 80/20 法则, 是重要的少数的法则,也是因素稀疏的原则)指出,对于许多事件的影响大约80%来自的原因20% 。

管理咨询 约瑟夫·朱兰在意大利与经济学家 帕累托提出这一原则, 并在1896年 洛桑大学 注意到80/20的联系,并在他的第一篇文章“ 政治经济学“上显示帕累托,意大利约有80%的土地由20%的人口所有;帕累托通过观察到他的花园中约有20%的豌豆株上产出了80%的豌豆。

这是企业管理中的共同原则。例如,“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客户”。许多企业高管都将80/20规则作为最大限度提高业务效率的工具。理查德·科赫(Richard Koch)撰写了一本“80/20”原则,展示了帕累托原则在企业管理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在数学上,80/20规则大体上跟随着一组特定参数的幂定律分布(也称为 帕累托分布),许多自然现象已经凭经验显示出来,表现出这样的分布。

帕累托原理只是与 帕累托最优 切缘的关系。帕累托在人口中的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的背景下制定了这两个概念。

术语80/20只是工作中一般原则的简写。在个别情况下,分配也可以说,比较接近80/10或80/30。没有必要将这两个数字加起来,因为它们是不同的东西的度量(例如,“客户数”与“花费的数量”)相加。

但是,每种情况下不超过100%,相当于他们所做的一样。例如,如上所述,“64/4法”(其中两个数字不包括100%)相当于“80/20法”(其中它们加起来为100%)。因此,独立地指定两个百分比不会导致比通过指定较大的分配得到更广泛的分布,并且使较小的分布相对于100%是其补码。从而, 加起来最多可以达到100个对称性。

例如,如果80%的效应来自前20%的来源,则其余20%的效果来自较低的80%的来源。这称为“联合比例”,可用于衡量不平衡程度:96:4的联合比例非常不平衡,80:20显着不平衡(基尼系数: 60%), 70:30适度不平衡(基尼指数为40%),而55:45则略有不平衡。

按照80/20定律,我们应该尽量多的把时间花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

上述所提到的80/20定律,又称帕累托法则,也叫最省力法则,简单来说就是,大部分的财富只存在于少数人手中。在管理学界,80/20法则是指公司80%的公司利润来自于20%的重要用户,其余20%的利润则来自于80%的普通用户。当然,这个法则不仅仅是在管理学界有应用,它也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对我们自身也有重要启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所以我们要把我们大部分的精力投在比较重要的事情上,学会抓住主要矛盾。

2080法则

一、20%的人 是富人  80%的人是穷人

二、 20%的人 掌握世上80%的财富

          80%的人 掌握世上20%的财富

三、 20%的人 用脖子以上来挣钱

          80%的人 用脖子以下赚钱

四、 20%的人 正面思考者

          80%的人 负面思考者

五、 20%的人 买时间

          80%的人 卖时间

六、 20%的人 做事业

        80%的人 做事情

七、 20%的人 重视经验

          80%的人 重视学历

八、 20%的人 知道行动才有结果

        80%的人 认为知识就是力量

九、 20%的人 我要怎样做就会有钱

        80%的人 我要有钱我就会怎样做

十、 20%的人 爱投资

          80%的人 爱购物

十一、 20%的人 有目标

            80%的人 爱瞎想

十二、 20%的人 在问题中找答案

            80%的人 在答案中找问题

十三、 20%的人 放眼长远

            80%的人 在乎眼前

十四、 20%的人 把握机会 80%的人 错失机会

十五、 20%的人 计划未来 80%的人 早上才想今天干什么

十六、 20%的人 按成功的经验做事情 80%的人 按自己的意愿来做

十七、 20%的人 可以重复做简单的事情 80%的人 不愿意做简单的事情

十八、 20%的人 明天的事情今天做 80%的人 今天的事情明天做

十九、 20%的人 如何能办到 80%的人 不可能办到

二十、 20%的人 记笔记 80%的人 忘性好

二一、 20%的人 受成功人的影响 80%的人 受失败人的影响

二二、 20%的人 状态很好 80%的人 状态不好

二三、 20%的人 整理资料 80%的人 不整理资料

二四、 20%的人 相信以后会成功 80%的人 受以前失败的影响(习惯性否定倾向)

二五、 20%的人 与成功人为伍 80%的人 不愿意改变环境

二六、 20%的人 改变自己 80%的人 改变别人

二七、 20%的人 爱争气 80%的人 爱生气

二八、 20%的人 鼓励和赞美 80%的人 批评和漫骂

二九、 20%的人 会坚持 80%的人 爱放弃

富人和穷人对待12大问题的经典差异

1、自我认知

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

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已是他血液里的东西,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 

2、休闲

穷人:在家看电视,为肥皂剧的剧情感动得痛哭流涕,还要仿照电视里的时尚武装自己。

富人:在外跑市场,即使打高尔夫球也不忘带着项目合同。 

3、交际圈子

穷人:喜欢走穷亲戚,穷人的圈子大多是穷人,也排斥与富人交往,久而久之,心态成了穷人的心态,思维成了穷人的思维,做出来的事也就是穷人的模式。大家每天谈论着打折商品,交流着节约技巧,虽然有利于训练生存能力,但你的眼界也就渐渐囿于这样的琐事,而将雄心壮志消磨掉了。

富人:最喜欢交那种对自己有帮助,能提升自己各种能力的朋友。不纯碎放任自己仅以个人喜好交朋友。

4、学习

穷人:学手艺。

富人:学管理。 

5、时间:

穷人:一个享受充裕时间的人不可能挣大钱,要想悠闲轻松就会失去更多挣钱的机会。穷人的时间不值钱的,有时甚至多余,不知道怎么打发,怎么混起来才不烦。如果你可以因为买一斤白菜多花了一毛钱而气恼不已,却不为虚度一天而心痛,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

富人:一个人无论以何种方式挣钱,也无论钱挣得是多是少,都必须经过时间的积淀。富人的玩也是一种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富人的闲闲在身体,修身养性,以利再战,脑袋一刻也没有闲着;穷人的闲闲在思想,他手脚都在忙,忙着去麻将桌上多摸几把。 

6、归属感

穷人:是颗螺丝钉。穷人因为自身的卑微,缺少安全感,就迫切地希望自己从属并依赖于一个团体。于是他们以这个团体的标准为自己的标准,让自己的一切合乎规范,为团体的利益而工作,奔波,甚至迁自徙。对于穷人来说,在一个著名的企业里稳定地工作几十年,由实习生一直干到高级主管,那简直是美妙得不能再美妙的理想了。

富人:那些团体的领导者通常都是富人,他们总是一方面向穷人灌输:团结就是力量,如果你不从属于自己这个团体,你就什么都不是,一名不文。但另一方面,他们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招兵买马,培养新人,以便随时可以把你替换。 

7、投资及对待财富

穷人:经典观点就是少用就等于多赚。比如开一家面馆:收益率是100%,投入2万,一年就净赚2万,对穷人来说很不错了。穷人即使有钱,也舍不得拿出来,即使终于下定决心投资,也不愿冒风险,最终还是走不出那一步。穷人最津津乐道的就是鸡生蛋,蛋生鸡,一本万利……但是建筑在一只母鸡身上的希望,毕竟是那样脆弱。

富人:富人的出发点是万本万利。同样的开面馆,富人们会想,一家面馆承载的资本只有2万,如果有1亿资金,岂不是要开5000家面馆?要一个一个管理好,大老板得操多少心,累白多少根头发呀?还不如投资宾馆,一个宾馆就足以消化全部的资本,哪怕收益率只有20%,一年下来也有2000万利润啊! 

8、激情:能不能干成事,首先要看有没有激情。

穷人:没有激情。他总是按部就班,很难出大错,也绝不会做到最好。没有激情就无法兴奋,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大部分的穷人不能说没有激情,但他的激情总是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上司表扬了,他会激动;商店打折了,他会激动;电视里破镜重圆了,他的眼泪一串一串往下流,穷人有的只是一种情绪。

富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这样的激情,穷人终将不是穷人!激情是一种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征,有了激情,才有了灵感的火花,才有了鲜明的个性,才有了人际关系中的强烈感染力,也才有了解决问题的魅力和方法。 

9、自信

穷人:穷人的自信要通过武装到牙齿,要通过一身高级名牌的穿载和豪华的配置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自信,穷人的自信往往不是发自内心和自然天成的。

富人:李嘉诚在谈到他的经营秘决时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其实就是一种富人特有的自信。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确的决定。 

10、习惯

穷人:有个故事,一个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很难。穷人于是把牛卖了,买了几只羊,吃了一只,剩下的来生小羊。可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穷人又把羊卖了,买成鸡。想让鸡生蛋赚钱为生,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最后穷人把鸡也杀了,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了。这就是穷人的习惯。

富人:据一个投资专家说,富人成功秘决就是:没钱时,不管多困难,也不要动用投资和积蓄,压力会使你找到赚钱的新方法,帮你还清帐单。这是个好习惯。性格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成功。 

11、上网络

穷人:上网聊天。穷人聊天,一是穷人时间多,二是穷人的嘴天生就不能闲着。富人讲究荣辱不惊,温柔敦厚,那叫涵养,有涵养才能树大根深。穷人就顾不了那么多,成天受着别人的白眼,浑身沾满了鸡毛蒜皮,多少窝囊气啊,说说都不行?聊天有理!

富人:上网找投资机会。富人上网,更多的是利用网络的低成本高效率,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项目,把便利运用到自己的生意中来。 

12、消费花钱

穷人:买名牌是为了体验满足感,最喜欢试验刚出来的流行时尚产品,相信贵的必然是好的。

富人:买名牌是为了节省挑选细节的时间、与消费品的售价相比,他们更在乎产品的质量,比如会买15元的纯棉T恤,也不会买昂贵的莱卡制品。

客户管理中运用80/20原则的核心思想是:分类管理。

在存货管理中广泛应用的ABC控制法也是80/20法则在营运资金管理中的实际应用。ABC分析法的实质是在于抓住重点,区别对待,分类控制,管好用好资金。按企业的物质品种以所占用资金的大小进行分类排队,把他们分为ABC三类。

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实行分类管理,特别是对企业的核心员工,要结合80/20法则,从岗位安排,薪资设计以及离职管理等方面做好核心员工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扩展资料

在营运资金的管理中,也要注意运用80/20法则。如在处理应收账款时,可以发现往往80%的应收账款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客户中,其余20%的应收账款则分散于80%的小客户中。

所以在制定信用标准适应区别对待。如果对这几个大客户能加强重视,认真评估信用风险,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那么就可以提高应收账款的利用效率。

80/2O法则运用到核心员工管理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只有海纳百川敢于创新,才能在管理的实践中找到最佳的方案。

80/20法则(The 80/20 Rule),又称为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则或不平衡原则、犹太法则。此法则是由约瑟夫·朱兰(Joseph M Juran)根据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本人当年对意大利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产的观察而推论出来的。

80/20法则(The 80/20 Rule)又称为帕累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二八定律、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犹太法则、马特莱法则等

世界上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

20%的管理干部,在企业的发展中负有80%的责任

80%的产出源自20%的投入;

80%的结论源自20%的起因;

80%的收获源自20%的努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052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