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和儿子吵架了,原因是他做事情做不好,就发脾气,摔东西。
刚开始我还强忍着,后来他和我说话,我一下子就火了,让他离我远一点,我要冷静一下。(这会写才发现,让他离我远点,本身就是在赶他走,在拒绝他,推开他。)可是他一定要那时和我沟通,结果我忍不住也爆发了,大战在即。
吵架的时候,他说我嫌他笨,看不起他。我很冤枉,我觉得没有。可是,他已经12岁了,有独立的判断能力,他很确定自己的感觉。我解释了几句,他说这个时候他根本听不进去。我再解释自己生气的原因,说这些也是为了释放自己的怒气,因为我知道只有自己把话说出来,把情绪流动起来,流淌出去,我才会消气。之后我确实气消了些,就开始同理他,倾听他,他开始说他的不满,我一句句听在心里,一边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日常也做的不妥。
想想是的,我平常总是怪他这样不好,那样不对,人前人后忍不住说他。我觉得是正常的管孩子,而且说的也不重,应该没什么。可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些话在他看来,觉得是我不接纳他,觉得他不好,他也会受影响,对自己的评价会变低。
之前没有去在意,话没怎么考虑就说出口了,没想到后果。有时看似温柔,或态度较好说出来的话,内容往往也是有贬损性的,会伤人的。所以,以后我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态度,尽量非暴力沟通。
还有就是,我说的传达的,和他理解的会不一致,因为我们认知不同,沟通可能也不够透彻,所以会有误会。当时没在意,或者懒得说,就堆积下来了。所以,战后重建,去复盘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我对孩子的模式,有时自己也是不满意的。但是想做一个和颜悦色,和风细雨的妈,也并非易事。有时我能理解自己,因为自己也有生活上的问题,要面对各种压力,我能给他呈现的,已经是那时最好的自己了。
当然,我并不想止步于此,我想和更好的状态相逢。所以,我今天想,每晚睡前提醒自己,去做一个复盘,复盘当天和孩子的沟通交流,去看看自己哪里有不妥的地方,能去调整的。同时也去看看自己,那时的内在发生了什么,去看见自己,清理自己,把自己爱回来,于是也有了空间去爱孩子。
其实,我是一个很怕冲突的人,因为在冲突不断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所以我是抗拒的,甚至没有勇气面对冲突,因为我害怕面对。有了孩子之后,好像冲突变多了,夫妻之间会因孩子的事情起冲突,还有隔代养育的问题等等。有时真想避开这些。避无可避的时候,我提醒自己,向着恐惧而行,也没什么大不了。后来,我了解到冲突正面的意义:冲突会为了建立联结。就像今天,我和孩子吵架之后,进行了战后修复。我们把事情说开了,把误会解开,表达了对彼此的期待,希望得到对方的支持和理解。这之后,我们的关系反而更好更亲密了。
感恩孩子的到来,他就像一个天使,给我成长的契机,在冲突之后反思进步。
孩子十四岁了,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有些叛逆,你要学着去倾听他的心声,尊重他的决定,而不是以自己想的为标准,去命令他,那样你只会适得其反。现在你们吵架了,闹的很不愉快,你和孩子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冷静,等都冷静下来后,再跟孩子好好沟通一下,好好谈谈
这种情况,家长要注意如何处理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与关系,孩子生气,家长不应该生气,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家长要做的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和能够有效的与孩子进行沟通,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家长对自己的爱,才能够把生气不会延续太久,还有就是当孩子跑过来寻求你的安慰的时候,你不能不理他,而是要主动的去帮助他,去化解他的心头的怨气,如果你不理他,那么他很可能会认为你不关心她,也不想跟他在一起,那么对孩子的自尊与心灵是非常受伤的,这种情况家长必须要能够积极应对,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家长对他的爱。总之必须要积极的去面对孩子,多与孩子沟通,那么任何事情都能够化解
恭喜你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真的,要是我有这么一个儿子,高兴还来不及,那还有时间去找他一点错误的时间。睡梦里都会笑醒。
一般父母都有的心理情结,要求儿子十全十美,不容许有一点错误,
那个孩子不是在错误中成长,学走路时,摔倒再爬起来,学说话时,错误百出,但不能否认,他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而且是在父母的包容下学会的,是你一遍一遍地扶持下学会走路,
是你不嫌弃说话不好的情况下学会说话,难道你不记得儿子这么艰难的成长过程。
等到青春成长期,他有了个人意识,想独立自主,就希望父母少管一些,那怕是犯了错误,你只要告诉他,那些是做的对就可以,告诉他正确的方向。而且只要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你就应该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告诉他:儿子父母都爱你,让他感到家庭的温暖。
你最错误的说法是“你已经完了”,那就是告诉他,父母对他不抱任何希望,他心里还会有感激父母的想法吗?现在是应该放弃你还要教育他的想法的时候了,真的,他受那么多年的教育,知识远远多于你们,反过来,他要来教育你们了。
你不想想今后与儿子见面的机会会越来越少,你还不珍惜这一点点相聚的时间,好好跟儿子温暖一下,赞美他一下,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珍惜和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