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好一张古建筑照片

如何拍好一张古建筑照片,第1张

一、古建筑拍摄常用技法

拍摄古建筑,我常常会用到超广角和长焦两种焦段。使用超广角记录建筑物的全貌,使用长焦对建筑物的细节部分进行精确描写。选取不同的拍摄角度使古建筑呈现不同的形态。而在拍摄的站位和角度方面,有仰、平、俯和正、侧、逆,角度虽少,但变幻无穷。

四川·五明佛学院

当我们站在制高点进行拍摄时,可以很恰当的表现出建筑群的整体形态及各建筑物之间相互位置关系。此时,我一般会采用三分法构图进行拍摄,让前景、中景、背景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这就形成了画面的层次,使画面内容丰富却不杂乱。

北京·天坛

站在位置较低的地方进行拍摄时,可以使建筑物的竖线向上汇聚,能够表现出建筑物的高大特征,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感。

北京·天坛

正面拍摄建筑物有庄严、平稳的感觉,也符合中国古建筑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特征。正位的平衡构图至关重要,是典型且客观的构图方式,虽然非常常见,但是这种构图不容易让人产生“厌腻”的感觉,因摄影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再现空间和事物的造型艺术,而这种构图方式最客观,正和了摄影本身的口味也和了观者看待事物的典型方式。

故宫·角楼

侧面拍摄建筑物,建筑物的横线条和竖线条都有明显的透视变化,有利于表现建筑物的各角度特征,突出建筑物的立体感。

二、光线对拍摄古建筑影响

我们知道,摄影是用光的艺术,“用光你所有的时间,用光你所有的钱”,玩笑。任何物体在不同光线的照射下都会展现出不同的效果。不同的光线可使建筑物产生不同的造型效果。古建筑是立体的艺术,所以拍摄时,应多面观察建筑物的特点,以及拍摄时光源的位置。拍摄古建筑因为其体积的原因多采取日光,重视太阳光下的光影效果,才能不显得平淡,而富有生气。

福建·土楼

高位正面光,适于表现建筑物正面的特征如形状、雕刻、规模等。

北京·颐和园

高位侧面光,不仅能很好地表现建筑物表面特征,同时也能充分表现建筑物的立体感,是建筑摄影中最常用的光线。

云南·崇圣寺三塔

顶光照亮建筑物顶部,适于表现建筑群的范围,这种光线能把建筑的层次区分出来。

杭州·西湖

摄影里面“远取其势,近取其质”,远景要尽可能突出整体景色的主体气氛,特写则表现某局部的独特细节,无论远近都要有“料”,而且“料”要下的不多不少。而光线的选取就是很重要的佐料,决定了整张片子的味道和基调,不能寡淡无味,且片子的口味当然不能太重。

杭州·集贤亭

当然,除了自然光以外,我们也不能忽视人造光对古建筑的影响,通常我们会利用水面的倒影来更好的表现古建筑的风韵,以水面的倒影将建筑物塑造成另一个形态,使画面更有视觉上的张力。

三、气候对拍摄古建筑的影响

北京·箭扣长城

北京·箭扣长城

北京·金山岭长城

北京·金山岭长城

北京·金山岭长城

北京·金山岭长城

云雾中的长城,这一系列的照片采用了俯视的角度,利用秋冬季节多雾的天气,提前预判好天气的因素,尽可能选择较早的时候,甚至是凌晨就到达既定机位,在太阳升起之前利用云雾效果展现古长城的悠远绵长,更有甚者可拍出中国风的效果。结婚办喜事也讲究个良辰吉日,摄影更是要选对恰当光景则事半功倍。

西藏·林芝尼洋阁

北京·故宫角楼

而这种火烧云与古建筑的搭配,往往选择夏季傍晚的时候,利用云层、落日、余晖、等自然现象来衬托古建筑的风采。往往在这种天气下,我们可以使用ND减光镜拍出长曝光的效果,这样的云彩在照片中很出彩。

气候不同,光线不同,拍出的景致也各有不同。无论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还是艳阳高照雷雨交加。不同光源和色彩都会带来不同的效果,表达不一样的情绪。

四、利用强烈的对比来拍摄古建筑

寻找画面对比是一项很常见的拍摄技巧,建筑作为社会文明的产物,常常会与自然和人进行对比。比如以对比手法突显建筑的宏大、人的渺小等。若是建筑带有古老破旧特性,还可以与现代、新潮等特性进行对比。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对比方式。画面中的对比,往往只要重点呈现一种特性即可。

北京·故宫

采用虚实手法展现古建筑特征也是我们常用的手法,利用尽可能大的光圈虚化效果将前景虚化,而让背景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一般来说,实的部分是点睛之笔,虚的部分则营造效果,缺一不可。这种虚实强烈对比的手法更能体现古建筑的空间和层次。

西藏·布达拉宫

利用幽暗前景、背景与明亮主体间的明暗对比,也是古建筑拍摄中常用的手法,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手法使片子显得神秘而生动。用这种手法拍摄出布达拉宫后,强烈地突出了主体,很好地表现了它的立体感、质感和空间感,层次顿现。

北京·故宫

杭州·灵隐寺

杭州·灵隐寺

杭州·灵隐寺

江西·婺源菊径

充分利用动与静的对比,也是画面产生活力、吸引力的重要手法。比如以上三组照片中,第一组中飞舞的白鸽和古城墙、古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组中,在雨中的灵隐寺也仿佛多了一分禅意;第三组中,车流划出的弧线,夜空中绽放的烟花。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是改变呆板、平淡,丰富画面视觉元素的最重要的方法。

北京·天坛与城市

而利用古今建筑对比这种手法,对拍摄古建筑的摄影师来说,更加的有乐趣,两种不同元素充分对撞,这种鲜明的对比和厚重的历史感既让我们感受到古代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感受到现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为我们带来的欣欣向荣,使美妙画面连通人的思考。

北京·金山岭长城

季节对比是我们等待的结果,一年之中,四季分明,同一处美景在四个季节中表现出来的景色往往让我们叹为观止,这一幅作品,我将长城夏冬时节的模样巧妙融合在一起,这需要我对这个机位及景物十分了解才能做到,经过多次的微调与尝试,我做到了。

五、古建筑摄影的后期技巧

对于古建筑摄影的后期来说,我认为首先要还原现场真实情况,我们可以根据色温、色彩、饱和度、对比度的调整来增加照片的通透度与色彩的真实性。建议RAW格式拍摄。第一步我建议是从色温开始调整,中国的古建筑以青砖、青瓦或者黄瓦居多,除黄昏时间我们会有较多的暖色调以外,其他时间段根据画面的分配都是以冷色调为主,所以,我们的第一步可以先调整冷暖色调,再去调整其他的色彩等等。

当然,拍摄建筑的时候,天空的云彩的飘动和水面倒影的流动也是我们想要的,这个时候,我会建议摄影师使用ND镜,采用长曝光的方式拍摄出独特的景色,当然,有些朋友没有ND镜,我们也可以通过后期技术弥补,在固定机位连续拍摄几十张甚至几百张素材,通过PS软件的堆栈功能合成一张照片,这样也可以模拟长曝光的状态。

 拍下的照片要突出当时的意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摄影技巧了。在摄影技巧中,首先可以利用构图突出你的意图。下面是我整理的建筑摄影构图特点作品赏析。

 建筑摄影构图特点作品赏析

 建筑摄影构图特点作品赏析1

 建筑摄影构图特点作品赏析2

 建筑摄影构图特点作品赏析3

 建筑摄影构图特点作品赏析4

 建筑摄影构图特点作品赏析5

摄影构图中的注意事项

 1、天际线、地平线、水平线不能倾斜。倾斜会造成不稳定的感觉。

 2、主体孤立,没有陪衬,太单调。

 3、主体太正。显得刻板。要稍偏离中心,追求变化中的均衡。

 4、水平线(地平线)居中。应安排的高一点,低一点都可以,就是不要在图上的1/2处等分画面。

 5、人物与景物重叠。一定要注意人物与背景的位置、角度,避免重叠。

 6、横线条、竖线条、斜线条割裂画面。各类直线条把画面贯穿、割裂成两部分,破坏了画面的统一。

 7、物体等距排列,显得呆板无变化,摄影者可以挪动一下位置、改变一下角度。构图就会变得有疏有密,错落有致了。

 8、主次不分。一个画面总要有一个是主体,不应并列(集体照除外),要有陪体,但不能喧宾夺主。

 在摄影构图的技巧运用中有注意几个要点,首先要了解构图的基础知识;其次要注意主体位置、采光、色调、背景的搭配,既是一种科学的搭配又是一种美学的设计。同时,不能避免构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总之,只有在扎实地掌握构图的一般性技巧之后,才能进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1 建筑创意摄影作品欣赏

2 世界著名建筑摄影作品赏析

3 建筑工地摄影获奖作品赏析

4 建筑摄影组照作品赏析

5 建筑摄影构图获奖作品

 一、线的空间表情作用

  

  视觉心理行为研究证明,线是有表情的,不同的线代表着不同的性格,例如,端庄、活泼、安静等。线的长短、粗细、曲折、高低、横纵、疏密、节奏、黑白等都会产生不同的空间情感气氛,例如,轻松、压抑、活泼、严肃、庄重、流畅,等等。线又分为有形线(可视线)和无形线(不可视线),在空间中表示不同的心理意义。无形线具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比如,折线表现不安定、痛苦等。轴线表示庄严、平衡,斜线使人联想到不安定、动感,等等。

  线运用于我们的生活空间环境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其形式也多种多样,如空间转折线、色块分界线、材料尺寸拼合线,甚至花窗、材质肌理,以及现代建筑的梁、柱、金属框架、结构等都是线的存在形式。线性元素要成为特有的空间情感语言,需要设计师根据审美原则和功能使用原则,将多性质的线在原建筑空间中按照线表情表意特性进行重新的安排和组合,形成丰富多变的各具性格的空间三维网格,以体现该空间特有的情感属性,使使用者产生轻松或愉悦、严谨或自由、兴奋或冷静、威严或温馨等情绪感受。人们才会有置身庄严的法庭,安静的医院,轻松的餐厅,自由放松的家庭空间环境等体验。空间个性环境的不同体验是人对精神感受的追求。柯布西耶说得好:“建筑是一件艺术行为、一种情感现象,在营造问题之外,超乎它之上。营造是把房子造起来;建筑却是为了动人。当作品对你合着宇宙的拍子震响的时候,这就是建筑情感,我们顺从、感应和颂赞宇宙的规律。当达到某种协律时,作品就征服了我们。”

  

  二、线的情感作用

  

  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线元素的空间环境意义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线性设计的功能作用和情感属性越加受到重视。生活中线元素在空间的运用意义主要体现于情感引导作用、视觉审美作用、心理暗示作用

  三个方面。

  1线的情感引导作用

  线具有发展、生长的意味,它在空间能够产生时空的概念,使人容易产生思索、回忆、追寻等情绪感受。恰当的线性设计可以对人的行为活动取向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它影响着人的行为活动、生活质量、道德观念、文明程度等,起着规范和制约人的行为活动的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两个点之间在视觉上必然产生一条虚拟的连线,这是一种心理补偿效应。中国园林的长廊、漏窗设计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柱与柱之间,窗与窗之间犹如取景框,框与框之间形成节奏的点,点与点之间形成联系和分隔,使人在园景中步移景移,犹如浏览长长的中国画山水长卷。

  一条超出视野的长线,会造成人们对线的尽端结果的探寻和猜想,这是好奇心理使然。现代空间设计常常使用线的这一特性对人的行进路线进行引导,在博物馆、陈列馆、购物中心的设计中,常常使用墙面或地面设置显著线型,使人自觉不自觉地追寻线路行进,从而引导人流的行进秩序。这种对于线的巧妙延伸性运用常常使人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心境,增添无穷乐趣。韩国首尔ASEM会展中心设计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设计利用天花和地面对应的波浪线,产生了飘忽不定的动感节奏和韵律,人们又很自然地沿着波浪线行进,线的两边自然形成了通道区和休息区,体现了良好的引导功能效果。

  公共场所线的设计往往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如:地铁的安全线可以警示人们的危险距离,购票口的布条号带设置可以提示人们自觉排队。但不合理的线性设计也会造成不良后果,比如,某一购票房设计由于将不锈钢防护栏设置过低,结果只要发生拥挤,人们就会站踩不锈钢护栏,很快护栏被踩坏,售票房也被损坏,这也可以说设计的不合理引导了人的不良行为。

  2线的视觉审美作用

  装饰线是设计师的美学主张,是对原空间线性如材料尺度、梁柱形态、空间结构的线性要素进行重新的分割和组合,使之符合人的视觉审美需求。多性质的线存在于特定空间时,共同形成疏密、节奏、断续、强弱等关系,成为各种形象符号,比如,图案、纹样、网格等传达的是不同的文化概念和设计思想,以体现功能和审美的完整统一。贝聿铭设计的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间的华盛顿艺术新馆,就是将装饰功能、使用功能和情感功能结合得最好的范例。设计采用三角形,多灭点的斜向空间给人以动态和富有变化的心理感受,以达到亲切宜人的气氛和宾至如归的感受,从而打破艺术殿堂的庄重和威严,使人体验一种在“房子”里安闲自在地欣赏艺术品的感觉,使人能够在舒缓和宁静的心态中更好地对艺术品进行思考和沟通。

摄影的八种类型:新闻摄影、人像摄影、风光摄影、动物摄影、建筑摄影、静物摄影、色彩摄影、纪实摄影。

1、新闻摄影:通过摄影记录新闻事件或现场状况,用来传达事实和情感,是新闻媒体常用的摄影类型。

2、人像摄影:以人物为主题,突出人物的形态、神态、性格、情感等方面,既有纪实性又有艺术性,是最为广泛的摄影类型之一。

3、风光摄影:将山川湖海、城市建筑、夜景灯光等景物作为主要拍摄对象,强调画面的意境和美感,是一种具有艺术性的摄影类型。

4、动物摄影:以动物为主题进行拍摄,表现动物的形态、行为、情感等方面,有时也借以反映自然环境保护的需要。

5、建筑摄影:以建筑物、室内空间等建筑为主题进行拍摄,重点表现建筑的结构、装饰、气氛和历史等方面。

6、静物摄影:以艺术品、人造物品、自然物品等物体为主要拍摄对象,重点表现物品的造型、色彩、材质和纹理等方面。

7、色彩摄影:以鲜明的色彩和色彩搭配为主要表现手法,通过提高色彩的明度、饱和度、对比度等手段,营造强烈的视觉感受。

8、纪实摄影:以真实刻画社会、历史、人文等现实场景为目的,强调拍摄现场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力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记录方式。

摄影是一门有趣的艺术,以它为工具可以让我们看到世界的美好,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探索自然和人类的奥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180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