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伙放弃offer去河南抗洪,他身上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山西小伙放弃offer去河南抗洪,他身上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第1张

大家都关注到了这样的一个新闻,就是有一个山西的小伙子,他放弃了公司给他发了一个offer,来到河南抗洪救灾。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小伙子身上的确具有很多让我们学习的精神,并且他自己放弃了能够让自己升职加薪的机会。也拒绝了这样的一个大公司给他的邀请函来到河南,为了这样一些人民坚决奋战,而且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这样的一个精神的确是值得所有人去歌颂的。

他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首先,在他的身上就具有这样的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他知道自己也应该与民族共存亡。那么他自己身上的一个民族的使命感也是非常的强烈的,他明白,如果自己的国家和民族遭受了这样的一些灾难的话,自己也会感觉到十分的痛心。并且他希望和自己的同胞能够在一起,而且也是为了救出自己的同胞,献出了自己宝贵的时间。这样的一种精神是我们都应该去学习的,现在有许多的人,他们自己在这样的一个越活越好的时代就丧失了自己这样的一种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还十分善良

那么我们可以在这样的一个小伙子身上看到,他对于民族的追求是非常的强烈的。他希望自己身上能够有这样的一种使命感,带给他的一些比较积极的生活状态,而且也是让自己能够在自己以后的回忆当中有回忆的一份力量。其实对于他来说,他完全没有必要来到河南,也没有必要为了救灾来放弃自己公司的offer,这对于他自身来说,很有可能会损失掉很多的金钱。

而且对于他自己也有可能会让他丧失掉一次工作的机会,但是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他的机会,希望让自己的同胞们平安。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他是十分的善良的,他身上这样的一种高贵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也需要世界上的人都能够多一份这样的善良,如果我们自己的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种善良现象的存在的话,也会让我们自己感觉到世界是非常的美好的。

刘小翔 : 认真工作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跟随一个牛逼的男人成就一番牛逼的事业,要么干脆自己就成为那样的男人。

庵摩羅: 大有区别。干学术事业的毅力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视文章为最终目的,视作品为一切成败之所在。想必如此谓之修心自省实乃本末倒置。想必这样的人生已然是有诸多看不开,比较可怜文章固然可以作,但不是非作不可,不是当作事业化的目的必须要捕获的,否则,让你写出来又如何?写出来之后无非是一片空虚,这等同一夜情打完炮的感受。而修心自省,能作到阴阳平和、刚柔并济,这都不是靠既定的目的去达到、最高的价值去攀附的方式去践履的。

陈纯: 兄这番议论似乎又落了毕竟空的窠臼。干事业也可以不抱着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想法,否则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一旦失败当如何释怀?干事业毋宁说是一种担当,对于世间之事感到一个责任在,尽心投入,尽力而为,然谋事在己,成事在天,成也罢,不成也罢回复,问心无愧则可。如抱着一种世间事皆无可为,一切只在己修行的想法,不就落入了兄之前和我说的法执的境界了?世间事如欲有所担当,绝不仅是抱着可做可不做的想法的,我觉得你想说的应该是可成可不成;做则当做,成不成则随它。这既是有所担当,也不会过分执着。

庵摩羅: 毕竟空之寂静无为,是指尽浸无为心性之中,方才知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亦知担当和不能情谊如此、道德如此、礼乐如此。其所无为生然之担当乃是大义,而不是事业某一目标,大义没有可成可不成,更没有可做可不做之说,恰是必须做,必须成,宁杀身以成仁不可为之,谓之刚力超拔。至于境界践履法门,如文章之事业,实乃小义,用时取之,用之不顺便可放下,本就是可做可不做,也就无所谓之成与不成。如此之小义之事业不是大义之志业之必须担当之事。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如何不起执著之心?如何避免事败失意?老弟所说那种谋事在人、成事在人的心态实际已经与这个大义修为心态相去甚远了。

陈纯:世间之事,门类繁多,除道德外尚有事功,除修身外,尚有三百六十行,行行需要人才,此即事业也。与大义相比,此固小义,然亦不可以赚钱一以概之。须知百姓日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皆与三百六十行息息相关,是天理而非人欲,如无担当,是视百姓如无物乎?即或文章之事,亦非无足挂齿,韩昌黎言:文以载道。是以之成圣人之教也。如若将之视为个人闲暇之所寄,固可做可不做,如将视为载道之物,则做与不做,关系重大,无担当之心则不可也。

庵摩羅: 游艺百工,本身就是道心修为的一部分,即是要讲究阴阳平和,否则就是玩物丧志,不修道心,粮食能种的好?园林能建的出?中医如何医人?如果这些简单变得事功所为,那就和修心大有距离,事功之事讲究的是目的的成与不成,比如今年GDP要完成8%,其它自然要靠边。如果把游艺百工当作事功来作,那是现在典型的快餐文化、工具理性、科学主义。小义在大义之下才能根本使然、不致偏离,不是说它不重要。文以载道,这其中文其实是指作为的意思,还不是就指文章,但是道心不通,何以能成文取义?通道心就是要尽浸畅达自在的心性之中,才知以乐为和、以

具体应当咨询当地公安机关,以山西省为例,可将户口迁往本人的合法稳定住所处或者符合投靠条件的被投靠人处;本人无合法稳定住所、无处投靠,现工作单位设立单位集体户的,应当迁往本人单位集体户。本人无合法稳定住所、无处投靠、且无工作单位或者工作单位未设立单位集体户的,应当迁往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社区集体户。

根据《山西省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

第六十五条 户口迁移一般应先在迁入地公安机关办理户口准迁证,凭户口准迁证到迁出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再凭户口迁移证等手续到迁入地公安派出所办理落户(网迁除外)。

办理过程中发现疑问的,迁入地与迁出地公安派出所应当及时沟通联系,核实有关情况。

第六十七条 户口迁移应当由本人到公安机关办理。本人因故无法办理的,可以委托户主或者有民事行为能力的直系亲属办理,受托人应当同时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整户迁移可以由户主办理。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户口迁移由其监护人办理。

第六十八条 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申请投靠迁移:

(一)父母投靠其成年子女的,不受年龄限制;

(二)未婚子女、离异子女投靠父母的;

(三)夫妻投靠的,不受婚龄限制。

第六十九条 公民申请投靠迁移,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投靠人和被投靠人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二)被投靠人的房屋产权证或宅基地使用权证;

(三)家庭成员身份及相互关系证明;

(四)夫妻投靠的需提供结婚证,未婚子女投靠父母的需提供未婚证明,离异子女投靠父母的需提供离婚证或者法院判决书。

(五)农村地区的投靠迁移需提供乡级人民政府和村委会出具的同意接收证明。

第七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应当将户口迁往本人的合法稳定住所处或者符合投靠条件的被投靠人处;本人无合法稳定住所、无处投靠,现工作单位设立单位集体户的,应当迁往本人单位集体户。本人无合法稳定住所、无处投靠、且无工作单位或者工作单位未设立单位集体户的,应当迁往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社区集体户。

(一)因房屋产权转移、离婚等原因,失去现户口登记住址所在地房屋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

(二)因征地、房屋拆迁等原因,失去现户口登记住址所在地房屋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

(三)户口登记在单位集体户,现单位已不存在或者本人离开单位的;

(四)其他按规定应当将户口迁出现户口登记住址的情形。

第七十一条 公民在市县内有多处合法稳定住所的,应按照在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将户口迁往经常居住地。同时提交房屋产权证明材料、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从北宋年间就建立的女真势力,其实论资历是比明朝要早的。不过很可惜,宋朝、元朝、明朝三兄弟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却始终没有女真出场的机会。

努尔哈赤表示:凭啥啊!我不服!我相当不服!

天道酬勤,大明王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还整天躺在被窝子睡觉,不愿意上早朝的时候,后金首领努尔哈赤已经统一女真各部,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抚顺新宾县)建立起了后金(女真)帝国。

努尔哈赤前脚建立帝国,后脚就听说了大明朝内部党争激烈,一帮大臣每天上朝除了撸起袖子扯着脖子吵架没有别的事。

知道的是明朝内阁争斗,不知道的以为是 一帮泼妇骂街。

努尔哈赤一看,觉得时机已到,果断起草了一封反抗明朝的诏书,名字叫做《七大恨》。

我们先来看一下《七大恨》的内容:

一:明朝杀害我的父亲和爷爷。

二:明朝偏袒女真势力中的叶赫和哈达部落,专门欺负我努尔哈赤带领的建州部落。

三:明朝和我们的国境线划得不清不楚,明兵越界安然无事,金人越界却被杀头。

四:明朝参与我们女真部落的家务事,派兵保护叶赫部落。

五:叶赫部落成了明朝的走狗,居然把我们建州部落嫁过去的公主转嫁给了蒙古。

六:明朝侵占我们柴河、三岔、抚安这三块土地。

七:明朝官员尚伯芝经常在我们建州部落这旮沓作威作福。

诏书写得慷慨激昂,看起来好像是努尔哈赤天天挨欺负,没办法了只能起兵反抗明朝。

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努尔哈赤哭着嚷嚷:明朝老大哥欺负我,天天收拾我,有事没事就胖揍我一顿,我实在受不了啦~

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努尔哈赤为了师出有名,名正言顺而制造的一个工具, 内容固然很好,但是其中的政治性远远大于 情感 性。

说干就干,说打就打。努尔哈赤发完诏书,率军两万人对明朝发起攻击。

毫无防备的明朝老大哥吃了个闷棍,被努尔哈赤偷袭了个正着,导致抚顺以东的很大一片土地,都被后金侵占。

明神宗表示:小老弟,老虎不发威,你是拿我当机器猫了是吗?

努尔哈赤尝到了甜头,想要一鼓作气拿下沈阳和辽阳,但奈何兵力不足,只好撤退。

抚顺失陷的消息传回明朝,一向“植物人”的明神宗终于坐不住了,他派兵部左侍郎杨镐(国防部副部长)为辽东经略,主持辽东大局。明神宗告诉杨镐,一定要狠狠地教育教育后金这帮不老实的小老弟们,替我出了这口恶气。

杨镐表示:皇帝哥哥没问题,请等我的好消息。

他走马上任,到达沈阳。大战一触即发。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先来看一份作战双方的基本情况。

大明部队:

1河北、大同、山西共支援精锐骑兵三万人。

2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共支援士兵两万五千人

3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北京共支援士兵两五千人。

4浙江支援步兵四千人。

5永顺、保靖、石州共支援士兵七千人。

盟军部队:

1叶赫部一万士兵。

2朝鲜国一万三千士兵

共计十一万人,但杨镐牛皮吹得很响,对外宣称有四十一万人。

杨镐的作战计划是,大军兵分四路,各自出发,然后汇聚后金首都赫图阿拉,围歼努尔哈赤。

1共计六万兵力。

努尔哈赤的作战计划是,我管你杨镐分几路,玩那些花里胡哨的都没有用。我把所有兵力都集结一处,逐个击破你的小分队。

明朝的四路小分队分为东西南北四路,下面,让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四路小分队的战况。

西路军

明军的主力部队是西路军,但最先出发的,却是用来 迷惑敌军 的东路军。由大明将领刘綎带领的东路军往北而上,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马力全开一般钻进了后金的领地。

杨镐的意图非常明显,他希望努尔哈赤可以把这支看起来来势汹汹的小分队当成主力军队,以小博大, 声东击西, 来吸引努尔哈赤的主力部队,而自己真正的主力西路军,已经向北而去。

思路清晰,打法稳健。

可努尔哈赤是个军事奇才,这种战术在他眼里太小儿科了。他寻思你是拿我当傻子啊,这么点人你在这逗我呢?

努尔哈赤没有上当,只派了五百人去迎战这支小分队,自己则亲率四万五千人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岸)阻击西路军。

两支队伍在一个午后相遇了。天色昏暗,西路军看不清后金军,后金军也看不清西路军。两帮人都成了睁眼瞎。

这时候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按兵不动,随机应变。因为处在这样的未知当中,任何一个渺小的举动都有可能葬送整支军队的命运。

但西路军将领杜松是个“人才”,他命人点燃火炬,想要照一照后金小老弟都藏在哪里。这一照算是坏菜了,没照见后金军藏在哪儿,反而让藏在暗处的努尔哈赤把西路军看了正着。努尔哈赤一声令下,万箭齐发,一轮箭矢放完,西路军已经死了大半。后金军随即发起第二轮攻击,大军一碾而上, 西路军全军覆没。

北路军

北路军将领马林听说了主力部队被一锅端消息,不敢再往前走了。他在尚间崖(萨尔浒东部)就地把本来就人少的部队分成再分成三股,各地安营扎寨。

布置完兵力,马林又在营地四周挖壕沟,拉战线,希望可以建筑起有力的防御工事来抵挡后金军。

但防御工事没等修完,努尔哈赤带着部队来势汹汹地就过来了。

努尔哈赤表示:马林,来,是男人就干一仗。

马林:你带的人太多,我不和你打。

努尔哈赤:你是不是怂了。

马林:

努尔哈赤:怂包!

马林:匹夫辱我!杀啊!

在努尔哈赤反复的拉锯战和挑逗之下,两支部队你来我往地打了一阵子。但年轻的马林根本没有老奸巨猾的努尔哈赤有经验,后金军队 先射箭再冲锋 的套路屡试不爽,北路军也让努尔哈赤打了个底儿掉。

东路军

曾经作为诱敌部队的东路军在刘綎的带领下一路向前,眼看就到赫图阿拉城下,士兵们欢呼雀跃,觉得胜利就在眼前——可怜的东路将士,由于信号不好、网络延迟、没有WIFI、5G未覆盖等各种原因,根本不知道西路北路两路友军已经战败的消息。

努尔哈赤也掌握到了这个信息。

他很调皮地安排了一些后金士兵,换上明军的衣物,换上明军的武器,打着明军的旗号,拿着西路军杜松的令箭, 站在城门口大声嚷嚷:来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时光~

东路军一看此情此景,寻思这是友军已经占领城池了,战争已经胜利了,大家已经开始享受了。一个一个更加高兴,像开了万伏马力一样全速前进。

结果可想而知,他们中了努尔哈赤提前就设好的埋伏,全军覆没。

南路军

最后一路南路军,由明军将领李如柏带领。他们是最后出发的,可是还没等走几步,前线就传来了友军全部阵亡的消息。

坐镇沈阳的杨镐同志一听,还打个屁啊,赶紧跑吧。于是下令李如柏后撤。小李同志前脚命令部队调头返回,后脚山那边就传来了后金军探子为了传递消息而吹响的号声。这可把这帮南路军小老弟吓坏了,大家以为是后金军来攻,争相逃命,于是乎发生了一起中规模的踩踏事件,导致一千多士兵活活被自己人踩死。

朝鲜军

朝鲜王国一直以来都是大明的附属国,是个年年进贡年年溜须拍马的番邦小国。

大战之前,一看明军人多,果断入伙。

大战之后,一看明军惨败,全员投降。

努尔哈赤非常仗义,把投降的军士全部还给了当时的朝鲜国王光海君,光海君感恩戴德,自此之后有事没事就向后金派使者,今天送礼,明天送钱。

朝鲜王国的意思很明显,大明和后金打仗,我保持中立,以后谁赢了,我听谁的。

浩浩荡荡的萨尔浒之战结束了。

在这场战役中,后金成长为了一个身强体壮的老大哥,而大明变成了老老实实被老大哥按在地上摩擦的小老弟。

主帅杨镐实在没脸回朝廷了,引咎辞职。

杜松与刘綎战死,马林不久也战死。

剩下一个李如柏,他一看就剩自己还活着,觉得真是丢不起这人,没两天就自杀了。

辽东败局传到北京城,北京老百姓一听,觉得大明这是要完蛋啊,第二天城里大米就涨价了。

这帮明军的指挥者之所以如此羞愧,是因为萨尔浒之战实在是一场不该输的战役。

那萨尔浒之战为什么会输?

一、用人不当

负责这场战役总指挥杨镐,文臣出身,是个没有多少临战经验的将领。而且杨镐的履历上,有着一个明显的污点——他曾经负责援助朝鲜国抵挡日本倭寇,在蔚山大败。战败后的杨镐选择了隐瞒败迅,谎报军功。

这是一个人品和人格都有问题的人,这样的人,难堪大用。怎么能放到这么重要的位置上?

二、战术失误

十一万的明军对战六万的后金军,杨镐放弃了显而易见的数量上的优势,选择把大军拆成七零八落的小分队—— “十一万人兵分十一万路出发” 的战术安排,无形中自己便瓦解了自己的军事力量,也让努尔哈赤有了可乘之机。

让他去和努尔哈赤对抗,相当于让伪武术大师马保国同志对战世界级自由搏击锦标赛冠军。

三、兵将不合

我们来看一下萨尔浒之战的主要将领:

辽阳总兵——刘铤

开原总兵——马林

辽东总兵——李如柏

山海关总兵——杜松

辽东经略——杨镐

这五位关键的****,相互之间都有矛盾。你瞧不起我,我看不上你。

相互之间,不协调,不配合。只想着自己能在战役中发挥作用,获得功劳。

这样一支不团结的队伍,注定会是失败的。

四、盲目自信

万历皇帝执政的大明帝国就像一个整天昏昏欲睡的老年人,他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实在是太过薄弱了。

努尔哈赤刚刚开始发展起来的时候,明朝一无所知。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的时候,明朝一无所知。

努尔哈赤矛头初现,兵锋所指辽东的时候,明朝还是一无所知。

明朝当时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什么也不知道?

如果明朝能及时地把握这些常年滋扰明朝边境的少数民族的动向,在努尔哈赤这三个时间段里随便哪个时间段里给他一记重锤,还会有萨尔浒之战的惨败吗?

但明朝没有,因为万历皇帝的明朝,就是一个一无所知的明朝。

当战争打响的时候,明朝统治者们考虑的不是如何打败眼前这个志得意满的年轻人,而是在想打败后金之后要把他们关到哪里去。

可以说是迷之自信。

一个无知又盲目自信的帝国,是无法组织起一场胜利的战争的。

我们再来看一份数据。这场战役,明军共损失:

士兵45900人左右 精锐将领350人左右

战马30000匹左右 军械20000件左右

此时的大明江山,还能拿得出多少这样的兵力和军资物资?

如果丢掉的只是兵力军资倒还有余地,但萨尔浒之战让明朝丢失的最宝贵的东西,是对战争的主动权。自此,明朝再也没有能力对后金发动大规模的反击,只能转攻为守,做一个窝窝囊囊的小老弟。

这场战斗,成了明朝战争史的一次转折点,虽然此时距离明朝灭亡还有25年,但此时的胜败,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决定了明朝的命运。

这里是 历史 本来很有趣,点关注不迷路,每日更新有趣 历史 ,带你史海冲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2853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9
下一篇2023-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