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揭示高考作文命题之盲区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13年全国高考已渐去渐远。然回顾今年包括数年来的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对学界、教育界和广大的未来考生来说,有着观近及远的意义。如何评价2012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高考作文命题包括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关键,究竟是什么?从高考作文命题的盲区又可以反观到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当中怎样的缺失呢?本报特约请高考研究专家、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先生撰文评述全国高考作文命题,以飨读者。
孙绍振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上世纪90年代末发表《炮轰高考》以后,在高考改革方面创建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可操作的系列方法,在教育界产生重大影响。
全国高考作文命题述评
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关键,就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
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关键,就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应该说,对于千差万别的考生,作统一的命题,本身就带着对于个性的限制性,命题针对的只能是考生智能的公约数,一定程度的限制性,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改革前的命题,把限制性推向极端,变成了主题的严酷封闭,把命题和主题混为一谈,强行规定惟一合法主题,既扼杀考生个性,也窒息了多元话语空间,与高考检验考生素质的任务背道而驰。改革以来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代表),的成就就是把限定主题转化为无主题或者开放性主题,主题的独特建构、深化,成为写作的前提,这无疑有利于显示考生在知、情、意、文四个方面的区分度。故在一个时期,此等命题,横空出世,风行天下。然而,不久之后,某些此类命题,却暴露了某种内在的悖论。一些话题材料作文,表面上是无主题或者开放性主题,但隐含的潜在取向成为不言而喻的选择,潜在主题篡夺了有待建构的主题,开放主题又变成了封闭主题。这样的情况,早在改革之初,就屡见不鲜,如以“诚信”、“救人”的寓言故事为题,尽管题面上还标明了“选择”的词语,可一旦涉及某种共识,开放性变成了聋子的耳朵——摆饰。显性的题面(多元化)就为隐性价值的一元化所窒息,选择性变成别无选择。
本以为此等矛盾在改革初期,为经验匮乏所致,但是,连续十年,此等弊端如挥之不去的幽灵,直到今年,不止一个省仍然未能免俗,不过程度和水平有异而已。宁夏和海南同题:从关鸟于笼中到放飞小鸟的故事,再加上“放生活动”的邀请,环保主题的硬性封闭,昭然若揭,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伪开放性命题。当然这样粗糙的封闭性,是很罕见的,另一种封闭性则是以优雅的语言掩盖着的:湖南以“草色遥看近却无”为题,本来思维的空间是比较空阔的,可是命题者似乎不准备让考生有太大的自由,紧接着就来了严酷的规定:“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用这样优美严密的语言把主题加以限定,无异于将天鹅绒套着锁链,不但有极大的片面性和遮蔽性(下文将详述),而且降低了对考生抽象理性挑战,从开放性的角度来说,还不如山东的《春来草自青》和安徽的《带着感动出发》那样朴素的题目富于多角度、多层次的暗示。同样,广东的《不要轻易说不》,就相对的开放性而言,也比它广阔,甚至深邃得多。
命题的开放性,本来是改革的核心,但是,十年的改革,远远还没有达到普遍自觉的程度。同样今年以四川抗震救灾为题,全国1题和四川题在开放程度上,就有着不可忽略的差别。四川题就是两个字“坚强”,显然不如全国题提供四则新闻,在第五则中特别点出“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前者是一元化的“坚强”,后者则提示多元化的“不一样”(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大事件不适宜用来作为考试作文题,容易套题,不利于独特个性的发挥。今年情况例外,虽然是共同话语的大题目,但是对许多学生来讲,的确有话可说,四川有很多考生一面写一面流泪)。
当然,这种不自觉的封闭现象并不是全部,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少见的,大多数的材料和话题作文,都显示出一方面在话题和材料上求新,一方面尽可能在限定性与开放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如福建的三人不同选择,一人选择果汁,因其甜,一人选择咖啡,其苦中有甜,一人选择矿泉水,因其平淡。就并未加上湖南省那种画蛇添足的哲理性阐释,北京卷的装满一个杯子的种种思路,虽然材料比较陈旧,但也保持了足够的开放性。当然,这只是一种从思想上求新的风格,江西卷的题目,以去年洞庭湖鼠灾为背景,妙在在形式上求新,规定以田鼠或者以田鼠天敌的口吻叙述。这本来有点惊险的限定性,但是,田鼠和田鼠天敌口吻而拓开了想象的空间。可多多少少有些遗憾的是,对于几十万考生而言,敌我两方的选择以外,就没有任想象的余地了?可能命题者对二元对立的思想方法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材料比较有新意,而且开放度的自觉性比较强的还有好几个省的命题。如,辽宁以对让座、喧哗、随地吐痰等的社会调查为题,重庆卷关于“自然”的三种定义,浙江卷的触摸城市感受乡村,湖北卷的举手投足之间的生活细节,不但以自由度较大而且以难度较大见长。自由度与难度是相辅相成的。自由度越大,似乎是越易为文,实际上,现象和思绪也就越纷纭无序,这就是《文心雕龙》所说的“云蒸霞蔚,万途竞萌”;而为文却要求条贯统序,一脉相承又起承转合。
高考作文命题之盲区
命题者似乎都不约而同地回避直接以抽象观念来命题。
命题之要义就是在自由度的纷纭与统一性的矛盾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张驰有度为上:过张,过紧,则僵化,过宽,则茫无头绪。值得注意的是,过窄,并不一定窄在表面的题义上,而是窄在内在的价值观念上。就现状来看,共同的倾向就是,单纯的、过多的诗意、抒情,情感价值潜在价值,有时简直是惟一的选择。为了把问题说得比较清楚,请允许我以江苏近年命题为例。今年江苏以好奇心为题,可以说是一大突破。首先突破了江苏省历年偏于诗情画意的模式。自主命题的第一年的“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表面上是开放的,实际是把一种风格的诗意当成封闭的限制。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以静止的、固定的眼光看事物,是形而上学的。就是从审美价值观念来说,根本不存在固定的沉稳的山。越是超越沉稳越有审美价值:王安石笔下的山就是动态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阳先生壁》)山都冲进门来了,还沉稳吗?辛弃疾眼中的山肯定是与沉稳无关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贺新郎》)。至于说水的灵秀,则更是坐井观天,完全不顾大江的奔腾,大海的浩淼、瀑布的飞流。所失在于,以一种诗意风格作为惟一的立意准则。和前年的以“凤头、猪肚、豹层”与人生相比,二者虽命意有殊,但是思想方法却如出一辙,那就是以诗意的片面性的美化遮蔽复杂的矛盾的现实和人生。把为文立意的理想境界,和人生命运的复杂曲折混为一谈。古典诗意的思维定势显然控制着命题者的潜意识。今年,则突破古典审美思维,比较尊重心灵和生活现实的多元化的矛盾和错综。诗意价值仅仅是命意的一个方面。好奇不但与积极的、诗意的心绪(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有关,而且与消极的情思(烦恼、平庸)相联系,更有深度的是,还和智性的“质疑”发生联系。突破还在于,对于这样纷繁错综的现象和好奇心的关联,并没有作明确统一的定性,只是用了一个浮动性很强的比喻“影子”,如影随形:这样,就为多元价值留下了空间。从为文来说,提高了从无序中提炼出有序的思绪的难度。
当然,从创意来说,当然是上海卷更有水平,“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为文。”这样的题目至少没有被局限在诗意、审美价值方面。“他们”所提示的,不仅仅是感性的抒情,而且是智性的思考:还多多少少隐含着“他者”的含义,似乎具有哲学的、智性的内涵。这里还显示高考命题的另一种追求的萌芽,那就是把感性的审美抒情和智性的分析结合起来。这种倾向不仅在上海卷中有,在全国卷2“老鹰和海龟”,山东的“春来草自青”,湖南的“草色遥看近却无”,重庆的关于“自然”的三种解释以及北京卷的填满杯子中表现出来。所有这一切,似乎有一种共同的处理方式,那就是把智性的思考隐含在感性的话语材料之中。好像有一个无声的命令,使命题者不约而同地回避直接以抽象观念来命题。在高考作文中,这是惟一的法门吗?抽象的命题难道就不适合高三学生的思维特点吗?
这是值得怀疑的。我们还是来看看法国高考作文的命题:
文科: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3试分析休谟《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经济科: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2“给与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的问题:“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理科: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的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跟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再来看美国的“高考作文”(SAT)命题:
1“如果我们不满意环境,就设法改变它,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最重要最有效的改变很少发生,这就是说,我们不必为改善身边的环境焦虑,而是应该考虑改变自我,使之更适合环境。”改变自己的态度比改变环境更有利吗?(2007年1月)
2“媒体不仅仅传播消息和文化,而且决定什么消息是重要的,这样,他们就帮助形成文化价值”。(柏恩斯坦)报纸、杂志、电视、收音机、**、互联网等等,能够决定多数人意识中什么是重要的吗?(2005年1月)
3在某些情境中,奉承是不可或缺的,新娘永远是美丽的。注视某人的艺术作品,我们总是说些敬意有加的话语,访问有孩子的人家,我们有义务说孩子是聪明伶俐的。在这种情况下,什么也不说,是粗鲁的。我们互相抬举,因为我们知道奉承可以使生活顺畅发展。称赞他人,明知过度:这也是生活的一个必要部分吗?(2005年11月)
4“每一项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于耐心、坚持和专注,有时候,甚至要长年累月地专注于一个问题,为了发现新的真理就要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吸引,就要对任何与此无关的问题漠不关心。”(圣地亚哥·罗曼·卡赫罗)所有的重要发现都是对一个问题的长期专注的结果吗?(2006年1月)
5出名带来幸福,似乎这是人们最向往的东西,我们相信不管以什么方法出名是一种自我证明。但是,那些出了名的人士常常抱怨名气是一种可怕的负担。实际上把出名当做成就,注定要付出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代价。(科拉考夫斯基)是出名的人幸福还是不太出名的人更幸福?
对比法国、美国和中国的高考作文题的区别是很有趣的。中国的高考作文题,具有明显的抒情的、诗意的、审美的倾向,基本不涉及理性的抽象,即使蕴含着某种智性的内涵,也总是竭力以感性语言和生活现象为题干。而美国和法国的高考作文题却并不追求任何诗意,往往是直截了当地提出理性的问题,即使涉及某种现象也常常是概括的,而不是具体特殊的感性场景,抒情的诗句出现在作文题目中,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考核的重点,并不在感情感觉的审美价值,而是提示一种观念(往往是权威的)或没有结论的普遍现象,要求学生拿出自己的观点来。他们的评分标准是:是不是具有批判性思维,能不能发展自己的论点,用逻辑和恰当、清晰的例证支持自己的观念,能不能在首尾一贯的推演中,使之深化。文章是否组织得有序,论题是不是统一在焦点,是不是自如地演进,语词是不是丰富而句法结构是不是有变化。他们的题目不叫命题,而是提示,他们的要求,不是按题为文,而是讨论和评论;很明显,这些要求,和抒情审美散文毫无关系,从文类来说,这些都是议论文的要求。
教育观念中培养目标的缺失
这样的缺失长期存在,是因为有一种视而不见的势力在顽强拒斥。
为什么出现这样巨大的差异呢?当然,可以用欧美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来解释,例如,我们是一个诗歌传统源远流长的国家(“不学诗无以言”,以诗取士),但是这种解释并不有力,因为即使像新加坡这样受到大中华文化圈巨大影响的国家,他们的高考作文题,也是理性的议论为纲的:如“科学提倡怀疑精神,宗教信仰镇压(quell)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哲学只是提问而并不回答,为什么学习它?”“海外留学是一项被高估的经历,你认为呢?”“阅读幻想小说只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除此没任何其他意义,你同意吗?”“全球暖化会如何影响今后的政治?”“外国人对你的国家带来的问题比他们带来的利益多?”“讨论一下生活中自我约束的价值”“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只会一种语言绝对是一项劣势”“我们崇拜年轻人而嘲笑老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新加坡规定,高考作文只能写议论文,但考生可以在这些考题中选择其一。网上有人称赞这样的考题:“对比我国2008年高考试题,感到主题更深沉,含量更丰富,论域更宏大。过细看,这些题其实分别包括政治、科学、艺术、人文和社会几大类,每类两道题左右。”作为一种导向,显然是要让学生在重大的社会问题面前拿出理性的见解来。
也许我们也不应该妄自菲薄,我们的考题自有不可忽略的优势,例如,比较贴近学生的感性经验诗化的追求也有利于审美价值的熏陶,但是,这种审美思维占优势的倾向,有一利必有一弊,对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诱导和规训却不能不严重忽略。新加坡方面认为,高中生与初中生不一样,必须培养理性思维能力。胡适当年强调,初中生着重演讲,高中生则应该在辩论中提高智慧,二者可谓殊途同归。
这样的缺失长期存在,是因为有一种视而不见的势力在顽强拒斥。有一年全国考题用了韩非子上的“智子疑邻”为题干,同样的墙壁倒塌,同样的可能有小偷的警告,由于儿子和邻人的感情亲疏不同,引发了相反的判断。却引起一些中学特级教师的反对,说是“脱离学生实际”。其实,说到高中生的“实际”,首先,他们的理性思维在数理化课程上已经训练得相当精深,许多对成人都有难度的原理和习题,合格的高中生对付起来得心应手。其次,高考是为大学选拔人才的。高校课程绝大部分是系统的理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别无选择的途径就是去适应大学这种“实际”。如果以美国式的批判性思维来衡量,湖南省命题中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阐释,就是可疑的:“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这是有道理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是,这种所谓的道理是片面的。事实上草色遥看近却无,是早春的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在正常情况下,草色常是远看则无,近察则有。俗语说,远看一朵花,近看一个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因为是远看,就看走了眼,把梅花看成是雪花。如果没有香气的提示,就弄错了。这样的错误,并不是没有价值,而是富有审美的情感价值,可是没有理性价值。“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这并不完全,应该加以批判:有时就不能远离,显微镜的功能就是彻底近观。从这个意义上看,今年全国大部分作文题都有挑战的余地,就是今年水准的上海题,也是经不起真正彻底的分析,“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为文。”这是从主体性的极端走另一主体性的极端,从哲学上来说,解决此等问题的法门乃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这叫做主体间性。
命题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可能是芥逗之微,但是,一粒沙中可以看世界,一滴水可以看大海。从命题的分析中,是不是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观念中培养目标方面的缺失?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系统阐述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其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保证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全面协调是指在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和因素,使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达到协调发展;可持续则要求经济发展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防止自然环境的不可逆转性损失,以保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要求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因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它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梁先生的书,有后学在读,真是令人高兴的一件事情。 这句话是这样一个意思。无论是哪种宗教,教义如何,其共同点(成为这个宗教的基础)都是无法用人类的理性知识去证明,并作为其理论的立论基础的。其立论的理论基础必然是以人类的感性认知作为基础的。(它的最终指向是人类的终极关怀,安抚人心,鼓励人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充满了对中国文化的大爱,它有效的规避了当时哪种文化更为先进的争吵,提出了文化的不可比拟性,以致于当时影响甚大,一版再版。 但是我们要承认,梁漱溟先生的在这本书中的论断,近似于巫断,并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他更多的是扩展了人们思维的方向,为现代新儒家的理论发展指明了方向。现代新儒家形而上的理论基础还是有熊十力先生奠定的,这是公论。 看了梁漱溟先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促使我由佛转儒,由西转东,回归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热情中来,希望它对你也有这样的帮助。国学不振,儒门淡泊,以此共勉。
三新内涵和重要意义如下:
1、内涵:
(1)新发展阶段:即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这一阶段旨在从定量增长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更加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2)新发展理念: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的发展观,要求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视野下,坚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处理好经济、社会、环境等各种关系。
(3)新发展格局:即构建以内需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提出"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强化自主创新、加强国际合作"等两个"支撑"和四个"引领"。这一格局可见于全世界都面临增长放缓、消费转型、贸易风险等问题之时,可以使得中国经济更加具有韧性和适应性。
2、重要意义:
(1)明确了发展方向:它们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根本原则和应对全球贸易动态的框架。这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2)适应新形势: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经济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三新"的出现,体现了我们对时代变革和全球发展趋势作出的规划和机制调整,有利于提升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3)推进区域均衡:"三新"为统筹城乡、推进区域同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安排,有效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各方面协作、互惠共赢、融合发展。
总之,“三新”不仅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思想,也是稳定国内外环境的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继续发挥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关于课堂教学的效益问题,特级教师邓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它是教学的命门。下面,我从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角度,结合我县赵晓丽老师《背影》一课谈几点看法。 首先,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充分凸显学生生长的课堂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之中,应始终贯穿着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发展。如果一堂课之中,学生始终占据课堂舞台的中央,在弥漫着语文气息的原野上,充分地感受着文字之美、章法之美、情感之美、理性之美,忘情地感悟、表达、吟诵,在感悟中建构、生成,在表达中碰撞、飞扬,在吟诵中沉醉、流连,在所有的这一切中尽情扮演着生命的角色,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在赵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这种景象,在她的课堂上,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在听、说、读、写、演。赵老师只是一个导演,有时甚至只充当一个剧务的角色。
其次,高效课堂应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整体文化人格的塑造。荣格说:“一切文化都将沉淀为人格。”语文教学说到底是对学生的一种人格培养,这种文化最终会提纯为人格,而这种文化人格才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最有用的东西。在所有文化人格中有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叫慈善情怀,是指基于人性的一切美好的情怀,包括悲悯、热爱、感恩、坦然、宽容、豁达等等。我们欣喜地看到,感恩情怀在这一节课中的有机落实,落实的主要手段,一是借助语言的研磨,章法的揣摩,仔细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父亲”的挚爱和“我”的愧疚和担忧;一是接通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体会“父亲”的艰难和父爱的深沉,其中让学生模拟爬月台一处,可谓课堂的神来之笔。总之,这种在课堂上建立起来的美好情怀,必将影响学生一生。
第三,高效课堂应充分体现合作学习的机制。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而作为建构主义重要分支的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十分强调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个体可以实现从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现实发展水平到潜在的发展水平的飞跃。因此,课堂教学要建立有效的合作学习机制。这种合作学习最基本的定义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然后在分工、合作、交流、碰撞之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当然由于对合作定义的误读以及对合作作用的过分夸大,使得如今不少课堂上的合作操作失范或失当,集中体现在剥夺学生的个体阅读时间,一涉及文本,便迅速分组进入合作状态。事实上,阅读在更多情况下是一种个人行为,它是一种基于心理期待与心理体验从而获得阅读快感的心理需要,因而在“高贵与高贵相遇”的阅读过程中,特别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心理气场。合作应是建立在个体阅读心理需要基础之上的学习需要,它是一个交流与分享的过程,是一个借助合力解决阅读困难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开展的前提应该是个体阅读。赵老师这一堂课尊重了这一阅读规律,在组织合作学习之前,赵老师明确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文中自主圈点批注,寻找答案,记录困惑,这种沉潜感悟的个体阅读方式,体现了对阅读主体的尊重,更为下一阶段的小组合作做了充分而有效地铺垫。
第四,高效课堂的要务是:激发兴趣、提高能力、教给方法、培养习惯。
先说激趣。赵老师的手段是:创设情境。课堂之初那一段极富深情也极其煽情的导语是教者精心创设的阅读情境,由于这一情境的真实性,使得现实中失去父亲的疼痛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叹之中一瞬间就与文本中对父爱的咏叹实现了完美的对接,为学生打开一条迅速抵达文本的情感通道;此外,“背影”的那一段影像资料是情境,而根据学生的认知、情感以及审美实际设计的一个个富于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更是课堂教学最常态也是最重要的情境。在赵老师设置的这一个个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点燃,学习成了他们最迫切的一种需要。
再说提高能力。就语文能力而言,有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养成,依靠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思维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之中学会概括内容、提取信息,学会全面、准确、流畅地表达,学会从辩证的角度去厘清、甄别。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对自身能力的缺陷进行修补、拨正。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便在这点点滴滴的训练中潜滋暗长,最终花团锦簇。赵老师这一堂课贯穿着以训练为提高能力的主线,在练的基础上评,在评的同时对学生的思维缺陷进行有效的弥补纠正,这样的能力训练必定是高效的。
至于教给方法,比如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时,赵老师提示要用主谓句;在指导朗读时,赵老师又从逻辑重音、语速、感情基调等三个方面进行规定,这些对学生特别有用的方法点拨在课堂上随处可见。我向来认为,课堂上要用精要的甚至类似数学公式的文字,概括出方法规律,让学生记下来,甚至当堂背诵,这种方法规律的积累,对学习是极其有用的。
再来看培养习惯。赵老师在课堂上要求:读文,要养成圈点勾画、批注的习惯;读书,要摇头晃脑,全情投入;读题,要善于抓关键词,等等。尽管这些在课堂只是雪泥鸿爪甚或惊鸿一瞥,但可以看出她在这方面的用心。
第五,高效课堂的结构应该是简约而清晰的。事实证明,繁复冗杂或是松散无序的课堂必定是低效的。繁复冗杂的后果是:喂得太多,学生根本吃不下,或勉强吞下去,根本无法消化。松散无序的后果是:学生如在云里雾中,晕头转向,不知南北西东。结构决定效能,只有简约清晰的结构,才能使课堂效能最大化。赵老师这一堂课,在导入新课后,直抵文本核心地带,尽情体会第六段写父亲背影那一段的文字之妙、细节之妙,然后再回到第二段到第五段的文字,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章法之妙。结构是简约而清晰的。
第六,高效课堂的手段应该是朴素而又务实的。新语文教育****韩军先生认为,语文课应该安静一点,简单一点,朴素一点。所谓朴素,就是不花哨、不做作,原汁原味原生态;务实就是不虚、不浮,实实在在做事。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在柳风花雨中走了一遭后,现在又收回它轻佻的步履,回到了朴实、务实的原点。我们看到,赵老师的这节课,卸掉了繁装,洗掉了铅华,基本上素面朝天。学生在课堂上瓷瓷实实、从从容容地读书、练习、呈现答案、交流评点,让我们真切地感到:真正的语文课又回来了。
第七,高效课堂应对关键部位重锤敲击。这里的关键部位是指体现课文主旨的词语、句子、段落,课文中重要的表现要素,以及学生阅读产生障碍的地方,等等。赵老师的这堂课主要抓住最能体现父爱的第六段文字和最能体现章法之巧的第二段至第五段文字,用揣摩词语、表演体悟、概括提炼、倾情朗读的锤子来敲,响鼓重锤,这一声声敲得有力,敲得响亮,敲出了语文教学的大气派。
第八,高效课堂应该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除了能给学习营造出生动形象的声画情境外,最重要的是它能提供教学需要的海量的信息,能快捷地输送题目从而节约大量的教学时间,能为学生答案的呈现提供方便。赵老师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为教学提供了充分的帮助,特别是“月台父亲买橘”那段影像资料的播放,让学生在文字与声画的交奏之中完成了灵魂深处的一次情感的洗礼,其心灵的震荡是深远的。
第九,高效课堂应该有机整合“有效预习”和“强效作业”。课前要有预习题的布置,课堂之初,要对预习题进行检查,预习题要从基础知识以及阅读的整体感知等角度来设计。赵老师从字的音、形、义以及对《背影》主要事件的概括几个方面布置预习,课堂之初,对预习题逐条认真检查,检查时还揭示方法规律。此外,语文课一定要有练习的落实。练习可以是检测一类,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呈现答案,当堂评讲,也可以是随机即兴一类,穿插在课堂的任何一个环节。不管是哪一类,我们要牢记一点:学生在课上必须有充分的动笔练习的机会,否则这样的课堂就不可能高效!总之,“有效预习”是铺垫,“强效作业”是夯实、巩固,它们是构成课堂生态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看到赵老师课堂上这两根链条与“高效课堂”强有力的咬合。正因为如此,课堂效率才在这三者的默契呼应中得到进一步强化。
第十,就语文课而言,高效课堂应该关注文字。陈钟梁先生曾说:“语文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文字的深处。”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应该探进文字的院落中去,钻到文字的毛孔里去,从文字出发,探究文本的微言大义。如果漠视文字的妙处,要么虚伪地“人文”,要么匆忙跑到课文以外去,那么,再充分的煽情,再热闹的“拓展”,也只是意义不大、收效甚微的忸怩作态、瞎折腾。赵老师是重视文字的,特别对“攀”、“缩”“倾”等动词的反复玩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於德甫,语文教研员,现居江苏海安。本文编校:剑 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