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杂诗四首(其一)·黄景仁
风亭月榭记绸缪,梦里听歌醉里愁。
牵袂几曾终絮语,掩关从此入离忧。
明灯锦幄珊珊骨,细马春山剪剪眸。
最忆濒行尚回首,此心如水只东流。
这是一首回忆往昔恋情的诗,全组诗共四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据后几首中“柘舞平康旧擅名,独将青眼到书生”,等语来看,诗人回忆的对象是一位青楼女子,当时两心相契,感情十分投合,然而旋即分手,遂成终身遗恨。据“而今潘鬓渐成绿,记否羊车并载时”诸语来看,则此诗应是诗人后期的作品。虽然时隔很久,然而当诗人想起了与她共度的美好时光,犹如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风亭月榭,是情人们常去幽会的地方,它似乎记录了诗人与恋人的绸缪之情。当时听歌酣饮,欢会无息,然而似乎已预计到了日后的分别,一种淡淡的忧愁已趁着醉意爬上了情人们的心头。她常常牵动着诗人的衣袖,絮语聒聒,卿卿我我;然而当她掩门离去,诗人便沉入了无尽的离愁之中。
“明灯”句是回忆她在华灯明烛、锦幄高张之下的丰姿秀骨。以“珊珊”来形容“骨”,令人想见其步履缓慢,飘逸多姿的体态,然又不乏挺拔潇洒的风骨。“细马”句则是追忆他们双双出游时的情景,她那明眸炯炯有神,摄人心魄;“剪剪”本形容风的削人脸面,唐朝韩偓的《寒食夜》诗中就有“恻恻轻寒剪剪风”之句,然此处黄仲则用来形容情人的眸子,极言其销魂摄魄的魅力。
尾联写他们分手之时,她又频频回首,默默无语而依依难舍,无限眷恋之情溢于言外。结束句“此心如水只东流”,是她内心的道白。意谓我已以心相许,愿与君永结同好,犹如汤汤的河水东流,永不改变方向。这也许是她曾向诗人表白过的誓盟,也许是诗人自己从她那百般留恋难舍的情态中体会到了她内心的思绪。由此可见到两人情感的诚笃。
此诗用了一种很有特色的艺术手法。诗人通过回忆,重新唤起了往昔与恋人相处时的欢乐与两人间的柔情密意,而回忆的链索又是断断续续的,它如意识流派的小说和新印象派的**,不受时空的限制,择取了最具典型意义、最富于特征的片断,构成了它强烈的艺术效果。诗人的笔也是跳动的,具有很强的选择能力。“风亭月榭”固然是泛指恋人的相会之地,然在诗人心中却有着某种特殊的魅力,因它印下了诗人青年时代的雪泥鸿爪,记下了他与恋人的缱绻之情,因而此处的“风亭月榭”也就有了特殊的内涵,具有一种牵动人心的力量。牵衣絮语,表现了恋人间的情意绵绵,诗人只用了一句来刻画此种情状,旋即又从她掩户离去后的相思之苦来反衬出他们之间的浓情密意,诗人所择取的两个场景都是很有典型性的,其中人物的动态、言语、心理宛然可见,读之如睹其面,如闻其声。“明灯”两句也是选取了户内与户外两个典型的环境来勾勒出她楚楚动人的容姿,一写其“骨”,一言其“眸”,然一个活生生的立体的佳人形象已呼之欲出,由此可见诗人取材摄象与驾驭语言的功夫。“最忆”一联则达到了全诗的 ,诗人将其记忆中最珍贵的一幕显示给了读者,恋人间依依难舍的千般柔情都在“濒行尚回首”五字中曲曲传出。诗人的生花妙笔抓住了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将深厚诚挚的感情具体落实在一个细小的动作中,令人看到了她内心世界。于是,最后迸发出“此心如水只东流”的誓语。整篇的布局是松散的,是若干场境与细节的汇合,然它又是统一的,在一种强烈的感情基调中得到统一,这就造成了此诗的艺术魅力,读来恻恻感人,难以忘怀。
1、原文
《江楼旧感 / 江楼感旧》
赵嘏〔唐代〕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2、译文
我独自登上江楼不由得思绪万千,眼前月光皎皎如水流淌,江水澄莹如天。
曾经与我一同来此赏景观月的人现在在哪里呀?这儿的风景一如去年,没有变化。
3、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抒写了对友人的忆念及独登江楼时的惆怅之情。前二句写诗人夜登江楼,所见只有江天月色。后二句由今思昔,写出风光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慨。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诗人运笔自如,写旧事则虚实相间,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隽永的韵味。
诗歌鉴赏步骤
1 语言分析
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首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评价和鉴赏。语言分析一般侧重从遣词造句、语句含义理解等方面进行。
遣词造句,一般要涉及到词义、典故、以及用词、用句的精妙所在等。考查重点是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和句子。例如,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鉴赏分析;对“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破”“弄”两字的品味等。
语句含义理解,一般考查某一语句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而所选语句往往是那些言简意丰的“立片言以居要”的关键语句。例如,对“前度刘郎今又来”语句含义的理解、对“落花时节又逢君”语句含义的咀嚼等。再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中在描写大自然的凋敝之外所包蕴的对国恨家仇的悲愤和人生无常的喟叹,“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在写燕子之外所包蕴的天涯游子的惆怅心态和羁旅情怀,往往是考查的重点所在。
2.形象分析
把握诗词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
包括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
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铃》中的“我”)
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事象(动作形象,如《约客》中的“敲棋子落灯花”)
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
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
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这一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等等。
3.评价写作技巧和风格。
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重于从以下方面进行:
体会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
分析诗歌的结构技巧;
分析其他写作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顶针、衬托、反问
(赋比兴、象征)
2)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 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
4)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语序倒置等。
5)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6)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7)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用典:一般是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等
想象:更开阔,别出心裁
衬托或烘托:又分正衬和反衬,借。。。突出。。。
渲染: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象征:表达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特征
抑扬:突出于强调
白描:简练的笔墨,刻画鲜明生动的形象
分析诗歌的风格应结合时代特征和作者的生平尤其是写作这首诗歌的背景来进行。例如,李清照南渡前后诗歌风格的变化就是很好的体现。
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5.强化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的训练要求就是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例清晰、逻辑合理。
卷面清爽的要求不必细说。虽然鉴赏的文字较作文少很多,但是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笔先”的原则,先构思后再落笔,避免涂涂抹抹。卷面清爽,阅卷教师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无形中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印象分。
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抵牾。
条理清晰,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逻辑合理,指的是即便你的见解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高论,也应当能够自圆其说。
诗歌内容
1 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2 边塞诗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3 咏怀诗
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
4 咏史诗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
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清贫乐•村居》,使用的语言就属于清新明丽。
(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用平淡的语言,如话家常,写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李煜后期的词《虞美人》,用语平淡,但感人至深。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歌《无题》,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一段等。
(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如李清照早期的词《点降唇•蹴罢秋千》,白居易的诗《草》等。
(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咏史诗,李清照后期的词等。
(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如贾岛的诗,苏轼的词
古诗鉴赏题的六种答题范式
1 分析意境类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解题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范式:描图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的第12题)
春行即景(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明确: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描图景)。但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有“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点氛围),从中更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析情感)。
2 分析技巧型
提问: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解题分析:表现手法是诗(词)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答题范式:明手法(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示例: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浙江卷第16题)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青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依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明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阐运用),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析效果)。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花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也娇羞之态(阐运用),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析效果)。
3 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口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唱、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答题范式:明特色(有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重庆三检)
观祈雨(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试作简要的赏析。
明确: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明特色)。第一句中的“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列例证)。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和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析感情)。
4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那一个字?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经过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读,应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全国卷第三世界题)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中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明确:“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呤,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含义,描景象)。“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点情境)
5 一词(句)统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字、一词或一句就能成为全诗的线索,构成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它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学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范式:思结构(它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虑主旨(它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辽宁卷第16题)
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头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头:山多大石貌。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明确: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的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思结构),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虑主旨)
6 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一定要从原诗(词)中找到理由、原因。
答题范式:找要点(找到原诗句中的关键点)+分条述(用翻译的形式)
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浙江卷第16卷题)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游子思乡归: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已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找要点,分条述)。
思妇盼归人:上片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高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找要点,分条述)。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重点概念阐释
1.烘托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的美貌。也可以是烘托物,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浓厚感情。
2.用典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另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如王勃在《藤王阁序》中几乎句句用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姜夔在《扬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诗,形成了虚实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凉。
3.虚实
这是古人论述文章时常用的概念,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眼前为实,想象为虚……诗歌常用这一手法,拓展诗歌的意境。如柳永的《雨霖铃》,眼前作别为实,别后想象为虚,虚实相生,产生无穷的余味。又如李煜的《虞美人》,前六句一实一虚,即“春花秋月何时了(实),往事知多少(虚)。小楼昨夜又东风(实),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虚)。雕栏玉砌应犹在(实),只是朱颜改(虚)”,虚实相济,寄托了自己故国的哀思。再如姜夔的《扬州慢》,眼前衰败不堪的景为实,假设的想象为虚。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大大增加作品的容量。
高考古诗词鉴赏突破八法
1 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
例如: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2 从诗词描写景色的“冷”“暖”色调突破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词句,再体味所写之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这首诗中的写景主要是在二、三联,诗人先用“澄江少平岸,幽树晚多花”写出开阔而幽美的草堂四周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自由啊!诗人正是通过绘制这样的“暖”色之景,抒发了一种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
3 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例如: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诗中首句用“梧桐”、“秋叶”这些带有凄凉悲伤的意象来渲染萧瑟冷寂的气氛,第三句中的“熏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寒夜的环境。结合末句便知,这是由于诗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感到来自南宫(皇帝的居处)的漏声凄清、漫长。
4 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突破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
例如: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5 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突破
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
例如: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诗中的第三联描写生动,“落”“明”二字精练传神,是该联的诗眼。“落”给“泗水”以动感,好像从天上落下一般,使静态的形象动态化;“明”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动感,不说徂徕山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联系全诗,不难发现诗人把山水写得如此隽美、秀丽,是为了衬托他与友人的情谊纯洁无邪。
6 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突破
“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
例如: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 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宏大襟怀。
7 从诗词中典故的含义突破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
例如: 遣 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掌中轻”典出《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骸。再看第三句,诗中“十年”与“一觉”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显示出诗人感慨之深。纵观全诗,可以发现诗人所遣之怀,不仅有忏悔之意,还有前程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8 从诗词的注解突破
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
例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
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流放途中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见,诗人应是带着轻快的心情写作此诗的。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好月。这样的有情有意之景便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快的心情。
“感?”的词语:
感慨 感动 感恩 感激 感触 感性 感情 感悟 感叹 感觉 感受 感喟 感念
感召 感谢 感染 感怀 感知 感伤 感言 感人 感慰 感官 感冒 感化 感想
感佩 感应 感荷 感概 感奋 感戴 感思 感格 感切 感铭 感发 感通 感遇
感恸 感悦 感兴 感孚 感时 感恋 感怆 感慕 感唏 感愧 感愤 感物 感梦
感怿 感致 感寤 感彻 感泣 感欷 感嘅 感服 感甄 感颂 感纫 感和 感结
感仰 感愁 感励 感篆 感会 感悚 感光 感怍 感心 感招 感悼 感羡 感纳
感麟 感忾 感风 感咏 感世 感逝 感顾 感恻 感畅 感事 感忭 感生 感郁
感附 感验 感涕 感爱 感宕 感哽 感寓 感旧 感咽 感痛 感喜 感荡 感厉
感忽 感恚 感帨 感诱 感达 感突 感怒 感契 感印 感感 感导 感戢 感德
感浃 感尉 感愕 感竦 感洞 感疾 感传 感惭 感噎 感说 感忿 感悔 感或
感劝 感刺 感损 感刻 感悰 感讽 感移 感私 感恨 感电 感授 感目 感分
感音 感疢 感帝 感耳 感逆 感跃 感惧 感革 感变 感士 感制
“?感”的词语:
伤感 灵感 情感 敏感 性感 互感 美感 预感 质感 好感 反感 铭感 动感
通感 快感 善感 观感 同感 应感 交感 语感 深感 有感 随感 相感 孚感
孝感 心感 悲感 流感 欣感 味感 荷感 睿感 口感 触感 恶感 追感 知感
直感 实感 诚感 化感 肉感 痛感 怀感 玄感 至感 遥感 万感 无感 百感
哀感 永感 激感 乐感 咸感 杂感 外感 凄感 惭感 多感 愧感 默感 可感
衔感 珍感 手感 传感 统感 洞感 冥感 微感 幽感 感感 潜感 豫感 愁感
欢感 怨感 压感 神感 电感 忧感 酸感 崩感 饭感 类感 私感 顺感 顶感
齅感
“感???”的词语:
感同身受 感激涕零 感人肺腑 感慨万千 感恩戴德 感性认识 感恩图报
感情用事 感激不尽 感慨系之 感慨万端 感极涕零 感性运动 感慨激昂
感恩怀德 感人肺肝 感天动地 感性知识 感今怀昔 感觉器官 感今思昔
感今惟昔 感人心脾 感戴二天 感遇忘身 感深肺腑 感逝山阳 感旧之哀
感光材料 感应电流
“?感??”的词语:
百感交集 哀感顽艳 甚感诧异 铭感五内 铭感不忘 外感内伤 哀感中年
交感神经 哀感天地
“??感?”的词语:
心电感应 第六感觉 天人感应 项日感梦 托物感怀 抚时感事 讬物感怀
电磁感应 交叉感染
“???感”的词语:
多愁善感 霜露之感 多情善感 真情实感 陈遗饭感 多情多感 隔世之感 忠
驱义感 今昔之感 讬物寓感 托物寓感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人借景抒情,寄情入景,开篇景色就凄凉,江月亭下桦木独自透着芬芳,龙门个阁前驮炉凄声长长,山路曲折,小市孤寂,一个独、乱、孤更是将悲伤、孤凉的景色描写的淋漓尽致;后几句是诗人抒情,诗人步入晚年,晚年仍想马革裹尸 , 当年谁想过要在庄稼地里终了次生,想到此处,泪眼朦胧!全诗借景抒情,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深刻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悲凉与忧伤,抒发了作者渴望驰骋沙场,忠贞报国,却又无力实现的悲伤与凄凉
1 形容旧情的词语有哪些
老马恋栈[ lǎo mǎ liàn zhàn ]
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版。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出处权:《晋书·宣帝纪》:“驽马恋栈豆。”
煎胶续弦[ jiān jiāo xù xián ]
比喻交情密切或再续旧情。出处:唐杜甫《病后过王倚饮赠歌》:“麟角凤觜世莫辨,煎胶续弦奇自见。”
重温旧情
再续前缘[ zài xù qián yuán ]
两个人由于某种原因而缘分断了且分开了,一方或双方心中已然放下,可经过一段时间或几年后,二人又因某种原因而续上了缘分且又在一起了,三情中多指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爱贤念旧[ ài xián niàn jiù ]
爱贤念旧,爱慕贤者,怀念故旧。爱:爱慕。贤:贤能的人。念:思念。旧:旧有的交谊,故人。2 形容旧情的成语
老马恋栈 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煎胶续弦 比喻交情密切或再续旧情。
3 比喻思念旧情的成语
抚今怀昔抚:拍,摸,引申为注意,注视;怀:怀念;昔:过去。看看版现在,想想过去。权形容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或景物。
感今怀昔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感今思昔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怀土之情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
不忘故旧故旧:旧交、旧友。不忘记老朋友。
不弃故旧弃:抛弃;故旧:旧交。不轻易抛弃老朋友。
不忘久要久要:旧约,旧交。不忘记旧友情。
4 用来表示昔日情怀的词语或成语
触景生情
一往情深
情随事迁
旧情难忘
往日情怀
昔日恋情
物是人非
桃花依旧
往事如烟
风花雪月
5 形容忘不掉旧情的成语
藕断丝连 近义难舍难分
反义一刀两断
释义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6 表示怀旧的成语有哪些
爱贤念旧:旧:旧有的交情。爱慕贤者,思念旧谊。
逢新感旧专:逢:遇到,遭遇属;感旧:感念旧人旧事。遇到新相识而引起对故人的怀念。
感旧之哀:感念旧人旧事的哀叹。表示怀旧。
老马恋栈: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念旧怜才:旧:老交谊;怜:怜爱。思念旧谊,爱惜贤才。
人面桃花: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抚今怀昔抚:拍,摸,引申为注意,注视;怀:怀念;昔:过去。看看现在,想想过去。形容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或景物。
感今怀昔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感今思昔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怀土之情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
不忘故旧故旧:旧交、旧友。不忘记老朋友。
不弃故旧弃:抛弃;故旧:旧交。不轻易抛弃老朋友。
不忘久要久要:旧约,旧交。不忘记旧友情。
吊古寻幽吊:凭吊;幽:幽境。凭吊古迹,寻找幽境,感怀旧事。
鹤唳华亭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7 表示念旧的成语
感旧之哀感念旧人旧事的哀叹。表示怀旧。
贵人多忘事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态专度傲慢,不念旧交,属后用于讽刺人健忘。
老马恋栈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人面桃花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贵人多忘贵人:地位贵显的人。指地位显赫的人往往不念旧交或讥笑人健忘。
8 形容“忘不掉旧情”的成语有哪些
念兹在兹(niàn zī zài zī):念:思念;兹:此,这个。泛指念念不忘某一件事情。例句:对于那段难忘的经历;他总是念兹在兹;时常梦见那条红纱巾。
2朝思暮想(zhāo sī mù xiǎng):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例句:能上“清华大学”是我朝思暮想的心愿。
3刻骨铭心(kè gǔ míng xīn):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例句:老师的谆谆教诲,我将刻骨铭心,永志不忘。
4魂牵梦萦(hún qiān mèng yíng):形容万分思念。例句:“近乡情怯,是为什么呢?为的是多年魂牵梦萦在作还乡梦,梦中当然一切都是好的,怕真的一见,不过如此,梦中的好印象,打得粉碎。”
5藕断丝连(ǒu àn sī lián):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例句:他俩虽然闹翻了,但毕竟是夫妻,仍是藕断丝连。
6重温旧梦(chóng wēn jiù mèng):温:复习,指回忆,体味。比喻再经历一次过去的光景。例句:多年远离故土的他,一踏上故乡的土地,仿佛重温旧梦般的陶醉。
7挥之不去(huī zhī bù qù):(事务)压在心头,无法排解;心里不愿见到的事物反复出现;例句:某些记忆或印象印在脑海里,怎么挥之不去。
8耿耿于怀(gěng gěng yú huái):耿耿:有心事的样子。不能忘怀,牵萦于心。例句:上次我没有满足他的无理要求,他一直耿耿于怀。
9 形容念旧的成语
感旧之哀复 感念旧人旧事制的哀叹。表示怀旧。
贵人多忘事 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
老马恋栈 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人面桃花 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贵人多忘 贵人:地位贵显的人。指地位显赫的人往往不念旧交或讥笑人健忘。
10 形容旧情的词语
煎胶续弦 比喻交情密切或再续旧情。
出处:唐杜甫《病后过王倚专饮赠歌》:“麟属角凤觜世莫辨,煎胶续弦奇自见。”
老马恋栈 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出处:《晋书·宣帝纪》:“驽马恋栈豆。”
绨袍之义 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
出处:唐·高适《咏史》诗:“尚有绨袍赠,应念范叔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