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文化”的含义?

如何理解“文化”的含义?,第1张

文化概论

第一章 文化是什么?

时下"文化"这个词很流行。但说起它来,许多人的理解是很窄很浅的。比如一谈到文化,人们想到的往往就是音像市场、书店书摊、游艺室、歌舞厅,就是读读报刊、看看**电视、演演文艺节目,搞搞书画之类。或者把它到处滥用,弄出一些类似"灯文化"quot;鬼文化"、"厕所文化"之类的名堂来。当人们这样看待文化时,心里也许对"文化是什么"有一些感觉,但是要认真地考究一下,却又常常说不出来,或者说不清楚,说不完全。

这种朦胧的感觉,说明对文化的理解需要上升一个层次,提高到哲学上来把握。只有在哲学上,才能给这样复杂而普遍的问题提供一套比较概括的说法。当然,哲学也是各种各样的。我们依照马克思的哲学,尝试着给文化一个说法。

一、文化即"人化"

文化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说来很复杂。据说仅有据可查的定义,统计出来就超过了160多种,可见其复杂程度。但许多复杂的问题,其秘密往往隐藏在简单的、基本的事实中,"文化"的秘密也是这样。在我们看来,文化问题实际就是"人"的问题。文化的本质应该从"人之成为人"的事实中去寻找。

国际上使用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等意思,就是说,它最初是指土地的开垦及植物栽培,以后指对人的身体、精神发育的培养,后来就进一步指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

国外最先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后来美国学者克鲁柯亨和凯利进一步指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性式样又包含隐性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尽管说法有许多种,但是看得出来其中有些基本的、共同的东西。

从哲学上说,文化即"人化",包括世界的"人化"和人的"人化"即"化人"。

所谓"文化即人化"的意思是:文化,是指人们按照一定尺度去改变环境、发展自己。这样的活动及其成果就是文化。换句话说,文化是人的这样一种存在方式、存在状态:人追求和享有一定的价值成果,并通过实现这些价值来更新和发展自己。

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从文化与"非文化"或"无文化"的区别谈起。

首先,"文化"是指与"自在的、混沌的、蒙昧的自然状态"相反、相对的"人的状态"、"社会的状态"。与"文化"相对立的词,主要是"自然"、"天然"、"本能"、"野蛮"等。 "文化"与"自然"相对而言,就是说,它不是天然的、自然而然的,而是人改变世界(包括人本身)的自然面貌造成的。自然界原本就存在,如果没有人和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它自然而然地存在下去,那就无所谓"文化"。人之外的自然存在是自在的,没有自觉意识的支配。没有人,天地自行运转、江河自行奔流、草木自行荣枯,一切是纯然的自然。它们没有意志,没有目的,没有情感,没有灵明之性,没有刻意的追求和造作。自然界的东西,即使在人看来非常合乎规律、非常和谐和壮美,但也只是给人以那样的体验,并非是它们有意取悦于人。许多物种适应环境的本能巧妙得令人叫绝,似乎有某种绝顶聪明的智慧在支配,但那是自然本身相互调适、相互选择的结果。我们不能说它们有严格意义上的目的和自觉意识。

人的出现,中断了自然界的纯自然性,使自然界分化出不同于天然世界的人为世界。文化是就人超越纯自然状态而言,就是指人非天然、非自在、非本能地(而是人工地、自觉自由地)生存、发展、演化这样一种情形。文化是就人与纯粹的自然状态相对,而使自然状态"人化"的特殊状态。

撇开纯生理现象不说(文化当然不是指纯生理问题),人是唯一不同于自然状态的存在物,是唯一具有独特的情感、智慧、人格等品质的存在物。这种唯有人才有的独特个性,乃是文化的。人以自己的自觉自由意识,以自己的灵明之性,以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从混沌的自然状态中独立出来,从浑浑噩噩的蒙昧状态中醒来,开始了自己的创造性活动。人既按照自然的规律性,又按照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审美理想进行设计、劳动、创造,使自然合乎目的地改变。于是,世界上就有了不同于纯自然的、按照人的尺度改变了的东西。人开发江河,改良物种,探索宇宙,纯自然的东西好像一下子苏醒了,有了目的、意义等属人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原始森林是自然的,人培植、种植、保护甚至欣赏的树林是文化的;天然的石头是自然的,人打造、磨制和(为了欣赏而)移动过的石头是文化的;野生动物是自然的,人培育的家畜家禽是文化的,没有发现其审美价值的高山是自然的,发现其审美价值的风景是文化的;人不能解释的宇宙之谜是自然的,人提出了的解释(其真实性如何,另当别论)是文化的,如此等等。

"文化"一词与"天然"或"自然"相对,意味着它是人超越纯自然状态、改变纯自然状态的活动及其成果,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及其成果,是人工的、技艺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克服自己的本能,依据理想和价值、创造理想和价值的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为扬弃天然的陌生、异己和黑暗感而对自然进行解释、"包装"的过程和成果,是人不满足于天然的规定和限定,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突破天然限制的活动及其成果,总之是人自觉地生存、发展这样一种情形,是使"自然世界"成为"人的世界"的特殊存在状态。这就是"人化"。"人化"向人而化",即人按照自己的标准、目的、理想和需要改变自然的世界,使世界打上人的印迹,从而更适合于人。

人将自然"人化"的表现,包括观念和实际两大方面:

(1)在观念上,也就是在思想和精神活动中,人把整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万物,都变成了自己的对象——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这是第一层,也是最广泛、最普遍、最彻底的"人化"方式。

"对象"这个词本身,就有是谁的"行为目标"的意思。在哲学上把成为对象的东西叫做"客体",就是指它是主体(行为者)的对象。"对象"和"客体"都只能相对于主体而言。人类把世界变成对象,就是确定了自己的主体地位quot;人类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就是人类作为主体,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己的角度和方式,去观察、描述、思考、想象和塑造世界。这样所得到的,必定就是一个"属人的"世界,即人类眼睛中的世界。

人类原本来自大自然。但是人类之为人类的一大特征,就是他能够从大自然中独立出来,自立于天地之间,并把自己同其他一切自然物加以区分,甚至以自己的角度看待一切。于是,地球上天空、陆地和海洋的自然存在物,就有了"资源"和非资源的区分,有了"好天气和坏天气"、"优越环境和恶劣环境"、"肥沃土地和贫瘠土地"的区分,大自然中自在生存的动物,也有了"益虫和害虫"之类的区分……等等。自然界原本固有的、在没有人的情况下一样存在的东西,经人用自己的眼光这么一"看",就成了与人有关的、能够或者不能够为人所用的东西;甚至自然界原本没有、或者无所谓有无的东西,比如想象、联想、神话、虚构、推理、预测、方案中的许多东西,经人用自己的眼光这么一看、用脑子这么一想,就能够在认识中和观念中联系起来、创造出来。比如自然界本来没有语言文字,没有思想,更没有宗教、科学、哲学和艺术,但是在人生活和思想中,这一切都出现了,并且它们都从一定的方面反映着这个世界。

这种"人化"通常表现为人创造的一套符号系统、话语系统、解释系统。用这套系统人可以首先从认识上、观念上,在头脑中整合纯自然的、混沌的世界。

总之,人一旦把什么东西当作了对象,也就是把它纳入了自己的范围,用自己的眼光加以反映、描述、判断和选择。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几乎没有例外。因此,"人类眼中的世界",就总是一个观念上被"人化"了的世界。

这种"人类自我中心"的态度,暂不论其是非曲直如何,得失利弊如何,首先要肯定一点:它是一个事实,是人类迄今为止生存发展所特有的一个基本事实。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么就无法说明人类是怎样生存和发展起来的。

(2)在实际上,即人类通过实践同世界打交道的现实过程和结果,也是:人类不断地把上述观念上quot;人化"变成行动,从而不仅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着自然,甚至还创造出了原本没有的"人工自然"。比如,自然给人提供的只是原始的森林、湖泊、草地和山洞,并没有衣服、粮食、生产工具,也没有房屋、道路和城市。人是在论据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为自己创造出所需要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人按自身的需要、理想等价值目标改变自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物化出成果,包括器物的、制度的、精神的,这套成果作为客观的东西,为人的生存发展服务。

人的实践归根结蒂就是自觉地改变自然,使自然适合于人。因此实践愈是发达,人类的文明越是发展,这quot;人造的世界"就越是广泛和普遍,人类就愈是远离自然状态而进入人工环境。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人都会感觉到:现在,要想让自己的双脚踏上一块天然的土地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我们的脚下即使不是柏油、水泥和大理石等人工的地面,也是久已被翻耕、整理、修饰过的土地。如今,我们人类越来越生活在一个"自我对象化"——把自己的创造物当作对象——的世界里:我们不是生活在自然的空气中,而是生活在空调下;我们很少饮用自然的水,而是代之以各种饮料。我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越来越远离自然,不是面对面地实际的交往,而是越来越依赖广告、传媒,越来越依赖电话、传真、电子邮件(email),我们越来越依赖汽车、电力和其他人工制品……总之,我们越来越远离自然的母土,生存在越来越人工化的世界中。

虽然"越来越远离自然"并不是事情的全部(因为事情还有另一面,即:这种"远离"也意味着更深地进入和依赖于自然。譬如对电力的依赖,实际上也就是对发电材料如煤、水力、石油、太阳能、核能等天然资源的依赖),不是唯一的趋势,但它毕竟是一个基本的、越来越强有力的事实。在这个事实面前,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觉察到了问题,产生了不小的疑问和顾虑:这样越来越远离自然究竟好不好?不论答案如何,有一点同样是必须承认的,这就是:不论人类对自然越来越"远离"还是越来越"依赖",都意味着要以人的尺度来改变自然,就像无论是破坏环境还是保护环境,都意味着要通过行动,使自然更适合于人、有利于人一样。

无论在观念中还是实际上将自然"人化",都意味着人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赋予自然以属人的品质,把自己的要求、理想、意向通过创造成为现实,这就是"文化"、"人化"或"客体的主体化"。更进一步说,"人化"意味着在人的作用和干预下,世界有了某种意义,有了一套价值坐标。"人化"的过程凝聚了人的需要、目的等价值内容。人要从中实现和体验真、善、美、利益和幸福、和谐和自由、崇高和神圣等价值。这是人改变自然的动机和动力。因此从内容方面看来,我们有理由把"价值"看作是"人化"的精神实质,是文化的核心。

人类因为追求、创造和享有一定的价值系统显示出文化,文化因为有价值渗透于其中而具有了人的特色和面目。

二、人的"向文而化"

"文化"既指自然的"人"化,也指人的人化即"文"化。人在使外部自然界"人化"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自然界"人化",即脱离兽性、原始蒙昧等状态,从而"更加成为人","越来越象人"。这可以称作人的"向文而化",简称"化人"。

由于人不同于动物及其它自然物,是非自然地、非本能地生存的。这就引出一系列问题:人和人的创造物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人如何以及应该如何生存?人的生活应该体现一种什么精神?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何在?人的发展趋势指向何处?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是文化的核心问题。

"文化"与兽性、动物性、本能状态等相对。它是人否定自身的原始本能、扬弃自身最粗俗物欲的活动方式和成果。就自然界的存在物来说,人离动物最近,人身上深深地保留着动物的痕迹。从纯生理角度说,人也是动物,所以人与动物最容易混淆。孟子说:"人去禽兽者几稀但人也最不愿把自己混同于动物。要侮辱一个人,最严厉的恐怕就是骂他"畜牲",甚或"禽兽不如"。"文化"一词恰恰就是从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角度说人,恰恰就是说人的非动物性、非兽性。换句话,文化恰恰是从动物性出发而超越了动物性的表现。如果没有文化,人和动物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说人"有幕quot;,就是指通过教育、修养和锻炼等,把人身上本属于动物的、纯生理的本性加以改造,使这些本性符合了社会的文明标准、人的标准,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

所以,一件事物、一种行为,若称得上是文化的,它必须有

文化性包装设计的目的是将传统文化的精神与艺术内涵有机的结合到产品中去,文化性设计要表现这样一些方面。一是要对传统饮食文化核心的准确认知。二是要昭示这种传统文化精神并扩大其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三是要利用传统文化的影响增加商品的文化附加值。使消费者在获得满意的物质享受的同时,得到更好的精神享受。综合文化人类学对于物质文化的研究成果,结合传统饮食文化的精神特点,可以将产生文化特质的一些基本物质要素作为传统特色食品包装的文化性设计的主要参照。

1、造型题材:造型题材赋予商品独特的文化涵义,传统特色食品的形成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和不同风俗习惯,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反映出当时当地的社会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的文化审美意识。巧妙的运用造型题材,可以强化设计的文化性。例如在传统酒类的包装设计中导入传统器物造型的因素在传统食品的包装中加入传统编织物的因素等,可以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2、色彩:色彩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反映的是不同文化对色彩的认知差异。与民间大红大绿的色彩习俗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文人士大夫清淡雅致的色彩情趣。而东西方文化对色彩的不同情感认知则反映了不同的审美指向。包装设计中要注意运用色彩的表现力!选择合适的色彩形式可以恰当的表现色彩的文化含义。

3、材质:材质是包装设计中为产品的包装而选用的原材料。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对于原材料的选择和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因而产生特殊的文化意义。有些传统特色食品的包装因材质应用而显现出来的文化品位,表现出设计者对产品中文化理念的认识。比如日本的一些传统特色食品中采用天然草绳和天然纺织物的辅助性包装,既表现了传统文化的人文品质,又表现了食品的纯天然,绿色的理念,体现出特殊的文化含义。

4、功能:功能是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双重体现。物质功能是满足消费者物资层面的需求,而精神功能则反映出消费者因社会意识、价值取向、审美旨趣、民族宗教的差异而产生的精神与情感需求。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消费者对于精神功能的需求也逐渐扩大。

5、工艺:工艺是指产品包装的制作加工方式。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是不同文化要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具体体现,恰当的工艺方式可以有效的反映产品的文化品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可以使包装兼有现代审美的时尚需求和传统美学的内在品质。

何谓文化,鄙人不才,略述如下:

首先说一下汉语文化的涵义。中国古籍中的文化是“文”和“化”的复合词。甲骨文上“文”象一个身上有花纹的人。其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后有文字、花纹之意,又同文章、文采文德。古文中“化”有改变、化生和造化等含义。“文”和“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战国时代。《易 -贲卦》的象辞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和“化”组成一词,始于西汉。刘向在《说苑-指武》中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所以,中国古时的文化意为“文治和教化”,属于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

其次,在看看西方语言中文化的涵义。西方文化源于拉丁文,其原意为“土地耕耘和作物培育”。引申为“培养、教育、发展和尊重”西方的文化有两重意思:一是人对土地的耕作,是外在的自然人化;二是通过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的素质,使内在得自然人化。这就具有现代“文化”意义的雏型。

再次,当今文化概念的涵义。文化作为专业术语源于人类学的著作。由英国的人类学之父泰勒于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开篇第一段就指出:“从广义的人种论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得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此后,各个学科都根据这个概念进行各自的理解和诠释,以致于文化各概念多达250多种。

再其次,中国学术界对文化的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对文化的定义是:“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的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同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

综上述,文化:就是人化, “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

进一步理解文化的涵义: a,文化是人的创造物,而不是自然物。 b,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的,是为社会所普遍具有和享受的,不是专属于个人的。 c,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创造,这种创造体现在人们社会实践的方式中,体现在人们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

人在社会实践中,通过改造自然,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融入到各种产品之中,又丰富了技能,这种人化了的产品和技能就是文化。再进一步说,所谓文化,是指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协调群体关系、在调节自身情感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形式。这些风格、样式、特征与其所属的民族、地域、时代之间的关系而论,文化本身并无贵贱之分;就文化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的角度来看,没有进步与落后差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487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