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媳妇大姑娘的顺口溜

小媳妇大姑娘的顺口溜,第1张

小媳妇大姑娘的顺口溜,女人貌美如花,十八姑娘一枝花,女人十八一朵花。

驴的屁股大姑娘的腰,木匠的斧子剃头刀。大姑娘笑小媳妇哼,娃娃叫爹头一声。窗户纸糊在外,反穿皮袄毛露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个大烟袋。大姑娘笑小媳妇哼,娃娃叫爹头一声。这是农村的老话,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版本。

山西:女娃子笑,小娘们哼,新娘洞房叫老公,娃子叫爹第一声。河南:大闺女浪,小娘们哼,儿媳早起喊公公,孩儿喊大第一声。山东:大姑娘脸红,小伙吼,洞房新娘直哼哼,媳妇喊婆第一声。

地方习俗

大姑娘是指没有结婚的女子,在中国很多地方叫法各不相同。东北人叫妞,河南人叫闺女,山东人叫妮,武汉人叫细妹仔,四川人叫幺妹,陕西,山西叫女娃。不管怎么说,大姑娘是早晨8、9点的太阳,充满活力,充满魅力。也像含苞欲放的花朵,绚丽多姿。在封建时代,女孩是不能开怀大笑,都是抿嘴笑,以免露出牙齿,贻笑大方,叫长辈非议。

而女孩的天性就是娇羞,但是大姑娘在非常时候,也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一种情况是从闺蜜处听到了幽默的笑话,忍俊不禁。第二种情况是遇到了心爱的男人,有了精神寄托。第三种情况是临近,就要跟心爱的人在一起了。所以大姑娘不笑则罢,笑则是遇到了非常开心的时候,无法情不自禁,这样的笑是人生一大美景。

前言:说到爱情,这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可以说人类一出现,爱情也就伴随着人类而出现,从古至今,有无数个诗人、英雄、帝王等人都会思考爱情这一段问题,没有人能够得出真正的爱情结论,也没有人能够不经历爱情而泛泛而谈爱情,往往能够懂爱情的人通常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爱情到底是何种滋味,到底是什么样的事物?在当今现代,一个倡导自由恋爱的时代,很多人不再拘泥过去传统的形式,不再固守年纪相仿,反而有很多年龄相差比较大的人能够勇敢的在一起。今天我们要说的一个典型案例是46岁重庆大妈二婚,嫁给23岁小伙,结婚5年不吵架,如今生活得怎么样了呢?

       

一、敲开心门的爱

这一位23岁小伙,他叫做谭万平,他出生的家庭很普通,他是家庭里面的独子。他的父母对他是非常关爱,所以说谭万平是生活在一个非常稳定又和谐的家庭。那个时候的谭万平还没有谈过恋爱,也不知晓爱情到底是何种事物,他更没有想到原来自己的爱情会因为一场自行车比赛而出现,那一场自行车比赛是他与女友李良友的第一次见面。

二、知己好友

第一次见面之前,两个人其实早已在微信群聊中有过交谈,不过微信群聊里面的交谈也仅仅止步于他们最热爱的骑行,他们从不去打探对方的隐私,只是交流彼此的观点。在没有见面的时候,两个人其实只是把对方当成朋友,甚至可以说是知己好友,人生得一知己不容易,在谭万平的心里面,他就有点想要认识这一位和自己聊得来的朋到底是何方人才。

三、喜结连理,如今怎么样?

当他心心念念的朋友在自行车比赛中被他遇见了,谭万平可是心惊肉跳,他没有想到原来跟自己志同道合的居然是一位46岁的大妈,不过大妈身上洋溢的是青春、活泼和年轻的气质还一点都不显老,尤其是骑行比赛当中,他看着46岁的李良勇奋力拼搏,他的内心更是汹涌澎湃,然而意外悄无声息发生,被送往医院的李良友得到了谭万平的照顾,这一照顾也就让两个人产生了爱情。

在李良友心中,她一开始仅仅把谭万平当成小孩子,可是没想到这个被自己当成小孩子的男生,却成为了自己未来人生当中的依靠和伴侣,甚至是灵魂上的知己好友。然而他们的结合并没有得到唐文平父母的同意,谭万平的父母甚至闹到了李良友的单位,这给李良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这是事关两个人的爱情,谭文平一力承担,直接跟李良友领证,他告诉李良友,“他爱谁和想跟谁结婚全部都由他自己决定”。直到现在5年过去了,两个人生活不吵不闹,不过他们也会小吵小闹,从没有出现破坏感情的事情,这样和谐的生活也得到了谭文平父母的接纳。

结束语:爱情从字面上就可以得知,先有爱才有深厚的情谊,只有这样的爱情才值得叫人生死相许。

俗语一。女娃真是少,光棍满村跑。

新俗语二。结婚啥都都涨,涨涨涨涨涨。

新俗语三。结婚抓紧忙,忙完舅子忙。

新俗语四。结婚票子涨,房车也跟涨。

以下是娶妻俗语,供大家参考。

1买马不买缰,娶妻不问娘。

2慌不择路,贫不择妻。

3鸟美美的是羽毛,人美美的是灵魂。4花美在外边,人美在里边。

5天下事难如人愿,有情人终成眷属。6女大四,没意思。

7种好一半麦,妻好一辈福。

8不婚不嫁,不成天下。

9左拣右拣,拣个漏灯盏。

10男子无妻家无主,女子无夫室地梁。11结婚不宜早,只要配的好。

12世上三样宝,丑妻薄田破棉袄。13别看人的容颜, 要看人的心灵。14夫妻不和,奸人来乘。

15要得身体好,娶妻莫过早。

16一辈没好妻,三辈没好子。

17要热是火口子,要亲是两口

18心邪做贼,嘴馋做媒。

19莫看容颜, 要看心眼。

20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21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22男人无妻不成家,女人无夫浪淘沙。23要热是火口子,要亲是两口子。

24买屋看墙,娶妻看娘。

25别看人的容颜,要看人的心灵。

26娶妻娶德不娶色,交友交心不交财。27鸟美美的是羽毛,人美美的是灵魂。28只要嫁得好,不要嫁得早。

29左拣右拣,拣个漏灯盏。

30买马不买缰, 娶妻不问娘。

31女大三,抱金砖。32种庄稼怕误了节气,嫁姑娘怕选错女婿。

33天下无媒人,人间断了根。

34不婚不嫁,不成天下。

35会选选儿郎,不会选图家当。

36夫妻不和,奸人来乘。

37姨做婆,孩不多。

38慌不择路,贫不择妻。

39花美在外边,人美在里边。

40男子无妻家无主,女子无夫室地梁。美41回头亲,穷断筋。

42不能只看她长得俊不俊,要看她的内美不美。

43女大四,没意思。

44结婚不宜早,只要配的好。

45-辈没好妻 ,三辈没好子。

46买锅的敲敲再买,姑娘了 解了再娶。

47天下事难如人愿,有情人终成眷属。48金选银选,选个破灯盏。

49要得身体好,娶妻莫过早。

50女怕选错郎,人怕选错行。

51世上三样宝,丑妻薄田破棉袄。 52女大三米抱金砖。

53结婚不宜早,只要配得好。

54买猪不买圈,媳妇靠教劝。

55回头亲,穷断筋。

56只要嫁得好,不要嫁得早。

57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58买锅的敲敲再买,姑娘了解了再娶。

这几年城市发展迅速,农村也是大变样,人们的生活都越来越好,“娶妻”的标准也越来越高。现在经常听到大家说的一句话就是,女儿再也不是“赔钱”的了,生儿子才最赔钱,生得起娶不起,娶个媳妇太费钱,农村还兴起了好的关于娶妻的新俗语,大家来看看都有啥。

现在农村娶个媳妇要花多少钱呢?咱们大家一笔一笔来算一下,从固定资产和不动产算起,买个楼房在一般的小城市,最少也要八千左右一平,加上装修100万根本就拿不下来,买辆代步车怎么也得10万块,彩礼钱倒是根据家庭情况不同都不一样,但少说也得5万块钱吧,再加上首饰啊、改口费啊等等,最少也得5万,也就是说给儿子娶妻,没有个一百二三十万根本就娶不到,可能就要等着被挑拣甚至打光棍了。

关于这娶妻的各个环节,嘴巧的农村人还给编成了顺口溜,“万紫千红一片绿,一动不动在心头”。 在钱币里,紫色是五元钱的,红色自然就是毛爷爷,绿色是面值第二大的五十元,说到这里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了,万紫是五万块钱,千红是10万元,一片绿就是一堆50元,都是万为单位了,彩礼钱多少应该心里有数了吧,总之就是15万打底,上不封顶。再来看“一动不动”又是啥?这个可就厉害了,也是父母们最愁的一部分,“动”就是可以开动的 汽车 ,“不动”当然就是楼房不动产。

娶妻俗语:三斤三两,一动不动。 这句关于娶妻的俗语在鲁西南地区比较流行,三这个数字对山东人来说,可谓是情有独钟。从过去的“三万一千八,三家一起发”到现在的“三斤三两,一动不动”,体现了彩礼钱增长的一个质的飞跃,从万元跃入十万元行列。过去说“三万一千八,三家一起发”意思是彩礼钱给三万多块钱,娘家、婆家和新人三家一起都发财,可是如今早过了“三万一千八”的年头,变成了“三斤三两”。

把红票子的百元大钞放在一起称重,光三斤钱基本上就是13万左右,加上三两,差不多就是十四万多,将近15万元。也就是说这“三斤三两,一动不动”,怎么也得一处楼房、一辆车,外加15万的彩礼钱。

要娶媳妇的农村朋友们,学习一下这些新的娶妻俗语吧,不然等到亲家方提条件的时候听不明白,给钱给少了人家再翻脸不嫁,这可怎么好,如今生儿子可真是生不起,不如人家生“招行”的开心啊。

哈喽大家好 我是飘飘,我来自四川内江威远县的一个小山村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仅代表个人观点哦

以前农村流行的一句话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在之前都是男耕女织 男人是一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女人只负责在家带孩子,很少出去挣钱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就是嫁人,如果你出生不好只要你嫁的好,一样可以改命,那个年代的婚姻是缝缝补补又三年,离婚这个词,是大家都羞于提起的,哪怕将就也会过完余生 就像这双鞋,是我奶奶的,已经破成这样,她依旧外穿,因为来的不容易,所以格外珍惜,以前的婚姻都是相互帮衬,平平淡淡过一生

随着 社会 的进步提倡男女平等,女人慢慢的开始走出 社会 ,女人的使命多了很多,一边工作挣钱,一边带娃养家,而且现在的结婚成本高了很多

现在也流行一个说法,做一个幸福得耙耳朵,娶妻是一个家庭的一个大事,会耗费巨资

下面这张图就是,男方比女方大10多岁,男方母亲是残疾,家里也并不宽裕,自己筹钱休了房子花了20多万,30多岁的人,在这个时候,想的就是娶个老婆,生个孩子,婚礼的酒席,还有彩礼全部是借的钱,在农村,几万块钱,如果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劳动力,可能要23年才能还完,毕竟家里还得有经济支出

但是花了这个钱一样也不保险,现在,的离婚率越来越高,离婚就像过家家一样

在农村有这样的一个现象离了婚的女人很好在嫁,而离了婚的男人除非自己有本事,要不然很难再娶

我身边有几个大龄女青年30岁左右,去城市打拼以后她们有自己的经济收入。有车有房,我们闲暇聊起这个时候她们都会说,现在找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很难,不是她们要求高,她们说,她们自己都有的,找一个比自己差的真心觉得不甘心,但是,这个年纪再谈爱情,好像真的很奢侈,所以一直单着,虽然父母都很着急,但终究也迈不过那个坎

所以农村又流行起(娶妻)这个说法

它是一个 社会 现象,要想逾越它,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得自立自强,毕竟家和才能万事兴

有一个好的家庭,好的伴侣,才是一个好的归宿,我们讲的幸福,不是你多有钱,也不是你离了多少次婚,依然能再找

一个成功的人,不畏男女,有一个标准就是男人娶的好,女人嫁的好,一家人和和睦睦把小家庭过得越来越好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谢谢大家

从古至今,农村就有关于“娶妻”的俗语,和“江山代有人才在,各领风骚数百年”一样,俗语也在不断变化,以适应当前时代和农村风俗习惯。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俗语接地气的原因之一,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如今农村常见的几句关于“娶妻”的俗语。

这应该是最近几年在城市、农村和网络上,都比较流行的一句俗语。大家都知道武大郎的故事,他虽然身高五尺且长相丑陋,却娶了一个身材端庄、样貌美丽的娘子,结果就是媳妇出轨,并联合外人给他的药里下毒。 现在农村出现这句俗语,其实是告诉我们娶妻的时候不能太在意外貌,更重要的是看一个女人的内心。

此俗语还是很有道理的,在这个快节奏的 社会 ,人们很看重第一印象,却对他人内心和品质等忽略不见。日常的交往还好,最多是自己吃亏,以后注意不和此人来往即可。 但娶妻如果光看外表,结果娶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坏女人,那影响到的就是两个家庭,更为重要的是会对孩子也产生影响。

当然随着农村的发展和人们越来越重视美的享受,当前农村审美和以前也有变化,也并非说完全不能娶漂亮的女人。对于咱们农村出来的男人来说,只要两个人合适,长得什么样真的是无所谓。

这是最近这些年农村女方为男方提出的要求,有智慧的农民将其总结成了俗语,短短的十四个字,可以掏空男方家庭大半辈子的积蓄。 “万紫千红一片绿”指的是一万张五块的、一千张一百元的和一张五十元,加起来是十五万多。

“还得三边带点气”,三边:首先农村男人得单独待在一边,不和父母一起居住,这其实就是要我们农民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其次房子得在路边,也就是要求住的地方交通便利,能让女方得到城里人可以得到的享受。最后就是工作得和事业单位或公务员靠边,这其实是希望农民能有一定挣钱能力,婚后可以给予女方一定的物质享受。带点气则是说农村男人要有志气,婚后的生活可以保证得到发展。

此俗语归根到底是农村农民对当前天价彩礼的总结,也是农民对自身无奈的表达,个人觉得还是得想办法解决当前农村天价彩礼的问题。

我是一个80后,对于我这个年代的人来说几乎是衔接着老一辈娶妻的传统,新一辈娶妻的辛酸, 以前农村过彩礼、三斤一银、农村三间大瓦房,现在基本都成为了过去式,很多人都抱怨,人越来越现实了,其实小农人不这么认为,主要还是现在的人越来越能耐了, 社会 是公平的,有能力就会娶得起妻,没能力可能就会打着光棍, 就像特朗普的那句金句“也许这就是人生” ,那么到底有哪些新俗语在农村现在特别流行呢?下面小农人就来说两个我们这的。

小农人结婚的时候,因为经济条件有限就是拿了2万块钱,而且2万块钱还是借的,婚后也还了好长时间, 但现在我们这结婚没有188万现金,加上888克的三金,都不敢结这婚,这单单就是结婚当天的聘礼,算上其它酒席、烟酒、其它乱七八糟的东西,感觉没有50万都不敢办这婚礼,这就是农村。

而那句要嫁郎没爹娘,主要就是要嫁给没有爹娘的是最好的,毕竟在农村还有一句“婚礼忙完急赚钱,没钱如何给舅子” ,以前娶妻子都能为自己家着想,现在娶完妻子居然还有替媳妇家着想,虽然这句话有些露骨,但在我们这已经成为了嫁人的一个标准,毕竟没有老人压力小,现在这小姑娘都比较较弱很少会实心实意的照顾老人。

这句话就比较好理解了,家庭贫困的话,如果娶了一个漂亮的妻子,在这个比较势利的 社会 ,是很容易出现红杏出墙的问题,最后受伤的一定是自己。富不娶小,这就是说,如果你富有的话,不要娶小的,因为年龄小的媳妇多数都不会照顾人,你何必娶一个少奶奶回家,你还得照顾呢。

以上这两个新“娶妻”俗语,虽然都是比较现实,但现在这个农村娶妻的风气几乎都这样,小农人也是从见证了这些年农村的娶妻历程,从几千到几万,到现在几十万,真的是让人触目惊心,真的不知道这是嫁女还是卖女,好在我这结婚早,要不现在我也许还是光棍一个呢!!!

老祖宗说“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四大喜事,诚然这后面两大喜事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目标!富人亦是,穷人也是。特别是在以前的农村,由于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经济是不发达的,因此娶妻自然是村里人头等的大事。如果一个农村穷小子哪一天娶上了媳妇,不仅受到村里光棍青年的羡慕,而且在村里也是很有面子的,尽管娶妻的彩礼都是七借八借而来的。而那时候关于农村娶妻的俗语是很多的,下面我一一的说来。

70、80年代: 在农村里娶妻也是按照生活条件来,记得在70、80年代的时候,国家改革开放不久,因此市场上的一些洋玩意自然成了新鲜货。比如洋车子、洋手表、缝纫机等,自然是那时候的流行产物。而农村里小伙在娶妻的时候,自然也少不了这些彩礼,那时候的彩礼自然也有一句流行俗语叫:“三转一响” 。什么是“三转”呢,指的是缝纫机、手表、自行车,而它们都是转动的,而“一响”则指的是收音机了,虽然现在看起来不值钱了,但是在70、80年代结果的时候,这些可值500元钱呢。

90年、00年初: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90、00年代,而这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农村里娶妻的成本也提高了。而这时候在农村里也有一句俗话是“万元不算富,十万才起步”,因此村里的姑娘也是按照十万的目标奔进,万元的彩礼价格。这时候自行车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则是摩托车、彩屏手机等现代化的设备。而这时候农村“娶妻”的俗话又有了:是“三金一木、四大件”,这些都是什么呢,自然是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这一木就是以前流行的木兰车,而这四大件呢,自然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啊。

我弟弟在上个月的时候结婚了,真是感叹现在和以前时候的大不同啊。弟弟在结婚以前,女方家庭自然有“娶妻”的新俗语:是“一动一不动,万紫千红一片绿”,那么这些都是什么呢?“一动”自然是10万元以上的小轿车了,“不动”就是城里的楼房了。而“万紫千红一片绿”又是一万张紫的,一千张红的,另外再加上一片绿的,总之差不多18万吧。有了这些,自然还有一些农村俗语,比如“改口费”,“包红包”等,反正是各有特色,各有千秋。

随着 社会 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农村里的“娶妻”俗语,也是越来越流行,并且越来越接地气。但是来说,在这俗语“娶妻”流行的背后,却是一些很值得思考的东西。

农村里的俗语,很多都是用来反应天气农耕,乡土风情, 社会 百态的。俗语会随着 社会 发展进步而有的过时,有的又被新创出来。这不,随着现在农村娶媳妇难的问题,新的俗语又在农村里诞生了,而且很接地气。具体有哪些呢?我们来一一分享。

1: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娶回到解放前。

在那些彩礼高的农村里,有儿子,而且儿子比较多的家庭,可是深有体会啊。现在农村里,娶一个儿媳妇可不容易,就拿彩礼比较高的某省来说吧。

订婚,酒席钱要一两万,给准媳妇的订婚红包要几万块,一般女方要个意头会叫给六万八。媒人钱加别的开支另算。

结婚,彩礼又再要二十多万,加上婚前要买房买车,这里要几十万。而结婚酒席可不同于订婚宴,这次酒席是要请很多客人的,一般要几万块。

总的来说,在那里娶个媳妇,从订婚到结婚,前后花费没五六十万,根本就不行。

很多农村里的父母,要么是外出打工的,要么是在家种地的,一年到头存钱不多,这五六十万几乎是他们家庭几十年的积累了。娶个儿媳妇,就把几十年的积累花掉,还要借不少外债。

所以,很多农村有儿子还没结婚的,就说出了这样接地气的实话。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娶回到解放前。

2:干得再好,不如生个几个女儿好。一嫁女儿,土鳖变土豪。

几十年,大家拼命地想生儿子。现在,很多农村里儿子多的都后悔了,开始羡慕起那些女儿多的家庭了。我们村里,就有这样的例子。

那一家人有5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因为年小时,出意外死了。那一家人就剩5个女儿。以前,村里人很多人都笑话他一家,说没个儿子继承家业养老送终,再多钱再多女儿也是没用。前年,那家人最后一个女儿也嫁了,嫁到湖南去,不过是在我们镇上买房子落户的,算是女婿入赘的吧。

这几年,大家发现那一家变得有钱了,先是在乡下花十几万建房子,然后又在镇上买了五十多万的商品房,后来又买了个十几万的车作为日常代步。那家人夫妻俩五十岁还不到,就不用工作了,日子过得特别潇洒。

后来别人和他聊天时,他才说出来。他几个女儿出嫁的彩礼钱就收了一百二十多万。现在他们的几个女婿女儿,每个月给他们夫妻俩的生活费就一万多。他们的大女婿和三女婿是做生意的,逢年过节给的零花钱一年都过十万。这零花钱还不在每月生活费内。

不过话说回来,他们那五个女儿,长的特别好看,比她们的父母还好看,都是初中还没读完就出 社会 了。他们夫妻俩根本就不用为了钱而发愁。女儿女婿给的钱,他们都花不完。

现在村里,已经没人笑话他们一家了,反而是羡慕得不得了。尤其是那些为了赚娶儿媳妇彩礼钱的,60多了还做建筑工的。

干得再好,也不如生几个漂亮的女儿好。这话,也不知道啥时候在村里流传开来。有些酸溜溜的人,就会说他们命好,嫁了女儿,就土鳖变土豪。

农村有儿子的人家,娶媳妇是头等大事,无论哪朝哪代帮儿子娶回好媳妇是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

娶妻俗语多是围绕彩礼产生的,有的还是跟着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比如我们这里相亲成功后,女方第一次去男方家里时,男方父母会给看人钱(看人就是相亲),大概八十年代是百里挑一,给一百零一块钱。到九十、两千年后期是千里挑一,如今是万里挑一了。

现在娶妻俗语最响亮的是:娶妻不娶扶弟魔。有关这句新俗语,网络中爆料太多,竟然真的让不少有条件的小伙对于这样的姑娘望而却步。新俗语不是空穴来风,是根据当前现实中的残酷事实总结出来的。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有一个优秀农村小伙我们暂且叫他小文,小文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城市找到一份优异的工作,好像每个月有十几万的工资,小伙和农村女朋友结婚时,城里尚未买楼房,不过两个人觉得辛苦几年、一起奋斗的话,买楼房不是问题。

结婚之后,他们生活在租住的楼房里,很快小文的媳妇怀孕,并顺利生下了可爱儿子,有了儿子的小文工作更加努力,然而在儿子读幼儿园时,乡下的小舅子要结婚,女方提出必须在城市买楼房,于是家徒四壁的小文丈母娘求女儿帮忙,为了不让媳妇上火,小文只好答应了媳妇的请求,把攒了几年的钱拿出来给小舅子买楼房。

然而让小文想不到的是,从此时开始,他那个扶弟魔老婆源源不断的把他辛苦挣的钱,一点一点全部搬运到了小舅子那里,小舅子媳妇怀孕,要求找私人医生检查,昂贵的费用岂是月工资才四五千的小舅子所能承受?小舅子媳妇扬言:达不到要求别想生孩子。就这样,小文小舅子又找到姐姐,求姐姐帮忙出钱。

后来小舅子买车,媳妇生孩子,所有的大额度花销全部找小文媳妇掏钱,小文不同意的话,他们夫妻就会吵架,看着可怜的孩子,小文只好一让再让,但让来让去的做法只是助长了小舅子要钱的行为,小文在看到自己买楼遥遥无期的情况下,最终放弃了这段婚姻,他说:早知道娶扶弟魔如此可怕,还不如当初不结婚。

现在结婚新俗语很多,也特别现实,关于彩礼当年的新俗语:万紫千红一片绿。也就是说没有几十块彩礼,很难娶媳妇到手。

不知道这样的俗语会不会一直延续下去,或许以后还会产生更多这样的关于娶妻新俗语。

首先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1结婚彩礼是中国传统旧俗,尤其在农村,结婚彩礼相对盛行。结婚彩礼让不少年轻人头痛不已。10年前,很多也只是象征性的,“六千六”,“八千八”,“一万零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彩礼还没这么高,而随着农村退出贫困,这几年,水涨船高,形成了”如今彩礼十几万,其他花费还不算。””辛苦一年不上万,只够姑娘金耳环。””婚纱香水品牌洋,穿金戴银显风光。””一时风光固然好,咋能寅年吃卯粮。”还加上一些结婚礼拜如”一动不动”,一动就是一辆崭新的小 汽车 。不动就是一套房子,房子现在都要城里的,村里自家的还不要。“三斤一响”前几年,“三金一响”是指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再加上小 汽车 。如今,就变了一个字,却有天壤之别,“三斤”成了百元人民币要三斤重,大概要13万左右,一响当然还是小 汽车 。”万紫千红一片绿”“万紫”,一万张5元人民币,5万。“千红”,一千张100元,就是10万。“一片绿”,就是一大片50元,最少要100张。连出彩礼都有讲究了。

2下面的是最流行的顺口溜,句句现实!又接地,展示了新一代的农村结婚彩礼顺口溜以幽默的排比句形式来表达对这种旧俗的评述。

现在农村太疯狂,结婚要车要楼房。

养女就像建银行,养儿肯定闹饥荒!

如今彩礼几十万,倾家荡产还不算。

村里到处是穷汉,讨个老婆难上难!

倾家荡产全抖完,拉下饥荒谁来还

父母围着农田转,提起儿媳心发颤。

农村到处是穷汉,讨个媳妇真困难。

如今彩礼十几万,其他花费还不算。

倾家荡产全抖完,拉下饥荒谁来还。

父母围着农田转,提起儿媳心发颤。

辛苦一年不上万,只够姑娘金耳环。

没房没车靠边站,呲牙咧嘴不愿谈。

丑女想嫁好儿男,挑三捡四没个完。

女方最有话语权,面试不过白搭言。

开口就说彩礼钱,彩礼不到话白谈。

买东买西总嫌少,要这要那没个完。

衣服零花两三万,金银首饰还不算。

没有楼房押十万,没钱借账也得端。

婚还没结怨气燃,媒人只好两边圆。

相互攀比陋习烂,儿子结婚爹娘烦。

虽说兜里没有钱,结婚典礼还得办。

宴席一桌上了千,亲朋邻里齐来玩。

婚庆司仪吹鼓手,婚礼热闹须周全。

抽烟最次芙蓉王,喜酒不低四川郎。

有钱没钱红牛上,大吃二喝讲排场。

豪华轿车连成串,奔驰宝马撑场面。

新娘扮成金凤凰,项链就像麻花糖。

耳环粗成铁丝筐,手镯起步要一两。

婚纱香水品牌洋,穿金戴银显风光。

女孩喻为金鸡蛋,娘家成了百万元。

鞭炮齐鸣入洞房,全家老少受了忙。

收礼不多还倒贴,男方变为穷光汉。

热热闹闹人散尽,爹娘心中暗思量。

借下亲友几十万,看你新娘咋还上。

夫妻床头忙算账,算来算去犯惆怅。

婚纱脱去忙上路,外出打工还饥荒。

农村陋习啥时改,勤劳致富日月长。

天下家家有儿女,世上谁不为爹娘。

一时风光固然好,咋能寅年吃卯粮。

量入为出百年计,精打细算方为上。

不知说的对不对,还请诸君多思量。

随着彩礼的一路飙升,成了普通家庭的一负担,特别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家庭,有几个家庭能承受得起?在如此下去,农村结婚彩礼更高!结婚更难!

  3综上所述,现在国家提倡节俭,各村订下村规民约,这些都是为民着想,替民担忧啊!

  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评论出来共同讨论,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生活愉快,天天开心,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万事如意!

 

农村有儿子的,都会为给儿子娶媳妇儿犯愁,要娶个儿媳妇,老家都有点儿要扒层皮的感觉。每个婆婆大概都会有这样一种体会:自己刚生个儿子时因为是儿子很骄傲,当要给儿子娶媳妇时,就后悔没生女儿了。因为在农村娶媳妇的那些新俗语,还真让人感到了压力。

“看人钱——万里挑一” 。过去媒人介绍成了一对新人,要确定两人恋爱关系的时候,男方就要给女方所谓的看人钱。从上个世纪的一百零一元——百里挑一,逐渐有提高到一千零一元——千里挑一,我们就属于千里挑一的时代,现在又发展到了一万零一元——万里挑一。都是在表示自己所找的媳妇儿,那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乃至万里挑一的好姑娘。

“礼金三万一千八,希望三家一起发。” 这是在定亲的时候,需要当着媒人的面,过给女方彩礼,除了项链,戒指,耳环,手镯等金首饰之外,还有照婚纱相,买新衣服、化妆品等等。最重要的是礼金三万一千八了。寓意就是,男方父母,女方父母,还有一对新人是组成的新的家庭,这三个家庭都能生意兴隆,家业发达。

“女大三抱金砖。”这是从男孩和女孩年龄能悟出的一句俗语 。以前,给儿找媳妇儿,都不愿意找比儿子大的女孩儿,都觉得那是给儿子找了一个老妈子,都担心儿子会被比他大的女孩儿所欺负可是,近些年,有一些自由恋爱的青年人,他们也找到了比自己年龄大的女孩儿。结婚以后,他们生活的非常甜蜜,无论做什么,什么事都很顺利,能孝敬父母老人,又能很好的教育培养孩子,对丈夫更是体贴关心。所以,就出现了女大三抱金砖的俗语。

当然还有许多娶媳妇的俗语,比如,“有房有车有票子。”“一动也不动。”不管是一些新的俗语,还是过去的俗语,都会让父母感到身心疲惫。毕竟农村人,要挣钱和攒钱是非常不容易的,而要达到俗语所说的要求,那真是让有儿子的农村父母,能愁白了头啊!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waEvlE0Cwhrlo4LS1PmaA

提取码:ha3x

小说名称:农门福宝小媳妇

作者:亿橙

类型:古代言情

连载状态:已完结

简介:《农门福宝小媳妇》是连载于红袖添香的一部古代言情类网络小说,作者是亿橙。杏花村来了个小乞丐人人嫌弃怕浪费口粮,只有叶家不嫌弃收养她,村里人等着看笑话,结果啪啪打脸!叶家大嫂多年无孕,宠了福娃娃,次年生下龙凤叶家大哥宠了福娃娃,金银珠宝滚滚来!奇葩亲戚邻居,欺负福娃娃,天天出门倒血霉!所有疼爱铃儿的人,都有了福报所有欺负铃儿的人,都有了祸事;叶家的老三叶骏这才发现自家的小媳妇,来路很不寻常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5395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5
下一篇2023-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