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结婚习俗是怎样的?

中国各地结婚习俗是怎样的?,第1张

中国各地都有不同的结婚习俗和传统,以下是一些例子:

1、四川彝族:在婚礼上,新娘要穿着精美的彝族传统服装,新郎则要穿着红色的衣服,然后两人要进行三次跳“花灯舞”,象征着幸福的生活。

2、湖南土家族:在婚礼上,新娘会穿着土家族的传统服装,新郎则会骑着一匹白马,新郎和新娘要经过一系列的考验,包括踏石板、爬绳索等,以展示他们的爱情和勇气。

3、河南汝南:在婚礼上,新娘要和新郎一起喝一种叫做“老酒”的酒,这种酒在新郎出生的年份就开始酿制,象征着爱情长久,永不褪色。

4、云南傣族:在婚礼上,新郎要用象牙制成的一只象牙手镯来表示爱情,而新娘则会用自己的头发编成手绢,这样两人就在一起了。

5、安徽池州:在婚礼上,新娘会被四个年轻人扛在一张红床上,然后抬到新郎家门前,这样象征着新娘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

这些结婚习俗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也展示了人们对于婚姻和爱情的不同理解和看法。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而婚俗文化则是其中最具魅力的一支。彝族的婚恋奇特而有趣,举行过“换裙礼”的少女,方可在“玩场”中与心上人结交恋爱,以及媒人说亲和吃酒定亲、让新娘挨饿、亲朋通宵哭嫁、向迎亲者泼水、抢背新娘、洞房博斗等传统婚俗。

之前在四川大凉山美姑县碰到一场传统的彝族婚礼,在大喜日子当天女方早上五六点钟,无论是新娘还是伴娘都要穿上她们本民族的服装,化上美美的妆容,焦急地等待着前往夫家的那一刻。在这个过程中,彝族还有个风俗就是,提前一天到来的男方伴郎可以随便拥抱任意一位伴娘,而且在大喜的日子还不允许生气。

早上八点,女方一家人走了50多里的山路到达男方家。而此时等待这里的亲朋好友早已站满了山头,十分热闹。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彝族传统的饮食文化-坝坝宴,就是在山坡上点起一个个火堆,人站在火堆旁烤火,烤肉,喝酒。似乎酒离不开彝族人的生活,早上八点还十分寒冷,但早酒就已经开始了。

但更让人惊讶的是千辛万苦娶来的新媳妇在第一时间并不是接到家里,而是在户外用竹子搭一个简易的竹房子,新娘要在棚子里待着。这个棚子有点类似鸡窝,四周用竹席围起来,留有一个小口方便新娘进出。地上则铺着茅草,上面同样也是用竹席遮挡。但这个绝不是鸡窝,是为新娘新搭起来的“临时住所”。

我询问了一下当地的朋友这个叫什么,但是他们当地的方言,我并不知道用普通话怎么翻译。当地朋友说,因为新娘还没有回娘家,还没有自己的房子,所以这个竹屋就是新娘现在的房子。一位娘家人,一直站在这个“新房子”前守护着屋内的新娘。新娘要一直坐在这个房子内,直到男方和女方代表摔跤习俗结束后,才会将这个房子拆除,新娘回到真正的家。

最为热闹的一场活动,就是男方和女方代表摔跤了,此时的摔跤场可以说是围满了亲朋好友。这是一场活动,更是对这对新人最好的新婚祝福。对于这场力量和技术的活动,本人看的是热血沸腾,在场也是喊叫声不绝。等到摔跤比赛结束,新娘也就可以从这个竹房子出来了。

最让人神奇的是,婚礼已经进行到这个时刻,新郎还一直没有露面,背新娘,摔跤,等等许多风俗都是新郎的弟弟在代劳,也真的是辛苦这位弟弟了。在此想问一下,那如果家中没有弟弟的该怎么办呢?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上世纪50年代以前,这里还处在奴隶社会,在奴隶主的统治下。奴隶完全失去人身自由,奴隶主可以自由买卖奴隶。一个女奴的身价值十五六只羊,十几个青壮年男奴隶还敌不上一匹好马的价值。在婚姻制度上,买卖婚姻是奴隶制婚姻形态的主要特征之一。

凉山彝族的婚姻形式,除包办婚姻外,还存在一些其他形式的婚姻形态。如姑舅优先婚(姨表不通婚)、转房制(兄亡弟娶其嫂)以及不落夫家习俗等均有流传。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抢婚习俗。

彝族的抢婚,分暴力抢婚与摹拟抢婚两种。前者往往不经过媒聘,纯粹诉诸武力。抢亲后通过媒人说合;如果男女两家得到谅解,便可正式成婚;如果说合不成,也可能因此结下怨恨,有的甚至男女两家进行械斗,长期打冤家。这种暴力抢亲的习俗今天在彝族地区已很少见到。更多的情况下是摹拟式的带闹剧色彩的“抢婚”。

正式婚娶时,还要演一出抢婚闹剧,但这次不是在女家,而是在娶亲途中。这天,新娘打扮一新,女家派人将她送至半路,男方家在半路抢亲,抢婚变成一种交接仪式。

彝族居住在云南、贵州两省的约有300多万人。居住虽然比较分散,但传统的婚俗却大同小异。抢婚习俗在云南、贵州彝族地区也有流传。云南彝族在姑娘出嫁的10多天之前,寨子里的青年男女早就做好了泼水准备。他们往往在娶亲者必经的路口上设卡,在那里钉下木桩,拴上绊索,儿十桶水放在路边,迎亲者很难逃脱。一般来说,迎亲时的泼水是泼清水,就是十冬腊月也不能免去这一仪式。彝族认为,给迎亲者泼的水越多,将来的婚姻越幸福。

抢婚是一种古老的婚姻形式,最早是带有强制性的,到了后世才成为象征性的表演。另外,抢婚作为一种婚姻仪式,比较简单,所需要的彩礼也很少,所以多为家境贫寒者所采用。现代社会中自由婚姻增多,因此抢婚实际上已失去它原来的意义。

不高的。

彩礼是中国古代婚嫁习俗之一,又称订亲财礼、聘礼、聘财等。中国旧时婚姻的缔结,有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互相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彩礼和与彩礼相关的订婚和婚约都受到了批判,曾一度被废止,但在民间始终顽强存在。

彩礼在普通理解中,尤指婚恋中送给对方的聘礼或礼金。在今天的互联网中,还指朋友之间互赠**、祝福的一种行为。有些地方习俗称为纳征,征是成功的意思。

“天价彩礼”陋习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正日益受到关注,一些地区为此开展了多种行动进行整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一章总则中的第三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古籍《礼记.昏礼》上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另《仪礼》上说:“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就是创于西周而后为历朝所沿袭的“婚姻六礼”传统习俗。也是“彩礼”习俗的来源。

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西周时确立并为历朝所沿袭的“六礼”婚姻制度,是“彩礼”习俗的来源。“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中的“纳征”是送聘财,就相当于现在所讲的“彩礼”。这种婚姻形式直到中华民国都有延续。一般为结婚的时候馈赠的钱或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0863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8
下一篇2023-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