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1937》分集介绍
第一集
上海徐埔桥,监狱,深夜,大雨滂沱。监狱的守卫郑树森,误打误撞地抓获了一名准备越狱的死囚犯。牢门重新关上的一刻,犯人微笑着对惊魂未定的郑树森说:我叫庞德。郑树森被指派给庞德送饭,庞德经常给郑讲些三皇列传的故事,以及做人的道理,郑树森性格懦弱,常常遭受欺负,被同事叫做“顶针”,庞德似乎成了他唯一的“朋友”,两人之间维系着一种奇怪的友谊。两年时间过去了,1937年,庞德的刑期到了,庞德求郑树森帮自己赎出在青云阁挂头牌的女人,小鸭梨。执行枪决时,庞德亲自把枪塞到了百般不愿的郑树森的手里,枪响之后,郑树森昏了过去。郑树森辞去了监狱的职位,按照庞德给的地址找到卢计棺材铺取来了赎人用的一百大洋。郑树森抱着大洋,兴冲冲的回到家,老年痴呆的爹说给他说了房媳妇,郑树森根本不信。
青云阁,郑树森见到了庞德的女人“小鸭梨”乔谯,惊为天人,却遭到老鸨的刁难,说一百大洋不够,郑树森拔出父亲早年做刽子手时用的刀“枣泥”以自己的鲜血做印泥,强赎了乔谯。
第二集
郑树森把乔谯带到家里,却遇上父亲给自己说的媳妇秦善宝带着个孩子曹操找上门来。
郑树森对乔谯一见倾心,无奈自觉二人差距太大,又有庞德这个大哥在先,无从开口。偏偏乡下来的秦善宝性格粗鲁,曹操也死活不肯认郑树森这个新爹,而秦善宝又认定了乔谯是个狐狸精,家里鸡飞狗跳,令郑树森头疼不已。
乔谯被劫回青云阁,郑树森带着自己的乞丐兄弟“馒头”前去相救,青云阁打手环伺,郑树森慌乱之中刺伤了青云阁掌柜的,带着乔谯夺路而逃,随后追来的杀手却被深藏不露的馒头杀了个一干二净。
庞德出现在自己的葬礼上,和乔谯相拥而泣。郑树森吓的魂不附体,原来庞德在监狱里是为了躲避仇家的追杀,又买通了典狱长,郑树森射向庞德的那枚子弹是一枚空炮弹,而此番“复活”正是为了向仇家讨还二十年前的血债。郑树森与庞德把酒言欢,遇上与庞德有杀父之仇的马永吉找上门来。
第三集
被庞德一番关于其父感人肺腑的演讲说的无言以对,马永吉灰心离开。庞德得意地告诉郑树森刚刚那一番说法都是假的郑树森抨击庞德不应该编故事骗人。庞德却拿出一张纸条让郑树森去讨债,讨回来的钱就送给郑树森,郑树森欢天喜地的找到债主,债主微笑着给郑树森念纸条:杀掉你面前的这个人,庞德!
郑树森苦苦哀求甚至编出一套可怜身世,老板不为所动,幸被帐房先生所救,帐房先生塞给郑树森一张名片,说自己是一位教授,名叫刘景臣,愿意教郑树森千字文。
郑树森愤怒地质问庞德,没想到庞德对自己的遭遇了如指掌,并反诘郑树森也开始编起故事来,郑树森无言以对,庞德高兴地说郑树森已经通过了他人生的第一课,如果不是这样他就会永远像一条虫子一样活下去。
第四集
霞光里,郑树森把讨债回来的钱,全部交给秦善宝,让她带着儿子回乡下去,秦善宝二话不说拿起钱袋带着曹操就走了,却因为舍不得花车票钱被郑树森“认领”回去。
上海滩最大势力的中和堂堂主虞中和卧病在床,江湖上有人蠢蠢欲动,准备杀了虞中和扬名立万,庞德得知此事,决定替虞中和铲除异已。因为虞中和正是庞德二十年前,杀妻灭门的仇人,他绝对不容许他死在别人的手里。郑树森帮助庞德铲除了想要伏击虞中和的苏州帮,并割肉入药,要郑树森给虞中和送去,谎称虞中和是自己多年交情的老朋友,并给虞中和带了一口棺材,郑树森不疑有他欣然前往。
第五集
乔谯责备庞德不应该拿郑树森的生命冒险,并提到了郑树森毕竟有恩于他二人,本来泰然的庞德也徒生悔意,乔谯问给虞中和送棺材算是犯了哪一条罪,庞德说要砍去四肢。
郑树森被五花大绑在中和堂,行刑前突然高叫“两国交战,不斩来史”反而激起虞中和的兴致,虞中和告诉郑树森如果想学徒,可以来中和堂。
郑树森气喘吁吁赶到庞德公寓,乔谯和庞德都大吃一惊,郑树森表示自己知道得罪过庞德让他多坐了两年牢求庞德不要再“整治”自己,给庞德磕了个头,郑树森头也不回地离开。
乔谯松了口气,庞德却掩饰不住喜悦,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帮助自己复仇合适的武器,甚至是可以托付江山的人。庞德派亲信杀手区十四,去郑树森家把钱偷回来,区十四不慎伤了武桐轩,老人一病不起,郑树森苦于昂贵的医药费。
第六集
虞中和对老婆叶维莲在外面和面首幽会,无可奈何。却激怒了女儿虞家茵,性情刚烈的虞家大**剁了司机的胳膊还怒斥母亲不配做自己的娘,而另一方面庞德给郑树森找的“干净体面的营生”正是做面首,无米下炊的郑树森只好勉为其难。实际上郑树森交易的对象正是中和堂的经济支柱汇丰银行经理的姨太太,庞德希望通过郑树森控制这个女人,再控制她的丈夫达到控制中和堂的目的,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区十四从旁协助。饭店里,郑树森没见到姨太太却遇上另一个面首,唐维特。区十四欲杀之,被郑树森所救。
中和堂抓了老卢的儿子,老卢匆匆赶来向庞德报信,有杀手跟踪老卢找到庞德,幸而被乔谯击毙。而老卢的儿子供出中和堂的内鬼是葛叔,水里幸灾乐祸,葛叔却不为所动。
郑书森回到家里,除了一身面首的衣服什么也没带回来,秦善宝见状掏出自己的钱来让郑树森去抓药,郑树森大为感动。
第七集
药铺里一个小胖伙计因为感动郑树森是个孝子,私自多给了郑树森几包药,让老板抓了个正着,被绑在柱子上。郑树森过意不去,回家找馒头来救人,恰好遇上前来感谢的唐维特和刘景臣,几个人合力救出小伙计,却遭到大批人马围追,中途还卷进来个东北姑娘谢蕊生。
郑树森带着众人从铁架桥上跳进黄浦江,躲过追杀,谢蕊生哀求郑树森和兄弟们带上她,还诉说了她逃难过来的悲惨经历,众人皆被打动,刘景臣提议结拜认郑树森为大哥,郑树森激动的哭了起来。
郑树森到庞德公寓去还衣服,却人去楼空,地上杀手的尸体还是热的,守侯在现场的马永吉失控地说庞德不能死在别人手里,郑树森才意识到庞德可能有生命危险,进而想到乔谯。惊慌失措的郑树森跑去棺材铺找老卢。
通过老卢给他的地址,郑树森找到了乔谯的公寓,原来庞德认为行踪已经败露索性搬到乔谯的公寓来。而透过窗户,庞德和乔谯正在激情拥吻,郑树森默默地把衣服放在门口的台阶上。
明白了乔谯对于自己始终是可望不可及,郑树森默默接受了现实,他决定迎娶秦善宝过门,秦善宝大喜,兄弟们也是一团高兴,忙着张罗,只有曹操恨透了这个窝囊的新爹,他甚至在夜里把菜刀比向了郑树森的脖子。
第八集
庞德在参加郑树森喜酒的途中遭到水里的劫持,水里逼迫庞德打劫法国人的金铺,不料庞德干净漂亮的弄了一袋金子出来,还砸破玻璃,引来租界巡捕嫁祸给中和堂,水里狼狈不堪。
结婚酒席上,郑树森喝的醺醺然,圆房的时候却显的很不自在,秦善宝不以为意,直言郑树森心里想着别的女人,并给郑树森唱起了家乡的小曲。老卢找上门来,告之庞德失踪的消息,希望郑树森保护乔谯,郑树森二话不说,扔下秦善宝就跑了。
第九集
新婚之夜,郑树森睡在乔谯家的大门口。
庞德回来,看见熟睡的郑树森不禁微笑,把手中的钱袋放在郑树森的手里,马永吉跟踪而至被庞德识破,左右为难的马永吉无法开枪,庞德却大度地把剃刀放在马永吉手里,让他帮着自己剃须。郑树森把钱袋还给庞德,表示不再来往,乔谯却私下问郑树森两人是否从此再没有见面的机会。郑树森大病初愈,发现兄弟们已经用庞德送来的钱都做起了小生意,并给自己办了个水果摊,只有唐维特依旧神出鬼没,郑树森头疼不已。庞德双管齐下一方面带着乔谯到汇丰银行探听虞中和的底细。
第十集
一方面让区十四去要挟和唐维特偷情的杜太太,要她把行长杜志清骗到中和堂名下的华星戏楼见面。庞德要求杜志清撤回银行对虞中和的资金支持和自己合做,杜志清答应考虑一天,脱身去中和堂告密。
虞中和听到消息,派葛叔约庞德是夜在华星戏楼相见,整装待发,虞家茵找到虞中和,虞中和草草告别离去,当天正是虞家茵的生日,苦闷的虞家茵发现母亲准备偷溜出去,和面首约会,一气之下把叶维莲锁在家里。
郑树森把唐维特拦在大街上,自己替唐维特来到饭店准备对阔太太进行一番说教,却遇上虞家茵拿着枪闯了进来,二人相持不下,区十四和马永吉赶到,大为意外,奉庞德之命来劫持虞中和太太,没想到竟遇上郑树森和虞家茵。
第十一集
戏楼里,虞中和紧锣慢唱杀机暗涌,而庞德也是不动不摇,稳如泰山,区十四带着虞家茵突然出现,虞中和大吃一惊,恐怕伤及爱女,计划全盘作废。庞德笑盈盈地见过大**,两个老仇人装做老友演一出文明戏,虞家茵看在眼里,心知肚明,却问庞德:自己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他,自己对他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庞德大笑着离去,见到门口的郑树森颇感意外,却也掩藏不住高兴。郑树森遇到了麻烦,地头上的流氓常昆找到郑树森和兄弟们的小摊子索要保护费。郑树森交不出钱来,请常昆吃饭攀交情,常昆酒足饭饱却毫不领情,并叫自己的手下带来了秦善宝和曹操,以示威胁,郑树森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第十二集
刘景臣在庞德来看望郑树森的时候悄悄告诉庞德,郑树森遇到了麻烦,庞德对乔谯说郑树森一定会找自己来帮忙,乔谯不置可否。郑树森跟踪常昆,常昆向郑树森求情,郑树森不为所动:只要我从这出去,你一定派人杀我和我的兄弟。当着常昆怀孕的妻子枪杀了常昆,常昆的老婆突然临产,刚杀了父亲的郑树森又手忙脚乱地接生孩子,孩子好容易生下来,郑树森又哭又笑。
第十三集
郑树森杀死常昆的事情在霞光里一带传扬开来,郑树森俨然成了新一代的“老大”郑树森三十六年来第一次不再被人叫做“顶针”而他也尝到了“敬而远之”的滋味,苦恼地郑树森请庞德吃饭,庞德却高兴地表示,他已经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更给郑树森讲了自己当年的故事,而平常人的“疏远”正是“老大”之路上所必须经历的。
中和堂,常昆的顶头上司田丰林正在向虞中和汇报,郑树森杀常昆一事。气急败坏的田丰林表示一定要让郑树森血债血偿,虞中和却不以为然,说死了个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发现新的人才,并暗示田丰林收郑树森做兄弟,田丰林心下不忿。
第十四集
郑树森决定去祭奠常昆,兄弟们劝阻无效,郑树森却表示自己要一人做事一人当。常昆家里却是另一番情景,男女老少对郑树森的到来恐慌不已,哀求郑树森放过常妻母子。常妻正跪下哀求,将来孩子一定认郑树森是恩人,郑树森才深刻的体会到了庞德的话,只要他杀了第一个人,这条路,他一去不回头了。
苦闷的乔谯回到戏班演出,虞中和带着女儿来看戏,虞家茵被乔谯的美貌与精湛的技艺所折服,虞家茵乔装改扮,买下了乔谯用过的琵琶找到了乔谯的家里,请求乔谯做自己的老师,乔谯但笑不语,却遇上庞德,虞家茵感到自己已经被识破,匆匆告辞。庞德笑着聊起虞家茵,乔谯却二话不说赶紧给庞德收拾东西,说虞中和一定会派人跟踪虞家茵,这里已经不安全了。果然当夜水里带人杀到,乔谯冷冷地说:今天只来过一位客人,就是你们家**,她让我叫她家茵。
田丰林亲自找到郑树森,请他喝酒,酒席上,田丰林说常昆的尸体已经找到,并告诉郑树森只要喝了面前这杯酒,就可以不计前嫌,兄弟一起打天下,郑树森转身出门。
第十五集
郑树森回到家,发现一片狼藉,暗叫不好,出门劈头遇见虞家茵来要回手枪,却从暗处射来冷枪,田丰林派来的追兵已至,郑树森拉着虞家茵夺路而逃。
田丰林放话给兄弟们叫郑树森下午四点来换秦善宝,否则撕票,而老萨又带来郑树森遇袭的消息。众人无计可施找到庞德,兵分两路,乔谯先行独身去青云阁拖延时间,庞德带着兄弟们营救郑树森,仓库里两伙人展开了激战,老卢为了救庞德身中数枪,不治而亡,庞德抱着二十多年的老友,潸然泪下。
第十六集
青云阁里乔谯和田丰林玩起了俄罗斯轮盘赌,一人一枪,秦善宝对乔谯完全改观,哭着要乔谯不要再玩,最后一枪时,恐惧的田丰林突然反悔不玩,告诉手下,两个女人一个都不放。秦善宝破口大骂,乔谯冷冷地道,青云阁气数已尽。郑树森和庞德赶到青云阁,区十四和马永吉已经基本控制了局势,狂暴地郑树森一枪解决了田丰林,庞德看在眼里,皱了皱眉头。郑树森杀了田丰林,田丰林的“前辈”江湖上“资格”最老的柯同生柯老爷子找到虞中和,要求虞中和出面为田丰林报仇。
第十七集
虞中和却说这么多年,田丰林的事情自己已经很少过问,也不知他与什么人结下了梁子,还暗示田丰林早有反意,柯同生愤指虞中和不讲义气,拂袖而去。庞德准备给老卢上坟,乔谯劝阻,虞中和一定会趁次机会下手,庞德说自己不能没有义气,如果不去,岂不是被虞中和嘲笑贪生怕死,乔谯点头表示自己愿意同去领死,庞德但笑不语,果然虞中和出现在墓地,而区十四也被庞德派到中和堂,劫持虞家茵。区十四失手,反被虞家茵用枪逼住,区十四让虞家茵杀了自己,如果救不了庞德,宁愿一死。没想到虞家茵听了原委,表示自己愿意去救庞德,区十四吃惊之余,对虞家茵顿生好感。二人出现在墓地,虞中和的计划再一次破产。
老卢死了,棺材铺不能没人管,庞德把棺材铺交给郑树森打理,虽然开张没有生意,但众兄弟乍换了一番天地,却也高兴一番,玩的有生有色。郑树森棺材铺开张大吉,庞德还给棺材铺安了一部电话,兄弟们围着看稀罕,秦善宝为郑树森做了一件长袍,偏巧乔谯派人送来一套洋装道贺,气氛尴尬,秦善宝却不在意,郑树森却把洋装包好穿着秦善宝做的长袍去把衣服还给乔谯,乔谯大方接受,却要郑树森当面把衣服穿起来让自己看看。
虞家茵通过电话把郑树森骗到中和堂的别院,说谢谢他救命之恩,要郑树森陪自己喝酒,郑树森并不领情,转身出门。葛叔在门外迎接,表示虞中和希望和郑树森见一面好好谈谈,郑树森找庞德商量对策,庞德却要郑树森自己决定,并且告诉郑虞中和是一只老狐狸。
第十八集
果然,约会当天虞中和临时改变计划,通知柯同生要借刀杀人,柯同生派去的杀手却被庞德制服。
柯同生为了显示自己的“仁义”给田丰林报仇,派出大量杀手剿杀郑树森,志在必得。水里得知柯同生派人杀郑树森大为兴奋,赶着向虞中和汇报,却遭到虞中和一顿教训,虞中和说柯同生杀郑树森就是要在上海滩示威给中和堂没脸。
乔谯到棺材铺探望,刚好遇见杀手来袭,乔谯用手枪结果了杀手,却无法自持终于崩溃,哭倒在郑树森的背上。秦善宝却向郑树森表示,自己嫁了他就跟定他,他要是死了,就带着曹操给爹养老送终。
第十九集
郑树森大为感动,却在两人圆房之际假装睡着。
郑树森决定不坐以待毙,带领兄弟突袭柯同生的大烟馆,柯同生命悬一线,郑树森却只轻松地要柯同生抬手让自己和兄弟们吃一碗热饭。事件之后,郑树森在上海滩名声大振,竟不时有人到棺材铺来拜山门,并口口声声要进“棺材帮”郑树森哭笑不得。而中和堂收到消息,虞中和不置可否,庞德却大为高兴,认为对郑树森委以重任的时候到了,庞德踌躇满志的开局,落子无悔,郑树森就是那颗棋子。庞德给虞家茵传信,约她出来见面,虞家茵追问庞德和自己的爹到底是有什么仇恨,庞德暗示和她的母亲有关。
第二十集
虞家茵找到叶维莲质问,叶维莲得知“庞德”的名字大吃一惊,她只告诉虞家茵,千万不要让你爹杀了庞德。虞家茵怀疑更深。
庞德准备让郑树森登上上海滩的台面,第一步就是带他参加上海滩十三位老大在中和堂举行的聚会,一方面庞德安排乔谯带郑树森看**,学习富豪们的行为举止,另一方面庞德在十三家老大中制造可以帮助郑树森的人选,利用其不可告人的过去弹劾了何总探长,用金钱的攻势打动了孟胖子,杀死了死忠虞中和的武阎王,最后还威逼利诱了柯同生就范。
郑树森心中矛盾,他想带着秦善宝和兄弟们离开这是非之地,不想再更深地卷入江湖斗争,他找到乔谯拿主意,告诉乔谯他可以舍得下上海滩的一切,乔谯却反问他:“那我呢?”
宴会当晚郑树森如约来到中和堂门口,庞德只派了区十四来,并告诉郑树森,今天晚上你就是庞德。
第二十一集
郑树森在参加晚宴的时候,庞德带着马永吉在黑夜的掩护下进行了一系列杀人行动,一半是为了报仇,一半是为了郑树森扫清道路。
当人陷在某一种极限的境地时,往往会出现超乎寻常的作为,郑树森在争勇斗狠的十三家老大的聚会上,彻底摆脱了顶针这个名字。他顶着庞德的名字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孟胖子力挺庞德,遭到虞中和的报复。死在餐桌上,被血溅了一身的郑树森面不改色,从站在门边,到坐在席尾,一直坐到了虞中和的身边。虞中和给郑树森看手相,说他煞气太重,郑树森对答如流,绵里藏针。虞中和想收他做个干儿子,郑树森却并不领这个情,他甚至说:今天没有庞德,这里只有郑树森。虞中和恼羞成怒,以区十四曾经溜进中和堂为名要逮捕二人,虞家茵出面相救,谎称区十四是自己请来的朋友。虞中和哑口无言。在郑树森个人的魄力下,柯同生等几位受惠于庞德的老大的压力下,虞中和不得不点头,为郑树森在上海滩开了新的郑字头堂口。
第二十二集
郑树森接到柯同生的生日邀请,找庞德商量,庞德却没收到请柬,庞德说这很简单,请你去是给我俩面子,不请我是给虞中和面子,郑树森执意不肯一个人前往,庞德答应,自己给郑树森做一回影子。
柯同生没请庞德的事情传到中和堂,老谋深算的虞中和认为庞德一定会出现,他支开了葛叔,挑唆水里在柯同生的寿宴上杀了庞德替父报仇重振水家的声威,却被门外的虞家茵听了个一清二楚。
乔谯和秦善宝喝酒,秦善宝喝的大醉,还感谢乔谯说要不是乔谯郑树森到不了今天,说者无心,乔谯却是黯然神伤。
第二十三集
柯同生的生日上,虞家茵不离庞德左右,二人一起为柯同生演奏曲目,水里找不到下手的机会,而虞中和也是无可奈何。柯同生表现的颇为器重郑树森,虞中和却频频刁难,分蛋糕的时候故意不分给郑树森,郑树森却自己伸手拿了一块,花色俱全的,说自己什么都想尝尝。宴会尾声,梁探长提出让郑树森按照规矩“进山门”,顶替一个死刑犯在牢里住两天,成为真正的老大。郑树森在十三号死囚的牢房里和老周谈起从前,感慨万千,以前欺负郑树森的狱卒吓的噤若寒蝉,郑树森大度的一笑。
第二十四集
虞中和带着虞家茵来看郑树森,以自己的江山许诺,劝郑树森归顺中和堂,郑树森明白的拒绝了他。庞德来看郑树森,郑树森却没给庞德说话的机会,在庞德面前,郑树森第一次说出了自己的一番道理,庞德无语,这时何探长突然送来了一张死刑判决书。决定在当天午夜十二点对郑树森执行死刑。郑树森哈哈大笑。
原来是铩羽而归的虞中和起了杀心,买通梁探长,趁这个机会杀了郑树森。
觉得郑树森越来越难控制的庞德在犹豫要不要搭救郑树森,乔谯告诉他如果他几天不救,没有人再会做他的兄弟,庞德被说服。而乔谯也立即赶去中和堂找虞家茵商量对策。
十二点,郑树森被何探长提出牢房准备枪决,庞德无力回天,郑树森在刑场上终于对乔谯表明了自己的爱意,乔谯几乎不能自持,却被何探长拉开准备行刑,千钧一发,虞中和打来电话撤消死刑,原来虞家茵以举枪自尽相逼,虞中和无可奈何。
第二十五集
死里逃生的郑树森接下了梁探长的地盘,第一桩生意是追回一笔被劫的药材,主犯黄旭初落网,而其他人在黄旭初的掩护下,带着药品逃之夭夭,郑树森严刑拷问黄旭初,所表露出来的残酷令兄弟们几不忍观,黄旭初却顶住了拷打,还告诉郑树森杀一个人不是权利,救一个人才是权利。庞德公寓出现一位不速之客,正是庞德的日本朋友池田隆一,他也是为了药品及黄旭初的事情而来,而且对庞德和郑树森的情况了如指掌。庞德敏感到这批药品与日本军方有关,而池田的背后恐怕是一个蓄势待发的国家。
庞德赶到仓库阻止郑树森杀黄旭初,正赶上秦善宝来送饭,秦善宝却疯了一样扑向黄旭初。原来黄旭初正是秦善宝多年音讯全无的丈夫。
第二十六集
虞家茵把郑树森带到自己的别苑,以救命恩人自居向郑树森索要玫瑰花,郑树森干巴巴的答应,明天派个兄弟送来,气得虞家茵七窍生烟,把气撒在了捧着玫瑰花来看她的区十四身上。仓库里,黄旭初给郑树森讲了革命者的理想主义和奋斗精神,第一次接触到“思想”的郑树森听的一头雾水,认为所谓的革命就是打群架,但他记住了一个词叫做“念想”。并且知道自己的念想就是他大哥的女人,在青云阁为他弹了一曲琵琶的小鸭梨。
第二十七集
他由刘景臣执笔,为乔谯口述一封情书,却没有勇气交给乔谯,刘景臣背着他悄悄把情书送到乔谯手里。
秦善宝满心期待地随郑树森去见黄旭初,遇上特务埋伏,为了不暴露目标,秦善宝与黄旭初相顾无言,擦肩而过。
谢大有砸了郑树森的场子,郑树森带兄弟们抓到谢大有,并枪杀了他,谢大有的女儿哀求不成,举枪自尽,郑字头的几个兄弟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四嫂甚至举枪对准了郑树森。
庞德和郑树森在郑家花园聊天。庞德起劲地说教,郑树森却表现的甚不耐烦,不断接过庞德的话头,他甚至在庞德说话的时候睡了过去,在郑树森的鼾声中,庞德感到了他的变化。
庞德找到刘景臣,质问他不肯监视郑树森,刘说他觉得郑树森现在变的冷血和无情,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森哥了。
第二十八集
庞德在公寓遇到杀手,杀手被赶来救庞德的郑树森击毙,杀手身份可疑。庞德对乔谯说;这次他不知道是谁要是杀他。庞德召见了他卧底在中和堂的“细”,竟然是葛叔。葛叔告诉庞德是虞中和要杀他,庞德半信半疑。江湖上一团混水,庞德准备趁乱杀了虞中和,郑树森这把枪终于派上用场。
郑树森来到中和堂,中和堂已经被葛叔暗地架空,郑树森顺利地坐在了虞中和的对面,用枪制住虞中和,虞中和自知大势已去,并不多言,虞家茵赶到厅堂大骂郑树森忘恩负义,郑树森示意区十四带她回房,区十四安慰虞家茵不管怎样,自己都不会让她受到伤害,却挨了虞家茵一巴掌。叶维莲闻讯,匆匆赶到棺材铺,告诉庞德虞中和不能杀,虞家茵正是庞德的女儿由虞中和一手带大,正在踌躇满志的庞德当头一棒,找到乔谯,要她立即前往中和堂阻止郑树森杀虞中和。乔谯赶到却发现虞中和安然无恙,郑树森对他说,上海滩现在三足鼎立,互相牵制,郑树森,庞德,虞中和,缺一不可。
庞德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一下子仿佛老了十岁,在乔谯的追问下,第一次对乔谯发了脾气,郑树森却开始信心十足地进行新的计划。虞中和元气大伤,中和堂却出现前所未有的宁静,一家三口终于又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第二十九集
虞家茵提出一起去看戏,中和堂给各位老大发出邀请,郑树森也接到请贴。看戏当天,戏楼门口却冲出一队杀手,见人就杀,郑树森等人还击,跟踪而至的区十四保护虞家茵中了一枪,而唐维特忙着保护一见倾心的叶维莲,一切更加扑朔迷离,郑树森和兄弟们在家研究“鬼”的面目,一切疑点似乎都指向庞德。
第三十集
葛叔给庞德拿来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杀庞德”,说是虞中和亲笔所书。乔谯心生疑窦,她亲自到中和堂,找到虞家茵闲话家常,不经意间提出想带一幅虞中和的字画,回去临摹临摹虞家茵大方地送了她一幅。
郑树森得到消息,黄旭初在上海街头演讲,带着秦善宝兴冲冲地赶去,到了现场人头攒动,群情激昂,几人费力的向前挤,特务冲到,苏娅掩护黄旭初撤退,秦善宝和曹操的叫声被淹没在人群之中。
第三十一集
郑树森遭到绑架被囚禁在小黑屋中的他搞不清对方的来头,模糊中听到有人在说日语,郑树森装做弱小可怜,日本人把他丢弃在一处荒郊,郑树森没头没脑地乱走,昏倒在地。
池田隆一找到庞德,终于开门见山,希望利用庞德在上海滩的影响力,帮助日本侵占上海,遭到了庞德斩钉截铁的拒绝。
黄旭初在野外拣到郑树森,把他带回寓所,并让郑树森第一次意识到了日本人的野心有多么可怕,还有***的决心和为其献身的理想,郑树森大为感动,黄旭初让郑树森带给曹操一本《安徒生童话》郑树森却希望他可以和妻子孩子见一面,并提出自己愿意替黄旭初去接头,黄旭初踌躇在三,勉强同意。秦善宝等在公园见面的地方,却只等来了苏娅。
第三十二集
原来计划有变,黄旭初赶到接头地点,郑树森已经打死对方,郑树森发现与黄旭初接头的人已叛变,一批特务赶来,郑树森掩护着黄旭初躲进教堂,却发现乔谯和庞德正在教堂里。
郑树森执意要成全秦善宝把黄旭初留在教堂,自己回家去找秦善宝,让黄旭初带着他们娘儿俩二人远走高飞。苏娅赶到教堂,示意特务马上赶到。黄旭初会意,向乔谯和庞德告辞,二人惋惜之余只有目送黄旭初离开。黄旭初乘坐的电车和秦善宝的擦肩而过。
郑树森和秦善宝赶到教堂,正好乔谯和庞德出门,而何探长带着池田赶到,池田恭敬地向庞德打招呼,郑树森看在眼里。馒头和马永吉喝酒,遇上水里,不欢而散。水里回中和堂的路上遇袭,认定是馒头和马永吉所为,马永吉向庞德表示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扩展资料:
科学成果
居里夫人在实验研究中,设计了一种测量仪器,不仅能测出某种物质是否存在射线,而且能测量出射线的强弱。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铀射线的强度与物质中的含铀量成一定比例,而与铀存在的状态以及外界条件无关。
居里夫人对已知的化学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获得了重要的发现在:一种叫做钍的元素也能自动发出看不见的射线来,这说明元素能发出射线的现象决不仅仅是铀的特性,而是有些元素的共同特性。
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把有这种性质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它们放出的射线就叫“放射线”。
参考资料: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15篇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1我有很多很多旧照片,我最喜欢的是小叔结婚的那一张照片。
那是一个寒冷而又喜庆的早上,我们家在皇后酒店请了很多客人,为小叔举办婚礼。那年我刚2岁,记得奶奶吃了几口饭后,要去照顾别的客人,把我交给了我的外婆。因为我一直跟奶奶生活,跟婆婆有点陌生,婆婆刚一抱我,我就委屈的大声哭了,招引来很多客人,奶奶赶忙委屈地跑来抱着我说:“宝宝乖,不哭”。重新回到奶奶熟悉的怀抱,我破涕为笑,脸上还挂着泪花。这时妈妈也过来了,看见我就笑了,说:“宝贝,不哭了,来笑一个,照张相留个念”。只听咔嚓一声,妈妈给我找了一张哭鼻子的照片。我所有的相片都是笑的,只有这张是我哭得时候妈妈为我找的。
这张照片虽然记录的是一张我哭得照片,但记录了我成长过程中一个有回忆的精彩瞬间,意义不一般。我喜欢旧照片,但我更喜欢这一张有故事的旧照片。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2在我家的相册里,夹着一张不同寻常的旧照片,那是我参加“商丘市春节晚会”和大山老师的合影。照片上我们把大山老师紧紧围在中间,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微笑,很多小伙伴还做出了许多有趣的姿势。
记得那是我4岁时,我很幸运地参加了“商丘市春节晚会”的开场舞蹈。那是我第一次参加节目,虽然年龄最小,但我一点也不紧张。在休息室,我竟然还遇到了外国人,真的和电视里看到的一样:高高的个子,一头黄头发、蓝眼睛、皮肤白白的,关键是他还会说中国话。老师说:“这是大山老师!是这次晚会的特邀主持人,我们一会可以和他合影。”我们一听简直乐坏了!表演结束后,我们把大山老师围在中间,他一副快乐的样子,我也开心的笑了,只听“咔嚓”一声,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出现在照片上。
后来,听妈妈说,大山老师还是我们商丘的“形象大使”呢!大山老师的祖父母曾经在商丘生活过,他好几次到商丘来“寻根”,还说商丘是他的第二故乡。
这是一张多么珍贵的旧照片啊!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3旧上海火车站旁,一个小男孩和爸爸妈妈刚下火车。妈妈抱着小男孩,爸爸提着行李,一家三口边走边谈笑。
突然,一阵阵飞机的声音传来,有人说:“鬼子来了,快跑啊。”他们扔下行李,就跑了。可是,爸爸却被一枚炸弹炸飞了,妈妈大叫爸爸的名字,可传来的却是哭声、叫声。突然,一颗手榴弹从高处飞下来,妈妈来不急逃跑,便把孩子使劲往外一推。孩子摔在离妈妈几米远外,手榴弹在妈妈的脚下爆炸了。妈妈躺在血泊里,再也起不来了。孩子放声大叫,“爸爸、妈妈”。
爆炸停止后,一位好心记者看见孤苦伶仃的小男孩,便把他送去孤儿院。从此,他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父母,得不到关爱。
我想和他相比一下,我现在多么幸福,有爸爸、妈妈在一起玩,有一所好学校。
我希望,全世界人名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4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77事变”。从此,他们开始侵略中国,打破了中国以往的和平。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1937年8月8日,日本侵略者在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的一张旧照片。
上海火车南站依旧人潮汹涌,但并没有往日的欢声笑语,到处是慌乱而拥挤人群。人们争先恐后地想要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到一个没有战争的地方,在那里安居乐业。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夫妇也想带着自己年幼的孩子乘火车离开这个繁华的都市,躲避这场即将爆发的战争。这时,从天空传来“嗡——嗡——”的声音,紧接着响起了刺耳的防空警报的声音。惊慌的人们大喊着“轰炸机来了!轰炸机来了!”瞬间,数十颗炸弹呼啸着从天而降。刚刚繁华、热闹的上海火车南站,眨眼间变成了死气沉沉的废墟。天桥断裂了,铁路扭曲了……候车室的房梁被炸断了,那个抱小孩的父亲在危难的时候,使出全身的力气,把孩子抛到了铁路边,自己却被塌下的房梁压死了。硝烟弥漫的废墟中,那个小孩一直哭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在哪儿……”
几天后,有人在上海火车南站发现了这个孩子的尸体。他的肚子已经像一张饼那么薄了,他被活活饿死的!
可恶的日本鬼子,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祖国变得富强,让其他国家再也不敢侵略我们。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5这是一张古老的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的照片。一个小男孩坐在一滩废墟里,茫然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他的左边有一座已经被炸毁的桥,不远处不时传来爆炸声和房屋倒塌的声音!
图上的小男孩叫小烈,他才两、三岁那么大,当他看到眼前的一切时,他哭了,他的脸上挂满了泪珠。难道小烈以后就要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吗
那天,小烈正在和爸爸妈妈在家看电视,突然从远处传来一两声爆炸声!爸爸妈妈立即意识到是日本人来轰炸上海来了!
一颗炸弹飞向他们家,炸开了。妈妈和奶奶当场身亡,只剩下了爸爸和小烈还有姐姐。爸爸带着小烈和姐姐来到街上,街上到处都是废墟。一颗炸弹又再一次飞向了他们,爸爸和姐姐一起挡住了那颗炸弹,倒在了血泊之中。
三岁呀!难道日本人连一个三岁的孩子都不肯放过吗?当我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恨!我恨日本人为什么要侵略我们中国,为什么要抢夺我们的国土呢?我不会忘掉国耻,,更会呼吁和平,保卫和平!
同学们,让我们牵着手来保卫和平,我相信和平一定不会离我们太遥远。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6咦,这不是我和妹妹的合影吗?我在看妈妈手机里的相册时,看见了这张照片。照片里的妹妹怎么这么难看呀!小光头,瞪着眼睛,撅着小嘴,一脸不愿意的样子。
这张照片是妹妹还没有满月的时候拍的。妹妹刚出生的时候,妈妈总是不让我抱。终于有一天,妈妈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同意我抱一下妹妹,我高兴得手舞足蹈。于是,妈妈让我坐在沙发上,然后把妹妹放在我的腿上,我用双手轻轻的搂住妹妹。
谁知,我刚把妹妹抱在怀里,她的脸就由晴转阴,变成了哭脸。喏,就像我上面说的那样,瞪着眼睛,撅着小嘴,一脸不愿意的样子。妈妈看了,赶紧让我笑一下,然后拍下来了这张照片。
忽然,“哇”的一声,把我吓了一跳,我耳边顿时“哇”声大作,原来妹妹哭了。妈妈连忙抱过妹妹,咦,她的脸竟然又由阴转晴,变成了笑脸。唉,甜甜啊,你真是太不给你姐面子了。
看了这个故事,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好笑?其实这个故事对于我来说一点都不好笑,我反倒觉得很珍贵。因为这张照片记录了我第一次抱妹妹的情景。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7妈妈有一本影集,里面放的都是她小时候的照片,我和妈妈经常翻看它,其中有一张照片是我最喜欢的,关于这张照片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
这是一张妈妈在天安门广场照的照片.那时侯妈妈才三岁.照片上的小女孩胖嘟嘟的,头上戴着风雪帽,穿着一身花衣服,笑得美滋滋的.
妈妈告诉我,那时侯姥爷在北京学习,姥姥带着妈妈去看望他。就在准备离开北京的那天,姥姥带着妈妈去天安门,妈妈看见有很多人在排队照相,队排得很长很长,像一条龙似的.妈妈也嚷着要照一张相.排了很长时间的队后,姥姥对妈妈说:"快赶不上火车了,别照了."妈妈非常不高兴,又哭又闹,于是姥姥说:"别哭了,那么你去问问照相的叔叔,能不能让你先照?"妈妈急忙跑到前面去,请求叔叔先给她照一张.善良的叔叔答应了妈妈的要求.就这样妈妈和天安门照了一张合影.
知道了这个故事,我才明白为什么妈妈笑得那么甜,原来妈妈在得意呢!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8每年爸爸妈妈都会为我拍下很多照片,记录下我的成长足迹。
有一张照片是妈妈最喜欢的,这张照片是我半岁时照的。那是一个夏天的早晨,以前姥姥都是早上给我蒸一个鸡蛋羹,然后喂给我吃。而那天早上,姥姥给我蒸好鸡蛋羹后,我非要自己吃。我从姥姥手里抢过勺子,自己挖着吃。因为小手拿不稳,所以鸡蛋羹撒得到处都是,胸前湿了一片,斑斑点点都是软软的鸡蛋块,嘴边也全是黄黄的蛋羹,虽然我洒得到处都是,但是还吃得不亦乐乎。妈妈连忙拿出相机,我一看见相机,立刻睁大眼睛,“咔嚓”妈妈为我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妈妈经常拿着这张照片对我说:“你看你半岁都能自己吃饭了,现在长大了,独立性应该更强了!”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9这张照片是我五岁半时在太平峪拍下的。
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阳光明媚却很冷,山上还满是积雪,身穿羽绒马甲的我站在山脚下仰望着瀑布。此次此刻,我忽然想起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确很像银河啊,“真有三千尺那么长的瀑布吗?”我好奇地问爸爸,爸爸耐心地说:“不是的,这首诗只是比喻,是诗人夸张的手法。”“好吧,我们去爬山吧!”于是,我怀着一颗坚定的心,拼命迈着我的小短腿,勇敢向前不停息。我想:“红军战士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翻过雪山,走过草地,经历了千辛万苦……”,在革命前辈的精神鼓舞之下,不知不觉中我爬到了山顶,正当我欢呼雀跃,激动万分的时候,远处看到我的好朋友乖乖正在那里气喘吁吁地抱怨呢!于是,我把手拢成喇叭状,大声喊:“加油,坚持就是胜利,你再努把力就可以到达山顶了!”在我的鼓励下,她很快就追赶上来,我们欣赏着山顶美丽动人,雄伟壮观的景致,甭提有多高兴了。两位爸爸趁着我们欢呼庆祝的时候,把我们高高地抱在怀里,妈妈也在这一瞬间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从此,我喜欢上了爬山,也喜欢上了运动,这使我在学校能够积极参加跳绳,啦啦操等各个体育项目,既锻炼了身体,也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10一天,我和妈妈在整理房间时,我顺便翻开了一本相册,看一看以前的照片。忽然,一张的照片进入了我的眼帘,照片上,一望无际的油彩花地里,一个小朋友钻在妈妈腋窝底下,看不清他是谁。这让我想起我和家人一起去安康的汉阴看油菜花时的情景。
四月的一天,天空一碧如洗,偶尔几朵白云飘过来,把天空装点得十分亮丽,我们全家开车出游。
到了汉阴,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呈现在我眼前。爷爷说:“这里这么美,照几张照片作个留念吧。”于是我们走进了菜地里。
金灿灿的油菜花一眼望不到边,美丽极了。向远方望去,远处隐隐约约能看见几栋农家小房子的烟囱还冒着烟。我们找了一个最佳位置准备照相,我和妈妈刚摆好姿势,这时一只蜜蜂朝我飞来,我害怕了,钻到了妈妈的腋窝底下,这时,爸爸按下照相机快门把当时的情况记录了下来。于是着张照片诞生了。
虽然我现在已经不怕蜜蜂了,但家人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时,都会取笑我是个怕小虫的胆小鬼。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1120xx年9月3日我无意中发现了一张三年前的旧照片,那是我在一年级入队的照片。
照片中,我们班同学都穿着整洁的校服,带着鲜艳的红领巾,列队站在操场上。我表情严肃,双目紧闭,五指并拢,手掌伸平,右手高高的举过头顶,正在行少先队队礼。我突然想起当时的那些事情。
当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跟我奶来到学校,学校洋溢着兴奋的气氛,因为今天学校要举行一个特别重大的入队仪式。我们班同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了操场。仪式开始后,一群大哥哥给我们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我想:“我终于入队了”。想着想着因为激动便留下了眼泪。
现在,每当我看见这张照片的时候,都会想起当时的情景,还是很激动。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12暑假来临,妈妈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让我把自己的书柜收拾一下。于是,我利用今天晚上,开始整理我的书柜。偶然间,我发现了一张旧照片……
这张旧照片是我六岁时在海边拍的。那天早上晴空万里,微风习习,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彩莹,一起去了月亮湾玩。
走在沙滩上,在柔软的沙子上踩一脚,微风轻轻地抚摸我们的头发,这让人感到十分惬意。不一会儿,我们开始堆城堡。先用沙子堆成一个高高的'“山丘”再用水桶浇水给它“定型”,然后找到贝壳,在城堡的四周围上一圈,最后把旗子插在城堡的顶上,这样漂亮的城堡就大功告成了。
堆完了城堡的我们,开始挖水坑,我们用铲子用力地挖呀,挖呀,挖了差不多两三分钟,可是坑还是不见底,又挖了四、五分钟,终于挖好了一个大坑,然后我们就往里面灌水。可是不久,沙滩的沙子又把坑给填满了。带着欢乐的笑声,我们开始准备冲浪了。
我们先挽起裤子,做了一个起跑式的动作,然后跑了出去,刚开始水才漫过我的小腿,后来我的大腿感到一种冰冰的感觉。我退到沙滩上一看,原来刚刚没有注意到,结果裤子被水姑娘“摸”到了,就湿了一大片。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晚上,我们准备回家了。在路上,彩霞照着月亮湾,伴随着乐队的歌声,离我们越来越远……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看着这张旧照片,让我回想起以前和好朋友一起的美好时光,相信以后我会更加珍惜这份友情的。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13有一本影集,里面放的都是她小时候的照片,我和经常翻看它,其中有一张照片是我最喜欢的,关于这张照片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
这是一张妈妈在天安门广场照的照片。那时侯妈妈才三岁。照片上的小女孩胖嘟嘟的,头上戴着风雪帽,穿着一身花衣服,笑得美滋滋的。
妈妈告诉我,那时侯姥爷在学习,带着妈妈去看望他。就在准备离开的那天,带着妈妈去天安门,妈妈看见有很多人在排队照相,队排得很长很长,像一条龙似的。妈妈也嚷着要照一张相。排了很长时间的队后,姥姥对妈妈说:"快赶不上火车了,别照了。"妈妈非常不高兴,又哭又闹,于是姥姥说:"别哭了,那么你去问问照相的叔叔,能不能让你先照?"妈妈急忙跑到前面去,请求叔叔先给她照一张。善良的叔叔答应了妈妈的要求。就这样妈妈和天安门照了一张合影。
知道了这个故事,我才明白为什么妈妈笑得那么甜,原来妈妈在得意呢!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14前一阵,一个阿姨送给我了一个精致的小相册,妈妈说:“刚好,咱们把前几天刚刚给你洗好的照片放进去吧?”我说:“好呀。”于是,我们就把美丽的照片一张张的往相册里装,正在装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张爱不释手的照片。
照片中的我穿着白纱裙,头上扎着金**的头花,脚上穿着白色的丝袜,粉红色的鞋子,手里拿着我非常喜爱的密码本,正站在湖中的小石桥上,让妈妈给我拍照。湖水清清,周围绿树环抱,看把我美得。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和妈妈来到了“丰庆公园”。慢慢地走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只见两旁的花儿都对着我们开心地笑着,仿佛在对我们说:“欢迎你们来这里参观。”我们悠哉地欣赏着公园里迷人的风景,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湖心岛。我和妈妈走在一座曲曲折折的小石桥上,往石桥下一看,湖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大鱼和小鱼,有红的、白的、黑的、还有红白相间的,五彩斑斓,漂亮极了。我又拿出面包和小饼干给鱼儿们喂,它们闻到了面包的香味,它们就争先恐后的张着圆圆的嘴巴抢着吃,小鱼抢到了吃的,就迅速的钻入水中,我想:小鱼的胆子好小呀。而大鱼的胆子好像很大,它们吃完了食物,仍然还在水面上眼睁睁的等着我给它们再扔下去一些食物,逗得我们忍不住的笑。鱼儿们简直可爱极了!我立即拿出我那心爱的密码本,在上面画了几张小鱼的图案,好想回家和表弟、表妹一起分享。
湖边的柳树对着我们弯弯腰,好像在恭送我们,又好像在说:“这里的风景太美了,你们可以多拍几张照片,珍藏起来,等你长大了再看一看,回忆起来当时游园的情景,那是多么美好呀!”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15在我家的电脑里储存着很多的汽车照片,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在香港拍的有轨电车照片。
瞧,在这张照片里,我正低着头专心致志地把着方向盘,津津有味地开着有轨电车呢。记得这是我今年2月在香港历史博物馆的拍摄的照片。这是我参观香港博物馆的最大收获,这辆历史悠久的有轨电车,不仅向我们展示的它丰富的历史内涵,还成为了实景体验的一个游乐项目。我健步上车,握好方向盘,熟练地操控起驱动系统,哼着小曲儿,开始了我的有轨电车驾驶经历。有很多人对着我拍照,显然是很肯定我的驾驶技术。
从这张照片,我联想到了香港的交通发展历史,这是一段耐人寻味的光辉历程,从有轨电车发展到双节公交车,再到双层巴士,再到地铁,速度越来越快,载客量越来越多,舒适度越来越好,安全度越来越高,交通的发展速度真是令人刮目相看,从现在的科技发展,我甚至无法猜想将来的香港交通会是怎样的形式,让我们翘首以待吧。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我的一张照片作文3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一张照片作文300字1昨天,我写完了作业,随意地打开影集来看,忽然一张坐在藤椅上的小孩的照片,吸引了我的眼球,不由得仔细地看了起来。
照片上画了一个肥噜噜的小可爱,他穿着白衣服,坐在竹椅上,张着嘴巴,流着口水,挥着手臂,好像在要什么东西,他那双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地直射前方。那不就是我吗,那上面画满了我的贪吃,画满了我的调皮。
听妈妈说,这张照片是我五个月大的时候,一位阿姨来我们家参观并拿来了一个大西瓜。妈妈把西瓜切开,和阿姨吃了起来。当时我想:那东西红艳艳的,水灵灵的,应该很好吃吧!于是我挥着小手争着喊着要尝尝。正好爸爸从外面回来看到了这精彩又可笑的一幕,就赶忙拿起照相机拍下了这个顽皮的我,从而留下了这张美丽的照片。
时间已经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七年,我也在不知不觉中长大,虽然现在的我还是那么贪吃,还是那么顽皮,但也还是像小时候那么天真,那么帅气。
我的一张照片作文300字2小学五年级作文:我的一张照片 我的一张照片邳州市港上中心小学班53班李思雅 这张照片于20xx年10月4日照。大家一定有许多的疑问,就让我自问自答吧。 为什么要10月4号拍?因为10月4号是三姑结婚的日子、照片里有哪些人、为什么要有这些人?照片里有小姑、小姑父、大姑、三姑、三姑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四姑、还有我们这些孩子:老大~我、老二~露露、老三~梦雅、老四~思瑞、老五~雅琪、老六~雅瑞、老七~一诺、老八~犇犇。
因为这些人都和我们有血缘关系。 接下来我就要出卖大家的表情了、从老到小。爷爷和奶奶压根不要说、因为心里肯定是甜滋滋的。大姑也是合不拢嘴。爸爸妈妈的嘴出卖了心理、咦!再一看看所有的人都是合不拢嘴。可是、三姑一是上轿了、有谁心里是笑的呢。我看见了——三姑哭了、眼里饱含泪水、只是不忍心掉下来怕掉到了爷爷奶奶的心里。 虽然这张照片已经过去了很旧、但我一想起来、心里就不好受、俗话说:"闺女结了婚、就像泼出去的水、永远收不回来!!!! 五三班:李思雅
我的一张照片作文300字3我照过许多照片,都放在了一个精致的大盒子里面,其中有一张照片是我最喜欢的然后又从敞篷,你想知道它的来历吗。
9岁那年,表哥带我去北京玩,这里的名车到处都是,有劳斯莱斯宝马,跑车,兰博基尼鬼怪gt跑车、悍马越野车,奔驰赛车,但就是没有我最喜欢的法拉利,我问表哥,这里为什么没有法拉利跑车。哥哥说,这里有法拉利,只是还没看见而已,我和表哥走呀走呀终于看见了我最喜欢的法拉利跑车,只见这辆车一共有4个冒烟,车后面写着noveltecrosso这几个英文字母车的标牌是一直准备跳起来的马,和我在书上看见的一模一样,这是,车的主人来了他说,小朋友,想不想见识一下法拉利。
我连忙说,想。我的话音刚落,他就跑到车里,我不知道他在车里做了什么,只知道他竟然将这辆被盖盖主的法拉利变成了敞篷的法拉利,然后又从敞篷法拉利变成又该的法拉利,我和表哥被精的大嘴,最后,他把这辆法拉利的车门一开,然后把车门向上放,出来了,说小朋友,小朋友过去照一张像吧,我兴奋地说,great。拍完之后,他说,小朋友,我有事先走了。说完他先带上墨镜在上车,一下子就走了老远。
现在,这张照片一直被我收着,直到现在。
我的一张照片作文300字4今天,妈妈把照相机里的照片存入电脑时,我发现了一张我5岁时在大海边玩耍的照片。这张照片是我许许多多照片中的其中一张。看着这张照片,我开心地笑了起来,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刻。
在照片里,无边无际的大海就像一面碧绿的大镜子,清澈透明;远远望去,天和海连成了一条细细的线,不断地向 向两边延伸。沙滩上湿漉漉的,浪花就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子,不时地拍打着沙滩,还和岸上的小女孩追逐打闹、嬉戏玩耍。海浪涌上来了,小女孩急急忙忙地往岸上跑,海浪退下去了,小女孩又开心地追了过去。这个满脸笑容、被海浪追赶和挥舞着双手的小女孩就是我。
就这样,海浪不停地扑向我,我一次次地逃跑、又不时地转身去追逐。好几次海浪都涌上来了,我躲闪不及,衣服和裤子都被浪花打湿了,我变成了湿漉漉的落汤鸡,仍然兴奋地玩耍着。妈妈看着我开心的样子,给我拍下了这美好的瞬间。
这是一张多么有趣的照片啊!看着照片上的我,是那么的开心、快乐。我多么希望再去一次海南啊!
我的一张照片作文300字5我有一张特殊的照片。我一直将它放在我的桌头。说它特殊那是因为是蒙古姐姐跟我一起照的,你肯定会奇怪我怎么会跟蒙古姐姐认识的。
其实,我的爸爸是蒙古人,那个蒙古姐姐也就是我的表姐。我从来没去过内蒙,去年,爸爸带我去看望七十多岁的奶奶,我很高兴。到了奶奶家,奶奶就给我换上蒙古装。奶奶还说:“在蒙古不穿蒙古装是不礼貌的。”我穿上蒙古装真漂亮呀!
一会儿,一位姐姐进来了。她有礼貌的向我打招呼,但是我并不认识她。这时,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疑问,便轻声在我耳边说:“这是你四爹的二女儿,也就是你的表姐。”表姐说:“让我们去玩吧!”于是,我们就在草原上骑马、摔跤,躺在草原上看湛蓝的天空。表姐带我游览这里的风光,看看别处见不到的民俗。。这里的野果子又酸又甜,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这里的牛羊成群结队……
到了该吃午饭的时间,我和姐姐回到家。哇!这么丰盛的午餐,有羊肉、牛肉、还有大锅的烩菜呢!
时间过的真快,马上就要和爸爸走了。我让爸爸给我和表姐照一张照片。回到新乡后,我就天天想着那甜蜜的日子。所以,这张照片就是我的宝贝!
我的一张照片作文300字6打开我的'相册,一张张照片便浮现在我的眼前,每一张都是一段段精彩的回忆。但其中一张不起眼的照片,我却对它情有独钟。
这张照片,远没有其他照片富丽堂皇,穿戴的衣服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但这张照片上,聚集着我小学全班同学和老师,也有一段段在小学的精彩回忆。
还记得小学开学地第一天,一个个懵懂的小孩在老师身后走进了一(2)班教室,同学们都开始了自我介绍,有一脸正经的,有搞笑的,也有稀奇古怪的。可以说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同时我们也十分团结,在拔河,接力跑等项目中都名列前茅,每当我们获得奖项时,都会大大地摆出一个V字。
可古人云:没有常胜将军,在一次考试中,我们只得了亚军,平时班级里的欢声笑语不见了,取代的是一阵阵的唉头叹气声。在这时,老师则过来安慰道:“不要伤心,沮丧。相信我们,在继续努力,会成功的!”
在那次暴风雨的袭击后,我们一个个变得更加努力,又夺回了“王座”
每当看见这张照片时,心里就像被打翻得五味瓶,这张在别人眼中完全不值得一提的照片,在我的眼中,宛如兄弟姐妹搬重要,也正是这张照片,一直鼓励着我,激励着我向前冲!
我的一张照片作文300字7照片上的女孩,大大的眼睛,淡淡眉毛,不大不小的耳朵,头上戴了一顶可爱的帽子。呵呵,这是谁呢?我呀听爸爸说,这是我刚满两周岁时照的。
那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照相馆,叔叔阿姨对我们十分热情拉下了一幅美丽的背景,让我坐下了一张五颜六色的塑料椅子。我顿时很高兴,我努了努嘴,又帮了鬼脸。东看看,西望望看个不够。开始照相了,阿姨拿这一束鲜花在我面前摇来摇去,可我不配合摄影师总是盯着一字不放,爸爸说:“来,宝宝,看这里。”爸爸叫得口干舌燥。我也好像没有听见,只管自己爱看的。摄影师见我撒野得没法治,不知从哪里拿来个铃铛,“叮叮……叮叮”响个不停。我想;哪里传出这么好听的声音,我看了过去,只见摄影师左手拿着一个铃铛,正讨我笑呢!我点起脚,眼睛瞪得大大的,坐在椅子上手舞足蹈,这咯咯笑个不停。只见摄影师没经我同意,右手按了一下“咔嚓”我就出现在这张照片上了。
我望着照片上的那的小女孩,情不自禁的说:“小乖乖,好可爱,好淘气啊!”
我的一张照片作文300字8瞧,照片上的小男孩多神气呀!他的身后就是举世闻名的天安门,五星红旗高高地在他的头顶随风飘扬。他还摆了个帅气的POSE,像是解放军战士在给国旗行军礼呢!
相信大家都把他当成了一个小男孩吧,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我五岁时去北京游玩,在天安门广场上拍的。大家可能要奇怪了,你明明是个小姑娘,这怎么可能会是你呢?
哈哈,因为我觉得女孩子很麻烦,要扎小辫子,要穿裙子,不仅不方便而且还浪费时间。所以,在我的要求下,小的时候妈妈总是给我穿着男孩的衣服,留着板头寸,根根竖起来,就像只小刺猬,多有精神呀!
这张照片什么都拍得不错,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我怪怪的笑容,那种皮笑肉不笑的笑容给这张照打了个大大的折扣。因为在这之前我看中了一件十分想要的玩具,可爸爸妈妈不答应我的要求,我就一直噘着嘴巴,满脸的不高兴。到了拍照片的时候,老爸非要让我收起嘴巴,还要面带笑容。可我哪里笑得出来啊,为了避免老爸在大庭广众之下收拾我一顿,我只好咧开嘴角,来了个比哭还难看的笑。
每当看见那张照片,我便会想起那个有趣又好玩的“男孩夏天”。
我的一张照片作文300字9很多人喜欢拍照因为他们可以留下最美好的纪念。我也是。我的照片真不少,大概几百张。看着这些照片,每张都可以将一个故事。下面我要给你们介绍我最喜欢的照片。
看着这张照片,我回想我跟零散个朋友在我们毕业的时候拍的。我们从高一就是好朋友了。从左边到右边是黄燕,怀秋,我,最后是桂英。高中的三年,我们是同桌,一起互相帮助学习,一起玩,一起将很多好玩的故事。那些年是最难忘的纪念。但是到高三,我们每个人都报名不同的学校,当然也没有机会一起学习了。想到这个问题,我们都难过,恋恋不舍。所以那时候,我提议大家一起找长相,难过的时候可以看这张照片,就高兴了。拍照的时候,大家都笑,但是然后大家都哭了。到现在我还记得那天的心情。
现在黄燕在升龙大学学习,怀秋和桂英都在国民经济大学学习经济。我现在在河内大学学习汉语。虽然我们不能一起学习了,但是没周末,我们好见面,一起去玩,一起去吃东西,很有意思。我希望我们会永远是好朋友。
我的一张照片作文300字10今天,我在书上看到了一张旧照片,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军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记者拍下的真实情景。
当时,中国的最大城市------上海,那里人山人海。突然,从天上传来隆隆的响声,抬头一看,原来是日军侵略中国的轰炸机来轰炸上海。顿时,这里建筑物全部都倒下了,传来一阵阵尖叫声、哭喊声,三分之二的人陆续倒下了。在天桥下有一个小男孩,他大约四岁,浑身都是伤痕,坐在天桥下哭着喊:“妈妈,你在哪里,爸爸我害怕。”这时,一架轰炸机把天桥炸得粉碎,连这个小男孩都给炸死了。这里,我们的老百姓死亡人数不计其数。
看完这张照片,我怀着沉重的心情想着:一个国家只要落后了,就会被别的国家攻打。
之所以我们中国被日军攻打,是因为我们中国当时很落后。如果当时我们中国不落后,就不会被日军欺负了。
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是这么的好,等我们长大成人以后,一定要回报我们的祖国。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好好读书,多长些知识,不要让那个小男孩的历史重演。
我的一张照片作文300字11每当看到一张照片,我就回想到了我童年的一部分,可我最喜欢的是去常州春秋乐园拍的那张,那一张是最有意义的一张照片。
那是一个中午,小姨夫说要带我们去常州的动物园玩,我和弟弟妹妹听了,可高兴了! 姨夫开着车,带着我们看见了宽阔的马路,汽车‘滴’‘滴’‘滴’的响起,经过十来分钟,我们终于到了常州的动物园,可惜,可惜,门票没了。
我不想空手而归,就对小姨夫说:’小姨夫,我又想去旁边的春秋乐园玩,小姨夫答应了,于是我们就改变目标,走向春秋乐园。我们刚进春秋乐园,就看见了三个很大很大的石头围成了一个大大的圈,那三个石头的旁边还有一个小瀑布,我们在这两个地方拍了很多照片,可我最在意的是后来拍,不过我想慢慢地给你们介绍。我们一直走,又看见了两个风景区,跟刚才一样,一个是用石头雕成的许多古代人,古代人有的在读书,有的做着不动,有的 我们又走向都是水,只有三个石头在上面的那个地方去,我跳到石头上,让小姨夫给我拍照,这就是我最有意义的一张照片! 也是最有男子气概的一张!
我的一张照片作文300字12从我出生那天起,爸爸为我拍下了许许多多的照片。其中,我一岁时在学校花坛前学习走路的一张留影,是我最喜欢的。
那是一个冬天,天气晴朗,阳光照得大地暖洋洋的,爸爸妈妈带我到学校花坛前学习走路。当时,我头上戴着一顶粉红的绒帽,穿着鲜红色的上衣,天蓝色毛裤和红黑相间的布鞋。风儿轻轻地吹到我的小脸上,把我的小脸吹得红红的。妈妈站在我的前面张开双手,让我走。我不敢走,妈妈就拿了一颗奶糖给我,鼓励我说:“乖女儿,勇敢些,快来吧!”我还是不敢走。妈妈又走近了些,笑着张开双臂。我这才咬紧牙,眼睛睁得大大的望着妈妈,两只腿使劲向前迈。可是,我刚迈出两步就摔倒了!妈妈站在前面鼓励我说:“乖女儿,站起来接着走吧,勇敢些!”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起来,又努力向前走,一步,二步,三步……我眼睛一直看着妈妈,牙咬得一直紧紧的。就在这难忘的一瞬间,爸爸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咔嚓一声,我的这一瞬间被留在了照片上。
我十分喜欢这张照片,因为它留下了我勇敢迈出的第一步,也留下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疼爱!
我的一张照片作文300字13当我搬家整理房间的时候,我看到了这张照片,心头一惊,千万种心情海浪般涌上心头,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幼儿园的一次春游,我们去了“海底世界”。雄伟壮观的大门,高大威武的建筑,我欢呼雀跃,决定进去大开眼界。哇塞!好多稀奇古怪的鱼啊。有的机灵活泼,眨着迷人的双眼,在水里悠闲自在;有的凶神恶煞,露出一排锋利的牙齿,虎视眈眈地盯着我;有的骄傲自满,扭动着自己妖娆的身躯,得意洋洋的摆弄着尾巴……让我目不暇接。我觉得自己就是一条欣喜若狂的小鱼,遨游在广阔无垠的大海里,允吸着大海的知识,与同伴说话谈心。
随后,我们来到了顶层游赏。这儿有点像沙滩。空气格外清新,微风抚摸着我的脸颊,真舒服!我看到了许多高低不同、形态各异的假山,还有池塘,弯弯的小船以及许多玩具。
……
最后,我们拍下了这张照片留作回忆。我永远难忘这快乐的童年趣事!
我的一张照片作文300字14有一次,我翻看相册的时候,看见了一张有趣的照片。照片上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他一手叉腰,昂首挺胸的端着红酒,脸上的表情却是呲牙咧嘴的。我仔细一看,这不就是我吗?看着照片,我不禁想起当时的情景。
那是一个星期六,家里被我弄得乱七八糟。为了让这个“江湖”平定下来,老妈忍痛割爱的将她的月薪分了一半给我,让老姐带我去吃牛排。我一听到这个消息,乐得心花怒放。来到牛排店,我要了3份黑胡椒牛排和一份蛋炒饭。把这些吃完后还不够,又点了2杯可乐喝了。姐姐又问我:“你敢喝酒吗?”“有什麽不敢?我可是小小男子汉!”说着,我喝了一大口,“哇,又苦又辣!”我的眼泪都流了出来。姐姐在一旁哈哈大笑,用手机把我的滑稽样拍了下来。这真是,“脸”打肿了,“胖子”却没充成。
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会想起在广州工作的姐姐,想起我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真希望她早点回来团聚,我们一起吃大餐。
我的一张照片作文300字15有一次,我在打扫房间角落的时候,发现了我的一张三岁时的照片,那里面装满了大家的快乐,和我们的欢声笑语。
你看!照片上有一个短头发的小姑娘,留着一个齐流海,她穿着黑白格子的裙子,蹲到椅子背后,下巴顶在椅子背上,两个肉乎乎的小爪子,抓在椅子背上,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在看什么似的,嘴巴甜甜的笑着。她的样子可爱极了!
那天正好是我的三岁生日,我去照相馆照相,我坐在椅子上,左一张相,右一张相,照了好长时间,我的脖子都快招架不住了。嘿嘿!我不照了,我跑到椅子后面,蹲得很低,一直不想让照相师看到我,蹲了好长时间,腿都蹲麻了,我想站起来看看,照相师还关注不关注我,谁知道我刚站起来,抬头一看,照相师“咔嚓”一声,把我这个画面照了下来。我心想:要是这样我就不站起来了!
这张照片只是我喜欢的一张照片,其实每一张照片都是含着宝贵的回忆,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滴滴珍贵的珍珠,我渐渐地长大,可是我还是很喜欢这些伴我成长的有趣的照片,它们让我回忆起我快乐的童年。
1949年9月6日深夜,杨虎城及子女、秘书一家共六人乘坐的小 汽车 驶入白公馆监狱后山的松林坡,此处早已被毛人凤手下的一队宪兵围得跟铁桶差不多。
看管杨虎城多年的特务队长张鹄指着半坡上的戴公祠,欺骗他说: “你们准备在这里住两天,一方面等委员长接见,另一方面等待到台湾的飞机。”
19岁的杨拯中捧着在狱中病死的母亲谢葆真的骨灰盒,走在最前面,而一走进戴公祠,特务杨进兴等人就拿着匕首扑了上来,围住杨虎城父子疯狂地捅刺着……
杀害杨虎城、宋绮云、宋振中等六人后,特务又把 硝镪水淋在他们的尸体上,然后把杨虎城父子的遗体埋在会客室外的花池里,杨虎城身上仅有的一些值钱东西,也被特务们瓜分了。
解放后,杨虎城长子杨拯民前来认领父亲和弟弟面目全非的尸体时,险些昏了过去。此后,杨虎城在公祭大会上被追认为烈士,遗骨迁入西安市杨虎城将军陵园。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在监狱里住了12年,除了随身相伴的一子一女外,其他孩子均由二夫人张蕙兰养育。
在漫长而艰苦的岁月里,这个老中医的女儿把自己的全身心都奉献给了杨虎城的孩子们,而由她拉扯大的一子五女,却全都不是她的亲生孩子。
杨虎城1893年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甘北村,家中虽有四五十亩地,但都是山塬上极为贫瘠的荒地,每年收成不够一家人糊口,他父亲杨怀福不得不经常外出当木匠来补贴家用。
由于家境太穷,杨虎城只读了两年私塾,就去了一家饭馆当跑堂,此时他只有12岁。
1908年,杨怀福因遭仇人陷害发生打斗,被人揭发他参加了有反清性质的哥老会,被清政府在西安绞死示众。
年仅14岁的杨虎城把父亲的尸体用独轮车从西安运回了老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凑钱给父亲买了口薄皮棺材。
此时杨虎城已无立锥之地,满怀着对腐败清廷的仇恨,以及对贫苦乡亲们的感激,少年杨虎城落草当了“刀客”,他先在老家组织了一个丧葬互助组织“孝义会”,后来成为专门劫富济贫的“中秋会”。
辛亥革命爆发后,杨虎城带手下八百多条好汉加入陕西民军,高举反清大旗,开始了军旅生涯。
1913年,袁世凯上台后,裁减了大批民兵,杨虎城也因此卸甲回乡,住到姑妈家。
当地有个恶霸地主李桢,仗着县里有人,经常抢男霸女、为害乡里,却无人能够整治,他曾多次上门敲诈勒索杨虎城家人,杨虎城咽不下这口气,他抱着为民除害的想法,召集了几个受李桢迫害的百姓,乱棍打死了李桢。
虽然出了口恶气,但杨虎城也受到官府通缉,他索性买了一支曼利夏步枪,上山再次当起了“刀客”。
杨虎城母亲孙一莲整天在家担惊受怕,不得不前往娘家孙镇避避风头。
孙一莲回到孙镇后,经常胸闷不舒服,就去镇里的一家中药铺看病,当时,杨虎城已经成了同州一带的著名刀客,手下有百十号人、六七条枪,药铺老板张养清与孙一莲沾着点亲戚关系,他对杨虎城很仰慕,觉得杨虎城虽是刀客,但威名远扬、为人讲信义,在乱世中必有一番作为,也因此对孙一莲非常关照,不但经常为她号脉开药,还特地把药煎好了,让女儿张蕙兰每天送上门去。
张蕙兰只有9岁,比杨虎城小11岁,但孙一莲看到小姑娘勤快懂事,感到非常喜欢,经常有意无意地在别人面前夸她。
张养清听出了孙一莲的弦外之意,爽快地提出两家结亲,还让张蕙兰住到杨家去侍奉孙一莲。
就这样,在杨虎城不知道的情况下,母亲给他接回来一个新媳妇。
1916年,杨虎城被收编后,因作战勇敢当上了营长,驻扎在大荔县,他与当地商人张西铭成了朋友,经常去张家做客。
张西铭以前在四川做生意时曾认了个义女罗佩兰,比杨虎城小八岁。
罗佩兰性格直爽刚烈,与杨虎城很对脾气,张西铭一看好友年纪不小了还没成家,就作主为他们办了婚事,这一年,杨虎城23岁,罗佩兰15岁。
新婚不久,杨虎城参加了护法战争,为了在军营中陪伴新婚丈夫,罗佩兰学会了骑马打仗,成了一名英姿飒爽的女将,不但经常在军队中护理伤员,还多次亲临前线。
界方之战,杨虎城率6千多名官兵血战数日,打退了陈树藩的几万名北洋军队,威名远扬。
趁着大捷,杨虎城写信给母亲,也禀告了自己与罗佩兰的婚事,孙一莲一听就急了,觉得自己让张养清父女白高兴一场,而张养清却不愿退婚,他斩钉截铁地表示,张蕙兰就是杨家的人,这门亲事不能变!
这种情形让张蕙兰有几分委屈,杨虎城也觉得很尴尬,他不愿违母命,更不愿意伤害罗佩兰和张蕙兰中的任何一个。
1919年,杨虎城回家探亲时,与14岁的张蕙兰举办了婚礼,不过,完婚后他就匆匆回了部队,仍留下张蕙兰在老家侍奉母亲,不让她与罗佩兰见面。
由于常年跟着军队奔波打仗,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罗佩兰患上了慢性病,身体一天比一天弱。
1922年,罗佩兰怀上了身孕,而身为靖国军第3路军司令的杨虎城由于拒绝接受直系部队整编,打算带军队北上“长征”,奔袭两千里,前往陕北榆林,他担心妻子受不了长途跋涉之苦,出发前,把她送回了老家蒲城。
这是罗佩兰与张蕙兰第一次见面,罗佩兰本来担心两人之间会有嫌隙,没想到一进门,张蕙兰就迎上前来,大大方方地问安道好,还让婆母孙一莲和杨虎城、罗佩兰上坐,自己施礼敬茶,显得非常有礼数,也把罗佩兰当成了大夫人。
其实,杨虎城并没有把张蕙兰当成侍妾的想法,他与张蕙兰的婚姻是两家长辈促成的,有几分包办婚姻的性质,因此,他觉得张蕙兰本人也受了很大的委屈,而且她温柔贤惠,侍奉杨母多年、替他解决了后顾之忧,让他非常感激。
罗佩兰明白丈夫的无奈,知道这是旧时代造成的阴差阳错,并不是杨虎城三心二意,她大度地接纳了张蕙兰,杨虎城离开后,两个年纪相仿的姑娘更是互敬互爱、姐妹情深。
看到罗佩兰身体不好,略通医术的张蕙兰精心照顾着她的饮食起居,在孙一莲和张蕙兰的守护下,1922年12月15日,罗佩兰生下了杨虎城的长子。
杨虎城听说后,写信回家,给儿子起名为杨拯民,要“拯民于水火之中”。
他还充满了感激地给张蕙兰写了一封信:
在杨虎城心中,为他扛起了这个家的张蕙兰,已经是与他肝胆相照的贤妻。
当时杨虎城队伍处于重兵包围之中,罗佩兰很不放心,杨拯民才三个月大,她就打算带着孩子重返丈夫身边,张蕙兰也很不放心这个姐姐,自告奋勇陪她千里寻夫。
在张蕙兰的陪伴下,罗佩兰闯过诸多关卡,来到了军中。
与杨虎城团圆之后,罗佩兰对张蕙兰感激不已,说:“这一路凶险重重,若不是蕙兰妹妹为我受苦受累,我们母子早已经没命了。”
而张蕙兰并不居功,她惦记着独自留在老家的婆婆,拒绝了杨虎城和张蕙兰的挽留,在两名士兵的陪伴下,重返蒲城老家。
1924年,罗佩兰生下长女杨拯坤,刚出月子,她就被查出患了肺结核,不得已,她只得把长子杨拯民送往老家,由张蕙兰抚养,还没断奶的杨拯坤则由当地一个奶妈照顾。
1926年,已经是国民党师长的杨虎城策应北伐,与陕西的北洋军队多次交手,由于打不过杨虎城,陕西军阀就派兵前往杨虎城老家去抓他的老母亲孙一莲和二夫人张蕙兰,张蕙兰听到风声,连忙带着婆婆和3岁多的杨拯民,到处东躲西藏,一路乞讨,才来到了杨虎城身边。
而此时,罗佩兰已经病入膏肓,望着被张蕙兰呵护长大的儿子,她十分欣慰,也感动于张蕙兰的善良,她知道,把儿子托付给这样的女人,完全可以放心。
1926年10月24日,就在杨虎城被军阀吴镇华的“镇嵩军”困在西安城时,有“军中花木兰”之称的罗佩兰到了生命弥留的时刻,她对杨拯民说:“ 多亏了你娘(张蕙兰),你长大了要好好地报答她呀! ”又握住张蕙兰的手,托付道:“ 我不行了,我们犹如亲姐妹,我死后,拯民、拯坤就拜托给你了。 ”
就这样,22岁的张蕙兰成了杨拯民、杨拯坤的娘,她视这对兄妹为亲生骨肉,历尽艰辛,把他们养育成人。
罗佩兰去世后,杨虎城悲痛万分,而此时,他已被吴镇华的部队困了八个月时间,也未能解围,看到西安遍地饿殍,杨虎城认为自己难辞其咎,准备以身殉城。
1926年11月29日,西安解围的第二天,杨虎城领着残部前往渭北,自己仅带一名随从,悄然离开了部队,前往富平朋友家隐居,宣布引咎自职,此后,杨虎城整天在朋友家借酒消愁、萎靡不振。
张蕙兰听说后,就来到他身边,劝说道,陕西乡亲都认为你是一个英雄,我父亲也认为你是一个大英雄,所以不惜让我为你作妾,你万万不可辜负众人期盼,愧对关中百姓期望。一向温柔的她,这天的神情十分严肃。
听到二夫人劝说后,杨虎城才渐渐振作,并接受了邵力子和冯玉祥的邀请,重返西安,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10路军总司令,出潼关参加北伐。
1927年,杨虎城在军中结识了来自西安的女学生谢葆真,谢葆真当时在杨虎城军队的政治部做宣传工作,已经加入了共青团,她知书识礼、能歌善舞,在驻地创办贫民女校,很受杨虎城欣赏。
1928年初,谢葆真与杨虎城在军部结婚,此后几乎不离杨虎城左右,随着杨虎城东征西战。
婚后,杨虎城把谢葆真带回老家,让她给张蕙兰敬茶。
受过新学教育的谢葆真对此很不理解,认为这是封建礼教,而杨虎城语重心长地对她解释了一番,提起张蕙兰为这个家庭做出的贡献,虽然,他与张蕙兰之间可能没有深厚的爱情,却有多年生死与共的恩义。
婚后,谢葆真为杨虎城接连生下次子杨拯中、三子杨振亚。由于时局动荡,杨虎城一度被迫离开陕西,前往日本“考察”,谢葆真放心不下,就把儿子杨拯亚留给南京的一个朋友照顾,自己跟随杨虎城一起出国,想不到的是,南京的那个女友是个势利眼,竟转手把孩子送进了保育院,年幼的杨拯亚在那里患上白喉病夭折了。
看到张蕙兰进门多年却没有孩子,婆婆孙一莲对杨虎城说:“这些年,蕙兰对待拯民、拯坤就像亲生骨肉,对我更是尽心尽意,她这么贤惠,我觉得很对不起她。她进门这么长时间也没孩子,我盼望她能有后……”
1931年,张蕙兰为杨虎城生下四子杨拯仁,这也是她唯一的孩子。
西安事变爆发后,杨虎城处境凶险,为了照顾杨虎城,张蕙兰日夜陪伴在他身边,没注意到5岁的杨拯仁竟染上了烈性传染病猩红热,因为耽误了抢救时间,杨拯仁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医治无效了。
痛失爱子的张蕙兰几乎一夜白头,连神志都有些不清。
杨虎城感到很难过,就委托已经在北平读书的长子杨拯民把张蕙兰接去治病。
由于感到对不起张蕙兰,无法亲自陪妻子前去治病,临行前,心中有愧的杨虎城竟双膝跪地,在张蕙兰面前深深一拜。
而这一跪,竟是夫妻永别。
1937年,杨虎城被迫出国前往欧美“考察”,谢葆真带着儿子杨拯中跟着他一起前去,把四个幼小的女儿都留给自己的母亲照看。
卢沟桥事变后,杨拯民、杨拯坤带着张蕙兰从北平回到西安,在这对兄妹的陪伴下,张蕙兰的病情渐渐好转。
而杨虎城看到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这位关中悍将一心求战,冒险回国,可一到南昌,他就被戴笠抓捕,送往贵州息烽集中营关押,妻子谢葆真和儿子杨拯中也同时被捕。
1938年,杨拯民秘密前往延安,张蕙兰对此很是支持。
三年后,杨拯坤高中毕业,张蕙兰对她说:“ 你爹还在关着,国民党那边是不能去的,你就去延安吧。去到延安告诉哥哥,不要想家,奶奶由我照顾呢! ”
就这样,兄妹俩在娘的支持下,先后参加了革命。
1943年10月,杨虎城母亲孙一莲去世,尽管他多次恳求,蒋介石也没批准他回家奔丧,只能由张蕙兰和杨虎城的弟弟杨茂三一起操办了丧事。
丧礼上,张蕙兰看到跟随外婆生活多年的杨虎城的四个女儿杨拯美、杨拯英、杨拯汉和杨拯陆,感到很心疼。
因为外婆年事已高、家里条件并不好,张蕙兰就把四个女儿接回了杨家,亲自担起了照顾她们的任务。
1949年初,报纸上登出了李宗仁宣布释放杨虎城的消息,张蕙兰还以为与丈夫团圆有望,而直到1949年底,长子杨拯民带回了杨虎城与杨拯中、杨拯贵父子三人的遗骨,才打破了她最后希望。
在张蕙兰的照料下,杨虎城的一子五女均长大成才。
西安解放时,长子杨拯民已经是大荔军分区司令,后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功臣,历任陕西省副省长、陕西省委书记等重要职务。
长女杨振坤曾担任北京 旅游 局副局长。
次女杨振美毕业于人民大学,曾任全国政协委员。
三女杨振英是西安 杨虎城研究会秘书长, 出版多部著作。
四女杨振汉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曾任新疆政协常委。
五女杨振陆毕业于西北大学,曾任克拉玛依油田女子采油队队长,1958年勘查石油时遇难,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牺牲时年仅22岁。
在杨虎城将军陵园进门处,可以看到八个大字:“千古功臣、民族英雄”,为了民族事业,杨虎城一家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父子三人倒在了黎明之前。
幸亏有二夫人张蕙兰为他守护着幼小的儿女、风雨飘摇的家庭,才让英雄的事业、家风得以传承。
杨虎城母亲的眼光很准,选中了一个世所罕见的贤良女人。
张蕙兰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杨虎城的家族,她把六个子女抚养成人后,又接着帮她们照料孩子,亲手养大了12个杨虎城的孙子、外孙。
这个大家族在她的主持下越来越繁荣兴旺,每当全家几十口人齐聚一堂,总会一同给劳苦功高的母亲祝酒,愿她 健康 长寿。
1993年2月7日,88岁的张蕙兰因病去世,临终前,她对子女们说:“ 我想回老家祖坟照顾婆婆,又想葬在将军身边,就怕自己不合格。”
孩子们含泪说,他们一定会完成娘的心愿,让她和杨虎城葬在一起。
为此, 杨虎城的子女们专门向陕西省人民政府提交了申请,把辛苦了一辈子的张蕙兰葬入杨虎城的烈士陵园。
在追悼会上,亲人们给她写了这样一副挽联:
“ 贤妻良母敬老抚幼堪称懿范,
辛劳一生节烈奉献功在国家 ”。
横批“ 无名英雄 ”。
因为难舍娘亲的养育之恩,1998年,杨拯民临终前,也请求把自己葬在张蕙兰身边,与父母相伴。
虽然张蕙兰并不是烈士,但她的一生行迹比烈士毫不逊色,完全有资格葬入烈士陵园。
崛越二郎的妻子名叫佐佐木须磨子。
1932年结婚 于1933年生下长女 次年生下第二个女儿 1937年生下长男雅郎。
:
崛越二郎生平
1903年6月22日,堀越二郎出生于群马县藤冈市。先后就读于藤冈中学、旧制第一高等学校。并在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航空工学科毕业,同学还有著名的战斗机设计师木村秀政和土井武夫。1927年进入三菱重工担任设计师。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飞机技术,先后在欧洲、美国游学1年半。
1932年设计三菱重工的设计主任。在双翼机流行的时代率先设计了单翼机——七试舰上战斗机,但是有2架飞机在试验中坠毁因此没有被采用。同年和佐佐木须磨子结婚,育有包括长子堀越雅郎在内的6个孩子。
1934年设计九试单座战斗机,是日本史上第一架低翼飞机。1935年2号试验机被海军采用,被命名为九六式舰上战斗机,是日本首次全面使用铆钉的飞机。
1937年设计十二试舰上战斗机,即后来的零式战斗机。
担任第二设计课课长,后来设计雷电、烈风等战斗机。
战后与木村秀政一道参加YS-11的设计。在后来的新三菱重工工作。
在新三菱重工退职后,1963-1965年担任东京大学宇宙航空研究所讲师。1965年获得东大工学博士学位。1965-1969年担任防卫大学教授。1972-1973年担任日本大学产业工学部教授。
1973年11月3日获得勋三等旭日中绶章。
1982年1月11日去世,享年78岁,同年2月5日,昭和天皇特指准赠从四位。
希望你耐心的把它看完
更希望对你有帮助
巴金简历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求学期间参加了反封建的进步刊物《半月社》活动。1927年旅法在巴黎读书并开始了文学创作。次年回国从事文学活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救亡工作,和鲁迅有了交往。抗日战争爆发后,和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文学桂冠:1982年 获意大利国际但丁奖
1983年 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1984年 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85年 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
1990年 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
2001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主要著作:
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自然情况: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巴金百岁简谱
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一个官僚地主大家族。
1909年:因父亲出任四川广元知县迁往广元�在县衙内家塾就读。
1911年:父亲辞官,随父母返成都,继续在家塾就读。全家的男人都剪掉了辫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思潮涌入四川。
1920年:祖父病故。参加成都学界反对军阀刘存厚的请愿及集体罢课活动,这是巴金第一次参与社会斗争。
1921年:参与编辑成都无政府主义刊物《半月》,以“芾甘”为名发表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
1922年:七月新诗《被虐者底哭声》发表于《时事新报》副刊《文学旬刊》第44期,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巴金发表的最早的文学作品。
1927年:一月乘法国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二月抵巴黎,沿途写有《海行杂记》三十八则。译著《面包略取》�克鲁泡特金著 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这是他单行出版的第一本译著。
1928年:八月,完成中篇小说《灭亡》,署名“巴金”。九月,译著《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译著托洛斯基《托尔斯泰论》,亦署名巴金,载于十月十八日《东方杂志》第十五卷。此文是“巴金”署名最早见于报刊的文章。
1933年:出席傅东华举办的《文学》创刊宴会,席间第一次与鲁迅、茅盾见面。
1934年:一月回上海。《巴金自传》出版。
1935年:四月五日晚,日方警察突然搜查巴金住房,巴金被带进警察所关押了十四小时,事后写散文《东京狱中的一日记》。
1936年:与上海爱国女子学校学生陈蕴珍�萧珊 结识。
1937年:编辑《文丛》月刊,共出两卷十二期。参加上海文艺界欢迎回国的郭沫若等人大会,发表《只有抗战这一条路》。
1938年:到广州,全力筹措《烽火》,改为旬刊在广州复刊。萧珊高中毕业来到广州。
1944年:与萧珊结婚;夏,何其芳自延安来渝,领巴金到曾家岩拜访周恩来。
1945年:与郭沫若、茅盾、老舍等三百多人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联名发表《文化界时局进言》;巴金初次见到毛泽东。十一月,由重庆到上海,开始筹备恢复文化生活出版社。十二月,长女李小林�小名国烦 生于重庆。
1946年:与茅盾等21人联名发表“陪都文艺界致政治协商会议各委员书”;与张澜、沈钧儒、郭沫若等联名发表《致美国国会争取和平委员会书》。与马叙伦等上海各界人士上书蒋介石、马歇尔及各党派,呼吁永久和平。与茅盾、叶圣陶等二百六十人联名发表《中国文化界反内战、争自由宣言》。
1949年:参加在北平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0年:七月,儿子李小棠出生。参加第二届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代表团,前往波兰、苏联访问。
1952年:以全国文联组织“朝鲜战地访问团”团长的身份率团访问朝鲜前线,会见彭德怀司令员,写完《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
1955年:参加中国文联主席团、作协主席团召开的联席扩大会议,讨论反胡风问题。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参加全国文联、作协主席团举行的联席会议,在会上介绍上海文艺界反胡风情况。
1956年:赴柏林参加第四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家大会。全国整风开始。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到成都视察,这是其解放后第一次回故乡。赴印度新德里参加亚洲作家会议。
1961年: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参加在东京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委员会紧急会议。
1962年:率中国代表团赴东京出席第八届禁止氢弹、原子弹世界大会。巴金建国前文学创作的十四卷文集出齐。
1965年:被迫发表批判**《不夜城》的文章,与萧珊一起去看望该**的编剧柯灵;第二次访越。
1966年:以中国作家代表团副团长身份在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受到上海市文联“造反派”批判,被关入上海文联资料室“牛棚”,从此开始了靠边、检查、被批斗和强迫劳动的生活。上海作协“造反派”抄家。
1967年:与魏金枝、王西彦等六人被迁出资料室,关到楼下一处不满五平方米的煤气灶间。《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点名批判巴金。上海市文艺界批判文艺黑线联络站等单位先后编印多种巴金批判专辑。
1968年:频繁遭到批斗。
1969年:开始抄录、背诵但丁《神曲·地狱篇》。
1970年:被编入上海文化系统某团第四连到奉贤县“五七”干校从事搬运稻草、抬粪水、种菜、喂猪、搓绳等劳动。
1972年:萧珊病故。巴金返回上海。
1973年:宣布对巴金的处理意见:“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戴反革命帽子,发给生活费,可以搞点翻译。”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去淮海路襄阳公园附近看大字报。
1977年:恢复写作权利,出席上海文艺界的座谈会。出席上海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协上海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1978年:开始写创作回忆录。
1980年: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到日本东京访问。率领中国世界语代表团去瑞典参加第六十五届世界语大会。参加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981年:关于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倡议得到茅盾、叶圣陶、夏衍、冰心、丁玲、臧克家、曹禺等作家的赞成和支持,成立该馆筹备委员会,巴金、谢冰心、曹禺等九人为委员。
1982年:意大利驻华大使塔马尼到巴金寓所宣布一九八二年“但丁国际奖”授予巴金。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获由法国总统密特朗授予的“法国荣誉勋章”。
1984年:患“帕金森氏综合征”,写出随想录第四集《病中集》。
1987年:“巴金文学创作生涯六十年展览”活动在北京图书馆隆重举行。
1988年:老友沈从文去世,抱病写作《怀念从文》。
1990年:获前苏联政府授予的“人民友谊勋章”和日本福冈市颁发的“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颁发的“资深作家敬慰奖”及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评委会特别奖。
1994年:着手进行《巴金译文集》的整理和校阅工作,因脊椎压缩性骨折,住进华东医院。
1999年:因呼吸道感染突发高热并出现急性呼吸衰竭,送华东医院抢救成功,但因年高体弱病情反复,从此未能出院。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
2003年:巴金百年寿诞,全国各地举行纪念活动。巴老身体状况稳定。
2004年:上海和四川举行小规模的巴老一百零一岁寿诞庆祝活动。
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一个官僚地主大家族。
1909年:因父亲出任四川广元知县迁往广元�在县衙内家塾就读。
1911年:父亲辞官,随父母返成都,继续在家塾就读。全家的男人都剪掉了辫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思潮涌入四川。
1920年:祖父病故。参加成都学界反对军阀刘存厚的请愿及集体罢课活动,这是巴金第一次参与社会斗争。
1921年:参与编辑成都无政府主义刊物《半月》,以“芾甘”为名发表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生平: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 ,1925年毕业。1927年旅居法国。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巴金著作书目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克刚等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
《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
《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又名《激流》)1933,开明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
《巴金自传》(传记)1934,中华
《电》(“爱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
(《雾》、《雨》、《电》合订为《爱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
《忆》(回忆录)1936,文生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生
《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O,开明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无题》(散文集)1941,文生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生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生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良友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生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谈契河夫》(理论)1955,平明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儿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儿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文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文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文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文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
《巴金散文选》1983,文联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
《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齐)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
翻译著作: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彼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生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生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生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生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生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O,文生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生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生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生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生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生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肖珊合译,1959,人文
周建人与原配妻子名字叫羽太芳子两个人生育有4个孩子:
第一个孩子名字叫周冲,出生于1915年,不过1岁就夭折了。
女儿的名字叫鞠子,又名马理,出生在1917年,是两个人的第二个孩子。她小时候曾经在北京的孔德学校中念书,结婚后跟着丈夫去了唐山,生育有两儿一女,后来在大地震中遇难。
第三个孩子名叫(周)沛,又名“丰二”,还有一个绰号,叫做“土步”,他出生在1919年。他本身在学校学习的经济,后来在北京的中学教授数学老师。冲击期间,曾经在劳改队的地下室中关押,他是一个很有乐观的人,在地下室的日子中,他不仅学会了木匠活,还做出了不需要动力的抽风节煤灶。
周丰三,出生于1922年,后在1941年,3月24日这一天,他使用家中警卫的手枪,然后对着自己的太阳穴扣了扳机。
周建人的第二位妻子名叫王蕴如,出生于1900年,是周建人在绍兴教书时收的学生,婚后生育有三个女儿,周晔、周瑾和周蕖。在解放之后,王蕴如曾经在高教部工作。1990年逝世,享年90岁。
三个女儿:
周晔出生于1924年,曾经在圣约翰(上海)大学就读,学习的英文系。1946年她加入党,开始从事革命工作,解放后担任《工人日报》的记者,后来还担任过总工会妇女部的部长,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社长等,她曾经还担任过一段时间-杨之华女士的秘书。
她后来被调入了中央的统战部,协助整理父亲的相关资料,并出版过关于鲁迅先生的专著。她和丈夫生育有三个儿子,其中小儿子被过继给了三妹周蕖。大儿子曾经在人民出版社工作过,二儿子则是在北京的铁路部门工作过。
周瑾出生于1927年,曾经在中山医学院中念书,和姐姐一样是在1947年参加的革命,从事地下党的工作,次年她和父亲一块去了解放区。后再卫生部工作过,1954年留学去了苏联,回国后从事医疗研究工作,担任过药物研究所的党委书记等。和丈夫生育有两个孩子,后来都在美国工作,儿子在大学担任老师,女儿担任眼科的医生。
周蕖1932年出生在上海,1948年跟随着父母去了解放区。曾经在清华度经济系,还没有毕业被选派去了苏联,在苏联学校的教育系毕业。回国后,在幼儿园当老师,之后在北京的师范大学担任教育研究所的教授。丈夫的名字叫顾明远,曾经是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院长,两个人生育有一个女儿。
扩展资料
1912年,周建人在教学之余经常和鲁迅到塔山、府山、蕺山、禹陵、兰亭、东湖等地方采集标本。后来写成《会稽山采物记》和《镇塘前观潮记》,发表时合称《辛亥游录》,刊于1912年2月出版的《越社丛刊》第一辑上,署名“会稽周建人乔峰”。从此周建人开始了科普写作的生活。
1919年底周建人随母亲一行举家迁到北京定居。次年,经鲁迅介绍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哲学。
1921年10月,经鲁迅等荐介,周建人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先后达23年之久。这期间他担任中小学动植物教科书、自然科学小丛书的编辑。由他编写的教科书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曾长时间为全国中小学所采用,对于普及科学知识起了重要作用。
在编辑之余,他又继续对自然科学进行研究,1930年5月出版《进化与退化》一书,在此期间,他写了许多科普小品。他完全是一位自学成材的科普作者。
北平解放后,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周建人任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
解放以后,他在政务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仍然孜孜不倦地研究自然科学和哲学。解放后不久,他就与叶笃荘、方宗熙合作翻译了达尔文的名著《物种起源》。他还为报刊杂志写了许多科普小品,如《关于熊猫》、《泛说老虎》等,后来这些科学小品集成一本小册子叫《科学杂谈》,1962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他还为北京市的干部开设系列讲座,讲述自然科学诸问题。解放后出版的比较重要的自然科学论著有:《生活进化浅说》、《论优生学与种族歧视》、《田野与杂草》等。
解放以后他更多地关注哲学的研究和思想革命的研究。晚年(1970年开始)眼底出血,经常用放大镜读书,还描一些植物,以致双目失明,但他仍不放弃学习,双目失明以后,仍不断地写作,有时几行字垒在一起。
他总觉得中国的问题是人民大众的文化素质太低,不懂科学,不讲科学,封建迷信思想还普遍存在,因此他大声疾呼,要普及教育,普及科学知识,他写了《科学战线上一个老兵的话》,他给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写了贺信《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以后又写了《达尔文进化论是怎样吸引着我们》、《普及科学、厉行节育》、《思想科学初探》、《思想问题随录》等。
他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了《计划生育与传宗接代》一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不仅是对计划生育的一种支持和宣传,也是对旧观念的一种批判,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周建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