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蒙古人成人礼的习俗?

求蒙古人成人礼的习俗?,第1张

  剪毛头——蒙古族儿童的成人礼

  

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主要生活在北方的民族。他们长期以放牧为生,辽阔的草原培养了他们豪放的性格。那达慕、马头琴、长调等文艺形式都是蒙古族人民对草原生活的体味。

 

在青海省海西州的高原草甸上,生活着蒙古族的一支,他们因为征战来到高原,在这里定居生活了下来。青海广袤的大地,一望无际的草原,给了他们生存需要的一切。一个蒙古包、一群羊、一群牛构成了他们生活的本质。分散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族人民具有热情好客的品质。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利用一切机会聚会放歌豪饮。而为孩子剪毛头仪式就是他们为自己安排的一次聚会时机。

 

剪毛头仪式是青海蒙古族独特的民俗,每到这一天亲朋好友都会来祝贺,大家聚在一起饮酒唱歌,非常热闹。生活在海西的蒙古族都要为三岁的孩子举行剪毛头仪式,表示孩子已经进入健康成长时期,并在社会上开始拥有财富和地位。

 

剪毛头仪式是与结婚同样隆重的仪式,因此他们非常重视。在仪式中,所有来宾无论大小都要剪一下孩子的毛发,并送上一份礼物,祝福孩子健康成长,而这些礼物也将成为孩子的第一笔财产,一直伴随到孩子结婚成家。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青海蒙古族孩子的一个成人礼,只不过孩子的年龄稍小而已。

剪毛头仪式大约要用一天的时间,期间用四道酒来区分,第一道酒宴席开始,第二道酒剪毛头开始,而第三道酒后来宾就要享用主人特别准备的全羊席了。全羊席是孩子父母为仪式特别精选绵羊作成的,用来招待所有的客人。大家围坐在帐房里一边品尝着冒着热气的手抓肉,一边开怀畅饮、互相祝福。到了第四道酒时,仪式也就进入了尾声,客人们也就乘着酒兴一一离去。

蒙古人实行一夫多妻制是为了降低单亲家庭数,减少近亲结婚的可能,同时增加国家人口数。或许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

一、蒙古人本是游牧民族,性格大多散漫懒惰,其中以男人为最,不顾家,没有责任感,女子反而刚强勇猛,积极向上,学历也较男人高,所以在蒙古的很多地方,女人是瞧不起男人的,更别提结婚生子这件事,她们对于结婚后再生子这类的习俗根本不屑一顾,有很多蒙古国的大学生直接找人生了孩子,自己赚钱抚养,拒绝结婚,在她们看来,结婚一点都不会幸福,反而增加了很多的负担和累赘,所以,为什么要结婚呢?况且在蒙古国中,未婚生子太常见了,娘家人也不会有什么反对,更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二、据调查,蒙古国中有六万多的单亲妈妈,她们根本没有结过婚,甚至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谁,不止让很多孩子的家庭不完整,缺少父亲的关爱,增加了心里疾病出现的可能,同时还大大增加了近亲结婚的概率,后代出现身体健康问题的概率大也随之增加,十分影响国家国民的健康安全,甚至有一些地方因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不顾近亲血缘,主动找近亲的人结婚,更是危险至极。

三、蒙古国家为了能够降低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近亲结婚概率,同时增加本国人口数,多次在各种报刊上刊登提倡一夫多妻制的言论、文章,甚至在世界上呼吁这种制度,有传言称蒙古国的有些人还在提倡男人的妻子里面要有一个是外国人口,这样既能够减少近亲可能,还能优化本族血统,不过能够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怕是一个妻子都难找到吧。

如果是蒙古族女孩,嫁到汉族,那就应该汉族的风俗习惯结婚。如果是南方到蒙古族生活,那就按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结婚。当然,不管是哪个嫁给哪个彩礼钱还是要咨询蒙古族女子的长辈。你也可以去咨询一下蒙古族地方上的人,心里就有数事情就会办得圆满。毕竟结婚是人生中的大事,还是要尽力办好。

1 蒙古族头发怎么扎

远古时候大多用蝎子辫,蝎子辫的由来就是蒙古族,现在蒙古族姑娘怎么扎头发的都有。

蝎子辫:

1、从最上面取一大股头发平均分成3股、

2、最上面一层编成麻花辫3在2上,1不变1在3上,2不变从右边取出一小股为4

3、2和4合并,为5

4、5在1上,3不变

5、从左上方取一股,为6

6、5和3合并为7

7、7在5上,1不变,然后重复第5步,继续往下编

8、编到最下面,两边没有头发了就接着编成麻花辫

9、把头发稍微拽松一点不

2 蒙古族的家庭观念以及婚嫁的习俗是怎么样的

蒙古族的家庭观念 (一)父系家庭 蒙古族祖先以狩猎,采集为生,后逐步过渡到游牧畜牧业生产。

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男子在生产劳动中起着主要的作用。男子的地位突出,以父系计算家世,家庭成员中男子为家长,是家庭的支配者;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低下。

蒙古族男女的地位不平等,妇女处于从属地位,她们除生育抚养子女外,还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如挤奶、接羔、剪毛、熟皮子、缝制衣服等等,在家庭中男子是生产资料的拥有者。 蒙古族的家庭,虽然也有三代、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但多数还是小家庭。

如果一个家庭中有几个儿子,成年后分家,一般留幼子守家。上层汗和那颜贵族家庭人数较多,他们拥有众多的财产和奴隶以及属民,往往有三妻四妾,在妻室及子女中还有嫡庶之分。

(二)家庭财产的分配与继承 蒙古族的传统惯例是在其父在世时,长子成人结婚分出去居住,分得一部分财产和牲畜等,女儿出嫁也有相当数量的陪嫁。而其父亲死后,由正妻所生的最小的儿子(蒙古语叫“斡赤斤”,意为守灶者)继承财产,管理家务。

《史集》载:“蒙古自古的风俗,(首领)在期生时,遣其诸长子居于外,分予财产、牲畜属众;其作则尽属幼子。” 《蒙古法基本原则》一书说:“成吉思汗的大札萨克规定,兄弟分家时财产按下列原则分配:年长者多得,年少者少得,未子继承父业。”

直到现在,蒙古人分家继承财产都是照长子与末子为主的习惯进行的。 (三)亲属关系 蒙古族的亲属可分宗亲、外亲、妻亲等。

男系血统的为宗亲;女系血统的亲属为外亲;妻的本亲为妻亲。亲属称谓是由历史形成的,一般不随意变更。

血亲只有当事人死亡而自然消除;姻亲只在离婚的情况下解除。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外亲、妻亲,均为女系亲,如外祖父(哈屯额卜格)、外祖母(哈屯额克)、外孙子(折扣兀)、姨(纳哈出额格赤)、舅(纳哈出)、岳父(哈敦额赤客)、岳母(哈屯额克)等。

蒙古亲属制度,在封建领主制度下,突出血统的地位,在婚姻、结亲、家庭也都注重血统,这是蒙古亲属制度的一个特点。 蒙古族的婚嫁习俗 自18世纪30年代巴尔虎、厄鲁特等和以后的布里亚特部迁入呼伦贝尔直到本世纪40年代末,各部的婚姻大同小异,即以一夫一妻制为主,同姓不婚,大都由父母包办成婚。

1厄鲁特蒙古婚俗 大致有这样几个过程:相亲,定亲,下哈达,拜天地成亲。首先,男方的父母带问安酒到女方家,以示问安,相认。

第二步,男方选亲友中有声望的人,带着酒到女方家提亲,确定婚姻关系,并商定彩礼数目和送哈达日期。此后,姑娘直到结婚不能见男方和其家人。

第三步,下哈达,也就是送彩礼。厄鲁特人送哈达,根据定亲酒席上商定的彩礼种数,按所定日期送到女方家。

女方家办小规模的酒宴,确定嫁娶吉日和一些事宜。婚礼是最高仪式,女婿在大婚的头一天到女方家住,参加姑娘酒宴和娱乐。

女婿去时骑马,身带弓箭,也有陪伴者和迎亲队。第二天早茶后,迎亲和送亲队出发,姑娘坐篷车,女婿按一定的目标,射三支箭之后打马先行,到家报信准备。

迎亲队伍走到途中时,男方派人送酒肉茶之类,以便途中午餐。姑娘到了新家后,陪姑娘的嫂子给姑娘梳妆打扮,把做姑娘时梳的多条小辫子放开,从正中分梳成两条辫子,戴上银簪等饰品,身着艳服、外套长襟坎肩。

然后,在院内设桌,男女新人拜天地成亲,婚宴即开始。第二天早上,新媳妇熬奶茶,喝了新媳妇熬的茶后送亲者回,只有嫂子留住,陪新媳妇至第三天省亲为止。

2布里亚特蒙古婚俗 先定亲后结婚,其过程是: 求亲:无论父母做主还是自由恋爱,都经求亲这一步。求亲先由男方氏族的长者选吉日,带着哈达早上到女方家,向佛桌磕头问安,接受女方家敬茶之后,讲明来意,并向佛桌讲清,要将谁家的女儿聘为谁家的儿媳妇等。

交待清楚后,把哈达献在佛龛上。女方家同意并接受了哈达之后,双方商议婚礼的有关事项。

姑娘走亲戚:婚礼之前数日,姑娘到自己的亲戚家串门作客、住宿。姑娘串亲戚要邀请男友女友各两名,被邀请的男女同伴从姑娘串亲始至结婚,对姑娘进行照顾和服侍。

结婚的头天,姑娘回自己家,办姑娘喜宴并联欢,以绵羊荐骨部肉招待,唱荐骨礼仪歌,教导姑娘到婆家后过好日子,预祝幸福美满。 婚宴:选择适当的季节和吉祥的日期举办婚宴,男方提出婚礼日期,并经双方商议确定。

而后,女方邀请亲友邻居,讲明谁于某月某日娶媳妇敬请光临,或谁于某月某日嫁女儿请您作客送亲。邀请时,要摘下帽子,摊开双手弯腰,以示敬重。

婚礼当日,女方送姑娘到婆家,围房转三圈,男方在西南方,女方在东北方分别下马。这时,男方的男女亲家分别迎接,接马相互问安,行见面礼敬请入席。

双方从族亲中选长者为首席胡达(男亲家),并排坐主位,其左侧双方首席胡达贵(女亲家)并排入席,右侧由双方娘舅亲并排入席,其他客人分年长或辈份依次入席。先上奶茶、糕点,而后上熟羊头、马头,羊、马头面向客人敬献,客人用右手拿起刀交换到左手,从右侧动刀割肉,先敬天地,而后向右侧传,传到半圈之后交给献者,他再献余下的半圈,撤下后上羊荐骨。

3 伴娘发型怎么编头发,伴娘中长发编发发

伴娘婚礼职责一、伴娘服装:绝对不能穿纯黑和纯白的出席(礼服也不行);米色虽然好看,但也尽量避免,而且鲜艳的颜色尤其是艳粉色可以更加衬托出喜庆的气氛,典礼时和白纱很搭配,还有一点:让新人可以从人群中一眼看到你!(这在新人敬酒时很重要呦!)二、伴娘工作时间:一般都是在婚礼当天一早到新娘家和她一起准备(如果关系好的,可以提前一天去新娘家),直到婚宴结束。

三、伴娘工作流程(最重要的环节)1、与新娘商定见面时间和住宿地点和酒店地点(婚前一星期敲定)2、按时到新娘家报道,随新娘准备尚缺物品(如头上的插花)。此时一定要注意多沟通,新娘已经忙晕了,可伴娘要清醒,多问问该准备的事都准备全没,喜烟、喜糖、敬酒时的假酒、撒花瓣的女宾、点炮竹的男宾、香槟台、烛台都做好没,音响试过没,主持又联系没……不要以为新人会把所有事都记住,把他们的婚礼当成自己的,从开始就进入角色,毕竟成功的婚礼是每个人都期盼的。

如果有条件,一定建议新人在实地演练一遍,在他们练习时,把自己想象成跟在后面,在脑海中演练。3、晚上帮新娘再穿一次婚纱,一是伴娘熟悉一下穿衣过程,二是给新娘找找感觉。

穿时最好在婚纱下垫一块布,防止因摩擦使婚纱带静电吸引地上的灰尘。4、监督新娘睡前饮水量,提醒新娘早睡。

睡前上闹铃,把要用的东东分类摆在明显处。5、第二天早上,比新娘早起一会,赶在她前面洗漱。

在新娘洗漱时,伴娘要抓紧时间自己化妆(有请化妆师化伴娘妆的jm就省事多了,有的新娘去影楼化的,伴娘就要见缝插针了),装面不要太浓,把脸上的痘痘坑坑什么的遮住就行,假睫毛假发就甭想了。头发不用特意弄,本人就是随意一抓解决问题,因为是烫的(当然,也基本没什么时间弄)。

随后跟新娘共进大量早餐(这可是一天的口粮!)6、在新娘化妆期间,伴娘主要任务一是整理自己的衣服和妆容(一般化妆师会帮你画个伴娘装的,自己只要带好粉饼补补装就行了),二是检查新娘要带的物品,如:头花,首饰等是否都装好,最重要的是传达和完成新娘的各项指令,如:新娘想喝水——倒;新娘想找人——叫;新郎来电话——接;化妆师忙不过来——上……总之,要有“螺丝钉”精神——哪里需要哪里到。7、新郎接亲时,使出浑身解数阻止他(时间允许可以多刁难一下),问的问题,提的要求越苛刻越好,如果同来的没有长辈,让新郎找鞋给新娘穿鞋不要少(一只就够),因为给新娘穿鞋时,新娘脸上幸福的表情真的很动人(可能一生就这一次)。

8、下花车后,会有很多彩带洒在新人身上,要及时清理。仪式开始前,再检查一遍新娘的妆容(有化妆师的就省事了)。

及时把新娘所需物品运送到换衣间。(有时新娘的娘家人会做的)9、将餐巾纸、化妆品、钻戒放入小手袋中带上,回到新娘身边准备入场。

10、入场时适度帮新娘提起婚纱,最好从侧方把婚纱和裙撑一起稍提高一些,防止新娘绊倒。本人较矮,基本不用弯腰,高个jm此时要有点牺牲精神,弯下高贵的腰,就算自我感觉不好,为了新娘也要做(谁也不希望新娘摔倒)。

11、送新人站到舞台上后,和伴郎自动退居舞台两侧随时听候调遣(抢风头不好,当绿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自然的,所以还不如候场)。若新娘流泪,迅速递纸巾,补妆。

12、仪式完成后,以最快的速度给新娘换衣、补妆,把东西分类收拾好(能有娘家人的帮忙最好了),能吃点东西最好了。千万提醒新人和自己上趟wc。

13、敬酒时,伴郎端酒,伴娘端烟糖。提醒新娘敬酒时,遇男宾敬烟;遇女宾剥糖;红包交伴娘保管。

14、挡酒的事交给伴郎吧,趁他们推杯换盏之际,迅速找熟人给你送饭送菜(事前一定打好招呼,不过也要注意吃相)。看到新人吃了什么难以下咽的东西,适时递上纸巾。

15、耐心地等到宴会结束,再累也要客气地问问“还有什么要帮忙的?”,然后交代好新娘物品的去处,红包的收缴、上缴情况,跟新人的父母面带微笑地道喜、道别。临走注意清点物品,别带走新人的东西,也别把自己的东西拉下。

4 以前古代蒙古人是什么发型

蒙古人的头发是辫发,他们的一大半头发都会被剃掉,仅留下前额上的一撮头发。

这撮头发一直垂到眉毛,并把多余部分剔除,稍留些耳边上的头发。这里的头发尽量留起来,梳成辫子,长长地垂于耳侧。

总体的样子就是两束辫子垂于耳侧,仅留前额一撮头发非常可爱。蒙古的女人结婚作了新娘,剃去前半部分头发,仅留后半部分并扎起来然后戴上类似于朝鲜人的那种帽子。

帽子就像倒扣的钵盆使他紧贴于头上突出帽沿,蒙古人叫Bocca,帽子用树皮做成边上装饰漂亮的丝绸和羽毛。 蒙古男士的梳头辫发与修饰胡须等都有古老的传统习俗。

古代蒙古人都留一种叫做“呼和勒”的发式。汉文献中称作“婆焦”。

它的样式像汉族小儿在头顶留的三搭头,将头顶四周一弯头发剃去,留当前发而剪短散垂,将两边的头发辫做两髻,垂悬于左右肩之间。或者将额顶的散垂发剃掉,后脑上的头发编成一到数股,下垂于后背或系成垂鬟的习俗。

这种发式通过元太祖、元成宗、元世祖的画像可知大概。民间传说中认为蒙古男士留有如此发式的原因在于模仿了部落的象征鸟——游隼或海东青的缘故。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蒙古男人放弃了留“呼和勒”发式的传统,直至解放为止都留有一种“贴别”的发式。贴别是把前额部分的头发剃掉,剩余头发分三股编成一条辫子,平时下垂与后背,参加劳动或走路时以顺时针方向盘绕在头顶上。

男人的贴别发式的主要部分是从未剃过的“胎发”保留下来的。蒙古男孩子第一次剃发留贴别的行为叫做“乌日波”仪式。

由于蒙古人认为奇数是阳数,偶数是阴数,所以一般在 小孩长到三、五、七、九岁时,选择吉日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小孩的接生婆操刀剃发举行“乌日波”仪式。把剃下来的头发用哈达或白布包好珍藏终生。

乌日波仪式是男人成长历程上的第一个庆典。所以尽量进行得严肃而隆重。

在庆典上长者或接生婆给孩子品尝鲜奶和朗诵祝赞词,预祝孩子一生平安、健康、富足。男孩子长到十三至十五岁就意味着进入少年时代,从这时开始在辫子上系扎黑色线穗儿,从成年开始男人可以在贴别辫子上戴假发套。

蒙古男人剃头时要选择吉日良辰而且必须在上午的时间里进行。一般年长者为年少者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2633664理发。

如果没有条件的话,年长者自己拿剪子(刀子)动了自己的头发之后,年少者才可以开始理发。忌讳亲生儿女为自己的父辈理发。

理发时从右侧往左侧剃,不能动脑后的辫子。把剃下来的头发丢放在房屋西北方向的高地上。

不能踩踏剪下来的头发,不能把头发与垃圾混在一起丢弃。也不能把两个人的头发混放在一起。

蒙古男人不能够长时间不理发或披散着头发走路。只有守孝期间不理发。

过年或参加重大庆典活动前必须理发。 胡须是蒙古男人成年的标志。

所以留胡须或留什么样的胡须有约定俗成的年龄规定。如果少年留胡须的话,马上就听到:“你跟爷爷是同辈?和父亲是弟兄?”等别人的嘲讽言语。

男人到了二十五岁可以留上嘴唇的胡须。把胡须两端撮好略让往上翘,这种胡须称作“老虎胡子”,是年轻力壮的象征。

男人到了三十七岁,被认为是进入了成熟老练,智勇双全的年龄,可以留下巴的胡须。到了四十九岁以后就可以留络腮胡,六十岁以后,对胡须不加以特别修饰,顺其自然,但是注重一种“五缕全胡”(两腮、下巴、上唇胡须下垂两角),认为这种胡须是德高望重,有福之人的标志,受到众人的尊敬。

可是有些地方习俗中,保存着爷爷和父亲去世以前不能留胡须的约束。

汉族和土家族通婚比率高。也很成功。没有特别的禁忌。土家族一般精通汉语和汉族习俗。事实上土家族就是古代巴人和华夏人(特别是炎帝部落)通婚的后代。汉族和苗族、瑶族、畲族、壮族等南方民族都是农耕民族。生活习俗没有过大的冲突。而且南方汉人的祖先都是到南方避难的。本身都是受游牧民族迫害的,而当时南方原始森林多,土地多,所以汉人和南方其他民族没有利益的根本冲突。相反汉人南迁,带来发达的医学。使夺取南方民族生命的疟疾病得以控制,避免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扩大。增强了南方民族的体质。汉人和南方其他民族的关系一向好。

汉人与北方民族的关系稍紧张。不过由于现代是智力时代,蒙古人也就积极和汉人修复关系。是北方除满族外,与汉族通婚多的民族。

主要是其他民族和穆斯林(伊斯兰教)民族有宗教和风俗的猛烈冲突。

一般不主张汉族、苗族、瑶族、畲族、土家族、壮族、布依族、傣族、黎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民族和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维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共十个民族)通婚。有依据证明,汉族和回族的离婚率是同民族夫妻的几倍。一般土家族和北方的维族(不过湖南桃源县也有维族后裔,同样信仰伊斯兰教,有几百年的历史)几乎不会接触。但是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伊斯兰教的民族。是说汉语的民族。容易和通用汉语的土家族接触。建议土家族不要和回族通婚。没有幸福的结果。

蒙古族的习俗:

交通习惯

蒙古人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

牧马

蒙古人有马背民族之称。古代时期童叟均以马代步。马不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人熟识马性,通常采用粗放式牧马。蒙古马分几大系列,有乌珠穆沁马、上都河马、乌审马、三河马、科尔沁马等等。[36]

忽必烈出猎图

蒙古草原辽阔,牧草丰茂,很适宜养马。马好运动,故食量大,胃小,消化快,边食边排便,一天多数时间都要不停地吃草。夏季天热蚊虫多,马在白天躲蚊虫、避酷暑,所以主要在夜间吃草长膘。[36]

蒙古人自幼就在马背上成长,马就是蒙古人的摇篮。蒙古人认为,马是世界上最完美、最善解人意的牲畜。蒙古马性子烈、慓悍,对主人却十分忠诚。蒙古人视马为牧人的朋友,马以头为尊贵,蒙古人严禁打马头,不准辱骂马,不准两个人骑一匹马,秋天长膘期不准骑马狂奔使马出汗。马倌、骑手要随身携带刮马汗板、马刷子,随时为骑乘的马刷洗身子、刮除马汗,为马舒筋活血、放松肌肉、消除疲劳,同时,这也是主人与马亲近、增强感情的途径。[36]

马已深深地融入蒙古人的精神世界之中。蒙古人以马为主题的赞美诗、寓言故事、警句格言、民间传说、民歌、音乐、美术、雕塑等,数之不尽。蒙古人还有许多与马有关的节日,如:赛马节、马驹节、马奶节、神马节等。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奉养着一匹成吉思汗的神马温都根查干和两匹成吉思汗的白骏马。[36]

近现代时期,中国的蒙古马无论在都市还是在牧区,都逐渐失去了生产、生活、骑驭的作用,蒙古马的数量也在迅速减少。蒙古人意识到蒙古马已越来越少,社会上有识之士也开始建立各种有关蒙古马的组织,研究蒙古马、抢救蒙古马的工作正在内蒙古草原上开展起来。[36]

骆驼

骆驼,性情温顺,易驯服,耐饥渴,耐寒暑,善跋涉,能负重。既产乳、肉、绒毛,又可役用,一身兼有四种用途,是其它家畜所不及的。内蒙古西部地区骆驼很多,蒙古语称它为“特莫”,是牧民们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可骑乘、可载货。它身高二三米,腿很长,迈一步可达一米多远,能日行一二百华里。长途跋涉经久不衰,而且负重力相当大。能载二百公斤货物,相当于一匹骏马和两头犍牛的负重量。自古就有“沙漠之舟”的美誉,是沙漠地区的货运主力。在内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带,一队队骆驼常常在这里负重远行。勘探队考查沙漠,治沙队绿化沙漠,旅游队遨游沙漠,只有骆驼才是他们忠贞不渝的伙伴。

勒勒车

勒勒车

勒勒车,古称“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这种车车身小,但双轮高大,直径一般均在一米五六左右。可完全用桦木或榆木制成,不用铁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修理。整个车一般分下脚和上脚两部分。下脚由车轮、车辐、车轴组成。车轮的制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车辋,将12付车辋连结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圆形车轮,支撑车轮的车辐条一般有36根左右。上脚由两根车辕和10条车撑构成。车辕长约4米左右,中间用10条车撑固定即可。一辆勒勒自重约一百斤左右,可载货五六百斤至千余斤。

节日

额尔敦十三敖包

名称

时间

蒙古族新年(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37]

成吉思汗纪念节

农历三月十七日[38]

那达慕大会

农历七~八月[37]

敖包节

农历七月十三日[38]

祭祀习俗

祭腾格里汗

蒙古语音译,腾格里汗意为“天帝”。

蒙古人萨满教观念之一。指上层世界,即天上;又指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先主”;还包含“命运”的意思。

祭天帝“腾格里汗”是蒙古族人要祭典之一。祭天分以传统奶制品上供的“白祭”和以宰羊血祭的“红祭”两种祭法。近代东部盟旗的民间祭天活动,多在七月初七或初八进行[40] 。

蒙古族祭天的敖包山

祭火

蒙古人的牧民、猎民十分崇拜火,这是因为他们的祖先笃信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认为火是天地分开时产生的,于是对“渥德噶赖汗·额赫”(火神母)更加崇敬。祭火分年祭、月祭。年祭在阴历腊月二十三举行,在长者的主持下将黄油、白酒、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里,感谢火神爷的庇佑,祈祷来年人畜两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月祭常在每月初一、初二举行。此外还有很多有关火的禁忌反映蒙古人对火的崇敬,如不能向火中泼水,不能用刀、棍在火中乱捣,不能向火中吐痰等[40] 。

阿拉善右旗祭火仪式

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在每年水草丰美时节举行。

敖包是石堆的意思。即在地面开阔、风景优美的山地高处,用石头堆一座圆形实心塔,顶端立系有经文布条或牲畜毛角的长杆。

届时,供祭熟牛羊肉,主持人致祷告词,男女老少膜拜祈祷,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祭祀仪式结束后,常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技活动。

敖包祭是蒙古人为纪念发祥地额尔古纳山林地带而形成,表示对自己祖地的眷恋和对祖先的无限崇敬。这一信奉萨满教时最重要的祭扫仪式,现已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节日活动[40] 。

扎鲁特旗祭敖包仪式

禁忌

1、日常生活禁忌:蒙古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方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2、火忌:蒙古人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3、水忌: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婚俗

婚制: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如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把阿秃儿与诃额仑夫人的成亲,就是抢婚形式。聘婚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但仍有抢婚制的残余。在部落间的战争中,抢婚或掠夺婚仍屡见不鲜。[42]

求亲: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亲。新中国成立前,通常是由男方的父母或委托媒人到女家求亲,如果女家同意,就可以定亲。按蒙古族的传统婚俗,男方须多次向女家求亲,才能得到女家的许诺。《蒙古秘史》卷一中记载:也速该把阿秃儿带领其子铁木真(即成吉思汗)到德薛禅家求亲。德薛禅说:“多求几遍,才许给啊,会被人尊敬;少求几遍,就许给啊,要被人轻看。”后来形成了一句蒙古谚语:“多求则贵,少求则贱。”求亲达成协议后,由男方带上哈达、奶酒和羊五叉或全羊到女家“下定”。女家请亲友陪客人饮酒,表示正式定亲。[42]

聘礼:青年男女定亲后由男方家送给女方家的礼品,又叫彩礼。聘礼的多少由男方家的经济情况而定。农区多以金银首饰、柜子、衣物为聘礼;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牲畜为聘礼。牧民视“九”为吉祥数,聘礼以“九”为起点,从“一九”到“九九”,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一头,取“九九”为长寿的意思。如贫困牧户不具备九数牲畜的聘礼,也可以择小于九的奇数,以三、五、七头牲畜为聘礼,但绝不能择偶数。[42]

嫁妆:女家陪送女儿的出嫁礼物。蒙古族非常讲究陪送嫁妆。男方送多少聘礼,女方就要陪送相应数量的嫁妆。通常是女方陪嫁的东西,比男方送给女家的东西多。因此,蒙古族有一句俗语:“娶得起媳妇,聘不起姑娘。”[42]

择吉日: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又称择喜日。解放前,男女两家定亲后,首先要请喇嘛占卜,选择吉日,确定结婚日期。吉日择定以后,由男家派媒人和亲友带上哈达、美酒、糖果等礼品,前往女家,同其父母商谈结婚事宜。谈妥后,男女两家开始准备婚事。一般是打扫喜房,或新搭蒙古包,宰牛杀羊,准备聘礼、嫁妆及其他结婚用品,通知双方亲朋好友,光临贺喜。[42]

娶亲:蒙古族的婚俗之一。过去,蒙古族的娶亲非常隆重,并保留着男到女家投宿娶亲的传统婚俗。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也穿上节日盛装。一同骑上马,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娶亲。娶亲者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碰门羊”1只和其他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摆设羊五叉宴席。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42]

婚礼:蒙古族很注重婚礼仪式,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的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续两三天,亲友才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分别时,母女拥抱,痛哭,表示恋恋不舍。[42]

拜火:蒙古族婚礼中的一个重要仪式。各地蒙古族尽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礼上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新娘娶到新郎家后,首先要举行拜火仪式,新郎新娘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杜尔伯特蒙古族的拜火仪式别具一格。当新娘进入婆家后,院子里垒着一堆旺火,新郎和新娘要一齐往火里祭洒奶酒,并跪拜叩头。旁侧站着司仪诵念《火的赞词》:圣主成吉思汗发现的火石,诃额仑母夫人保存下来的火种,用洁白的哈达、奶酒祭祀,民族之火从古到今。请新郎新娘祈祷吧!神火是你们婚配的见证;请新郎新娘叩头吧!佛光为你们传宗接代。[42]

求名问庚:蒙古族娶亲的程序之一。求问新娘的姓名。又称讨封。是一场有趣的戏耍活动。娶亲者在女家投宿的晚上,要在新娘的闺房里摆设羊五叉或全羊宴,也叫求名宴。新郎和娶亲者,新娘及其兄嫂、姐妹们,皆为同辈,参加此宴。宴席上,大家戏耍新郎,逼他下跪或半跪,求问新娘的乳名或奶名。新娘羞怯不言,或故意不答。新娘的嫂子和姐妹们也不作答,有意拖延时间。这时,由男方的祝颂人与女方的嫂子相互答辩,并唱对歌,直到女方说出真实乳名,求名宴才告结束。求名问庚,实际上是一场智力竞赛,以此表达蒙古族青年男女的聪明智慧。[42]

刁帽子:也称抢帽子。过去,蒙古族在娶亲途中,娶亲者和送亲者纵马奔驰,互相追逐,都想争先到家,成为优胜者。为此双方在途中要进行刁帽子竞赛。通常是送亲者想方设法把娶亲者的帽子抢过来,挑在马鞭上,或者扔到地上,迫使新郎下马去拣,以影响其行速。娶亲者彼此掩护,而不让送亲者抢去帽子。

在元朝时期,汉族女子在嫁人前要在蒙古人家中过夜的原因主要是出于蒙古人的征服欲望和对汉人的控制。

首先,蒙古人作为征服者,对汉人拥有绝对的权力和控制力。他们通过实施保甲制度,将汉人居民组织在一起,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在这个制度下,蒙古人的权力和地位被强调和巩固,而汉人则被视为被统治者。

其次,蒙古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变汉人的血统。他们通过让汉族女子在嫁人前先在蒙古人家中过夜,实际上是在实施一种初夜权制度。这种制度不仅满足了蒙古人的征服欲望,同时也是为了改变汉人的血统,使得汉人的后代更接近蒙古人。

此外,这种过夜仪式还被视为一种婚姻的必要程序。在元朝时期,汉族女子出嫁前必须经过这个仪式,否则会被视为不合法,不被社会所认可。这种过夜仪式的实施,也是为了强化蒙古人对汉人的控制,同时满足他们的征服欲望。

总的来说,元朝时期汉族女子在嫁人前要在蒙古人家中过夜的原因主要是出于蒙古人的征服欲望和对汉人的控制。这种做法是出于蒙古人的政治需要和种族优越感,而汉族女子则成为了满足蒙古人欲望和控制的牺牲品。

摘要:辽宁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辽宁的嫁娶文化又怎么样呢?辽宁地区都有哪些结婚风俗的流程呢?辽宁的少数民族又有哪些结婚风俗流程呢?结婚是一辈子中尤为重要的一件事,婚礼也即如此。准备在辽宁结婚的你,知道结婚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吗?下面本文为大家盘点了辽宁的结婚习俗文化流程,告诉你在辽宁结婚时都要注意些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一辽宁汉族结婚习俗

(一)“喜车”出发

新郎由长辈、童男、童女等相关接亲人员乘车出发,一般来说,去时人员是单数,回来则是双数。

(二)“喜车”到达新娘家

(1)敲头道门;

(2)进门后,向女方父母鞠躬、改口,佩带胸花;

(3)敲二道门,此时新娘的同学和朋友可“堵门”逗趣;

(4)进二道门后,向新娘献手捧花(也可摆出单膝跪地造型);

(5)互相佩带胸花(一般双方都将胸花佩带至对方左侧胸前);

(6)新郎、新娘吃“喜面”,(一碗面条、两双筷子、两个荷包蛋);

(7)新郎、新娘与女方父母及亲属合影留念;

(8)抱起新娘上“喜车”,在“喜车”上,新郎给新娘穿“踩堂”鞋。

(三)“喜车”返回新房

(1)“喜车”在前,新娘的父母、亲属、宾客按顺序坐随后车,沿另一条行车路线开往新房;

(2)新郎、新娘下“喜车”后,燃放礼宾花、踩响球等;

(3)新郎母亲将新娘手中的鲜花或“喜盆”接过(俗称聚宝盆);

(4)新娘向男方父、母鞠躬、改口、佩带胸花;

(5)新郎、新娘在“喜车”前与男方父母合影;

(6)新郎、新娘在“喜车”前与双方父母合影。

(四)参观新房

(1)进入新房后,新郎、新娘喝红糖水;

(2)新娘坐在“喜床”上,俗称“坐福”

(3)新郎、新娘在“喜床“上合影

(4)邀请双方亲属、朋友参观新房,并与新郎、新娘合影留念。

(五)“喜车”抵达酒店

(1)新郎亲朋在酒店门前迎候,再次放礼宾花、踩响球等;

(2)新郎、新娘在宴厅门前迎宾;

(3)主持人选择吉时主持典礼。

(六)拜席及四彩礼

(1)新郎、新娘,在“拜”席时按照先娘家席,后婆家席,先亲属,再领导、再同志、再邻居,后同学、朋友之顺序进行敬烟或献花;

(2)敬娘家烟时,由新娘持烟,新郎点火,新娘要加以介绍。给婆家花敬烟时,新人角色互换;

(3)新郎父母或兄长在新郎、新娘“拜”席一段时间后,向客人敬酒,顺序同上;

(4)宴席中,有客人离开时,新郎、新娘相送至酒店门口;

(5)男方父母适时给女方来宾中的小孩赏钱;

(6)如果酒店给老丈人桌加菜时,新娘父亲要给厨师赏钱;

(7)新娘父母要离开时,新郎父母应为其送上四彩礼:离娘肉一块(要带皮、带两根肋骨);鱼品一份;粉条一把;大葱数棵,用红丝线系活结。

(七)团圆饭

新郎父母和家人接受新娘、新郎的敬酒,并对他的婚姻表示祝福。

二满族婚嫁习俗

满族结婚日程需3天。第一天请帮工,杀猪、搭炉灶,接远方亲友或送请帖。

第二天雇吹鼓手,陪同新郎携带供品及纸箔等去拜祖陵。新娘在送亲奶奶和诸友的陪同下,到男方事先选好的、离男方家不远的寓所住下,俗称“打下处”。女方把嫁妆送至男家,摆到门前案上,俗称“过箱柜”,也叫“亮箱底”或“摆嫁妆”。男方设迎风酒招待女方送嫁妆之人,称“下马杯”。

第三天是正日子。在日出之前,男方用轿把女方接到男家。新娘由女方哥哥或叔叔抱上轿穿大红袍,头蒙红布(俗称盖头红)。到男方家时大门关闭,喇叭鼓乐齐奏,等到一刻钟左右,再将大门打开(俗称劝性)。轿进院中时,鞭炮、鼓乐齐鸣。新娘由两少女搀扶下轿,走在红毡铺地的路上。院中摆一张桌子(俗称天地桌),桌上摆放供品,点燃蜡烛,香炉焚香。新郎、新娘来到天地桌前,一起向天地桌跪拜三叩头(俗称拜天地)。然后,新娘仍由两少女搀扶走到新房门口,在房内等候的新郎用秤杆把新娘的红盖头揭下,示意“称心如意,夫妻好和”。门坎上放一马鞍子,新娘跨过马鞍子进房,示意“缅怀先祖骑猎生活”。在新娘进入新房时,人们用五谷杂粮向新娘打去,示意“不要把鬼神带进屋内”。新娘进入新房后,先拿棍子搅猪食缸,示意“今年养猪肥大”,然后拿棍子捅捅灶炕,示意“以后灶好烧不倒风”。新娘到新房面向南坐在炕上,俗称“坐福”。坐福后,新娘梳洗更衣,临下地时由新郎的弟弟拉一把,示意“小叔拉一把,又有骡子又有马,往后日子富贵荣华”。新娘下地后,拜见亲友宾客,向长者敬烟。宾客饮宴时,由新娘婆婆领着,到宾客酒席前,向宾客鞠躬敬酒表示敬意。在宾客未走之前,新娘不得随意谈笑,要垂手站立于宾客之旁。当晚,青年人在洞房里围住新婚夫妻,尽情地说笑玩闹,俗称“闹洞房”。也有的在屋外,一人或数人唱喜歌,“拉空齐”,直至深夜方才罢休。

婚后第三天,由妯娌、嫂子带着喜娘去男方祖坟祭扫,并向坟墓敬烟,示意“认祖归宗”。第五天或第七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住上7-9天,俗称“回门”。

三回族婚嫁习俗

在迎娶的前一日,男方请女方家亲人来到家中恭听教长朗诵古兰经,称“念喜经”,其意为答谢真主之保佑,祈祷真主保佑两宅吉祥如意,新婚夫妇百年好和、永相缱绻。娶嫁之日,新郎衣冠楚楚,恭听父亲训以迎亲之礼,拜别尊长并选一幼童坐于花轿之中,称为“压轿”,其他陪同人则坐在车里。至女宅门前,停轿、停车,女方执事、亲眷先迎新郎下车(或下轿、下马),后迎压轿的小客人,并以红纸包钱酬谢,再迎前来接亲的婆家客人进堂。新郎正式行拜见岳父母礼。岳父让女婿于上座,其余宾客陪于两旁。

闹喜也是回族婚礼习俗中的突出内容,但不是闹新郎、新娘,而是闹公婆。一般要掀起两次高潮,第一次是在花轿到来之前,第二次是在写“依扎木”之后,开席之前。闹喜的方式是给公婆脸上抹锅底黑。至今在义县一带还沿袭着这种风俗。

洞房之夜,由新郎嫂嫂、婶母等给铺被褥,同时往床上扔花生、枣、栗子等,意为早立子。回族婚姻,必限于同族人,如与它族论婚,对方要改奉伊斯兰教。因此,回族不少人家都有姻亲关系。然而,即或旧时代,他们也不在同宗族辈数不相当的近亲中通婚。近代回汉通婚者比以前略有增多,但回男娶汉女的多,回女嫁汉男的少。

四锡伯族婚嫁习俗

锡伯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婚女嫁,一般都由父母包办。清代编入满洲八旗的锡伯族,是允许同东北一些少数民族通婚的,锡伯族有抢婚、明媒正娶等婚姻方式。抢婚有象征性、半硬性、硬性三种情况。明媒正娶是清代南迁盛京各地的锡伯族传统的婚姻方式,新中国成立后,锡伯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新事新办,婚礼方式简化多了,有的基本上和汉族一样。

五朝鲜族婚嫁习俗

朝鲜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宗同姓之间不得通婚。传统的朝鲜族婚俗包括议婚、定婚、纳彩、结婚等程序,新中国成立后,朝鲜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一些繁杂的婚礼程序,如新郎婚礼中的“奠雁礼”、“互拜礼”、“侍妄礼”;新娘婚礼重的“舅姑礼”、“生活礼”“初日”、“姻亲见面礼”等,都大大简化了,新事新办已成时尚。在结婚大喜的日子,人们吹起唢呐,敲起长鼓,唱歌跳舞,十分热闹。新娘、新郎家仍摆“大桌”,并设宴款待亲朋,新郎、新娘接受长辈及亲友们的祝福。

六蒙古族婚嫁习俗

蒙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通婚。祭火是结婚仪式中的立宴礼仪。把新娘接来后,在院中燃一堆篝火或放以火盆,新娘新郎对火跪拜,祭洒奶酒。将酒洒入火盆,表示婚姻取得神的承认。祭火后,新郎新娘脚踩白毡走向新房。蒙古人认为白色象征吉祥如意。赞荷包是在祭火完毕新郎新娘走到新房门口时的一种仪式。荷包是新娘事先亲手刺绣交给男方的。赞荷包就是赞颂新娘心灵手巧、技艺高超。赞颂结束,将荷包抛向空中(有的挂在事先准备好的由男方祝词人举着的木杈上),围观的人去抢。仪式结束,新郎新娘方可入洞房。

看辽宁传统文化知识大全听东北大鼓赏大秧歌学剪纸知辽宁

辽宁饮食文化特点辽宁饮食文化介绍

辽宁方言有哪些特点辽宁方言特色介绍辽宁地方言概述

辽宁文化辽宁文化特色辽宁民俗文化

辽宁有哪些特色节庆活动辽宁的特色传统节日习俗大全

东北大鼓流行在哪些地方东北大鼓艺术特色概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053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9
下一篇2023-1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