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尚不可以结婚,必须还俗才可以,和尚结婚违反了佛门戒律。
在我国古代大约明清时期,确实有过明文规定禁止和尚结婚娶妻,如果发现和尚娶妻的话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因为在过去的佛教认为,如果和尚娶妻生子的话,就等于是不守戒规,最终难以修成正果。在这种根深蒂固的说法下,很多立志得道的僧人也自愿选择终身不娶。
相关的戒律戒条
1、“五戒”是佛教最基本的戒条,是树立佛教信仰和从事修行的开端。一般在家信徒发愿修持五戒是与三皈(皈依“佛”、“法”、“僧”)联系在一起的。五戒具体是不杀生(包括不杀害一切生物),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
2、“八戒”又称“八关斋戒”,是在五戒基础上加不饰香花、不使用香油涂身、不观赏歌舞倡伎;不卧坐高广大床;不食非时食(在特定日子里正午之后不再进食)。
3、“沙弥戒”是不到20岁的出家者所应该遵守的戒条,有十戒,是在八戒基础上形成的。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不妄语、不饮酒、不著花和香油涂身、不观赏歌舞倡伎、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捉持金银宝物。
4、“菩萨戒”是大乘佛教讲的戒律,是菩萨修行所应遵守的,一般适用于在家和出家的信众。菩萨戒的内容称为“三聚净戒”,可以包括自度度人的所有法门。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表现出了爱憎分明的一面,但没有明显表现出这一点的情节。该作品主要描绘了作者童年时期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趣事,以及鲁迅对于这两个地方的情感变化。
鲁迅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直接表达他对某个具体场景或事件的爱憎之情。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充满情趣的叙述,让读者感受到他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与人的亲近。
例如,在描写百草园时,鲁迅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述了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等景物,以及鸣蝉、黄蜂、叫天子等动物,还有油蛉、蟋蟀等昆虫,这些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景物和动物,让读者感受到鲁迅对自然和童年的热爱。
而在描写三味书屋时,鲁迅则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描述了读书的乏味和老师的严厉,但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学习的渴望和对老师的尊敬。这些描写虽然表现出了他对学习的不满和对于严格教育的反感,但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爱憎之情。
因此,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我们无法直接找出能够明显表现出鲁迅爱憎分明的情节。但是可以感受到鲁迅对于童年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于学习的态度。
1、结婚时间不同步:这个非常重要,想想就知道这个很重要,为什么如果两个人连结婚的时间都不相同,你说这二个人能结婚吗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所以,一旦在两个人合婚的过程中。比如男方的八字显示是今年结婚,但女方的八字显示今年并没有结婚信息,甚至是几年之后才有结婚信息,那么,肯定是不会成功的。谈了也是白谈。这是合婚的最重要原则和标准之一。
2、子女信息不同步:比如二个未婚的男女八字,男的八字显示第一胎是女儿的,而女方的八字显示第一胎却是儿子的。并且,男方的子女宫非常好,子女是非常有出息的,甚至会出国的。但是从另外女方的八字来看,子女作为一般般的,而且不可能出外的,更不用说出国发展。那么,你说这两个人能成吗也是不可能的。
3、配偶信息不符合:关于这一点,也好理解。比如从男方八字中妻宫与妻星的情况看,命中会娶一个比自己大的女性为妻的,甚至会娶一个有过婚史的女性为妻的,并且,妻子个性很强,脾气很大的。但是正在恋爱中的这个女性,却是年纪比男方少很多的,又很温柔的,压根没有个性脾气的。这就是配偶信息和现实情况不符,也是合婚中最忌看到的。
4、男女大运不同步:命运,是绑在一起的。不能单独说命好或运好,命如果没有了运,命无挥发挥作用;同样,大运没有了命,也没有所谓的吉凶存在。男女合婚也一样,一定要两个人以后的大运信息很同步。比如说,男女双方以后日子都会好,会富有,有钱。而不是像另外一些男女合婚,男的看,以后的大运非常不好,而女的看,以后的大运好得很。你说这种情况,两个人能结成婚吗不可能的!
5、有很多人说,明知两个人不合,如果非要结婚呢其实,这是很多人常犯的错误思维。在八字的命里面,根本不存在如果的问题,打个比方,比如甲子日,是不存在庚子时的,这是不可能存在的组合。为什么那么多人经常在命局学或堪舆相学上钻牛角尖呢就是经常如果、假使,要知道,那些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换一句话说,两个人合婚中信息都不符合、不同步、对不上,就一定结不成婚,这话是我说的。总之一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你希望今年内结婚,但男友还没有开始装修房子,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感到困扰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处理这个困境:
1 坦诚沟通:找一个适当的时机,与你的男友坦诚地谈论你的感受和期望。表达你希望在今年内结婚,并且已经开始考虑婚后居住的环境和装修房子的计划。询问他对于这些事情的看法和计划,以便更好地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
2 倾听和理解:在谈话中,重要的是倾听你男友的观点和想法。尊重他的意见和感受,试图理解他的立场和考虑因素。也许他有自己的计划和安排,或者有其他的优先事项需要考虑。
3 共同制定计划:如果你们之间存在一些分歧或不同的意见,可以尝试共同制定一个计划。讨论你们的需求、预算、时间安排等方面,以便更好地满足彼此的期望。共同制定计划的过程可以帮助你们彼此之间更好地沟通和理解。
4 提供支持和帮助:如果你觉得他需要帮助或鼓励,可以尝试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鼓励他一起探讨如何装修房子,提出你的想法和建议,以帮助他更好地了解你的期望。同时,你也可以考虑与他一起参与装修的过程,这将有助于增强你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5 寻求外部帮助:如果你们之间的沟通并不顺畅,或者无法达成共识,可以寻求外部帮助。比如咨询专业的婚姻顾问或家庭治疗师,他们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支持,帮助你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处理分歧。
总之,对于这个问题,重要的是彼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通过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期望,以及倾听对方的立场和考虑因素,你们可以一起找到解决方案,以满足彼此的需求和期望。
只有长江国际的学员:“()”代表生日,“[]”代表入职时间。
{已退出}:16岁天秤座()[2012]丁:15岁双鱼座()[2003]
ZayLin(退役):15岁射手座()[2004]敖子逸:15岁摩羯座()[2003]
张真源:14岁白羊座[2005]陈思旭:13岁水瓶座[2005]
何:13岁双子座()[2005]颜{戒}:13岁狮子座()[2005]
宋:13岁的双鱼座[2006]曹:13岁的金牛座[2005]
戴琳:13岁处女座[2005]尹永志:13岁射手座[2005]
以下为tf家族学员(暂未公布信息):万思琦、江俊龙、苗思睿、邓嘉欣(均为成都分公司学员)部分学员不公布长相、姓名及信息。
四台风:黄宇航、蔡琳、丁、敖子逸(口号:四台风,天下无敌)
台风十二子:除宋(台风,横扫天下)外12人
团:丁,敖子逸,张真源,宋,何。
Cp:航心(拿铁)、七心(二连)、齐一、亓航(双黄)、思源(4元)、轩辕、祥林。
黄宇航、蔡琳和颜退出并加入宜安音乐剧。
何洛(许怡宁校长):16岁金牛座()孙艺航(黄宇航):16岁天秤座()
方祥瑞(周浩然):天蝎座(16):莫林(林志炫):射手座(15)
池一(陈希雨):摩羯座(13);詹(颜):狮子座(13)
近几年,随着韩流的流行,中国的男女团发展很快,比如《青春有你》,《创造营》等等。一大批男女组合不断涌现,形成了国内娱乐圈的新时尚,但男女组合在一段时间后就销声匿迹了。那么国内的男女组合实力如何呢?接下来,让边肖列举几个国内的男女组合,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那么差。
说到国内偶像团体,可能是tfboys开创的一个潮流。2014年,TFBOYS宣布出道。同时也受到了很多质疑。各种恶毒的言论并没有掩盖这三个人的实力。他们很小的时候就答应粉丝,要开十年演唱会。李淑昕队长会弹吉他,唱歌也不错,罗伊的歌唱能力也很棒。现在就读于伯克利音乐学院,JacksonYee演技和唱功都很精通。况且这三人还多次出现在央视春晚上,实力毋庸置疑。
是火箭少女101《创造营》创办的女子团体,最近很火。比赛结束三个月后,他们一出道就被推到了业内最突出的位置。他们没有时间反应,缺乏公众人物的意识,成员之间还要相处,这可能是他们被质疑的主要原因。不过,他们的实力也不差。其中萌妹齐人演技不错,温妮每次都演得很稳的舞台。总的来说,也许他们还有待发展,但他们的实力有目共睹。
最后,边肖认为国内男女组的实力都不是很差。我们应该用包容的心去看待这些男女组合,希望他们能给娱乐圈带来发展。读者朋友们,对于边肖对国内男女团实力的看法,你们有什么建议和补充吗?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条件就是父母同意,寺院愿意收你,大致就是问问你为什么要出家,要明白你出家的原因和目的。最后一点很重要就是你不能结婚,结婚的要另一半同意离婚后才可以。当然也有例外的,下面详细讲讲:
古人出家,家里不同意,自己对于生死出离很强烈,与佛教有很大的缘分,对于解脱法心心向往,即便是断指来体现自己的决心也要出家。家里人知道此人心里除此无其他,便就成全。可以用这个来对照,你的决心是不是如此坚定。
再者,要出家,出家的工作就是弘法利生。所谓的遁入空门,自己还在烦恼中,六根不净,实际上并没有入空门,所以也更谈不上利益他人。当然也可以在出家后依众靠众来培植,出家就是以道自活,没有其他了,更不能受其他不好的现象的影响。
最后,印光法师是极力反对女众出家的,以下:
问:弟子在《印光法师文钞》中读到印祖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原文说“若女众有信心者即令在家修行,万万不可令其出家”,对此弟子心中倍感迷惑,请开示原由何在?
答:印祖在文钞中多处提到的这个观点,实则是秉承释尊起初创立佛教的旨意,世尊早期僧团是无女众的,因世尊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即大爱道)三番九次请求出家,佛三番九次予以拒绝。阿难从旁代求,佛立八敬法,勉强同意。大爱道比丘尼依教勤苦精进修行,证得阿罗汉果,对“百岁尼师向新戒比丘礼敬”产生疑惑,请阿难转以问佛。佛陀乃藉此因缘,而举出女子出家,种种减损佛法庄严的事情。阿难闻已,悲恨流泪自悔。
世尊以悲智说出真相,并无藐视女众之意。佛视一切众生等同一子,不会故意去贬低女众。但是从护持法门这一方面来看,女众在家修行,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也能够成就道业,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三十五愿——“信乐永离女身愿”乃专摄女众之愿。是故,印祖仰承佛心佛语,劝导女众“只宜在家持戒念佛,决志求生极乐世界,断断不可远离家乡、出家为尼”(《与徐福贤女居士书》),是非常睿智和慈悲的开示。亟宜拳拳服膺、依教奉行为上。
附:五百女子矢志出家,佛陀无奈立八敬法
佛陀暂住在尼拘陀林中,有一天,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带领约有五百人之多的释迦种族中的女人,到尼拘陀树林中拜访佛陀,并以两件新织的衣服供奉给佛陀。
佛陀接受下来以后,对她说道:“我来替你施僧,以此布施功德,你一定可以得到很大的果报。”
“不!佛陀!”摩诃波阇波提夫人说,“这两件衣服是为佛陀做的,请您收下,我希望您要自己来穿!”
佛陀因为对方是自己的姨母,不好过分拒绝,就让步说道:“施僧是有很大的功德,我也是僧中的一名,接受你的一件,另一件我来为你布施给别人。”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见佛陀承诺接受一件以后,没有再说什么,但她又再进一步地提出问题来要求佛陀道:“佛陀!我愿您能慈悲承允我们一件事,就是让我们女人也能依照正法出家,求受具足戒。”
佛陀听后,不假思索,坚决地拒绝道:“你这个要求我不能承认,请你也不要这么想和这么说。过去的诸佛,都不允许女人出家。女人在家学道,披搭袈裟,勤行精进,是可以得到正觉的,但不可以出家。未来的佛陀,他们一定也是实行这个法制。你能奉行我的教法,你就在家中修行,正觉的道果是不分在家与出家的。”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对佛陀的答复甚感不能满足,她曾叁度请求,都给佛陀叁度拒绝。每当佛陀回绝她的时候,她就哭泣,五百女人也陪着哭泣,哭声震动塬野,泪水像秋雨点滴不停。
佛陀怕她们再来纠缠,因此即带领弟子往那摩提犍尼精舍去教化。
这时,佛陀在教化的区域中,甚多的精舍或讲堂都顺利地建筑起来,鹿母讲堂、重阁讲堂、瞿师多讲堂等都相继完成。
女人心中所发出的一念,不是简单的就可以拒绝。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听到佛陀行化到那摩提犍尼精舍的时候,她和五百志同道合的女人商谈以后,立定最大的决心,把头发剃去,披起袈裟,向那摩提犍尼精舍追赶佛陀。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五百女人到达那摩提犍尼精舍的时候,疲倦地坐在门外休息,恰巧此刻什么也不知道的阿难从里面出来,他看到她们女人都把头发剃去,感到十二分的惊奇!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见到阿难时,虽然疲倦,但她站起来对阿难说道:“阿难尊者!你来得正好,你能知道我们此刻的处境和我们的决心。我们拜托你去见佛陀,告诉他说我们来了,希望你要尽心对佛陀说,请他收留我们出家,否则我们就死在这里也不回去!”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说着哭着,阿难也不忍心地流着同情的眼泪,对她们说道:“你们安心,不要你说,我看到你们的情形,心中就异常难过。请你们稍微坐一会,我一定尽心把你们的意思报告给佛陀。”
年轻的阿难生起对这一群女人的同情心、侠义心,但他不懂得女人的心,更不知道佛陀的心和佛陀的法制。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见到阿难肯出力帮忙,叩头作揖地千恩万谢。
阿难走到佛陀的座前,为了女人的事,他很感到难以启口,可是终于鼓大了勇气说道:“佛陀!有一件事我想要报告您,并请您的指示,就是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带领五百女人已经来到门口了。”
“她们不是为请法来的,你去替我拒绝她们!”
“佛陀!她们已经把头发都剃去了,像是要作比丘尼的样子,我知道佛陀的教团中没有比丘尼的制度,但她们说,佛陀拒绝她们,她们也不肯回去,我看她们实在可怜得很。”
“我也可怜她们,但我更可怜一切众生,更要正法永传,无论怎么样你还是去回绝她们好。”
“别人都可以回绝她,但对方是佛陀的姨母,有辛苦抚育佛陀的恩德,我是怎样也不忍心去拒绝她,假使佛陀一定要拒绝的话,可能会发生很不幸的后果!”
“我也不能忘怀她的恩德,但是我的僧团中是不能让女人加入!”
阿难见到佛陀这么坚决地不允诺,而且佛陀反复地申说僧团中不能让女人加入的理由,阿难低头沉思,不敢再向佛陀有所表示,但他又想到摩诃波阇波提夫人以及那可怜的五百女人,她们的愁容,她们的哭声,而且自己承诺他们尽心向佛陀要求,他不能不再向佛陀说道:“佛陀!你说僧团中不让女人加入,难道佛陀的教法中有男女的区别吗?”
佛陀耐心地向阿难解释道:“阿难!我的教法中没有男女的区别,当初我才成道时就说过一切众生皆可以成佛的话,佛法是不拣别任何人的。我不但说男女应该平等,而且我更说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不过,虽然是这么说,你也知道我的教法仍是以人类为本。在人为本的立场说,无论是男子或女人,修功德、智慧,自利利人,断除烦恼,都是一样可以证得圣果的。
当我在祇园精舍说法的时候,波斯匿王和末利王妃的爱女胜鬘夫人,她修学我指示的教法,她能说非常深奥、圆满、究竟的法理;妙慧童女只有八岁,她了解我的教法也并不亚于别人。我在第一年传道的时候,我就接受耶舍母亲的皈依,做在家的优婆夷弟子。阿难,你要知道,修学我的教法不一定要出家,就是我所现的出家相,这也不过是适应时代文明而权巧的示现,这并不是我佛陀的真实相。当然我也知道像姨母这样的女子出家,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德的大丈夫,证得尊贵的圣果,不过是为着未来的教法,开放女子加入僧团的例子,好像良田中生长了稗草,是会伤害收获的,想到这里,所以我不能允许女人出家!”
阿难聆听佛陀说后,顶礼流泪说道:“佛陀!难道你忍心见她们白白地死去,而不伸出援救之手吗?”
佛陀很感到难以应付,佛陀知道这是众缘和共业的关系,世间没有清净常住不坏的法,佛陀沉默一会,像是不得已地向阿难说道:“实在是没有办法,你去叫她们来吧!”
佛陀的慈命一出,阿难擦干眼泪,欢喜得急急忙忙地出去传报这个喜讯。佛陀用沉默的眼光看阿难走后,跟平常不一样,像是有一个挂心。
五百个女人听说佛陀准予接见他们,欢欢喜喜地由摩诃波阇波提夫人领先来拜见佛陀。她们虽然细语低声地说话,但那声音中是旁若无人的样子。
当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五百女人参见佛陀的时候,知道佛陀的心的人只有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等数人,他们苦着脸皱着眉,另外的人都很欢喜很高兴。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五百女人跪在佛陀的座前,顶礼说道:“慈悲的佛陀,我们像游子回到故乡,像盲人见到光明,谢谢你,我们没有比佛陀允许我们出家更高兴的事。”
“你们要加入我的教团出家,必须要奉行八个条件!”
“无论什么条件,我们都会遵守,敬请佛陀放心。”
佛陀威严地讲说八敬法道:“第一,做比丘尼的应当依止比丘求受具足戒。第二,做比丘尼的应于每月月半往比丘众所,依其布萨,受其教诫。第叁,做比丘尼的应当往比丘众所,受雨安居,若住所附近无比丘,比丘尼不得受夏座。第四,做比丘尼的不得举比丘之罪,说其过失,比丘得检举比丘尼之过。第五,做比丘尼的若犯诽谤罪时,应于半月内在二部众中自行请罪。第六,做比丘尼的求受具足大戒虽至百岁,应当要向始受具足比丘恭敬顶礼、承事合掌。第七,做比丘尼的安居以后,得于比丘之前,自说比丘尼不相应行或见或闻或疑叁事。第八,做比丘尼的若有问于比丘,比丘不听,比丘尼不得问。”
佛陀说完八敬法后,又再叮咛摩诃波阇波提等五百女人道:“你们对我这尊师重道的八敬法,一定要尽形寿地奉行,假若有所毁犯,你们固然失去清净的梵行,我的正法也会将因此而紊乱。此八敬法犹如农夫作堤预防水患,我也是为防止正法变成浊流。你们如能誓愿奉行,我今听许于正法律中受具足戒出家学道。”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听后,恭谨地答道:“佛陀!我们好像年轻美貌的女子,头戴华鬘,两手维护着,我们一定欢喜这样来奉行佛陀的教法。”
佛陀虽听到摩诃波阇波提夫人这样说,心中并没有表示什么高兴。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出家以后不久,一天有一年轻的比丘请问佛陀道:“佛陀!像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的五百女人出家,她们剃发染衣,现出僧相,我们可以不把她看作女人,但对社会上的那些妇女,我们应该抱持一种什么态度对待她们呢?”
佛陀回答道:“最好是能避开她们,不要看她们;假使不能避开的话,要像没有看到她们,不要讲话;假若不能不讲话,对她们讲话一定要有纯洁的心,要想到自己已经出家,好像污泥中的莲花,虽然污秽,但莲花毕竟是清净无垢的。世间是罪恶的渊薮,应该要让身心清净无垢的来生活其中。见到年老的女人时,要把她当母亲看待;见到年轻的女人时,要把她当姐妹看待。在人间最强大的就是烦恼色欲的力,最可怖畏的也是烦恼色欲的力,人要想战胜烦恼色欲的话,那就得要用诚实忍耐的弓,锐利智慧的箭,头戴正思和正念的盔,身披无我的甲,方能战胜烦恼五欲的世间。学道的男子,沉迷于美丽的女人;学道的女人,醉心于英俊的男子,*欲就会关闭人们的智慧心,对于真理就不易明白。生在这个世间的女人,无论在走路的时候,站立的时候,坐着的时候,睡眠的时候,都希望别人注视她的姿势。她们画眉争妍,薰衣竞俏,一切都像花瓶似的为了给别人观赏。别人赞扬的是衣履美观,其实与她并无关系,她也引为欢喜荣耀。
有时她们让人家画像,有时从人家面前经过,都想用自己的魅力能囚缚对方,她们对不动心的僧侣,也是同样有如此企图!生在这个世间的男人,无论见到什么女人,他也欢喜看上几眼,他们的眼睛好像就是专为看女人而生长的。女人的一句话,能使他生命和名誉都愿付之一炬,做一切事情好像也是为女人而才做的。你问我关于学道的人,应当怎样来守身安心,应用什么态度来对待女人,那么我再告诉你,你务必记好:‘女人的眼泪,女人的微笑,要看做和敌人一样;女人俯下去的姿势,垂下去的手腕,要看做是收魂摄魄的铁钩;女人的秀发,化装的面容,要看做是捆缚人的铁链。谨慎管制自己的心,不要允许心放肆!’”讲这话的佛陀,也知道教团中有比丘尼加入的结果,但这已成为事实,无论怎样谁也不能违背事实的。
不久,耶输陀罗也加入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的比丘尼教团中出家了。耶输陀罗出家这一回事,佛陀的心中并没有和过去一样的不高兴,他像把心上的一个很重的包袱放下一般。佛陀不是不知道人情的人,而是知道得过多人情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