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语文说课稿,第1张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初中语文说课稿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初中语文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的特点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0课。本单元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山市》是一篇文言文,它所涉及的自然现象与“海市蜃楼”相似,可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适当的探究。课文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述山市的生成、发展、高潮及至消失的过程,极富想象力。本文是自读课文,学生学习文言文又尚在初始阶段(这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接触到的第三篇文言文),所以对文言字词、语法的要求可以尽量放低,甚至基本不作要求。

 2.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贯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教育,结合本单元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能力目标: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

 丰富想象,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山市”神奇、壮丽的幻景。

 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重点:发挥想象,体会“山市”这一自然现象的神奇,并再现“山市”。

 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想象及口头表达能力。

 3.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学生较活跃,形象思维较强,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意义识记已优于机械识记,自我意识较强,对事物有一定的独立见解,但他们的有意注意稳定性较差。在教学过程中,可将积累词语与培养想象力结合起来,请学生用画笔或语言描绘出山市奇幻的景象。还要运用电脑多媒体手段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吸引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虽已初步接触了文言文,对怎样学习文言文也已有了一定的整体印象,但还是有畏难心理。而且本文又是一篇自读课文,根据要求用一课时来完成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抓好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外利用工具书、课文下的注解疏通文意,能够找出难词难句,并对课文有初步的印象。

 ⑴预习要求:①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语速和语调。

 ②借助工具书和书中注释疏通文意,准备复述课文。

 ⑵预习步骤:①初读:识记生字词,分清停顿,标出难词难句。

 ②再读:逐词逐句疏通文意,补出省略的翻译。

  二、教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情境设置法。

 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首先是动画片《阿拉丁神灯》片断,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其次整节课都在具有神秘气息的中国古典民乐的氛围中。课件的背景是与文言文意境相似的中国古典山水画,字体采用楷书、隶书、行书等书法字体。整体界面古色古香,充满了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从而帮助学生感受文言文中的物象,通过联想与想象,在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融入课文的意境中。

 2.诵读法

 教法千变,朗读为本。对文言文的教学来说,诵读尤为重要。要克服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就要从朗读入手,让学生把握文言文的节奏,体会其中的音乐美,感悟中国古代文化的韵味。

 3.质疑法

 课前作好预习,课上提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生互相释疑,教师适当补充。

 4.讨论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将简单的分组讨论引向有组织、有分工、有合作的更高层次的讨论形式。

 5.画图法

 《山市》中的景色瞬息万变、虚无缥缈,比较适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我从三个层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①以创造性复述来培养学生描述景物的再造想象力。②以给景物画插图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将语言转化为图景的空间想象力。③最后又给插图配上文字,将再造想象力与空间想象力相结合。

  三、学法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始终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即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共同发展。

 1.圈点勾画法

 此法主要用在预习以及检索“山市”的变化过程中。预习中,圈出生字词,划出疑难句,注出自读心得。在检索“山市”的变化过程中,要通

 过快速默读,标出“山市”的初生、发展、高潮与消失四个阶段。

 2.文言文阅读法

 在预习中使用“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悟,四读品内涵,五读得启迪”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诵读法

 把握文言文的节奏,体会其中的音乐美,感悟中国古代文化的韵味。

 4.讨论法

 充分讨论,互相启迪,有合作、有分工,感受团队的力量。

 5.画图法

 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图画再现“山市”,描绘文中之景,想象言外之象。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

 先播放动画片《阿拉丁神灯》的片段:主人公阿拉丁为了向公主求婚,命令灯神一夜之间在沙漠上建起了无数宫殿。然后,请同学们说说动画片中最神奇的是什么?并适时引导: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在瞬息间出现一座城市吗?让我们走进《山市》,去领会“山市”的神奇吧!

 [说明]:设计此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为后面的活动作好情感准备。

 2.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理解课文大意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因此,要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具体做法是:①学生提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是朗读、词义句义、课文理解等各方面的。由学生互相释疑,教师适当补充。②齐读课文,解释课后练习中的词语,反馈预习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或肯定或指正。③分别请两位同学复述课文,并请其他同学点评优劣。评价的重点放在文言文的复述是否仅仅是机械的翻译,倡导创造性复述,为下一环节的再现“山市”作铺垫。

 3.合作探究,培养想象力

 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要求学生研读相关段落,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描绘文中之景,想象言外之象。步骤:

 ①快速默读课文,检索主要信息,并围绕它展开讨论:可以将“山市”的变化画成几副图,挑选一副图思考:该图中有哪些内容?(文中之景学生可以说得很好,主要引导学生想象言外之象)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多媒体出示板书,并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的小组提出在孤塔、城郭、危楼的周围还应该有山、有树、有小桥流水……把文中没有提到,现实中有的事物画进去。那么请问文中的孤塔、危楼都“直接霄汗”,我们在有限的画纸上怎样表现无限的“山市”呢?

 ②按小组活动再现“山市”的奇幻场景,由小组长组织分工,擅长画的画,擅长作文的同学就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该场景,可以是描写性的文字,也可以是诗歌等形式。

 ③请各小组派代表展示作品,并谈谈创作的设想及过程。

 4.拓展延伸

 这么奇妙的“山市”要是能经常看见多好啊!那么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通过这一问题自然的将思考从课内到课外,从文本迁移到自然科学,激发学生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

 5.总结评价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虽然我们无缘目睹海市蜃楼,但同学们能充分发挥想象,用手中的笔再现“山市”,真是棒极了!!最后让我们回归文本,在朗读中体会“山市”的神奇、壮丽吧!

 [说明]:此环节对学生活动给以大力的肯定和鼓励,并回归文本,从整体感知到局部的活动,最终又回到对整体的把握上,体会文言文的音乐美、语言美,想象大自然的神奇。

 6.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把“山市”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说明]:通过讲故事使“山市”的成因及其变化过程更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培养想象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人教版初中语文说课稿 篇2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济南的冬天》的第一课时,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

 编者安排这篇作文,就是想让我们领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

 2、课文解读: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最具个性的写景散文,是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去阅读文本、观察生活的极好范例。本文的语言清新、优美、亲切、自然,描写生动形象而又妙趣横生。作者对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平中见奇,常处见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种观察事物描摹事物的能力应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另外,还可以把本文与《春》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作用。文章开头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亲身的感受,写出了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特点;接着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最后写冬天的水色。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情景交融是本文的又一大特点。其中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3段和第5段。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不是采取直抒胸臆,而是通过表达一种感受的方式,如这样一句话,“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作者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3、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a、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b、 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2)能力目标:

 a、 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b、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通过读品体会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侧重赏析第3段和第5段,让学生在反复的读的过程中,领会要旨。

 教学难点则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我准备用读写说的综合教学方法来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出美的句子中,说出独特的感受,进一步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体现的情感。最后,用写来升华。

  二、说教法

 1、尊重学生个性,实行个性化教学。

 在研究新课标时,我体会到“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于是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用发现法、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去发现美、感知美、探究美。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2、读、写、说相结合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结合课改精神,我在教授本课时,注重了构筑读的平台,创设说的动机,让学生通过摹写,做到学以致用,加强了与文本的对话。从课堂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读说写都到位,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很好,这就坚定了我课改的决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是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适于朗读,所以在文章的讲析中应坚定的引入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描景绘物的美,最终领会文章所蕴涵的丰富情感。

  三、说学法

 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发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进行拓展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2节课的时间,我的教学设想是,第一课时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第二课时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感情。本说课教案只说明第一课时。

  五、说教程

 (一)、课前准备:主要分为学生准备和教师准备。

 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作者的生平资料及代表作品,还可阅读老舍先生的另一篇佳作《济南的秋天》,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意识的指导学生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所带来的困难。

 在课前,我精心准备了电教平台、录音等辅助手段来丰富教学,扩大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二)、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是按“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总结——反馈练习”进行教学的。

 1、引入新课:我先以简洁的话语引入新课一提起北国的冬天,总会让人想起“大雪纷飞”、“寒冬凛冽”这样的景象。然而在冰雪皑皑的北国之冬中,有一个地方的景色与众不同:它的气候温晴,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这个地方就是济南。这节课,我们就在老舍先生的引导下,一起到济南领略济南冬天的奇景。

 2、讲授新课:

 (1) 初读课文,采用默读法,限定时间,要求学生不回读,全神贯注的读,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朗读,使学生感知课文,问题用课件打出如下:

 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设题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读去整体感知文本,初步了解文章内容。解题思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发现,找出能够支撑作者说法的地方,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2)精读关键段落(3-5段)

 老师可适时发问:你最喜欢那一句,为什么?

 设题目的:引导学生主动地品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感情。也是突破本文难点的很重要的环节。

 解题思路:让学生先读再说,甚至用多种形式去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文句的妙处。

 (3)使用探究法,老师展示四幅,让学生再读课文,并评价老师所展示的,哪些地方与课文内容相对应,哪些不相符。

 设题目的: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让学生更为主动的去探究知识。

 这种方式将一改以往的老师把学生的思维给固定了的模式。而是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讨论中来,以获取更多的情感体验。

 (4)以写促情

 要求:请仿照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结合前几天本地的一场大雪,写一写我们孝感的冬天。

 设题目的: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抒发自己对家乡、对大自然的感情。

 写完后让学生交流,老师予以鼓励,达到本课高潮。

 3、归纳小结

 让学生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老师对学生的每一点见解都予以肯定)

 4、反馈练习

 让学生讨论: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设题目的:让学生领悟散文的特点、结构及抒发感情的作用,以便引入下一课时。

人教版初中语文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市实验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下面我将对《羚羊木雕》这节课进行解说。我主要从以下的七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分别是教材、学习对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策略、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文章采用散文、诗歌、小故事等多种写作形式,描绘了母女情、同学情、母子情、兄弟情等,从而讴歌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亲情。本单元要求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把握要点,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感受字里行间洋溢的亲情。同时掌握朗读和圈点勾画的读书技巧。本课《羚羊木雕》较之前一课《风筝》显得比较浅显,本篇所写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文章大量的人物对话,更适合于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但围绕羚羊木雕母女情和同学情发生的矛盾,是非曲直,也需要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感受文章丰富的情感。从而欣赏课文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

  二、学习对象的分析

 1、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正是由少年儿童向青少年过渡时期,她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正是有待形成时期。本篇文章价值观念倾向明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

 2、学生在阅读中还是为读而读,缺乏阅读的技巧,对阅读中的感受还是被动的接受。为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感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揣摩文章的语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朗读和圈点勾画等读书方法。

 2、能力目标

 (1)在整体阅读文章的基础上,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倾向。

 (2)在整体把握要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目标

 通过感悟文章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在整体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把握要点,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倾向。

 2、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联系自己的生活感悟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策略

 1、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说读课文→品读课文→探究课文→课后作业

 (一)导入新课

 关于同龄人对长大的一段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如果说一个人的历史要用笔来写的话,那么现在应该是我们从父母手里接过笔自己写的时候了。

 在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只会听话的小朋友了。在我脑海的深处,有一颗叛逆的种子在萌动。我已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听从家长了。”

 通过引用同龄人的一段话,激起同学的同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说读课文

 浏览课文,学生就“一个——的木雕”、“一个——的爸爸”、“一个——的妈妈”、“一个——的奶奶”、“一个——的万芳”、“一个——的故事”进行自选话题,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说话活动。当同学说完的时候,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1、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初步感知了文章的内容,感知了作者的情感,感知木雕的名贵,爸爸妈妈的逼迫,奶奶的无能为力,万芳的仗义。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注意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过程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三)品读课文

 1、默读课文1—15段默读课文,标划出体现爸爸、妈妈、我三个人物形象的神态描写。

 (1)培养了学生圈点勾画等读书的习惯。

 (2)使学生在标话中感受到了爸爸妈妈不同的人物语言体现了人物的不同的性格,同时了解了爸爸妈妈对我的逼迫,描写了我的委屈,使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爸爸妈妈的批评。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1——15段,学生进行评价

 (1)由默读到有感情的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体会到爸爸妈妈对我的伤害。

 (2)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速读文章26段至结尾,标化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既加强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又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我”的无奈、委屈、痛苦。爸爸妈妈对我的伤害。

 4、指名读、学生齐读

 加强学生“读”的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在读中感受作者的倾向。

 (四)探究课文

 1、这件事究竟应该怪谁展开辩论。

 (1)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文中来。

 (2)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到父母和“我”的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父母非常的重财轻义,而我和万芳之间非常重视友谊。

 (3)培养了学生在合作中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2、讨论:既然羚羊木雕已送给了万芳,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1)不限制学生的答案,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2)交给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会与人沟通。

 小结:

 本文围绕羚羊木雕,写了一场家庭矛盾,赞美真诚无私的友爱,批评重财轻义的思想,呼吁父母要理解尊重孩子纯真的感情;同时也说明我们做事应与人商量,考虑周全些。

 (五)课后作业:

 1、与父母一起欣赏这篇小说,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快乐生活。

 2、与父母一起探讨后,合理地改编某一部分的故事情节,并工整地写到小作文本上。

这篇民间故事讲了文成公主进藏与松赞干布联姻的事。故事首先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原因──吐蕃年轻首领松赞干布爱慕漂亮又聪明的文成公主,派使臣到唐朝求婚,而智慧的使臣顺利通过了唐皇的考验,求亲成功;接着重点讲述文成公主进藏途中的一系列故事──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移山等;最后点明了文成公主进藏的不朽功绩。

  本节课设计采用板块式,从整体感知形成专题、深入研读、推理想象到拓展延伸,从整体入手(初步整体感受)──部分(抓住重点、难点、特点研读)──整体(感受和领悟写法、学法的升华),体现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程序。

  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布置搜集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交流资料

  关于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么?

  导语:(播放文成公主进藏图──布达拉宫壁画中的图)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难

  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己的疑问。

  交流汇报阅读收获:

  1、汇报朗读:

  请学生分部分朗读课文,通过师生评价,把课文读好。

  因为是民间故事,应用讲故事的口气读,要读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比如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等句,要读出公主做这些事的轻而易举。

  2、交流疑问:

  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

  ⑴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出示句子:使臣看过每一个姑娘,发现有两只蜜蜂总是在一个姑娘的头上飞来飞去。他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姑娘头上戴的是鲜花,其他姑娘戴的是绢花。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可以从几方面引导思考:

  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人什么都一样,只有头上花不一样,这也是惟一能看出区别的地方。

  鲜花配公主,更显其高雅、美丽。

  ⑵公主怎能背动乃巴山呢?

  出示句子:走着走着,乃巴山又把路挡住了。大家走起来很不方便。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直到现在,乃巴山下还有公主的脚印。

  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这样引导:

  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说呢?在他们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样的人?

  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吗?

  引导学生找到“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变化”等地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三、复述故事

  1、导语激趣:

  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请你把故事简单讲给父母听,你想怎么讲?

  2、自己练习讲述。

  3、指名讲述,进行评价:

  评价中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答应求婚──进藏途中──贡献。

  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四、课外拓展

  读另一传说《文成公主进藏》。

  五、课外作业

  把《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30、文成公主进藏

  乐意进西藏

  过河

  怎样进西藏沼泽

  听到死讯

  背乃巴山

  相会在西藏

  建设在西藏

福建省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激活学校的校本研究,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福建省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提出了"四元五环"教学法。“四元五环”教学法是围绕“精问、思考、互动、运用”四个方面,并结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到小组交流,分析问题到指名汇报,解答问题到引导质疑,再提问题到实际应用,深化问题”五个环节来开展课堂教学,并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四元五环”教学法实施办法。

误会: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第二天才赶回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他把房门开一看,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之后,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他从床下爬了出来,于是抱起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没有了,旁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这真是天下最令人惊奇的误会。

注:误会的事,是人往往在不了解、无理智、无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体谅对方,反省自己,感情极为冲动的情况之下所发生。误会一开始,即一直只想到对方的千错万错;因此,会使误会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对无知的动物小狗发生误会,尚且会有如此可怕严重的后果,这样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则其后果更是难以想象。

钉子:

有一个男孩有着很坏的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

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他的父亲这件事,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篱上的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成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注: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彼此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帮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三思后行:

大多数的同仁都很兴奋,因为单位里调来一位新主管,据说是个能人,专门被派来整顿业务;可是日一天天过去,新主管却毫无作为,每天彬彬有礼进办公室,便躲在里面难得出门,那些本来紧张得要死的坏份子,现在反而更猖獗了。

他那里是个能人嘛!根本是个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

四个月过去,就在真正努力为新主管感到失望时,新主管却发威了--坏份子一律开革,能人则获得晋升。下手之快,断事之准,与四月表现保守的他,简直像是全然换个人。

年终聚餐时,新主管在酒过三巡之后致词:「相信大家对我新到任期间的表现,和后来的大刀阔斧,一定感到不解,现在听我说个故事,各位就明白了:「我有位朋友,买了栋带着大院的房子,他一搬进去,就将那院子全面整顿,杂草树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某日原先的屋主往访,进门大吃一惊的问:『那最名贵的牡丹哪里去了?』我这位朋友才发现,他竟然把牡丹当草给铲了。

后来他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更是杂乱,他却是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里成了锦蔟;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直到暮秋,它才真正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并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说到这儿,主管举起杯来:「让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因为如果这办公室是个花园,你们就都是其间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头开花结果,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才认得出啊!

一句笑话囚禁69 年

  一个生于爱尔兰的少年西鲁顿,因说了句取笑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秃头的

  玩笑,因而被囚禁了69 年。

  西鲁顿原是欧洲一个富豪的继承者。1674 年,他年方9 岁,就读于巴黎

  的克雷鲁蒙中学。一天国王路易十四驾临该校,学校当局认为这是无上的光

  荣,便将学校校名改为“路易大王中学”,调皮的西鲁顿对班上的同学开玩

  笑地说:“国王是个秃子,而学校原来叫克雷鲁蒙(法语有秃头的意思),

  本来便很妥切,不是没有必要再更改了吗?”这本是说着玩的事,可却被人

  告到了学校当局,不久便传到了国王的耳朵里了。国王对此火冒三丈。结果,

  西鲁顿就被以不敬之罪送往巴士底监狱,整整单独地关了69 年。当西鲁顿释

  放回来时,当年容光焕发的美少年,已成为步履蹒跚的老头儿了。

  罚美女戴骷髅面具

  意大利有一美女叫罗莎拉·蒙塔波尼。每当她出现在古城佛罗伦萨街头

  时,必然引起一阵求婚的狂热。青年们为了向她求爱而展开你死我活的争斗,

  甚至有些懦弱的青年因得不到罗莎拉的爱情而自杀。这些青年的父母,把儿

  子的死归罪于罗莎拉,于是纷纷向法庭控告罗莎拉。对此,法官判她面部受

  刑,即用烧红的烙铁在她脸上留下烙印。然而由于她的美貌,没有一个执刑

  人肯下此毒手。最后法官只得改判,命令她长期戴一骷髅面具。于是,可怜

  的她一直戴了40 年的骷髅面具,直到她的美貌完全消失为止。

  车牌墓碑

  世界各国的警察,为了维护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想尽了各种办法,对

  司机进行忠告,避免或减少各种交通事故。

  马来西亚桑佛市交通部,在交通安全周期间,于市内贴出告示:

  阁下,驾车时速不超过30 英里,你可以欣赏本市美丽的景色;超过60

  英里,请到法院作客;超过80 英里,欢迎光顾本市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

  了100 英里,请君安息吧!

  美国一条高速公路旁,有这样的告示牌:

  此处已摔死3 人,您愿意做第4 个吗?

  美国西海岸一条公路的急转弯处,有一块醒目的标语牌:

  如果你的汽车会游泳的话,请照直开,不必刹车。

  墨西哥一个边境小城市的入城路口,悬挂着交通告示牌,写着:

  请司机注意您的方向盘——本城一无医生,二无医院,三无药品。

  智利境内有一段泛美公路,黄沙滚滚的公路旁散布着一些坟墓,这些坟

  墓的墓碑都是用汽车车牌钉上去的,这些坟墓的“主人”都是因车祸而死的,

  这些车牌墓碑,既可纪念不幸的死者,又可提醒过往的司机小心驾驶。司机

  们为求安全,路过此地时,都要停车到墓前浇水淋花,或献花凭吊。

  观眼测谎

  半个世纪以来,警方常常采用仪器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测谎,通过测试

  人的神经系统对某件事情无意识的反应情况进行测试。而美国伊利诺斯州东

  哈萨尔里斯特市的警长史蒂夫却发明了一种不用任何仪器进行测谎的新技术

  ——观察眼睛测谎术。

  史蒂夫的新技术基于下列原理:“眼晴的活动是有一定模式的,当人在

  回忆和编造事物时,眼睛便会有不同的活动模式。”所以,“只要观察一个

  人的眼睛的活动、面部表情和精神状态,就能判断出其是否在说谎。”他特

  意指出,这种新技术任何人都能掌握并可应用到警务工作和日常生活中。

  史蒂夫运用这种测谎技术,帮助全国各地的同行们破获了数百起案件。

  有一个18 岁的女学生被人殴打致死的案件,警察们侦察了一年,只进行到将

  凶手范围缩小到两个男人的程度,并且没有足够的证据对他们起诉。史蒂夫

  介入此案后,分析被害者同一宿舍的一位女生可能掌握一些线索,便对她开

  始盘问。当询问她的姓名、住址等问题时,发现她回答时眼珠向左转动,而

  当问及凶手名字时,她的眼珠向右转动,他便立即打断女生的话,并告诉她:

  “你在撒谎!”就这样,在讯问的两个小时中,当女学生的眼珠右转时,史

  蒂夫就截住话题;当她的眼珠左转时,便让她继续陈述。最后,女学生供认

  了自己杀死女同学的全部过程。

  打了23 年的一根头发官司

  1900 年,法国加赫堡市的法院对23 年前受理的一起房屋买卖纠纷案加

  以判决:卖方将其23 年前从买主布萨诺手里收到的一根头发交还给对方。这

  是何苦呢?为区区一根头发而打了23 年的官司。

  买主布萨诺说:“对一个人来说,一根头发也许不重要,但我交给卖主

  的头发却不是普通的头发,而一个人讲信用的证明。”原来,加赫堡市有一

  风俗,在任何买卖活动中,买主必须拨下自己的一根头发交给卖主,作为信

  用的凭证。23 年前,布萨诺为买房子与卖主签订了上述买卖合同。他从自己

  头上拔下一根头发交给了卖主。但是,卖主变卦了,不想卖房子了。于是,

  双方解除了合同。布萨诺要求卖主把那根头发还给自己,因卖主不承认收了

  布萨诺的头发而发生争执,诉至法院,于是打了23 年的官司。

  为民解冤

  《三国志·简雍传》记载:刘备在位蜀主时,有一年,久旱无雨,粮荒

  四起。刘备为度荒年,下令禁止以粮酿酒,违者处以刑罚。为了杜绝滥用粮

  食的现象,他派官员四处察看,有一处的官吏,在一个寻常百姓家搜出一套

  酿酒器具。不论这家百姓如何解释,刘备还是将他投进了大牢。

  简雍对刘备处理的这件事认为不妥,他多次在刘备面前为这个无辜的百

  姓鸣不平,劝谏刘备从轻发落,刘备执意不听。

  有一天,简雍陪刘备去野外散步,他们忽见前方有一男一女行于路上。

  他便计上心来,对刘备说:“主公,赶快下令将那一男女捉拿问罪。”刘备

  莫名其妙地问:“凭什么随便抓人?”“孤男寡女,荒郊野外,定有奸情。”

  刘备道:“捉奸要有证据嘛!”简雍模仿刘备处理家藏酒具案子的态度,说:

  “这两个人都是成熟的男女,都有通奸行*的器具,怎么不能抓呢?”刘备

  听后,恍然有所悔悟,回去以后就命人释放了那位家中虽有酿酒设备,但并

  没有以粮造酒的百姓。

  罗竹林断布

  某村有个叫石榴的农民,一向忠厚老实。有一天,石榴因老婆患病无钱

  医治,从邻家借了一匹白布,赶着毛驴进城变卖。走到半路,遇见一个算卦

  的瞎子,求搭牲口进城。石榴可怜他眼瞎行路难,就把他扶上驴背,自己在

  前边牵着毛驴走。

  到了城里,瞎子搂抱着那匹白布下了驴,然后扭头就要走。石榴不解地

  问:“怎么?难道你想赖我的布?”瞎子不甘示弱地说:“骑了你一会儿驴,

  我的布怎么就变成你的了?”两个人争执不下,吵吵嚷嚷招来了一群围观的

  人。这时人群中有人问瞎子:“你说布是你的,有何凭证?”瞎子说:“我

  这布三丈七尺长,一尺八的幅宽,不信你量量。”“那人一量,果然不差。

  原来瞎子骑在驴背上时,暗暗地用手摸索着把布量了遍。这一下可炸了锅,

  在场的人纷纷指责石榴不该讹瞎子的布。石榴素来能干不能说,是茶壶里装

  饺子——肚子里有倒不出来的人,此刻更是觉得心里窝满了冤枉气。

  说来也巧,这一天正赶上罗竹林进城串亲戚,他把这情景看得清清楚楚。

  罗竹林深知石榴的为人,等人们的议论声稍微平息后,就故意地高声说道:

  “哟,算命先生,你这块蓝布染得可鲜亮呀!”瞎子忙说:“孩子他妈娘家

  开着染房,还能染不好?俺这块蓝布值钱着呢!”罗竹林见他露了馅,赶忙

  趁机说:“大伙儿看看,这块布到底是他的吗?”人们立刻省悟过来了:这

  布不是瞎子的。于是转而斥责瞎子不该坏良心,讹石榴的布。说得瞎子伸出

  手来直扇自己的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402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