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赏析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斯特拉霍夫语)作家对生活的大面积涵盖和整体把握,对个别现象与事物整体、个人命运与周围世界的内在联系的充分揭示,使这部小说具有极大的思想和艺术容量。
这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托尔斯泰曾经表示:“在《战争与和平》里我喜欢人民的思想。”也就是说,作者力图在这部作品里表现俄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历史作用。在国家危急的严重关头,许多来自下层的俄军普通官兵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虽然战事一度失利,但精神上却始终占有压倒的优势。老百姓也主动起来保家卫国。在人民群众中涌现出一大批像网升、杰尼索夫、谢尔巴狄那样的英雄人物。俄军统帅库图佐夫也因为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才具有过人的胆略和决胜的信心。整部小说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托尔斯泰的“人民战争的巨棒以全部威严雄伟的力量”赶走了侵略者的思想。
作者在小说中也认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的主要情节就是围绕着包尔康斯基、别素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的。60年代,托尔斯泰仍站在贵族阶级的立场上,但是他对接近宫廷的上层贵族却给予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库拉金之流漠视国家命运,畏敌如虎,他们关心的是寻欢作乐,积聚私产。小说中,库拉金是官痞,儿子阿纳托尔是恶少,女儿爱仑则是荡妇。这些贵族的卑劣行径与人民为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托尔斯泰认为,俄国的前途在于“优秀”贵族与人民的合作。他用诗意的笔触描写了京城以外的庄园贵族罗斯托夫一家和包尔康斯基一家,指出在这些贵族身上仍保留着淳厚的古风,他们有爱国心,与人民的精神相通。这里,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宗法制贵族。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彼埃尔·别素霍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娃。这三个人物都是作者喜爱的正面形象。安德烈和彼埃尔是探索型的青年贵族知识分子。小说中,这两个人物在性格和生活道路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德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强,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后来投身军队和参与社会活动库塞、阿多诺、弗洛姆、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1929—),在严酷的事实面前逐步认识到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人民的力量,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后来主要在与人民的直接接触中精神上得到成长。女主人公娜塔莎与两位主人公的关系使她成为小说中重要的连缀人物,而这一形象本身又是个性鲜明,生气勃勃的。小说充分展开了娜塔莎热烈而丰富的情感,她与人民和大自然的接近,她的民族气质,以及她在精神上的成长。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战争与和平》艺术成就卓著。在这部作品中,托尔斯泰有力地拓宽了长篇小说表现生活的幅度,并在传统的史诗体小说和戏剧式小说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比较成熟的形态。小说场面壮阔,结构清晰,人物形象鲜明,有一种大海般恢宏开阔的美。同时,小说时代感强烈,它虽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但却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前途和人民作用的问题。因此,《战争与和平》当之无愧地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列宁语)
☆<安娜·卡列尼娜>
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动,同时也鲜明地暴露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彼得堡贵夫人安娜是皇室后裔,大官僚卡列宁的妻子。她的哥哥奥勃朗斯基住在莫斯科,过着放荡的生活。他与过去的家庭女教师发生暖昧关系,妻子道丽发觉后,非常痛苦。安娜为了调解哥嫂纠纷来到莫斯科,在火车站与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安娜的高雅风姿和笑容中蕴含的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使渥伦斯基为之倾倒。
与此同时庄园贵族列文也来到莫斯科,他已年过三十,感到建立家庭的需要,决定向他青年时代就喜爱的吉提求婚,而当时吉提正迷恋着渥伦斯基,她拒绝了列文。但渥伦斯基见到安娜后就不再与吉提交往。安娜的到来使道丽和丈夫言归于好,却使道丽的妹妹吉提陷入不幸。
列文回到乡下,埋头从事农业改革,希望以此忘却个人生活上的失意。他尝试养育优种牲畜,引进农业机器,但总不能得到应有的效益。
安娜在归途中发现渥伦斯基也同车而行,她心神不宁,却又兴奋,回到彼得堡后,安娜和渥伦斯基在社交场合经常相遇法,在历史上第一次创立了科学的认识论。详见“马克思主,在一次宴会上渥伦斯基向安娜表白了爱情。他们两人单独在一起时间过长,引起人们议论,回到家卡列宁警告安娜要注意社交礼仪、遵守妇道。而这种官腔和说教反而使安娜关闭了心灵之门,从此她陷入情网而不能自拔。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关系在赛马会上终于暴露:当渥伦斯基的马摔倒时,安娜的态度完全失常。回家途中安娜向丈夫承认了她是渥伦斯基的情人,但卡列宁却要求安娜一切维持现状,只是不许在家里接待渥伦斯基。
列文在农村常和农民一起劳动,向往过一种全新的生活,像农民一样朴实,但得知吉提曾大病一场,在国外疗养后即将回来,又激发了对她的爱,列文再次求婚,他们终于结合了。婚后住在庄园里,过着美满的生活,但是列文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他在农业上的各种设想常常失败,农民不信任地主。他幻想建立一种股东联营方式,使农民和地主同样得益,达到“以利害的调和和一致来代替互相仇视”,但各种新方法、新措施都无效。他不知道该如何生活,苦恼得几乎自杀,最后从一个老农那儿得到了启示:“人活着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灵魂,为了上帝。”
安娜的处境越来越糟,她怀了孕,分娩时又患产褥热,几乎死去,病危时她向丈夫请求宽恕,并希望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出于基督徒的感情答应了她的要求。可是安娜病愈后又无法继续与丈夫生活下去,终于不等丈夫同意离婚,就与渥伦斯基一起到国外去了。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安娜思念儿子,在谢辽沙生日时,她不顾一切撞进自己住过九年的那幢房子。看到儿子她激动异常,母子俩紧紧拥抱,难分难舍。直到卡列宁走进儿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离去。从此,安娜永远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得不到离婚许可,与渥伦斯基只能是非法结合,上流社会的大门对她紧闭,处处遭受冷遇。她只能孤独地住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想方设法消磨时间。当渥伦斯基一人外出时她就怀疑他另有新欢,因此两人发生口角。一次在争吵后安娜陷入绝望境地,一面写信发电报,一面追随渥伦斯基到了火车站。这时,她朦胧中想起他们第一次的相见以及当时一个工人被轧死的情景。这仿佛暗示了她的归宿。安娜向正在驶来的火车扑倒下去,生命的火焰熄灭了,她的痛苦也永远摆脱了。
☆<复活>
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比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专制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主人公: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
作品提要
贵族青年军官德米特里·奥列宁厌倦了莫斯科的“喧嚣的上层社会”,来到遥远的高加索,希望过一种接近大自然的、单纯的“新生活”。他爱上了美丽的哥萨克姑娘玛丽亚娜,认识了她的未婚夫卢卡希卡和村里其他一些居民。他渐渐熟悉了哥萨克人的日常生活,怀着欢乐的心情来接近这些普通人。但他终于摆脱不掉贵族阶级的偏见和都市文明对他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哥萨克人眼中他始终是个外人。最后,奥列宁在他认为最亲密的人都对他很冷淡的情况下,离开了哥萨克村。
作品选录
二十
第二天,奥列宁独自一人去他们把鹿惊跑的地方。他不走大门,也像村里人那样,从有很多荆棘的篱笆翻过去。他还没来得及把挂在刺上的束腰无领长袍摘掉,他那条跑到前面的狗已经惊起了两只野鸡。他一进入乌荆子丛里,每走一步都有野鸡惊起(老汉昨天没有把这个地方告诉他,他是想留着用网子来捕的)。奥列宁放了十二枪打死五只,他披荆斩棘地寻找打死的野鸡,累得汗流浃背。他把狗唤回来,拉开扳机,把子弹放进霰弹里,用长袍袖子挥着蚊子,不声不响地向昨天那个地方走去。但是唤着狗是不可能的,它在路上还是跟踪追迹,他又打死两只野鸡,去捡它们又耽搁了一会儿,直到中午他才找到昨天到过的地方。
天气十分明净,寂静,炎热。早晨那股清凉,甚至在林中也灼干了,无数的蚊虫简直把脸、背和手叮得满满的。狗由黑的变成青灰色的: 它的背上落满了蚊子。那件长袍也变成这样的颜色。奥列宁打算逃开这些蚊子;他觉得,夏天简直无法在村里居住。他已经走回家去了;但是他想到,这里也是人住的地方,于是决心忍受着,让它去咬。说也奇怪,快到中午时分,这种感觉甚至使他愉快。他甚至觉得,如果在他四周没有被蚊子包围的气氛,没有在汗湿的脸上一抹就是一手的蚊虫稠浆,以及周身坐立不安的痒痒,那么,这里的森林就会失去它的特色和魅力。这无数的蚊虫跟这里无比丰富的野生森林,跟这里充满森林的无数鸟兽,跟这里深绿的叶子,跟这里芳香的暑热的空气,以及跟这里到处从捷列克河渗透出来的、在低垂的树叶下潺潺流水的浑浊的沟渠,都极相称,因此先前他觉得可怕而且无法忍受的,现在反倒觉得愉快了。他把昨天发现鹿的地方走了一遍,但他什么也没遇见。他想休息一下。太阳高悬在森林上空,当他走到空地或者路上的时候,阳光一个劲地直射到他的背上和头上。七只沉重的野鸡压得他腰酸背疼。他找到昨天的鹿的蹄印,从灌木丛里钻到森林的深处,钻到昨天鹿睡觉的地方,他就在鹿窝旁边躺下来。他观察了一下周围深绿的树木,观察了一下被鹿汗湿的地方、昨天的鹿粪、鹿的膝盖的印记、鹿掘起的一块黑土以及昨天自己的脚印。他觉得又凉快又舒适;他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希望。忽然,他心头涌现一种奇怪的感情——无缘无故的幸福和对一切的爱,于是他按照童年的 惯画十字,并且对某人表示感谢。他忽然特别清醒地感觉到:“我德米特里·安德烈耶维奇·奥列宁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我现在独自一人躺在天晓得什么地方,躺在鹿住的地方,这是一只美丽的老鹿,也许它从来没见过人,躺在从来没有人坐过、也没人想到的地方。我坐在这里,周围是小树和老树,其中有一棵缠着野葡萄藤;离我不远有野鸡互相追逐,四处乱窜,它们也许已经闻到被打死的弟兄们。”他摸了摸自己的野鸡,把它们察看一遍,在长袍上擦了擦温暖的血淋淋的手。“也许豺狼也闻到了,露出不满的面孔钻到别的地方去了。在我周围,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一百个、一千个、百万个蚊子,在它们看来像巨大的绿洲似的树叶之间飞来飞去,它们在空中嗡嗡地叫,它们在我附近全都嗡嗡地述说着什么和为了某事而述说着,它们每个也都像我似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德米特里·安德烈耶维奇·奥列宁。”他清清楚楚地想象到蚊子在想什么和嗡嗡地叫什么。“到这儿来,到这儿来,弟兄们!这儿有人可以吃。”它们嗡嗡地叫着说,从四面八方向他围攻。他这时明白了,他并不是什么俄国贵族,莫斯科交际场中的人,某人某人的朋友和亲戚。而不过是一个蚊子,或者是一个野鸡,或者是一只鹿,就像现在活在他周围的一切生物一样。“就像他们一样,像叶罗什卡大叔一样,活些时候就死去。他说得对: 不过坟头上长长青草罢了。”
“坟上长青草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他继续想下去,“还是要活下去,要活得幸福;因为我只希望一件事情——幸福。不管我是什么,就算是一个野兽,跟一切动物一样,在它坟头上只长青草,此外什么也没有,或者我是一个躯壳,其中安装着上帝的一部分,即使这样,我还是要以最好的方式生活。为了要活得幸福,应当怎样生活呢?为什么我以前是不幸福的呢?”于是他开始回忆他从前的生活,可是他对自己厌恶起来。他觉得自己曾是一个苛刻的利己主义者,虽然他当时实在并不需要什么。他不住地往四外张望,看看被阳光穿透的绿荫,看看落日和明朗的天空,始终觉得自己跟刚才一样幸福。“为什么我现在是幸福的?以前我为了什么而生活?”他想道。“我为了自己曾是多么苛求,曾是如何挖空心思而一无所得,得到的只是耻辱和痛苦!而我现在并不需要什么却得到了幸福!”忽然有一道新的光明使他豁然开朗。“幸福原来是这样的,”他自言自语地说,“幸福乃在于为他人而生活。这一点是明确的。人人都有获得幸福的要求;因此,这种要求是合乎情理的。用自私自利的方法满足这种要求,也就是说,为自己寻求财富、荣誉、舒适的生活、爱情,可是,有时由于种种情况,不可能满足这些欲望。由此看来,不合乎情理的是这些欲望,而不是想获得幸福的要求。不论外界的条件如何,而永远都可以得到满足的是什么欲望呢?究竟是什么呢?是爱,是自我牺牲!”发现了这个在他看来是新的真理以后,他是如此高兴和激动,他跳起来,急不可待地想寻找他可以为之快点牺牲自己的人,可以为之做善事的人,可以爱的人。“既然我什么都不需要,”他老是在想,“为什么不为他人而生活呢?”他拿起枪,一心想快点回家去好好想想这个问题,并且找一个做善事的机会,他于是就走出了密林。来到空地上,他张望了一下: 太阳已经从树梢上看不见了,空气有点凉意,地形变得完全认不出了,不像是村子四周。忽然一切都变了——气候和森林的性格都不同了: 天空遮满乌云,风在树梢上簌簌作响,周围只能看见芦苇和年深日久的折断的树木。他唤那条离开他去追逐什么野兽的狗,他的声音仿佛是从荒野发出的回声。他忽然不寒而栗。他害怕起来。他想到阿布列克和人家给他讲的谋杀事件,他在等待着: 马上就会从随便哪棵灌木里跳出一个车臣人,那他就得保卫自己的生命,或者死去,或者贪生怕死。他想起了上帝和未来的生活,好像很久没想起这些了。周围是同样阴暗的、严酷的、荒野的自然景物。“值得不值得为自己而生活,”他想道,“而你眼看就要死去,而且没有做一件善事默默无闻地死去。”他朝着他认为是往村子的方向走去。他已经不再想打猎的事,他感到难以支持的疲倦,他特别注意地、几乎是带着恐怖张望每棵灌木和每棵树,每分钟都在期待着生命的终结。转了半天,他走到一条沟渠,沟渠里流着从捷列克河流来的带沙的冰冷的水;为了不再乱撞,他决定沿着沟渠走。他走着,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条沟渠会把他引到什么地方。忽然芦苇在他背后响了一声。他吓了一跳,抓起了枪。他害羞了;原来是过于热心的狗呼呼地喘着气跳到凉水沟里,在那里喝水呢。
他和狗一起喝足了水,朝着狗奔跑的方向走去,他认为狗会把他领到村子。虽然有狗做伴,但是他总觉得周围愈来愈阴惨。森林发暗了,风愈来愈厉害地刮着折断了枝子的老树顶梢。有几只大鸟一边尖叫,一边绕着这些老树上的巢盘旋。植物变得更贫乏了,更常碰见簌簌作响的芦苇和满是兽类足迹的不生草木的林中沙地。在轰隆的风声中,还夹杂着一种令人不快的单调的呜呜声。他心里简直变得阴森森的了。他摸了摸腰后的野鸡,有一只不见了。那只野鸡坠断了绳子,丢掉了,只剩下血淋淋的脖颈和头矗在腰后。他从来没有这样觉得可怕。他开始祈祷上帝,他只怕一件事——没做一点善事和好事就死掉;他是这样希望活着,为了完成自我牺牲的伟绩活着。
二十六
“是啊,”奥列宁回家的时候想道,“只要我放松一点缰绳,我就会疯狂地爱上这个哥萨克姑娘的。”他躺下睡觉,这些思绪还在心头萦绕着,但是他以为这一切会过去的,他会回到先前的生活上去的。
但是先前的生活没有回来。他对玛丽亚娜的态度变了。先前把他们隔开的墙毁坏了。奥列宁每次碰见她,都跟她问好。
男主人回来收房钱,听说奥列宁有钱而且慷慨,就请他到自己家里做客。老太婆和蔼地接待他。从晚会那天起,奥列宁晚上常到房东家里去,在他们那里一直坐到夜里。他觉得他在村子里的生活依然如故,但是他心中的一切都翻转了。他在森林中消磨一天,一到八点钟,天刚黑,他就独自一人或者和叶罗什卡大叔一起到房东家里。房东对他已经习以为常,他不去反倒使他们觉得奇怪。他付酒钱很痛快,人也老实。瓦纽沙给他送茶;他靠近炉子坐在墙角里;老太婆一点不拘束地做自己的事,他们一面喝茶或者喝奇希尔,一面谈些哥萨克人的生活,谈邻居,谈俄罗斯的事情(关于俄罗斯的事情,由奥列宁来讲,别人来问)。有时他捧着书在那里默读。玛丽亚娜像只野山羊,跪坐在炉炕上或者黑暗的角落里。她不参加谈话,但是奥列宁看见她的眼睛、脸,听见她的动作、嗑葵瓜子的声音,感觉她用全副精神听他说话,并且当他默默地看书时,他感到她就在跟前。有时他觉得,她的眼睛注视着他,跟她那神采奕奕的目光相遇时,他不由得停止了说话,端详着她。她于是马上藏起来,他假装忙着跟老太婆谈话,而其实是在静听她的呼吸,静听她的一举一动,并且又在等待她的目光。在别人面前,她对他多半是快乐而且和蔼,可是单独和他在一起时,她是生硬而且粗暴。有时他到他们那里去,玛丽亚娜还没有从外面回来: 忽然听见她的有力的脚步声,她的蓝色印花布的长衫在打开的门里闪了一下。她走到屋子中间,看见他,她的眼睛露出一丝甜蜜的笑意,于是他就觉得快乐而且可怕。
他对她无所求,也不希望什么,可是,能有她在跟前,对于他一天比一天变得更为必要了。
奥列宁对哥萨克村子的生活是如此习惯,过去对于他仿佛完全成为陌生的了;未来,特别是在他现在生活的环境以外的未来,简直使他不感兴趣。接到家里或者亲戚朋友的信,他感到受了侮辱,因为他们把他当作一个似乎毁灭的人而为他悲伤,可是,他在这村子里却认为那些不愿像他这样过生活的人才是毁灭了的。他深信,他脱离了从前的生活,并且这样离群索居和与众不同地在这村子安顿下来,他永远不会后悔的。在出征时,在要塞驻扎时,他觉得很好;但只有在这里,只有在叶罗什卡大叔的庇荫下,在这森林里,在这所村头的茅屋里,特别是在想起玛丽亚娜和卢卡什卡的时候,他对他从前所过的生活的全部的虚伪才看得清楚,那种虚伪当时已经使他愤怒,而现在简直使他觉得难以形容地厌恶和可笑。他一天比一天感到自己在这里更自由,更是一个人。他觉得高加索跟他所想象的完全不同。在这里,他找不到任何与他的一切幻想和与他所听到和读到的关于高加索的一切描写相像的东西。“这里没有什么毡斗篷、悬崖、阿马拉特-别克、英雄和强盗,”他想道,“人们像大自然一样地生活着: 死,生,结合,再生,战斗,喝酒,吃饭,欢乐,然后又死,除了受自然加之于太阳、青草、野兽、树木的那些条件限制之外,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其他的法则……”因此,这里的人跟他本人比较起来,他觉得是美好的,强健的,自由的,看见他们,他就为自己羞愧而且难过。他常常真的产生了这样的念头: 扔掉一切,入哥萨克籍,买一所小茅屋和牲口,娶一个哥萨克姑娘——就是不娶玛丽亚娜,他把她让给卢卡什卡了,和叶罗什卡住在一起,同他去打猎,捕鱼,跟哥萨克一同出征。“为什么我不这样做呢?我还等什么呢?”他这样问自己。他怂恿自己,羞辱自己:“难道我怕做那自己认为合理而且正确的事吗?难道愿意做一个普通的哥萨克,接近大自然,不损害任何人,而且还给人们做好事,难道幻想这一些比我从前所幻想的更愚蠢吗?比方说,从前曾幻想做部长,做团长。”但是有一种声音对他说,叫他等一等,先别忙决定。有一种模糊的意识使他踌躇不决,他仿佛觉得他不能完全过叶罗什卡和卢卡什卡的生活,因为他有另一种幸福,他老是在想,幸福在于自我牺牲。他对卢卡什卡的慷慨行为仍然不断使他快乐,他经常寻找为别人牺牲自己的机会,但这种机会没有出现。有时他忘记了这个重新被他发现的获得幸福的单方,认为自己可以同叶罗什卡大叔的生活交融起来;但是后来忽然醒悟过来,立刻抓住这个思想——自觉的自我牺牲,并且凭借这个思想,他心安理得地、骄傲地看待所有的人和别人的幸福。
三十四
写完了信,奥列宁在很晚的时候走进房东家里。老太婆坐在炉后长凳子上缫丝。玛丽亚娜没有包头布在烛火旁边缝东西。她看见奥列宁,就一跃而起,拿起头巾,向炉子走去。
“怎么啦,同我们坐一会儿,玛丽亚奴什卡。”母亲说。
“不,我光着头呢。”她跳上了灶炕。
奥列宁只能看见她的膝盖和垂下来的匀称的小腿。他请老太婆喝茶。老太婆叫玛丽亚娜去把熟奶油拿来待客。玛丽亚娜把一碟奶油放在桌上,又跳上了炕炉,奥列宁只能感觉到她的一双眼睛。他和老太婆谈家务事。老婆子乌莉特卡兴头上来了,欢欢喜喜地招待客人。她给奥列宁拿来糖渍的葡萄,葡萄烙饼,最好的葡萄酒,她在让奥列宁吃东西时,那种为普通老百姓所特有的粗鲁而骄傲的殷勤好客劲儿,只有用自己的体力挣面包的人才有。老太婆先前曾以其粗暴使奥列宁吃惊,现在则以她对女儿的纯真的温柔使他感动。
“对上帝没有什么可埋怨的!谢天谢地,我们啥都有,榨了许多奇希尔,腌了很多咸菜,卖了三桶葡萄酒,剩下的够喝的了。你慢一点离开这儿。咱们在办喜事的日子好好地乐一乐。”
“婚礼什么时候举行?”奥列宁问道,他忽然感觉血液涌到脸上,心也不平稳地、痛苦地跳动起来。
灶炕后面有人在动弹,可以听见嗑葵瓜子的声音。
“婚礼就在下礼拜举行。我们正在准备,”老太婆回答得那么随便而平静,就仿佛奥列宁不在跟前而且世上根本没有他这个人似的,“我给玛丽亚奴什卡什么都准备好了。我们要排排场场地把她嫁出去。只有一样怪不顺心的: 听说我们的卢卡什卡玩野了。简直玩野了!胡闹!前些日子从队上来了一个哥萨克,说是他到诺盖去过。”
“当心别给人捉住。”奥列宁说。
“我也说过: 卢卡什卡啊,不要胡闹!当然啰,年轻人喜欢胡作非为。但是什么事都得有个尽头。你得了一些东西,偷了马,打死了阿布列克,是好样的!那就老老实实地生活吧。不然就会弄得糟透了。”
“是啊,我在队上看见过他两次,他总是在玩乐。还卖了一匹马。”奥列宁说着,就扭头向灶炕上望了望。
一双又黑又大的眼睛向他闪着严厉的、不友好的光芒。他开始为他说的话感到羞耻。
“那有什么!他并没对任何人做过坏事,”玛丽亚娜忽然说,“他用自己的钱玩乐。”她把腿放下,从炕炉上跳下来,就走了出去,用力把门带上。
当她在屋子里的时候,奥列宁一双眼睛始终盯视着她。现在他望着门,等待着,老太婆乌莉特卡对他说的话,他一点也没听明白。过了一会儿来了几个客人: 老人(老太婆乌莉特卡的哥哥)和叶罗什卡大叔,后面跟着玛丽亚娜和乌斯坚卡。
“你们好啊?”乌斯坚卡尖声尖气地说。“你总是在玩?”乌斯坚卡转身对奥列宁说。
“是啊,我总是在玩。”他回答,不知为什么他忽然感到害羞和不好意思。
他想走,但是走不了。不说话,他也觉得不可能。老人帮了他的忙: 他要来了酒,于是他们喝起来。然后奥列宁和叶罗什卡干杯。然后他跟另一个哥萨克干杯。然后他又跟叶罗什卡干杯。奥列宁喝得越多,他的心头越沉重。可是老人们兴致越来越高。两个姑娘坐在灶炕上望着他们,唧唧咕咕地低语,他们一直喝到天色很晚。奥列宁一句话没说,喝得比谁都多。老人们在嚷嚷什么。老太婆把他们赶了出去,不再给他们奇希尔。姑娘们嘲笑叶罗什卡大叔,当他们走出门廊的时候,已经十点左右了。老人们自动到奥列宁那里玩了个通宵。乌斯坚卡跑回家去。叶罗什卡领着哥萨克老人到瓦纽沙那里。老太婆去收拾藏奶室。玛丽亚娜一个人留在屋里。奥列宁感到精神爽朗而旺盛,就仿佛刚睡醒似的。他留意地观察了一切,让老人们先走,他又回到屋里: 玛丽亚娜正准备睡觉。他走到她跟前,想对她说话,但是他的声音断了。她把腿压在身下坐在床上,向角落里躲避他,用吃惊的怯生生的目光默默地望着他。她显然是怕他。奥列宁感觉到这一点。怜悯和羞耻之情在他心中油然而生,同时他又感到骄傲的满足,因为他在她心中总算激起了这点感情。
“玛丽亚娜!”他说,“难道你永远不可怜我吗?我说不出我是多么爱你。”
她躲得更远。
“你听你说的什么醉话。你从我身上什么都得不到!”
“不,不是醉话。不要嫁给卢卡什卡。我娶你。”他在说这几句话的时候,心中想道:“我说的是什么话啊?明天我还会说这同样的话吗?会说的,一定会说,现在我要重复地说,”内心的声音回答他。“嫁给我吧?”
她严肃地看着他,她的畏惧好像已经过去了。
“玛丽亚娜!我要发疯了。我管不住自己了。你命令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疯疯癫癫的温柔的话脱口而出。
“你胡说什么。”她打断了他的话,忽然抓住他向她伸过来的手。但是她没有把他的手推开,而是用自己的有力的粗硬的手指紧紧地握住它。“难道老爷们能娶乡下姑娘吗?你走吧!”
“你愿不愿意嫁给我啊?反正我……”
“那把卢卡什卡放到哪儿去啊?”她笑着说。
他挣脱了她握住的那只手,用力地抱住了她那年轻的身体。可是她像一只小鹿似的一纵身,赤着脚跳下了床,就向台阶上跑去。奥列宁清醒过来,对自己的行为吃了一惊。比起她来,他又显得难以形容地丑恶。但是他丝毫不后悔他所说的话,他走回家去,对那些正在他那里喝酒的老人们一眼不看就躺下睡了,他睡得那么香甜,好久以来他就没有睡过这样的觉了。
(刘辽逸译)
赏析
奥列宁来到高加索,大自然的气息就浓浓地扑面而来,哥萨克的女人健康纯朴,哥萨克的老人粗犷豪迈,哥萨克的生活诗意简单。远离了“文明”的“毒雾”熏染,哥萨克俨然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一切显得那么和谐自然。活在其中的人,没有虚伪做作感,不必为了迎合他人而戴上面具,人性自由很少受到约束。在这里,奥列宁感到了自己以往的渺小、丑恶与虚伪。他的心灵开始苏醒,他感到万物平等的高尚,感到简单真诚的幸福,看到了人生的希望。这种自我的净化,使他一天天地变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对从前的生活产生厌恶感,体悟到“幸福乃在于为他人而活”,而那些自私自利的欲望根本不是幸福的所在,而只是人性的污垢。他觉得他应该为他人做点好事与善事,于是在送给卢卡什卡马匹后,就不由得“像十二岁的孩子一样感到幸福”。在哥萨克生活得越久,他就越看清他从前所过的生活的全部的虚伪,“那种虚伪当时已经使他愤怒,而现在简直使他觉得难以形容地厌恶和可笑。他一天比一天感到自己在这里更自由,更是一个人”。他渴望融入哥萨克人民中,“像大自然一样地生活着”,“入哥萨克籍,买一所小茅屋和牲口,娶一个哥萨克姑娘”。他梦想做一个单纯的哥萨克人,在大自然中生活,享有一种道法自然的生存智慧,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中趋向理想的生命境界。
但是作为一个外来人,真的那么容易进入哥萨克社会吗?答案是否定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因为他如此习惯哥萨克的生活而把他当作一个“近乎毁灭的人”而悲伤。奥列宁的内心深处也有一个声音让他迟迟下不了决心,“有一种模糊的意识使他踌躇不决,他仿佛觉得他不能完全过叶罗什卡和卢卡什卡的生活”。为什么不能过他们的生活?他给自己找了一个相当好的理由:“因为他有另一种幸福,他老是在想,幸福在于自我牺牲。”难道加入哥萨克籍后他就不能继续体验这种幸福了吗?事实上是,奥列宁还不能肯定自己能完全摆脱他的贵族地主的生活习气,虽然这种生活十分腐朽与虚伪,但过惯了奢侈生活的他对于那种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还有那么一点点留恋。虽然他不会承认,但内心的欲望还在不时地冒泡。在意识深处,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仍然是游离于哥萨克群体之外的,他无法与他们融为一体。
满足自己的欲望是人的本能,即使是道德净化后的奥列宁也难以免俗。当他在哥萨克住久了,新鲜感慢慢消失,一切归于平静后,人性的阴暗一面便慢慢地浮出水面了。这尤其表现在他对待玛丽亚娜的爱情上。他一开始告诉自己,“娶一个哥萨克姑娘,就是不娶玛丽亚娜”,决定把她“让给卢卡什卡”,可是当他发现自己没有玛丽亚娜几乎活不下去时,便不顾一切地追求玛丽亚娜,要求玛丽亚娜离开卢卡什卡,嫁给自己。深夜时分,他还经常在玛丽亚娜的房门前徘徊,以解自己的相思之苦。甚至当卢卡什卡受伤、命已垂危的时候,他还是克制不住来到玛丽亚娜身边想向她求婚。此时的奥列宁已经完全被自私自利的欲望所主宰,他的爱情观在本质上已经前后对立——前时期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后时期则认为,在爱情中,利己的才是幸福的。不出意外地,奥列宁的这种举动遭到了玛丽亚娜的唾弃,他们的爱情自然无果而终。爱情是检验一个人灵魂高下的试金石,由此可见,虽然奥列宁一方面在努力追求新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始终无法摆脱原先都市贵族生活方式的影响,而这注定了他的平民化理想的必然失败。于是,他的内心更为彷徨,虽然知道“他所生活过的和他现在要回去的那个社会中的一切都是假的”,但他无处可去,只能重新回到肮脏的“文明社会”。
女主人公玛丽亚娜是作者笔下纯朴善良的自然之女,她美丽窈窕、高大端庄,有一双美丽的黑眼睛,略带稚气与野性。她不但具有外在的美,而且是高尚道德的象征,蕴涵着哥萨克人原始的人情美与人性美,是自然中一切美的化身。她整日辛勤劳作,放牧牛羊,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居家院里,处处可见她的身影。作者努力在她身上创造出美与善的和谐统一。她同别的女孩一样渴求爱情和自由,但决不会以丧失自尊去换取。面对卢卡什卡的求爱,她愿意下嫁却不给他机会胡闹。面对奥列宁的求婚,虽然有那么一点心动,但她还是清醒地认识到“老爷们”娶乡下姑娘的不切实际,真心真意地准备嫁给卢卡什卡。在奥列宁说卢卡什卡的坏话时,她很有力地为卢卡什卡辩解,使得奥列宁为自己的私心而感到羞耻。在卢卡什卡伤重垂危之际,更严词拒绝奥列宁。她为被打死的哥萨克伤心,为伤重的卢卡什卡痛哭,对漠视这些痛苦的奥列宁深为厌恶、蔑视与愤恨。在人们聚会作乐的场合,玛丽亚娜自尊自爱,使得轻浮的军官们对她敬而远之,不敢放肆。她严肃而不呆板,活泼但不轻浮,内心纯洁而高尚,自尊自强又自爱,最后使奥列宁不得不承认“这个姑娘是难以接近的”。的确,看到她的美的人有很多,但懂得她的美的人却甚少。或许想要接近她的人也必须有这种美才行吧!
作者对一些次要人物的刻画也很精彩。比如作者写卢卡什卡,有着肖洛霍夫笔下的横刀立马、冲锋陷阵的顿河哥萨克的英姿。写少尉的妻子,有着普通村妇的“八卦”,也有少尉妻子的精明。写少尉的笔墨虽少得可怜,却通过几处正面和侧面描写把少尉的假清高与真世俗表现得淋漓尽致。叶罗什卡大叔作为奥列宁的陪衬,作者费了挺多的笔墨,把这个老人的勇敢、狡猾、率真、豁达深深地刻入读者的脑海。而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时,大量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手法。这种心理阐释清晰地展现了主人公心理的转变轨迹,并产生一种拨动人心的精神力量,让人享受着随着语言流动而飘逸出的摄人气息。
托尔斯泰在这部作品里表达了这样一种看法: 贵族知识分子只有力求“平民化”,才能够在道德上获得新生;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克服自己的阶级偏见,抛弃一切都市文明,过原始简单的生活。这是他的回到宗法式农村社会和贵族“平民化”思想在创作中的第一次具体体现。
(范天妮)
“心灵辩证法”是俄罗斯的文学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首先提出的,他在《列夫·托尔斯泰伯爵的<童年>、<少年>和战争小说》一文说:
“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辩证法。”
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次把托尔斯泰创作中的心理描写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指出托尔斯泰的心理分析,完整地展示了人的精神世界,它已不再是一种附属的、零星的表现手段。他揭示了托尔斯泰和其它心理作家的区别。
“心灵辩证法”,精辟地概括了托尔斯泰在心理描写上的创新。其特点在于:把心理描写当作艺术表现的目的,准确地把握人物心理的千变万化,按照人物心理运动的形式,真实、深入、细致、生动地再现复杂纷纭的精神活动过程。在表现人物心理时,托尔斯泰直达人物意识底层。大到人物心理发展的全过程,小到在特定场合心曲隐秘微小的波动,都被一一描绘得清晰,读起来令人有洞若观火之感。
那么,作为一种方法,心灵辩证法的独特原则是什么?有着怎样的运用方式;作为对象,基本内容是什么?
01 心灵辩证法的独特原则:再现出、展示出人的心灵的真实托尔斯泰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再现出、展示出人的心灵的真实。”他是如此明确地、自觉地把心理分析提到艺术目的的高度,这就决定了他的心理分析方法的独特性。
托尔斯泰与前代、同代作家心理分析方法之间的差别,可以通过“内心独白”的比较清楚地看出。
比如,司汤达的《红与黑》中,写于连参加贫民寄养所长家的宴会时,有这样一段内心独白:
“啊!污秽的财富啊,你将会得到的!只有在这样的境况下和这样的伴侣里,你才能享受它!也许你将会获得两万法郎的位置。可是当你大吃大喝的时候,你须阻止可怜的囚徒唱歌。你从那可怜的口粮里刮来的金钱,用来宴饮宾客……拿破仑啊!在你的时代里,是怎样的善良。人们从战场的危险里才能取得富贵,而不从贫贱人的痛苦里卑污地去从事掠夺!”
司汤达通过这段内心独白鞭答了瓦列诺之流。同时出色地表现了这个时期的于连,还以他热烈的天性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抱着纯真的同情。但是,这段内心独白是如此雄辩,实际上是一种无声的演说辞。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司汤达没有区别内心语言和外部语言。他完全按照外部语言的规则和形式来写内心独白。同时,于连的“内心独白”已经经过作者的整理,实际上是作者的一种概括性的转述,而并不是于连“心灵的真实”,不是于连内心活动的本来面目。
再看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宁娜》中怎样写安娜走过莫斯科街头时的内心独白:
“‘我向他屈服了。我认了错。为什么?难道没有他我就过不下去吗?公司和百货商店……牙科医生……是的,我要全跟杜丽讲了。她不喜欢伏伦斯基的。这是又丢人又痛苦的,但是我要全告诉她。她爱我,我会听她的话的。我不向他让步,我不能让,他教训我……菲力波夫,面包店。据说他们把面团送到彼得堡。莫斯科的水那么好。噢,米辛基的泉水,还有薄烤饼!’她联想到十七岁时到特罗伊沙修道院去朝拜。‘我们骑着马去。那时还没有铁路。难道那个长着红红的手的姑娘,真是我吗,……那时我能想到我会落到这样可耻的地步吗?接到我的信他会多么得意和高兴啊!但是我会给他点颜色看的……油漆味多么难闻啊!他们为什么老是油漆和建筑?裁缝店和帽庄……’。”
托尔斯泰在此所展示的安娜的内心独白,甚至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安娜临死前的这些内心独白向科学提出了它还无法解决的迫切问题。
和于连的内心独白相比较,它决不是那样连贯、逻辑,而有着间断、跳跃和随机性。同时,它也不是纯然的思维活动,而呈现出多序列、多层次的复杂图景。
这里表现着安娜的感觉(“油漆味多么难闻啊”)、表象、记忆(“我们骑着马去”)、感情(悔恨、羞愧、恐惧、分裂的痛苦、生的期望)、想象、思索和意志(“我不向他让步”)。多种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擅替。同时,内心独白又表现出安娜不同的心理层次表面的印象和注意,心理内层的剧烈动荡。
安娜日常印象和内心动荡的反复交替、联想,表现出她对生命的无限依恋和死的意志的逐步形成。她已深深地意识到,生命的最后希望——爱情已无可挽回地逝去。她不能过没有尊严的生活,别无它途,只有以生命的毁灭来肯定生命,维护生的尊严和纯洁。
而且,这两位作家内心独白的最后一点不同,是时程性。安娜的内心活动表现在一个时间进程中。百货公司、牙科医生、裁缝店,如同是她思绪途程上的一个个界标。安娜的意识活动完全表现在一个空间和时间的进程中,而不是思维的静态的、孤立的转述。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托尔斯泰内心独白的崭新特征。另外,语言学家维那格拉多夫也根据托尔斯泰的作品研究了内心语言的问题,他强调指出了内心语言和外部语言的差别:
“内心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过渡,决不是对无声语言的有声联接。而是一个本质上复杂的转换,从思维语言的独特的内部环境转向存在于外部语言的另一种构造形式。”
以上两则“内心独白”,说明了“心灵辩证法”作为方法的一个独特原则“展现人心灵的真实”,展现复杂的精神活动过程,一如它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条理化的、间接的转述送样展现的心灵辩证过程,真出发点和目标已与过去的文学不同。
一般认为心理描写是用来说明人物性格的。心理描写从人物性格出发、按性格需要取材,归结为说明、解释人物性格。
于连天性热情,外表却冷漠、谨慎,生性高傲而外表恭顺。司汤达的心理描写以于连的确定性格为依据,从内部对这复杂的矛盾性格加以说明。
托尔斯泰所描写的人物心理,并不以独特个性为前提,往往本身成为一种目标,具备了某种独立性,承担了超出性格刻画以外的、更深刻的艺术使命。
02 心灵辩证法的运用方式:运动和静止的辩证法、运动过程和瞬息状态的辩证法全面、详尽地追踪和表现人的心理过程,是既不可能也不必要的。托尔斯泰运用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法、运动过程和瞬息状态的辩证法。他把运动过程的展示导向心理细节的分析,通过细节分析这样一种独特的概括手法来反映过程本身。
这里提到的心理细节,是指特定时刻的心理状态。托尔斯泰本人谈到心理细节时用的是“感情的细节”、“状态”、“细节状态”这样一些术语。他在一则对普希金的评论中,提出了“感情细节”的原则。
他在日记中更明确地提出“状态”作为创作目标而和性格相对照。在他看来,以传统的性格作为观察人的“单位”,是太粗率了。他甚至认为,以某些性格特征来表现人,是对人物的束缚和扭曲。他说:
“这样来谈论人:他是实在的、善良的、聪敏的、或愚蠢的、始终如一的……等等,丝毫不能表明这个人的真实面目。徒具描绘人的奢望,常只是越弄越糊涂。”
托尔斯泰一开始创作就摸索着自己的独特方法。“不是普遍的而只是我的任务。”他在《人生四阶段》中写道:
“越是力图概括地描绘对象和感觉,就越写得不可理解……。我需要的正是在描绘我的童年时的那种方法从这个时期取出画面和场景,常有全部细节状态的精微分析。”
这样,通过“细节状态的精微分析”来显示“运动过程”就成为心灵辩证法的一个方式。不过,托尔斯泰的细节分析并不是人物语言、行为的注脚。
《安娜·卡里宁娜》中,舞会之后安娜提前回彼得堡。在与杜丽告别的谈话中,她说:
“我可不是斯提瓦,我所以那样说,就因为我不能允许我自己对自己有片刻的怀疑。”
托尔斯泰接着写“说这话的那一瞬间”安娜的心理:
“不,她感到自己说的并不是真话。她不但怀疑自己,而且一想到伏伦斯基就情绪激动。”
这里,心理似乎是要补充语言。但是这个补充、这个注释反而成为读者注意的重心。
再如《战争与和平》中玛丽和尼古拉悲哀地谈到安德烈的伤势。玛丽的悲哀当然是真诚的。但由于玛丽和尼古拉此时此刻的处境,她这一瞬间的主要感受是幸福而不是悲哀,实际上谈的是她的爱情和希望。
托尔斯泰的心理细节分析包括过程分析、结构分析、矛盾分析。也就是说,在托尔斯泰看来,任何瞬息状态本身,并不是静止、不是单一,而是一个内部丰富的、复杂的矛盾过程。
这个状态,在时间上是流动的在结构上可以分层,不同层次之间矛盾着、互相渗透又互相转换。把瞬息心理状态看作运动过程,不把它凝固化,这种认识本身是辩证的。
《安娜·卡列宁娜》中吉蒂在面临列文求婚时的心情交织着兴奋、胆怯和怜悯。作者并不作这样概括性的评述,而是展示她瞬息间的心理过程:
“那一瞬间,她深信他是故意早来,在她还是独自一人时向她求婚。到这时整个的事情才第一次向她显示出来不同的、完全新的意义。”
她听着列文的告白:
“艰难地呼吸着,没有看他。她欢喜欲狂,心里洋溢着幸福。她怎么也没有料到他的爱情表白会对她发生这样强烈的影响。但是这只延续了一刹那,她想起了伏伦斯基。”
在过程分析中,托尔斯泰展开了一个真实的时间进程。因此,在托尔斯泰的心理描绘里,常遇到时态的说明“这时”、“几秒钟之间”、“与此同时”、“那一瞬间”。
为了强调心理运动的时程性,恰如主人公的即时体验那样去展示它,托尔斯泰往往在本该使用过去时的地方采用语法现在时。
托尔斯泰不停留在心理感受的表层,而辨别思绪的交替和变化,揭示它的内部状态。这样的过程分析必然与结构分析相联系,从而揭示出一定心理状态的层次结构。
托尔斯泰认为:“状态”,即人在一定时刻的心理感受,不是“平面”的,而有“立体”结构的复杂性。在它的最表面、表象和对日常事务的注意占着优势。
比如,托尔斯泰分析赶去赛马的伏伦斯基的心理,指出:
“他象惯常那样地只保持住了表面上的记忆力,指示他第一步做了以后第二步应该怎么做而已。”
托尔斯泰曾表明,专注于心理表层,是精神贫乏的标志。比如,在《战争与和平》中,鲍利斯玩着跳棋时,托尔斯泰写道:
“显然,他想着这跳棋游戏,正如他这个人永远只想着他眼前所做的事。”
而皮埃尔、列文这样的人却不同。他们的心理表面常受到丰富的内在激情的扰动,显得“神不守舍”。他们在交际场合永远不会象鲍利斯那样冷漠、轻松地讲出适时应景的话,那样得体地从容应酬。在心理的内层和深层,理智、本能、“活跃的生命力”常常表现出更强大的影响。
再看吉蒂面临首次求婚时的心情。她内心的声音在说:
“我的天我真要亲口对他说吗我对他说什么呢难道我能告诉他我不爱他吗那是谎话。”然而在表面上,“她意识到她外表平静和她动作的从容优雅”,尽管有那些内心惶惑,她却需要有相反的思想来引导自己的行动:“我有什么好怕的我并没有做错事。要怎样就怎样吧,我要说真话。”
在复杂的精神运动中,形成了一个“平静”、“从容”、心安理得的心理表层。而在这表层之下,却有她并没有讲出来的“真话”。她快乐而又困惑,荣幸而又内疚。内心深处,她感到她爱着列文,想起列文就感到愉快。在她想到伏伦斯基的回忆里,始终搀杂着一些局促不安的成份。
正由于她有着对列文的深藏着的内心感情,列文的爱情表白才使她感到那样强烈的幸福和喜悦。但是,她又不能确认那感情。因为“一想到将来她和伏伦斯基在一起,灿烂幸福的远景就立刻展在她的眼前。”
原来吸引她的,并不是伏伦斯基本人,而是与他相联系的那“灿烂幸福的远景。”此刻,在表层之下,在吉蒂心理内部,是她的迷惑,她对那虚幻幸福的神往,和自以为真实的对伏伦斯基的爱,而在心理深层,埋着她的“良知”,她的不安和她对列文的感情。
在大量的细节分析中,不是被说明的言行、情节,恰恰是心理瞬息状态本身,隐藏着“活跃的生命”吸引着作家和读者,即注释重于正文。
托尔斯泰恰恰是有意识地从艺术构思中重新评价了细节的意义,从而在探索着创立一种新型的艺术方法。
03 心灵辩证法的基本内容:人的内心生活是一个曲折回转的、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托尔斯泰认为,从深刻的心理内在过程来看,虚荣、势利、虚伪并不就是人物全部的心灵真相。
无论《五月的塞瓦斯托波尔》中的卡卢金、柏拉斯库欣等人在爱国热情的遮掩之下,隐藏着多少“虚荣”和吉蒂一样,他们在内心深处依然保留着一些潜藏的复杂心理。而那虚荣、势利,也依然是不健康的,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人的异化。以虚荣、势利为特征的性格非常适应那个社会,它支配着人,但又受到人的反抗。
如上所说,托尔斯泰以结构分析来展示人的心灵辩证过程,力图超越传统的性格规范。他希望在心灵辩证过程中揭示出深藏着的强大生命力,显示重建完整的人的可能性。
托尔斯泰认为人物心理有着层次结构。每一层本身是复杂的,各层次之间又互相矛盾,也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不同层次之间出现上升和下降的转换。
就每一个“状态分析”而言,托尔斯泰不能够展示所有这一切。只能从某一层取出在那种状态中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好比“分层取样”那样进行分析。然而,把托尔斯泰的细节分析综合起来,却能给出立体的、多层次的心灵辩证结构。
托尔斯泰的分析,揭示出结构中的矛盾和过程中的矛盾。他总是以矛盾分析来充实结构分析和过程分析。心理中的矛盾现象,托尔斯泰在自我观察中就十分注意。他在1851年的一篇日记中写到对自己不完善的自责,以及由这不满而来的强烈优郁。他确信:
“除了死,这里没什么可留恋的。可是同时,我又十分高兴地想着马鞍备好了,我将穿上山民骑装奔驰,追逐哥萨克女子。我还因为左唇须比右唇须差而极度苦恼,整整两个小时对着境子梳理它。”
这种心理结构内部的矛盾,以后也成为托尔斯泰心灵辨证法的重要内容。
以《安娜·卡列尼娜》中一个细节为例,安娜在投身卧轨前的瞬间,体验到洗澡时临入水的那种感觉。在死的幻灭中,她那洗澡时的感觉却来自正常的生活,这里已经包含着生意和死念的矛盾。
接着,这矛盾极尖锐地发展了划十字的熟悉动作在安娜心中激起一连串少女和幼年时代的美好回忆。遮蔽一切的黑暗突然撕裂了,生命又向她呈现出一切欢乐和光明。这一瞬间,“活跃的生命”向黑暗和幻灭作了最后的抗争。正是在这样尖锐的矛盾中,安娜体验着临死前撕心裂肺的庸苦。
心理过程中的矛盾,是结构中矛盾的延伸。托尔斯泰揭示了心理矛盾发展的规律性。安娜和伏伦斯基从不顾一切地相爱到“无可挽回地南辕北辙”,皮埃尔在享乐主义和理想主义间的徘徊,卡列宁对安娜态度的反复……都是充满矛盾的心理过程。
托尔斯泰由此强调了他对人的内心生活的辩证理解人的精神运动,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直线的运动。
在《复活》中,托尔斯泰提出了人的“流动性”的概念。“人好比河流”,时而湍急、时而平缓,时而宽阔、时而狭窄。他反对把人简单化:
“我们写着长篇小说。虽然还不是像过去那样粗糙恶人——一味地恶善人——一切皆善,可是毕竟是可怕地简略、单调。”
托尔斯泰自己创造的形象,则几乎无例外地充满了矛盾。他以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表明人的内心生活是一个曲折回转的、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这也是心灵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总之,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以精致的心理细节分析为基础,在充满矛盾的过程中、在多层次的结构中展现了人的精神世界,展现了人的心灵的真实。这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重大革新。在心灵辩证法的基础上,托尔斯泰开拓了性格的深度,在宽广的史诗舞台上塑造了新型的人。
他以心灵辩证法为强大的艺术工具,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无比热爱,表达了他对子完整的人的不断追求。他所揭示的心灵辩证过程因而获得了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回答完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