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第1张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2篇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1

 玉帝之女七仙女因感天宫孤独寂寞而思慕人间生活。一日随六位姐姐往凌虚台游玩,偶见下界卖身葬父的青年农民董永,被他的忠厚老实所打动而萌发爱慕之情。

 大姐看穿小妹的心事,不顾天宫戒律森严,助其下凡。临行之时又赠难香一支,以便小妹危急时焚香求助。七仙女来到人间,经土地爷说合,槐荫树作媒,与董永结为夫妻。为了帮助丈夫赎身,七仙女去傅员外家做工。员外故意刁难,限她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

 如成,便将董永的长工期限由三年改为百日,否则将三年改为六年。

 七仙女在机房燃起难香求救,六位姐姐下凡相助,一夜织成十匹锦绢。傅员外只得履行诺言。

 董永做工期满后,夫妻双双愉快返家。途中,董永发现妻子已怀孕在身,赶忙去讨水为她解渴。

 这时,狂风骤起,空中出现天兵天将,传下玉帝圣旨,限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宫,违命则将董永碎尸万段。七仙女不忍丈夫无辜受害,只得将自己的来历向董永说明,并在槐荫树上刻下“天上人间心一条”的誓言,怀着悲愤的心情,返回天庭。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2

 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

 只是一时兴起,七仙女紫儿陪着几位姐姐一起下凡玩耍,却不曾想到,在户外的山间田野里,她不过是好奇拿起了一把锄头,却不想会就此对一个男人一见倾心,甘愿放弃仙界公主的身份,化作农妇在人间过着清贫苦寒的生活。

 没有美丽的大红嫁衣,没有华丽的马车相迎,亦没有父母家人作为见证。七仙女和董永就以槐树为媒,以土地公公作为主婚人,在树下结为夫妇,订下终身。也是因为他们俩的爱情传说,千百年来,无数痴情男女在老槐树下见证自己的爱情,将红绳系在槐树之上,希望自己的爱情能长长久久。

 花光此生所有的运气,只为在茫茫人海中遇见那一个对的人。董永无疑是幸运的,平常人想要碰见一个对的人都那么困难,他却在不经意间遇上了一个仙女。这个仙女生得貌美如花不说,对他还一往情深。为了他,七仙女放弃在天界安逸闲适的生活,丢弃长生不老的机会,舍弃了疼她爱她的家人。她被剃了仙骨,收了灵石,以后再也不能回到天庭,可以说他为和董永的爱情抛弃了所有,只留下一个孱弱不堪的身体,孤注一掷地将所有的将来都压在了董永的身上。如果董永是个薄情薄幸的负心汉,她的结局必然不是好的。还好董永性本纯良,对她也是深情不悔,对外界的诱惑置若罔闻,一心一意地只顾着她。

 董永是不是牛郎

 董永七仙女的'传说和牛郎织女的传说,因为有着很大的相似程度,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对于董永是不是牛郎有很大的争议。

 有人认为这个传说讲的是同一个故事,两位男主人公董永和牛郎都心地善良但家境贫穷,女人公则都是来自天上的仙女且都心灵手巧善于织布。还有一点就是两个故事的框架是大致相同的,都是天上仙女和人间男子相爱,最后被王母娘娘棒打鸳鸯。

 相比之下,这两则传说不是同一个故事更加有说服力。首先,牛郎织女是在老黄牛的帮助下相识的,而董永和七仙女的媒人是老槐树。其次,牛郎织女的传说起源于星象,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代。古时的人们善于观察星象,织女星和牵牛星之间隔着一条宽阔的天河,根据当时的政治环境,民间便构思也了这则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它讲述的是一个叫牛郎的孤儿,在老牛的指点下,找到了下凡仙女们洗澡玩耍的地方,偷拿了织女的衣服,由此相识相爱,并育一龙凤胎。后被王母发现,织女被带回天界。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上了天界,但是被王母娘娘头上银簪变的争河拦住了去路。喜鹊被他们的爱情感动,于是化做了“鹊桥”,每年家历七月七鹊桥相会的传说也是由此而来。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产生于汉代,天帝之女七仙女跟随着几位姐姐游玩人间之时遇见了卖身葬父的董永,被他的孝顺老实打动,和董永结为夫妇,并帮助董永解决困难。七仙女最后被天帝捉回天庭,育有一子,但是他们却永不能见。这两则故事的起源和发展都不相同,只是在当时等级深严的封建社会里,人们的向往与追求大致相同,所以创作出了类似的故事。但是这两个故事是不一样的,董永并不是牛郎。

 董永卖身葬父遇仙女

 董永家境贫穷,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一直和父亲相依为命。帮助父亲种地拉车,父亲的意外去世,让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更加拮据。他没有剩余的银钱给父亲置办后事,为了能够让父亲早日入土为安,本就孝顺的他就将自己卖给了当地的一个大户人家作奴仆,以换取银子安葬父亲。

 那个大户人家的老爷,原本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看董永孝顺又贤能,就赠予了董永一万钱让他能够妥当地置办他父亲的后事。当时他并未将董永看做是他的仆人,他只是觉得自己帮助一个值得帮助的人罢了。

 但是三年之后,董永行完了守丧之礼,很自觉地去到富人家里,打算做工偿还债务。在前去打工的路上,他在槐荫树下碰见了一位女子,也就是七仙女,说是要嫁给她为妇。推托不下,董永就答应了,并带着她一起去富人家里。富人没有想到三年过去了董永还会回来。董永对富人说:“当初我受了您的恩惠,才能够安葬我的父亲,这是对我的大恩德,我没有什么能够回报您的,只有尽心尽力的服侍您,为您做工,以此来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富人无奈,恰好知道七仙女会织布,于是就对董永说“如果你一定要这样,那么就让你的妻子给我织一百匹锦缎好了”。于是七仙女就开始给富人家织布,不到十天的时间,一百匹锦缎就织好了。

 董永拿回了卖身契,又成为了自由之身。出了富人家的大门之后,仙女对董永说“我原是天上的仙女,因为天帝被你的孝行感动,所以派我下来助你清还债务。”

每个人都有一颗孝心,对于我们而言,父母是很重要的存在,有这么一个女孩子,她为了能够救爸爸,就声称只要对方出400,000的彩礼钱,不管是谁她都会嫁给对方。

刚开始,很多人对这个女孩子存在着误会,觉得这个女孩子是在骗钱,但是后来发现这个事情是真的,也被这个女孩子的孝心所感到,但是很多网友也在猜测着这个女孩子后来怎么样了,她究竟有没有嫁给出400,000的人。

冯双双的家庭

冯双双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家庭不算富裕,但是是一个小康的生活,而且她的家庭也是很和谐的,她以为就这样能够幸福的过完一生,但是天不如人意,她的爸爸生病,在当时家里面并没有很多钱,爸爸也不想让妻子跟女儿为难就想着放弃治疗。这个时候的冯双双不想离开父亲,她就用了这一种极端的方法。

冯双双是出生在河南,她的家庭很平凡,小时候的冯双双就很懂事,她并不会因为家庭平凡而嫌弃父母,她也知道用知识改变命运,上大学之后,她也一直在刻苦的学习,出现迷茫的时候,她也没有放弃自己,而是一直坚持下来。

毕业之后,冯双双就找了一份工作,虽然是在美容院上班工资不高,但是对于这样的一个家庭而言,就已经很知足了。冯双双觉得跟父亲能够一直过上好的生活,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状况。

冯双双的极端方式

但是父亲诊断出重病,这种病并不是不可以治疗,是可以治疗的,只不过需要一笔庞大的医疗费,父亲想要放弃,但是冯双双却不这样子想,她觉得父亲给自己撑起了一片天,没有人可以代替父亲这一个位置,她需要父亲,所以她才会走上这一条极端的道路。

在当时冯双双把自己的照片放在了网上,并且声称如果谁给他400,000彩礼钱,她就会跟谁结婚,刚开始的时候,很多网友都瞧不起她,鄙视她,觉得现如今的女孩子都是很现实,只要能够骗到钱,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

但是在之后记者采访到了冯双双,并且了解到了冯双双的真实生活状态,才知道这个女孩子并没有撒谎,她的父亲是真的生病了,通过媒体的作用,冯双双很快就凑齐了400,000,她的父亲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疗。

冯双双的内心

父母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人却不懂得孝敬自己的父母,尤其是父母生病,子女就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累赘,但是冯双双不这个样子,她觉得父亲就是自己的依靠,父亲生病,她就得保护父亲,即便自己再苦再累,她也要让父亲过上幸福的生活。

所以冯双双就选择了这样子了一个极端方式。对于冯双双而言,她不想让自己有着很大的压力,她想让自己的父亲能够康复,所以她就会这个样子。

对于一般的女孩,遇到这样子的情况,她们都不知道如何去做,但是冯双双不这个样子,她有着清楚的规划,她也知道社会的帮助是很重要的,所以她就发出了这样子的一个视频。其实冯双双的初心就是想得到一笔嫁妆钱,这样子就能够给父亲看病。

冯双双的心机

但是很多人都不相信,觉得这个女孩子是有心机,的觉得这个女孩子是假的。因为如今的这个社会骗子是非常的多,很多人为了得到一些钱,就会做出一些无下限的行为,刚开始冯双双也被大家误解,当媒体曝光之后,大家才知道冯双双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也被冯双双的这样一个举动给打动。

但是冯双双这样子做真的是没有私心吗?答案是有的,因为冯双双这样子做,她知道很多人会给她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子她不需要有很大的经济压力,而且在当时有人愿意出400,000,但是冯双双拒绝了,冯双双拒绝的理由,那就是她之后还要偿还这400000。

在不偿还债务的情况之下,又能够得到一大笔钱,又能够为父亲治疗,那么就是博取大家的同情心,可以说冯双双就是一个很聪明的女人,如果在当时她接受者400,000的话,那么之后,她肯定是要偿还的,如果不还话,很可能让自己名声尽毁。

引起争议

所以对于冯双双的这一个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有的人觉得冯双双的初心是好的,那就是给父亲治病,但是也有让人觉得冯双双这样总是不赞同的,因为女孩子你一定要懂得知恩图报,你不要用自己的可怜来博得大家的同情心,如果你真心的想要为自己的父亲治病,你大可以去借这400000,如果大家不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也没有人愿意出这个400,000,,那么你的父亲就不治病了吗?所以说冯双双是一个自私的存在。

其实对于冯双双,每个人遇到这样子的情况,他们处理方式是不一样子的,有的人会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有的人会放弃治疗。但是冯双双能够为自己的父亲想办法,那就说明她有一颗孝心,这样子的冯双双是值得我们大家尊敬的。而且冯双双的这一份孝心也值得我们言传下去。

传递正能量

如果每个人都那么冷血,那么我们的家庭也不会变得这么的幸福,冯双双虽然采取的方式有欠妥当,但是她的初心是好的,就是这样子的冯双双,值得我们赞扬,我们应该学习冯双双的这一种精神,那么冯双双在之后,她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小时候父母给了我们坚强的臂膀,给了我们最温暖的呵护,长大后的,我们应该成为父母的依靠,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当父母老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懂得陪伴在父母的身边,有的人就是不懂得陪伴,才会让父母孤独终老,有的人嫌弃父母老去,觉得父母是自己的牵盼。

懂得陪伴

但是你要想想,小时候是父母一直陪伴着你,如果不是父母的陪,伴也没有如今的你。所以不管何时何地,我们一定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定要懂得孝敬自己的父母,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精彩,如果你不懂得孝敬自己的父母,让父母孤独老去,那么在之后你肯定会让自己留下很多的遗憾,所以说孝心是我们中华民族应该传承的美德。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够变好,冯双双也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够变好,所以她才想出来这样子的一个方式,虽然这样的一个方式让大家吐槽,但是房双双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当到我们父母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给予自己的关怀。

不要让父母觉得我们是一个冷血的人,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庭才能够变得更好,如果我们选择放弃,那么父母就这样的离开了我们,我们在之后生活也不会幸福,也会让自己留下遗憾,所以作为子女一定要把父母当成自己的第一位,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更加的精彩。

网友的理解

其实对冯双双的这个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而且有媒体报道,在当时有人愿意借给冯双双400,000,但是冯双双却拒绝了。对于她拒绝的这一个原因,很多网友猜测着,觉得她是别有用心的,因为她不想承担这么大的债务压力,她只不过是想让好心人帮助他,所以她才会采用这样子的一个方式,所以很多人不喜欢冯双双,觉得她是一个很有心机的女孩子。

其实不管冯双双做出一个什么样子的决定,最起码她能够有一颗孝心父亲的心,现在的冯双双,她也改变了自己,她变成了一名护士,她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如今的冯双双

在当时她的做法虽然比较极端,但是也让我们知道了冯双双的这一片孝心,也让我们知道了人世间的温暖。在当时很多人都想为冯双双献出来一份爱心,不管这些钱是多少,都是代表着自己的一片心意。其实对于冯双双这一件事情,也让我们知道了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人人能够献出一份爱心,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的和谐。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很多网友依旧关心着冯双双还有她父亲的身体,其实如金冯双双的爸爸已经健康,冯双双也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在当时如果没有好些人士的帮忙,也没有如今冯双双的家庭,所以冯双双一直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也应该向冯双双学习,我们必须有一颗孝心,要知道父母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庭才会变得更好,我们也要向社会伸出援助之手,这样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更加的和谐。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

  在汉朝时,山东博兴县的董家庄有个叫董尚的庄稼人。夫妻俩男耕女织,和和睦睦地过日子。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两人婚后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孩子。夫妻俩盼子心切,每月的初一、十五和逢年过节,妻子就跑到村外的庙里去求”送子娘娘”。 董尚四十岁这年,一天夜里,妻子做了一个梦。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用一根红绳拴着一个胖小子来到她家,对她说:”你夫妻二人心地善良,又那么虔诚地求我。可你们命中不应有孩子,看在你俩的好心,我把泰山奶奶守门的童子拴来了。这孩子命中吃苦受累,你俩看着儿子长大成人。”说完,把红绳递给她,转身走了。妻子欢喜得不得了,把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好象一松手孩子就飞了。当她从梦中醒来后嘴角还挂着笑。妻子赶忙把丈夫叫醒,跟他说自己刚做的梦。说来也怪,丈夫也做了一个同样的梦。过了不几天 ,妻子真的有喜了。又过了十个月,妻子真生了一个白胖小子……这就是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开始,他和七仙女的爱情故事,被我们中国人代代流传。博兴是董永的故乡,博兴的手工纺织手艺,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亿仁家纺,就坐落在董永故里博兴县。

  由手工织机织出的棉布,称作“老粗布”,亿仁家纺提供的产品就是纯棉老粗布手工制作的床品。博兴县是汉孝子董永的故里,董永和七仙女的美丽传说,更为当地老粗布染上了曼妙如歌的色彩。据说玉帝之女七仙女因感天庭生活枯燥而思慕人间。一日随六位姐姐下界游玩,偶见卖身葬父的孝子董永,被他的美好品行打动而萌生爱慕之情,七仙女私下凡间,经土地爷说和,老槐树做媒,与董永结为夫妻。为了帮助丈夫赎身,七仙女去傅员外家做工。员外故意刁难,限她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如成,便将董永终生为奴改为短工百日;不成,则终生为奴。七仙女在机房大显神通,一夜织成十匹锦绢,傅员外只得履行诺言。董永夫妻高高兴兴返家途中,突然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传下玉帝圣旨,限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否则,将七仙女押回天庭,并将董永碎尸万断。七仙女不忍丈夫无辜受害,只得以实情相告,怀着悲愤的心情,返回了天庭。后来又回人间给董永送子,怕其父子生活困苦,遂从天庭带来棉花种子撒向人间,并教会董永纺线织布,以此确保父子生活无忧,老粗布的手工纺织技术也从此流传下来。

  人物介绍:

  董永,汉朝时期的人物,古代流传行孝历史模范,其家境贫寒。幼年丧母。与其父相依为命。父去世后,又契身葬父,是《二十四孝》中卖身葬父的主角。相传出生于汉蜀(今湖北省孝感市境内;参见《孝感县志》)。民间广泛流传因其孝心感动天地,玉皇大帝之七仙女感动人间亲情,与其结为夫妻。孝感市或县也因此得名。又传董永是千乘人,今属于山东博兴陈户镇。

国外有灰姑娘的故事,都是平民女孩嫁给了王子,中国有天仙配,却是天上的仙女嫁给平民。中国仙女嫁平民的故事最有名的有织女配牛郎和仙女嫁董永,这里介绍仙女嫁董永的故事。

故事概要

七仙女嫁董永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得益于**《黄梅戏·天仙配》,这部**拍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还在放映,七十年代以前的人大约都看过,这个故事成为两代人的记忆。

《黄梅戏·天仙配》故事大概是:董永家境贫寒,父亲死了没有钱埋葬,于是就把自己卖了,拿卖身为奴的钱安葬了父亲。此事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下到凡间来嫁给了董永。七仙女快速织了好多的布,帮助董永赎了身,和董永住在破窑里,过着你挑水来,我织布穷寒而又快乐的生活,后来七仙女被上天召回,故事以凄惨结束。

故事由来

凡是故事总有来由的。汉朝刘向的《孝子传》就有孝子董永的记载。晋朝的干宝《搜神记》有则故事: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疋。”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而去,不知所在。《孝子传》与《搜神记》讲述的董永故事基本一致。

南北朝时沈约的《宋书》卷二十二志第十二乐四曹植的《灵芝篇》“……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从曹植的诗来看,董永的故事最晚在汉代就应该广为流传了。

不过也有古人不信这个传说。明代赵南星的《笑赞》:董水行孝,天使仙女嫁之。众仙女饯行,皆嘱付曰:“此去下方访有行孝者,寄个信来。”赞曰:董永之事定是妄传,老天必不如此错做。男女,人之大欲,行孝者自当保佑,若使仙女下嫁,则天人皆起邪心,访求孝子还是门面话也。

故事演变

从汉朝刘向的《孝子传》到曹植的诗,再到晋朝干宝的《搜神记》,关于董永故事基本一致:董永家里很穷,但是对父亲极孝,没有钱安葬父亲,便卖身(做人家佣人)葬父,他的孝行感动了老天,派神女(仙女)来帮他,但是仙女并没有嫁给董永,没有与董永长期生活。

在敦煌发现的一卷残文上有则关于董永的故事:……董永的儿子董仲长到七岁,受人羞辱,要找母亲,一个道士孙宾告诉他说:“阿耨池边澡浴来,先于树下隐潜藏。三个女人同作伴,奔波直至水边旁。脱却天衣便入水,中心抱取紫衣裳。此者便是董仲母,此时纵见小儿郎。”

故事流传最晚在唐朝,董永和仙女就结婚了,还生了个儿子。这里还有个类似现代版牛郎织女故事偷洗澡仙女衣服的情节,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仙女有了两个伴,成了三个仙女。

明代一部载录宋元旧话本的小说集《清平山堂话本》,书中保存着一篇完整的话本小说《董永遇仙传》。故事中,董永的儿子董仲为了寻母,道士严君平指点道:“难得这般孝心。我与你说,可到七月七日,你母亲同众仙女下凡太白山中采药,那第七位穿黄的便是。”明清以来的各种地方戏中,董永遇到的那个仙女就有了名字,叫七仙女。

七月七日,偷拿洗澡仙女的衣服,仙女为织女……仙女嫁董永的传说渐渐杂糅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元素。

故事辨析

在刘向的《孝子传》中董永后来被皇上召见,还做到御史大夫,符合汉代举孝廉的制度。汉朝刘向的《孝子传》与干宝《搜神记》记述基本一致,到了明代,张岱的《夜航船》二十四孝中还有一孝就是:“董永卖身”。

《汉书》有董永的记载,恰巧他的籍贯与孝子董永一样,但他的事发生在刘向死后几十年,这个董永应当不是刘向《孝子传》中的孝子董永。历史上是否有真实的孝子董永,还不能确定。

山西、江苏、河南、湖北等地都称董永是当地人,不仅有与董永相关的遗迹,而且地方志中也有记载。

其中,满清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七湖广三:“孝感县……。刘宋置孝昌县,以孝子董永名也。”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对诸多的县都介绍了名称的来历,但该书只有“宋于此置孝昌县,属江夏郡。”没有提及孝昌县名称的来源。

介绍孝感:南北朝时的宋国设置了孝昌县,是因为本地的孝子比较多,“孝子昌盛”故命名为“孝昌县”,后因避后唐皇帝祖父的名讳将“孝昌”改为“孝感”。孝感名字来源看来与董永无关。

刘向的《孝子传》,干宝的《搜神记》都说董永是千乘人,千乘是古县名,在现在的山东省。明代《清平山堂话本》,收录据称是宋元话本的《董永遇仙记》,说董永是江苏丹阳人。董永的真实性不能确定,他到底是哪里人自然没有必要深究。

仅从传说上来看,董永不过是个平常人,因为对父亲比较孝顺,被当成了典型,历代相传,添油加醋,加上了神话色彩。自古以来,各地都争做名人的家乡,牵强附会,甚至编造地方方志,这种风气现在依旧很炽烈。

备注:闲适之作,考据未免疏漏,发现错误请留言,以便改正。

参考文献:

《搜神记》,干宝,晋朝

《宋书》,沈约,南北朝

《笑赞》,赵南星,明朝

《夜航船》,张岱,明朝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满清

《清平山堂话本》,洪梗编,明朝

《敦煌卷残·董永变文》,唐朝

《元和郡县图志》,唐朝

2019年2月 南昌机场

董永传说是中国古代第五大爱情传奇,第五大民间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2006年董永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董永传说 外文名 :Dong Yong legend 说明 :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批准时间 :2006年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遗产编号 :Ⅰ-9 申报地区 :山西,江苏,河南,湖北 非遗级别 :国家级 主要剧情,董永传说,历史渊源,传承价值, 主要剧情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 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 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 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由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是一则既有教化作用又有爱 彩的民间传说,其教化内容同中国民众长治久安的大众心理需求相适应,爱情故事又契合了民众追求婚姻幸福的内在感情,所以它的神奇幻想同人间现实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深受民众喜爱。 该传说在长期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因地、因时、因人而异,不断演变,在发展流变过程中具有了向爱情故事演变的趋势,但主题和“母体”并没有大的变化。 董永传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的民众生活相结合。由于民众情感的渗透和口碑的附会,产生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传说,留下相沿而成的风俗及与董永身世有关的文物、碑碣、村落、地名等遗迹。 自西汉始,董永与七仙女美丽爱情传说即在东台西溪广为流传,据考证,现与之有关的地名遗存多达50多处(鹤落仑、董家垛、舍子头、凤凰泉、辞郎河、摹云庄、东、西鞋儿庄、缫丝井及汉孝子董永墓和董孝贤祠等)。 山西省万荣县、江苏省东台市、河南省武陟县、湖北省孝感市等地不仅有与董永相关的遗迹,而且地方志中也多有记载,都称董永是当地人。 比如山东博兴有董家庄、董永墓; 山西万荣小淮村有“董永故里”的匾额,民间还织造“合婚布”; 河南省武陟县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和十一月初十均举行盛大的祭拜孝子的庙会活动; 江苏省东台市有董家舍,南宋《方舆胜览》即记载这里为“孝子董永故居”等。多地流传、不断附会的“滚雪球”现象是传说故事常有的特点。 董永传说蕴含的历史、文学资料对研究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董永传说的教化功能对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董永传说 董永卖身 二十四孝图中有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一个小伙子,父亲死了后没有钱给父亲置办丧事,自己把自己卖了,这是任何人都难做到的。董永做了,成了古今人们称道的大孝子。 那一年,董永的父亲死了。当时董永家里很穷,没有钱给父亲办丧事。可他又不忍心这样埋了,父亲活着时受尽了人间的苦,死了后没有寿衣,没有棺材,让父亲这样到阴间,有辱祖宗脸面,自己也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董永为难了,他甚至想到了死。 可是一想到自己死了后,谁给父母的坟头填土呢?谁给父母守孝呢?就是不管这些,自己死了后,父母在九泉之下也是合不上眼的。 没有办法了,董永擦干了泪,出门去求亲千友,想借钱给父亲办丧事。他跑了一天,两条腿几乎跑直了,可是没借到一点钱。有钱的人家怕借给他钱还不了,不借给他。穷人家没有钱,自顾自还顾不了,没有钱借给他。 董永一连在外跑了好几天,每天都是很晚才回家,右还是没借到钱。晚上,他直直地跪在父亲身旁,一动也不动。他眼里没有泪,泪早流干了。他不知道该求助于何人了。 这时,只要有人能出钱帮他埋葬父亲,了去了他的心愿,叫他咋报答也行。可是谁能帮他呢?人急了也能想出急法子。 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想走了有些人为了活命,卖了老婆和孩子。自己没有老婆孩子卖,自卖自身不是一样吗?自己的骨肉是父母给的,自己不能给父母尽孝了,再把身体卖了孝顺父母也是一样的。要是有人买,他愿自卖自身,有卖身的钱埋葬父亲,以此来报答父母的恩情。 主意想好了,董永躺在父亲的身旁稳很地睡了一宿。天明了,董永找了几根茅草,绑了小把儿,插在后衣领里。他从这个集市来到那个集市,从这个村来到那个村,一连几天,没有一个问价钱。 这天董永又转到了马踏湖边的李家庄。他从一家高门楼前走的时候,被一个拦住了。那人站中他前边,阴声阳气地问:"你个人是做啥的?" 董永抬头看看面前这个人,从穿戴和架式看,象是一个有钱的人。 他以为自己遇到买主儿了,赶忙低下头,深深地施了一个礼,说:"请问大叔你买人吗?" 那个人愣了一下,问道:"买人?你卖老婆还是卖孩子?" 董永摇了摇头,说:"我没有老婆孩子可卖,是自己卖自己。" "啥?你自己卖自己呀?"那个人听了,仰头大笑起来。等他笑够了,才说道:"我家老爷只买处表漂亮的女人,从来不买男人。" 董永气得狠狠地瞪了那个人一眼,转回身就走。这时,从高门楼里又出来一个肥头大耳的人。 他朝董永招了招手,说道:"慢走,我有话要问董永站下了,心里抱着一点希望。 那个人嘿嘿地笑了几声,说:"我一辈子娶了好些媳妇,可都是一些没有用的东西,只有一个给我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儿子很孤单,你如果愿意,不妨给我当个儿子。我就把你买下。你看怎么样?" 董永的脸一下子红了。一时间心里说不出是啥滋味儿。答应吧,明摆着是侮辱他。不答应吧,又怕万一真是一个买主儿。想了想,他把心一横,反正是卖给人家,只要他出了钱真买,他咋说我咋做。 董永正要开口,只听那个人又说话了:"哎,你到底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我李虎长了这么一大把年纪,还没听到过别人叫我一声爹呢。你如果愿意当我的儿子,就先叫我三声爹,我听听亲不亲,你叫的亲,我听着顺耳,钱多钱少不碍事,我就买下你。" 不听则已,一听他说的话,董永心里呼地燃起了一把火,只烧得他两眼都发红了。 说了半天,站在这时原来是仇人李虎呀!就是这个黑心肝的家伙,打死了生身母亲,逼死了未婚妻子张月莲,又买通了官府,让他家吃了冤枉官司,官府还打断了父亲的双腿,赔上了全部家产,还落了个家破人亡。要不是他,自己怎么能落到这步田地呢?真是冤家路窄,眼下又碰到他了,他还在取笑自己,这口气能咽下去吗?董永越想越一气,两眼都气得发红了。 他浑身气得哆嗦,牙咬得咯吱咯吱地响,回过身子,朝站在台阶上的李虎一步一步地走了过去。 李虎看看走近了的董永,发现他瞪圆了的两眼里好像要喷出火苗子。吓得他向后倒退了一步,有几分心虚地说:"你要做啥?有话站在下边儿说!" 李虎的话音刚落,大门里又出来了两个膀大腰圆的汉子。走过挡住了董永。董永好象没看见,忽然像疯了一样,从两个人中间闯了过去,一头把李虎撞了个四脚朝天。 董永正想扑过去狠狠地咬他几口解恨,那两个汉子转身把董永抓住了。两个人这个打一拳,那个踢一脚,不一会儿就把董永打得不省人事了。 李虎看了看躺在地下的董永,朝那两个人摆了摆手,说:"把他拖到庄外,扔到路旁的水沟里。有人问,就说他是贼,进来偷东西,叫你俩抓住了。"那两个人答应着,赶忙过来,把董永架起来走了。到了庄外,两个一叫劲儿,把董永扔到路旁的水沟里了。 天很冷,沟里的雪很厚。不一会儿,董永又醒过来了。他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到了这里的,就象做梦一样。过了一阵,他才想起了在李虎有的大门外发生的事。 他咬著牙撑起身子,一下一下地从下边往沟崖上爬。费了很大劲,他到底爬上了沟崖。他坐在雪地上喘了一阵,忍着浑身的疼,要再去找李虎拚命。 刚走了几步,他又站下了。就这样去找李虎拚命吗?他家里那么多人,去了不是白白地送死吗?再说,自己死了算不了啥,可是父亲啥,可是父亲怎么办?谁去替自己尽孝呢?想到这些,,董永咽下了一口冤气,慢慢地回头往家走去。直到天很黑了,他才趔趔趄趄地回到家。 进屋后,他点上火暖和暖和身子,又上炕跪在父亲的尸体旁,说道:"爹,不孝儿对不起你。我自卖自身几天没卖得了,还受了咱的仇人李虎的欺负。你老人家躺在家里已好几天了,让你受委屈了。" 董永说完,扑到父亲身上哭了起来。 苦命人什么时候也是命苦。 董永自卖自身没人买,碰到仇人李虎还差一点搭上命。直到后来,他让傅家庄的傅员外买去了成全了人的孝心。从那时起,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就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了。 天女助人的传说 这个传说最早见于三国时曹植写的《灵芝篇》:"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户,不知何用归。天上秉至德,神女为秉机。" 到干宝编写《搜神记》时,这个故事被取名为《天女助人》,内容也更加详细。 其情节大体如下: 董永从小失去母亲,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去世后,他没钱办丧事,便向人借了一万钱。董永对债主说:"日后无钱还债,甘做您的奴仆!"董永在家守完三年丧,就去债主那里做奴仆。路上董永遇到一位女子,对他说:"我愿意作你的妻子,不嫌弃你贫贱。" 于是董永带她到债主家。 债主对董永说:"那一万钱就送给你吧!"董永回答说:"蒙您的恩德,先父得以安葬。我虽是贫贱之人,但一定要尽心尽力,来予以报答。"债主问:"与你一齐来的女子是谁?" 董永答:"是我妻子。"债主又问:"你妻子能干什么?"董永答:"她会织布。"债主说:"你一定要报答我的话,就让你妻子为我织一百匹缣(一种优质丝织品)。"只用了短短十天,一百匹缣就织完了,令债主非常吃惊。 夫妻二人回家路上,走到第一次相见的地方,那位女子向董永辞别说:"我是天上的七仙女,看到你如此孝敬父母,天帝命我下凡来帮你偿还债务。你已还了债,我便不适宜久住人间。" 说完便凌空飞走了。董永泪流满面,感激不已。 《天女助人》这个优美的民间传说,对后来的中国戏曲影响很大,南戏《董永遇仙记》、黄梅戏以及**《天仙配》等都是在此基础上经艺术加工创作出来的。 历史渊源 董永传说历史上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的民众生活相结合。 历代的典籍中,记载东台西溪"董永"与"七仙女"故事的内容数不胜数,并多有发展演变。 董永行孝的动人故事被编入很多戏曲中,较早的为明代传奇剧《织锦记》,最有名的是黄梅戏《天仙配》。 1952年,由洪非等人重新将黄梅戏《天仙配》剧本进行了改编。戏中塑造了老实憨厚的董永、善良美丽的七仙女、相互帮助的仙女姐妹、刁钻刻薄的傅员外、无情狠毒的玉皇大帝等生动形象,再加上优美的舞姿、动听的黄梅调,无不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特别是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出色表演,让"董永遇仙"这个民间传说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七仙女"艺术形象得以人人皆知。 20世纪以来的一百年间,董永故事一直成为拥有广大客群的俗文学(如说唱、戏曲)以及后起的影视文学创作追逐的题材,出现了**黄梅戏《天仙配》等影响广远的作品。 传承价值 董永传说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传承久远,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该传说在长期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在发展流变过程中具有了向爱情故事演变的趋势,但主题和"母体"并没有大的变化。 黄梅戏《天仙配》: 七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合唱: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董永传说在镇江的丹阳、丹徒一带,民间一直流传着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天仙配》的放映,这则优美动人的传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中一句“家住丹阳姓董名永”的唱词,更使丹阳、丹徒一带成为民间文学爱好者和旅游爱好者关注的地方。 董永传说已同“白蛇传”传说、抗英斗争传说一样,成为镇江民间文学中的亮点。 由丹阳延陵镇出镇往南约500多米,有一座“望仙桥”。这就是传说中董永和他的儿子先后在这里仰望天空、企盼七仙女回归人间的地方。据说,桥面石板上原来还有两个膝盖印,是董永儿子跪盼母亲时留下的。而附近还有一座南北方向的小平桥,则被称为“小望仙桥”。望仙桥的始建年月,没有人能说清楚了。 在1333年完稿的《至顺镇江志》上,就有这座桥的记载:桥“在延陵镇南,俗传汉董永孝行感于天帝,令织女为永妻,织帛偿所负,毕,凌空而去,时人在桥上望之,故名。其地为董陂,有董墓在焉”。 如今在桥墩南侧临水处还保留着一块《重修望仙桥记》的石碑,上面记载重修时间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月,而据桥墩下另一块石碑及望仙桥三字旁边的年月记录,这座桥在解放后的50多年中,至少又重修过两次。 桥两端有一些民居,这是一个自然村,村名就叫望仙桥村。在望仙桥村的西面不远处,还有一个村子,名叫董溪村,据说村上并没有姓董的人家,但却是传说中董永的故里。 据说董溪村一带原来还有董永墓、董永庙,但都因年代久远,湮没了。这在《至顺镇江志》中也可找到佐证。这部志书在卷十二“古迹”中就记有“汉董永墓,在延陵,有碑记其事,地名董碑,亦名董坟”。 由延陵镇向西北方向走,穿过丹徒的上会镇,便是丹徒的上党镇。上党镇有个槐荫村(原名生圩村,因出现神奇的老槐树而改名),便是传说中董永卖身帮工并与七仙女成婚的地方。村上姓傅的人家很多,传说中董永帮工的主人傅员外,便是他们某一上代的祖先。董永在丹阳家中将父亲安葬后,便来到傅员外家上工。他还没有走到槐荫村,经过一个名叫蓬莱村的地方时,便遇到了扮成村姑的七仙女。 蓬莱常指为仙境,此处即喻意七仙女不是凡人。而蓬莱村已经变化成为两个相邻的村落,一个叫蓬桥,一个叫莱村,都在上党镇境内。在槐荫村里还有仙女桥、七仙塘、上天台以及老槐树等相关传说中的遗迹。另外还有为纪念董永、七仙女由村民自发修建的槐荫庙、七仙女塑像等。 由此可以得知,至少在700年前,也即宋末元初的时候,董永传说就在镇江这一带落户了。它成了后来**或黄梅戏《天仙配》创作的源头。据说,《天仙配》**拍摄时,主演严凤英就曾来丹阳延陵采访过。 董永传说,历史悠久,但今天能够看到的、比较早又比较完整的记载,要算晋代干宝所著的《搜神记》了。虽然在《搜神记》中,这则传说只有181个字,但故事情节已经比较完备,且极具戏剧性;思想倾向符合农民的胃口,且寄寓着他们的理想,故而在农村许多地方都有流传。 丹阳、丹徒董永传说的由来,自然不会跳出这个范围。但在口耳相传中,又形成它自己的特色。 1脉络清楚的本土倾向 丹阳、丹徒的董永传说已经和当地的地形、地名、村落、姓氏等要素相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董永出生于董溪村,望仙桥就在董溪村的附近,槐荫村边一个小土丘成了上天台,七仙塘就是靠在一起的七个小池塘,槐荫村众多姓傅的都是傅员外家族的后代,槐荫村还把附近的蓬桥村、莱村也带进了故事,说七仙女是在那里出现的。农民们讲起这些事,指指点点,有声有色,宛如董永传说就发生在前一天,令人陡生亲切感和真实感。这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传说一旦和当地的特征相结合,就会牢牢地扎下根去。 这里不能不提及在2002年发生的一件事情。那年10月国家邮政局发行一套《董永与七仙女》的特种邮票。为这套邮票的原发地在哪里,曾经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所谓原发地,是集邮活动中的一个专用词,即指与邮票上所反映的人或事有重要关系的地方,如事件发生地、人的出生地等。说得直白一点,抓住了原发地,就是抓住了一次商机。董永传说发生地既然出现了争议,作为至少有几百年流传历史的丹阳是不可能作壁上观的。于是,立刻掀起了一场董永传说发生地的“保卫战”。当时,外地有关报刊已经刊出多篇论述董永传说发生地的文章,但多与丹阳无关。镇江的集邮者很快就写出争鸣文章。仅《镇江集邮》这份八开四版的双月刊小报,在半年内就发表了《董永与丹阳》《槐荫村的传说》等六七篇文章,从多方面论证了董永传说与丹阳、丹徒的历史渊源,引起国家邮政局的重视,最后,他们会同有关专家研究确认,江苏丹阳(排在首位)以及其他三个地方均定为“董永与七仙女”邮票的首发地,这才暂时宣告争论的结束。 2各有侧重的细节渲染 丹阳、丹徒两地的董永传说,虽然主要情节是一致的,但在流传中形成了不同的侧重点。丹阳延陵偏重于七仙女回天庭及其以后的情节,而丹徒上党则对七仙女下凡以后如何与董永相遇、相恋、织锦还负等描绘较多。总起来看,凡是细化了的,听起来令人感到合理,而不太合情理的地方,往往只点到为止,不去作过多的渲染。例如,丹阳延陵传说中对老槐树及其有关情节就没有作过多的铺陈。当地农民也只是说在另外一个村上有一棵已经中空的老槐树就是传说中的老槐树,可它与董永上工的路线或上工的地方并不一致。而丹徒上党对老槐树则形容得天花乱坠。一是老槐树有实指,就在槐荫村上;二是与槐荫村的村名有直接的关系;三是还有一座槐荫庙,庙中没有其他神像,只有一件神物——一段老槐树。丹阳则对七仙女在天牢里生子送回给董永,儿子后来上学遭同学欺负(另一异文为不爱劳动,以乞讨为生),哭着要找母亲等描绘细致;而在槐荫村里却无此传说。老人们在口述时,都说董永是丹阳人,有的口述者甚至概括地说:董永在槐荫村,前后只有100天,七仙女织好300匹锦缎,帮董永还清了债务,他们就离开槐荫村了。 这种侧重点不同的现象,是在口头流传中形成的。凡是可以和实物实地结合的,就描述得详细;凡是无证可据或有据不准的,就一带而过,它完全凭口述人自己的经验、判断水平而定,久而久之,不同的地方就形成了不同的侧重点。 延陵与上党相距并不远,如果我们把两地的董永传说看成是一个整体,也未尝不可(也有人认为,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按照延陵董溪村→上党蓬莱村→上党槐荫村→延陵董溪村这样一条董永活动路线连贯起来,就同“白蛇传”传说中杭州→苏州→镇江→杭州的活动路线一样,倒是值得研究的一种现象。 3均有主干的体外延伸 两地在流传中,在董永传说这个主干以外,各生出一些旁枝侧叶。它们无损于主干故事的流传,有时反而会起到一种烘托的作用,使主干故事更显得丰满、厚实,更加可信,人情味更浓。槐荫村在董永故事的流传中,延伸到董永帮工所在的傅员外家,说傅员外叫傅华,家有一座小楼,是七仙女织锦的地方,名叫织锦楼;傅员外虽然为人很刻薄,但对母亲很孝顺,为其母亲造了一座千佛楼。董永孝父、傅员外孝母,表示孝行是社会提倡的美德。 而延陵的董永传说则延伸到董永与七仙女生的儿子。他因为是无娘的孤儿,上学时常遭小同伴的欺负,便哭闹着要妈妈。这时便有一位教书先生叫鬼谷子的告诉他一个见妈妈的方法。可他在望仙桥上跪求七七四十九天后,七仙女并未出现。于是鬼谷子又教他在黎明时分在桥上跪等绿衣女子(即七仙女),终于被他等到了。关于董永的儿子,还有一则异文,说他不像他父亲董永那样勤劳,不会种庄稼,董永死后,靠乞讨为生,有一天因乞讨无著,在董永坟前哭泣,这时鬼谷子出现,教他七月七日(一说九月九日)凌晨在望仙桥上等,有七个女子经过,最后一个就是他妈妈七仙女。 这不同异文的结局却又差不多,即董永儿子从她妈妈那里得到了七粒米,但对妈妈的嘱托却置之脑后,将七粒米一起放在锅里煮了。结果饭从锅里涨出来,涨得房子都撑破了。他只得爬到房顶上去吃,把肚子撑圆了,只能一边吃一边喊。据说在望仙桥上只要大喊一声,便会听到远处房顶上的回声,那就是董永儿子的声音。 这段小故事有点像寓言,它似乎在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即做人要勤劳,如果懒,连神仙也帮不上忙。但这段小故事的后续身份,让我们看到了董永传说的影响力和吸附力。

槐荫村是董永和七仙女传说故事的发生地。

1、槐荫村位于镇江市区南郊12公里,是古邑丹徒的富庶之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个村名源于董永与七仙女的美丽传说,是董永和七仙女传说故事的发生地。

2、据元《至顺镇江志》和清光绪《丹阳县志》记载,丹阳延陵是董永的故里,但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发生地则在董永的卖身地——丹徒南乡的槐荫村。这个传说始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汉刘向的《孝子图传赞》。

3、近些年该村投入大量资金对文化古迹进行保护,成功恢复了“七仙桥”、“老槐树”、“土地庙”、“织锦楼”等传说中的古迹,并修建了七仙女广场、七仙女与董永雕塑、相门、槐荫庙等乡村景点。

扩展资料:

1、据年逾七旬的“老槐荫”傅捍东介绍:原先村名叫张傅村,相传当年董永卖身葬父的一片孝心深深感动了七仙女。

2、七仙女请村头的老槐树做媒。老槐树居然开口讲话,董永认为是天意,就在老槐树下与七仙女拜了天地,喜结连理。

3、村里有学问的人建议,把原来的张傅村改名为“槐荫村”,希望得到这棵神树的庇荫,恩泽子孙后代。于是,“槐荫村”便名正言顺地叫响了。

-槐荫村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谷阳镇下辖村)

《董永卖身》的意思是:董永将自己委身于他人为奴,从而换得卖身钱安葬自己的父亲。《董永卖身》这个故事被收录在《二十四孝》当中,讲的是董永孝顺的故事。

董永是东汉时人。农活忙时,他常用小车推着多病的父亲到田头树荫下,边做农活边照应董公。后来,董公病故,董永因家中贫困,无钱安葬父亲,于是就到西溪镇上大财主曹长者家卖身为奴,得钱葬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563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