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穷人》

1845《穷人》,第1张

23岁那年,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工作了一年的彼得堡绘图局辞职,怀着不可逆转的决心和信心走上了专职作家的道路 ——我将其理解为天才的自觉,一年后,这部中篇小说《穷人》横空出世,于1846年1月发表于《彼得堡文集》,紧接着就闪耀了整个处在巨大变革中的俄国社会—— “一代天才诞生了”,“又一个果戈里” ,以别林斯基为首的一批俄国文坛评论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毫不吝惜赞美之词,让这位半个世纪后世界文学的巨擘在处女作发表后便感到自己“已攀到名声显赫的顶点”,然而事实上,这部作品只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伟大征程的一个起点,但即便如此,《穷人》也已十分不凡。

暂且抛开内容, 在体裁上《穷人》采用了书信体的形式,整部作品依靠男女主人公互通的三十五封信,贯穿近半年时间,展开了一个关于穷人的悲凉故事 ,对于一个初入文坛的新人,这样带有实验性的尝试的确不俗,同时也正印证了“艺高人胆大”, 凭借高超的叙述安排和充沛的情感表达,陀思妥耶夫斯基让本具有一定局限性的书信体爆发出了真正的力量 ,看完小说,你甚至会觉得如果用常规的叙述写法将难以让你如此直感的走进那悲凉而动人的内心图景。

小说的男主人公杰武什金是彼得堡一位年近半百的九等文官,靠为政府部门抄写一些公文勉强糊口,是个无儿无女的孤家寡人,女主人公瓦莲卡则是一位有着不幸身世的苦命女子,小说没有具体交待两人相互认识的具体过程,然而杰武什金对这位远亲倾注了非比寻常的爱慕与关怀,他租住在瓦莲卡的对面,一个拥挤破落的公寓,省吃俭用,既像一个父亲又像一个恋人,倾其所能对瓦莲卡给予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瓦莲卡对这样的帮助和关怀又感激又心怀愧疚,既无比珍视这友谊之情,又因自尊而在心中感到压力,就这样,两个可爱又不幸的人渐渐在精神上相互依靠相互取暖。

然而入不敷出的经营逐渐让两人的生活陷入困境,杰武什金为了更好的满足瓦莲卡的需求,不惜瞒着她提前预支自己本就不丰裕的薪水,只得靠四处借钱来艰难度日,在备尝自尊受挫的过程中,却并未摆脱眼前的困境,他的靴子破烂不堪,纽扣在松动的衬衫前不断摇摆,甚至在周围人的恶意中伤下一度依靠酒精和烟草来麻痹自己,这一切都让瓦莲卡的内心倍感痛苦,另一方面,瓦莲卡也常常受到过去曾接济过她的皮条客的骚扰,只能靠做些手工活来勉强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两个无依无靠的人在困境里尝到了因贫穷而带来的绝望、困顿和自尊的丧失,然而彼此的爱让他们迎来了生活的转机。

贫乏的生活让杰武什金在抄写的工作中出了差错,受到了上司大人的严厉问责,然而因祸得福,得知杰武什金困顿生活的大人给了他一百卢布的救命钱,让一切都得到了转机,也让希望重新闪耀在两个可爱的人儿心里,然而瓦莲卡知道,无依无靠的自己早晚还会将两人再次拖入贫困,于是在无望和矛盾中答应了过去侮辱过她的地主贝科夫的仓促求婚

可怜的杰武什金只能用他最后的爱送上他的祝福,还有无尽的痛苦

就这样,两个底层的小人物最终还是在困苦生活的压力下分离,留下充满纯洁之爱的三十五封信。

书信体的形式得以让读者最直观的体察主人公的内心,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信开头,都营造了很强的悬念,不是发生了某种极为不幸的事情,就是令人惊喜的消息,总之激荡的感情在每一封信中都有所流露,每一句话都充斥着亢奋的激情,或积极向上,或满怀深情,或绝望无助,但永不会平淡,只是偶尔感情太过于丰富,主人公常常会莫名其妙的感到心里痛苦和悲伤,又可以在瞬间喜笑颜开,完成情绪的三百六十度大转弯。

书信来自两个主人公彼此的倾诉,却也描绘出了一幅俄国底层社会的群像图景 ,有着学问的大学生波克罗夫斯基善良而勤奋,却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只得寄人篱下,直到病魔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高尔什科夫原本有着稳定的公职,却因一件不关自己的官司被停了职,断了收入来源,一个孩子的死来不及让他过于悲伤因为它增添了另外两个孩子活下去的希望,而就在官司水落石出,他的公职得以恢复时,先前积攒的压力使他暴毙而亡;与之相反,专靠撰写他人滑稽和落魄的庸俗作家拉塔扎耶夫却过着富裕体面的生活,老地主贝科夫因不想让自己的家产落到侄子的手里而故作慈悲的向陷入困境的瓦莲卡求婚,伪善自私的面孔一览无余。

当然,陀思妥耶夫斯基着墨最多的还是杰武什金,这位主人公神经善良敏感的简直不成样子,一刻都无法离开他给予无限爱心的瓦莲卡,也许她的存在说明了杰武什金活着的价值, 他,一个薪水微薄的老年官吏,无亲无故,现如今发现他能够给他所爱慕的人带来生活的美好,简直就如同重生一般 ,爱与奉献赋予了他人生的意义,甚至与其说他供养着瓦尔瓦拉,不如说瓦尔瓦拉是他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事实上他是个有点可悲又滑稽的角色,他把平庸的作品当做优秀富有教益的东西,却把果戈里的名作看成充满恶意的东西,一方面是鉴赏力的缺乏,更重要的则是展现穷人在现实摧残下对命运的妥协和麻木,然而他对于身为穷人的凄凉和无自尊又有亲身体会,在被逼迫的情况下也会奋起反击这个社会面对穷人的种种不良眼光,身边人的种种恶意也让他逐渐擦亮了看待世界的双眼,对于贫困带来的痛苦,他也有着深刻的体验

而贫穷又意味着什么呢?

社会的有色眼镜已经让一个在生活线挣扎的人如此的敏感,同时又无比残酷的折磨着他脆弱的神经,而维系这根神经的连接也在生活的压力下被斩断,瓦莲卡最终选择了成为老地主的妻子。

在这部处女作中, 陀思妥耶夫斯基展现出了对小人物内心深刻的挖掘,这种挖掘又往往超出事件本身,直达心理层面,更多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不像在叙述事件,而是在剖析心理,其感情之强烈,冲突之复杂,转折之激烈,都共同打造了一种独特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风格 ,也许这部作品还达不到后期作品思想上的深刻和复杂性,复调的风格还未成熟体现,然而对人物内心的深刻体察和对人物抱有的纯深感情,却在这部24岁写就的处女作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附:人物简介

马卡尔阿列克谢耶维奇杰武什金:普通中老年官吏,心地单纯善良又敏感,像父亲一般爱慕呵护着一位身世不幸的瓦莲卡

瓦尔瓦拉多布罗谢洛娃(瓦莲卡):无依无靠的苦命女子,自尊心强

安娜费多罗夫娜:瓦尔瓦拉过去的保护人,富有而穷凶极恶的女地主和皮条客

贝科夫:一心想占有瓦尔瓦拉的老地主

莉莎:被安娜收养的孤儿,瓦尔瓦拉的表妹

波克罗夫斯基:安娜的青年房客,心地善良却脾气急躁的大学生,贝科夫的资助对象

老波克罗夫斯基:畏畏缩缩的老头,对儿子有着无限的爱意

高尔什科夫:贫苦的平民,因陷入一场官司而无力维持家庭生活,最终悲剧收场

拉塔扎耶夫:一位机灵投巧的庸俗作家

捷列扎:男主房东的女仆

法尔多尼:男住房东的男仆

费多拉:和瓦莲卡共同生活的女友

  找出之前一起拍过的很多照片和短视频,还找一些朋友录了“嫁给他吧”这样的视频,录一段独白,然后就是制作了。

求婚视频制作之:选一段音乐

  不要选歌曲,不要选歌曲,不要选歌曲!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歌曲的歌词会分散注意力。之后按照时间,把各种素材不管是视频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铺上去。 

求婚视频制作:剪辑处理

  挑选,该删除的删除;视频处理,该剪切的剪切。出来的时候不要用一样的时间,不然会让人感觉自己看的不是一个求婚视频,而是一个PPT。

求婚视频制作:精剪调整

  理解音乐,选定音乐高潮的节点(催人泪下的那个音乐点上);调节前后素材的时间长短,把感情发展具有经典意义的和视频,调整到那个点上去:煽情啊!如果还想锦上添花,找专业点的朋友帮忙:加点字幕,加点转场特效。

求婚视频制作:单独录一段求婚誓言

  对着镜头,手捧礼物,没有钻石,鲜花亦可:别怕自己傻逼样,男人一生总得做几件傻但是值得骄傲的事。至于说什么话:诚恳,诚恳,诚恳。千万背熟台词,千万别看提示版:诚意,从内心发出的声音,难道需要看提示板

  最后一个忠告:态度比质量重要,内容比酷炫重要,诚意比文案重要。祝:求婚成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7889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2023-07-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