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为什么要吃混沌?

过年为什么要吃混沌?,第1张

  新年吃馄饨取其混沌初开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劈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意,意思是粮食满囤,五谷丰登。

  馄饨虽说是小吃却有着很大的意义,在南方的部分地区,馄饨是招待尊贵的客人的。娶媳妇,嫁闺女,老人过寿,孩子满月,丈母娘招待新女婿都是得吃馄饨的。尤其是过大年是家家户户都吃馄饨的。

到大年初一那是必吃馄饨的,你就是再不喜欢馄饨,年初一的馄饨是必须要吃的,也许吃馄饨就预示着幸福,团圆,美满吧。

  所以年跟前包馄饨也可以说是一道风景,每家每户都包很多,有时候家里亲戚客人多都包一袋面的馄饨。这可不是夸张。所以年跟前最忙的就是家里的女主人,忙着请人包馄饨,也帮忙给别人家包。

  馄饨皮较薄,煮熟后有透明感。亦因此薄厚之别,等量的馄饨与水饺入沸水中煮,煮熟馄饨费时较短;煮水饺过程中另需加入3次凉水,经历所谓‘三沉三浮’,方可保证煮熟。

  馄饨重汤料,而水饺重蘸料。清代,馄饨作为一种喜庆的食物,配合节日的氛围,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习俗,作为国之表率的清代皇室自然要紧紧承袭传统的民俗文化。

据相关史料记载清代皇帝过年吃的不是饺子,据其描述应该是馄饨,每逢辞旧迎新之时,馄饨是必不可少的,清代皇帝在除夕子时这一重要时刻,先要进行一系列的瞻拜仪式,然后再开始吃馄饨。

  馄饨有它独到之处。皮薄而韧,煮熟后呈半透明状,可见里面的馅心,犹如碧绿的翡翠被玉片包裹着;馅心多种多样,大都荤素搭配营养美味。蔬菜随季节变化有所不同:春天是韭菜,夏天是青菜,秋冬是菠菜,还有豇豆、冬瓜等。

馄饨如下:

寓意和象征:团圆、美满、幸福。

馄饨,古人称其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而馄饨又与浑沌谐音。盘古开天,浑沌初分,吃了馄饨可得聪明。民间还将吃馄饨引申为打破浑沌,开辟天地。其实在我们这里,老祖宗留下的规矩现在也有些改变,年轻人也比较淡薄了,大年初二吃什么没有规定,可以是馄饨,也可以是饭菜。

馄饨的历史沿革:

西汉扬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饼谓之饨”,馄饨是饼的一种,差别为其中夹肉馅,经蒸煮后食用;若以汤水煮熟,则称“汤饼”。

古代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浑沌”,依据中国造字的规则,后来才称为“馄饨”。在这时候,馄饨与水饺并无区别。至唐朝起,正式区分了馄饨与水饺的称呼。

-馄饨

1,馄饨的寓意是团团圆圆的意思。

2,传说: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

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扩展资料:

骨汤馄饨的做法  

用料:面粉500克、水200克、食用碱2克 、盐3克、猪肉500克、洋葱1个、姜末适量、蚝油1勺、生抽1勺、料酒1勺、盐5克、味极鲜1勺、花生油50克、香菜2根、大骨棒1根、姜2片、大料1个、 葱段2块。

1,将剁好的大骨棒清水洗净,冷水下锅烧开焯一下,水倒掉,骨棒再次冲洗干净,锅中加冷水熬制,加入生姜两片,葱段,大料,醋两滴。

2,把面粉,盐,食用碱加水倒入厨师机一档两分钟,二档三分钟,没有厨师机筷子搅拌一下。

2,把面粉放入压面机,用高档压个三五遍,再选择最低档压一遍。

3,猪肉先切薄片再切小块儿最后剁成泥。

4,肉剁好加入蚝油,料酒,味极鲜,十三香,姜末,盐一小勺,半碗水,顺时针搅拌均匀。

5,洋葱切细小的丁,由于家有小娃娃,做饭时间匆忙这个块太大了,辣眼睛,切之前刀用凉水冲一下,旁边也可以放盆凉水。注意:不要剁的太碎,切好剁个十下八下的,这样有颗粒感,口感好。

6,加入香菜末,花生油,几滴香油再次顺时针搅拌均匀。

7,压好的面皮儿切好以后,就可以开包了,两边要抹凉水,这样不会散开。

8,烧一锅开水,馄饨倒进去煮到飘起,盆中放入切好的葱花,香菜末,紫菜,虾米皮,就可以开吃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088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0
下一篇2023-07-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