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俄罗斯遇险,俄特种兵舍命相救,他娶特种兵妻子为妻,后来如何?

中国记者俄罗斯遇险,俄特种兵舍命相救,他娶特种兵妻子为妻,后来如何?,第1张

如果你无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真相告诉全世界!这是每一位战地记者的人生格言,他们虽是记者,但却并非如普通记者那样,他们是战场上的逆行者,冒着生命危险为全世界的人们实时报道最新战况,用他们的镜头记录战场上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卢宇光就是战地记者中的一位。

卢宇光在当记者前,曾是一名海军军官,多年的部队生涯历练着他的胆识和技能,但在部队封闭、枯燥的训练中,写作成了卢宇光心中的“绿洲”。每次训练完后,卢宇光都会独自回到军营,用手中的笔记录下军中故事,不久,卢宇光的事迹就登上了《人民海军》“水兵”副刊,从部队转业后,卢宇光就踏上了新闻事业的征途。

异常惨烈的车臣战争

1994年12月11日,以 “独立”为目的的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俄罗斯与车臣共和国展开了长达一年多之久的战争。在战争开始前,俄罗斯人信心满满,因为他们不仅拥有着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原子弹,还有着从苏联继承下来的各种尖端武器,俄罗斯人坚信,一旦战争打响,强大的俄军必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这场战争的胜利,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的格拉乔夫曾自信地说:“我们只需一个空降营,就可在几天之内拿下格罗兹尼(车臣共和国首都)。”

但结果却证明这种自信是荒谬的,在战争正式打响后,俄军先锋部队受到了车臣武装军的顽强抵抗,仅一夜之间,俄军就损失了1000多人,最终,车臣武装军伤亡惨重,俄军经历一年多的苦战后无功而返,就连曾放下豪言,只需一个空降营,就可拿下格罗兹尼的格拉乔夫也被炸死。

俄军再次进攻,获得全面胜利!

毫无疑问,在这场与俄罗斯的交战之中,车臣共和国占据上风,在此后的3年间,尽管俄罗斯仍对外宣称车臣是其共同体的一部分,但实际上车臣已经实现了单方面独立。

1999年8月,俄罗斯卷土重来,再次向车臣共和国发起进攻,这次俄军似乎不在轻敌,仅用了7个月,俄军就控制了车臣大部分土地,获得战争的全面胜利!但在战后,残余车臣叛军仍时不时对俄军进行游击,并不断地在俄罗斯各地制造恐怖袭击。

作为驻俄特约记者前往车臣进行实地报道

这场战争也轰动了全世界,吸引了各国记者前往俄罗斯实时播报最新情况,卢宇光也不例外。事实上,早在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的几天后,卢宇光就多次向上级“请战”,他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可以让全世界认识中国媒体的力量!

在卢宇光的坚持下,凤凰卫视当即任命他为驻俄特约记者,由他全权负责一线报道。为了向全世界见识车臣战争的惨烈,俄军邀请各国驻俄记者前往车臣进行实地报道,卢宇光也在其中。

特种兵用命保护卢宇光,临死前拜托他照顾自己的妻儿

为了保护各国记者的安全,俄罗斯派特种兵随身保护。在前往车臣共和国首都格罗兹尼的过程中,卢宇光乘坐的车辆不幸压过了地雷,在地雷爆炸的千钧一发之际,俄国特种兵用身体替他挡住了地雷爆炸的弹片,卢宇光只受了一点轻伤,而这位用生命保护他的特种兵却牺牲了。在牺牲前,这名特种兵拜托他照顾好自己的妻儿,卢宇光答应了。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卢宇光尽心尽力地照顾特种兵的妻子和他仅一岁大的儿子。而他的妻子因为卢宇光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心,对卢宇光好感倍增,两人日久生情,不久就踏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两人也是十分幸福并育有一个女儿。虽然有了自己的孩子,但卢宇光对那名特种兵的儿子始终视为己出,不曾有过半点偏爱。但由于两国的文化差异,再加上妻子后来染上了酗酒的恶习,卢宇光最终提出了离婚,两人和平分手。

很多,为了大事不为美色动心的,大有人在

不便一一列举就自秦汉以来一朝列一个吧

周:伯夷考,武王的长兄,去商都城接父亲,被妖妃妲已看上妲已百般诱或,他不从,后被妲已害死出自<封神榜>

秦:李牧,赢政赐他八位美女,他尽数送还,不为所动出自<史记>

汉:李勇,李广之孙,被匈奴俘虏,他义不屈节,拒绝了公主的求婚,后偷回汉朝与妻儿团聚出自<后汉书>

三国:赵云,义正严辞拒绝赵范婚礼说词,被刘备夸为:子龙真丈夫也出自<三国演义>

魏晋:柳下会,大家对他太熟,他坐怀不乱不说了出自<九州春秋>

隋唐:唐僧,在*乱之风盛行的大唐能坚守童贞,不容易出自<西游记>

两宋:武松,大家还记得这番话么:嫂嫂休要恁地不知羞耻,我武二是顶天立地男子汉,不是全没人伦的猪狗,若是有什么风吹草动,武二认得嫂嫂,可手中的刀须是认不得嫂嫂.出自<水浒传>

明清:陈家洛,香香公主洗澡,他看着也不动心,怪事.后来竟然把人间犹物香香公主拱手让与皇上.不可思议,虽然他是后人虚构的人物,不过我想他也应该算过了美人关了吧.出自<书剑恩仇录>

民国:周恩来,一生忠情于邓颖超,千古人不能及,我们的好总理一生无子嗣,俄国女记者佚名曾在1922年向周总理求爱,被总理婉言拒绝.大爱无言,不用引经据典

新中国成立之后:刘德华,虽说他不及以上人物之伟大,也没有以上各位取得的成就大,但他在兰州某女的疯狂追恋下,不为所动,冷笑而置之.与魏晋之时的柳下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出自嘛,新浪\百度\搜狐\网易等等都有.

  2007年8月9日到17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携手并肩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和平行动――“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我国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国,派出了多达1700人的精锐部队,包括1个陆军战斗群、1个空军战斗群和1个综合保障群,武器装备涵盖了新型步兵战车、轮式自行火炮和“飞豹”歼轰机等先进武器。再加上中国人民解放军80年来一贯的严军纪、高素质建军思想,中国参演部队在异国他乡,展现了新时期解放军部队的优良作风和过硬的军事素质,大长了国威军威,赢得了他国部队的钦佩和尊重!

立足反恐 联合军演

200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宣告成立。在成员同各国元首共同签署的《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中,规定了有关合作的具体方式和程序,为联合打击“三股势力”奠定了法律基础。2006年6月,设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机构正式启动。

为震慑恐怖分子,上海合作组织多次举行联合反恐演习。从2002年至今,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各成员国武装力量或执法力量先后举行了6次联合演习。

2002年10月,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在两国边境地区举行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这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首次举行的双边联合军事演习。

2003年8月,上合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举行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这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首次举行的多边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2005年8月,中俄两国举行首次成建制、大规模的“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展示了两国官兵合作应对新形势下新威胁、新挑战的决心和信心。

2006年3月,上海合作组织有关成员国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举行了代号“东方反恐-2006”的联合演习,进一步完善了各成员国强力部门在打击恐怖分子方面的合作。

2006年8月,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在两国境内联合举行了“天山-1号(2006)”反恐演习,这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中哈两国执法安全部门首次举行联合反恐演习。

2006年9月,中国和塔吉克斯坦举行代号为“协作-2006”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2006年6月15口,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峰会批准“和下使命2007”演习。随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各成员国军事专家组进行了4轮磋商、就演习的课题内容、时间地点、组织方法、指挥编成、参演人员和装备、相关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为演习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7年6月27日,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国防部长在比什凯克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的协定》,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2007年8月9日,在中国新疆的乌鲁木齐,受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参谋长委员会主席)的委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梁光烈庄严宣布,“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正式开始。

周密准备 万里输送

在本次“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中,中方人员和装备向演习地域投送,通过铁路输送、空中转场和空中输送等方式进行。

从第一辆军列驶出库尔勒火车站到最后一列抵达俄罗斯米夏什火车站,铁路输送经满洲里口岸进入俄境,全程10300千米,历时15天。空中投送取道中俄西段边界的“友谊峰”地区,航程2700余千米,出动了伊尔-76运输机18架次、波音737飞机1个架次。参演的8架歼击轰炸机和32架直升机克服积雨云等不利天气影响,成功进行了空中转场。

地面和空中兵力投送的两条路线,在地图上正好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椭圆形。这一椭圆形的路线图,创造出了人民解放军部队机动史上新的纪录。“航线选择全部经过电脑模拟,制定了上百个方案。飞行计划都由中俄双方空管、气象、调度部门共同商定。军列进入俄境后,俄方派出全权代表、警卫和乘务人员随车开进。”国家的一体化战略保障,是这次投送成功的重要原因。

高耸入云的雪峰似乎触手可及,山谷最窄处仅几百米。直升机在山与云的夹缝中一路闯关,从2座海拔近4000米的雪峰间安全穿过……

当直升机编队成功飞越中俄边界“友谊峰”并最终抵达演习地城,一路上的惊心动魄,成就了中国陆航飞行员远程机动的新纪录。

8月3日,中国参演部队在演习地域集结完毕。至此,人民解放军成功完成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成建制、多军种、远距离跨国投送。

沙场素描――切巴尔库尔

军演在俄罗斯的车里雅宾斯克举行,车里雅宾斯克州位于欧洲与亚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脉南端东侧,州首府车里雅宾斯克市是俄罗斯人口过百万的十人城市之一。“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的指挥部以及联合新闻中心设在俄方参演主力部队――第34摩托化步兵师师部内,实兵演练地点――切巴尔库尔靶场就位于该师驻地。

联合军演导演部俄方总导演莫尔坚斯科伊上将表示,演习地点之所以选择在切巴尔库尔靶场,是因为它位于俄罗斯中部,对于参演各国,尤其是中亚国家军队的武器装备和弹药投送比较便利。军事专家同时指出,方圆30多千米的靶场,对于参演部队的展开和部署非常适宜。

俄罗斯方面为此次军演投入了不少力量。据报道,俄罗斯政府特意从联邦财政预算的国防部经费中拿出20亿卢布,划拨给第34摩托化步兵师。在该师师部,道路平整,楼房粉刷一新,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换上了崭新的塑钢门窗。在新闻中心,有十几台可以上网的电脑,还有电视机、复印机、电话等设备。由于车里雅宾斯克接待车辆有限,不少车辆是俄军方特意从新西伯利亚军区调来的,有些高级的奔驰轿车甚至是从莫斯科调来的。俄方的准备工作可谓细致入微,军营里到处可见俄中两种文字的标语、指示牌等,新闻中心的电脑也都有中文。

靶场上的气候变化无常,大部分时候很冷,而有时却是曝晒,野营村就坐落在靶场内。从师部到靶场约20多分钟车程,一路上是茂密的森林,偶尔可以瞥见一些民房。进入靶场后眼前立刻呈现出一片广阔的草原,草原尽头是一望无际的森林。靶场入口处便是野营村,各国士兵绿色的帐篷排列整齐,非常壮观。每个帐篷内大约有12张床,并配有床头柜和小凳子。各个国家营区前都悬挂着本国国旗,有自己的哨兵站岗。营区设有食堂、医务室等,营区之间的公告牌上还用中俄两种文字写着“巩固兄弟般战斗友谊”。

从野营村乘车10分钟左右,便到 达此次演习的核心地带――“被国际恐怖分子占领的N国帕什纳镇”。该镇由大约40座建筑物构成,最高的3层,基本都是俄式房屋,其中包括民房、幼儿园、商店等。此外,这里还配置了滑梯、跷跷板、草垛等,总之一切场景都力求真实。

此次演刊的指挥部以及观礼台设在旁边的帕什纳山丘上。站在山顶上,整个帕什纳镇以及方圆数十千米的靶场区域尽收眼底。

演习预演 文明之师

8月13日下午1时,在切巴尔库尔靶场辽阔的草原上,联合军演实兵预演准时打响。我铁甲战车隆隆向前,所向披靡;国产新型战斗机、武装直升机掠空突击,地面目标瞬间灰飞烟灭;特战队员、空降兵动如脱兔,擒凶拿敌如利刃切瓜……中方参演部队与友军密切协同,奋勇向前,上演了一幅打击恐怖分子的波澜壮阔的演兵图。

我陆航官兵抵达演习地域后第一次组织飞行训练,当天乌云密布,云底高仅100多米。俄军方认为天气恶劣,达不到计划的300米安全飞行高度,建议取消训练。我陆航指挥员经过科学分析认为训练机会难得,24架直升机按时编队起飞,在陌生地域准确无误地完成了所有课目。

“树负责大国形象,展和平之师风貌”,我参演官兵叫响的这句 口号 ,准确地诠释了中国军队参加“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的动机和决心。尊重对方的法律,尊重刘方的风俗人情,我参演官兵自觉的文明行为,给友军和俄罗斯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8月4日,伏尔加河沿岸-乌拉尔军区文工团来到“野营村”为我参演官兵演山。突然间下起了雨,台上俄军演员冒雨表演,民歌、小合唱、芭蕾舞等精彩节目一个接一个;雨越下越大,台下中国官兵始终军姿端正,秩序井然,他们不时报以热烈掌声,台上台下洋溢着一片快乐的气氛。

我参演部队进入俄罗斯境内后,无论是在演习场训练,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官兵们都自觉爱护环境,做到不损害一枝一叶,不乱扔一纸一屑,像爱护自己的家乡一样,呵护着俄罗斯美丽的自然环境。

“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部队第一次踏上俄罗斯国土,对此你有何感受”俄记者问我特种连战士王斌。王斌略一沉吟说:“一踏上俄罗斯国土,我们就受到了俄方的热情接待,感受到了俄罗斯人民及军队对中国人民及军队的友好情谊。俄罗斯军队是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我们将在军演中与友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实兵预演 正式开始

8月17日,上合组织六国元首亲临演习现场观摩演习。

隐蔽在从林中的火炮阵地一片寂静,几只飞鸟停落在披挂迷彩网的炮身上东张西望……。13时整,3颗红色信号弹跃上天空。激昂的战斗号角骤然鸣响!火力突击队指挥员刘建平下达了战斗命令。顿时,数门火炮迅速撤除伪装网,轰鸣着冲出掩体……

“121号目标,标尺56,方向向左5密位,5分钟急袭射,放!”指挥员一声令下,“轰、轰、轰”几声巨响,数门火炮集火射击。预设区域武装“恐怖分子”的雷达站、通信枢纽等目标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我参演炮兵打响的“第一地”实现了直瞄火器间接瞄准射击者群覆盖、群群覆盖。

“增援之‘敌’已进至7号地区。火力突击队快速出击,实施精确打击!”接到命令,炮兵火力突击队立即开赴指定地域,对增援之“敌”实施又一轮火力突击。

道路泥泞、沟壑不平的演习地域,炮兵火力突击队从间隙中选择路线,快速超越装甲分群,动中搜索目标,展开战斗队形,迅速隐蔽接“敌”,先“敌”开火。一阵猛烈炮火过后,增援之“敌”损伤惨重,溃不成军……

13时04分,2架“飞豹”歼轰7战机奉命起飞,与友军协同对“恐怖分子”实施联合攻击,负责重点打击帕什纳镇及浅近纵深之“敌”。

到达目标区后,带队长机很快发现地面“恐怖分子”的踪影,正要实施攻出之时,被前方一块对流云一下了挡住了视线。长机带着僚机愣是钻到云下,一按按钮,火箭弹怒射而出。“恐怖分子”伤亡惨重。完成任务的双机顺利返航,回到了沙戈尔机场。不一会儿,指挥部传来新的指令。“恐怖分子”企图从空中和地面向帕什纳镇快速增援其同伙。指挥部命令歼轰7飞机迅速起飞,以空中火力打击增援之“敌”主力。

特级飞行员胡杰华迅速发现增援之“敌”,并下降高度水平飞行,瞄准、投弹、拉杆、退出,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落,出色完成了机动打援任务。歼轰7机群向帕什纳镇飞行途中,又接到新的命令:“帕什纳镇地区残‘敌’和增援之‘敌’残部沿2号道路向N国北部边境地区逃窜。歼轰机迅速在10号地区以东开辟空降场。”战机呼啸着冲向帕什纳镇。此时,在沙戈尔机场昂首待命的另2架歼轰7飞机也接到了迅速出击实施近地火力支援的命令。之后,我4架歼轰7飞机和俄4架苏-25战机对“恐怖分子”掌控的帕什纳地区实施联合火力突击,成功开辟约5平方千米空降场。

13时06分,我装甲攻击群接指挥部命令:部分武装“恐怖分子”依托夺占的帕什纳镇和外围要点,控制交通要道与政府对抗。装甲攻击群立即出动,配合陆空作战分队实施夺控要点行动。隐蔽在远处丛林中的装甲攻击群数十辆战车开始机动接“敌”。接近目标后,装甲攻击群在空中火力的支援下,交替掩护、分组跃进,向“敌”防御核心发起攻击。

“报告首长,大部‘敌人’已被歼灭,小股‘敌人’在地堡内负隅顽抗!”接到前沿步兵攻击分队的报告后,指挥员果断下令火攻。喷火分队迅速前出,占领攻击位置,对目标实施喷火。顿时,地堡内冒出滚滚浓烟……。战场上硝烟弥漫,我装甲攻击群分2个梯队、4路纵队开进,直插“敌”阵。第1梯队率先抵达射击位置。14辆装甲输送车“一”字排开。车载高射机枪手、步枪手、反坦克火箭筒手对“敌”散兵和车辆目标实施打击……

3分钟后,第2梯队40辆装甲战车调整战斗队形,分多路超越第1梯队,行进间部署战斗任务,运动中占领射击位置,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装甲目标发起猛烈攻击。顷刻间,“敌”阵陷于一片火海之中……

反恐战役打响后,联演部队第1装甲攻击集群一路势如破竹,直捣“敌巢”。突然,“恐怖分子”从隐蔽的工事中发动进攻。受到火力拦袭,攻击集群前进受阻。13时08分,我直升机第一个双机编队接到对“敌”外围要点实施波次攻击的命令后,迅速低空进入作战区域。只见长机与僚机似有灵犀,迅速变换队形,动作一致,建立了攻击航线。

2架直升机机头高昂,向上急速爬坡,瞬间跃升至高空,然后一个俯冲……。机身猛地一颤,直升机两侧发射架上喷出道道火焰。1枚枚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巴,呼啸而出。雷霆震怒,山岳失色。火箭弹准确而密集 地射向目标。一团团硝烟在“敌”阵地不断升腾!随即,后面两个双机编队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对地突袭。快打快撤,就住观摩的人们还沉浸在激烈战斗带来的震撼中时,直升机编队已退出作战区域,安全返航。

这时,演习已进行了1个小时。遭到重创的“恐怖分子”向北溃退。20多名“恐怖分子”劫持数名“人质”,驾驶3辆汽车快速逃窜。指挥部决定,集中使用中方1个特战连、俄方1个步兵连和塔方空降突击队,实施快速机降,协同歼“敌”。14时06分,天际边隐约传来直升机的轰鸣声。只见武装直升机在空中实施掩护,数架运输直升机超低空飞行,几乎贴着草地飞来,很快便飞临预定作战地域上空。阵地上杂草被强大的气流吹成了一个个大圆圈。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有的实施索降,从10米高的直升机上飞身落地;有的趁直升机低空、低速掠地飞行,从机舱中翻身而下;有的则不等直升机停稳,便跃出机舱对“敌”射击。

落地的官兵迅速组成多个三角战术队形,与“恐怖分子”短兵相接。“不好,一小股‘恐怖分子’驾驶1辆运输车向东逃窜!”几名特战队员火速出击,开枪击爆车轮,阻“敌”逃遁。说时迟,那时快,1名特战队员飞身钻进驾驶室,一个锁喉动作,麻利地将驾驶车辆的“恐怖分子”制服。3名特战队员腾空而起,扑倒了大厢板上挟持“人质”的“恐怖分子”,将“人质”安全解救。如风卷残云,像利刃斩瓜。此时14时11分,这场战斗仅打了5分钟!

14时20分,伊尔-76大型运输机从停机坪缓缓滑出。倒计时开始,领航员念道:“10、9、8……0!”亲自带飞第一架次的空中运输分群指挥员郑元林松开刹车,伊尔-76大型运输机腾空而起。中俄双方12架运输机全部编队集合完毕后,双方飞机在各自带队长机指挥下,充分利用雷达和地标适时校正位置、调整间隔,严格按规定队形跟进,准确进入空投起点,进入战斗航路。到达待战地域,飞机从2000多米开始迅速下降、减速,准备空投。14时20分,机舱大门突然打开,侧门也随之打开。“投下!”只见一具洁白色的牵引伞飞出机门,拉出1辆伞兵战车。4具主伞立即充气,绽开成4朵硕大的伞花。战车相继离机,在伞降系统的作用下朝预定位置飘去。蓝天白云间,伞花朵朵,一辆辆中、俄伞兵战车从天而降。随即飞来的2架伞兵运输机上,伞兵们采取“三门三路”方式,跳离机门跃入蓝天,依次绽开的伞花成3路向着陆场飞去。

“恐怖分子”趁联演部队空降着陆初期,以坦克和装甲车实施反击,企图消灭联演部队空降有生力量。已经形成战斗队形的我伞兵战车连与俄空降兵一道,在距“敌”约600米处占领发射阵地。我伞兵战车立即以车载反坦克导弹打击“敌”装甲目标。伞兵分队在战车的火力掩护下,展开战斗队形迅速前出占领射击位置,以40火箭弹和35枪榴弹摧毁“恐怖分子”防御阵地内的地堡。“恐怖分子”据点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

战鹰轰鸣,伞花飞绽;铁甲纵横,烟尘滚滚。上合组织成员国装甲兵、航空兵、空洋兵、特种兵等精锐部队并肩作战,向盘踞在帕什纳镇及其附近地域的“恐怖分子”发起了猛烈攻击。一时间,枪炮声、爆炸声不绝于耳,帕什纳镇上空烟雾弥漫。“恐怖分子”四散奔逃。联合军演进入分区清剿阶段。

联合战役指挥部命令:俄方内卫部队强行进入帕什纳镇,迅速夺取制高点,控制主要街区路口;对人员实施甄别;搜索清剿负隅顽抗的“恐怖分子”。外围封控部队坚决打击突围之“敌”。中方特种部队迅速解救“人质”,坚决歼灭帕什纳镇附近地区的“恐怖分子”。

这时,空中3个小黑点由远及近,进入帕什纳镇上空,原来是中方1架米-17直升机在2架直-9W直升机的掩护下,开始抛撒传单,对“恐怖分子”展开心理攻势。地上俄方内卫部队、特警分队多路出击,快速进入帕什纳镇。“恐怖分子”仓皇出逃,遭到了俄方、哈方封控部队的有效拦阻和打击。

几名“恐怖分子”挟持部分“人质”,占领一座高层建筑,负隅顽抗。俄方特警分队队员搭乘直升机飞临屋顶上空。数条绳索倏地落下后,队员们从窗口猛地冲进屋内。正在握枪射击的“恐怖分子”未及反应,即被当场“击毙”。

立体合围、打救并举、搜排甄别、快打快撤,一番激烈的战斗,联演部队全歼“恐怖分子”,成功解被“人质”。当地时间15时整,3颗绿色信号弹升空。“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实兵演练落下帷幕。

希特勒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元首,纳粹党也是他一手创立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希特勒开始对政治有了浓烈的兴趣,从此走上了政治舞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作为一个战败国,被其他的国家实行了经济限制,是德国的经济一路下滑,半数以上的德国人处以失业状态。而希特勒的出现却挽救了这一切,在短短的几年里,他就将德国带出了贫穷的沼泽,是德国变成了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一战”后至“二战”期间的所有美国驻德记者里,没有人比西格瑞德·舒尔茨更能胜任这份工作。她1893年生在芝加哥,父母是挪威人,从8岁起,她的大部分少年时光都在欧洲度过。父亲是位成功的肖像画家,主要在巴黎工作,所以西格瑞德从小上的是法语学校。后来父亲受命前往符腾堡王国为国王和王后画像,她又跟过去上了几个月的德语学校。这段经历不仅教会了她德语,也让她很早就洞悉了当地的人情做派。

舒尔茨回忆道:“那时还很少有外国画家能被邀请到德国宫廷作画,那些德国小女孩也在尽力对我示好。但是很明显,‘不是德国人’这一点本身就是个缺陷。任何没能在德国文化和‘日耳曼效率’面前感到目眩神迷和自惭形秽的外国人,充其量就是个被同情的对象。”

舒尔茨在巴黎大学学习国际法,后来随父母迁居柏林。在那里,身居战败国的舒尔茨亲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自从美国在1917年加入战争,她和父母就必须以“敌国侨民”的身份每天向警局报告,不过好在她还可以在柏林大学继续自己的学业。“一战”余波未尽,《芝加哥论坛报》已聘她为柏林站记者,与理查德亨利利特搭档,她的语言能力给利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从1919年初她与利特合作、开始自己的记者生涯起,她还展现出杰出的报道能力。

舒尔茨和利特一道采访了几十名德国军官,想要了解他们在德国战败后的感受。大部分人满腔怨愤,但没有谁能盖过一名“尖酸愠怒的,穿一身蓝色海军制服的小男人,他名叫雷德尔”,舒尔茨写道。这名德国军官还告诉两位记者:“你们美国人用不着骄傲。用不了25年,我们两国还会开战。那时候赢的就是我们,因为我们的准备要充分得多。”

美国记者们不以为忤——他们的反应恰恰相反。“我清楚地记得1919年的那一天,我们都为一心想要复仇的小雷德尔深感惋惜。”舒尔茨在笔记中写道:“他把战败这事看得太严重。我们感觉到他正在被仇恨吞噬。”

1926年,舒尔茨成为《芝加哥论坛报》中欧分社的首席记者,直至1941年,她一直扎根柏林。战后,一波又一波的美国记者团接踵而至,团员几乎是清一色的男性,而舒尔茨对于德国的了解和对故事的执着探询一直让他们印象深刻。她在“二战”期间写作出版了《德国将卷土重来》(GermanyWill Try It Again)一书。在书中回顾自身经历时,舒尔茨认为,其实雷德尔的同胞们都怀着与他相同的仇恨以及对复仇的渴望。

当然,那时舒尔茨已经看到了这股民族仇恨带来的后果,但也有人据此质疑书中的某些描述是否经过事后润饰。不过仅就她对雷德尔的这段采访回顾而言,她只是在末尾稍加渲染,以示其预言精准:“将近23年之后,阿道夫希特勒向美国宣战,而此时统领德国海军的,正是帝国元帅埃里克雷德尔博士。”

市面上关于“一战”到“二战”期间旅居英法的美国人的书籍比比皆是,甚至不乏对美国人在苏联生活的记述。但出于种种原因,包括舒尔茨和她的同事在内,还鲜有作者会关注那些在希特勒当权以及打造“第三帝国”时期在德国生活、工作或旅行的美国人。事实上,这群人经常为世人所遗忘。或许像乔治凯南这样的外交家还能被人们记得,但那和他们的驻德经历没什么瓜葛。就拿乔治凯南来说,他传记中的大部分笔墨都用来描述他如何构建出令自己声名大噪的“遏制政策”,这一政策被战后连续几届美国总统采纳为对付苏联的长期策略,相形之下,他在德国的经历就黯然失色了。其他人的情况也是一样。

因此,美国人常常有这样一种印象,好像魏玛共和国的垮台、纳粹的骤然崛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引爆都发生在一个陌生而隔绝的国度。很少有人会停下来问问,有哪些美国人亲历过这些事件,他们对此如何看待和报道——不论其立场是出于工作职责还是普通的好奇看客,而这些报道对于美国人看待当时的德国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如今,人们都普遍认为希特勒的意图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而他所奉行的政策也必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屠杀犹太人的暴行。大部分人都觉得很难想象,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之间,在德国生活或者过境的美国记者、外交官、演艺人员、社会学家、学生以及其他各色人士居然没能立刻看清并理解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毕竟,他们坐在最前排的席位,可以从最优越的视野注视这起20世纪最戏剧化的事件。其中一些人不仅远远观察过希特勒,还和他有过近距离的会晤和交谈,目睹他从一个慕尼黑的街头煽动者变成后来权倾柏林的独裁者。对这些人来说,希特勒不是某个抽象的邪恶化身,而是一名真实生活里的政客。一些美国人很早就开始研究他,也有些人等到他上台之后才开始留意。即便是那些没机会接触到他的人,也亲眼看见了他的所作所为导致的后果。

不过这些人对德国和希特勒的解读也大相径庭。他们中有人亲眼见过希特勒,认为他代表着一股原始力量,并拥有某种能够煽动德国人民情绪、激起他们愤怒的神秘能力;有人认为希特勒只是政坛上一个来去匆匆的丑角;也有人在初始阶段对希特勒本人及其作为怀抱同情,甚至一度拥护;还有些人从一开始就有着本能的担忧,随即迅速转为全面的警觉,他们意识到希特勒对德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种威胁。

其实不仅美国人不了解是什么成就了希特勒,又是什么塑造了他的世界观,德国人也一样。奥特施特哈瑟是希特勒早年的追随者,后与其分道扬镳并逃离德国。他回忆起1927年纽伦堡纳粹大会期间与几名纳粹高官共进的一次晚餐,当时,显然还没人完整地读过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这几名高官一致同意,通读过这本书的人可以获得免单的优惠。“结果没人读过《我的奋斗》,所以大家都得自己买单。”施特哈瑟告诉我们。

回顾过去,历史的一步步演变总显得无法规避,而对目睹了这段演变的美国人来说,他们各自的判断也基于多种不同的因素:他们自身的倾向,他们看到的事实片断,并且有时他们只看到自己想看的那部分情节,而忽略那些暗示着相反事实的信号。

舒尔茨着重援引雷德尔在1919年的言论,为的是强化自己后来的论点,即一旦美国与德国再次开战,希特勒的行动就可坐实为战败国民族仇恨激化的必然结果。而另一些美国人则喜欢沉浸于“一战”后美国受到的热烈追捧,他们相信这场战争已经向人们索取了高昂的代价,所以必将留下一记深刻的教训。埃德加安塞尔莫勒是《芝加哥论坛报》的竞争对手《每日新闻报》的驻柏林站记者,他回忆说,在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在德的美国人都怀有一种合理的希望,认为德国战败后的屈辱、通胀以及其内部的混乱会让大部分德国人认识到再谋称霸欧洲是个愚妄想法。”

像舒尔茨和莫勒这样的记者,还有像凯南这样的外交官以及他的几个同事都不是甫出国门的新人,他们都曾在欧洲各国求学和工作。相比之下,这段时期来德的大多数美国人都是未经历练的年轻人,所以他们的观点不免会被左右,行动也会受到影响。战后的德国不管在政治还是两性行为上,都处在一种旧世界的刻板与战后新世界的极端主义交融的状态,他们也时时为此心醉、震撼并着迷。

正因为美国的角色很特殊,所以在德国的美国人也处在一个特殊的位置。尽管美国也是“一战”的参与国,但在后期才加入战争。大部分美国人都极不情愿被卷入到一场新的欧洲世界的冲突中来,因而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非常严重,在德的美国人则被归入一个不同于其他战胜国国民的类别。人们觉得他们的立场几近中立,远不像法国人那样复仇心切,不论就个体还是总体而言,他们更愿意给战败的德国人民质疑的权利。作为旁观者,他们可以跳出来,从这些欧洲大陆上的竞争对手以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就像生活在其他地方的美国人一样,在德的美国人也喜欢享受特权阶级的生活,他们目睹着这里的物质匮乏、暴力陡增,却往往都能独善其身。他们彼此间密切交往,一起庆祝感恩节和其他节日,享受旅居异国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关注身边大事。当时的美联社驻德记者路易斯洛克纳就曾不经意间提起这段在“美属殖民地”的生活,还有美国记者间“甚至是在那些存在激烈竞争的记者之间”的“令人羡慕的友情”。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人之间也常常会爆发冲突,原因是对希特勒和纳粹以及对德国的军备建设可能带来的隐患意见不合;他们相互间的妒忌憎恶也不算少见。相比今天的各类使馆,那时的美国驻柏林大使馆还是个相当寒酸的前哨基地,超负荷工作的职员们和他们的配偶常常因为政治观点和其他琐碎的小事争吵不休。政府任命的大使与专业的外事人员以及武官之间也常有摩擦。如果再算上某位大使女儿的丑闻,真凑足了一台好戏。当然这些事在任何一个外交机构都有可能发生,只是在希特勒统治下的柏林城里那无处不在的紧张氛围中,它们被不自觉地放大了。

相比之下,那时驻柏林的美国记者人数远远超过今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最多达到过50名。在当时的美国,除了纽约和华盛顿,还有大批市属通讯社、报业公司和日报社向海外派遣记者,并放任他们追踪各自的新闻。无线电广播员也很快加入了这场媒体混战。

作为一名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新闻周刊》的驻外记者,再反观当下媒体行业的整体衰退,我深感自己曾有幸生活在这个行当的黄金时代。但我的那些前辈们在柏林的生活还要有声有色得多。比方说,腓特烈大街和菩提树下大街的交汇口是闹市区的显赫地段,那里有家著名的克兰茨勒咖啡馆,莫勒就在它楼上设立了一个《芝加哥每日新闻》的新办事处。从此,这儿就以美国访客的二楼接待站而闻名,人们可以过来聊聊天,读读美国报纸,偶尔还能指挥一下办事处的秘书。这里不仅仅是家新闻社,几乎已经成了个小使馆。

有许多家喻户晓的美国名人也曾顺道造访新德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辛克莱刘易斯,建筑学家菲利普约翰逊,广播员爱德华默罗,前总统赫伯特胡佛,黑人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威廉爱德华伯格哈特杜波依斯,当然还有飞行员查尔斯林德伯格。说来奇怪,对于美国人和其他外国人来说,在那时探访这个神秘的暗黑世界也并非什么壮举。历史学家罗伯特康奎斯特在1938年曾和他牛津大学的几个同学一起周游欧洲,也顺道走访了德国,他说:“人们都忘记了那时候去德国转一趟有多简单,比去战后的共产主义国家容易多了。”

我对这段历史一向很感兴趣,一直想了解希特勒和他的追随者们是如何在最短时期内做到了对德国的绝对掌控,并将它一步步带进毁灭的深渊。这段历史对包括我家在内的成千上万的家庭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我的父母在波兰长大,父亲曾加入波兰陆军并参战,之后他逃到西部,加入了英国指挥下的波兰部队。战后我在爱丁堡出生,随后父母就远渡重洋来到美国,以政治难民的身份开始了新生活,所以我从小就是美国籍,而不是波兰籍。

作为一名外国记者,我曾两次到过德国,第一次是冷战结束前最后几年中的波恩之行,第二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去柏林。我常常写到关于德国人如何对待纳粹历史遗产的问题,但我必须承认我对在那个戏剧性的时代在柏林工作的美国人知之甚少。当然也有例外,我和我的同事都认识威廉夏勒,他是《第三帝国的兴亡》的作者。德国统一后,阿德隆饭店经过重建后再次开业,夏勒、多萝西汤普森以及其他明星记者们经常来此小聚。但我很少探究他们的个人历史。

后来我为了写这本书去和他们接触,才发现他们的故事里饱含丰厚的脉络,不仅让我了解到那个动荡时代里、在漩涡中心的德国工作和旅行的真实景况,也让我得以用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看待那些历史事件。通过他们的故事,我觉得自己以一种少见的、强烈而直接的方式重新经历了那个分崩离析的时代。只要有可能,我希望尽量和读者分享这些第一手资料,分享这些受访者的视角——不论是回忆录、笔记、信件,还是那零星几位尚在人世的目击者的采访记录。

书里有些故事原先发表过,不过早已被遗忘;有些没发表的手稿和信件存在各地的档案室和图书馆里;还有一些保管在作者的子女手中。拿年轻的外交官雅各布比姆来说,他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任职于美国驻柏林大使馆,他的儿子亚历克斯是我在莫斯科时认识的朋友,我们那会儿都是驻俄记者,他向我提供了一份他父亲尚未出版的手稿的副本。而书中很多关于在德生活的精彩描述则来自凯瑟琳(凯)史密斯的私人手稿,她的丈夫杜鲁门史密斯上尉是第一位会见希特勒的美国官员,那时他还只是一名年轻的武官。

有一点我们要记住,这段历史中的各位见证人在当时并不知道这些事件会将德国导向何方。确切来说,制定犹太人大屠杀详尽计划的万湖会议远在1942年1月20日才召开;德国陆军才刚刚开始在东线战场遭遇第一次严重溃败;而此时由于珍珠港事件爆发和希特勒对美宣战,遗留在德国的美国人正在大批撤出。当然,美国人有大量机会目睹或耳闻纳粹政权对犹太人以及任何所谓敌对分子的大肆迫害,他们亲历了“二战”初期希特勒的节节胜利,也读到过有关大屠杀的早期报道。其中不少美国人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远见,也有一些人畏缩不前,转移视线,个别人甚至公开倒戈,与纳粹为伍。

本书主要关注的是“二战”和大屠杀前夕在德的美国人这一特殊群体的视角和经历。作为记者,我有幸参与报道了近代的几个大事件,例如苏联解体和中欧剧变,我明白要在一段颠簸的历史时期厘清风云变幻,并就置身其中的人们该如何行动提出正确的道德指引,有多么困难。即便身处风暴中心,你还是可以继续惯常的生活,只是时不时地需要自欺欺人,尽管种种畸形、荒谬和不公正的事儿都一眼可辨。

我不会急着给这些在希特勒的土地上生活的美国人下任何定论,我的重点是在讲述他们的故事,假如有可能,我想让这些故事自己来说话。对这群美国人的历史评价,他们的是与非,他们的道德罗盘是完全精准还是彻底失衡,都应该从他们的自身经历出发,而不是由我们凭事后聪明妄下结论。

本月1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到访俄罗斯索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普京在总统官邸门前迎接默克尔时,向她送了一束鲜花。

这一举动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德国媒体《报》却认为,这是对默克尔的侮辱。

默克尔到来,普京上前迎接,并送上了一束鲜花。

▲普京送默克尔一束鲜花。

就这一举动,德国《报》记者发表了题为“普京给默克尔的鲜花是侮辱”的文章,认为普京此举包含着“隐藏信息”。文章称,在严肃的政治场合,政治家们应该互相握手,而不是送花。普京送花是向默克尔发出一个信号,他是男人,而默克尔是女人,“此举看似礼貌,实则是侮辱。”

文章一出,立刻在推特上引发了网友的围观。

“这有什么奇怪的?绅士总是带着鲜花。”——亚历山德拉·科金娜

“为什么普京献花是对默克尔的侮辱?因为《报》的主编是恐俄分子吧。”

俄媒:若献花是侮辱 则普京是惯犯

俄罗斯媒体《今日俄罗斯》网站发表了文章,配上了普京多次向外国***献花的照片,并嘲讽《报》说,如果普京献花是对默克尔的侮辱,那么普京就是惯犯了。

21日,普京与印度总理莫迪会面,俄记者斯米尔诺夫在社交网站上发文说,“普京没有向莫迪赠送鲜花,但两人拥抱了,可能也会让《报》感到震惊。”

俄总统发言人:这是有风度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反驳称,“在俄罗斯,向女性献花是绝对正常的现象,普京总统只是遵循了一项传统,很有风度。赠送鲜花是尊敬的标志,被解释为侮辱是作者没有审美的表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140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0
下一篇2023-07-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