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
灵台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远古即有先民生息,商周之际建立古密须国、密国,史有文王伐密筑灵台的记载。灵台因此得名,有上千年的历史。灵台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晋代名医皇甫谧,曾开中国针灸医学的先河,以医学宝典《针灸甲乙经》而蜚声古今中外,唐代名臣牛弘、博学多闻、贯通古今,官居吏部尚书。名相牛僧孺,为官清正,著作等身,其《玄怪录》在古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
自然地理
灵台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南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890~1520米之间,地处东经107°00′~107°57′,北纬34°54′~35°14′。年平均气温86℃,最高气温358℃,最低气温-232℃。年平均降水量6544mm,降雨分布不均匀,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55%。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453小时,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2804℃,全年无霜期159天。境内有一塬(什字塬)一山(南部山区)两道川(达溪河、黑河川区),全境东西长78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2038平方公里,属黄土高原沟壑区。东南与陕西长武、彬县、麟游、千阳、陇县接壤,西北与本省崇信、泾川县毗邻。
政区概况
全县辖5镇8乡1个街道办事处:中台镇、邵寨镇、独店镇、什字镇、朝那镇、新开乡、西屯乡、上良乡、梁原乡、龙门乡、星火乡、百里乡、蒲窝乡;国营万宝川农场。2个居委会184个行政村,1429个村民小组。全县总户数61825户,总人口23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230人;民族以汉族居多,占967%,少数民族有回、藏、满、苗、蒙古族等占33%。
历史沿革
灵台历史悠久,远在商周时期就先后建有密须国、密国。秦代置鹑觚、阴密二县。东汉后期设三水县。东晋南北朝,曾先后设立过鹑阴、朝那、安武等县。隋大业元年(公元六○五年),分鹑觚置灵台县,取文王伐密筑“灵台”之意,灵台县名始见于史册,距今一千三百七十多年。同年西部始置良原县,鹑觚、良原、朝那三县均属安定郡。隋大业二年废灵台、阴密入鹑觚,唐武德元年复置灵台县,属麟州,贞观元年废麟州,省灵台入麟游,天宝元年改鹑觚及析麟游为灵台县。元至七年,省灵台入泾川,十一年复置,以良原县省入。清康熙六年分陕西置甘肃省,灵台县遂入甘肃。民国元年灵台属泾原道,民国十六年废道,灵台县直隶甘肃省。民国二十五年,原泾原道划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灵台县属之。一九四九年七月二十四日,灵台县全境解放,成立灵台县人民政府。一九五八年十月撤销灵台县并入泾川县。一九六一年十二月恢复灵台县至今。
优势资源
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身条件看,主要有五大优势:一是广阔的土地资源优势。县内土地面积大,特别是可供投资开发的土地资源丰富。加之山、川、塬兼有的地貌特点,独特的纬度、海拔和气候,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为我们大规模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自然条件。二是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县域内物种丰富,动、植物资源品种繁多,土特产尤为著名,“中华甲鱼”、“牛心杏”等地方特产和冬花、甘草等中药材远近闻名。农业生产初步形成了草畜、林果、药材三大主柱产业。三是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我县历史悠久,境内文化遗址遍布,人文景观荟萃,是世界针灸鼻祖皇甫谧的故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四是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全县农村现有63670多名劳动力,大多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能力较强,为今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保障。五是丰富煤炭、油气资源。已初步探明,南部山区煤炭储量在10亿吨以上,油气资源正在勘探之中。
综合实力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12688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672万元,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19701万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52514万元,增长16%。
历史渊源
灵台县古属雍州。商周时为密须国和密国属地。秦始皇二十七年置鹑觚县,属北地郡。汉武帝元鼎三年,置阴密县,属安定郡。东汉废阴密,鹑觚改属安定郡。顺帝永建四年于今梁原境内侨置三水县。献帝兴平元年鹑觚县改属新平郡。三国魏复置阴密县,属安定郡。十六国后赵石虎建武十年,于鹑觚县置赵平郡,并领鹑觚县。十六国前秦鹑觚、阴密俱属安定郡。北魏太武帝神三年,鹑觚属泾州赵平郡。西魏文帝大统元年,自原州百泉徙朝那县治于今灵台县朝那镇,后置安武郡,析置安武县。大统中期鹑觚县治自故城移至今所。废帝元年阴密改属平凉郡,北周废阴密县。隋开皇三年废安武郡及安武县入朝那县。炀帝大业元年,分安定、鹑觚二县之地置良原县,分鹑觚置灵台县,唐义宁二年,废朝那县,又以安定郡之鹑觚县析置灵台县。唐太宗贞观元年省灵台入麟游县,鹑觚改属泾州。玄宗天宝元年,改鹑觚为灵台县。宋真宗咸平四年,灵台、良原县改属秦凤路。元初,灵台、良原县属泾州;世祖至元七年,灵台县并入泾川县;清顺治九年,灵台县改属平凉府;乾隆四十二年复属直隶泾州。民国初,二十四年隶属甘肃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灵台县隶属甘肃省平凉地区。1958年底,撤销灵台县置,并入泾川县。1962年1月复置灵台县至今。
古迹文物
灵台县地处泾河渭河之间,达溪河横贯全境,良田沃土遍及山川。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文明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中华民族发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丝绸之路的支道之一。境内富有大量古遗址和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旧石器晚期,早到仰韶、齐家文化,历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下迄民国,各时代精品文物荟萃,尤其商周青铜器载誉陇上。已发现古遗址240多处,古墓葬30多处,古城址6处,古生物化石点18处,已发掘出土各种文物近万件(馆藏国家一级文物44件,二级文物441件,三级文物1166件),经推荐报批,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3处,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27处。近年来,配合国家、省、市发掘调展文物近3000余件。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的灵台,原始先民的居住遗址380处,位于中台镇许家沟村的西山遗址,梁原乡横渠地的西堡子山遗址和杜家沟村的阳面岭遗址,什字镇草脉村的草脉殿遗址,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丰富的仰韶、齐家文化陶器、磨制石器、骨器等遗物遗迹表明,早在五千年前灵台的先民已迈进了人类文明。在商周,灵台曾建立过密须国。境内与新石器时期并存的周文化遗址近200处,分布于邵寨、独店、西屯、什字、上良、朝那、梁原、百里、中台、新开13个乡(镇)。西周初期至中叶的共王时期,灵台为姬姓封侯国“密国”,这一时期,灵台东近京地,西拒大戎,既有朝臣采邑,亦是军事要塞。因此,这一时期灵台青铜文化名噪陇上,堪称文物精华。什字境内周文化堆积,遗存40余处,姚家沟出土的乖叔鼎、西屯白草坡_伯、“ 爰伯”墓地所出土的青铜器以及桥子、庙头湾出土的玉器及其墓葬品,均见西周早期文化特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科学和学术研究价值。大量遗址遗物表明,达溪河下游以支流蒲河为中心分布——西山遗址群,在达溪河中上游的狭长川道,以密都百里为辐射区的庞大西周遗址群,其中新集西周墓群中的并伯,据专家考证,为一尊并姓的西周军事长官,系殷纣时比干族属,其发现,对西周早期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古墓葬
东周时期的秦国,能在弱肉强食中立于不败之地,且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与秦文化的先进水平是不可分割的,1974年发现的梁原景家庄春秋早期秦墓及出土的文物可见一斑。其次,还有景村砖瓦厂西周墓群出土的铜、陶、蚌器、青铜礼器,新开吴家湾唐墓及其出土文物陶武士俑、马俑、景村古墓群及其出土文物青铜礼器、告王河古墓群出土文物陶器、孙家坡下河古墓群出土文物铁剑、铁釜等,其古墓群内涵丰富,历史跨度从战国、秦到秦汉、唐、宋各代。
馆藏文物
博物馆文物藏量6573件,其中国家一级品44件,二级品441件,典型器物有铜鬲、四孔一穿铜刀、蚌壳嵌件、重室陶仓。鎏金铜卧鹿镇、簋、鼎等,均为国家一、二级品。秦汉时期,是中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交融汇通,汉文化发展成熟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灵台文物颇丰,其中,外文铅饼专家确认汉代波斯货币,其发现再现当时灵台作为丝绸之路北道重要支道的繁荣,反映为晋至汤,中国佛教铜、石造像及隋唐佛教文物数十件,举其要,有纪年观音铜造像、鎏金铜造像;中国瓷器起源很早,而以宋瓷为最,乃百里宋金瓷器窑藏出土的耀州窑和定窑瓷器精品。
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蕴藏丰富,人文景观荟萃,人民自古就有崇文尚武之传统。新中国建立后,百废俱兴,各级党政组织重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自1995年来,先后投资1千多万元,在县城新建荆山公园和东和阳门、牌坊门、古灵台周苑门和荆山之巅北城门和民俗展馆,以及“朝晖”、“夕照”、“灵沼”、“灵囿”,等新景观,辅之以博物馆、文化馆、文庙、形成5处古建筑群,城外延伸隐形山志公祠、离山牛僧孺祠及虎山药王洞,“一城两园三门四线八景区”的旅游基地初具规模。
古灵台
素有“陇上明珠”之称的古灵台,位于县城中心,坐落在文化馆院内。其名取文王伐密筑台典礼之意,而以 “灵台”为县名,始于隋大业元年。“灵台”历经沧桑,至晚清,因遭兵燹,仅存残垣。民国23年(公元1934年),县长张东野主持修复“灵台”,并柬请中央及各地党政要人林森、孙科、李宗仁、杨虎城、傅作义、朱绍良等题词勒碑,使之拥有大观气象,至新中国成立后仍见古迹风貌。1966年,“灵台”被视为“四旧”拆除。八十年代,中共灵台县委、灵台县人民政府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全县人民精神,在原址兴工修建“灵台”,1985年12月竣工落成。台通高36米,基围96米,上建楼亭,内奉文王塑像,外嵌林森等人原题碑石,千秋古迹重现风姿。灵台县以有“灵台”而得名且闻名。
碑林
“灵台”两侧建有靠山亭两层,并牌坊门一座,历经设计、施工、镌石、镶嵌、彩绘,形成以灵台为主体,辅道两侧,台、亭、廊、坊谐对,上下左右贯通,脊兽明柱,要人名家碑碣荟萃的游览名胜。碑林总面积548平方米,镶石碑200余方,有领袖人物书选,各级党政领导题词,当代名家墨宝,历代名碑复制,民国政要旧碑,零碎碣碑荟萃。
文庙
位于县城一中院内,初建于明洪武年间。1987年维修,保存了原有风貌,横排7间。纵深5间,檐角四挑,斗横繁复。院内有古柏4棵,为唐代所植。其中1棵在主干分枝上自生桑树一棵,本固枝荣,别具风采,俗称“柏抱桑”。1981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疙瘩庙
在县东20华里外的新开乡寨坡村,山包突兀而起,酷似疙瘩,院周树木葱茏,院内庙字甚多,此山寺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其中有观音殿一座,系明嘉靖元年(1506年)所建,檐栋间所绘图案,亦系明代风格。院内一棵木瓜树依房而生,直径尺余,古朴苍然,其龄几百年,躯干老态龙钟,树顶枝叶茂盛,自一瓦室出。据证比疙瘩庙还早。1983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距此不远处有蛟城庙一座,庙内有千佛碑彩塑神像数尊,明代殿堂一座。
皇甫谧陵墓
坐落在县城东北15华里的独店镇张鳌坡村,1963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甫谧中年后,患风痹症,遂潜心钻研针灸医术,试治自身,十余载不已,民亲身体会完善了针灸经验,撰成举世闻名的《针灸甲乙经》,流传于世,对针灸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此著被国际针灸学会列为基础教材,皇甫谧也被拥为世界文化名人,针灸医学的鼻祖。皇甫谧生于朝那三里,故于独店张鳌坡,其陵墓于196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1985年以来,省、市、县各级政府共同维修墓葬,建成陵园。如今,重新修葺扩建的皇甫谧陵园占地400平方米,陵园以皇甫谧墓冢为中心,混凝土砌级,冢前树立“皇甫谧陵园”字样的墓碑。
牛弘墓
位于新开乡牛村。牛弘历阅西魏、北齐、北周、隋四朝,隋时任秘书监、吏部尚书等职。曾应召删修刑律,撰《大业律》18篇500条,并参与修定音律,正定新乐。
牛僧孺墓
位于新开乡牛村。牛僧孺,字思黯,唐代宰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公元779年,卒于公元847年,经唐德宗至宣宗八代,幼年丧父,机敏博学,及第进士。穆宗时任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文宗时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此两任宰相前后,曾为首与李德裕派形成长期“牛李党争”,声誉大兴。牛僧孺生于灵台新开,殁后葬于老乡牛村,现存陵尚在,晚年生活的离山寺洼遗址被民国年间列为灵台八景之一,即“别墅烟云”。
历史名人
灵台历史久远,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英才辈出,晋代针灸鼻祖皇甫谧,研精覃思,所著《针灸甲乙经》,声名远播国内外;唐朝著名宰相牛僧孺,彪炳史册,所著《玄怪录》开创我国传奇小说之先河;隋代牛弘会写了光照千秋的不朽乐章;唐时皇甫松、牛峤的诗文在我国诗歌史上享有声誉;素有:“天下春秋第一人”的明代杨重以其优秀的作品流芳百世。
皇甫规(公元104~174年),安定朝那(今灵台人),世代武官之后,喜读好文,有著述二十余篇。历任太山太守,度辽将军,永康元年拜为尚书,后迁弘农太守,护羌校尉,终年71岁。一生为人正直,是非分明,尽力国事,不计私利,在朝野享誉很高。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幼名静,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甘肃朝那)人,东汉太尉皇甫嵩之曾孙,我国十大名医之一。历经东汉、魏、晋三朝。幼年丧母,境遇艰难。成年后,奋志于学,博通典籍,文史著述多,屡诏不仕,专以著述为务,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在文、史、医、哲诸领域均有建树,著述颇丰。尤以《针灸甲乙经》享誉海内外被国际针灸学会列为必读书目之一,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牛 弘(公元545~610年)。安定鹑觚(今灵台人)好学博文,曾为隋纳言上士,专掌文翰,后升为威烈将军,员外散骑侍郎,袭封“临泾公”,宣政元年,升任内士下大夫,进位使持节,大将军、仪同三司。隋朝先后授官秘书监、礼部和吏部尚书。享年66岁。一生为抢救历史典籍、制礼作乐、完善刑律贡献甚巨。
牛僧孺(公元779~847年),字思黯,安定鹑觚(甘肃灵台)人,一生历经中唐德、顺、宪、穆、敬、文、武、宣宗八朝皇帝,官至宰相,居官清正,刚直敢言,为首与李德裕派形成长期“牛李党争”,声誉大兴。一生酷好文学,仕宦期间,好交名人文士,颇嗜“传奇志怪”,所著《玄怪录》造传奇之文,荟萃为一集,其中80余篇保留至今。这些志怪作品,继承发扬了汉魏六朝以来志怪艺文的特长,对唐以后小说创作有较深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皇甫松 唐代诗人,陆州人,唐工部郎中皇甫 之子。他的诗歌大多反映田园、渔村的风情,纯朴、真实感人。传说他死后葬于灵台西屯塬上,其弟皇甫竹,也是诗人,死后同兄并葬一个墓地。其墓俗称“双堠子”。
杨 重 明代灵台上良人,进士,官至翰林修撰,任为肃政大夫,汉南道监察御史。曾与南京才子比诗文,倒背《春秋》一字不差,令人折服,号称“天下春秋第一人”。
张文明(~1930年),山东省临清市人,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1930年9月4日,奉命署理灵台县县长。到任后,遍观人民饥困、灾荒及土匪侵扰,采取了减轻财税负担,组织地方武装自卫,安定社会秩序,兴教助农,救治饥馑,民深感戴。时中央军驻陇东十三师旅旅长杨抱诚强行摊派灵台额外服装费银币一万元,几经上下周旋,张断然拒绝,至10月11日晚,驻军施行暴力对其吊拷毒打,张公虽遍体鳞伤,仍怒叱咤,次日凌晨,被绑架,诈称解平凉,至东门外,惨遭枪杀。人民自发制棺木,收遗体,设灵于东岳庙中,民间致丧吊唁者络绎不绝。次年春,其子扶柩还乡,人民集资相助,后县长张东野树立“为民流血之碑”以彰功勋,永怀纪念。张公被害后不久,杨抱诚亦死,当时盛传“杨贼杀害张县长后,每一合眼便见张公执杖追打,夺了他的贼命。”这自然是人民口诛心伐杨贼的一种表现形式。
杨子恒(1898~1961年),灵台县上良杨家庄人,名渠统以字引。民国陆军将领,历任排、连、营、旅长,陇东绥靖司令、军长。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甘肃省政府委员、交通厅长,民盟甘肃支部委员,民盟西北总支委员、中央委员,甘肃省第一届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全国赴朝鲜慰问团二分团副团长,1954年当选甘肃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对修复灵台、兴办地方文化事业颇有贡献。
高永祥(1915~1945年),灵台县星火王家庄村人,原名高苍贵。自幼聪慧精敏,少怀壮志,抱负远大,1931年背瞒父兄投奔国民军,1932年随部于宁都其一,后即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队伍中,英勇有为,身经百战,多次荣立战功,受到嘉奖。历任连、营长,绥晋军三十六团团长职务,1945年牺牲于神池,时年31岁,遗体安葬于华北军区石家庄烈士陵园。
灵台民俗
灵台县民风淳朴,自古崇尚礼仪,素有热情好客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也极为丰厚,独特的有民间戏剧:木偶戏,制作精美、初具规模的民间工艺品:宫灯、剪纸、根雕、泥塑、刺绣、香包、麦秆画、皮影,还有灵台碑林、民间社火等;木偶戏参加省上汇演,剪纸、香包、泥塑获甘肃省民间艺术节艺术品展览二等奖。
灵台宫灯
灵台宫灯起源于明代,初流传民间富豪人家,正月元宵节悬挂于大门楼厅。宫灯起初由民间艺人制作,造型比较单一,明清后,民间艺人不断探索改进,造型也独具特色。主架结构除木材外,出现了用竹子熏烤成多种动物形状,如十二生肖宫灯,在民进盛行。解放后,随着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以铁丝为主要制作材料,工艺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周边地区开始流传。灵台宫灯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远销省内外,很受欢迎。中台镇康家沟宋效斌、新开乡张积灵、左相、张培育制作的宫灯造型精美,内涵丰富,观赏性强,名扬省内外。
灵台香包
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美称的灵台县,其香包刺绣名噪陇上,源远流长。灵台香包,古称香囊,其意蕴,如什字塬黄土般身后,其源流,同端阳节一样悠长。小小香包,寄托着灵台人民心灵深处的美好夙愿:为老人求寿、男女求婚、儿女求福、家庭求吉、旅途求顺、病者求愈、五谷求丰、生意求利,无不赋予以展现生命、活力,表达思想、信仰,揭示人性、欲望的民俗文化内涵,更具率真而拙巧,古朴而传神,原始而有崭新的“陇绣”艺术特色。近年来,灵台香包走入市场,以其独具魅力的观赏装饰价值和民间工艺美术价值赢得声誉,销往西安、宝鸡、兰州各地,独店、中台、新开三乡镇产销初具规模。
灵台剪纸
剪纸,是灵台县民间传统艺术,根植乡里,历史悠久,年节庆典,婚丧嫁娶,生日祝寿,刺绣花样无不即兴而做,民间十分普及。其造型生动、掘朴,灵活、夸张,情趣四溢,内容丰富,人物、花卉、飞禽、走兽、世象万物不一而足,充分显示出灵台人民的智慧、情怀和精神风貌,具有很高的欣赏、装饰与收藏价值。新开乡寨坡村已故83岁老人李爱英,人称“一剪花”,生前授徒甚众,李派剪纸名扬县内。
灵台泥塑
灵台泥塑历史悠久,源于民间陶艺流行乡村农舍,初为玩具,后赋以祈祥,艺人代为传承,至今形成具有关中风格的工艺模式。制作中采用灵台“板板土”,经过砸泥、制坯、塑型、精抛、酚洗、勾线,妆色等十几道工序,全部手工制作完成。制作的泥塑充分运用夸张造型、线描形体、勾填绘彩等艺术表现手法、熔奇异、热烈、大气、朴拙、有趣于一体,具有较强的视角冲击力和装饰性。彩绘饱和喧嚣,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和西部人粗犷豪爽的性格特点,表达了劳动者的生命内涵与纯朴感。近年来经过抢救、扶持、引导,灵台泥塑代有传人,尤以新开乡左相、张培弦、姚拴玉、独店镇冯兴业的作品精到传神。
灵台皮影
皮影不仅是独特剧种,亦是我国民间工艺之精粹,由于艺术价值、研究价值极高,倍受收藏界青睐。灵台皮影流传久远,演出和制作艺人代代相传;灵台皮影古称“灯影”,以上好牛、驴皮为最佳材质,皮子加工、剪刻造像、着色妆彩工艺考究,手法繁复,流派与特色为“关中道”。灵台独特剧种“灯盏头”即为皮影戏,其已故传人上良乡杨班主即为名盛千、陇、灵、崇地区的皮影制作大家。
灵台麦秆画
灵台麦秆画起源于清代,由乡间农村妇女编织草帽引发。始初,将麦秆用水浸泡,待有柔性,民间妇女可即编成小动物之类的工艺品。此后出现了用麦秆蘸骨胶水粘贴书法对联,悬于中堂,继之,又用麦秆粘贴图案,花、鸟、虫、鱼及人物,染色或烫色,观赏价值极高。一直流传至今,久盛不衰。我县艺人宋效斌、张积灵、左相、杨登华、王怀珍制作的麦秆画融政治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倍受欢迎。
灵台碑林墨迹
《灵台碑林墨迹》成书于二○○二年,本书收编民国时期国民党中央政府、各省军政要员、地方各界名流为重修古灵台落成题赠碑匾共200余幅,墨迹、题词注解与人物简历相辉相映,堪称我国民国时期文化史一大景观之汇编展示,资料价值甚高。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古籍出版社承印,一套三卷,仿线装古版,装饰精美,十分典雅,具有收藏价值。
工业经济
2005年,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全县共完成工业增加值8152万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6%。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较好。原煤生产量20万吨,比上年增长110%;中成药生产166吨,比上年增长38%;化学原料药生产量172吨,比上年增长24%;瓦楞纸生产11660吨,比上年增长432%;机砖生产量2537万块,比上年增长164%。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743万元,比上年增长296%,实现利税10225万元,比上年增长361%。
建筑业生产和效益持续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863万元,比上年增长262%;全县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700万元,实现税金121万元,施工房屋面积289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234万平方米。
交通通讯
2005年,交通运输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年末营运汽车拥有量450辆,其中出租车78辆,完成客运周转量298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货物周转量43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9%。
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406万元,比上年下降201%。年末固定电话总容量达到10769门,移动电话20002部,比上年增长148 %,电话普及率达到1327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799户。
旅游事业健康发展。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5万人,比上年87%,旅游业总收入25万元,比上年增长87%。
科技教育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灵台县位列第368名。
2020年12月22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认定灵台县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6年2月16日,灵台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5年3月10日,灵台县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脱贫攻坚剧《阿坝一家人》由顾其铭执导,蒲巴甲、缪婷茹、容尔甲、杨猛等主演。阿坝一家人剧情以一家汉藏结合的大家庭在四川省阿坝州的悲欢离合为叙事主线,以80后男主杨耀州的心理与事业成长的轨迹,展现藏汉民族同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奔小康的奋斗故事。
阿坝一家人第1集剧情介绍
杨丽州被杨远德安排嫁给李同 杨远德强留杨耀州在阿坝州
2002年,杨耀州带着女友夏柔,跑到阿坝的熊猫野放圈看熊猫,没想到惊吓到了熊猫。杨耀州的大哥是警察杨卫州,他正好抓住了偷看熊猫的杨耀州和夏柔,夏柔不知道情况,本想用杨耀州当警察的大哥说说情,没想到对面站着的就是杨卫州,让她的谎言直接被拆穿了。
因为熊猫没事,杨大嫂检查了之后,帮着杨耀州说了情之后,杨卫州才放过了杨耀州。很快,杨卫州接到了电话,得知熊猫花花的定位很长时间没有动了,他必须马上去看看情况,所以没办法参加妹妹杨丽州的婚礼,只能让杨耀州先去。
杨丽州一直有一个深爱的人,可那个人跑去国外了,父亲杨远德觉得他并不靠谱,所以给杨丽州选了一个自己觉得不错的男生李同。杨远德给杨丽州准备了隆重的藏式婚礼,可杨丽州却在婚礼快开始前,依旧没有下决心要结婚,所以哭着求杨远德不要让她结婚,但杨远德不答应。
在杨远德的劝说下,杨丽州不开心地步入婚礼殿堂,与李同举行藏式婚礼,接受所有人祝福的哈达。杨耀州临时赶来,连哈达也没有带,幸好有好心的哥哥怕杨耀州被骂,把自己的让给杨耀州,让他可以上台献祝福,但杨远德看到回来的杨耀州还是一脸的不高兴。
婚礼仪式后,杨耀州也没有去跟父母打招呼,随便找了一桌坐下吃喜酒,到处介绍自己的女朋友。杨耀州怕见杨远德,怕被杨远德要求留在阿坝工作,杨阿妈俄玛见杨耀州一直不出现,也只能自己去找杨耀州的。杨耀州在跟杨阿妈介绍女朋友的时候,正好碰到了来祝贺的杨大伯,因为杨大伯问起了他大学毕业后的打算,他便把读研出国留学的一大堆计划说出来。
杨大伯去跟杨远德喝酒时,把杨耀州要去读研究生留学的事情说出来,杨远德听了特别的不高兴,直怪杨耀州有事不跟他商量,更怪杨耀州去出国留学。婚礼结束之后,杨远德马上就去找杨耀州问出国的事情,训了一心想着出国,不想回阿坝工作的杨耀州。俄玛给夏柔穿上了藏族服,特意带着她去见杨远德,让他没有时间训杨耀州,杨耀州这才带着夏柔到处去转转。
夏柔看到杨远德一脸的不高兴,担心他们一起出国留学的梦没办法实现,但杨耀州却不担心,他只觉得杨远德是因为他没有事先说不高兴,仍抱着幻想要出国。杨远德看着杨耀州那么得意,越想越不高兴,他不能让杨耀州的想法得逞,所以又把唱歌跳舞跳得正高兴的杨耀州叫回家训话。俄玛一直帮着杨耀州说话,不让杨远德训杨耀州,杨远德只得放话,说明他绝对不会让杨耀州打着读书的旗号跑去国外。
杨耀州带着夏柔去九寨沟游玩,畅想他们读研后出国留学的美梦,杨耀州甚至计划好,要在罗马的许愿池前,向夏柔求婚。与此同时,杨远德则去羌族旅游局开会,讨论阿坝州的脱贫致富的事情。杨远德因为阿坝州需要人才发展经济,又因为他们请不起高材生,所以他必须让马上就大学毕业的杨耀州回阿坝州来工作。
杨远德回到马尔康,就急着找杨耀州回来讨论工作的事情,可偏偏杨耀州去玩了,他只好把杨耀州的人事档案调回阿坝州来。杨耀州在九寨沟玩了之后,本不想再回去,可没想到杨远德发了命令让他回去,而夏柔又要回去照顾生病的夏教授,所以两人只能在九寨沟分别。杨耀州回到马尔康的时候,收到了一个信息,是阿坝人事局的,他这才知道杨远德强行把他的人事档案调回了阿坝州。
杨耀州回家跟杨远德吵了一架,坚持要把人事档案转回学校去,可他这样做会违反西部支援建设条例,他无奈只好把杨卫州叫回家,帮他劝一劝杨远德。杨远德不仅要让杨耀州留在阿坝州,还要让夏柔也一起留下,并把这个作为杨耀州和夏柔的感情考验,让杨耀州很不高兴,所以他声明自己只留在阿坝州工作两人,绝不会把夏柔留下来。
就在陕西省内吧!经济危机爆发了,该省点花。
陕西名胜古迹
西安市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西安碑林 慈恩寺大雁塔 陕西历史博物馆
水陆庵 西安城墙 关中书院 秦始皇陵 杨虎城将军陵园 阿房宫遗址 蔡文姬墓 大明宫遗址
高冠瀑布 华清池 荐福寺小雁塔 蓝田猿人遗址 临潼博物馆 楼观台 南五台 秦王宫
青龙寺 唐代艺术博物馆 西安半坡遗址 西安事变旧址 西周丰镐遗址 兴庆宫公园 终南山 回民小吃街
书院门古文化街 化羊庙 鼓楼 钟楼 翠华山 关中八景 骊山 草堂寺
大清真寺 广仁寺 宝庆寺塔 三阳寺塔 灞桥 城隍庙 华严寺 秦陵蜡像馆
曲江旅游度假区 扁鹊墓 杜公祠 沣西车马坑 汉长安城遗址 鸿门宴遗址 户县农民画展览馆 嘉午台
鲸鱼沟 莲湖公园 汤峪温泉 仙游寺 香积寺 兴教寺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 大兴善寺
八仙庵 寒窑 广新院民族村 朱雀森林公园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 白鹿原 泾渭湿地
铜川市
玉华宫 福地湖 香山寺 药王山 耀州窑遗址 香山 姜女祠 耀州窑博物馆
宝鸡
法门寺 汤峪温泉 钓鱼台 关山草原 太白山森林公园 天台山 炎帝陵 雍城遗址
张载祠 岐山箭括岭 凤翔东湖 红河谷 秦公一号大墓 民俗博物馆 青铜器博物馆 大散关
扶风城隍庙 金台观 九成宫遗址 龙门洞 五丈原风景区 太平寺塔 周公庙 周原遗址
吴山 嘉陵江源头 苏文忠公祠 渭河公园
咸阳市
茂陵景区 乾陵景区 阳陵 昭陵景区 大佛寺 北杜铁塔 开元寺塔 崇文塔
中国大地原点 于右任纪念馆 汉高祖长陵 五陵原 三原城隍庙 咸阳博物馆 咸阳古渡 杨贵妃墓
旬邑泰塔 周陵 彬塔 昭仁寺 后稷教稼台 凤凰台 陕西医史博物馆 爷台山 秦郑国渠遗址 汉甘泉宫遗址
渭南地区
少华山 风陵渡 大禹庙 慧照寺塔 寇准墓 蒙汉合文碑 明潼关城遗址 桥上桥
唐玄宗泰陵 蕴空禅院 潼关 鼓楼 玄武青石殿 毓秀桥 三河湿地 北寺宋塔 三连木牌坊
白居易故里 苍颉庙和墓 杜康泉 岱祠楼 庆安寺塔 李十三墓 张仁愿墓 来化塔
延安市
黄帝陵景区 宝塔山 瓦窑堡革命旧址 延安革命纪念馆 壶口瀑布 “四八”烈士陵园
凤凰山革命旧址 九龙泉 刘志丹烈士陵园 沙地植物园 王家坪革命旧址 王家湾毛主席旧居
杨家岭革命旧址 枣园革命旧址 谢子长陵园 清凉山景区 万花山 富县塔 石宫寺石窟 万凤塔
石宫寺 万佛寺 延安民俗文化村 洛川民俗博物馆 安塞文化文物馆 南泥湾革命旧址 钟山石窟
汉中市
洋县朱鹮保护区 蔡伦墓祠 红寺湖 洞阳宫 定军山 武侯墓 佛坪自然保护区 天台山
张岩沟风景区 王富沟溶洞群 江神庙 古汉台 南湖风景区 武侯祠 张良庙 石门
山河堰 勉县温泉 拜将台 褒斜栈道 天台寺 灵崖寺 张骞墓 五门堰
长青自然保护区 午子山 南沙河 李固墓 鸟山 大佛洞 五龙洞森林公园 兴元湖公园
榆林市
统万城 红碱淖风景区 凌霄塔 白城台古城遗址 悬空寺石窟 易马城遗址 榆林城郭 榆阳桥
戴兴寺 古城界古城遗址 归德堡桥 红石峡 新明楼 莲花池公园 盘龙寺 钟楼
金刚寺 开光古城遗址 明长城遗址 秦长城遗址 二郎山 扶苏墓 蒙古木华黎王墓
青云寺 双山堡遗址 万佛楼 西夏罗兀城遗址 镇北台 毛乌素沙漠 佳县白云观 李自成行宫
商洛地区
二龙山水库 柞水溶洞 丹凤花庙 武关 龙潭瀑布 莲湖公园 丹江漂流 三台叠翠
龙山晓日 熊耳山 商山 秦岭 大云寺 戴云山 贾平凹故居
二郎神庙 四皓古墓 仙娥峰 东龙山遗址 古镇漫川关
安康地区
兴安公园 狮王溶洞 九连洞 南宫山森林公园 八公岩 双龙溶洞群 白云寺 巴山秋池
巴山神田草原 龙王山 牛山 岚河漂流 笔架山 香溪洞景区 奠安塔 天柱山 瀛湖风景区
华山
苍龙岭 长空栈道 西岳庙 华岳仙掌 南峰落雁峰 玉泉院 大高崖瀑布 仰天池 黑龙潭
聚仙坪 迎客松 东道院 镇岳宫 纯阳观 大上方 中峰玉女峰 回心石 千尺幢百尺峡 仙姑观 柏抱槐
下棋亭 金天宫 翠云宫 华陀墓碑 七十二自长廊 希夷祠 藏龙寺 东峰朝阳峰 西峰莲花峰 北峰云台峰
华山日出 苍龙行云 北斗红叶 莲台佛影 燕子衔表 雨雾弧光 云崖神灯 地球阴影 中方仙桥 莲峰雾淞
文庙 三清殿 灵官殿 炼丹炉 群仙观 马仙庙 南天门 金锁关 天台山古庙 华山峪 张超谷 黄甫峪
窟窿岔 瓦门沟 猩猩沟 文仙峪 十八盘 飞龙梯 老君犁沟 放生池 玉泉 玉井 响水瀑 水帘飞瀑
白龙飞瀑 祝寿崖 全真岩 日月岩 罗带石 寿山石 混元石 石仙人 斧劈石 二仙下棋 希夷峡 车箱谷
秦峪 猢狲愁 鹞子翻身 青龙潭
韩城
党家村 司马迁墓祠 文庙 大禹庙 西猴山 普照寺 圆觉寺 龙门古渡
龙门风景区 魏长城 朝阳洞石窟 清水温泉 法王庙 庙后村遗址 七佛洞石窟 合阳黄河湿地
明朝选拨官员的手段是科举,想进朝廷,你就得要考进士。
要当进士,你得先是贡生;要考贡生,你得先是举人。
现在问题来了,乡试不能无限制选拨人才。
因此,在宣德之后的乡试,大都规定了各省的举人名额,每省每科只能选拨那么多个举人。
名额最多的省有这么三个:南直隶、北直隶、江西,然后是浙江和福建。
LZ如果把“江浙一带”等同于南直隶+浙江+江西,那么“江浙一带”的举人就是北直隶(可以理解为现在的河北)的两倍以上。
剩下的不用再解释了吧。
人口:约2312万人
人口密度:113人/km2
灵台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远古即有先民生息,商周之际建立古密须国、密国,史有文王伐密筑灵台的记载。灵台因此得名,有上千年的历史。灵台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晋代名医皇甫谧,曾开中国针灸医学的先河,以医学宝典《针灸甲乙经》而蜚声古今中外,唐代名臣牛弘、博学多闻、贯通古今,官居吏部尚书。名相牛僧孺,为官清正,著作等身,其《玄怪录》在古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
自然地理
灵台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南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890~1520米之间,地处东经107°00′~107°57′,北纬34°54′~35°14′。年平均气温86℃,最高气温358℃,最低气温-232℃。年平均降水量6544mm,降雨分布不均匀,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55%。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453小时,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2804℃,全年无霜期159天。境内有一塬(什字塬)一山(南部山区)两道川(达溪河、黑河川区),全境东西长78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2038平方公里,属黄土高原沟壑区。东南与陕西长武、彬县、麟游、千阳、陇县接壤,西北与本省崇信、泾川县毗邻。
政区概况
全县辖5镇8乡1个街道办事处:中台镇、邵寨镇、独店镇、什字镇、朝那镇、新开乡、西屯乡、上良乡、梁原乡、龙门乡、星火乡、百里乡、蒲窝乡;国营万宝川农场。2个居委会184个行政村,1429个村民小组。全县总户数61825户,总人口23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230人;民族以汉族居多,占967%,少数民族有回、藏、满、苗、蒙古族等占33%。
历史沿革
灵台历史悠久,远在商周时期就先后建有密须国、密国。秦代置鹑觚、阴密二县。东汉后期设三水县。东晋南北朝,曾先后设立过鹑阴、朝那、安武等县。隋大业元年(公元六○五年),分鹑觚置灵台县,取文王伐密筑“灵台”之意,灵台县名始见于史册,距今一千三百七十多年。同年西部始置良原县,鹑觚、良原、朝那三县均属安定郡。隋大业二年废灵台、阴密入鹑觚,唐武德元年复置灵台县,属麟州,贞观元年废麟州,省灵台入麟游,天宝元年改鹑觚及析麟游为灵台县。元至七年,省灵台入泾川,十一年复置,以良原县省入。清康熙六年分陕西置甘肃省,灵台县遂入甘肃。民国元年灵台属泾原道,民国十六年废道,灵台县直隶甘肃省。民国二十五年,原泾原道划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灵台县属之。一九四九年七月二十四日,灵台县全境解放,成立灵台县人民政府。一九五八年十月撤销灵台县并入泾川县。一九六一年十二月恢复灵台县至今。
优势资源
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身条件看,主要有五大优势:一是广阔的土地资源优势。县内土地面积大,特别是可供投资开发的土地资源丰富。加之山、川、塬兼有的地貌特点,独特的纬度、海拔和气候,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为我们大规模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自然条件。二是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县域内物种丰富,动、植物资源品种繁多,土特产尤为著名,“中华甲鱼”、“牛心杏”等地方特产和冬花、甘草等中药材远近闻名。农业生产初步形成了草畜、林果、药材三大主柱产业。三是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我县历史悠久,境内文化遗址遍布,人文景观荟萃,是世界针灸鼻祖皇甫谧的故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四是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全县农村现有63670多名劳动力,大多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能力较强,为今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保障。五是丰富煤炭、油气资源。已初步探明,南部山区煤炭储量在10亿吨以上,油气资源正在勘探之中。
综合实力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12688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672万元,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19701万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52514万元,增长16%。
历史渊源
灵台县古属雍州。商周时为密须国和密国属地。秦始皇二十七年置鹑觚县,属北地郡。汉武帝元鼎三年,置阴密县,属安定郡。东汉废阴密,鹑觚改属安定郡。顺帝永建四年于今梁原境内侨置三水县。献帝兴平元年鹑觚县改属新平郡。三国魏复置阴密县,属安定郡。十六国后赵石虎建武十年,于鹑觚县置赵平郡,并领鹑觚县。十六国前秦鹑觚、阴密俱属安定郡。北魏太武帝神三年,鹑觚属泾州赵平郡。西魏文帝大统元年,自原州百泉徙朝那县治于今灵台县朝那镇,后置安武郡,析置安武县。大统中期鹑觚县治自故城移至今所。废帝元年阴密改属平凉郡,北周废阴密县。隋开皇三年废安武郡及安武县入朝那县。炀帝大业元年,分安定、鹑觚二县之地置良原县,分鹑觚置灵台县,唐义宁二年,废朝那县,又以安定郡之鹑觚县析置灵台县。唐太宗贞观元年省灵台入麟游县,鹑觚改属泾州。玄宗天宝元年,改鹑觚为灵台县。宋真宗咸平四年,灵台、良原县改属秦凤路。元初,灵台、良原县属泾州;世祖至元七年,灵台县并入泾川县;清顺治九年,灵台县改属平凉府;乾隆四十二年复属直隶泾州。民国初,二十四年隶属甘肃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灵台县隶属甘肃省平凉地区。1958年底,撤销灵台县置,并入泾川县。1962年1月复置灵台县至今。
古迹文物
灵台县地处泾河渭河之间,达溪河横贯全境,良田沃土遍及山川。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文明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中华民族发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丝绸之路的支道之一。境内富有大量古遗址和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旧石器晚期,早到仰韶、齐家文化,历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下迄民国,各时代精品文物荟萃,尤其商周青铜器载誉陇上。已发现古遗址240多处,古墓葬30多处,古城址6处,古生物化石点18处,已发掘出土各种文物近万件(馆藏国家一级文物44件,二级文物441件,三级文物1166件),经推荐报批,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3处,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27处。近年来,配合国家、省、市发掘调展文物近3000余件。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的灵台,原始先民的居住遗址380处,位于中台镇许家沟村的西山遗址,梁原乡横渠地的西堡子山遗址和杜家沟村的阳面岭遗址,什字镇草脉村的草脉殿遗址,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丰富的仰韶、齐家文化陶器、磨制石器、骨器等遗物遗迹表明,早在五千年前灵台的先民已迈进了人类文明。在商周,灵台曾建立过密须国。境内与新石器时期并存的周文化遗址近200处,分布于邵寨、独店、西屯、什字、上良、朝那、梁原、百里、中台、新开13个乡(镇)。西周初期至中叶的共王时期,灵台为姬姓封侯国“密国”,这一时期,灵台东近京地,西拒大戎,既有朝臣采邑,亦是军事要塞。因此,这一时期灵台青铜文化名噪陇上,堪称文物精华。什字境内周文化堆积,遗存40余处,姚家沟出土的乖叔鼎、西屯白草坡_伯、“ 爰伯”墓地所出土的青铜器以及桥子、庙头湾出土的玉器及其墓葬品,均见西周早期文化特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科学和学术研究价值。大量遗址遗物表明,达溪河下游以支流蒲河为中心分布——西山遗址群,在达溪河中上游的狭长川道,以密都百里为辐射区的庞大西周遗址群,其中新集西周墓群中的并伯,据专家考证,为一尊并姓的西周军事长官,系殷纣时比干族属,其发现,对西周早期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古墓葬
东周时期的秦国,能在弱肉强食中立于不败之地,且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与秦文化的先进水平是不可分割的,1974年发现的梁原景家庄春秋早期秦墓及出土的文物可见一斑。其次,还有景村砖瓦厂西周墓群出土的铜、陶、蚌器、青铜礼器,新开吴家湾唐墓及其出土文物陶武士俑、马俑、景村古墓群及其出土文物青铜礼器、告王河古墓群出土文物陶器、孙家坡下河古墓群出土文物铁剑、铁釜等,其古墓群内涵丰富,历史跨度从战国、秦到秦汉、唐、宋各代。
馆藏文物
博物馆文物藏量6573件,其中国家一级品44件,二级品441件,典型器物有铜鬲、四孔一穿铜刀、蚌壳嵌件、重室陶仓。鎏金铜卧鹿镇、簋、鼎等,均为国家一、二级品。秦汉时期,是中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交融汇通,汉文化发展成熟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灵台文物颇丰,其中,外文铅饼专家确认汉代波斯货币,其发现再现当时灵台作为丝绸之路北道重要支道的繁荣,反映为晋至汤,中国佛教铜、石造像及隋唐佛教文物数十件,举其要,有纪年观音铜造像、鎏金铜造像;中国瓷器起源很早,而以宋瓷为最,乃百里宋金瓷器窑藏出土的耀州窑和定窑瓷器精品。
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蕴藏丰富,人文景观荟萃,人民自古就有崇文尚武之传统。新中国建立后,百废俱兴,各级党政组织重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自1995年来,先后投资1千多万元,在县城新建荆山公园和东和阳门、牌坊门、古灵台周苑门和荆山之巅北城门和民俗展馆,以及“朝晖”、“夕照”、“灵沼”、“灵囿”,等新景观,辅之以博物馆、文化馆、文庙、形成5处古建筑群,城外延伸隐形山志公祠、离山牛僧孺祠及虎山药王洞,“一城两园三门四线八景区”的旅游基地初具规模。
古灵台
素有“陇上明珠”之称的古灵台,位于县城中心,坐落在文化馆院内。其名取文王伐密筑台典礼之意,而以 “灵台”为县名,始于隋大业元年。“灵台”历经沧桑,至晚清,因遭兵燹,仅存残垣。民国23年(公元1934年),县长张东野主持修复“灵台”,并柬请中央及各地党政要人林森、孙科、李宗仁、杨虎城、傅作义、朱绍良等题词勒碑,使之拥有大观气象,至新中国成立后仍见古迹风貌。1966年,“灵台”被视为“四旧”拆除。八十年代,中共灵台县委、灵台县人民政府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全县人民精神,在原址兴工修建“灵台”,1985年12月竣工落成。台通高36米,基围96米,上建楼亭,内奉文王塑像,外嵌林森等人原题碑石,千秋古迹重现风姿。灵台县以有“灵台”而得名且闻名。
碑林
“灵台”两侧建有靠山亭两层,并牌坊门一座,历经设计、施工、镌石、镶嵌、彩绘,形成以灵台为主体,辅道两侧,台、亭、廊、坊谐对,上下左右贯通,脊兽明柱,要人名家碑碣荟萃的游览名胜。碑林总面积548平方米,镶石碑200余方,有领袖人物书选,各级党政领导题词,当代名家墨宝,历代名碑复制,民国政要旧碑,零碎碣碑荟萃。
文庙
位于县城一中院内,初建于明洪武年间。1987年维修,保存了原有风貌,横排7间。纵深5间,檐角四挑,斗横繁复。院内有古柏4棵,为唐代所植。其中1棵在主干分枝上自生桑树一棵,本固枝荣,别具风采,俗称“柏抱桑”。1981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疙瘩庙
在县东20华里外的新开乡寨坡村,山包突兀而起,酷似疙瘩,院周树木葱茏,院内庙字甚多,此山寺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其中有观音殿一座,系明嘉靖元年(1506年)所建,檐栋间所绘图案,亦系明代风格。院内一棵木瓜树依房而生,直径尺余,古朴苍然,其龄几百年,躯干老态龙钟,树顶枝叶茂盛,自一瓦室出。据证比疙瘩庙还早。1983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距此不远处有蛟城庙一座,庙内有千佛碑彩塑神像数尊,明代殿堂一座。
皇甫谧陵墓
坐落在县城东北15华里的独店镇张鳌坡村,1963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甫谧中年后,患风痹症,遂潜心钻研针灸医术,试治自身,十余载不已,民亲身体会完善了针灸经验,撰成举世闻名的《针灸甲乙经》,流传于世,对针灸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此著被国际针灸学会列为基础教材,皇甫谧也被拥为世界文化名人,针灸医学的鼻祖。皇甫谧生于朝那三里,故于独店张鳌坡,其陵墓于196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1985年以来,省、市、县各级政府共同维修墓葬,建成陵园。如今,重新修葺扩建的皇甫谧陵园占地400平方米,陵园以皇甫谧墓冢为中心,混凝土砌级,冢前树立“皇甫谧陵园”字样的墓碑。
牛弘墓
位于新开乡牛村。牛弘历阅西魏、北齐、北周、隋四朝,隋时任秘书监、吏部尚书等职。曾应召删修刑律,撰《大业律》18篇500条,并参与修定音律,正定新乐。
牛僧孺墓
位于新开乡牛村。牛僧孺,字思黯,唐代宰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公元779年,卒于公元847年,经唐德宗至宣宗八代,幼年丧父,机敏博学,及第进士。穆宗时任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文宗时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此两任宰相前后,曾为首与李德裕派形成长期“牛李党争”,声誉大兴。牛僧孺生于灵台新开,殁后葬于老乡牛村,现存陵尚在,晚年生活的离山寺洼遗址被民国年间列为灵台八景之一,即“别墅烟云”。
历史名人
灵台历史久远,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英才辈出,晋代针灸鼻祖皇甫谧,研精覃思,所著《针灸甲乙经》,声名远播国内外;唐朝著名宰相牛僧孺,彪炳史册,所著《玄怪录》开创我国传奇小说之先河;隋代牛弘会写了光照千秋的不朽乐章;唐时皇甫松、牛峤的诗文在我国诗歌史上享有声誉;素有:“天下春秋第一人”的明代杨重以其优秀的作品流芳百世。
皇甫规(公元104~174年),安定朝那(今灵台人),世代武官之后,喜读好文,有著述二十余篇。历任太山太守,度辽将军,永康元年拜为尚书,后迁弘农太守,护羌校尉,终年71岁。一生为人正直,是非分明,尽力国事,不计私利,在朝野享誉很高。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幼名静,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甘肃朝那)人,东汉太尉皇甫嵩之曾孙,我国十大名医之一。历经东汉、魏、晋三朝。幼年丧母,境遇艰难。成年后,奋志于学,博通典籍,文史著述多,屡诏不仕,专以著述为务,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在文、史、医、哲诸领域均有建树,著述颇丰。尤以《针灸甲乙经》享誉海内外被国际针灸学会列为必读书目之一,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牛 弘(公元545~610年)。安定鹑觚(今灵台人)好学博文,曾为隋纳言上士,专掌文翰,后升为威烈将军,员外散骑侍郎,袭封“临泾公”,宣政元年,升任内士下大夫,进位使持节,大将军、仪同三司。隋朝先后授官秘书监、礼部和吏部尚书。享年66岁。一生为抢救历史典籍、制礼作乐、完善刑律贡献甚巨。
牛僧孺(公元779~847年),字思黯,安定鹑觚(甘肃灵台)人,一生历经中唐德、顺、宪、穆、敬、文、武、宣宗八朝皇帝,官至宰相,居官清正,刚直敢言,为首与李德裕派形成长期“牛李党争”,声誉大兴。一生酷好文学,仕宦期间,好交名人文士,颇嗜“传奇志怪”,所著《玄怪录》造传奇之文,荟萃为一集,其中80余篇保留至今。这些志怪作品,继承发扬了汉魏六朝以来志怪艺文的特长,对唐以后小说创作有较深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皇甫松 唐代诗人,陆州人,唐工部郎中皇甫 之子。他的诗歌大多反映田园、渔村的风情,纯朴、真实感人。传说他死后葬于灵台西屯塬上,其弟皇甫竹,也是诗人,死后同兄并葬一个墓地。其墓俗称“双堠子”。
杨 重 明代灵台上良人,进士,官至翰林修撰,任为肃政大夫,汉南道监察御史。曾与南京才子比诗文,倒背《春秋》一字不差,令人折服,号称“天下春秋第一人”。
张文明(~1930年),山东省临清市人,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1930年9月4日,奉命署理灵台县县长。到任后,遍观人民饥困、灾荒及土匪侵扰,采取了减轻财税负担,组织地方武装自卫,安定社会秩序,兴教助农,救治饥馑,民深感戴。时中央军驻陇东十三师旅旅长杨抱诚强行摊派灵台额外服装费银币一万元,几经上下周旋,张断然拒绝,至10月11日晚,驻军施行暴力对其吊拷毒打,张公虽遍体鳞伤,仍怒叱咤,次日凌晨,被绑架,诈称解平凉,至东门外,惨遭枪杀。人民自发制棺木,收遗体,设灵于东岳庙中,民间致丧吊唁者络绎不绝。次年春,其子扶柩还乡,人民集资相助,后县长张东野树立“为民流血之碑”以彰功勋,永怀纪念。张公被害后不久,杨抱诚亦死,当时盛传“杨贼杀害张县长后,每一合眼便见张公执杖追打,夺了他的贼命。”这自然是人民口诛心伐杨贼的一种表现形式。
杨子恒(1898~1961年),灵台县上良杨家庄人,名渠统以字引。民国陆军将领,历任排、连、营、旅长,陇东绥靖司令、军长。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甘肃省政府委员、交通厅长,民盟甘肃支部委员,民盟西北总支委员、中央委员,甘肃省第一届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全国赴朝鲜慰问团二分团副团长,1954年当选甘肃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对修复灵台、兴办地方文化事业颇有贡献。
高永祥(1915~1945年),灵台县星火王家庄村人,原名高苍贵。自幼聪慧精敏,少怀壮志,抱负远大,1931年背瞒父兄投奔国民军,1932年随部于宁都其一,后即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队伍中,英勇有为,身经百战,多次荣立战功,受到嘉奖。历任连、营长,绥晋军三十六团团长职务,1945年牺牲于神池,时年31岁,遗体安葬于华北军区石家庄烈士陵园。
灵台民俗
灵台县民风淳朴,自古崇尚礼仪,素有热情好客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也极为丰厚,独特的有民间戏剧:木偶戏,制作精美、初具规模的民间工艺品:宫灯、剪纸、根雕、泥塑、刺绣、香包、麦秆画、皮影,还有灵台碑林、民间社火等;木偶戏参加省上汇演,剪纸、香包、泥塑获甘肃省民间艺术节艺术品展览二等奖。
灵台宫灯
灵台宫灯起源于明代,初流传民间富豪人家,正月元宵节悬挂于大门楼厅。宫灯起初由民间艺人制作,造型比较单一,明清后,民间艺人不断探索改进,造型也独具特色。主架结构除木材外,出现了用竹子熏烤成多种动物形状,如十二生肖宫灯,在民进盛行。解放后,随着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以铁丝为主要制作材料,工艺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周边地区开始流传。灵台宫灯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远销省内外,很受欢迎。中台镇康家沟宋效斌、新开乡张积灵、左相、张培育制作的宫灯造型精美,内涵丰富,观赏性强,名扬省内外。
灵台香包
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美称的灵台县,其香包刺绣名噪陇上,源远流长。灵台香包,古称香囊,其意蕴,如什字塬黄土般身后,其源流,同端阳节一样悠长。小小香包,寄托着灵台人民心灵深处的美好夙愿:为老人求寿、男女求婚、儿女求福、家庭求吉、旅途求顺、病者求愈、五谷求丰、生意求利,无不赋予以展现生命、活力,表达思想、信仰,揭示人性、欲望的民俗文化内涵,更具率真而拙巧,古朴而传神,原始而有崭新的“陇绣”艺术特色。近年来,灵台香包走入市场,以其独具魅力的观赏装饰价值和民间工艺美术价值赢得声誉,销往西安、宝鸡、兰州各地,独店、中台、新开三乡镇产销初具规模。
灵台剪纸
剪纸,是灵台县民间传统艺术,根植乡里,历史悠久,年节庆典,婚丧嫁娶,生日祝寿,刺绣花样无不即兴而做,民间十分普及。其造型生动、掘朴,灵活、夸张,情趣四溢,内容丰富,人物、花卉、飞禽、走兽、世象万物不一而足,充分显示出灵台人民的智慧、情怀和精神风貌,具有很高的欣赏、装饰与收藏价值。新开乡寨坡村已故83岁老人李爱英,人称“一剪花”,生前授徒甚众,李派剪纸名扬县内。
灵台泥塑
灵台泥塑历史悠久,源于民间陶艺流行乡村农舍,初为玩具,后赋以祈祥,艺人代为传承,至今形成具有关中风格的工艺模式。制作中采用灵台“板板土”,经过砸泥、制坯、塑型、精抛、酚洗、勾线,妆色等十几道工序,全部手工制作完成。制作的泥塑充分运用夸张造型、线描形体、勾填绘彩等艺术表现手法、熔奇异、热烈、大气、朴拙、有趣于一体,具有较强的视角冲击力和装饰性。彩绘饱和喧嚣,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和西部人粗犷豪爽的性格特点,表达了劳动者的生命内涵与纯朴感。近年来经过抢救、扶持、引导,灵台泥塑代有传人,尤以新开乡左相、张培弦、姚拴玉、独店镇冯兴业的作品精到传神。
灵台皮影
皮影不仅是独特剧种,亦是我国民间工艺之精粹,由于艺术价值、研究价值极高,倍受收藏界青睐。灵台皮影流传久远,演出和制作艺人代代相传;灵台皮影古称“灯影”,以上好牛、驴皮为最佳材质,皮子加工、剪刻造像、着色妆彩工艺考究,手法繁复,流派与特色为“关中道”。灵台独特剧种“灯盏头”即为皮影戏,其已故传人上良乡杨班主即为名盛千、陇、灵、崇地区的皮影制作大家。
灵台麦秆画
灵台麦秆画起源于清代,由乡间农村妇女编织草帽引发。始初,将麦秆用水浸泡,待有柔性,民间妇女可即编成小动物之类的工艺品。此后出现了用麦秆蘸骨胶水粘贴书法对联,悬于中堂,继之,又用麦秆粘贴图案,花、鸟、虫、鱼及人物,染色或烫色,观赏价值极高。一直流传至今,久盛不衰。我县艺人宋效斌、张积灵、左相、杨登华、王怀珍制作的麦秆画融政治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倍受欢迎。
灵台碑林墨迹
《灵台碑林墨迹》成书于二○○二年,本书收编民国时期国民党中央政府、各省军政要员、地方各界名流为重修古灵台落成题赠碑匾共200余幅,墨迹、题词注解与人物简历相辉相映,堪称我国民国时期文化史一大景观之汇编展示,资料价值甚高。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古籍出版社承印,一套三卷,仿线装古版,装饰精美,十分典雅,具有收藏价值。
工业经济
2005年,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全县共完成工业增加值8152万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6%。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较好。原煤生产量20万吨,比上年增长110%;中成药生产166吨,比上年增长38%;化学原料药生产量172吨,比上年增长24%;瓦楞纸生产11660吨,比上年增长432%;机砖生产量2537万块,比上年增长164%。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743万元,比上年增长296%,实现利税10225万元,比上年增长361%。
建筑业生产和效益持续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863万元,比上年增长262%;全县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700万元,实现税金121万元,施工房屋面积289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234万平方米。
交通通讯
2005年,交通运输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年末营运汽车拥有量450辆,其中出租车78辆,完成客运周转量298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货物周转量43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9%。
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406万元,比上年下降201%。年末固定电话总容量达到10769门,移动电话20002部,比上年增长148 %,电话普及率达到1327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799户。
旅游事业健康发展。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5万人,比上年87%,旅游业总收入25万元,比上年增长87%。
科技教育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灵台县位列第368名。
2020年12月22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认定灵台县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6年2月16日,灵台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5年3月10日,灵台县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