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吉祥天女咒》能除贫穷及一切不祥,速获一切丰乐吉祥,婚姻所有愿求,皆得圆满。此经文主要是求某事获得吉祥,但是念诵者必须要有功德积累才能获得吉祥和大吉祥,没有功德做基础则不灵验。
需要时,每天念二十一遍、二十七遍或四十九遍,白天晚上都可念。
念《大吉祥天女咒》之前可以祈求“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我XXX(您的名字)某事吉祥顺利”。
此咒还可以用来求姻缘,念之前可以祈求“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我XXX(您的名字),帮助我找到一段善缘,感情圆满”。
2、《准提神咒》是请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帮助我们达成自己愿望、心想事成。其中的一种功能适合:求事业有成、婚姻圆满、学业顺畅。对年轻人找工作,找对象,学业,事业等都有大的帮助,但是,必须是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做某一件事。
每天念二十一遍、二十七遍或四十九遍。白天晚上都可念。
念《准提神咒》之前可以祈求“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我XXX(您的名字)心想事成,事业成功,或者一件祈求的合理事物”。
以上四部经文是基础功课,以下经文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定夺来念诵的。一般经文数量在二十一、二十七或四十九遍。
3、《解结咒》是请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帮助我们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冤结。其中的一种功能适合:恋人误会、夫妻不和、父子母子不睦、同事纠葛、老板职员对立、前世孽障。
需要时,每天念二十一遍、二十七遍或四十九遍,白天晚上都可念。
念《解结咒》之前可以祈求:“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我XXX(您的名字)与YYY(可以是您亲人的名字或朋友的名字或同事的名字),化解冤结”。
这三种经文可以每日念诵,可以用来祈求婚姻相关的愿望。但是每日最好配合《大悲咒》、《心经》念诵,会更好(如大悲咒三遍、心经三遍)。(具体的可以关注微信号“白话佛法”,里面有《念诵经文注意事项及简介》里面有详细的介绍哟)。
祝您学佛精进,合十!
以下是使用佛法化解婚姻危机的方法:
一、道歉忏悔
洗干净双手,屋子收拾干净,把老公或者老婆的照片放在前面,对着照片磕头跪拜,并且说:“老公或者破(或者加上名字)!对不起,我对我前世前前世给你和你家人造成的伤害向你道歉,希望你能原谅我,以前的恩恩怨怨到此结束,我们以后好好过日子。”(总之,这一类的话,自己可以用自己的“大白话”来表达,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主要是忏悔、向对方道歉、感恩,也可以说些爱他之类的话。)
二、祈请菩萨加持
“南无观世音菩萨!(三称)弟子至诚祈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加持我老公与我恩恩爱爱过日子,不要再争吵,不要再相互伤害,请菩萨保佑我们和和睦睦,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弟子给您磕头了。” (一边礼拜一边祈祷,每天至少数分钟,多多益善。);同时,想要更得佛菩萨加持,可以再佩戴佛菩萨吉祥物在身,这建议到无相铜炉官网一对一定佛菩萨吉祥吊坠即可。
三、合掌回向(三遍):
“愿以此念佛、礼拜、忏悔、放生、法布施的功德,回向我、老公或者老婆_ __(姓名)及其过去所杀害、伤害、堕胎过的一切众生菩萨,消除一切业障、一切病苦,化解仇怨,归信三宝,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早成无上佛道!感恩十方诸佛菩萨、天龙护法!感恩一切众生!”
注意,如果没有时间天天做, 但记住每天不要忘记念“南无(na mo)阿弥陀佛”。同时佩戴佛吊坠加持护佑。
《大吉祥天女咒》能除贫穷及一切不祥,速获一切丰乐吉祥,婚姻所有愿求,皆得圆满。此经文主要是求某事获得吉祥,每天念二十一遍、二十七遍或四十九遍,白天晚上都可念。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我XXX(您的名字),某事吉祥顺利!
《经》言:情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深不堕轮回。就是因为我们有牵挂、不舍和贪婪,才生生世世辗转于这娑婆的世界。
当知一切因缘际会,譬如潮汐涨落,无法预测,掌控,也强求不得,你只能默然接受。也许命运早已安排了一切的聚散,一切的起灭,行过你身边的每一件事物,都是与你结了缘法的,你的家人,爱人,朋友,仇人,陌生人,甚至开在你身边的一朵花,你脚下的一株草,一阵拂过你耳畔的风,甚或,你去过的每一个地方。
佛法如何看待婚姻,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谈一谈:
1、婚姻是因果业力的产物。
2、婚姻的本质是无常。
3、婚姻源自爱欲之心。
4、凡夫皆执着于婚姻家庭。
5、爱欲源自“无明”,其过患是无休止的轮回。
1、婚姻是因果业力的产物
佛法是讲因果的。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也就是说,世间任何事物,不会独立存在、发生,它是有前因的,也会产生后果。婚姻是由于人们内在的爱欲需求,累世的会聚因缘,以及业力的牵引,导致今生男女聚和,组成家庭,乃至生儿育女。
这中间,有其必然的因果关联。一对美满的家庭如此,一段痛苦的婚姻也有其必然性。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婚姻的美满与痛苦,来自各人前世与今生的行为和造作。
同时,佛教也教导人们要遵从国家的法律、道德,保持和维护家庭的稳定和幸福,从这个观点出发,也可以说佛教是反对离婚的。
2、婚姻的本质—无常
婚姻是建立在爱欲的基础上,是诸因缘和合的产物,爱欲是内因,其它的条件均是外缘。它的本质,是“缘起性空”,虚幻不实的。
爱情的真相是—无常
近年来言情小说,言情**电视剧的泛滥,众生沉迷在剧中男女爱情的宣言。
但科学与实践证明,这是不可能的,爱情、婚姻不过是诸因缘——包括生理化学(激素)荷尔蒙的作用结果。
爱情与婚姻,并非如诗歌,**电视剧演的那般纯洁、高尚、永恒。爱情,则如夜空中的流星—短暂易逝。
3、婚姻源自爱欲心
《圆觉经》云:“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也就是说爱欲之心,就是轮回的因。
在《增一阿含经》卷十二“三宝品”:“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因缘识来受胎,云何为三,于是,母有欲意,父母共集一处与共止宿,然若无外识应来报,便不成胎”这段话说明受胎,除了父母外,还要有外识(神识)前来参与才可。
“神识”之所以来投胎,驱使它的力量就是爱欲心。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由此可见,*欲的力量何等巨大,这也是众生始终在六道中的轮回之因。
《佛说四十二章经》又云:“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佛言:爱欲于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佛说八师经》:“*为不净行,迷惑失正道;精神魂魄驰,伤命而早夭。受罪顽痴荒,死复堕恶道;吾用畏是故,弃家乐林薮。”
爱欲之心即是贪着,婚姻之中,对方贪着对方的色、情、爱、欲……等等。
凡夫皆执着于婚姻家庭
我们希望拥有婚姻和建立家庭,这个欲望是与生俱来的,这个欲求潜藏于内心深处,生生世世,根深蒂固,它就是佛法所说的“爱欲”。爱欲,包括了性欲,但它的范围更广。爱欲,即贪爱之法。与爱着、爱染、爱执同义。爱,意为贪恋执着于一切事物。欲,又作乐欲,意谓希求、欲望。
爱欲主要表现在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等五欲之中。
(一) 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
(二) 色欲,即一切男女由互相之贪染,而起造诸种*欲之事。故心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
(三) 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着而无厌。
(四) 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
(五) 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
情为苦之本,一切众生执着、追求、向往、贪执。
俗话说:
夫妻本是同林鸟,
大难临头各自飞。
善导大师言:
父母妻儿百千万,
非是菩提增上缘。
念念相缠入恶道,
分身受报不相知。
师父上人言:爱一个人要爱到净土。所以爱要建立在解脱上。只有同念佛名,同生西方。才能实现永久的团聚。故言:家亲眷属永团聚,光寿如同大愿王。
佛教只看有没有缘,不讲究八字跟生辰.
===============
正信的佛教
事实上,佛教的本质,并没有正信和迷信的分别,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内容,到处都是一样。佛教是从大觉的佛陀——释迦世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来,那是充满了智能、充满了仁慈、充满了光明、清凉、安慰的一种言教,根据这种言教的信仰而建立的教团形态,便是佛教。
所谓正信,就是正确的信仰、正当的信誓、正轨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赖。正信的内容,应具备三个主要的条件:第一,必须有永久性的;第二,必须要普遍性的;第三,必须是必然性的。换一个方式来说,便是过去一向如此,现在到处如此,未来必将如此。
凡是对于一种道理或一桩事物的信仰或信赖,如果经不起这三个条件的考验,那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一个宗教的教理,禁不起时代的考验,通不过环境的疏导,开不出新兴的境界,它便是迷信而不是正信。
但也无可讳言的,正信的佛教在大乘教的流行地区,尤其是在中国,一向是被山林的高僧以及少数的士君子所专有,至于民间的正信,始终未能普及,一般的民众,始终都在儒释道三教混杂信仰的观念中生活,比如对于鬼神的崇拜以及人死即鬼的信念,都不是佛教的产物。
佛教如何适应民间信仰的要求?
所谓民间信仰,是跟民俗相关的宗教行为,也是原始型态的宗教现象,自从人类文化开始以来,即已普遍地发生在各个民族之间。那是为了纾解心中的困扰、家庭和社会的纠纷、自然环境的折磨,在一时间无法以人的体能、智能所能解决的情况下,唯有诉求于神明的指引、援助、救济、保佑,利用求签、问卜、降灵、牵亡、扶鸾、牲供、许愿等方法,以达到与鬼神沟通的目的。佛教不主张类似的行为。
民间信仰是诸神杂糅的,宋以后即有儒、释、道三教并收,神、仙、佛、菩萨不分之势。清末民初以来,更有增加耶、回二教所谓五教同源的民间宗教,通过灵媒、术士、鸾坛、乩童,以及灵签、筊杯等的人员和道具,请到自称为是某神、某仙、某圣、某贤、某菩萨、某古佛的无名鬼神,来为祈愿的民众决疑指点,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不同的,佛教是以理性疏导,修善积福、忏悔诵经,来达到祈求的目的。此在一神教的信仰者却是以唯一的神,作为祈求的对象。民间信仰也将各宗教的教主等,当作诸神崇拜。所不同的是各大宗教,均有其教主、教史、教理、教仪、教团的传承;民间信仰则是多神崇拜。所以,正统的佛教寺院不应设置签筒、鸾坛、筊杯,也不供奉各种地方色彩的诸神偶像,以免染上了民间信仰的色彩,而被误为多神的崇拜就是佛教,佛教就是民间信仰的流类。
佛教如何因应社会大众,对民间信仰需求的满足?此应着重对于信仰诸佛菩萨功能的提倡,或者对于某些常用经咒效验的阐扬,比如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的灵验,是无微不至、无远弗届、无时不应的。观世音菩萨称为广大灵感、救苦救难、大慈大悲;阿弥陀佛称为无上医王,又名无量寿及无量光。这些佛菩萨,能够使人有求必应,求长寿得长寿,求智能得智能。释迦牟尼佛是卢舍那佛 的千百亿化身之一,他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人天的导师、长夜的明灯、苦海的慈航;一切诸佛,均能于一切时一切处,接受到任一众生的呼救,具备救济众生的一切功能。所有的诸大菩萨也都具足六种神通,随时、随处、随类摄化,普应一切众生的合理祈求。那么人人只要选定一佛,或一菩萨,或一特定的法门和经咒,就可轻而易举地达到民间信仰所有要求的目的,何况尚能更进一步,由民间信仰的宗教层次,进入自利利他、解脱自在的境界。
佛教内的密教有种种不同目的及不同层次的修炼法,中国的天台宗乃至华严宗,也编有各种礼忏仪轨及修证仪轨,依之修持各经所宣示的法门,此已不同于民间信仰的多神崇拜;唯追溯佛法的源头,并无多样化的仪轨可求。佛说无量法门,而其任何一法,只要专心修持,就能成为一切法的总持,所以《楞严经》有二十五种圆通法门,任一法门就等于一切法门,具足一切法门的功用。《维摩经》更加开示出不二法门,否则,容易和民间信仰混淆,与多神信仰合流,而予人以神佛不分的印象。
再深一层说,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为了满足不同的愿望,而经常变换修行的方法和崇拜的对象,便会失去中心的目标。正信的佛教徒,信仰三宝是为学佛、修法,是学佛的慈悲与智能,以佛法的正确指导,修行专一的法门,以达成持戒、修定、发慧等一贯的目标。只要不离三宝的原则,日复一日地,以看佛书、做佛事、持戒、布施、礼诵、忏悔等为日课,纵然不求现实利益,现实的利益也会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自然成就。
摘自-圣严法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