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古代诗经)
《诗经》篇章之总名。十五国风之一。共十篇。先秦时代卫地汉族民歌。区别于国风。记载吴公子季札听了鲁国的乐队歌唱了“邶、鄘、卫”以后,评论时便将此三诗统称之为“卫风”。邶、鄘、卫三诗大部分难确定具体时代,大致说来西周末东周初的诗居多数。得到后来的传唱。《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经前人考定,邶、鄘(yong)、卫都是卫国的诗。可见他是把“邶鄘卫”作为一个整体,以区别于其他国风的。
邶、鄘、卫都是古国名。据说周武王灭殷以后,便将纣的京都沬(今河南淇县西北)附近地区封给纣的儿子武庚禄父,并将其地分而为三:北为邶(今河南汤阴县东南),南为鄘(今河南卫辉市东北),东为卫(今河南淇县附近)。武王并派他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别守卫三个地方,以监督武庚,号为“三监”。武王死后,儿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执政。管叔等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并嗾使武庚叛乱。于是周公率兵镇压,杀死武庚与管、蔡、霍等。接着又合并三地为卫,连同原殷民一起封给康叔,建都殷墟(今河南淇县),号卫君。
卫国自康叔历十三世至献公,自后便国力日衰,内乱不息;到懿公时,更加腐败不堪。公元前六六○年为狄人所灭。后来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卫残部南渡黄河,文公在楚丘(今河南滑县东)重建卫国。《载驰》、《定之方中》二诗就是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
邶、鄘二地早已并入卫国,为什么卫诗还冠以其名呢?自汉以来议论纷纷,没有定论。近人一般认为,因卫诗有三十九首之多,近风诗的四分之一,所以编者将部分诗编入邶、鄘之下。但是这一说法仍有疑问。查今本《诗经》,邶诗十九首、鄘诗十首、卫诗十首,为什么分得如此不平均呢?这很难说编者只是偶然为之,而无别的原因。因此这一说法仍属于猜测罢了。
邶、鄘、卫三诗大部分难确定具体时代,大致说来西周末东周初的诗居多数。包括:
淇奥、考盘、硕人、氓、竹竿、芄兰、河广、伯兮、有狐、木瓜
作品原文
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考槃
——归隐者自得其乐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磐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竹竿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觽。虽则佩觽,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有狐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氓
诗经·国风·卫风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鉴赏
一、《氓》诗产生的年代与地域
根据《毛诗序》言“宣公之时”可推知,《氓》大约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7世纪,距今大约2700年左右。它产生的地域,诗中有“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和“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等,多处提到顿丘和淇水。对淇水没有异端,即从西南到东北,斜贯浚县全境的淇河故道。但对顿丘,个别古籍注释虽有异说,但大多数群经正史都把《氓》诗“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的“顿丘”,标注在春秋卫地,今河南省浚县。最具有权威性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出版)、《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3月出版),都详细注释着:“《诗·卫风·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在春秋卫地,今河南省浚县。”郦道元的《水经注》“淇水”卷中说得更为详细,曰:“淇水,迳雍榆城南,又北迳其城东,东北迳同山东,又北迳白祀山(现在白寺山)东,又北屈而西转,迳顿丘北,又屈迳顿丘县故城西,《诗》所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者也。过顿丘,淇水又东北迳枉人山(象山和善化山)东、牵城(王庄乡前军寨村)西入内黄境。”《水经注》中提到的雍榆城、同山、白祀山、枉人山和牵城,均在浚县境内。
诗中的顿丘具体位置在浚县什么地方,这又是史家关注的一个焦点。对于这一问题,其实《水经注》中已说的比较明确,即在枉人山东、淇水南,浚县屯子镇的蒋村一带。在蒋村遗址南、枉人山东2公里处,即淇水岸有一村庄,名屯子。该村南北最长处为600米,东西最宽处为400米,中间隆起,高达4米余,这里显然在当地是一个丘了。再就名称而论,它和顿丘有点音近。如果蒋村遗址确为顿丘故城,则屯子村当为原来的顿丘无疑。同时,遗址和文献记载的顿丘及顿丘故城位置相印证。
二、《诗经》时期劳动人民的婚恋观
《诗经》所处的时期,正值商代末期。受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这一时期劳动人民的婚恋观念集中表现为:(一)以忠贞不渝为尚,视二三其德为耻。《诗经》在赞扬和肯定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真挚专一的严肃爱情态度的同时,也对朝三暮四、喜新厌旧和忘恩负义之徒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二)男女对终身大事有强烈的自由意识。在《诗经·国风》中,从很多情歌中可以看出,男女恋爱结婚是比较自由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诗反映了婚恋必须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始能正式结婚。还有一部分诗反映了恋爱婚姻受到限制和破坏,使得一些青年既想追求真正的爱情,又不得不瞻前顾后,从而陷入痛苦之中。(三)男女在相爱中,感情抒发炽热,语言表达温柔淳朴,相爱活动大胆热烈,特别是女方比男方更为主动、直率,毫无芥蒂与顾忌。同时,以原始性爱为基础的自由恋爱,是极为普遍的。(四)劳动人民的择偶标准是重视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但首要条件还是看重人的内在美,即勤劳勇敢、善良和顺。
三、《氓》诗的主题思想
《氓》诗采用赋、比、兴和倒叙、插叙的艺术手法,通过诗中女主人公追忆她与一青年男子氓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展开情节,内容上叙述三个生活片段:一是婚前的美好爱情;二是诉说婚后不平等、不美满的家庭生活;三是对背弃信誓之人并不留恋,抱着“亦己焉哉”的决绝态度,毅然大归离开男家。它的主题有四:一是崇尚美好、自由的爱情、婚姻生活;二是申诉男女不平等、为妇之苦,对遭虐待、被歧视的地位和处境表示不满和反抗;三是对朝三暮四、喜新厌旧和忘恩负义之徒进行揭露和批判;四是告诫社会同友要当心,不要再上那些负心郎的当。
《氓》诗一、二章,用赋直陈女主人公与氓从美好纯真的恋爱到结婚的过程。据女主人述说,她原本是一位靠采桑、养蚕、缫丝卖钱为生的乡间桑女。在生产品交换的集市上与一青年男子氓相遇,相互在交易中接触相识。她追忆说:“当初那氓说用他的布来换我的丝,其实是借故来向我谋求婚事的。他的憨厚、朴实引起我的好感,我愿意与他相处。每次相会,我都送他渡过淇水,一直到顿丘才肯分手。他多次恳求我嫁给他,甚至一再抱怨我有意拖延佳期。我也一再向他解释说:不是我故意拖延婚期,而是你还没有选好媒人向我家正式行求婚之礼。你可千万别生我的气,那么咱就把金秋作为婚期好了。”通过相处,一个热烈追求,一个痴心相爱。经占卜问筮、说媒请亲之礼,男娶女嫁,终成婚眷。女主人公对这一段恋爱生活,是那样痴情向往
迟墓地
毕的居住地和身后葬地,有卫辉、长垣、获嘉、濮阳四个记载。
《河南通志》清代《河南新志》民国:卫辉府城东南31号正仁村,池居住在此旧名,村北有池墓和池大夫庙。古墓:池墓位于城西16公里,正仁村北1000米处。墓前立有清康熙二十五年知府杨的石碑。
新《卫辉市志》云:池墓位于城南6公里的秋寨村南。墓前有神龛,里面有很多碑文。神龛后面有碑文:“先贤之墓,皇侯、天公”。1957年,城东的于波村还留有三片碑刻和阴性桑叶。现有孟岗乡于波村。
公元《长垣县志》年:蘧瑗位于白驹村,在县城东北五英里处,坟墓在村子北面半英里处,周围大约三十步远。白驹村原名池于波村和正仁村。村里的大众觉得活着的好处,不忍心直呼其名。即因墓前有一棵大柏树,“大”意为“居”,故名大白村,故名村。民国22年,县令邹卞皂的价钱,是谷雨写的。今天的墓已经埋了,遗骸还在。
年:蘧瑗桑子详在今濮阳县曲村乡曲村。曲村原名米村。1958年,为推行简化字,改为现名。因为曲村有纪念蘧瑗的古代庙会,所以流传了两千年。
毕竟那边有埋葬的地方,但我不敢冒昧地肯定或否定。身边没有米的继承人,等后人有圣贤再考。
军阀郭
“圣贤”们被授予孔庙东宫第一名。
约生于公元前585年,卒于公元前484年。他是一个一百多岁的寿星。他自幼睿智,满腹经纶,言辞多变,外宽内直,本性忠恕,虔诚开放。
毕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是清白的,他也是一个著名的医生。在此之前,池氏在卫国已经是名门望族,可谓是俊贤荟萃。在这些杰出的女性中,子贡的母亲就是其中之一。
池在初为官,是中期的名医。池一生支撑着三代君主,即保家卫国、奉献大众、尊奉大众、尊奉大众。他认为以德治国,统治者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影响、教育、感化群众。他同情人民的生活。
实行佛的统治。郭玮经过几次战争和内斗,已经成为一个大国,在几个大国的夹缝中谋生。但由于池等几位大臣的勤勉,在中国仍能站稳脚跟,众望所归,以至于孔子周游列国,进入时,居然还给了一句“万事从简”的恭维。池和孔子是一生的朋友。两人离开鲁国和魏国的官职后,就互派使者去询问。在孔子周游世界的14年中,有10年是在魏国度过的,有两次是在蚩的家中,时间长达9年。特别是孔子第二次从异乡回到魏,以高龄退休。孔子又一次在家中设立了一个账号来教导弟子,两人无话不谈,充分交流。池的政治思想、言行和情操对儒家思想的构成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他的言行符合儒家的基本观点,为日后儒家思想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池的“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也是道家思想的先行者
忠臣孝子,不显真心,不谈恋爱。其礼根植于心,其貌为外,知其发自至善至情,而非装腔作势。“玉不暧昧,能见宫中之信,而南子之智,实能达之,是卫灵公第一等。
毕《文言文》解读
周朝魏国有一位圣人,名叫于波,他的名字叫密明园。五十岁的时候,他感受到了前四十九年的错误。一天早上。卫灵公和他的妻子南子坐在宫殿里。突然,他们听到一辆汽车驶过的声音。当他们到达公共大门时,他们停止了按铃。南子说: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一定是池。卫灵公说,你怎么知道是他?南子说:从礼仪上讲,臣子经过君公门时,必须下车,瞥见马儿在路上行驶,必须还礼。这些都是表露对君主钦佩之情的举动。通常,当一个诚实的人拒绝呆在一个没人看见他的地方时,他就放弃了他的道德品质。池是一个圣人,一个正直的人。他通常尽力为君主服务。这个自我当然不会在一个暧昧的地方失去他的天赋。卫灵公服了小我问:
那是池于波。郭与孔子
孔子晚年周游列国时,曾几次到蚩避难。他曾称赞迟伯玉是真正的正直之人:君王若有正当之道,便退隐辅佐政治国家;如果一个国王没有办法,他会心生歹念,退守山林。
[原文]
齐于波让人和孔子坐在一起,孔子问他怎么样,说:“大师是做什么的?”是的,他说,‘主人想无动于衷,但他做不到。当使者出去的时候,孔子说,'让它发生吧!“制造!”《获嘉县志》
[解读]
池是一个充满内省能量的人。一天,毕派人去拜访并询问孔子的情况。孔子总是问人毕的现状,有人回答说:“他在努力减少自己的缺陷,但是他做不到。”众人走后,孔子对学生们说:“这就是遇到毕于波的人。”每天,池于波都在思考前一天所犯的错误,试图让我今天比昨天更好。他每年都在想前一年的不足,五十岁了还在想以前的错误。所谓“五十岁知四十九岁”。
齐齐使楚。
毕被派到楚国,遇见了你的儿子。你的儿子Xi对他说,“我听说,最高级的人才可以向他的妻子求婚;二流人才可以让他传话;三流人才可以把财产给他。如果一个人做所有的事。
准备,才能取悦自己的生活。是这样吗?”驰于波说,“你不必再说了,我明白。“两人分开后,池拜见了楚王,完成使命后,坐下来和楚王聊天,谈人才。楚王问蚩:“你认为哪个国家的人才最多?”驰回道,“当然是楚了。”王一听,高兴极了,但蚩接着说,“楚国虽然有许多人才,楚国却不能用人。楚王不高兴了:“你在说什么呀?”痴于波放心地答道,“陛下,别生气。慢慢听我说。伍子胥是楚国人吧?结果他背井离乡投靠了吴国,在吴国当了宰相,攻打楚国,把楚国的军马杀在了国北。起初楚平王被鞭笞于众,实在是惨不忍睹。黄欢也是楚国人,对吗?他离开家乡去了晋国。晋国命令他管理72个郡。效果就是他晚上不出家门,人就安定下来了。今天,我在路上遇见了你的儿子Xi。这也是一个从来没有从世上走出来的人才。现在要离开楚国了,不知道要为哪个国家效力。楚王听了,名声大振,拉着蚩的手说:“如果没有老师的话,楚国再伟大的人才也会失败。“所以我立即派人马不停蹄地追回你的儿子Xi,并拜他为征。
你好。卫辉市锦绣茗筑审批下来是2020年-02-28。根据这个时间推算的话交房时间一般需要一年左右交房,有的甚至需要两年左右,不同楼盘情况不同,具体交房时间以合约为主。2020年的话交房应该快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