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剧种介绍
京剧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它从产生到现在约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清代乾隆以来,昆曲、弋阳腔、秦腔等曾先后进入北京。1790年安徽著名艺人高朗亭率领有名的徽戏“三庆班”进入北京,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以后,又有“四喜”、“春台”,“和春”三个徽班入京,和“三庆班”合称“四大徽班”,盛极一时。此时,昆曲、京腔(弋阳腔入京后演化得名).·秦腔等逐渐冷落下来。约于1830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汉 剧和徽剧出于同一源流,因而时常合班演出,声腔上相互结合。后来,徽班又吸收,溶化了昆曲、梆子、京腔的精华,在剧目,音乐,身段、服装、化妆方面都有所改革,再结合北京当地语言和风俗习惯,便逐渐形成了京剧。当时称为“皮黄”,又名“京调”。
1850年前后,京剧在四大徽班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著名演员,时称“老生三鼎甲”。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突出的贡献。
京剧艺术比其它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体系和统一风格,在舞台表演上富于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
一百多年来,京剧著名演员先后辈出,特别是不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形成不同风格的流派,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京剧艺术的珍贵财富。
解放后,京剧艺术取得了巨大成就。整理、改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历史剧,并成功地演出了许多现代题材剧目,为京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京剧艺术代表团还多次出国访问演出,轰动了世界艺坛。
昆曲
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又称“昆山腔”。明代嘉靖时期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诸种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间小曲等多种艺术成分,创造出一种轻柔委婉的“水磨腔”。与选氏同时的剧作家梁辰鱼专为昆山腔编写了《浣纱记》一剧,演出后轰动江南,并迅速流行全国。明末清初,昆曲一度繁荣,在艺术上更加精致完美,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的剧种。至乾隆时期,昆曲艺术被统治阶级所掠夺,内容趋向宫廷化,以致脱离人民群众而渐衰落,到解放前夕,已濒临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昆曲在剧本.唱词。唱腔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1956年浙江省昆苏剧团赴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贯》,轰动全国。1957年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建立了北方昆曲剧院。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又焕发出艺术的青春。
昆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较高。发音,吐字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昆曲曲调是曲牌体,每出戏由成套曲牌构成。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表演细腻,身段动作和歌唱紧密结合,舞蹈性很强。伴奏乐器主要是笛子,有时也用三弦、笙、唢呐等。
明代中叶,昆曲向北方流传,经许多艺人的努力,将昆曲和北方地区语言相结合,形成了“北昆”;原来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昆曲,则被称为“南昆”。;比昆的演出武戏较多,表现风棚U健豪放;南昆则注重音韵吐字和细腻做工,比较清婉缠绵。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京剧和湘剧、川剧等地方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
评剧
评剧是全国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清末民初,约有七十年的历史。它源于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后来吸收了东北“蹦蹦”的腔调,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称。最初为对口演唱形式,近似东北的“二人转”,后来陆续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击乐.滦州影戏、乐亭大鼓和京剧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变为“奉天落子”,最后成为现在的评剧。成兆才是早期评剧的著名演员和剧作家。他创造了许多新腔,并创作改编了一百余种剧本,对评剧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 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今天盛行的是东路,流行于河北和东三省,在南方也有广大观众。西路评剧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腔调高亢,板头丰富,别具风格。辛革命前后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濒于绝迹。1958经中国评剧院发掘整理,始重现于舞台。《花亭会》就是经过整理并由青年演员继承下来的一出好戏。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初名“直隶梆子”,后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始改今名。它渊源于陕西秦腔的梆子系统。大约在清代中叶以后,由山西蒲州梆子流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清末曾在北京盛极一时。后来梆子和皮黄曾同台演出,互相交流、吸收,使梆子在艺术上日趋完整。北京的直隶梆子吸收皮黄精华之后,又称“京梆子”。辛亥革命后,许多出色的梆子女演员不断涌现,给梆子剧种带来了新生面,使其唱腔音乐发生了较大变化。
河北梆子流行时,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尤其是在河北中、北部及京、津地区最为群众喜闻乐见。河北梆子的唱腔高亢激昂、刚劲挺拔,主要有慢板、二六、流水、尖板、哭板、反调等板式,还有近百支用于舞台伴奏的曲牌。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河北梆子在河北一带农村得到广泛发展。但在国民党统治的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则日渐衰落。解放后,河北梆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对过分喧噪的锣鼓、梆子进行了革新,创造了新的唱腔,使其在慷慨雄壮之中兼有柔和悦耳、优美动听的特色。
老调
老调,又名“老调梆子”,河北省地方剧种之一。约产生于明朝末年。它长期流传在民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唱腔朴实、激越、刚健,有头板、二板、安板、起板、拨子板、送板、留板、哭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笛子、笙、二胡、三弦等。流行地区以河北保定为中心,分东路(高阳、安新一带)、西路(保定西部地区)、南路(石家庄一带)。各路唱腔无甚大区别,只是落腔有所不同。老调表演形式完整,行当齐全,传统剧目较为丰富。《潘杨讼》是较有影响的剧目,已拍摄成戏曲影片。
丝弦戏
丝弦戏是河北省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它是北曲“弦索调”的一个支脉,古名叫“弦索腔”。丝弦戏原来没有女演员,男女角色都由男演员扮演,形成了唱腔真假声交替运用的特点。丝弦的伴奏乐器,长期沿用两把柳琴与两把三弦,清咸丰年间,因与老调梆子经常同台演出,主要伴奏乐器改用了老调的中音板胡,其它乐器也有增减。在发展过程中,又受昆曲、河北梆子、京剧不同程度的影响。它流行于河北省中南部的广大农村,及山西部分地区。丝弦的唱腔既高亢又宛转,以板腔为主,分越调与管调两个系统,又各有多种板式。解放前夕,丝弦仅存一两个专业班社。解放后,丝弦有了较大发展,并有女演员参加演出,丝弦的优秀传统剧目《空印盒》曾搬上了银幕。
平调
平调是河北省的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冀南武安县一带,也 称“武安平调”。流行于冀南、豫北和晋东南广大地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平调的产生,据传始于明末清初,由武安艺人汲取了豫j[淮调的特长,结合武安民间音乐、舞蹈演变而成。
平调属于“梆子戢”,行当齐全,善演历史戏。它的唱腔属板腔体,结构 较完整,旋律优美,长于抒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栽板、垛板、悲板等近二十个板头。音乐伴奏有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百余个。从前,伴奏乐器主要有二弦,轧琴等;;解放后又增加了笙、笛、板胡等。在表演上具有活泼、粗犷、激昂,豪放的风格特点。其代表性剧目有《三进帐》、《铡陈士美》、《金钟记》等。
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因以唐山地区乐亭、滦县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抗日战争以前常在农闲聚众演出,征上述地区的乡镇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唱腔音乐尤为群众所喜爱。
唐山皮影的唱腔是从一种纯说唱形式的“大福影”演变而来的,它是一种男女分腔的,有着多种腔调(如平调、花凋,阳韵平调、河东调.滦河调,吟腔),·多种板式(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紧二性,三性、流水)的板腔体。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由于前辈艺人的发展创造,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以前是一把小三弦,后来逐渐被四胡所代替。
北京曲剧
北京曲剧是解放后在单弦等曲艺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新剧种。单弦是北京广泛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用第三人称说唱故事过去有时用两个以上演员化装演唱,便叫彩唱牌子曲。今天的曲剧就是脱胎于牌子曲的戏曲形式。1950年曲艺演员魏喜奎等人首先演出了《新探亲》叫做新曲艺,以后改称曲剧,陆续演出了《柳树井》、《罗汉钱》、《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等剧目。
北京曲剧的曲调种类很多,生动活泼,并且念字清楚,易于表现现代生活。
二人台
二人台是内蒙西部地区最为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并广泛流传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一带。;最初只有两个演员在舞台上演唱故名“二人台”。它是在当地小曲“丝玄坐腔”的基础上,吸收了“社火”歌舞及蒙族民歌演变而成。有近百年的历史。二人台的剧目内容多为生活小戏。二人台音乐有 浓厚的地方色彩,所采用的曲调是从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音阶跳动大,滑音,装饰音多,具有悠扬、开阔、粗犷的风格。伴奏乐器有笛子;四胡;扬琴、三弦等,用“四块瓦”(竹制乐器)击打节奏.
解放前,二人台曾受反动统治的摧残。解放后在剧本,表演、音乐方面作了一系列改革,演出形式和表演内容都有很大的改进。
吉剧
吉剧,是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其它民间艺术和借鉴其它地方戏曲的长处,融合提炼,于1959年诞生的.流行于吉林省:
吉剧的唱腔音乐,包括“柳 调”和 “咳调”两大类,各有一套曲牌。这些曲牌是“二人转”音乐中有代表性,而且适于戏曲化的部分。它被吸收到吉剧中后,按照“板腔体”戏曲音乐的规律,形成了三节板、正板。快正板.抢板,行板、散板、流水板等多种形式。主要伴奏乐器是;板胡和唢呐。吉剧的表演,继承了二人转唱,扮、舞、说,绝(手绢、扇子等绝活)等五功,并吸收了其它剧种的表演特长,而发展形成独特的风格。经过整理,恢复上演的《包公赔情》和《燕青卖线》等剧,展现了吉剧的表演风格和艺术成就。
晋剧
晋剧又称“山西中路梆子”、“太原梆子”,解放后定名晋剧,是山西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和蒲州梆子,北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流传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以及内蒙、陕北等广大地区.晋剧是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在晋中秧歌的基础上,吸收蒲剧、昆曲、河北梆子等剧种的音乐成份,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逐步发展并盛行起来的。它的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而又圆润工细。经常用大没唱词来表现戏剧情节,用对唱代替对白。在板类上,主要有四股眼.夹板、二性、流水,以及用来表现激昂情绪的介板和表现悲痛的对白。它的每个行当各有不同唱法;唱腔变化多端;丰富多彩。晋剧的许多技巧表演,如翎子功,鞭子功,梢子功(甩发)也是很驰名的。
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一带,不少艺人曾演出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为抗日战争服务。解放后,·晋剧出现了《打金枝》,《蝴蝶杯》、《刘胡兰》等许多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
蒲剧
蒲剧因其发源地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而得名、又称“南路梆子”、“蒲州梆子”。晋南群众又称之为“乱弹”。它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中最古老的一个剧种。山西、河北,河南几省的梆子戏,都曾受它的影响。蒲剧是晋南人民喜爱的剧种,在豫西、陕东、·甘肃、宁夏,带也有广大群众基础。追溯源流,它是由“铙鼓杂戏”演变而来,至明嘉靖年间已基本形成,分为西路和南路:南路较文雅,细腻;西路则火爆,豪放。蒲剧的音乐高昂、强烈,音节跳动性大,调活泼,感染力很强。它的,吕腔板类繁多,有慢板.、二性、流水、间板、滚白等多种。在表演上夸张性很强,有“耍翎子”,“耍帽翅”等多种特技。
解放前,这个剧种受到统治阶级的鄙视和摧残,戏班四散,艺人转业谋生,已陷入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经过挖掘整理和革新创造,蒲剧艺术得到恢复和发展。《窦娥冤》一剧曾拍成**,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流行于晋北、内蒙及冀西北一带地区。渊源于蒲州梆子,清同治、光绪年间即已盛:七七事变后,由于日寇摧残,班社解散,艺人改业,几乎濒于绝灭,迄至一九五四年山西第一届戏曲会演才重新恢复起来。
北路梆子的唱腔、曲调,念白均同蒲剧相近,但音凋更为高亢,富有塞外山野味。特别它的“弯调(即花腔)”,唱起来千变万化,婉转动听。唱腔板式主要有:慢板,夹板、二性,三性、垛板、流水、箭板,滚白等。北路梆子擅长大段的演唱,每句基本遵循弱起强落”的规律,但由于按字行腔和依情演唱,听来变化多姿,绝不单调。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也叫“ 晋东南梆子”、“上党宫调”,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相传明末起源于泽州(今晋城)一带,流行于山西东南部地区。“上党”一词,是因晋东南为古“上党郡”而得名。
上党梆子的表演,无论台步、身段都具有咀犷、古朴的艺术特色。唱腔高亢、活泼,曲牌相当丰富,特别是“花腔”一类曲凋,优美动听,独具格调。除梆子腔调外,过去也兼演一部分罗罗腔,昆腔口皮黄的剧目。
秦腔
秦腔是西北地区主要的地方戏曲之一,它是在陕西关中地区生长起来的。周代以来,关中地区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秦腔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剧种,大约于明代在陕、甘一带的民歌基础上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的影响。清初,得到蓬勃发展,广泛流传到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秦腔在发展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演变为三路: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西路秦腔,又称西府秦腔;中路秦腔,又称西安梆子。秦腔本来是陕西各路梆子的总称,后来习惯地指西安秦腔。它兼有各路秦腔之长处,流传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一带。
秦腔创造了我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成为梆子腔(乱弹)系统中的代表剧种。现在北方几省的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很不相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
秦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在曲调上有“欢音”和“苦音”之分;在板式上主要有慢板、尖板、滚板、摇板、代板等五种,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在表演上,朴实热烈,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很浓,并有喷火,跌扑、耍髯口等多种特技。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地区一些秦腔剧团进行了戏曲改革工作,曾创作演出过《穷人恨》、《血泪仇》等现代剧目,深受抗日军民欢迎。解放后上演的《三滴血》,:赵氏孤儿》《红梅阁》等经过改编的传统剧目,展现了秦腔
艺术发展的新成就
鄂剧
鄂剧也叫“曲子”、“迷胡子”是西北人民喜爱的戏油形式之一。它流行于陕西各地以及山西.甘肃、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由
郡县、鄂县的山歌、小调、童谣等发展而成。清代中叶已在舞台上演出.在发展过程中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多发挥小曲子的长处,活泼明快,健康优美。西略则重大曲’,曲调优雅、悲壮,唱时比较缓慢。中路则介乎二者之间,唱法上受秦腔影响较大,听起来高昂悲壮。
郡鄂的曲牌非常丰富,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之说。伴奏上,在“地摊子”演唱时比较简单,只有三弦、板胡、星子及四块瓦(四片竹板制成之节奏乐器)等。搬上舞台以后,吸收了秦腔等剧种的打击乐,加进了二胡等弦乐,使乐队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十二把镰刀》等新歌剧,就采用了郧鄂的曲调。
碗碗腔
碗碗腔,原为流行于陕西省东部一带的皮影戏。由于乐器中有小铜碗,配合月琴,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因而得名。它虽是地方小戏,但形式完整,行当齐全,并具有悠扬清丽的音乐和生动感人的唱词。它的剧目大都是本戏,折子戏很少。碗碗腔在音乐上吸收了秦腔、蒲剧、郧鄂,晋剧等曲调因素,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唱腔。主要板式有:头回南路、二回南路、东路腔.紧板,滚板、扬句子、花花腔、西厢调等。伴奏乐器以月琴、硬弦、二胡为主,运用起来非常和谐,而且极富变化。1956年在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舞台剧,流传于陕东.晋南,晋中一带,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陇剧
陇剧是建国后在陇东道情的音乐唱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年轻剧种.陇东道情是流行于甘肃东部环县,庆阳一带的皮影戏。它在造型。表演(皮影操作),特别是音乐上,都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深为群众所喜爱.解放前,它遭受反动统治阶级的摧残,艺术上得不到发展。解放后,经过挖掘和整理,于1958年搬上舞台。1959年成立了专业剧团,并正式定名为“陇剧”.以后,先后排演了很多大小型历史剧和现代剧。其中大型历史剧《枫洛池》,受到观众的好评。
陇剧音乐旋律开阔、优美,节奏自由明快。它的唱腔有“慢板”、“飞板”、“新板”。“滚白”等多种,并有“伤音”“花音”之分。其中“簧”(即唱腔中的拖腔)和“嘛簧”(即唱腔中帮腔)的运用,形成了陇剧音乐的独特风格, 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有四胡,海笛等。
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及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等部分地区,是由明代流入的案腔、蒲州梆子同河南当地民间戏曲结合而形成的。由于长期在农村演出,带有 浓厚的乡土气息,唱工多,口白少,长于表达多种多样的感情,表演风格朴实清新,深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
现在的豫剧主要分“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个流派。豫东:凋以商丘,开封为中心,演唱用假嗓,声音高亢,多用花腔,较为活泼轻快,又称“上五音”“祥符调”和“沙河调”是其支派。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演唱用真嗓,曲凋低回婉转,尾音低落;又称“下五音”。腔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飞板、栽板、滚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瓢胡,月琴,横笛、梆子等。文武场曲牌有几百种之多。流传的传统剧目达四百余出。解放后,豫剧在演出现代剧方面曾取得很大成功,《刘胡兰》,《朝阳沟》、《李双双》、《人欢马叫》等都受到群众广泛的欢迎。豫剧现巳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
越调
越调,河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和湖北北部地区。它是在元,明时期流行于民间的弦索的基础上,受到秦腔、汉剧的影响,至明末清初时形成的。
越调的音乐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之说。伴奏乐器以四股弦为主,兼用卧笛、月琴、三弦等。过去它以善演悲剧著称,解放以来,由于音乐的革新和剧目的变化,在表演喜剧上已有可喜的成就。现在河南流行的越调分两个流派。一是南阳地区的越调,它保持着大越调的特色,唱的节奏较慢,慢板第三个字要用假嗓拉后腔,唱腔用的曲牌较多。另—是豫南,豫东的
越调,近几十年来,尤其是解放以后;有了较大革新,不再用假嗓拉后腔,所唱的节奏比较快,适于表演现代人民的生活。
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又名“河南曲子”,是河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它是在民间说唱音乐——鼓子曲均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它的曲牌大多是明,清以来流行于中原的民歌,俗曲。演唱时以三弦、琵琶,古筝等弹拨乐器伴奏;曲调委婉动听,但缠绵曲折有余,跳荡激越不足,为着适应群众新的欣赏需要,一些轻快活泼易于上口的曲牌,开始在洛阳一带的鼓子曲中演变分化出来,以踩“高跷”演“故事”的形式演唱了一些生活小戏,音乐伴奏也变为以音量较大的坠胡为主,人们称这种曲子为“小报曲子”。原有的鼓子曲仍流行于南阳一带,称为“大调曲子”这种改革是从说唱过渡为戏曲的一个重要转折,到1926年前后便正式在舞台演出。
解放后,曲剧音乐唱腔有了很大发展,其中有些腔调已打破了原曲牌音乐的局限,逐渐接近板腔音乐,克服了不善大段宣叙的缺陷,。同时又对 原有的曲调加以丰富变化,从而增强了表现力。
吕剧
吕剧过去称为“上装洋琴”或“洋琴戏”,是在山东琴书(坐腔洋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剧种。清末,广饶县的琴书艺人时殿元、 谭秉伦等将“坐腔洋琴”里的节目化装上演,受到群众欢迎。这时,化装演 员要同时演奏乐器,后来,.伴奏和演唱分开,发展成为“洋琴戏”。它的流行地区不断扩大,逐渐遍及山东省各县市,在农村,尤为妇女群众所喜爱。
吕剧的传统剧目除部分本戏外,多系以民间传说及家庭故事为题材的小戏。吕剧的唱腔较为简单,朴实,平易近人,它的曲调主要有“四平腔”和“二板”两种,演唱时由演员根据剧情自由运用,长于抒情和表现现代生活。解放后,成立了专门机构,重点对吕剧进行了整理,研究,创作演出了《李二嫂改嫁》等具有影响的剧目。在音乐上,吸收了北方其它梆子剧种的音乐特色,创作出了一些新的曲调,充实了吕剧音乐的表现能力。吕剧已经发展成为较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
柳子戏
柳子戏,又称“弦子戏”,是山东的一个古老剧种。明末清初时由河南.山东一带流行的“黄莺儿”、“山坡羊”等弦索小曲发展而成;后来又吸收了更为通俗的七字句说唱一一“柳子调”,便以“柳子戏”命名。它是皮黄剧泄未盛:行以前,——般所说的我国“南昆、北戈、东柳、西梆”四大声腔之一。柳子戏流行于山东,江苏,河南三省交界的地区。
柳子戏的传统剧目大部分用俗曲演唱,还包括了一部分离腔、青阳,昆曲,乱弹、罗罗,娃娃、微调剧目及唱腔。曲调曲折委婉、优美动听,有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四种。曲牌二百余支。伴奏乐器为三弦、笙,笛。柳子戏在表演艺术上,有深厚的基础和独特的风格,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粗犷细腻兼而有之。
柳子戏在解放前备受摧残,近于湮没。建国后,成立了山东省柳子剧团,使这个剧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该团整理了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其中《孙安动本》一剧获得人们的赞许。
黄梅戏
黄悔戏是安徽省的地方剧种,源于湖北省黄悔县的“采茶调”。“采茶调”在鄂、皖,赣三省毗邻地区广泛流行,与当地民间流行的舞蹈、曲艺相结合,逐渐形成为民间小戏,安徽人称它为“黄梅调”,解放后改秤黄悔戏,
黄梅戏早期多演出“两小戏”(小丑,小旦)和“三小戏”(加上小生)。后来受“高腔”影响,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清道光以后,黄梅戏流入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曾与徽剧同台演出,深受徽剧的影响;此外,还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得到再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解放后,黄梅戏发展很快,受到各地观众的欢迎。
黄梅戏曲调丰富,共有一百多种,如“评词”,“二行”、“三行”.“火攻”,“彩腔”、“仙腔”等。黄梅戏用安庆地区的语言演唱,加之唱时一律用本嗓儿,所以使人感到语言易懂,字音清晰。
庐剧
庐剧原名“倒七戏”,是以大别山地区的民歌和淮河沿岸的民间舞蹈为基础发展而成的,约有二百年的历史。1955年改名为庐剧。在发展过程中受过徽剧、京剧的影响。现在是安徽地区广泛流行的一个剧种。由于流行地区不同,又形成了几个不同流派:西路流行在六安。霍山一带,唱腔比较高亢、粗犷;南路流行在芜湖、南陵一带,唱腔比较细腻、柔和;中路流行在合肥、巢县,唱腔兼有西路、南路的艺术特色。
庐剧在长期流行中,曾不断向安徽民间曲艺(如“锣鼓书”)。戏曲(如“目莲戏”、“徽剧”)等艺术形式吸收养分,形成了较为丰富的音乐唱腔+曲调有一百多种,主要分“花腔”和“主调”。“主调”又根据不同行当有不同特点,有“老生调”,“寒调”等区别。在剧目和表演艺术方面,也十分丰富多采。
(泗州戏) 泗州戏,俗称“拉魂腔”,是安徽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淮河两岸。它与山东。江苏的柳琴戏同出一源,在安徽流传时间很长,并有所丰富发展。最初是以说唱形式出现,常年用“唱门子”、“地摊子”等形式在农村流动演出,后吸收花鼓灯的舞蹈丰富其表演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泗州戏,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泗州戏的唱与白结合得非常紧,唱腔富于变化+婉转动人。它以表演劳动人民生活小戏见长,如《拾棉花》,《走娘家》等都是有影响的剧目。
汉剧
汉剧,旧名“楚调”,也称“汉调”。辛亥革命前后改称汉剧。
篇一戏曲晚会主持人台词四篇
男主持;尊敬的来宾,亲爱的朋友们,晚上好,我是主持人xx。今晚我们相聚在金秋的季节,今晚我们相聚在星光灿烂的秋夜,今夜的梅越恋红楼繁花似锦,歌声嘹亮。
女主持;我是主持人xx;朋友们,今晚我们激情满怀,今晚我们热情高涨,今晚我们再一次用真诚谱写人生的乐章,用歌声架起友谊的桥梁。
男主持;夜色迷人,曲调悠扬,今晚我们心连心,今晚我们手拉手,今晚新华北路社区专场晚会,让我们同谱爱曲,让我们共吟心声,让欢乐的旋律在夜空中跳跃吧
女主持;这是歌的世界,这是爱的海洋。这里荡漾着曲艺的小舟,这里舞动着戏迷的双桨,这里将陶醉着真诚的朋友。让今夜的星光更加妩媚,让你我的心灵一起飞翔,用真情谱写我们的友谊,用热情燃烧我们的梦想……
男女主持人:晚会现在开始!
女主持人:首先有请我们的xx领导讲话
男主持:(鞠躬)感谢领导在百忙之中前来观看我们的演出.提起河南的传统文化,大家肯定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豫剧。的确,激昂豪放、通俗质朴的豫剧唱出了河南人的品格,一些传统剧目大家耳熟能详,
女主持:其实河南作为戏曲大省,除了豫剧之外,还有曲剧、越调等众多的地方剧种。所以,请客人看戏,已经成为热情好客的河南人款待亲朋好友的一项独具特色的节目.
男主持:下面有请我们的戏迷爱好者闪亮登场,她将以一曲<包青天>选段拉开今天晚会的序幕。有请李素霞。
女主持:听完了包青天的铁面无私,我们再来听听秦雪梅的悲情故事,有请海云为我们带来<秦雪梅>选段
男主持:红脸的关公战长沙白脸的曹操黄脸的`典韦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听完这个大家想看川剧的变脸的魅力吗?欢迎志伟带来的<变脸>
女主持:欣赏了变脸的魅力,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折子戏的精彩,有请宋彩霞跑汴京>选段
男主持:说起太极剑,可能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那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太极剑的风采.
女主持: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
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下边就请欣赏我们的唢呐独奏
男主持:下边有请大家欣赏董丽娜为大家带来的豫剧<下南京>选段,请大家欣赏.
女主持:曲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全省及周围邻近地区。而曲剧小品也是由曲剧延伸而来,请大家欣赏曲剧小品<马大嫂说媒>
男主持:河南越调音乐由于历史悠久,既有较多的曲牌,又有较完整的板腔。从而受到了许多朋友的喜欢,请大家欣赏越调清唱<收姜维>选段
女主持:非常感谢两位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演出,现编有请欣赏豫剧清唱<跑汴京>选段.
男主持:豫剧小品也是许多朋友的最爱,请大家欣赏由于兆勇等主演的豫剧小品<>
女主持:谢谢几位精彩的表演,接下来请大家欣赏豫剧<孙成打酒>,演唱者郭淑强.
男主持:有请大家欣赏曲剧清唱<二下陈州>,表演者李素霞女主持:下边有请大家欣赏豫剧折子戏<>选段,表演者于兆勇
男主持:下边有请大家欣赏<杜鹃山>选段表演者李白娥是我国三级演员,也是我市剧团的老艺人,请大家欢迎
男主持;今夜的星空为何如此灿烂,今夜的月儿为何如此明媚。因为有你啊---朋友,亲爱的朋友,是你给夜色添辉,是你给晚会增彩,是你给难忘的今宵写下了最精彩的一页。
女主持:是你—朋友。是你们那最美丽的祝福穿越了时空,让爱没有了距离,让爱永筑心中。让爱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彩虹。
男女主持:是啊,相聚时我们充满快乐,临别时我们依依不舍。朋友们,您的每一句祝福、每一声问候,都是人间最美的语言。谢谢了,朋友们,晚会到此结束,祝大家开心每一天,幸福到永远。
篇二戏曲晚会主持人台词四篇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
女:尊敬的各位来宾
男:亲爱的父老乡亲们
女:大家合:晚上好!
男:一曲欢庆的舞蹈拉开了封丘县“欢乐中原”“东部乡情杯”戏迷团体大赛颁奖晚会的序幕!
女:为弘扬民族文化,繁荣文化市场,丰富城乡文化生活,封丘县委宣传部,封丘县文化局,封丘县电视台,封丘县戏剧协会联合举办了这次“欢乐中原”“东部乡情杯”戏迷团体大赛。
男:大赛历时三个多月,参赛团体36个,涉及演职人员976人,经过初赛,复赛,决赛,最终评选出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六名。
女:“欢乐中原”活动让我们看到了我县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也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欢乐中原,快乐无限!戏迷大家唱,精彩在飞扬!
介绍领导和来宾
男、女:参加今天颁奖晚会的领导和嘉宾有:
男、女:让我们再次用掌声对百忙中来到晚会现场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真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男:戏曲在我们封丘源远流长,她穿越斑斓舞台,纵横古今时空
女:云鬓珠花中,长袖盈风间,舞不尽生旦净末丑,唱不完世间百世情!
男:下面就请大家欣赏一段豫剧:《桃花庵》中“站楼台”选段。演出单位:居厢乡辛庄俱乐部。
女:有请!
颁奖
男:谢谢辛庄俱乐部为大家带来的精彩唱段!
女:下面是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要为大家公布这次大赛的结果。
男:“东部乡情杯“戏迷团体大赛三等奖的获得者:
女:有请()为获得三等奖的团体颁奖!
男:获得“东部乡情杯”戏迷团体大赛二等奖的是
女:掌声有请()为获奖单位颁奖!
女::获得“欢乐中原“东部乡情杯戏迷团体大奖赛一等奖的是
男:有请()为获奖者颁奖!
女:让我们再次用最热烈的掌声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
展演
男:下面请大家欣赏本次大赛三等奖获得者:荆隆宫乡孙庄俱乐部选送的豫剧《花喜鹊》选段。
女:有请!
女:接下来上场的是一位十二岁的小朋友,别看她人小,名气可不小!她是唱响世博全国戏迷展演选拔赛河南第一人,还是咱们河南省2014年梨园春的小擂主呢,怎么样迫不及待想见识一下吧掌声有请荆隆宫乡孙庄村的孙月小朋友!
(对话:要为大家表演什么月:带来一段戏歌:毛主席的《沁园春、雪》)
男:谢谢孙月小朋友的精彩表演!简直就是天籁之音,听得人心情舒畅!《打金枝》是豫剧演员、人称红脸王的刘忠河老师的代表剧目之一,以豫剧优美曲调加上通俗易懂的唱词深受大家喜爱。下面就请听荆隆宫乡顺河街俱乐部选送的豫剧《打金枝》选段。
女:今天这个场合如果没有名家名段助兴,似乎会有些逊色。所以我们请来了河南省戏迷协会副秘书长,河南省2014年戏曲团体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厉琦先生!他要为大家演唱《情断状元楼》选段。掌声有请!
男:樊梨花是一位妇孺皆知的巾帼女杰形象。她敢爱敢恨、胸怀宽广,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请听县城第一俱乐部带来的《樊梨花》剧中的“三上关”一折。
女:我们今天的确是:好戏连台!为我们晚会压轴的是豫剧名家:
结语播放《难忘今宵》的曲子
男:笙箫锣鼓,谱写华彩乐章
女:出将入相,上演盛世同享
男:今晚我们与欢乐同行
女:今晚我们与星光相伴
男: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精彩的夜晚
女:也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美好的夜晚
男:让我们真诚感谢所有演员的精彩演绎
女:也让我们真诚感谢所有来宾的用心聆听
男:让我们衷心祝愿封丘的戏曲艺术不断发扬光大
女:也让我们衷心祝愿封丘的戏曲之花开得更加灿烂!
女:伴随着《难忘今宵》的乐曲,我们的晚会就要的结束了。
让我们衷心祝福大家:
合:心情快乐!开心永远!
篇三戏曲晚会主持人台词四篇
开场白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男: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
合:晚上好!
男:我是主持人
女:我是主持人
女:粉墨缤纷,同唱梨园欢歌;霓裳锦绣,共迎万家祥和。
男:锣鼓铿锵,奏响华彩乐章;出将入相,上演盛世辉煌。
女:今晚我们欢聚一堂,用戏曲来庆贺我们幸福的生活,用戏曲告别这难忘的20XX年。
一、《戏曲联唱》
女:再次欢迎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提起河南的传统文化,大家肯定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豫剧。的确,激昂豪放、通俗质朴的豫剧唱出了河南人的品格,一些传统剧目大家耳熟能详。
男:其实河南作为戏曲大省,除了豫剧之外,还有曲剧、越调等众多的地方剧种。同时,由于河南是中原腹地,是南北文化的交汇处,所以一些外来剧种,比如京剧,也十分受欢迎。
女:下面就请欣赏,由带来的节目《戏曲联唱》,让我们领略不同剧种的名段风采。
二、曲剧《卷席筒》选段“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
男:有人说想起了《卷席筒》,就想起了河南曲剧;想起了小仓娃,就想起了海连池。可见《卷席筒》成了曲剧的代名词;而曲剧大师海连池所塑造的那个,可爱,善良的小仓娃也早已印刻在观众心中。今天,大师虽已离去,但他留下艺术形象依然熠熠闪光。下面就请欣赏脍炙人口的曲剧《卷席筒》选段“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由
三、京剧合唱《梨花颂》《红梅赞》
女:梨花一枝春带雨,岭上红梅傲雪枝。梨花、红梅,一个妩媚,一个傲骨。一个是华清宫中的杨贵妃,一个是红岩上的江姐。是两种姿态,但却都是一种美丽。下面请欣赏京剧合唱《梨花颂》《红梅赞》,由演唱。
四、豫剧《三哭殿》选段
男;中国戏曲分剧种,分流派,正是这些风格各异的流派艺术的创立,才使得我们的戏曲那么的博大丰富。
女:是啊,我们的豫剧,作为第一大地方剧种,流派艺术可谓异彩纷呈。下面我们欣赏到的就是唐派名剧《三哭殿》中的选段,由
五、京剧对唱《白毛女》选段
男: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回人。由贺敬之等老一辈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歌剧《白毛女》,深刻的揭示这个道理。其中父女对唱一段,成为了永恒的经典。下面请大家欣赏改编自歌剧的京剧《白毛女》选段。由
六、豫剧《花木兰》新唱
女:“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常香玉老师的《花木兰》已经被传唱了六十多年。今天我们,为我们带来豫剧《花木兰》新唱,
七、京歌《大碗茶》选段
男:要说一个人最难改的,应该是乡音。最难忘的,应该是家乡的味道。咂一口大碗茶,便又拾起了那些难忘的回忆。下面请欣赏京歌《大碗茶》选段,
八、豫剧联唱《李双双》、《歌颂党的xx大》等、
女:党的xx大胜利召开,为祖国的建设构建蓝图,为祖国的发展引领航程。作为郑大人,我们坚持宣传党的思想,宣传先进人物,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尽一份力。
男:下面请欣赏由带来的豫剧联唱《李双双》、《歌颂党的xx大》。大家欢迎。
九、豫剧《朝阳沟》选段“上山”
男:我们豫剧,在现代戏创作中有着突出的成就。其中的代表作就是《朝阳沟》。下面有请我们梨园春的擂主,来自,为我们带来豫剧《朝阳沟》选段“上山,大家掌声欢迎。
十、豫剧《拷红》选段
女:莺莺张生待月西厢下,小红娘穿针引线来作伐。这《西厢记》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只因为红娘作了**的大媒人,老夫人便要拷问红娘,这便引出来《烤红》这一场好戏。下面就请欣赏由带来的豫剧《拷红》选段。
十一、豫剧《刘胡兰》选段
男: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毛主席对刘胡兰烈士的高度赞美。在欢庆党的十
八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我们更应该抚今追昔,缅怀先烈,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应有奉献。下面请欣赏由带来的豫剧《刘胡兰》选段,
十二、戏曲《变脸》
女:变脸作为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表演形式,曾被当作一种魔术介绍到国外。其实,变脸来源于戏曲,是我国川剧的一种特技。下面请欣赏带来的戏曲《变脸》
十三、曲剧《风雪配》选段“今日是我出闺的前一天晚上”
女:今天我们梨园协会的朋友,也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节目,下面有请为我们带来曲剧《风雪配》选段“今日是我出闺的前一天晚上”
男:大家欢迎高秋芳们!
十四、京剧《毛泽东诗词·咏梅》
男:“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主席的咏梅绝唱,早已脍炙人口。而其中蕴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更演化成一种品格,不断激励一代代的中国人。下面有请来自为我们带来京剧《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十五、豫剧《百岁挂帅》选段“出征”
女:杨家将各个英豪,杨门女将也都是巾帼英雄。其中佘太君百岁挂帅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下面有请为我们带来豫剧《百岁挂帅》选段“出征”
结束词
女:朋友们,虽然我们依然陶醉在锣鼓丝竹的精彩演奏中,依然忘情于生旦净丑的出将入相中,但我们的晚会即将结束了。
男:虽然快乐的日子总是显得匆忙,但是相聚的时光总会难忘。让我们将美好的记忆好好收藏,让他伴随我们迈向更加灿烂明天。
女:再次感谢各位的到来,明年再见!
男:再见!
篇四戏曲晚会主持人台词四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晚上好。
20xx年的春天,江南的大地,风清花开,莺飞草长,我们迎来了越剧百年庆典。趟过岁月的长河,撩起中国戏曲艺术的帷幕,遥想1906年的春天,也是江南,也是我们浙江,嵊县剡溪旁,几位艺人,一个小小的演艺群体,在乡村简陋的草台上,唱响了一种叫“落地唱书”戏文,由于,在中
国的戏曲舞台上,开启了一种叫越剧的剧种的历史源头。
百年来,越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勇于改革、积极创新,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艺术品种,拥有广大的观众,成为仅次于京剧的全国第二大剧种。
我们··历史悠久,文化昌明,人才辈出,越剧有着深厚的基础,特别是建国后,越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今,就拥有十多个民间越剧剧团,她们活跃在乡间,名声在外,成为一个绚丽的文化景观。
越剧百年华诞,社会各界纷纷以各种形式庆祝这一梨园盛事。今晚,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越剧百年华诞。几代人将同台演出,有我们老一代的表演艺术家,她们宝刀不老,雄风犹在;有年富力强的中年,她们飒爽英姿活跃在舞台上;还有是年轻的一代,预示着越剧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碧玉簪》是越剧传统经典剧目,倾注几代艺人的心血,脍炙人口,家喻户晓。1962年拍摄**时这部**更造就了金派艺术的辉煌。下面就欢迎柯微为大家演唱《碧玉簪》选段。原创:
“蝶盟良缘一朝订,心若磐石永不移”。千百年来传颂不息的“梁祝”传说与“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同誉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梁祝的故事美丽动人,深受人民大众的普遍喜爱,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声名远播。在朝鲜、日本,以及欧美大陆,把梁祝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下面请··戏曲协会为我们表演梁祝中的《十八相送》。
白素贞仰慕人间,携小青来到杭州,西湖雨中逢许仙,许仙借伞于白素贞,于是故事发生了。不用我多说了,相信大家明白这说的就是《白蛇传》了。那接着就请陈丽君为我们演唱《白蛇传》选段《西湖山水》。
越剧是一个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的地方剧种,其秀美典雅的艺术气质和细腻委婉的表演风格,在传统舞台艺术中独树一帜。“越剧历有过两次辉煌的巅峰,一次是袁雪芬、王文娟、徐玉兰等老艺术家创作了《祥林嫂》、《红楼梦》等一批优秀剧目,把越剧推向全国;另一次则是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新创的《五女拜寿》为代表掀起的越剧热潮,出现了‘小百花’各地盛放的景象。”
党和政府重视民族戏曲,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创作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到20世纪60年代初,越剧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其中《红楼梦》就是根据中国文学巅峰之作改编而成的越剧经典之作。一出《红楼梦》,感动几代人。当年,由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红楼梦》凄美绝伦,轰动一时,不知迷倒过多少观众。下面请就请···为大家演唱《红楼梦》选段。
袁雪芬主演由鲁迅小说《社福》改编的《祥林嫂》,为越剧改革树立起了新的里程碑。标志着越剧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越剧在唱腔、表演、舞台美术等方面,出现重大的突破。下面是由陈彩霞、潘光宗对唱《祥林嫂》
中国的戏曲种类丰富多彩,南北剧种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给人们以美妙的享受。下面是戏曲联唱。
越剧,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剧种,在一个世纪内创造了中国戏剧的一个神话,它从简单的田间说唱,迅速演化为一种完善的舞台曲艺,并一跃成为中国第二大剧种,在漫长的岁月里,给人们带来的醇美的艺术享受。
百年的越剧,靠芬芳泥土的养育;越剧的百年清香之花的滋润。越剧百年也面临着挑战,任重道远。
在越剧百年华诞的时刻,我们需要回顾越剧走过的百年历程、取得的成功经验,更需要关注越剧当前的现状,思考今后的越剧之路。原创:
我们对越剧的未来表现出了信心,真如人所说的那样:越剧百年,是逗号,不是句号。从越剧的发展史来看,它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汲取姐妹艺术营养、不断创新的过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不断创作出新的精品力作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只要还有人喜欢越剧,越剧就有更好的明天。阳春三月,我们听到了前方的召唤。
金不换主演的戏曲: 《七品芝麻官》《唐知县审诰命》《唐知县斩诰命》《七品知县卖红薯》《三愿意》《打金枝》《卷席筒》《辕门斩子》《吹牛》《三哭殿》《草根秀才》《佘洪招婿》《老戏精》《血溅乌纱》《寿阳山》《叫花子要饭》《拾女婿》《作文章》《七品芝麻官新传》《三打金枝》《 铡太师》《醉县官审案》《桃李梅》戏曲小品《钱知县征婚》《下乡查看》《伙夫县长》 《徐九经还乡记》
清沿旧制,通告跪拜礼。先作一揖,然后双膝着地,腰前曲,额头接近地面,腰曲一次为叩。节日祭神祀祖或庆悼时之跪拜礼通常有一叩、四叩,吊唁祭奠有八拜、十二拜、二十四拜。亲友平时相见,先作一揖,然后叙话。晚辈或下官双手垂下恭敬站立,然后叙话。熟人路遇,抱拳拱手致意。富家妇女见客,有的双手合拢置前腰间,上下连动三次,称为“拜”;有的见长辈客人双手并拢置于右腰,稍屈右腿微下蹲、上身略向前弯。

辛亥革命后,官府中禁止跪拜,民间在年节、庆悼时仍行此礼。建国后,鞠躬和握手逐渐盛行。
称 谓
清代,称谓繁琐,书面称谓尤甚。主要有以下几类。同族称呼:远房,在主称谓之前加“族”字,如“族伯(叔)”、“家兄”;称父母为“家父、母”或“家严、慈”。去世的改“家”为“先”字。对外称弟或晚辈加“舍”字,如“舍弟”、“舍侄”;称儿子为“犬子”或“小犬”。称妻子为“内人”、“贱内”,“拙荆”,农村称“家”或“家里”。

亲戚称呼:对至亲,有的书面称“外祖父(母)”,口头喊“姥爷”、“姥娘”。对远亲,书面称谓带“姻”字,长一辈的称“姻伯(叔)”,同辈称“姻兄(弟)”,晚辈称“姻侄”。姐夫、妹夫之兄弟亦称“姻兄(弟)”。岳父称女婿为“贤婿”,自称“眷生”;女婿称岳父为“泰山”或“岳丈”,自称“门婿”或“子婿 ”,未过门的自称“聘晚”或“眷晚”。亲家间称“姻兄(弟)”,未过门的自称加“忝”字。对亲友的亲属,主称谓之前加“令”字,儿子为“令郎”,女儿为“令爱”。

建国后,称谓有改变。凡有亲族邻友关系的按行辈称呼。有些村庄,对不同宗的世谊祖辈不称“爷爷”而称“老爷”。近年来,称岳父母为爹娘或爸妈的渐多。无亲族邻友关系的称“大爷”、“大姐”,今仍盛行。干部职工的子女,对父母的同事、朋友,男的称“叔”,“大爷”,女的呼“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些青年工人对年长者称“师傅”,渐流行。
回族称谓:称叔父为“达达”,姑母为“妈”,近年来多已改称“叔”、“姑”。其他称谓与汉族同。
婚 姻
清代,男女结婚必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双亡的由其他长辈作主。换了庚贴,即为定婚,男女本人均无自主权。婚后,男女不平等,男方如不愿与女方同居,写张“休书”,便解除婚姻关系;女方则无此权利。民国时期,仍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950年5月,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行男女平等、婚姻自由。至法定年龄双方持工作或居住单位的介绍信,到区公所民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经审查符合婚姻法规定准予登记,发给《结婚证》即为正式夫妻。

上世纪五十年代,乡村中或多或少地保留了换庚帖、坐轿、拜天地等旧时的形式。七十年代,婚礼大为简化。结婚之日,新妇或坐车、或骑自行车至男家,男女双方向主婚人和新友致敬后,婚礼即告成。有的机关单位和农村举办集体婚礼。现在,城镇多用喜车四、六至十辆不等,首车扎彩,或雇佣礼仪团体,专人主持婚礼,于饭店中喝喜酒。农村亦租找车辆,喜酒或在家中,或饭店专车送来。
丧 葬
历史上,汉族实行木棺土葬,丧葬礼仪繁琐。人死之后,要经过“小殓”(换上衣服冠履,将尸体移至灵床上)、“大殓”(将尸体移入棺内)。治丧之前,发讣告,亲友举行吊唁,送祭席、挽帐、挽联,或折仪。
建国后,施行丧葬改革。丧葬礼仪简化,仍沿用木棺土葬。1975年,在全县推行火化,礼仪更简。人死后,一般当日即行火化,通知亲友吊唁日期。举行吊唁仪式后,孝子捧骨灰盒,亲友护送至田间深埋。有的村设“骨灰堂”或公墓。对人民有重大贡献者,骨灰安放在烈士陵园。

回族丧葬:回族丧葬不置冥器,不焚纸箔。亡者净身后,以白布裹尸,请阿訇诵经,殓以清真寺公用“经匣”,外加棺罩。一般死后二、三日出殡安葬,埋入“拉亥”套坑内。最后用24块坯土封门,聚成长方体坟头,阿訇诵经成葬。还为已故亲人做“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等。
节 日
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龙抬头、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十月一“鬼节”、腊八、辞灶等。新节日有元旦、国庆节、国际劳动节等国内通行的节日。还有庆生辰、祝寿等习俗。

回族节日有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
传统文艺体育
东平民间艺术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主要有民间曲艺、音乐舞蹈等。这些民间艺术有的产生于远古时期,有的产生于近代,集中反映了不同时期东平人民对文化艺术的爱好和精神风貌,形象地刻画了东平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情景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民间艺术在东平名目繁多,各个地方的传统艺术又各有千秋。民间曲艺类有山东琴书、坠子、山东快书、渔鼓、莲花落子、大鼓等。著名快书艺人周同宾技艺高超。他表演的《武松传》、《三侠剑》、《杨家将》等段子,脍炙人口,堪称一绝。山东琴书艺人李洪贞以他精湛的说唱表演,名扬鲁西南。他的《呼延庆打擂》、《铁道游击队》等曲目,深受群众欢迎。
民间舞蹈在东平源远流长。主要形式有龙灯、狮子、敬河神,高跷、旱船、人头娃娃、摔二鬼、抬脏官、老汉推车、倒骑驴、秧歌、赶毛驴等。州城镇牌坊、北门等村民间艺人狮子舞的高超技艺,令人拍手叫绝,1933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邀州城“同乐社”赴济表演舞蹈、武术,一行二十五人,演出二十天,誉满泉城。老湖镇渔民的舞蹈《敬河神》相传产生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与其它民间艺术比较,东平的民间吹打乐更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较著名的有吴桃园、马代村、花篮店、贾村、焦村等五个民间乐队。吴桃园民乐队盲艺人陈本田擅长唢呐,能口噙双唢呐,同时吹奏。其音色丰满,音质优美,被群众誉为“盖三县”(指东平、梁山、汶上)。他演奏的精彩曲目有《百鸟朝凤》、《打金枝》、《陈州放粮》等。腊山道庙音乐,相传于明正德八年。在漫长的岁月里,道士们除为烧香拜庙演奏外,还参与红白喜事、化缘等。根据表演的内容,他们自己创作了上百首曲子,并利用自己制作的稀有乐器桐木大管子(用梧桐树枝干做筒,用芦苇作哨子)为主,配上云锣、大木鱼、铛子和锡管、笙笛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
除上述民间艺术外,东平民间戏曲类还有解放初期的四夹弦、枣梆等。民间剪纸、泥塑、杂技也有悠久的历史。

东平武术最初起源已难以考证,但从东平出土的画像石中的打斗图,有两角斗士,一人头戴高尖帽,身着紧身衣,腰束带,鼻部呈长尖鸟嘴状。双手举锤于脑后,左腿抬起欲前跨,体稍前倾;一人身披折衣长袍,腰束带,面呈怒目张口状。唐代,东平人民还为唐王朝的建立起了一定作用,斑鸠店人程咬金便是代表,后被封卢国公。驻驾村岳氏家族中至今流传有“岳(飞)家拳”。元代会通河的开凿,又使东平习武之师走出东平,到清代时,更是鼎盛时期。著名的少林派老拳师牛启山、宋文林被当时的北京双狮子胡同“双胜镖局”聘选做保镖。清朝末期,宋文林积极兴办各级武术组织,吸收东平籍徐成德、常丙义、陆家灿、靳文增、谌祖文等二十余人为徒弟。到民国初期,其所授的徒弟均被山东省组建的武术队聘请选为教官,后来各位教官又赴全国各地成立武术馆。其中郭行兰任东平馆馆长,常丙哲到成武县任馆长,陆传昌任南京馆馆长等。韩复榘成立山东省国术馆,由窦来更任馆长,常丙章、陆家灿、胡秀山担任教练。
东平有规模的武术活动主要集中在湖西,具有代表性的是戴庙、岱程、淹王沟、郑屯、金山、山嘴、荫柳棵等村。武术拳种有少林拳、梅花拳、埋伏拳、通臂拳、螳螂拳、查拳、猴拳、百步拳、八卦掌、地趟拳、太极拳以及六角四、四通四臂、截打、短打、罗汉十八手等。近现代著名的武术家有戴庙人刘金家,善使双力、小洪拳。

自民国十五年开始,东平就组队参加山东省武术擂台赛,多次获得高奖。第一届“山东武术擂台赛”,获团体总分第二名;第二届郭行兰获第一名,韩复榘奖其刻有手印的剑、刀各一把;第三届,常丙哲获甲等奖,奖银圆20牧,另奖王秉信、谌祖良等五人衣服各一身;民国十八年,谌祖安在杭州参加全国武术比赛获奖大刀一把。民国十七年,举行“济南民间武术擂台赛”,取得优异成绩,韩复榘奖其剑一把、衣服一套;民国时期,宋文昌被河南省聘请参加“民间武术表演艺术表演”表演,取得第一名;徐英才,徐把什村人,善刀、棍、二郎拳,淹王沟村武术就是由他创办兴起的。仍然健在的戴庙村89岁的徐英弟老人,他是宋文林的大弟子徐成德之子,自幼习武,熟悉各种拳术,尤精少林拳,善使大刀、双钩、长矛。1959、1960、1962年分获菏泽地区、济宁地区、山东省武术比赛一等奖,1989年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农村体育工作先进个人”。至今授徒2000多人,弟子遍布全国。还有阮氏同,石庙村水浒英雄“阮氏三雄”的后人,精通太极拳,闻名当地;岳传清,驻驾村人,精通岳家拳,善七节鞭、大刀等。另外,古老的州城亦有不少武术名家。
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的提高,东平人民把武术当作集竞技技术、健身活动及表演技艺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数以万计的工人、农民、学生、知识分子、机关干部、离退休人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武术锻炼,各种形式的训练辅导站、点遍及全县各地,戴庙武校、淹王沟武校、精英武校、棘梁山武校、少林武校、柳林武校等相继成立。更出现了许多优秀武术人才,如刘万振,岱程村人,精通数种拳术,器械中尤以三节棍最为拿手,1988年在“山东省农民运动会”武术比赛中表演的三节棍获得第一名,1989年,任全国煤炭系统武术比赛裁判员,现为东平县武术运动学校教练、副校长;阮兴峰,石庙村人,水浒中阮氏后人,现年24岁,善地趟拳、双鞭和刀、棍。自幼习武,毕业于山东体育学院,数次随该院组织的武术队出访德、法、瑞等欧洲国家。1994年、1998年分别获“山东省‘希望杯’武术比赛”、“中国武术邀请赛”个人全能第一名,2001年,获“山东省高校武术运动会”一等奖。1987年,为发展中华武术运动,宏扬和挖掘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东平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东平县武术运动学校”,并聘请徐英弟之子青年武术专家徐明泉为校长,使东平武术更加发扬光大。该学校至今已为国家培养输送优秀武术人才300余人,在全国各类武术比赛中获第一名的20余人。其中赵庆建获“2002全国甲级武术锦标赛”全能冠军和“中国第九届运动会”长拳全能第二名,另有39人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40余人被武汉、上海、北京体院等高等院校破格录取为本科生。1996年组团26人赴澳大利亚访问表演,其武术功夫被誉为“武林之巅、盖世无双。中国国宝,澳洲登陆!”该校数次被省市授予先进单位。
饮 食
建国前,农民以粗粮为主食。平原产麦地区,从芒种至处暑吃麦面,余皆粗粮。忙时有干粮,农闲时山区喝地瓜糊粥,或煮上几个窝窝,多让给老人、劳力吃,家庭妇女靠糊粥、干菜度日。菜味以咸为主,间食酸辣,很少吃甜。农家很少吃菜,平时以咸菜、辣椒或葱蒜佐餐,节日吃水饺改善生活。富裕之家待客席筵丰盛,上等筵席为“两大件”,用鲤鱼、海参、鱼翅等名贵菜做主菜,每道主菜随配菜四个。中等席面为八碟八碗,下等席面为四碟八碗。喜事待“新贵客”,必有鲤鱼,取“鲤鱼跳龙门(登科)”之意。

建国后,人民生活逐年提高,广大农民粗细粮混吃,肉、禽、蛋、菜的消费量逐年增加。上世纪八十年代一般农民每餐多有蔬菜,适量饮酒者渐多。筵席讲究色、香、味、型、器和营养价值,数量也增多。讲究排场之风渐盛。现在,喜事、请客多安排在饭店,按所订标准上菜。
东平的佳肴、名吃繁多。如“霸王别姬”、糟鱼、甲鱼汤、红烧鱼、油卷、重炸鱼、炒鱼片、炒鱼丁、炒虾仁、串鱼丸子、清蒸填鸭、扒鸡、东平粥、烧饼、银丝、水晶包、佛手包、罗汉饼等,不下几十种。
服 饰
清代,除官吏及有“功名”者按制穿着。乡坤富商的男子,夏穿长衫,冬穿棉袍,春秋穿夹袍,或外罩马褂。头戴帽垫,足登绸(布)袜和缎(布)鞋。女子穿右襟上衣,下系长裙,平时家居则不系裙,间有穿旗袍者。饰物有钗、簪、锁、链、耳环、帽花、帽幅、戒指、手镯等,质多银、铜,金制品较少。农民的衣料以家织棉布为主,稍富裕者做件细布外衣,供外出应酬时穿着。

建国初期,男青年陆续着“中山装”、“国防服”,女青年多穿“列宁服”。70年代中期,化纤织品增多,80年代男青年多穿新颖入时的青年装、学生装、军便装、单排扣和双排扣的西装等10多种;女青年多穿列宁服、青裹领上衣、飞燕领上衣、戗驳头西装、连衣裙、西服裙等20多种;男女童装款式更多。在农村,穿皮鞋、戴手表的人数大增,以为时髦。现在,服饰基本无明显特色,随时代季节变化而变化,服饰多样,色泽绚丽。
年戏的情感美文
年戏的情感美文,过年是大家都很憧憬的,因为在春节的时候会有很大节目,有些地方过年的习俗会有年戏了,年戏会让整个村庄都变得很热闹,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年戏的情感美文。
年戏的情感美文1故乡的年戏,热闹而隆重。戏台搭起来,整个村庄都欢腾了。
大人孩子们奔走相告:看戏去喽!看戏去喽!到那时,年才真正有了年的味道。年戏是最能聚拢人的活动,村里几乎是全民参与,连六七十岁的老人都穿得暖暖和和,到戏台下来看戏。乡村简陋的戏台,撑起一个绮丽的空中楼阁。才子佳人,王侯将相,水袖如云。走马灯一样,从戏台上,锵锵晃过。
戏台下,男女老少伸长脖子,侧头的,点头的,张大嘴巴的,摇头晃脑的,拍手叫好的,密密麻麻一片,脸上是沉迷的喜怒哀乐。小孩子骑在大人的脖子上,鼻涕泡僵在风里。冰糖葫芦,棉花糖等各种吃食,也增添了几分热闹。
我和小姨早早拿着凳子占了最佳位置,我们坐在前面看,后面有站着看的,还有登到凳子上看的。小姨的对象也来了,他一会儿给我们买糖葫芦,一会儿给我们买炒花生,“鞍前马后”地“伺候”着。直到小姨说:“行了,坐下看戏吧!”他便坐在小姨的身边,一边看戏,一边看小姨。我一直觉得,乡村戏台下,是滋生爱情的地方。戏台上,才子佳人,传情达意;戏台下,青年男女,卿卿我我。就像现在的年轻情侣喜欢在**院度过恋爱时光一样,戏台下是当时的“爱情**院”。
我的视线穿越了一片黑脑瓜,看到戏台上。眼睛里,霎时缤纷起来,舞台上旖旎的长襟水袖,背景里缤纷的秀阁绮窗,多么美啊!敲着耳鼓的,是各具特色的唱腔,生旦净末丑,各有风味。我最喜欢俏滴滴的花旦,举手投足,活泼泼,机灵灵,惹人爱!花脸的唱腔,有慷慨的气韵,痛快淋漓。还有优雅美丽的青衣,唱腔婉转悠长,极为动听。
我的母亲曾经唱过几年戏,我从小耳濡目染,也非常喜欢戏曲。听!戏台上唱的是《大登殿》,王宝钏十年寒窑,终于拨云见日。“端端正正,正正端端,打坐在金銮……”,演员的演唱字正腔圆,表情生动,非常有感染力。高潮之时,台下叫好声响成一片。她的表演更加卖力了,完全沉浸在自己塑造的角色中。
花花绿绿的戏台,有板有眼的唱念做打,热热闹闹的人群,都那么让人怀恋。我多想再回到故乡,在故乡的戏台下,看一场年戏。
年戏的情感美文2旧时光里的老戏散文随笔
弹指一挥间,又是一年,山河故人,故土乡音,一壶新茶,一把折扇,哼几句老戏,便梦回童真少年。
小时候一到冬天,大队里就该派人挨家挨户收米呀面的,还有萝卜、白菜,大家都欣欣然往外拿,因为方圆左近就俺们村有戏班子,演员都是俺们村里的社员,忙时个个都是种地好手,放下锄头、锨把冬天里可就又是一番场景,穿上古装戏衣,那唱、念、做、打哪还能找出半点土腥味。
大队部就是排练场,男女老少齐聚一堂,上午、下午还有晚上,整个冬天都热闹非凡。专门有人做饭,收上来的粮食就是为演职员们做饭用的。演职员们都很投入,练唱腔的,拉弦子的,敲锣的,打鼓的,打梆子的,还有吹芦笙、吹唢呐的,个个都攒足了劲儿要让四邻八乡欢欢乐乐过大年。
戏台子就在村小学的操场上,靠东边墙的中间就是戏台子,砖土结构,戏台子平时是学校开大会的主席台,也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到处都被磨蹭得起明发亮。一到年前那几天,戏班子的人和道具都开始“入住”学校,教室就是卧室兼化装室。
乐队的位置在台子的南侧前面,演员从北面的后幕边上场。年复一年就这样演着,我打记事能看懂戏时起就年年盼过年。年三十就贴出了海报,《抬花轿》《打金枝》《铡美案》《下陈州》《李豁子离婚》《七品芝麻官》《十五贯》《朝阳沟》等一些豫剧名剧都是演出的剧目或选段。
从大年初一开始,上午化装,下午开唱。台下的操场上早早都被凳子、椅子、长板凳、长木板、树轱辘占满了,只等锣鼓家伙一响,熙熙攘攘的观众便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校园操场上,相互递烟的,嗑着瓜子寒暄拉家常的,新亲戚、旧亲戚,还有新朋友、老同学的,都有一种久别重逢般的亲热劲儿,乡情在那个时候被渲染得特别高涨。
再看乡村的小孩子们,穿着新衣裳相互炫耀着口袋里的糖,还争着收藏漂亮的糖纸,那种纯真童趣着实可爱。其实那时候的新衣裳颜色和款式都很单调,男孩子穿蓝上衣、蓝裤子,女孩子穿格子尼上衣、蓝裤子,不过弥漫在戏场周围的那种嬉闹、那种简单年代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
忽然响起的弦子声把全校园的嘈杂都平复了,人们都找到各自的位置坐的坐、站的站,眼睛都直勾勾地望着戏台。开场锣鼓一通敲打,报幕员款款上台报上所演的剧目,弦子悦耳,梆子清脆,一场戏就开始了。
十来岁的我静静地坐在台下凝神看戏,每场戏我都喜欢看,并且大致都能看懂,那些唱腔和扮相至今记忆犹新。“进门来吹的是百鸟朝凤,一路上吹的是鸾凤和鸣……”《抬花轿》里婉转优美的唱腔来自扮相俏丽的邻家大姐姐,她演的《打金枝》里的金枝娇嗔蛮横,一颦一笑虽不是倾国倾城,但倾十里八乡是绰绰有余的。
《铡美案》和《下陈州》里的包拯是村卫生所里的一位医生扮演的,他魁梧豪爽,唱腔雄浑刚健,青目犀利,手势洒脱,一抬步一落足尽显铁面无私之风采,直引得台下百姓鼓掌叫好。
李豁子、娄阿鼠、唐成是村东头一位性格开朗喜欢贫嘴的村民扮演的,虽然唱腔不怎么好,但表演的动作入木三分,形象逼真,引得很多乡亲都说“这孩子就适合演这捣椒戏”。
《朝阳沟》更是家喻户晓,很多人都会跟着演员的唱腔唱,台上的表演有板有眼,台下的哼唱也韵味十足。就这样一天天沉浸在戏里,年过得欢乐充实,连走亲戚都是匆匆忙忙的,为的是早些回家占地方看戏。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演员都老了,有的甚至驾鹤西去了,但我每每想起这些不图名、不图利,只把拿手的表演奉献给乡亲们的“土坷垃”演员,总觉得全身心又沉浸在操场戏台前凝神看他(她)们演戏,女的要么娇柔妩媚,要么英姿飒爽,要么温润贤良;男的要么清秀,要么刚勇,要么滑稽搞笑,那神态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世间岂止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更是“人如生戏”,想哪一场戏、一场人生,哪一出不得排练、磨合、经营?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都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结晶,一瞬的风光不知道经过了多少的风霜!甘茶一杯,回首过往,如老戏陈酿慢慢品尝!
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越剧诞生于1906年,时称“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在浙东乡镇演出。
1910年小歌班进入杭州,1917年到达上海,1920年起,演出用丝弦伴奏,因板胡定弦1—5两音,称〔正宫调〕。 20年代初,剧种被称为“绍兴文戏”。1923年7月,在嵊县施家岙开办了第一个女班。1925年坤伶施银花在琴师王春荣的合作下,产生了63定弦的〔四工调〕,成为绍兴文戏时期的主腔。30年代初,女班大批涌现。这时期,除男班、女班外,还有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
越剧流派包括剧目、唱、念、做等各种艺术因素,集中体现在所塑造的典型艺术形象中,其中,唱腔所具有的独创性最强,特点最突出,影响也最大,因此人们称之为流派唱腔。 然而,唱腔虽然重要,流派却并非仅指唱腔,更包含舞台表演艺术等多重内容。通常同一剧目不同流派演绎会有不同风采。
被公认的越剧流派有十三个,即袁雪芬派、范瑞娟派、尹桂芳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戚雅仙派、王文娟派、陆锦花派、毕春芳派、张云霞派、吕瑞英派、金采风派、张桂凤派。曾得到专业人士地区性推派的则有:竺水招派、陈佩卿派、毛佩卿派、金宝花派、高爱娟派,以及周大风创立的浙派越剧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调。
扩展资料
越剧在影响遍及全国的同时,还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赢得盛誉,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浙江越剧团的足迹遍及英国、法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地,享誉海内外。在芬兰演出时,以一曲“蝴蝶恋人”(即《梁山伯与柷英台》)看得欧洲人如痴如醉,引得芬兰总统夫人潸然泪下。
2001年8月17日月日,绍兴小百花越剧团赴泰国参加“亚洲民间戏剧节”的演出,在泰国文化中心演出了两场越剧优秀传统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受到了泰国观众及海外友人的好评,被称为“戏美、演员美、唱腔美、音乐美”。演出场内掌声不绝,不少观众看了首场后,纷纷争购第二场戏票。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文化参赞秦裕森先生观看演出后欣喜地说:“绍兴小百花表演很精彩,很感人,充分体现了中国优秀文化和越剧的魅力,对促进中泰两国的文化交流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赴美国进行商业性演出,从洛杉矶、旧金山到纽约,他们用自己完美的艺术,在那里掀起了令人目眩的“小百花旋风”。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国际日报》的消息说:“这个在国内享有极高声誉的剧团在演出前的确不知进美国的观众会有什么反映,但是伴随至终场的热烈掌声,说明了美国观众和华人不只是看懂了戏,而且也为剧情和演员的精湛表演所深深打动。”
-越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