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结婚仪式非常隆重,在结婚前一月,女方开始哭嫁,村中未婚姑娘,每晚聚 会陪哭,嫂子们劝解亦哭,统称“哭嫁”,实际是唱出嫁歌。婚前三日男方送肉酒聘礼到女家。女方则宴请宾客,舅爷,姑爷及亲友礼作贺。这时“哭嫁”也达到高潮。
结婚之前一天叫“插花日”此日女方家宾客齐集,男方必须在插花日派迎亲队伍去女方家。迎亲队伍由年青的7----11人单数组成。领队的男人叫“娶亲大哥”,女子叫“娶亲婆”另外还跟随一班吹鼓手[乐队]。迎亲队到女方家寨外即鸣放鞭炮,女方紧闭大门,必待娶亲大哥送 上开门礼红包,讲一番娶亲客套话,才准进门, 迎亲队坐席饮酒时。女方村中的姑娘们会向迎亲客人们劝酒,必将迎亲客人灌醉,姑娘们还借劝酒、上菜、上茶、盛饭等伺机向迎亲人脸上摸抹锅底黑,摸得娶亲人个个成为大花脸,名曰“打粑”, 或用豆渣和荨麻叶对娶亲人围攻,打得娶亲人遍体都是豆渣;荨麻叶蜇得娶亲火焦辣疼,叫“打亲”“打发”,既越打越亲,越打越发。要女方待老年人出来制止才停。然后,晚上男女青年可以对唱山歌,通宵达。结婚日叫做“正日”,正日黎明,开始发亲,由女方送亲大哥[兄弟]背新娘从正门出换新鞋送入户门外的花轿中,抬去男家。若途中与别寨娶亲队伍相遇,则各抢先从高处绕过。到了男家门外就由娶亲大哥背新娘从门前火盆上走过,然后新郎新娘行礼拜堂,男方则大摆宴席三天,答谢亲朋好友等不在话下,过完三早后新郎陪新娘回娘家探亲小住几天。
山西从北往南,地杰人灵,民风古朴,民俗各异,那可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怎可一语而概之?只是择段讲来,大家开心一笑吧。
讲故事一:
洪洞民俗:三月三接姑姑
一个神话能流传下来,是因为它有一个好的故事内核;一个美好的故事,能演绎出一曲千古神话,比如农历三月三洪洞的“接姑姑”活动就是这样……
一条弯弯曲曲的汾河,顺着山势穿过洪洞,在低窄的谷底,分割出河东、河西两块高地。河东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住着娥皇、女英两位少女。两位少女的父亲叫尧,当时已八十多岁,白胡子老长,是当时的天子。但天子也有不如意的事,这就是自己六十多岁才生出的两个宝贝女儿渐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尧经过仔细甄别“档案”,决定对一个叫做舜的青年进行考察。
舜在河西头住着。河西山丘相连、地脊民穷,舜自然是个穷后生。因为生母早逝,家里除了小妹,人人都不喜欢他,特别是他的后母和弟弟象,总想谋害他、独吞家产。他却毫无怨言,以仁爱之心感化家人。以德治天下的尧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不由对身边的人感叹道:以仁报毒,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于是决定把两个女儿都嫁给舜。
在历山上种地的舜,听到这个消息后,当然高兴的不得了。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尧这个老头太古板,信奉的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道理,虽然让他白捡了两个美女,却不给女儿一点陪嫁,就打发女儿去了他家,更不用说给他个一官半职了;而是让他继续在历山上面朝黄土背朝天。舜心里并没有什么不乐意,还是带着两个漂亮的妻子在历山继续过种地的苦日子。但让他更没想到的是,娥皇、女英两位妻子,虽然出生于皇家,高贵无比,却并不高傲,除了在妻子名分上也不免俗的争过大、小外,还是贤慧的很,两人一过门,就脱掉皇家冠服、换上农家布衣,二话没说,就和他一道下地干活、操持家务了,更了不起的是,她们还关心民间疾苦,平时平易近人,急时扶危济困,几年过去后,两人脸晒黑了、手变粗了,和一般农家妇女没什么两样了,此时的舜,在两位妻子的帮助下,把他“承包”的历山治理的井井有条,已成了河西当地冒尖的富裕户、模范户。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舜和两位妻子致富后不忘乡亲,经常帮助周围百姓,就连当时死活看不上舜的家里人也和他们搞好了关系,使舜的声望直线上升,河东的人都愿意迁移到河西居住,这时候尧看时机到了,于是就名正言顺地提拔舜为接班人,还把他扶上马,又送了一程……
而河东、河西的百姓,不仅为他们当地出了两个天子而自豪,更为娥皇、女英两女下嫁的贤慧所感动,故以其后辈自豪,争相敬奉。鉴于尧籍羊獬,舜籍历山,自尧女嫁舜以后,两地便结成了联姻亲眷。历山人称舜为爷爷,称娥皇、女英为娘娘。羊獬人称舜为姑父,称娥皇、女英为姑母。河东、河西两边以亲戚形式走动,于是洪洞后世就有了三月三接姑姑的民俗,一直流传至今……
讲故事二:山西婚姻禁忌趣谈
在民俗中,婚姻是合两姓之好,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大事。婚姻的好坏,对于当事人的一生幸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婚姻的禁忌颇多。比如中国古代有同姓不婚的禁忌,特别是**禁忌在世界各国都非常严格。在中国人眼里,**不仅伤天害理,且为禽兽不如的行为。再婚禁忌也很严格。这里我们只谈常见的有关婚礼方面的一些禁忌。
相亲时如有盆碗等物摔碎,被认为是十分不吉利的,说明二人无缘颇为忌讳。打碎器皿有分、碎、烂、折的表述,而这些语言对于婚姻,对于生命均非好事,故其他一些庄重正式的场合,人们都有此忌。
晋南闻喜在结婚的当日,男女双方在饮食中忌带荤、不准吃猪肉,据说如果吃荤两人便不能白头偕老,中途夭折死亡。而河津一带却与此恰恰相反,结婚当天必须杀猪并以猪头祭祖宗,供奉于祖宗牌位前。同时,还要用扫帚蘸着猪的热血在洞房的墙上划几个“十”字,有辟邪之意。
在晋中一带,新郎到岳父家迎接新娘时,一定要“偷”一个茶杯,所谓偷,就是女方看见也不能说,茶杯是一定要让新郎带上的,且必须完整带回,不得破损。否则,对于新郎新娘的婚姻有某种不祥的预兆。这里似乎是说日后待新娘要象对待这个杯子一样,小心爱护,好好照顾,珍惜珍爱。
在汾阳,新郎不偷茶杯而要输两个水碗,当地俗语叫做zhunzhun,因为有“偷两 zhun zhun,快抱孙孙”之说,所以偷碗被赋予了抱孙子的含义。
新娘离开娘家时,过去要坐轿子,在雁北和吕梁的山区中人们常常乘一种颇有特色的“骡驮轿”,坐轿子是一定要挂上弓、箭和镜子的,现在这些习俗都已逐渐消失。但在很多地方,母亲还是要给女儿一面铜镜或现在样式新颖的镜子带上。它的用途并非用来梳妆打扮,是为了在路上避邪驱凶的。
山西很多地方,接新娘时,新郎往往要送一幅墨镜给女方戴上,似乎是取代了以前的红布盖头。而新人来回最忌走自己已走过的路,以避走回头路之嫌,当然也不能走办丧事人走过的路。
盖头与墨镜的作用都是避免与鬼神等不祥之物直接面向。婚礼队伍也怕中途通上如狗群打架,疯人病人等,怕冲了“花套”与喜庆,是不吉利的征兆 。碰上了是要倒霉的 ,以后不是妻死便是夫亡,要不就是多灾多难。这是任何一个结婚人家所不愿意看到的。结婚这一天也忌讳谈论什么与死、病有关的事情,也忌天气时阴时晴,人们总是把这些事情联想到婚姻的命运。
在一个村子里如果有两家办喜事,人们都忌落在后面。因一般再婚者山西方言称后婚,所以不愿意落个“后”字。而且也忌两结婚者相遇,偶而相遇则要交换所戴的鲜花或者手绢,这样才算吉利。
晋南一带,对于相同时间里村里同时举行婚事和丧事是极力回避的,办喜事者尤为不悦。迎亲的队伍也忌途中遇上诸如十字路口 、水井 、碾子、石头等物,如果避犹不及,则须用红布盖住,或用白石灰划线圈住。
而在吕梁、汾阳一带,迎亲队伍如果在半路与送葬队伍相遇,对于结婚者来说还是个好兆头,是吉利祥和的。也许是红白喜事都是喜吧,人们并无此忌,双方互扔钢嘣儿以示招呼。
新娘下轿后,有属相相克的人都要回避,以免对人对已之不吉。在五台县,厨师们还要把菜刀插入菜板底边,锁起厨房,全部回避。据说,厨师是新娘下车时相犯的主要对象,而菜刀更是不可示之于外的。此外,在新娘被接到婆家后,要在嫂嫂的陪伴下更换所有的衣服,换下来的衣服一般不再穿着回娘家,特别是鞋子是绝对不能再穿回娘家去,否则对于娘家兄弟极为不利。这似乎可以作为“嫁出去的女儿,拨出去的水”的注脚。
更多详情:http://wwwchinazhiqingorg/bbs/dispbbsaspboardid=82&Id=15543
五台山填仓节 民俗节日。分小填仓与大填仓两个节日。小填仓在正月二十日,大填仓在正月二十五日。不少村庄,如今不分大小,在正月二十三日一并过填仓节。民谣有“过了年,二十三,填仓米面作灯盏。拿箕帚,扫院墙,拾到虫虫验丰年”。填仓节,民俗要在院内或场面打灰窑。用簸箕盛草木灰.用棍棒均匀敲打,在地上撒画出三环套或五环套圆圈,意为粮仓或者粮囤。讲究的人家还要在灰窑旁边撤画出耙子、扫帚,甚至扇车等图案。小填仓日的灰窑,象征夏粮丰收,要在圆圈中心放置少许小麦。大填仓日的灰窑,象征秋粮丰收。圆圈内则放玉米、谷子、高梁、豆类等。然后用砖石将粮食盖住,称为压仓。再将鞭炮点燃,在圈内爆响,取意粮食爆满粮仓。填仓节。民间习惯蒸莜面窝吃,取其形如粮囤。如果民家娶有新媳妇,新媳妇要亲手将一些莜面窝放置粮仓。填仓节,民俗讲究喜进厌出,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旧俗农民卖粮,忌在此 日。粮店收购粮食却喜在此日,事 情往往就是这样矛盾。至今,一些 上年纪的城市居民,仍习惯在填仓 日购买米面。填仓节,晚问习俗点 灯以祀仓神。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 方均要置灯。俗称“点遍灯,烧遍 香,年年粮食填满仓”。夜深人静 时,大人小孩均要端着灯笼,在院 内各处墙上寻找各种复苏的小虫 蚁,俗称为“填仓虫”。发现的越 多,兆头越好。
五台山六月骡马大会农历六月
六月大会由来以久,是当地最有名的古庙会,早在隋唐时期就已初具规模,清代达到高峰。举办地就在五台山所在的台怀镇,历时1个月到40天,会上的主要交易品是大牲畜。
农历六月,原本是五台山大法会的时节,后来周边的农民纷纷趁此时机,到这里来进行牲畜交易,以后渐成规模。届时,交易牲畜的农民、朝山拜佛的香客居士、旅游观光的中外游客、做买卖的四方客商都云集于此,最热闹的时候台怀地区聚集有十四、五万人,当中还穿插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中元节 民俗节日。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祀有关。道教盛行后,附会传统,创立了天、地、水三官神祗。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七月十五日,民间除上坟外,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祭祀。定襄一带,习惯将麻、谷悬挂门首。中元节,佛教称盂兰盆节,对民俗活动影响更盛。详见盂兰盆节、面塑节、放河灯条目。
跳布扎农历六月十五前后
起源于西藏,是五台山黄教每年举行的重大佛事活动。在活动前一天,寺内喇嘛就开始念护法经,跳金刚舞,在菩萨顶“镇鬼”;十五日,百余名有身份的喇嘛走出菩萨顶,穿街绕巷,最前边架着弥勒菩萨像,其后大喇嘛坐轿,二喇嘛骑马,其余僧众吹奏庙堂音乐,浩浩荡荡的往罗目侯寺去“跳神”;十六日,又在菩萨顶“斩鬼”,大二喇嘛穿戴皇赐服饰,外列僧人头戴面具装扮28宿,就地画圆,按圆行步,并辅以身形手势。通过此活动以驱除邪恶,迎来吉祥安泰。
代县城关秋季物资交流大会农历七月
代县赵杲观古庙会农历七月初一
鹿蹄涧村古会农历三月初九
阳明堡古会农历三月十七
临汾风俗节日食物太平王氏面塑地处襄汾县汾城镇南贾岗村,在那里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很早这里就流行着一句名言:“金襄陵,银太平”,是因为太平镇(今汾城)盛产小麦,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每逢盛大节日和婚丧嫁娶的时候,用小麦粉做成人物、花鸟、动物来祝贺祈福,慢慢形成了面塑,以造型艺术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过去它只是一种被装饰过的食品,故从历史上讲既无作品记载也无珍品传世,实在是一大憾事。
太平王氏面塑在民间叫面花,是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是一种由风俗习惯久而积淀成的极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
当今面塑称之为艺术,并且以它绝美的身姿倍受世人青睐,这正是因为它所注入的世代文化的积淀和创作者绝无的功利思想的热情和才思,使得它成为一种出于俗而脱于俗的朴素文化。也正是借助于世代少有的“重视”,且落身于广大的民间,才使得它有了条件自由地按照自身规律生存和发展,有了它少受污染的乡间特色,才得以在今天的雅俗文化对流中以其独特、完整的形象俏立于民间艺术之林
源于先秦而成型于汉代的中国节日风俗,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积淀物。春节是人们对物候历法认识上的一个关键节日,所以对春节的祭祀活动显得尤其隆重,精美的面塑随着人们的心理需求应运而生,并成为节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春节太平王氏面塑的主要功能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追求丰衣足食,万事如意的生活理想的体现。春节的面塑在造型意识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较大,谓之米面成山,传说是为纪念大禹治水而作的。祖灵前一只面羊为牲祭之俗,以表虔诚之意。长辈送儿孙后辈“钱龙”意在引钱龙入府、招财进宝,……另有各种点彩的带花馍馍,便是酬宾待客访亲探友的讲究礼物。
汾城供神所用枣山是颇为讲究的。这是因为它是作为一种祭物而出现的。人们认为它有着某种超于自我的神秘力量,是人与神的交流桥梁。制作时把发好的面擀成大三角形,上面铺一层红枣,再用面做成盘云、盘龙、盘兔、如意纹样,间或点缀以连理、元宝、下山虎、上山鹿、瓜果之类,以五谷杂粮点睛镶鼻,蒸出锅来、绵颖憨实,洁白的面与深红的枣、五彩的粮、豆形成色彩上整体的对比效果。大年初一迎神之时供于神位之前是说米面成山,表达一种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一些地方还要在旺火上燃点柏柴,烤食花馍,谓之避邪馍馍,保一年无灾无病,平安吉利。晋南面花中还有“五子登科”、“巧公巧母”、“万事如意”等造型。
无论是枣山、饭山还是花糕、可说是在这一隆重的节日中,乡间的百姓们自己创作的一种心灵崇拜物,一种寄托心愿的方式。至于钱龙,则是一种类似于蟾的三足理想动物,表达民众一种向往富裕的思想。有些地方在腊月廿三祭灶时还要灶马灶鸡等作为供奉。这些供物既是供品又是崇拜物,实质上仍是食品,未了总要分而食之的。正是这些 复合性功能使它成为一种最易普及、最易传承的艺术形式。
太平王氏面塑造型简洁浑厚、朴实雅洁,是自然崇拜、宗教思想、心理意识、造型语言的综合凝聚物。造型一般是外型整洁、概括,内蕴饱满丰富,既有几何直线形式,又有饱含秦汉遗风的适合纹样,还有更加具象的独具民间造型风格的人物、动物、植物形象。将各种不同的造型意识融合一体构成了独特的民俗节日内容,形成了特殊的民间艺术形式
清明与寒食合二为一是唐代的事了,那时作为远古岁时标志的风俗节日已加进了敬神、祭祖、崇念圣贤的复合性内容,因此;扫墓之风尤盛。要说祭神是春节习俗之特征的话,那么清明则主要是祭祖祭人。孔之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因此极讲究“事死如事生”。宗庙,祖坟便是种性之魂,家族之根。山西晋南晋北、祭扫时都要用面做贡,晋南叫蛇盘盘,有的分单头蛇与双头蛇,祭祖前绕坟一周,晚辈吃掉蛇头,表示灭毒头、免灾祸。这种蛇盘盘造型简洁、极少雕饰,似有汉唐凝练明快浑沉之遗风。
寒食节之本质内容已由古代原始的禁火俗转化变异为纪念晋国贤臣介子推。民间广泛制作的昭示春天来临的百样寒燕面食,也被易名为“子推燕”。事实上按山西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春燕凌空正是万物新生的季节,于是乡村巧妇感自然之变而为之,借柔软的面团、籍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一个个鲜灵活物,一片片盎然生机,展示出一个美妙神奇的民间艺术世界。特别是山西代县一带所作的寒燕天飞地走,水生土长、目中所见、心中所想自然万物无一不在塑造之列。这些面塑精巧别致,方不盈寸。所塑动物如虎、狮、马、牛、猫、龙、猴、羊等,着重夸大头部比例,增强尾部动感,刻画四肢的灵活,使人感到神似而形美。飞禽类如鸡、鸭、孔雀、凤凰、喜鹊及各种小鸟,则夸张表现其尾羽的动感,夸大其嘴部、眼部,使其具有拟人的效果,与观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所塑人物造型都大于动植物,有各种戏剧人物,爬娃、抱鸡娃、莲花娃娃等,造型独雅而生动有神。植物类有各种瓜果、蔬菜、花卉以及吉祥图案纹样。蒸出后用品色点染开脸,设色浓艳、对比鲜明,极合理地适用了对比色的比值关系,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清明时节互相馈赠,做成花架系插,悬挂于室内墙壁,顿觉春风拂面,生机盎然。究其根源,可能是这些花色食品是为寒食节禁火时准备的干粮,后禁火俗废,面塑食品作为一种艺术随风俗保留了下来。
清明节尽管因为寒食习俗的复合揉进了一些深沉神秘的气氛,但还是一个希望之节,是一种对春的回归的祝福和万物兴旺的祈望。面塑艺术则理所当然地成为这种祝福的主要手段和心灵表现天地。面塑使习俗成为一种充实的文化,习俗又为面塑的发生和发展提供土壤和空气,最终使民艺和民俗成为一种文化整体。
每个民俗节日的形成,都有它特定的含义,这含义又都有它的文化指向与表达方式。
七月十五家家做面羊,上坟祭祖,馈赠亲友,是晋南汾城民情风俗的一大特点。从传统风俗讲,七月十五称为“鬼节”,源于佛教“目连救母”的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弟子目连之母生前不做善事,死后灵魂坠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既化为烈火,其苦难忍,目连求于佛,佛祖告他于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会,置五味百果,靠众佛僧之善德以超度亡魂,拯救其母。此说又与我国道教中“地官赦罪”之说相融合,深深地影响到民众生活,于是形成了每年七月十五百姓都蒸做面羊贡祭祖上坟的风俗。其实七月十五祭祖本意正象《东京梦华录》所说是“……乃告祖秋成之意”,是一种祈望丰收的愿望。富有宗教意味的鬼节,发展到后来已全无鬼的踪影,已是一种人与人的祝福和情感交融的节日。节日前几天,乡村的巧妇们三个五个聚在一起,发好精细白面,家长理短谈言笑语中,搓的捻的,剪的压的,一扎一挑,盘枣点豆,一个个活物生生从手下蹦出:急蹦的兔、憨威威的虎、绵善善的羊、活溜溜的鱼、狮子,小猪、小鸡、小狗,每个物象身上施之于智慧,注之于情爱。待饧好上锅急火蒸出,一个个白白胖胖,鲜嫩灵活,娇态可掏,然后点施丹青,打扮齐整,便成为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晋北风俗送男孩为羊,羊为祥瑞之阳物。送女孩为鱼,鱼属阴,是为顺乎阴阳秩序之作法。晋北的面羊造型浑厚饱满,内蕴力极强,又加之身上点线的对比,使之极富汉魏风格,这与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有关。晋南的走兽花馍造型琳珑精巧,神态狞厉,设色浓烈。所谓面羊实质是代称,飞禽走兽其实什么都有,还有组合的十二生肖,二子戏桃,五子争腚等。
太平王氏面塑更以其饱满挺秀,浑厚博大的造型力度而享誉民间。形制大至三、五斤白面一个,小至三五寸之间,视馈赠对象而定。在造型风格上准确地把握住了随意性这一特色。在简括整体的形体上以梳子、锥子等器物压出点、线或以面做成精巧的纹饰,形成一种力度上的强对比,极象汉霍去病石雕上刻线的运用。制作技巧上把握了良好的分寸感,做成形但不做足,留给面的自然饧发和蒸气来完成作品,以充分发挥面的特性,体现面的质感,自然天成、朴实浑厚、令人爱不释手。特别是一种叫“辩不清”的造型,几个小胖娃娃缠身交臂盘在一起戏耍,使你辨不清是谁的胳膊谁的腿,只看到一组优美的造型,精绝的构思,让人惊叹不已。
在岁时节令风俗中面塑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人生各个展现生命意义的仪式中,面塑更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
满月,是人来到世界上的第一个比较隆重的仪式,其时面塑也颇为讲究。霍县一带,外婆要做一个直经尺余的叫“囫囵”的食品,上有精细的十二属相造型,孩子属什么,就在那个属相上点一个红点,谓之“点头脑”。“囫囵”中间放置精美的龙、凤或虎头叫龙凤呈祥或猛虎驱邪。送与孩子,分给来探望庆贺的亲友吃,取免灾之意。晋北人家则多做花馍,叫“桃”,形状似乳房,乳头点红,馍上装饰各种花草,纹饰吉祥图案。桃在古俗中本为驱邪之物,谐言“逃”,意为免灾。做成乳房状,表示成熟,是乡村民俗母性特征的一种隐喻手法。到孩子周岁时也要做相似的大花馍馍或十二属相,造型或拙或巧,或雅或俗都随地方而变。
婚礼迎娶之俗历来是极为隆重的人生大典。俗语道“结婚胜如小登科”,晋北风俗,迎聚之日早上新郎新娘各自吃一对“欢鱼吉兔”,洞房门顶上放一对用红线连在一起的面兔以象征玉兔金缘。实则兔之本意为虎,是民间镇宅驱邪的护佑之神。婚礼面塑必提及忻州、定襄、原平、代县一带的“宫食”,一般要三、五斤白面做一对,大部分造型是玉兔驮仙桃,金鱼背石榴,上面精塑十二生肖造型,细加点缀,造型生动,情趣悦人,五彩缤纷,鲜丽明快,线与面、点与块、塑与画、拙与巧的结合与对比,形成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喜庆的气氛,丰富了民间婚俗的内容,更为民间艺术增添了俏丽的一枝。
老人们年至花甲,晚辈们惯常要为之祝寿庆贺,祝贺者蒸做漂亮的大寿桃以祝愿老人健康长寿,表达对老人们的孝敬之心。
宗教的教义告诉人们,当每个人匆匆走完自己可以感知的人生之路以后,人的灵魂将在另一个世界得到永生和升华。因此,人们将葬礼的种种程序铺排得格外的隆重和复杂。这是一种对人生意义的赞颂和肯定。这项活动中的主要面食供品,视亲近程度而区别不同形式,有“大供”,“小供”之分,直系的儿孙之辈所做的大供又叫馒头,圆形上面饰以明快简洁的花瓣,插上枣花,源于古时三牲祭奠之遗俗,其他亲朋则敬奉类似蛇盘盘的小供。定襄宏道一带则要塑出几响—个甚至上百个的面塑人物系列,戏剧人物、天神、地官等等,再以彩纸作装点打扮。所不同的是在五官描绘上用色甚怪,画眼不点睛。在分寸上明显与人间享用品有着美学结构上的区别,让人在浓艳中感受到一种阴冷的悲凉。
太平王氏面塑在人生仪礼中一般是以食的面目出现的,只是把它赋予了一种文化的意味,使其具有一种复合的价值,从而成为研究民间文化的一种不可忽视的资料。
民俗使生活充满了神秘和乐趣。大的如岁时仪礼的活动若比作人们生活的节奏高潮的话,一般的交往礼仪活动自然使每时每刻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面塑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
新房起架,上梁大吉,画八卦,贴贺联,点灯放炮,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做好花桃花馍来庆贺,谓之“扶梁”。
新房落成,乔迁入居。当新麦上场,要磨一斗白面做雪白的大贡,油炸出各种精巧的面花,酬谢五土,恭请土神安家,保佑金梁玉柱,千年永固。
七月七乞巧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共诉衷肠。织女巧手早巳成为人间妇女崇拜之偶象。于是每到这一天,姑娘媳妇们要吃面做的“顶针”、“针线笸箩”,期望自己心灵手巧。
八月十五中秋节,月饼成为人们传说的食点。在造型纹样上都精巧别致,赏心悦目,当称面塑艺术别样之花。
新媳妇过门的第一年,娘家要给女儿送羊羔馍。穷人家送几个,富裕一点的人家要送卜几个乃至几十个。都配成套,与生命意识,生殖崇拜有关的造型图案很多。
太平王氏面塑,当地人称之为“羊羔儿馍”,古时的“羊”即是“祥”,有着“吉祥”的寓意。
春节来临前,农家妇女用家庭自磨的精粉按当地习俗捏制小猫、小狗、小虎、玉兔、鸡、鸭、鱼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满堂红”、“巧公巧母”的面塑制品,以象征万事如意、多福多寿、发家致富、和睦友爱,祝愿万事如意。
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绘画画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代县弟弟结婚,出嫁的姐姐帮助弟弟是有传统的,所以弟弟结婚,作为姐姐,上份礼最少也要5000-10000元,生不封顶,多多益善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