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刘墉的《幽默感》阅读题答案坐着。?

请问刘墉的《幽默感》阅读题答案坐着。?,第1张

刘墉的《幽默感》阅读题答案

坐着为了说明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示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这一点,举了几个事例来证明?请你概括出来

谁有《幽默感》的答案

孕妇过马路被交警拦住。。

孕妇:我没闯红灯,走的斑马线,你拦 啥?

交警:你超载了。。

爱的礼物 刘墉的阅读题答案

爱的礼物

那天姐姐收拾家时,无意中翻出我的“百宝箱”,里面什么都有:玻璃弹球、纸剪小鸡、塑胶小人、绣花布片……

“你从哪儿弄来这些没用的东西?该扔了。”

“那可不行,”我连忙阻止,“这是我的宝贝,是我的学生边的礼物!”我一件件把玩著那些东西,那个玻璃弹球是李军送的,那个塑胶小人是霍丽芬送的……我可以说出每一件礼物的来源珠。

这时,一张薄薄的画纸跃入眼帘,我小心地拿起它,

那是一天放学后,我抱着一摞作业向办公室匆匆走去。我的一个学生朝我跑来:“老师,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她的眼睛因兴奋而闪闪发亮。

“是吗?”我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心里却因为想尽早赶回住处而焦躁起来。

“看,这是我画的小仙女,好看吗?”她从身后拿出她的宝贝,展示给我看。过于艳丽的色彩与稚拙的手法使那个所谓的小仙女看起来像个夜叉。“喏,送给你!”她得意地把那张画递向我。

“哦……谢谢。”我勉强地说,“不过,我现在不能拿。再说,我也没处放。”

“哦。”她脸上的笑容立刻飞走了,垂下手,慢慢地走开了。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后悔,因为我无法忘记她准备送我礼物时眼中的期待与爱,那是只有在孩子的眼光中才能找到的纯真;而且我同样无法忘记我拒绝后她眼光中的失望和沮丧。我立刻找到她,诚恳地说:“你送我的那张好看的画呢?”她看着我,面无表情:“我想你可能不喜欢,所以送给别人了。”

她的表情和决定让我很难受,我想尽可能挽回自己的过失。“也许你愿意再画一张送给我?”我试探地问。

“你喜欢吗?”

“是的!”我努力回忆那张画,我这回不再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去看,而是以一个山区10岁孩子的眼光去看它,“那么多种颜色在一起真好看,而且小仙女的梅花耳环很漂亮!”

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我今晚再画一张,明天送给你!”

我看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礼物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的表情多么不同啊!

从那以后,我经常收到学生送我的礼物。那些礼物实在不值什么钱,但对我来说却无比贵重。因为当他们送礼物时,可以从他们微笑的脸上看出,那满得快要溢位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稚拙: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沮丧: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运用了倒叙的手法,请在过渡处第4自然段方框内写一句能衔接上下文的话。 3.本文生动描写了小女孩的神态,也传神地表现了她的心理。表现她对老师的爱并期待老师收下礼物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她自信老师一定会喜欢礼物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她遭拒绝而失望、沮丧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一句则表现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4.小女孩画的“小仙女”像“夜叉”,并不美,可为什么老师还说那是张“好看的画”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望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礼物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的表情多么不同啊!”一句中,“不同”之处在于:大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而“她”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说说本文最后一句“那满得快要溢位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这一比喻句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从内容和结构上看起了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8.全文的标题“爱的礼物”蕴含了怎样的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①幼稚、笨拙。②灰心失望。

2、示例:①往事又浮现在眼前。②回忆的门打开了……(过渡自然、恰当则给满分)。

3、“她的眼睛因兴奋而闪闪发亮”。“得意(地)”。“她脸上的笑容立刻飞走了”。因老师喜欢她的礼物(或:理解她的感情)而高兴、兴奋。

4、老师称赞学生稚拙的画,并不是针对画的水平,而是表示珍惜学生对自己爱的感情,并鼓励学生继续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有所图的(或:有个人目的的;有功利思想的;自私的)。纯洁无暇(或:纯真等)。

6、说明这种爱十分热烈。

7、议论。①揭示中心。②照应前文(开头)。

8、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真挚的爱,而这种爱,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体会到并珍惜它(只要能从学生、老师两个角度写出即可给满分)。

快乐是什么 阅读题答案 刘墉

既然是阅读题,肯定要根据原文来回答的。问的是作者的观点而不是你的观点。

培养幽默感可以阅读的书籍

《幽默大师》《幽默的力量》。多看看一些笑话、娱乐节目等或许也能帮助你把幽默感增强!

快乐是什么 刘墉 阅读答案

快乐就是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这就是快乐

传家宝 阅读刘墉答案急~!

12.文章中王维的古画题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写两句王维的诗在下边。(2分)

13.小说三次写到临终嘱咐,而且嘱咐的内容基本相同,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4分)

14.兄弟俩最终没有拍卖古画并能取得谅解的原因是什么(4分)

15.你认为小说题目“传家宝”在作品中有什么含义(4分)

(1)

(2)

答案: 12.略

13.深化主题的作用,说明不屈服、艰苦奋斗的精神已世代相传。

14.兄弟俩明白了古画是假的,不值钱,但是古画所代表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无价的,这种精神不能丢,所以兄弟俩取得了谅解。

15.(1)那幅古画是传家宝(2)艰苦奋斗的精神是真正的传家宝。

致命的母爱(刘墉) 阅读答案,需要题目和答案。 Thanks

赏析,这个够用了

《致命的母爱》构思巧妙,将母爱置于和谐与不和谐之间,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群“精疲力竭”的敌兵冲进民宅,占据了主人惟一的房间,“满脸倦容”地睡去。女主人看着这群年轻的敌兵,想起自己离家的孩子,“一股母爱和同情油然从心底升起”,“缓缓站起”、“ 轻步”走过去,为敌兵拾起军毯,盖好。那么小心翼翼,惟恐打搅他的故乡梦,惊忧他渴盼母爱的思亲梦。敌兵在享受梦中和现实的双重母爱,多么幸福。一切是那么安宁、平静、和谐。然而敌兵双眼张开,“浑身震动”、“野兽般怒吼”,残忍地刺杀了女主人,枪杀了她的丈夫。“滴血的尖刀在月色下闪著寒光”,令人不寒而栗。至此,悲剧效果已很明显。但结尾敌兵的内心独白又把故事推向 ,把悲剧推向极致。“妈啊!幸亏我被惊醒,也幸亏您在梦中保护,否则我就再也看不见您了!”他感激梦中渴盼的母爱,却击毁了正真切享受的母爱。两种母爱在这里形成强烈的撞击,变得如此不相融,不和谐。女主人的母爱带给她的不是感激和报恩,而是无情的杀戮。这悲剧缘于什么呢?是女主人对敌人本性缺乏清醒认识,因而演绎了又一出《农夫和蛇》的故事,还是敌人残暴无道,丧尽天良;抑或是不知情的“误杀”?鲁迅曾说过:悲剧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幕无言的人间悲剧告诉人们,战争不仅造成家园的破碎,更造成了人间一切美好东西的毁灭,致使人间至真至纯的母爱变成“致命”的母爱。

母爱“致命”,致命在女主人的善良、同情之心,致命在她身上固有的“舐犊之情”。我们悲叹女主人的不幸时,也许会想:女主人在敌兵熟睡之际,升腾起的不应是充满母爱的同情,而是对入侵者的仇恨;和她丈夫不声不响地杀死敌兵,该是另一结局。但假设改变不了现实,与生俱来的母爱使她做出了“致命”的选择。善良的母爱残害了她。我们无法指责她的善良,叹惜之余,更多的是感动。

母爱更“致命”在战争造成年轻敌兵灵魂的扭曲,人性的泯灭,对母爱的曲解。敌兵“才十七八岁”,是“不全懂事 ”的孩子,他们也渴望母爱,渴望亲人的呵护。但战争发动者把他们推上战场时,又对他们进行彻底地“洗脑”。向他们丑化、恶化对方,训练他们以敌对的眼光看待敌对方的一切。他们残暴对待别人时,把别人的一切视为“暴行”。这种思想一旦固化,与敌对方接触时,他们的眼里就只有“仇”,没有“情”。他们无法相信,女主人的行为是至真至纯母爱的关切。而本能的反应是“暗算”,因而刺死女主人后没有一丝怜悯,反而庆幸。母爱竟可怜到这地步。这是战争对母爱的亵渎,对一切美好东西的亵渎和践踏。

巧设梦境、运用对比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梦境不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与现实相对照,深化主题,加重悲剧色彩。敌兵梦中“渴盼母爱”一方面与现实中“享受母爱”构成一幅温馨和谐的图画,一方面又与现实中“践踏母爱”形成不和谐的矛盾冲突。文章始终把母爱置于情与仇、和谐与不和谐之间,比单设“享受母爱”与“践踏母爱”的冲突更有深度,更有表现力,更能揭示战争的罪恶。

无怨无悔的爱阅读答案刘墉

世间的爱情有好多种:有的是攀龙附凤的爱;有的是为了个人利益有预谋的爱;有的是忘年之恋;还有的就是不伦不耻的孽缘。

只有一种爱是人们梦寐以求或终身都在寻觅那就是:不计名利,为了心上人可以抛弃一切,无怨无悔的爱。但这真爱在如今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社会很难拥有它。

本人很荣幸能够在电视上看到这份爱的存在。就在几天前的中午,准备午睡的我,想想时间还早,看一会儿电视再睡吧!

于是开启网路电视搜寻到《人间》栏目,看到有条标题为《下辈子哥娶你》开启一看:正见演播室中间的沙发上坐着漂亮时尚的女主持人。她旁边坐着一位面板白皙,有着一双双眼皮大眼睛很壮实的中年女人。

认真听着她和主持人的对话,知道她是重庆市偏远山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可她经历的感情却很不一般,已经三十多岁的她到现在还没有结婚。不要认为她是自身有问题找不到婆家哦,她只是为了照顾一个高位截瘫跟她毫无关系的男人耽误了终身大事。

事情得从十八年前说起:在她还是十七岁小姑娘时,家境不富裕的她经人介绍到千里之外以小保姆的身份,来到跟她年龄差不多,因工伤成了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只能躺在床上的男孩家里,以每月20元的工资照顾他日常生活。( 文章阅读网:sanwen )

男孩子下半身完全没有知觉,大小便不自觉地拉到床上。小伙子看人家还是小姑娘,不好意思让女孩子清理,再说也难为情,所以两三天不让姑娘近他床前。

女孩忍受不了一屋子难闻的气味,不顾男孩的阻挠,执意般他擦洗了身体,一边清理床上的棉被:一边对男孩说:“既然我是你雇来的,就该不怕脏做好本分的事。你没必要为了顾全我的面子而委屈自己,躺在臭气熏天的床上,这多不舒服啊!如果你怕难为情,那我们就以兄妹相称我就叫你二哥吧,你叫我幺妹好了,这样就没什么可难为情了。”

男孩子听完女孩子发自肺腑的话心想:老天爷待我不薄,绝境中的我碰到心地这么善良的姑娘,不由得趴在床上大哭起来。

姑娘在这里干了有一个多月时,她哥哥和妈妈听人说她在帮一个小伙子擦洗身体,是件多么尴尬的事,就不让她做带她回家了。

回到家的女孩一直放心不下躺在床上没人照顾的男孩。跟男孩相处的这段时间里,知道他跟自己一样都是在单亲家里长大,而在前不久一直照顾他的父亲丢下他仙逝了。

想着二哥凄凉的处境,她不顾哥哥和妈妈的劝导,偷偷地跑回到男孩身边还像往常一样照顾着他,气得哥哥和妈妈跟她断绝了关系。当时的她还有一个刚定亲不久的未婚夫,未婚夫也用恳求的语气对她说:“别干了好吗?我们一起去打工,只要我们努力工作,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她还是没听未婚夫的话,执意留在了二哥身边。

村上一些无聊的村民说她可能早就成了人家的老婆啦!要不然怎么会放弃健康的人,而选择半身不遂的二哥呢?未婚夫忍受不了这些流言蜚语,取消了和她的婚事。

二哥问她牺牲这么多,只为了照顾他这个废人值得吗?

她笑笑回答说:“我不觉得啊,因为我早已把你当亲哥哥了,医生不是说你只能活八年吗?那我陪你走完人生的最后程,那时的我才25再去找自己的幸福也不迟啊!”

春暖花开、秋去冬来、在女孩的精心照顾下,被医生判定只能活八年时间的二哥多活了十年。

是她十几年如一日的帮二哥擦身、洗衣、做饭、种地、家里所有的重活、肮活都是她一个人承担。终因劳累过度病倒了,男孩怕她出什么意外,满怀深情地写了一封情书,托人带给她,信里浓浓的爱意让女孩明白了二哥对她无奈的爱,而她也早已把二哥当作生命中的一部分。可等她病好回到家,二哥就再也没向她表白过。她知道二哥是自惭形秽,为了不增加他负担,也只能把这份情愫深深的埋在心里。

也许是上天这对有情人,就在九年前秋天的一个早晨。睡梦中的她被一阵婴儿的哭声吵醒,开启房门一看:一件花棉袄包裹着一个刚出生不久小脸冻得通红的婴儿。

她轻轻地抱起婴儿关上门。当她开启包裹在女婴身上的衣服发现夹着一张纸条,写着女婴的出生年月日,离今天刚好十天。

看着怀里的婴儿,心想:我就收养她吧!我、二哥还有她就组成了三口之家,永远在一起不分开。她为女婴取名叫桂花。

现在九岁的桂花老问她:“为什么妈妈叫爸爸为哥哥?而爸爸叫你为妹妹?我同学的父母都不是这样叫的。还有为什么爸爸老叫一些不认识的叔叔让他们带你走?这些都是为什么啊?”

在桂花还牙牙学语的时候,她曾教桂花叫她阿姨,叫二哥叔叔,可桂花老改不了口,偏要叫他们为爸爸、妈妈。

邻居的老奶奶也说:“就让小孩这样叫吧?这样听起来亲些,再说对她成长也有好处”所以她也不勉强了。

原来,二哥为了不再拖累她,请村里的媒婆帮忙介绍男孩到家里相亲,让她过自己的生活,拥有一个真正的家。可她对每一个来相亲的男孩说:“她不可能离开这个视为生命的男人,和视如己出的桂花”那些男孩都知难而退了。

今天她来到《人间》栏目,只想借助节目对二哥说出憋在心里多年的心里话,她对着屏风后坐在轮椅上的二哥说:“我们相依为命、风风雨雨从少男少女走到中年,虽然我们没有夫妻之实,但我心里早就把你当成最亲近的人了。我也清楚你心里的想法,你觉得不能给我一个真实的夫妻生活,不想连累我而不敢向我表白,可我对这些不在乎啊!只要每天能看到你平安的躺在床上,和聪明活泼的桂花,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没别奢求只要我们一起上街,当不知情的人问起你们是我什么人时,我不用回避,可以理直气壮的回答:“你是我爱人,桂花我女儿。给世人一个交代,给桂花真正意义上的家,让她跟别孩子一样在一个温馨家庭中长大,也让我感情有归属。我多么想跟你做一对受法律保护的夫妻,求你答应我这个请求吗?”

坐在轮椅上的二哥泪流满面地说:”如果上天能让我站起来,哪怕只有一天的时间,我也要让你做我最美丽的新娘,用一生好好爱你。这对我来说只是个梦。你已经把少女最美好的青春给了我,让只能活八年的我,活到了今天,是你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如果我再自私的把你留在身边,用一生的幸福葬送在我这个一无是处的废人身上,那我还是人吗?不要再牵挂我了,去过自己的生活吧!只要你幸福我就很高兴,下辈子,如果我们有缘,哥一定娶你。”

我流眼泪看完这感人的爱情故事。心想:要是有一个从天而降的神仙,向坐在轮椅上的二哥吹口仙气,让他站起来,娶这个纯朴善良的女人,给她温馨的家。可惜这只是我的幻想。也许美丽的爱情都有它的缺陷,所以我也只能忠心的祝福他们相亲相爱过一辈子,祝好人都一生平安。

没幽默感

上初中,老师查寝。班主任是个女的。

查到的时候,大家马上安静,装作睡觉。

然后老师进来,发现一男生坐着,就问他,

人家都睡了,你怎么还坐着不睡啊?

男生答:“老师,我在换 ……”

美籍华人作家画家刘墉:

刘墉,号梦然,1949年生于台北,号梦然,双鱼座,AB型;祖籍北京,画家,作家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研究生、圣若望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学士,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现任水云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及专业作家、画家。

著有有声书《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飞扬》《在灵魂居住的地方》及华文地区最畅销的励志书《萤窗小语》、《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文学经典作品《花痴日记》、《母亲的伤痕》、《杀手正传》、《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处世系列《人生的真相》、《我不是教你诈》、《你不可不知的人性①②》、《把话说到心窝里》(合订本)、《不要累死你的爱》以及《刘墉山水写生画法(中英文版)》、《白云堂画论画法(中英文版)》等文学、艺术作品七十余种。

刘墉自述:一个很认真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19岁进入师大美术系,23岁应国立历史博物馆邀请参加当代名家画展25岁参加全国美展,29岁由新闻局及历史博物馆联合推荐赴美讲学31岁成为纽约圣若望大学的专任驻校艺术家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余,在世界各地举行个展近三十次

创作的原则是: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处世的原则是:不负我心,不负我生现主持水云斋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

据台湾最大连锁书店"金石堂"统计,刘墉为十六年来台湾畅销书作家之冠。

他的作品在中国大陆销售超过千万册。

在绘画方面,刘墉曾应邀在世界各地举行个展近三十次,作品有台湾历史博物馆、美国诺克斯维尔市 、德国亚东博物馆、美国加州工艺博物馆等地收藏。

在新闻方面,刘墉制作并主持电视新闻节目"实事论坛"曾获金钟奖;并被台湾的综合电视周刊读者票选为"最受欢迎的电视记者"。

在戏剧方面,刘墉曾主演《红鼻子》、《武陵人》等多个舞台名剧,并获得话剧欣赏演出委员会颁发的金鼎奖。

在诗歌方面,刘墉在大学时期即获中国新诗学会颁发的"优秀青年诗人奖"。

在演讲方面,刘墉曾在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地举行近百场巡回演讲,并透过义卖有声书,为慈善团体募得台币千万元。

他持续不懈地从事公益活动,在台湾义卖画卡、办青少年免费谘尚中心,在大陆举行帮助下岗工人子女征文比赛、捐助两百多个大中学生就学,并捐建希望小学而今已达33所。

刘墉年表:

1949生于台北。

1958丧父。

1962家中失火,夷为平地。

母子二人于废墟筑一草房以栖身。

1964入台北成功高中,获全省学生美展教育厅长奖。

1968入师大美术系。

1971获中国新诗学会颁“优秀青年诗人奖”。

与师大同学毕薇薇结婚。

主演“红鼻子”(又名快乐的人)舞台剧获话剧欣赏演出委员会颁“金鼎奖”。

1972获师大美术系师生展国画第一名教育部长奖。

“听蜀僧浚弹琴图”由国立历史博物馆选送第八届中日美术交换展。

(此后均应邀)

主演“武陵人”舞台剧。

应聘为成功高中美术教师。

育子刘轩。

1973主持中视益智节目“分秒必争”。

应聘为中视新闻部记者。

出版萤窗小语第一集。

代表出席第二届世界诗人大会。

应国立历史博物馆邀请参加第二届当代名家画展。

(此后数届均应邀)

1974应邀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

(此后数届均应邀)

获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奖助出版萤窗小语第二集。

(此

后每年或隔年出版一本,至82年共七集)

应国立历史博物馆邀请参加中国名家美国巡回。

1975应邀参加中国名家日本巡回展。

举行首次个展。

(此后在国内个展三次。

国外至89年共30余次)

1976制作中视“时事论坛”节目。

获金钟奖。

“萤窗小语”由国防部选印为国军官兵优良读物。

获国防部荣誉纪念奖。

与周澄、林千乘、李义弘、涂灿琳合组西窗雅集画会。

1977出版诗画散文集“萤窗随笔”。

获综合电视周刊选为“最受欢迎电视记者”,旋即辞去中视记者工作。

1978赴美。

应聘为维州丹维尔美术馆艺术家,并于全美各地展出。

应聘为中视驻美代表。

1979入纽约圣若望大学东亚研究所。

出版译作“死后的世界”。

1980出版与西冷教授合著之“牡丹芍药画谱”。

应聘为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教授。

1982离台4年后首次返国。

出版“春之烦”。

出版诗画、散文、小说集“真正的宁静”。

1983出版“花卉写生画法”。

(中英文版)

1984出版“山水写生画法”。

(中英文版)

幽默散文集“小生大盖”由皇冠杂志社出版。

1985出版“翎毛花卉写生画法”。

(中英方版)

入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班。

1986出版“点一盏心灯”散文集。

出版“唐诗句典”。

出版小说散文集“姜花”。

应聘为全美水墨画协会年展主审。

1987出版“白云堂画论画法”。

(中英文版)

1988出版“林玉山画论画法”。

(中英文版)

1989出版小说散文集“四情”。

出版散文集“超越自已”。

育女刘倚帆。

出版“刘墉画集”。

1990再赴大陆黄山写生。

移居纽约长岛。

应广电基金邀请返台,为制作“中国文明的精神专辑”进行评估。

应有熊氏艺术中心邀请举行“黄山归来”个展。

1991向圣若望大学请假三年。

应财团法人广播电视发展基金邀请返台,“中国文明的精神专辑”脚本编撰工作。

成立水云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携子刘轩赴中国大陆考察研究。

1992画作入藏纽约保华文化中心。

三赴大陆考察研究。

“中国文明的精神”编撰工作完成。

1993应邀参加中正纪念堂中正画廊开幕“当代名家国画油画大展”。

携子刘轩参加“永不遗忘的心情”活动,为台南瑞复益智中心募款。

当选中国美术协会理事。

简体字版《萤窗小语》一二三集。

《点一盏心灯》、《四情》。

《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由北京友谊出版社出版。

赴英法瑞德比写生。

1994辞圣若望大学教职。

义卖与刘轩合作完成之《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飞扬》有

声书,为台南德兰启智中心募款。

与刘轩展开“从无声的爱到有声的爱”募款活动。

获台南市长施治明颁“台南市钥”。

赴挪威写生。

成立水云斋青少年免费谘商中心

简体字版《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及

《萤窗小语)四、五、六、七集由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

1995应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邀请,前往吉隆坡、新

山、双溪大年为侨社义讲。

应邀(兔审查)参加全国美展。

简体字版《人生的真相》、《冷眼看人生》、《冲破人生的

冰河》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应统一企业邀请举行全省巡回演讲。

将《在生命中追寻的爱》版税及演讲收入72万元及画卡24万张捐赠

伊甸社会福利基金,并举行为残障人义卖募款活动。

赴意大利写生。

义卖有声书《这个叛逆的年代》(马来西亚董总出版。

收入作为董总推展侨教之用。

应马来西亚南洋商报邀请开辟专栏。

1996当选金石堂“年度风云人物”。

《迎向开阔的人生》获选

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书”。

义卖有声书《在生命中追寻的爱》(伊甸社会福利基金

出版。

收入作为伊甸照顾残障人之用。

授权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我不是教你诈》、

《迎向开阔的人生》、《把握我们有限的今生》、《在生命中追寻的爱)。

应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邀请,前往上海、杭州、北京等地学校义讲。

应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总会邀请,前往巴生、槟城等地作募款义讲。

应新加坡世界书展邀请,前往新加坡演讲。

将《我不是教你诈②》版税50万元及绘画原作等捐赠伊甸社会福利基金,

并举行为残障娃娃家庭社区服务专案募款活动。

担任花旗银行“电话送爱心”为残障小朋友募款活动代言人。

获内政部颁发“特别志愿服务奖章”。

经金石堂统计为十年来台湾最畅销作家。

1997应中国大陆全国性刊物《中学生月刊》邀请撰写专栏。

稿费捐赠希望工程。

《杀手正传》(摘录)于 连载。

应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邀请,前往沈阳、长春、北京演讲及签名。

并决定将汉大出版诸书之今后全部版税捐赠希望工程。

为盲人制作《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飞扬》附点字有声书,交爱盲文教

基金会赠与有人。

《我不是教你诈①②》由国防部印供官兵阅读。

为马来西亚华校董事会在全马作五场巡回募款演讲。

义卖画卡为美国“美华防癌协会”募款。

录制《在灵魂居住的地方》附点字有声书,交爱盲赠与盲人。

刘墉的著作

文艺理论:

《中国绘画的符号》(《幼狮文艺》•1972)

《诗朗诵团体的建立与演出》(联合报1981)

《花卉写生法TheMannerofFlowerPainting(中英文版)》(纽约水云斋•1983)

《山水写生法TheThousandMountains(中英文版)》(纽约水云斋•1984)

《翎毛花卉写生书TheMannerofBirdandFlowerpainting(中英文版)》(纽约水云斋•1985)

《唐诗句典(暨分析)》(纽约水云斋•1986)

《白云堂画论书法InsideTheWhiteCloudstudio(中英文版)》(纽约水云斋•1987)(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奖助)

《林玉山画论书法TheRealSpiritofNature(中英文版)(纽约水云斋•1988)(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奖助)

《中国绘画的省思》(专栏系列)( •1990)

《艺林瑰宝(专栏系列)》(《财富人生杂志》•1990)

《内在的真实与感动》(联合报•1991)

《中国文明的精神(三十集二十七万字)》(广电基金•1992)

《属于这个大时代的丽水精舍》(太平洋文化基金专刊(1995)

画册及录影:

《欧洲艺术巡礼》(中国电视公司播出•1977)

《芍药画谱》(水云斋•1980)

《ThReaITranquility(英文版录影带)》(纽约圣若望大学•1981)

《春之颁(印刷册页)》(纽约水云斋•1982)

《真正的宁静(印刷册页)》(纽约水云斋•1982)

《TheMannerofFlowerPainting(英文版录影带)》(纽约海外电视25台播出•1987)

《刘墉画集(中英文版)》(纽约台北水云斋•1989)

《刘墉画卡(全套三十四张))(水云斋•1993•1994•1995•1996•1997)

有声书:

《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飞扬(刘墉•刘轩演讲专辑)》(台甫德兰启智中心•只供义卖•1994)

《这个叛逆的年代(刘墉演讲专辑)》(马来西亚华侨董事会联合总会•只供义卖•1995)

《在生命中追寻的爱(刘墉演讲专辑)》伊甸社会福利基金•只供义卖•1996)

译作:

《死后的世界(瑞蒙模第原着)》(水云斋•1979)

《颤抖的大地(刘轩原著)》(水云斋•1992)

诗、散文、小说:

《萤窗小语(第一集)》(水云斋•1973)

《萤窗小语(第二集)》(水云斋•1974)

《萤窗小语(第三集)》(水云斋•1975)

《萤窗小语(第四集)》(水云斋•1976)

《萤窗随笔(诗画散文集)》(水云斋•1977)

《萤窗小语(第五集)》(水云斋•1978)

《萤窗小语(第六集)》(水云斋•1979)

《萤窗小语(第七集)》《真正的宁静(诗画散文小说集)》(水云斋•1982)

《小生大盖(幽默文集)》(皇冠•1984)

《点一盏心灯》《姜花》(水云斋•1986)

《超越自己》《四情》(水云斋•1989)

《创造自已》《纽约客谈》(水云斋•1990)

《肯定自己》〈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水云斋•1991)

《人生的真相》《生死爱恨一念间》(水云斋•1992)

《冷眼看人生》《属于那个叛逆的年代(改写•改写•刘轩原著)》《离合悲欢总是缘》(水云斋•1993)

《冲破人生的冰河》《作个飞翔的美梦》《把握我们有限的今生》(水云斋•1994)

《我不是教你诈》《迎向开阔的人生》《在生命中追寻的爱》(水云斋•1995)

《生生世世未了缘》《抓住心灵的震颤》《我不是教你诈②》(水云斋•1996)

《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杀手正传》《在灵魂居住的地方》(水云斋•1997)

刘墉,画家、作家。

一个很认真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

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

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余种,在世界各地举行个展近三十次。

创作的原则是“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处世的原则是“不负我心,不负我生”。

现主持水云斋。

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

硅谷亚洲艺术中心馆长舒建华用“丹青鬼才,文章圣手”来形容刘墉在绘画上的造诣。“用大白话来说,刘墉先生的文章已经写得那么好了,但还是业余的,画画才是他的专业。”那个被称为“沟通青少年心灵的专业作家”刘墉先生,其实他的主业是画画,然而他的处世散文和温馨励志散文书籍经常成为华人世界的畅销书。

这位温暖过几代人的全栖才子,他的前半生却命运坎坷,是强大的内心和坚强的意志力让他没有因为苦难而放弃过自己、放弃过对自己的要求。

~ 1 ~

原生家庭

刘墉,1949年2月生于台北,祖籍浙江临安。

刘墉生父本是浙江人,姚姓,系日本法政大学毕业;祖父曾任临安县知县。

刘墉幼年被抱养于刘家,养父于1958年逝世,其后与养母刘氏相依为命。

关于父亲的记忆,摘自刘墉《父亲的画面》:

父亲宠我,甚至有些溺爱。他总专程到衡阳路为我买纯丝的汗衫,说这样才不致伤到我幼嫩的肌肤。在我四五岁的时候,突然不再生产这种丝制的内衣。当父亲看看我初次穿上棉质的汗衫时,流露出一片心疼的目光,直问我扎不扎?感言:父亲想给我们的,永远不是好的就够了,而一定要是最好的。只要他力能所及。是的,在我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叱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孩子!”感言:保护和关爱儿女的心意,融进了父亲的血液,成为了习惯。不经意,就体现在举手投足间。

一段摘自刘墉作品的关于母亲的描述--《母亲的伤痕》:

大概每个小孩都会问妈妈,自己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每个妈妈也就不得不编些故事,譬如说是从嘴里吐出来的,是从包心菜里长出来的,或是从屁股里揪出来的。

当我小时候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母亲的答案却非常简单——她只是拉开衣服,露出她的肚皮和那条六寸长的疤痕,说:“哪!你是医生用刀割开娘的肚子把你抱出来的。”

虽然那疤痕紫红紫红,又光光亮亮,好像只有一层薄薄的皮肤,随时可能绽开,而让我有点害怕,可不知为什么,每隔一阵就会要母亲再给我看一次。然后,说:“好可怕!好可怕!”又问句:“开刀的时候,会不会好疼?”

“当然疼,娘疼得晕过去。一个多月才能下床,所以说‘儿的生日,娘的难日’,娘生你,好苦哇!”

大概因为我是这么痛苦的“产物”,从小母亲就管我管得很严。

为了怕邻居跟我说我不该听的事,母亲坚持要父亲卖了南京东路的房子,搬到远远的云和街去。又为了怕我学,每天傍晚我在外面玩,她一定搬个小凳子坐在门口守着,而且规定我不准跑过左边巷口的电线杆。

她不准我吃零食,说吃多了会吃不下正餐;她往我碗里猛塞猪肝,说以前要不是喂我猪肝,我早就病死了。又不准我躺在床吃东西,说很多小孩都是那样噎死的。她还不准我骑踏车,说她只要看见小孩飙车,就吓得头疼;又说我要是学会骑车,她就管不住我了。

所以,我小时候是很孤独的,当邻居孩子伸着腿,用“钻狗洞”的方法,学骑大人脚踏车的时候,我只能远远地看着。当别的小孩还在路灯下玩“躲猫猫”和“官兵捉强盗”的时候,我已经被叫回家洗澡了。

母亲还常编些故事吓我,譬如她总讲,那拉着三轮板车,叫“酒干倘卖无”的人,会抓小孩去卖。所以千万不能跟别的小朋友一样,拿些破铜烂铁给“那个人”换吃。她也说不随便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因为里头可能有迷药,吃了就会被坏人拐走。她尤其爱讲坏人把小孩杀死,挖空内脏,装毒品走私,和江湖卖艺的,把小孩的皮肤刷得流血,再罩上新杀的熊皮,使那熊皮能长在孩子身上,再也分不开,而成为“熊人”的故事。

所以我小时候也是非常胆小的。

这种被严加看管的日子,一直到我九岁那年才改变。不是母亲的观念改了,是因为父亲生病,她总得留在医院照顾。

家里的外婆太老了,管不住我,舅舅又在海军军官学校念书,所以那阵子我像脱缰的小马。下大雨的时候,我能下小河去抓鱼;出大太阳的日子,我能在邻人的工地外面玩沙,当别的小孩都回家睡觉的时候,我还能偷偷溜出大门,追打在路灯四周盘旋的蝙蝠。直到有一天下午,母亲苍白着脸,坐三轮车回来,一声不响直直地走进家门,我的玩兴才过去。我不再能出去玩,因为我要在家安慰哭得在地上打滚的母亲;我得披麻带孝,跟着她到每个长辈家去报丧。我突然长大了,不再做班上买“防痨邮票”或捐“教师节敬师金”最多的小朋。

我要常常守着家,守着我。

父亲死后,母亲对我更严厉了,但是在我做错事,她狠狠骂我、甚至打我之后,又会很脆弱地哭,愈哭愈大。然后,平复了,她会说“打在儿身,痛在娘心。”接着拉我过去,看我被打的地方,直问“疼不疼?疼不疼?”

她可以打我,但是别人不能打我。记得当我上初中,碰到一个爱打人的导师,总挨藤条,打得一条一条血痕,被母亲发现的时候,她立刻冲去学校骂老师。老师没有少打我,因为他全班人都打,每天都打,只有跟他补习的同学,因为考得好,可以免挨打。

老师也对我母亲说了好几次:“你这孩子,功课这么烂,再不补习,一定考不上高中。”

但是母亲从不让我出去补习,除了在家附近找过一个大学生,教我一阵子数学,无论别人怎么说,她都不送我上补习班。“就咱们娘儿俩,再出去补习半天,娘一个人,多寂寞!”母亲说。

~ 2 ~

成长经历

童年记忆:父慈母爱、早年遭遇不幸

“如果童年记忆是一幅画,我觉得那是午后太阳射进了那种日式的屋子,院子里头有芭蕉树,它们逆着光,所以芭蕉叶特别透明,好像翡翠一般。我的母亲坐在椅子上正在缝补衣服,收音机里正播着一首歌,那是沈从文《边城》里的一首歌……”刘墉描述的童年,饱含细节、美如画作,却也在无形中透露着他不同于常人的带着“逆光”的成长经历。

“我现在画画经常画月夜水边的景色,其实是源于小时候父亲很喜欢夜里带我去钓鱼,那种星星点点的夜空、波光粼粼的水面都是我熟悉的童年记忆。”

然而美丽的记忆在刘墉9岁那年戛然而止,让他至今难忘的是当天母亲一脸苍白地赶回家,在地上号啕大哭的样子。那一天,他失去了父亲,天边那一弯轻柔的月色就此消逝。

“我父亲过世之前和之后,我好像是在天堂,下面我不讲是地狱,但是至少是落到相当的地面。我父亲很疼我,我到今天一直记得。有一次我父亲买了一把非常名贵的伞,我拿它够槟榔,把它弄断了,我很紧张。可是父亲回来了,看一眼说,断了就断了,往旁边一摆,牵着我的手进去了。今天做爸爸的人,孩子犯了一个错你啪给了他一巴掌,而我的父亲可以这样把气忍下来,淡淡地说,断了就断了吧,却给我留下永恒的印象。”

祸不单行的是,刘墉13岁时的一天夜里,家里不慎发生了火灾,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许多珍藏的物品都被焚烧殆尽。“第二天回去,一大堆人把我们存下的一点点值钱东西都挖走、抢光了。”这个时候起刘墉真的无家可归了。有两年,他们只是住在一间“草房”里——他母亲在废墟上头盖了一个小草棚。“住进草棚的第二天,母亲烧了一锅火烧肉,我觉得是这辈子吃到最好吃的红烧肉。”

刘墉说,童年的这些遭遇在日后促进了他的成长。

“我们可以把那丑恶的回忆化为一种美丽,把所有的伤痛化为一种毅力。物不经冰霜则生亦不固,人不经忧患则德惠不成,就是这个道理。”

父亲离世、家中失火后一贫如洗并没有打败刘墉的母亲。她为了让儿子继续坚持学业,一个人干了三份工作,不仅让刘墉和别的孩子一样上学、还让他师从赫赫有名的胡念祖先生学习国画。

身世之谜:生母来认、却深知养母恩情大过天

高中时的某一天,刘墉家里突然来了一位50多岁的中年妇女。刘墉的母亲向他介绍说,这是你的“干妈”。“干妈”的突然到访又匆匆离去让刘墉的母亲面露难色,当终于鼓起勇气要开口时刘墉已经猜出了其中的奥妙。“干妈”的到来带来的是刘墉真实身世的揭晓,“不是父母亲生的孩子”这个好像只有在电视剧中才有的桥段,发生了。

养母说:“你愿意留下来你留,你愿意走你走。”刘墉没有任何的迟疑选择了继续和相依为命的母亲一起生活。台湾有句俗语:即使亲生的母亲就在你的面前,也抵不过养母的恩情大过天。

就这样,尽管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但刘墉一直没有回去生母的身边。

“她是我的娃娃,她在前头走,我把手扶在她肩膀上,因为她倔强,说你不要扶我,我把她当娃娃,我就把手扶在她的肩膀上,虚着,扶着,她是我的娃娃,我要爱护她,我不能讲。”

直到养母过世,刘墉才开始和生母联系,“之后我们一直都保持着联络,我每个月寄钱过去。她过世的时候,我们一家到加州参加丧礼……”回忆往昔,养父母的种种恩情仿佛昨夕,在刘墉的心里“生母也是母,养母也是母”,哪一种情感和联系都是无法割舍的。

~ 3 ~

各领域的成就

刘墉在各个领域都颇有建树。

在绘画方面,他成绩斐然,他的一幅画作售价百万;

在主持方面,1973年他主持中视益智节目“分秒必争”,应聘为中视新闻部记者。妙语连珠的他,27岁时他曾经获得过台湾主持界最高奖项的金钟奖;

在演讲方面,他的演讲座无虚席,几乎都场场爆满。所有听过他演讲的观众,都对这位演讲者多元深厚的学识赞不绝口,也为他能言善道的口才倾倒不已,人们纷纷称赞他为“华人之光”、“励志大师”;

在写作方面,他的书可以说是本本畅销,他也被称为华人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更被几代人看做是无可替代的精神教父;

16岁的刘墉,曾经因为小身体不好,得了肺病吐血,休学了一年。休学后,在漏雨积水的屋子里,他开始日日画画和写诗,在烟纸背后画,在墙壁上画,在书本空白处画,再度入学后,他以高分成绩考入了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

1972年,大学毕业的刘墉曾当过台北成功高中美术老师,“中视”新闻部记者。

1979年进入美国纽约市圣若望大学东亚研究所任“中国画”指导教授。次年被聘圣若望大学任驻校艺术家。

198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班,主修艺术教育。

1991年在台湾成立水云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其间一直从事绘画、写作、演讲,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在世界各地举办画展多次,更以畅销书作家闻名两岸三地及海外华人区。

1993年开始在大陆出版各种作品,以散文及励志小品为主,迄今总计已达几百万册。

~ 4 ~

宁可孤独,也不庸俗

《宁可孤独,也不庸俗》承载了刘墉对人世的深情,温暖到落泪。

回望半生心路,讲述珍藏心间多年的故事,关于少时执着而生猛的爱情,关于挣扎的、遗憾的、令人动容的亲情,关于肝胆相照又惺惺相惜的友情。“宁可孤独 也不庸俗”的意义,是教会我们心怀一份懂得和洒脱,深情行走在岁月间。

以下摘自刘墉著《宁可孤独,也不庸俗》

行走于世,风大时,要表现逆的风骨。风小时,要表现顺的悠然。

我们可以转身,但是不必回头,即使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走错了,你也应该转身,大步朝着对的方向去,而不是回头埋怨自己错了。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睿智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从小我就爱听雨。

那时住的是日式平房,雨水落上屋瓦先流向天沟,再幽咽地进入通往地面的大水管。雨水倾泻会在水管里震动,发出高高低低的声音,听那声音的缓急就可以知道雨势大小。真碰上暴雨,天沟难以消化,只好让大水从屋檐直接往下坠,在地面溅得稀里哗啦,如果先落在油毛毡搭的遮雨篷上,则是叮叮咚咚。我住在台北的违建区,好长两排平房相邻,滂沱时两边的雨水一起往下落,在长长的巷道里交织为庞大的交响曲。

妙的是在那交响曲间我睡得更沉,大概因为乍听虽然一片嘈杂,其实乱中有序,而且摒除四邻的杂音,反而像是寺庙中的梵呗,有静心安神的效果。尤其寒冷的日子,外面阴阴郁郁,雨点滴滴答答,躲在暖和的被窝里不必起床,更有乱世偏安的侥幸,所以当时读到李后主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特别有感触。想李煜在异乡听雨,应该像在异乡赏月,跟故国没什么差异,怪不得他会“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三十岁到美国,曾经住在一个阁楼里,房间简陋没有天花板,使我听到另一种雨声。尤其大雨的夜晚躺在床上,看两边斜斜的屋顶,一条条木板上露出千万根固定瓦片的钉尖,有战鼓频催、万矢齐发的惊心。起初我不能适应,没过多久居然也习惯了,觉得跟故乡的雨声没什么不同,只是换了个共鸣箱。

无论生长在哪里,荷花都是要冬眠的。所有的繁华丰盛都过去,大大的叶片全不见了,水面只剩干枯的荷茎和立着的莲蓬。荷茎是坚持的,它们不委屈,只折断,一根根像是折钗股,断向水面。黑黑的,让人忘了它们的存在。这时候如果来一场雪,它们就会突出了。

记得有一年到杭州断桥赏雪,桥面落雪之后在深黑的水上变成白白一线,桥边柳树和亭台也因为落雪而清晰。还有,就是岸边的残荷,一根根黑黑的荷茎,都被白雪覆盖成飞白的笔触。

好多人把握这难得的机会,拍摄断桥残雪的美景,我却站在水边,久久,欣赏雪中的枯枝残荷,想盛夏时节,曾是怎样的繁华。

不知为会么浮起李易安的句子: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会不会是李清照晚年看残荷的感慨?遥想她年少轻狂时,因为酗酒忘记回家的路,结果把船划进荷花丛中,只见上下左右一片青盖亭亭。

少女急了:“怎么渡?怎么渡?”

突然“啪啪啪啪”,惊飞了一群原本停在沙滩上的鸥鸟和鹭鸶。

虽然我九岁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我清晰地记得他曾带我去乌来。先过一个窄窄的吊桥,然后搭台车。

台车有点像小火车,但是有铁轨、有车,却没动力,上坡的时候需要车夫推。碰到下坡,车夫迅速跳上车,说时迟,那时快,台车会瞬间加速,沿着铁轨往下冲。也可以说台车像超级惊险的云霄飞车,坐在上面的人既没车壳保护,也没安全带,全靠驾驶员用伸向轮子的刹车杆控制飞车的速度。这惊险刺激和父亲的拥抱让我一生难忘。

出台车站,就是乌来最著名的“云之泷”了。这瀑布不宽,但是从八十米高直坠河谷。中间经过几个转折,激出烟雾、散成细流,在垂直的崖壁上交织变化。

瀑布下的溪谷属于南势溪,长年冲刷崩坍,累积了好多巨大的石块。晴天时干的石头是白色的,在阳光下让人不敢凝视,受到浸润的则是深黑,黑白对比,加上瀑布激出的水雾云烟,美极了!

父亲曾带我走到瀑布对面的观景台,旁边坐了一排穿着艳红山胞服装的黥面人,脸上刺满从鼻子斜斜伸向两耳的图案。那衣服的红、脸上花纹的黑和竹烟斗冒出的白烟,令我印象清晰。

~ 5 ~

爱情婚姻

刘墉和妻子毕薇薇是大学同学。

1968年,刚满20岁的刘墉考入了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大一下学期,因为学校要派四位优秀学生代表接受电台采访,刘墉和毕薇薇被分到了一组。这一次偶然的缘分,又碰巧遇到当天电台录音器材出故障,两人有了一下午等待录音的相处时间,等了一个下午,聊了一下午。

年轻时候的刘墉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尤其在女生面前,他很少开口。可是让他自己感到意外的是,在这个长相平平、身材瘦小的女孩面前,他难得的放松、自在,一直滔滔不绝说个不停。

后来,刘墉感慨说:也许一个人只要遇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时,就算他是哑巴,可能也会说话了。

彼时,还是学校“写作协会”会长的刘墉,在录音之后,送了毕薇薇一本自己主编的杂志《文苑》,并邀请她参加朗诵队。刘墉喜欢上了这个女生,而毕薇薇也通过和刘墉进一步的接触,渐渐了解到他的才华和凄苦的童年,深深为他的才华折服,对他的身世同情。

刘墉和毕薇薇热烈的相爱,大学还没毕业他们就想结婚。于是22岁那年的一个普通早餐,刘墉冲进教室,对同学大喊,谁有带私章,走!跟我去法院,帮我和女朋友盖章结婚。就这样这两个人成为了受法律保护的夫妻。

谁知结婚消息一传出来,很多好友亲戚都跳了起来,要求他们要重新请客。于是两个人在结婚后8个月,又补上了一场喜宴。

婚后刘墉和妻子、母亲住在台北的贫民区,日子过的十分清贫,但夫妻感情特别好。1972年年底,他们的儿子顺利出生,取名刘轩。

1989年,刘墉四十岁那年,妻子又怀孕了,此时儿子刘轩已经是大一的学生。妻子生产的那天,刘墉经历了终生难忘的一幕。他看见妻子颤抖着、扭曲着,咬着牙,深深的吸气,面孔挤成一团。刘墉当时紧紧抓住妻子颤抖而冰冷的双手。一声啼哭,女儿出世了。刘墉突然深刻的感受到了“妻子”两个字的力量。“创造世间最伟大东西的,不是上帝、不是宇宙、而是每一个妻子!”

从那时起,他开始用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女性的坚强、坚韧。他的画风随之改变、也写了很多的文章、关注和反应亲情。从此,他无论去哪里工作都带着妻子,寸步不离。1993年,携妻赴英法德旅游写生;1994年,携妻子去挪威旅游写生;1995年,在意大利威尼斯… …

有一次,刘墉和妻子在街上牵手,被记者拍到,他笑着告诉记者:“其实我们常牵手,我和妻子很欣赏闽南语把夫妻称为’牵手’。几十余年,在这不短的岁月里,我俩一直手牵手走过来,共同努力,用关心和爱经营我们的家,虽然也有风雨,但我们都知足、感恩,相信必能步入怜爱的阶段,长相爱、永相守…”

~ 6 ~

子女教育

刘墉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刘轩已获哈佛博士学位,比儿子小十七岁的女儿则曾以优异成绩荣获布什总统奖,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细数成长的岁月,一对儿女接受到的却是刘墉截然不同的两种教育模式。

刘墉对儿子承袭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告诫儿子“你必须成功,不能失败”。刘轩在2岁时就开始体验“地狱式教育”。刘轩懂事以后,刘墉与儿子的关系就开始变得平等,两人常常打赌,而且他教儿子必须要守信用——输了就得掏钱……

面对女儿,刘墉完全采取西方式教育,给予女儿更多的是鼓励。对女儿而言,他既是严师又是慈父:小到翻阅书籍时的手势、日常用品的清洁与摆放、吃零食会长胖等等,大至人生观、世界论。

刘墉谈对子女的教育:

由于我的强权教育,刘轩在很小的时候自己的事情就自己做了,衣服脏了,自己动手;父母不在家,饭要自己做。因此,刘轩很早就能够自己做饭,甚至烧得一手好菜,这让很多自诩独立的美国孩子都自愧不如。在教育刘轩的过程中,我是个绝对的“中国式父亲”。

儿子看电视要管;儿子打电话要限制;为了锻炼儿子的胆量,把他送到曼哈顿“毒蛇猛兽出没”的地方上中学,每天路上要花三个小时。因为我的专制,父子关系一度很紧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有逆反的心理,我所认为的“叛逆”是,孩子有时候只是他们自己的心理同生理状况在作战,身体已经长大,茁壮到觉得有足够的力量可以离开父母独立;而经济上依旧需要依附,迫使他必须留下,两种力量常常打架。这个时候需要父母在身边好好耐心劝导,为了消除我的“强权”教育对他的心理影响。

为了拉近我们的关系,我也与时俱进地学会了很多儿子世界里的新事物。比如说:上网聊天、滑旱冰、穿破牛仔裤,甚至如何染绿头发。在规矩上严格是让他做一个有原则的人,在生活中的相处,就更多应该给予他关心和照顾。

我意识到,他对我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为了锻炼他的自主性,让他有独立判断、辨别的能力,在他考入哈佛大学后,我开始渐渐地收住我强权,让他更多地进行自主选择。选择专业、就业地点、婚恋情感等方面,我再也没有多做干涉。因为儿子已经是个成年人,已经能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对他说“你翅膀硬了,可以飞了”。刘轩感受着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他说:“二十一年来,我讨厌你的严加管束,二十一年后,我感谢你的宽宏大量。我该起飞了,却莫名其妙地有点舍不得。”

“教育”就是教书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传授其作为“人”在社会上生存的本领。

在儿子上中学时,我不顾老母亲的抱怨,坚持为儿子选择了一所离家很远,单程需要90分钟车程的中学。几个月后,儿子提出说,周末要与同学一起去新泽西州旅游,这让我很惊讶。90分钟的路程,使孩子的视野和心胸同离不开家的孩子不一样了。

如果因为爬山危险,就不让儿子去爬山,或许刘轩在性格上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转变。作为家长你要想好,是培养一只乖猫睡在你腿上,还是培育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男子汉呢男儿就得鸿鹄高翔,不坠青云之志,“强权”教育的结果,是让儿子能够与懂得了自强自立。

民主的方式,更多的是让儿子懂得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两点都是在教育上不可或缺的。

我的小女儿刘倚帆,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我每每对她多加鼓励,让她充分独立,女孩心思细腻,感情相对脆弱,所以,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我也特别注重方法。让她自己把握生活,又在某些方面严格要求,原则问题坚决不放任自流。希望女儿做个淑女的同时,又希望女儿做个女强人,“因为时代愈来愈进步,孔武有力的男生不见得吃香,娇小的女孩子照样可以统治世界”。

不过在其他方面,我管理女儿的政策却非常宽松,让她自己管自己。

有一次,都夜里两三点了,刘倚帆还在洗澡、听音乐,我只提醒了一遍,就不理了。结果第二天,刘倚帆哈欠连天地去上课,一整天也没精打采的,自然就意识到生活规律的重要性。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教育方法也不一样。女儿可以趴在地毯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做功课,她有本事这样仍然每科照样拿A,我有什么话可说呢女儿—边听音乐,一边上网,一边做功课,她能一心多用,不正好适应了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吗

~ 7 ~

素一说

人们评价刘墉,说他是个很认真生活,且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

他的书籍是台湾畅销作家之冠。我甚至感到一种无力感,就是仅仅用几千字不能说的清刘墉的人,和他的作品。

高中时候,我的书架上就摆满了刘墉的书,那时候只有校园生活,他的书于我来说,是一种生在安逸却硬说愁滋味的勉强。而工作十年之后,再读刘墉的《我不是教你诈》,却有一种句句精辟,处处说透人生的清醒和醍醐灌顶。

他的书绝不是鸡汤文学,他就像一个慈父,一直在我们的耳边反反复复、絮絮叨叨的给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年轻人,讲述他作为前辈了解到的人生哲理,让我们尽可能成为一个好人,但也不要轻易被伤害,他告诉我们要小心社会的狡诈、但也劝说我们不要丢弃做人的善良。

从他坎坷而励志的人生经历中,我们读到了一个人内心世界丰盈的重要性。什么都可以如大厦倾倒一样,瞬间崩塌,但一个人建立的强大自尊、建立的利他思想不会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而动摇。

他的作品,无论是绘画还是书籍,都随着他个人的经历的改变在不断递进、都是他新的人生反思和感悟的体现。他至始至终没有因为苦难而让自己的良知良能受到丝毫影响,他永远用一种敏锐、温柔、善良的姿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在感恩中不断的发现美好。

如果说真正让我感受到除了父母以外,还能对我们年轻一辈的谆谆教导的人,那无疑是刘墉。在读他的文字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变的理智、成熟、沉淀了自己,也感受到了书中的智慧。

已经迈入古稀之年的刘墉,仍然像一个老顽童一样,一旦置身于孩子和年轻人中间,总能把大家的注意力都紧紧的抓住,他和孩子一样,说俏皮的话语、做大胆的假设、天真又烂漫。他总能让孩子们在他的妙语连珠、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中感受他带来的感动。他甚至不顾身体的不适,在美术导览活动中,趴在地上和孩子们看完一幅幅的画作,那种亲切感,就想一个邻家的爷爷。

刘墉用自己的版税收入,帮助了数十个台湾慈善群体,并在祖国大陆捐建了38所希望小学。他如降落人间的天使,在吃尽苦头、受尽折磨后,用文字、用一幅幅画、用他的行动让我们感受生而为人,爱众生,爱让生命力生生不息!

以上

30岁。

根据查询《刘墉追案》得知刘墉30岁时参加会试名列第一,被授翰林院编修,与格格相遇结婚。

《刘墉追案》是由刘国彤执导,何冰、白冰领衔主演,李乃文、王鹤润、曹征、黄海冰、王羽铮主演的古装探案轻喜剧。

刘墉是清代的大书法家,由于日常接近,所以他的妻妾亦多善书历史上曾有刘墉教夫人写字,并改"柳"字结构的故事据文献记载,刘墉家有三姬,皆能代笔,并且象得可以乱真,使人很难分辨出来,尤其是刘墉晚年的小楷,代笔更多。后人根据线索,才从署名“石庵”二字及用长脚“石庵”印上,确认为其家姬代笔书。古人说,酷肖别人书迹的只能称之为“奴书”,但要酷肖得人们难以分辨,却也是不容易而下了大功夫的

刘墉的故事(1)

交个知心朋友

“可是我菜都买好了……好吧!谢谢……再……”小英的“再见”还没说完,对方挂了

电话。许久,许久,她呆坐着,电话还在手里,发出呜、呜的声响,在这个已经空了的办公

室里,显得有点刺耳。

“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双手伸过来,帮她挂上了电话,抬头,是新来的唐**。

“没什么事。”她扯了扯嘴角:“你怎么还没走?”

“急什么?有什么事等我回家办?家又不像个家。还不如在办公室,觉得充实些。”

小英抬抬眼角,看了看这位已近中年的女人,大家都说她不好惹,可是,她却看到一种

落寞感,一种和自己相似的落寞。看到别人也有的落寞,倒使小英放松了,甩甩头发,一

笑:

“要不要一块儿出去吃晚饭,我请客!”

没人知道今天是小英的生日,除了“他”。当然!现在又多了个她——唐**。

一直到喝咖啡,她才说今天是自己的生日。

没想到,唐**一点也没惊讶,只是淡谈一笑:“我的生日,也常是这样过的。他,总

有事,总是突然打个电话说抱歉,害我对着一桌做好的菜,和插好的蜡烛,掉眼泪……。

唉!有什么办法?跟别人分……”

小英愣了。赫然发现,眼前这位唐**,竟像是一面镜子,立在眼前,让她看到自己。

忍不住的泪水,突然一串串地滚下来。赶紧拿餐巾去挡,还是被唐**看见,焦急又关

心地问:

“你怎么了?什么事让你伤心。难道……”

小英的心防崩溃了,多少年来,从不曾对人倾吐的秘密,如同滚下的泪水般,全涌了出

来。

说完了,已是深夜,唐**开车,送她到家门口,这也是小英从没经验过的,不管多熟

的同事,她都不曾把人带回家,这是她和“他”的秘密,不能让人知道。

但是,今天,不!今夜,她觉得好轻松,觉得终于遇到一个跟她有着同样痛苦、同样煎

熬的人。发觉自己不再孤独。

唐**一夕之间,成为她最要好的朋友。只是,她不了解,为什么其他同事,渐渐对她

露出奇怪的眼光。有时候,桌上的电话才响,她感觉得到,几十双眼睛都在看她,听她。

终于有一天,马**偷偷对她说:

“你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其实,你不该讲,大家同事六、七年,你都没说,为什么唐

**才来,你就告诉她了呢?那又是个大嘴巴,到处吹牛,说她知道你的私事。”

“可是她,她也一样……”

“她也一样什么?跟你一样爱上了有妇之夫?那才是笑话呢!她今年初才结的婚!”

小英忍不住地冲到唐**面前,低声狠狠地问:“你为什么把我的事跟别人说?你明明

才结婚,又为什么要骗我?”

唐**缓缓地偏过头来:

“哎呀!交朋友嘛!我看你好伤心,八成是那么回事,编个故事让你舒服点。”又是淡

淡一笑,“何况,我不编那个故事,你也不会告诉我你的故事啊!”

(想一想)

作者\ 编辑 Reese

昨(29)日,知名作家刘墉发了一则消息,开心的宣布女儿Yvonne(刘倚帆)结婚了!奇怪的是照片中,刘墉挽著女儿的手走进教堂,却空无一人?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刘墉女儿的婚礼全都按照她的想法举办,没有大肆通知亲友,仅邀请双方父母、几位至亲和同学。甚至,新娘只穿了件典雅的白婚纱,头发自然的垂放,没有首饰也没有伴郎、伴娘,除了摄影机之外,婚礼全程禁用手机,希望参与者全心全意投注在当下。

刘墉对子女的优秀家教,大家都略知一二。就算是自己的心肝女儿要出嫁,刘墉也比照儿子刘轩结婚时一样,捐款给公益团体,而非用作传统的嫁妆与聘金。他在微博上简单的记录了女儿婚礼的状况,原文如下:

推荐阅读:刘墉给女儿的话,让爸爸告诉你两件关于「礼貌」的事…

除此之外,回顾刘墉曾经写给女儿的「恋爱须知」,不但撒满洋葱,也让人感慨实在是教子女有方,内容涵盖做人的礼节、应对进退、性教育、家人相处、恋爱观,曾被广称「每位父母都应该收藏」!媒体汇整了15则经典摘录如下:

1 你可以让别人知道你是单身,但是不要把你整个人摊在阳光下。 就算你有很多优点,也让他慢慢发现。因为爱情要有几分神秘才美,情感要不断因为发现彼此的优点而加分。

2 不必让他知道你的财务状况,无论你穷或富,都与他无关,因为吸引他的是你,不是你的钱。 先知道你很富有,再跟你谈恋爱的人,会让你不敢确定他的爱。

3 吃人的嘴短,而且男女平等,所以不要都由男生请客,总要有来有往。 你可以由他让你付钱的情况,譬如因为你说要请客,他是不是比较节制,来观察他够不够体贴。

4 跟初次交往的男生说好几点回家,然后观察他是不是放在心上。 一个玩在兴头,还能注意时间的男生,可以显示他的自制与对你的尊重。一个能够掌握约会时间的女生,可以显示她的教养。

5 当男生送你回家,注意他是不是确定你进门安全了,才离开。 初次约会的男生,不要随便请他进入你的房间,这是你该有的私密与矜持。他就算失望,也该尊重。

6 如果由你决定去什么地方,要小心选择,因为那能反映你的品味。 但是不要因为想炫耀,而选择他难以负担的。为对方考量,是贤慧的表现。

7 不要用礼物讨好对方,也别收受不恰当的礼物。 对接受的人而言,太贵重的礼物会让他不安,对送礼的人来说,送太贵的礼物难免有所期盼。礼物贵在有情,不在有价,不恰当的赠礼会模糊爱情的焦点。

8 跟不熟的人,或去陌生的场合,最好不要饮酒,而且别让饮料离开你的视线。 你可以渴死,也不乱喝一口。宁可因为拒绝而显得不够亲切,也绝不碰触任何毒品。

9 绝对不让喝了酒的人开车,也对喝酒开车的人重新评估。 只要对方喝酒之后还想开车,一定要警告他。虽然他饮酒开车是不智与逞强,你不提出警告却是不仁与软弱。

10 无论多么 ,都要自我保护 ;无论情感多么稳定,也拒拍私密照片。绝不用身体换取不确定的爱情,只能为确定的爱情解放身体。

11 除非你有意,当对方在语言或动作上有性的暗示,要立刻技巧地回避 ,千万别等他露出丑态,你才喊NO。除非你有意主动,也不放出任何容易让人误解的讯息。

12 约会时家人跟你联络,一定要有礼貌 。对家人无情却对外人有情,是不成熟的表现。当你不尊重家人,你的朋友也会轻视他们,轻视你的家人何尝不是轻视你?

13 在公共场所说话要小声、对服务人员要客气,对老弱妇孺要礼让。 多宽容、少责备,多露笑容,少耍脾气。该快的时候不拖拉,该慢的时候不浮躁,进退有度能够显示你的优雅。

14 既然是你们谈恋爱,就少把家人拖进来。 家人可以提供意见,可以分享快乐,不必承担责任。以后过日子的是你们,千万别让你们的打打打闹闹,成为爸爸妈妈的精神负担。

15 别在同一时间谈几个恋爱,下了一条船,才能上另一条船。 所以从开始交往,就要平等互惠。可为分手伤心,别为金钱纠缠。只有两不相欠,才能分得干脆。

1949年出生,籍贯北京,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班,代表作有《杀手正传》、《点一盏心灯散文集》、《不是教你诈》等。

经历

1983出版“花卉写生画法”(中英文版),984出版“山水写生画法”(中英文版)。 幽默散文集“小生大盖”由皇冠杂志社出版。 1986出版“点一盏心灯”散文集。 出版“唐诗句典”,1997应中国大陆全国性刊物《中学生月刊》邀请撰写专栏, 稿费捐赠希望工程。

刘墉,号梦然。画家、作家。一个很认真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育有一子刘轩(1972)、一女刘倚帆(1989)。夫人毕薇薇。

年表

1949

生于台北

1958

父亲逝世

1962

家中失火刘墉简介,夷为平地。母子二人于废墟间筑一草房以栖身

1964

从胡念祖先生习国画山水。

入台北成功高中,获全省学生美展教育厅长奖

1965

因病休学,在家自修绘画及现代诗。

从郭豫伦先生习素描、水彩。

1968

以第一志愿,进入师大美术系。

1970

主演《红鼻子》(又名《快乐的人》)舞台剧。

1971

获台湾"中国新诗学会"颁"优秀青年诗人奖"。

与师大同学毕薇薇结婚。

获话剧欣赏演出委员会颁"金鼎奖"。

获师大学生最高荣誉"进德修业奖"。

1972

获师大美术系师生美展画第一名"教育部长"奖。

"听蜀僧浚弹琴画"由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选送第八届中日美术交换展。

主演《武陵人》舞台剧。

应聘为成功高中美术教师。

育子刘轩。

1973

主持中视益智节目"分秒必争"。

应聘为中视新闻记者。应聘为师大喷泉诗社指导教授。

出版《萤窗小语》第一集。

代表出席第二届世界诗人大会。与邱燮友教授联合制导"中国诗之夜"。

应"历史博物馆"邀请参加第二届当代名家画展。(此后数届均应邀)

1974

应邀参加台湾"第七届全国美展"。(此后数届均应邀)

应聘为淡江吟诗社指导教授。

获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奖助出版《萤窗小语》第二集。

应"历史博物馆"邀请参加"中国名家美国巡回展"。

1975

应台湾"中国画学会"邀请参加"中国名家日本巡回展"。

获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奖助出版《萤窗小语》第三集。

应台北市新公园省立博物馆邀请举行首次个展。(此后在台湾个展四次,国外

三十余次,在此不录。)

画作入藏中正纪念堂。

1976

制作中视"时事论坛"节目,获金钟奖。出版《萤窗小语》第四集。

《萤窗小语》被选印为台湾官兵优良读物。获荣誉纪念状。

与周澄、林千乘、李义弘、涂璨琳合组"西窗雅集画会"。

1977

出版诗画散文集《萤窗随笔》。

获综合电视周刊选为"最受欢迎电视记者",旋即辞去中视记者工作。

画作入藏"国立历史博物馆"。

1978

由"行政院"新闻局及"国立历史博物馆"推荐前住叛国讲学。

出版《萤窗小语》第五集。

应聘为维州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并于全美各地展出。

应聘为中视驻美代表。

1979

入纽约圣若望大学东亚研究所。

应聘为圣若望大学兼任中国画指导教授。

出版译作《死后的世界》。

出版《萤窗小语》第六集。

1980

出版与西泠教授合著之《牡丹芍药画谱》。

应聘为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家。

1982

离台四年后首次返国。

出版《春之颂》。出版《萤窗小语》第七集。

出版诗画、散文、小说集《真正的宁静》。

1983

出版《花卉写生画法》。(中英文版)

1984

出版《山水写生画法》。(中英文版)

获全美中华妇女联合会颁杰出贡献奖。

出版幽默散文集《小生大盖》。

1985

出版《翎手花卉写生画法》。(中英文版)

入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班,主修艺术教育。

1986

出版散文集《点一盏心灯》。出版《唐诗句典》。出版小说散文集《姜花》。

应聘为全美水墨协会年展全权主审。

1987

出版从黄群璧教授多年研究完成之《白雪堂画论画法》。

获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奖助。

1988

出版从林玉山教授多年研究完成之《林玉山画论画法》。

获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奖助。

升任圣若望大学、圣文森学院副教授。

赴中大陆旅游写生。

1989

出版小说散文集《四情》。出版散文集《超越自己》。

育女刘倚帆。

出版《刘墉画集》。

举行八年来首度国内个展。

1990

出版散文集《创造自己》。出版散文集《纽约客谈》。

再赴大陆黄山写生。

移居长岛。

应公共电视邀请返台,为制作《中国文明的精神影视专辑》进行评估。

应有熊氏艺术中心邀请举行《黄山归来》个展。

1991

出版散文集《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

出版散文集《肯定自己》。

向圣若望大学请假三年。

应财团法人广播电视发展基金邀请返台,主持《中国文明的精神影视专辑》脚本编撰工作。成立水云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携子刘轩赴中国大陆考察研究。

1992

出版译作《颤抖的大地》(刘轩英文原著)。出版极短篇小说《人生的真相》

《肯定自己》被《联合文学》读者选为八十年文学好书第一名。

《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被时报广场选为八十年畅销好书第一名。

为《中国文明的精神影视专辑》第三次赴大陆考察研究。

《中国文明的精神影视专辑》二十七万字脚本完成。

画作入藏纽约中华文化中心。

1993

应邀参加中正纪念堂中正画廊开幕"当代名家国画油画大展"。

携子刘轩参加"永不遗忘的心情"活动,为台南瑞复益智中心募款。

当选中国美术协会理事。

简体字版《萤窗小语》一二三集。《点一盏心灯》、《四情》。

《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由北京友谊出版社出版。赴英法瑞德比写生。

1994

辞圣若望大学教职。

义卖与刘轩合作完成之《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飞扬》有声书,为台南德兰启智中心募款。

与刘轩展开"从无声的爱到有声的爱"募款活动。

获台南市长施治明颁"台南市钥"。

赴挪威写生。

成立水云斋青少年免费谘商中心简体字版《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及《萤窗小语)四、五、六、七集由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

1995

应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邀请,前往吉隆坡、新山、双溪大年为侨社义讲。

应邀(兔审查)参加全国美展。

简体字版《人生的真相》、《冷眼看人生》、《冲破人生的冰河》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应统一企业邀请举行全省巡回演讲。

将《在生命中追寻的爱》版税及演讲收入72万元及画卡24万张捐赠伊甸社会福利基金,并举行为残障人义卖募款活动。

赴意大利写生。

义卖有声书《这个叛逆的年代》(马来西亚董总出版。收入作为董总推展侨教之用。)

应马来西亚南洋商报邀请开辟专栏。

1996

当选金石堂"年度风云人物"。《迎向开阔的人生》获选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书"。

义卖有声书《在生命中追寻的爱》(伊甸社会福利基金出版。收入作为伊甸照顾残障人之用。)

授权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我不是教你诈》、《迎向开阔的人生》、《把握我们有限的今生》、《在生命中追寻的爱》。

应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邀请,前往上海、杭州、北京等地学校义讲。

应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总会邀请,前往巴生、槟城等地作募款义讲。

应新加坡世界书展邀请,前往新加坡演讲。

将《我不是教你诈②》版税50万元及绘画原作等捐赠伊甸社会福利基金,并举行为残障娃娃家庭社区服务专案募款活动。

担任花旗银行"电话送爱心"为残障小朋友募款活动代言人。

获内政部颁发"特别志愿服务奖章"。

经金石堂统计为十年来台湾最畅销作家。

1997

应中国大陆全国性刊物《中学生月刊》邀请撰写专栏。

稿费捐赠希望工程。

《杀手正传》(摘录)于 连载。

应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邀请,前往沈阳、长春、北京演讲及签名。

并决定将汉大出版诸书之今后全部版税捐赠希望工程。

为盲人制作《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飞扬》附点字有声书,交爱盲文教基金会赠与有人。

《我不是教你诈①②》由国防部印供官兵阅读。

为马来西亚华校董事会在全马作五场巡回募款演讲。

义卖画卡为美国"美华防癌协会"募款。

录制《在灵魂居住的地方》附点字有声书刘墉简介,交爱盲赠与盲人。

1998

出版散文集《创造双赢的沟通(刘轩合著)》、《攀上心中的巅峰》、《我不

是教你诈》、 《对错都是为了爱》

1999

出版散文集《做个快乐的读书人》、《一生能有多少爱》、《你不可不知的

人性》、《面对人生的美丽与哀愁》

2000

出版散文集《抓住属于你的那颗小星星》、《做个飞翔的美梦》、《爱何必

百分百》、《面对人生的美丽与哀愁》、《因为年轻所以流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5877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2
下一篇2023-09-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