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化婚礼应该拥有怎样的仪式

佛化婚礼应该拥有怎样的仪式,第1张

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本站特约评论员李利安教授:以四摄为主题 制定灵活礼仪

契理契机是一个基本原则,契理更重要,也就是在顺应民众婚礼要求的同时,一定要坚持佛教理论的基本原则,将佛教的精神贯穿其中。我建议除了一些基本的环节外,核心的部分可以考虑以大乘菩萨道的四摄为主题制定一个相对灵活的礼仪。其中的布施要谨慎把握,我的想法是布施主要是一对新人对寺院或对社会慈善的布施,但一定要有上限规定,以防止攀比和其他俗化倾向。父母和朋友的礼金不宜在这个环节作为布施出现。新人对寺庙的或参加婚礼僧人的酬金也不宜以布施的形式出现,可以按照佛教固有的形式去回报。爱语主要是对对方的赞扬、欣赏、鼓励等话语,既包括新人之间,也包括父母与一对新人之间,还包括来宾(最好是新人的长辈和晚辈的来宾)与新人之间。利行则由僧人来表达对新人以后学佛、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行为的基本原则的开示和祝福。同事则由同新人在一起的同事和朋友(最好是同辈的)来表达共苦乐、分祸福的心愿。四项的名称可以改变。法师只参加四摄的环节,其他时间以不出现为宜,以显威严高贵。

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婚礼,四摄环节的贯穿可以稍微照顾年龄的不同,灵活处理。关键是不同人群,对非常虔诚的佛教信徒来说,以庄严肃穆为好;对开朗活泼的信徒来说,应该注意气氛的活跃欢快。

可以考虑编辑一段专用于婚礼的佛教开示文字,涵盖佛教真俗二谛、福慧双修的基本精神,既通俗易懂又严谨庄重,不求绝对统一,但要防止随意,可为诗歌,也可为散文。由法师念诵,再由新人合诵。并印制成精美小型传单或礼品,作为新人给来宾的回赠,发送给所有来宾。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教研室主任、佛教在线特约评论员张文良教授:日本的佛教婚礼

但如果说日本人的婚丧嫁娶与宗教无缘,那又不是事实。实际上,日本无论是传统上还是在现实中,宗教特别是佛教、神道教、基督教都渗透到日本人的生活中,深刻影响到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前些年,日本政府曾做过一次国民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人的总人口虽然只有一亿两千万,但信教人数却达到两亿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有两个:一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宗教不单是教祖、教义、教团,同时是一种习惯、一种风俗、一种文化。过元旦到神社参拜、盂兰盆节扫墓等既是一种宗教仪式,也是一种风俗。如果把参与这些活动都是为宗教信仰,则日本国民几乎都是信仰者。二是,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不是排他的,佛教信仰者同时可以是神道信仰者,甚至也可以是基督教信仰者。这也与日本宗教的特殊生态分不可。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日本的宗教虽然都与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各宗教又形成一种分工体制,即在孩子出生、成长的阶段,父母往往带孩子到神社去祈祷神的保佑;而长大成人到结婚年龄,又到教堂举行婚礼,让上帝见证两人长相守的誓言;过世之后,又在寺院举行葬礼,希望往生极乐世界,与祖先共同长眠寺院的墓地。因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日本人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宗教,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以上的信仰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佛教与神道教、基督教在与日本人的生活相关联方面中有所分工,但情况不是绝对的。具体到婚礼而言,年轻人固然多选择基督教的方式,但佛教婚礼、神道教的婚礼同样有很大市场。那些与佛教关系密切的家庭,如本身就是僧侣者(日本僧侣可以结婚),或者男方或女方出身于寺院者大都在寺院举行婚礼。

佛教的婚礼多在寺院举行,也有将僧侣请到家里,在佛坛前面进行的。有些专门经营婚礼业务的公司也在公民馆、饭店等设置佛坛,为新婚者举行佛教式的婚礼。按照佛教的理念,结婚双方是前世就结下的缘分,通过佛陀的见证,不仅是今世而且在来世也要在一起。

日莲宗寺院经王寺举行婚礼的特色是有佛教音乐和雅乐的演奏。在装饰着白色和红色鲜花的本堂,雅音缭绕、百花飘香,不仅是新郎新娘,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也如同经过一次精神的洗礼。

在传统佛教之外,战后发展迅速的新兴宗教也大都举行佛教婚礼。如创价学会的会员一般在各地的创价学会的会馆举行婚礼,特别是男女双方都是会员的场合。这种婚礼往往要唱念南无妙法莲华经,所遵奉的本尊也是日莲大圣人。这种婚礼往往成为家庭成员确认、强化自己信仰的手段。

澳洲法界佛学会会长、本站特约评论员行愿法师:简单隆重、庄严脱俗的佛化婚礼仪式略议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在家佛教徒,希望与自己的伴侣能够在寺院举办佛化婚礼,得到三宝的加被,得到师长、父母、同参、道友以及师兄弟们的祝福。当然,也是通过佛化婚礼这种形式,让男女双方的爱永结同心,兑现爱的承诺,组建幸福美满的人间佛化家庭。

据我所知,一些要求举行佛化婚礼的夫妇,大多为在家佛教修行者,今生的结合是过去世所结的善缘,因此,他们彼此很容易理解,也互相的支持,有共同在家学佛的心愿。从佛教人天善法来说,应该是值得提倡的,也是众生欢喜佛欢喜,对社会安定有着一定积极意义的好事。

但是,由于佛化婚礼在佛教经典中没有明确的依据,所以,对于佛化婚礼的仪式仪轨,目前佛教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不过,按照世间法的程序,需要举行佛化婚礼的夫妇,首先要遵循各个国家婚姻法的规定。佛化婚礼男女双方都必须在国家法律下注册登记正式结婚,然后,才到佛教寺院恳请三宝加被,由寺院的住持长老法师为其祝福。

通常,为其祝福的法师,应该清楚了知这对夫妇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他们的具体需求,以佛教缘起的法则,依佛教菩萨道的精神,建设人间净土普渡有缘众生,用佛法的方便形式,接引他们前来学佛。

僧伽为三宝的代表者,代表三宝给予新人祝福。主持仪式的法师特别要注重佛教法义,既契理又契机,可根据新人们的具体情况,为他们安排简单、隆重、庄严的佛化婚礼仪式。

在西方国家的北传佛教寺院,一般把佛化婚礼仪式分为二种:

1、对没有皈依三宝的新人,主持仪式的法师要先为其传授三皈依皈依佛、法、僧三宝,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吸食毒品(不饮酒)。

2、对于已经皈依三宝、受持五戒的在家佛教徒,通常按正常的佛教仪式为其举行佛化婚礼。例如:新人礼佛、上香、供养三宝,礼请和尚主法等。佛化婚礼的男女双方宣誓持守五戒要终身相敬如宾,在三宝恩光加被中,以及父母、师长、亲人、朋友们的祝福下,结为合法的夫妇,以爱情相助,以修道为因缘互相共勉、互相关照。

佛化婚礼的仪式务必要做到简单又隆重、庄严且脱俗,体现出佛陀人间佛教以人为本,净化人们心灵为主的人文精神,以及佛化家庭男女双方携手同修行的佛化因缘。

一般情况下,西方北传佛教寺院佛化婚礼仪式的基本程序大体如此:

第一, 新郎新娘在佛像前虔诚的礼佛、敬香、献灯、献花、献果,供养佛法僧三宝。

第二, 司仪宣布,礼请住持和尚上座,主持祝福仪式。

第三, 主持的法师给予新人祝福,并慈悲的为其开示佛陀的教法。

第四, 新人的父母、师长、友人代表给予新人祝福。

第五, 新人礼谢和尚、师长、友人。

第六, 仪式结束,新人与主礼和尚、父母、师长、友人等拍全体照以资纪念。

以上就是在西方国家北传佛教寺院的佛化婚礼仪式议程,仅提供给诸位参考。

澳洲法界佛学会 释行愿

我们每一人不可能都有出家的因缘,大都是居家修行,大可不必为结婚之事烦恼。有的怕结婚了会被生活所累从而耽误了自己的修行,怕影响自己将来往生极乐世界。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结婚生育后代也是正常的事情,也是一定的因缘。 结婚我们也可好好修行,就看如何用心了。婚姻有好的因缘有坏的因缘,不是互相报恩的就是互相讨债抱怨的,总之无论是何种因缘我们都要学会在环境中修行。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思想行为,能够在任何因缘中“忍辱”,以此功夫化解任何因缘。结婚也是了断我们的一些业力,结婚也是我们渡众生的好事,因为结婚了我们就有家庭,我们可学做一个佛化的家庭,带动周围的人们,给在家学佛的和不学佛的做一个好榜样。无论是恩爱的夫妻还是吵闹的夫妻,我们都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这个家庭,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一定要有恒心毅力。 自己好好念佛求生净土的同时,给自己的家人和邻里做个好样子,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你有一定的耐性,如果是恶性的婚姻在改变不了的同时,就得逆来顺受,了断此恶缘,为自己往生做好准备,同时也不可放弃化解这份婚姻,以佛学的观点清静平等对之,争取佛力加持让家庭改变,逐渐变好,如有可能还能改变成一个佛化的家庭。这需要自己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念佛。所以在家学佛无论结不结婚都要做个好样子,不结婚就要专一修行,不然就要结婚。因为必竟是在家修行,如果不结婚人们的闲言碎语很多,会给周围的人带去不好的印象,认为学佛学的都不结婚了,会有很多人对佛教有误解。 所以结婚也好不结婚也好,都要善巧方便的为大众着想,在任何环境中做个好样子。所以结婚也不是坏事,只要你内心坚定,愿力很强,一心求生净土就好。至于自己的婚姻是好是坏都不要去管他,都是了断一场因缘,自己在家庭中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份。尽力带动家庭一起学佛,一起觉悟,将来同证菩提,同往西方。如果不能就自己好好念佛,在家庭中做好父亲和母亲,对儿女也要负责。虽然都是不同的因缘聚合到一起,我们都要用平等欢喜心对待。好缘也好,坏缘也罢,你都要学会把佛法运用到生活中,给人们带去慈悲和快乐,内心一定要平静。所以结婚也是修行,各行各业,各种因缘环境都是我们的修行之处,所以只管好好念佛,其他的一切随缘,该来的一定会来,一定要平和处之。(海涛法师开示)

活佛不可以结婚,佛教徒有三皈五戒是禁止结婚的,只有还俗才可以结婚。佛教的五戒,是在家优婆塞、优婆夷的受戒条,具体戒条如下: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出家为不*戒)。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而杀盗*妄四条属于性戒。酒是属于遮戒。这五戒并不仅是在家人应遵守的戒,而是一般佛教信徒应守之道德,不过后来却把这五戒、与出家的戒律对比,而认为它是在家的佛教徒之戒。其实正是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戒和菩萨戒的基础。

扩展资料

从历史上看,活佛转世的产生和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活佛转世制度最早出现于藏传佛教后弘期,1288年,噶玛噶举派首创活佛转世制。1332年后,该派教主噶玛拔希之转世让迥多杰曾先后两次应诏赴元朝,受到器重,受封“灌顶国师”称号,赐玉印等。

活佛转世便得到中央王朝的承认和保护。活佛转世制度有效解决了寺庙、土地和牲畜等财产的继承和管理、信众的信仰归属、教派间的财权争夺等问题,因此得到各派的认可和使用

宁玛派、觉囊派、格鲁派等教派也通过活佛转世来解决各自的法统传承问题,其中最著名的格鲁派(黄教)的达赖和班禅两大转世系统创立于16世纪中叶。

-活佛

-三皈五戒

是这样的,佛教从未强制禁止过在家信徒不允许吃肉、喝酒,结婚则更是可以。出家,意味着要拿出所有的时间来修行,并且由于一般不自行劳动了,只接受大众的供养,而供养的食物、金钱,都是在家众的血汗钱,所以佛教是不允许僧人浪费这些供养,必须把世俗的一切放下,精进努力,不辜负施主的恭敬心,而且吃肉喝酒结婚严格来说都是修行的障碍,既然出家,就是要破除这些障碍,所以僧人是不能作这些事的。至于在家修行的人,佛陀从未说过一定不如出家人,而且佛陀都是鼓励信众不吃肉、喝酒,而结婚,就算是受了菩萨戒的人也可以,不会禁止。要知道,当年维摩诘居士就是在家众啊,照样妻儿老小一大堆,但是他的智慧却可以和文殊菩萨辩论佛法,可见,在家照样可以有非常大的成就。您问佛会不会接纳,只不应该是佛教的问题,因为佛教不存在接不接纳,只要是有缘众生,佛陀一概竭尽所能来度脱;无缘众生,佛就没有能力救。但佛教要靠自己修行的,要是自己懒惰,就算佛来,也解脱不了了。

1、班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僧人。既然是僧人也就需要按照僧伽的戒律来行事。在僧人戒律中,是不允许结婚的。但部分其他派别有可以结婚的,而且活佛的称号可以父子相传,格鲁派很严格,达赖、班禅及很多活佛都是这样的,在戒律上是不允许结婚有家室。十世班禅是在文革期间受到迫害,被迫还俗,娶妻的,不代表正常状况。

2、在密宗圆满次第教法中,有男女双运的方法,这种方法有甚为深奥的义理蕴含其中,它绝不是世俗男女*欲行为。此法是针对人的最大弱点与贪执而设,认为压制与逃避并非根本解决的办法。密宗里有转五毒为五智的方便道,能依一切烦恼为道。佛法的修行分为出家与在家修行两类。出家人要求是完全断*的,比丘戒律中有详细的说明。因此,无论如何,出家僧人是绝对不可以结婚的,否则就坏失了戒律——解脱的根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2827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9
下一篇2023-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