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诺威王朝

关于汉诺威王朝,第1张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

汉诺威王朝在英国持续到什么时候?被什么所取代?

解析:

汉诺威王朝(1714~1917)

Hanover,Houseof

统治英国的日耳曼血统王朝。1638年,不伦瑞克-卡伦堡-格丁根公国在德意志成立,首府为汉诺威。后改名为汉诺威公国。1692年,被定为选帝侯国,其公爵恩斯特·奥古斯特(1629~1698)娶巴拉丁选帝侯腓特烈之女、英王詹姆斯一世外孙女索菲娅为妻。他们的儿子乔治·路易与吕讷堡公爵的独生女结婚。1705年两公国合并称不伦瑞克-吕讷堡公国,汉诺威王朝的正式名称应为不伦瑞克-吕讷堡王朝。

1714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女王安妮去世,依1701年的嗣位法,乔治·路易到英国即位称乔治一世,从而开始英国的汉诺威王朝。

这个王朝的前5个国王乔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和威廉四世都兼领德意志的汉诺威公国。1837年威廉四世死后无子,而按汉诺威的继承法女子无权继承王位(1815年维也纳会议承认汉诺威为王国),因此,由其弟恩斯特·奥古斯特(1771~1851)继承汉诺威王国王位,而英王位则由其侄女维多利亚继承。

维多利亚与来自德国萨克塞-科堡及哥达诸侯国的艾伯特结婚,因此当他们的儿子艾伯特·爱德华在1901年继位(称爱德华七世)时,有人称汉诺威王朝为萨克塞-科堡及哥达王朝。

1910年乔治五世即位。1917年6月,他为了表示与臣民共同反对德国的决心,宣布凡有英国国籍而带德国贵族封号者一律改封为英国贵族;7月进而宣布放弃自己及家族的一切德国尊号,明文规定王室改姓温莎,故此后改称为温莎王朝。

coco163/zldq/H/H0437

汉诺威王朝(House of Hanover)

——是于1692-1866年间统治德国汉诺威地区和在1714-1901年间统治英国的王朝。

zh /wiki/%E6%B1%89%E8%AF%BA%E5%A8%81%E7%8E%8B%E5%AE%A4

起源

汉诺威王朝是德国布伦瑞克王朝的分支之一,因此又称为不伦瑞克王朝汉诺威分支。汉诺威王朝和布伦瑞克王朝的前身,都是威尔芬王朝,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萨克森及巴伐利亚公爵狮子公爵亨利。而亨利的幼子威廉成为布伦瑞克-吕尼堡公爵(Duke of Brunswick-Lüneburg)。

不伦瑞克王朝吕尼堡分支,经过多年发展后,在1692年成为汉诺威选帝侯国。自此以后,王室人员以国为姓氏,改称为汉诺威分支,亦即是汉诺威王朝。

汉诺威

汉诺威选帝侯

1692年,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委任布伦瑞克-吕尼堡公爵为第9位世袭选帝侯,是为汉诺威选帝侯,以增加哈布斯堡王室成员当选皇帝的胜算机会。自此以后,布伦瑞克-吕尼堡公爵及其后代便以封国为姓,改姓汉诺威。

恩斯特·奥古斯特 (Ernst Augustu 1692年-1698年)

乔治一世·路易 (Ge I Louis, 1698年-1727年)

乔治二世·奥古斯特 (Ge II August, 1727年-1760年)

乔治三世 (Ge III, 1760年-1803年)

选帝侯称号保留至1814年

自1714年起,汉诺威选帝侯开始兼任英王(详见下文),汉诺威和大不列颠王国以及爱尔兰结成共主邦联。

而汉诺威选帝侯国,在1803年被法军占领,直至1814年拿破仑倒台后,汉诺威在列强同意下,被升级为王国。

汉诺威国王

1814年10月,维也纳会议上决定,为了给予英王在德国事务上的发言权,决定将汉诺威选帝侯国提升为汉诺威王国,并与英国组成共主邦联。

但这个共主邦联很快瓦解,当1837年英王威廉四世驾崩后,英国王位传给了血缘关系较近的肯特郡主维多利亚。但因德意志地区施行撒利法,禁止女性继承王位。维多利亚三伯父的汉诺威王位传给了他的五叔坎伯兰公爵。但此时,普鲁士已经开始密谋统一德国的大业。1866年,普奥战争期间,普鲁士突然派兵占领汉诺威王国,并改编为普鲁士的一个省。汉诺威王国灭亡。

乔治三世 (1814年-1820年)

乔治四世(Ge IV, 1820年-1830年)

威廉 (Wilhelm, 1830年-1837年)

恩斯特·奥古斯特 (Ernst August, 1837年-1851年)

乔治五世 (Ge V, 1851年-1866年)

家族首领

1866年后,汉诺威王室的首领都冠以汉诺威亲王的称号,而在1919年前,汉诺威家族依然持有英国坎伯兰公爵的爵位。但在1919年3月28日,英王乔治五世因汉诺威王室的亲戚,不愿放弃德国国籍,并涉嫌帮助德皇,对付英国,而动用1917削除爵位法,废除坎伯兰公爵的称号。

乔治五世 (1866年-1878年)

恩斯特·奥古斯特二世 (Prince Ernst August II, 3rd Duke of Cumberland, 1878年-1923年)

恩斯特·奥古斯特三世 (Prince Ernst August III, 1923年-1953年)

恩斯特·奥古斯特四世 (Prince Ernest August IV of Hanover, 1953年-1987年)

恩斯特·奥古斯特五世 Prince Ernst August V of Hanover, 1987年至今)

他是摩纳哥长公主卡洛琳(Princess Caroline of Monaco & Hanover)的现任夫君

英国国王

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英王詹姆斯二世和其信奉天主教的后裔被逐离英国。詹姆斯信奉新教的女儿玛丽和安妮陆续继位,但不幸地二人驾崩后都无存活子嗣可继承王位。

在安妮女王长子夭折后,英国国会为避免英国王位再次落入天主教徒手上,通过1701王位继承法/1701嗣位法,规定:

若1689权利法案中所规定的继承人全部无子而亡后,王位由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孙女,汉诺威选帝侯夫人苏菲亚和她的新教后代继承。

这部法律,令当时在英国王位继承序列头50名的王室成员都失去王位继承权。虽然,法案导致数次因王位争端而起的冲突,但位于王位继承序列第52名的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一世(Gee I),最终于1714年继位为大不列颠国王及爱尔兰国王,直至1727年驾崩。而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王国于1801年合并,组成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大不列颠国王及爱尔兰国王

乔治一世 (Gee I, 1714年-1727年)

乔治二世 (Gee II, 1727年-1760年)

乔治三世 (Gee III, 1760年-1801年)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君主

乔治三世 (1801年-1820年)

乔治四世(Gee IV, 1820年-1830年)

威廉四世 (William IV, 1830年-1837年)

维多利亚女王 (Victoria, 1837年-1901年)

维多利亚女王去世后,其长子爱德华继位,由于爱德华冠父姓,汉诺威王朝的统治正式结束。

大英帝国和印度女皇

参见: 大英帝国

远在英王亨利八世在位时期,英国就开始实施对外扩张政策。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殖民疆域达致最广,也曾一度是全球唯一的工业化强权。但英国在法律上一直不是“帝国”,因为英国君主一直仅称国王/女王,而非皇帝。因此大英帝国一直是一个“非正式帝国”。

据说,维多利亚女王因为她在俄国和德国的亲戚,都可以称为皇帝,而自己的国家比他们的强大多了,也只可称为女王。女王的其中一位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有见及此,便借英国刚灭印度莫卧尔帝国,于1877年1月1日,上印度女皇之尊号与维多利亚女王。自此,英国君主有了帝号,大英帝国借印度成了真正的帝国。

然而,维多利亚是汉诺威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因此汉诺威王室仅有维多利亚一人担任过印度女皇(1877年-1901年)。此后,帝位随英国王位传予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前朝:斯图亚特王朝

英国朝代

1901-1917

后朝: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年除了“星模富”二代,还有越来越多的王室二代们也来 时尚 圈“再就业”了!

比如曾拿下GUCCI美妆系列代言的摩纳哥王室成员夏洛特

当年靠走秀火出圈的丹麦王子尼古拉

还有他的弟弟——19岁的菲利克斯王子,最近也以模特身份出道了。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六世的姐姐伊莲娜公主之女儿Victoria Federica公主也登上了 《Elle》 封面。

关于这些混入 时尚 圈的王室二代都有谁我就不一一罗列了,因为选手实在太多,这几年欧洲很多 时尚 杂志一拍片儿就找贵二代,以至于进圈的欧洲贵二代连起来能凑几十桌麻将了。

而且不止王室二代,还有很多贵族二代也榜上有名

可能很多人以为王室就是贵族,贵族就是王室,其实他们是两个概念,王室和贵族没有血缘关系,但可以通婚。那怎么算贵族呢?只有经过王室颁布爵位,并且享有爵位世袭权利的家族才可以称为贵族,他们因为跟王室走动比较密切,生活的也很滋润。

我们熟悉的卡抽Cara Delevingne,就是贵族出身又混 时尚 圈的典型代表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王室贵族二代放着养尊处优的环境不待,有什么想不开的非跑来 时尚 圈混?

我给大家分了三种类型,先说第一种,混饭的。很多人可能猛一听 时尚 圈的“蓝血贵族”,以为就家世显赫金银财宝数不清,但其实很多欧洲破落的贵族,家里城堡都是甩价卖。有一部分成员不管出身王室还是贵族也都是很边缘的存在。

像英国王室成员Amelia Windsor,她是英国王位的第33位继承人,小钱不缺,大钱没有,想要靠王室保障自己滋润的过完下半生可以说是很难。既然要混饭吃,那就把 时尚 当做自己的主业,一心扑在上面。

为了让自己在 时尚 圈的事业发展更有保障,她直接签约模特公司Storm Management。

不过很遗憾,挑剔的模特圈并没有给她留情面,所以她在当模特之后走的秀不多,最出圈的还是当年为“马赛克牌子”走的那几场秀。

虽然出师不利,但这丝毫影响不到Amelia Windsor的 时尚 恰饭决心。于是她又换了个拼法,转手就开始混圈,别人走完秀参加afterparty,她还在soical拉业务。

没事就去蹭蹭品牌红毯,当个人型模特,看出来确实挺努力的。

不过这才哪儿到哪儿,有人比她还要拼,德国公主Elisabeth von Thurn und Taxis的妈妈是前皇室成员,但德国早就废除了君主制,爸爸来自德国最显赫富有的家族之一的Thum und Taxis家族,别看常住的家族城堡有517个房间面积达21460平方米,实际可能连个4G都没有。

为了过的更滋润在 时尚 圈拔得头筹,她特别喜欢和业内名人拉关系,“老佛爷”、安娜·温图尔,甚至连Valentino创始人都是她来往的对象之一,她的高光时刻甚至还当过美版《vogue》的特约 时尚 编辑,简直是混圈子的典范。

当然,要说厉害刚才这些都比不过摩纳哥卡洛琳公主的女儿夏洛特,懂得未雨绸缪,早就意识到继承王位来翻身的机会渺茫,在很多年前就凭借英气又有辨识度的长相在 时尚 圈赢得存在感。

前些年她还拿下Gucci首个彩妆系列的代言人、成为万宝龙全球品牌大使,现在的她还是CHANEL的大使,也是靠实力让大家记住了她的名字,而不是她的头衔。

这方面格蕾丝·凯利的外孙皮埃尔的媳妇碧翠丝也值得一说,她本身来自意大利贵族世家博罗梅奥家族 (从13世纪就有记载,关于这个家族的介绍维基一页都讲不完) 。由于他的父母尚未正式结婚,所以实际连继位机会都没有。

但她早年还是凭借贵族遗珠的头衔和身材的加持,把红毯当成自家豪宅的长廊,每一个笑容都魔性又洗脑。

这也让她成功拿下了意大利殿堂级珠宝品牌布契拉提的品牌大使。

除了因为位置边缘才跑来混 时尚 圈的,也有很多继承王位或爵士头衔希望很大,但因为真正喜欢和热爱 时尚 而坚持进圈的贵二代。她们不是蹭蹭红毯、拍张封面那种,而是真的想认真做事、扎根到深层领域变成专业 时尚 人士~

说到这类就不得不提泰国的Siri公主 (Sirivannavari),她是现任泰王最爱的掌上明珠,但她之前就在IG平台的标签说了自己的定位,先是 时尚 设计师,艺术家、国家马术队,最后才是泰国公主。

Siri公主真心喜欢 时尚 ,本来学的就是时装和纺织技术专业,所以搞了个同名服装品牌SIRIVANNAVARI 。

这外形条件不是我说,典型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平时亲自画手稿、 选面料…… 热爱到不惜为事业化身流水线女工。

要么说努力还是有回报的,如今,这个牌子越来越火,很多明星也喜欢穿她的牌子,Lisa、小水亲自帮忙带货。

专柜还开到了米兰,每年她还会在泰国办自己的时装发布会。

除了”泰国追梦人”,摩纳哥斯蒂芬妮公主长女Pauline Ducruet也在逐梦 时尚 圈,94年出生的她是现任摩纳哥王位第十一顺位继承人,跟前边几位相比可以说机会很大了。但人家并没有吃老本,而是毕业后凭借自己的努力自创服装品牌Alter,自己也当模特拍lookbook。

平时参加慈善活动也穿自己的品牌代言。

前两天因为推出新系列晒了一张团队合影,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喜悦,为梦想忙前忙后,并不是挂虚名。

让人同样能感受到热爱 时尚 的还有另一位德国贵族Talita von Fürstenberg,她从小就受到祖母的 时尚 熏陶,对 时尚 也很感兴趣,大学期间隐姓埋名去了《Teen Vogue》实习。

不用家族噱头当跳板而是潜心钻研,都为了实现她成为一名设计师的梦,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2019年4月已经推出了自己的DVF产品线TVF。

等成名后参加节目采访,大家才反应过来她的祖母就是时装品牌DVF的创始人Diane von Fürstenberg,真是出身不问门路,比狠还得看姐。不得不说这才是挤进 时尚 圈的皇二代中最会内卷的阿!

最后再说说啃老型。很多王子公主们的祖辈早已在 时尚 行业站稳脚跟,也就是老关系户了,到了这一代不管是身不由己还是真心热爱,能这么顺理成章快速的进入 时尚 行业里,啃了一点点老是必然的。

大家看到这可能马上想到卡塔尔王室,毕竟有个当年喜欢高定就索性用10亿美金收购Valentino的卡塔尔王妃莫扎,王子公主们想进 时尚 圈简直分分钟的事。

还有最近因为显赫的家世很有热度的查尔斯·德·威尔莫兰,他也刚刚成为法国老牌时装屋Rochas新任创意总监。

他所在的法国威尔莫兰家族,出过很多和 时尚 圈打交道的人,比如查尔斯的曾姑奶奶路易斯·德·威尔莫兰(1902-1969)曾是巴黎社交圈里的名媛,也是Lanvin家族的继承人之一。这位奶奶在世时,奢华时髦再加上有写作才华,就让威尔莫兰家族在 时尚 圈积累不少人脉,这都对查尔斯有所帮助。

(根据她的小说《伯爵夫人的耳环》改编的1953年的同名**,提名过奥斯卡黑白片最佳服装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王室和贵族成员靠着家族的名气进入到 时尚 圈,她们也会帮着改善大家对传统王室和贵族的刻板印象。

比如开篇提到的丹麦王室菲利克斯王子,靠他哥的名气先出道,最近拍摄的大片据说就为向大家证明丹麦王室很强很时髦,并不是你想的那样…不过看实物,摆拍痕迹严重,弟弟还得再练练啊。

英国王室戴妃的侄女Kitty Spencer,这两年也以很多夸张现代感的造型拍过大片和封面,只是光靠豹纹和亮片紧身衣就想应付了事,对 时尚 是不是理解的有些片面?

而沙特公主Hayfa Bint Abdullah给我的印象更深,在此之前她在 时尚 圈没有特别的建树,后来借助了家族的机会拍到Vogue的封面,在沙特刚颁布解除了对女性开车的禁令,她就第一时间拍了这张在沙漠中开车驰骋的大片,大片精气神是有了,要是换套衣服就更好了!

可以看出,这些王室贵族成员进 时尚 圈也有挺多的含义。她们虽然出身显赫,但都有一颗热爱 时尚 的心,只不过是每个人对于 时尚 的热爱程度不一样,有的为了单纯混饭,有的为了给自己贴金,有的把它当作事业为之奋斗等等 ,毕竟随着越来越多的名门子女进入 时尚 圈,只会让内卷更加严重,想真正长远走下去,还是要靠实力去证明。

最后看完这么多,你们最喜欢哪位王室贵族的王子公主?评论区聊聊吧。

扑克牌在英文中叫“游戏卡片”,用它来玩的游戏叫“扑克”,中国人用音译加意译的办法,把它叫做扑克牌。在英国有一套专为国王查理一世制作的扑克,其印制十分精巧。大牌上印有欧洲各国国王、王后或重要人物的肖像,小牌的点数则画成树上的果实。扑克牌中的欧洲历史人物有以下几位:

1、红桃K画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他是欧洲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君主。他从5岁即位,由母亲摄政,首相马扎然掌实权。1661年亲政,不设首相,实行“朕即国家”的绝对君主专制统治,人称“太阳王”。他在位时间从1643到1715年,共72年,这在世界历史上大概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

2、黑桃K画的是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他在位时极力依靠天主教会,加强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他喜欢戏剧,因此,他的画像穿的是戏装。

3、方块K是奥伦治亲王威廉三世。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威廉三世和妻子玛丽被迎立为英国国王和女王。他是英国第位君主立宪的君主。

4、梅花K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他用武力征服了不少地区,使他的国家成为笃信新教的国家之一。

5、红桃Q是路易十四的王后。她是为国王一些不合法的孩子当御用教师后才成为王后的。她提倡道德修养,力图改变宫廷奢侈腐败风气。

6、黑桃Q是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的王后埃莉诺。利奥波德与这位德国公主结婚,以此来阻止德国贵族从帝国独立出去的企图。

7、梅花Q是瑞典克里斯蒂娜女皇。她以行为古怪而震惊整个欧洲。她像军人一样骑马驰骋,指挥千军万马,发号施令。她也研究哲学,1654年她突 然心血来潮,宣告退位,并女扮男装到罗马皈依天主教。

8、方块Q是英国女王玛丽二世。1688年革命后,她在她的父亲詹姆斯二世被废黜后,在人民的欢呼声中继承了王位。她与丈夫威廉三世一起掌权,并与国会和谐相处。

9、红桃J是路易十四的王子康德。他富有军事才能。

10、黑桃J是捷克贵族瓦伦斯坦。他在统率天主教徒军队与新教徒作战中取得许多胜利。1634年被政敌暗杀。

11、梅花J是弗雷德里克。他在30年战争的第一个冬天成为波希米亚的国王。

12、方块J是奥利佛·克伦威尔。在1649年至1658年 统治着英国。他统率清教徒推翻查理一世的统治,任“护国主”。他是英国新贵族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朋友们,你们在玩扑克牌时,是否想到这些花脸的JQK竟还有着歇洲历史人物的原型呢?而这些不过是当时宫廷为宣扬这些帝王将相才印制出来的。

敏豪生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有的译成《孟豪生奇游记》、《吹牛大王历险记》。原为德国民间故事,后由德国埃·拉伯和戈·毕尔两位作家再创作而成。这是介于童话和幻想故事之间的作品。它是根据十八德国男爵敏豪森讲的故事编写的。敏豪森男爵实有其人,他是1德国汉诺威地区的庄园主,出身于名门望族。他又是个军人,在俄国服务过,和土耳其人打过仗,喜爱打猎。敏豪生擅长言谈,生性幽默,慷慨大方,深得朋友敬重。他膝下无子女,妻子是一位颇具家势财产的女人,可怜先他而去。后来他又与一位1岁的妙龄女郎婚配。这第二次婚姻却十分不幸。1年月日,他受尽感情煎熬,终于长眠。敏豪生退回到德国不久,就被人们公认为出的故事家。他编了许多离奇古怪、异想天开的冒险故事讲给人们听。例如,敏豪森男爵的马怎样挂到房顶上,他怎样用猪油、小铁条、缝鞋的大长针打猎,怎样骑炮弹飞行,怎样到月亮上去旅行,怎样被大鱼吞进肚里又逃出来,怎样遇到干奶酪岛上三条腿的人,怎样和大熊决斗了三天三夜……这些离奇古怪的故事,反映了当时德国贵族阶层爱吹牛、编瞎话的恶习。敏豪生也成了喜好吹牛撒谎、爱把事情无限夸张因而毫不可信的代名词。这部作品丰富的想像力值得人们学习。作者之一,鲁道尔夫·埃里希·拉伯,1年出生于德国汉诺威贵族家庭。他学识渊博,智慧过人,先后学习过矿物、地质、火山和语言学等。1年,他担任图书管理员和黑森州加塞尔古代艺术文物保管员,同时兼任大学教授。作者之二,戈特弗里特·奥古特·毕尔(1-1),是德国狂飙突进时期著名的叙事诗诗人。但他生活贫困,是一个薪水微薄的中级地方官员、没有因定收入的哥廷根大学教师。他岁就死于肺痨。

维多利亚女王肯特公爵爱德华之女,威廉四世死后无子,由维多利亚继承英王位,而王朝的前5个国王乔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和威廉四世都兼领德意志的汉诺威公国,但按汉诺威的继承法女子无权继承王位,所以就让乔治(乔治四世)和威廉最小的弟弟恩斯特·奥古斯特来继承汉诺威公国。在英王位选择上没有考虑让恩斯特·奥古斯特继承,维多利亚因无法继承汉诺威公国,才让恩斯特·奥古斯特继承的。就是这样一个因果关系。

1714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女王安妮去世,依1701年的嗣位法,乔治·路易到英国即位称乔治一世,从而开始英国的汉诺威王朝。

这个王朝的前5个国王乔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和威廉四世都兼领德意志的汉诺威公国。1837年威廉四世死后无子,而按汉诺威的继承法女子无权继承王位(1815年维也纳会议承认汉诺威为王国),因此,由其弟恩斯特·奥古斯特(1771~1851)继承汉诺威王国王位,而英王位则由其侄女维多利亚继承。

维多利亚与来自德国萨克塞-科堡及哥达诸侯国的艾伯特结婚,因此当他们的儿子艾伯特·爱德华在1901年继位(称爱德华七世)时,有人称汉诺威王朝为萨克塞-科堡及哥达王朝。

1910年乔治五世即位。1917年6月,他为了表示与臣民共同反对德国的决心,宣布凡有英国国籍而带德国贵族封号者一律改封为英国贵族;7月进而宣布放弃自己及家族的一切德国尊号,明文规定王室改姓温莎,故此后改称为温莎王朝。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J、Q、K分别是Jack、Queen、King的缩写,代表的都是西方历史人物。

红桃J:查理七世的随从拉海亚。拉海亚是追随圣女贞德的一名所向披靡的将领,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大发神威。法国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民谚,“你想要为拉海亚为你做什么,你就得为他做什么;如果你是拉海亚的话,你就是上帝。”

黑桃J:查理一世的随从,丹麦人霍克拉。

方片J:查理一世的随从,罗兰。

梅花J:亚瑟王的骑士兰斯洛特,史称第一骑士。

红桃Q:查理一世妻子,德国人朱尔斯。

黑桃Q: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和战争女神帕拉斯·阿西纳,也是唯一一个手持武器的皇后。

方片Q:《圣经 旧约》中约瑟夫的妹妹,莱克尔皇后。

梅花Q:英国兰开斯特贵族的阿金尼皇后。

红桃K:查理一世,法兰克国王沙勒曼,也是唯一没有胡子的国王。

黑桃K:以色列国王所罗门的父亲戴维,善弹竖琴。

方片K:著名的凯撒,也是唯一的侧面像。

梅花K: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

欧洲无疑也是个重视礼仪和典章的国家,某种程度上而言,其礼仪的繁杂性甚至胜过中国,这一点,在如今的西餐文化中就可以看的出来(中餐是用来吃的,日本料理是用来看的,西餐是用来折磨人的)。而欧洲中世纪的贵族礼仪,更是比如今的简化版本要繁杂的多,但就军事礼仪这一项而言,目前流行的脱帽礼、举手礼就脱胎于骑士将头盔脱下或抬起头盔上的面具这两个动作。那么,加饰在人的名字——这一区别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代号上的礼仪可以说更是丰富多彩了。另外,关于名字的礼仪在各类礼仪中也是相当重要的,毕竟互相交换姓名,昭示姓名的场合太多了。在介绍这五花八门的敬称之前,我先来简单的描述一下一个标准的西欧贵族的名字的成分。某种程度的遗憾,我这里很少能找到一个人的全名了,只好附带一个存在于历史小说《帝国骑士》中的人名,再加上我个人在奇幻社区“生命”所使用的仿欧洲姓名。

氏姓一 氏姓二 氏姓三 姓称号 | 家姓 阶级 个人名

马里叶 路德维克儒勒 德 | 居梅内 士爵 乔治

布斯曼 聚贝尔 施维尼茨 冯 | 莱因 伯爵 伯恩斯

克洛维拜伦 塔布里斯 冯 | 帕留柳 子爵 海因利希

无疑,欧洲人的姓名在长度上恐怕未必就不如日本人,如果把二者都翻译成罗马文字母的话,或许日本人会胜,但如果翻译成汉字的话,欧洲人没理由输!(真无聊的作者啊……)。

另外,请各位注意一下,这才是一个欧洲人姓名的正式写法,

克洛维·拜伦·塔布里斯·冯=帕留柳子爵·海因利希

一般将个人名写在前面的写法是简略式,往往略掉氏姓的。

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这写姓名的成分。

一 氏姓:

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类似,欧洲人在上古时代的时候,以部落的名字和一个另一个短音节字符为自己的标示,这就是最初的“姓”和“名”。随着部落人口的逐渐繁衍和社会生产力的逐渐发展,部落本身开始以家庭为独立生活的单位,逐渐分化,细化。这时候,为了生活的需要(区别猎物,区别私有财产等),又诞生了一个家庭代号。那么,原来的“姓”就演变成了“氏姓”,而新的代号就是“家姓”。当这个家庭中,父生三子,子又生三子,如此膨胀发展,需要第二次的分化的时候,预定要走的家庭则就再取一个“家姓”,原来的“家姓”演变为“第二氏姓”,如此如此。中国的“姓”、“氏”也大致如此相套下去的。

在中世纪的时候,从日尔曼部落或者高卢部落中传下的氏姓大多因为文字不够发达的原因逐渐丢失了,一般家族只剩下一个氏姓。我们今天看到的贵族氏姓大多是在法兰克王国时代及其以后的中世纪,由于封土封臣制度所逐渐衍生出来的。在那时候,国家法律中,关于贵族家产继承的条文规定各不相同。例如法国和英国采取的是保留长子(或由原本贵族封号持有者指定的亲属)完全继承领地,次子等庶子有功勋则另立家族(此时需要变原来的家姓为一个新的氏姓,且另取一个家姓),没什么功勋没什么能力的话,则被其他贵族招去入赘,这是一件很屈辱的事情,基本意味着这位公子的政治生命结束了。因此,也有些人干脆抗拒结婚,一辈子待在已经由自己的兄弟甚至是侄子的领地内,帮家族主人管理领地或者干脆游手好闲的活着。在德意志,虽然制度本身也类似,但也更注重贵族家主人选的质量问题。例如,当维腾堡伯爵驾鹤西归的时候,皇室就要出面观察一番,如果在非独立的直系男亲属中有资质才学优秀的人,那么皇室就直接将领地转封给他,如果没有,那么皇室将检查这个家系的庶族子弟(没有能继承家业,但又没有成为新的独立贵族的家中亲属的后代),然后让他采取入赘或者是认养父的方式进入维腾堡伯爵的家系,继承家业(这时候也需要变原来的家姓为一个新的氏姓,改使用被继承家族的家姓);当然,还没有合适的话,皇室将观察关联家族子弟(如爷爷辈分出去独立了的莱因伯爵某某某的后代),如果还是没有,那么就随便让一个人继承家业,成为家主,接着嫁给他一个皇女,将其领地并入皇室直辖领地,由皇室派能人前往管理。这是某种程度上德意志地方诸侯拥有更高的素质之一,但其为皇室带来的凝聚力,却另外为教会和大贵族对这一制度的反对而被抵消了,但是,德意志小贵族阶层如骑士阶级的优秀就是如此造就的,条顿骑士团可以算是中世纪欧陆第一强兵。

除了独立或继承别家家业的时候,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未婚妇女在嫁人的时候,要将娘家的家姓转为氏姓,使用夫家的家姓,例如“银英”中,菲列特利嘉和杨结婚以后,就如此做了。但如果是二婚的话,则只是修改原夫家的家姓为新夫家的家姓。这个传统现在依然在使用中。

回到称谓方面,历史上以氏姓称呼某个人的例子是非常少的,而且同时也是非常失礼的。历史文献中也很少有称呼别人氏姓的记载。到了近代,大量的氏姓已经都没有了,西式姓名中的“MidName”乃是其“遗迹”,偶尔看见一个还保有氏姓的人,也不会在称呼他的氏姓了。

二 家姓

家姓的具体来历上面已经介绍过了,就不再累赘叙述了。家姓在称谓上往往配合姓称号和敬辞使用,中下级贵族则也会配合阶级使用。这一点,古代和近现代是类似的,具体格式在后面逐一介绍敬辞的时候会详细介绍。

三 姓称号

姓称号是表示一个人是否是贵族,并从属于谁的重要标志。例如,法国贵族的姓称号是“德(De)”,这个称号只有法兰西国王的封臣和他封臣的封臣才可以使用(在阿维农之囚的时候,教皇被法国所挟持,因此意大利地区的直属于教皇国的贵族也将姓称号改为“德”,其中甚至包括与法兰西国王同级别的那不勒斯国王,毕竟,名义上,所有的欧洲贵族都从属于教皇);德意志人神圣罗马帝国贵族的姓称号为“冯(Von)”,也是只有从属于皇帝陛下的贵族及其封臣才有权使用,平民或臣从于其他王的贵族就没有这个标示了啦。尼德兰地区在中世纪时乃属于德意志人神圣罗马帝国法利斯兰侯爵领地,但法利斯兰侯爵领毕竟边境贵族,是素有离心力的,法利斯兰侯爵在领内要求他自己的封臣使用“范(Van)”这个姓称号,即类似帝国,但又有区别。这也算是德意志皇权薄弱的体现。

真正厉害的姓称号群落诞生在幻想世界中,森冈浩史的小说《星界之纹章》中,庞大的宇宙帝国“亚布的人类帝国”贵族的姓氏称号有六种,如下:

1 “芮” 是皇族的专属姓称号。

2 贵族的姓称号分为三种:

(1) 和皇族有亲属关系的贵族,姓称号为“波斯”。

(2) 开国贵族,姓称号为“亚罗恩”。

(3) 帝国创建后方创氏的新兴贵族,姓称号为“苏努”。

3 而平民的姓称号分为两种:

(1)帝国创立时,在帝国初始领土帝国生活的家族,姓称号为“威普”。

(2) 在被帝国攻降的新行星上生活的家族,姓称号为“波鲁杰”。

如何,很详细吧,只有如此的详细才有制度的美感!

回到称谓的问题上来,历史上还真是完全没有单独使用姓称号称呼别人的,且不考虑到是否有礼貌的问题,恐怕连称呼别人的根本目的,将人从人群中区分出来这一点都做不到。姓称号一般配合家姓使用。

四 阶级

贵族阶级可以说是欧洲人姓名中第一重要的部分,阶级名的不同将影响你的权力、财力、公信力、威望等一系列在中古欧洲生活中的重要元素。传统的欧洲贵族阶级大致分为九层,他们从高到低分别是:“皇帝(Caesar, emperor, imperator, kaiser, the King of Kings)”、“王(王Rex, king, monarch, roi)”、“公爵(duke)”、“侯爵(marchese, margrave, marquis)”、“伯爵(Graf, comte, conte, count, earl)”、“子爵(vicomte, viscount)”、“男爵(baron, baronage, baronial)”、“勋爵(Lord, lord)”、“骑士/士爵/爵士(knight,sir)”,至于其间的具体区别,就不在这篇文章里叙述了,以后会有专文来介绍。

九层级别,其中上六位的领地规模都是在“郡(arrondissement)”级别或以上的(废话,王和皇帝怎么也不能只有一个郡啊……),子爵或伯爵一般为郡行政长官。所以,上六位都要加上地域名称。例如拉丁皇帝、法兰西国王、萨克森公爵、萨冈侯爵、莱因伯爵、帕留柳子爵。很显然,这法兰西、萨克森一类都不是此人的家姓,一般在书面记录上,上六位贵族的家姓和贵族阶级名称之间是有一个双横线以表示区别的,不过国内的文献大多将双横线改回点。再加上下三位贵族的阶级名称前不加领地地名,所以经常会有人将二者混淆,把某些贵族的领地地名当成是他的家姓,这实在很失败……

另外,不仅仅是这些,“皇子(prince imperial)”、“王子(infante, prince, prince of the blood)”、“皇女(princess imperial)”、“王女(infanta, princess, princess of the

blood)”、“亲王(mirza, prince)”、“皇后(empress, kaiserin, queen)”、“王后(begum, gay, queen, queen consort, queenliness)”、“公爵夫人(duchess, duchesse)”等类似表示贵族家主的儿子女儿或者夫人的词语,也是贵族阶级名称,上面说过的不愿意入赘的公子们就和他们侄子侄女什么的一起享有这些称号。

当然,世俗贵族之外,还有教廷“贵族”(他们与公爵们类似,从教皇那里,从国王那里拿到封地),大致有以下几个阶级:“教皇(Vicar of Christ, Vicar of Jesus Christ, pontifex, pontiff, pope, sovereign pontiff)”、“枢机主教(cardinal, red hat)”、“大主教(Metropolitan, archbishop, catholicos, provincial)”、“神甫(Catholic father, priest, Sacerdotes)”、“执事(beadle, deacon, deaconate, deaconry, deaconship, the

staff)”,以上均为天主教的阶级称谓,并且,主教、大主教的类似上六位世俗贵族,要加上主教区和大主教区的地名,如“美因茨大主教”,可并非为大主教名叫美因茨,初代美因茨大主教家姓为卜尼法斯。

贵族阶级名称在称谓方面的一般配合家姓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将其他衔位(如军衔)和贵族阶级名称搭配使用。而且,贵族阶级名称中,公爵、侯爵、伯爵以及子爵这四个级别还可以称呼对方的领地地名。到底,还是因为贵族阶级名称很重要,必须要用各种方式让别人知道啊!

五 个人名

这个……,就不用再细化说明了吧,是区分个人的标准工具而已。只是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在一个人使用承古的个人名的时候,千万不要把数字也叫出来,如,你面对的是英王乔治五世,称呼他的时候可以称呼为“乔治王”,而不是“乔治五世王”,数字是后人用来区分的,他们自己可不承认这些数字。关于个人名的使用方式很丰富,下面会介绍。

接着,我们介绍一下上述的欧洲人姓名各成分与敬辞的搭配。西欧礼仪中常用的敬辞主要有三种,就是“陛下”、“殿下”、“阁下”,全部为套用翻译。

先来介绍一下“陛下”的使用。别看在中文里,陛下只不过是一个词而已,但在西欧各国的语言中……,比如英语中,大致如此:Her Majesty, His Majesty, His or Her Majesty, Your Majesty, holiness, majesty, their Majesties,哈哈……,还是不少的嘛……。看就知道,这是为了适应不同的语境,包括各种人称。“陛下”在使用的时候,一般加在贵族阶级名称的后面,例如“法兰西国王陛下”,或者“国王陛下”等,也可以单独使用。不过,切记前面不可以加上名字,弄成“亨利国王陛下”、“兰开斯特国王陛下”,就是失礼的事情了。但是,如果是名和贵族阶级名称连用的话,是可以的,如“亨利王”。将贵族阶级名称放在前面的称呼法也有,并且这才是标准,如“英王理查”,但一般用于书面场合,前面介绍的方法却是书口两用的。总之,“陛下”只可以用来称呼皇帝或国王本人,且不可带名称呼。

“殿下”在英语中有如下单词可以表示:Monseigneur, Royal Highness, highness。其根本使用方法和“陛下”类似,其使用对象一般为皇族成员中,没有被封土而出了家系的人,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属于自己的领地,没有更改家姓的皇族成员,那些可爱的王子、公主、亲王、内亲王们(尽管亲王中有个王字,但和一般国王有着本质的不同,看外语原文就了解了)。但是,注意一般的皇族成员也可能还有别的衔位,例如,在政府中担任公职或者在军队中服役等等。尤其是近现代,比如英国王子查尔斯(个人名)曾是英国空军上校,那么,那时候称呼他查尔斯上校是可以的,但如果想两个连用的话,就必须用家姓,好在目前王子公主们参军的不是很多…………,“阁下”在英语中则有如下单词可以表示:Excellency, His Worship, Right Honourable, Your Worship, excellence, excellency, gaon, mightiness, transparency, your lordship。如何,很丰富吧,“阁下“是适用于除帝、王两系列以外的所有七级别贵族男性的敬辞。“阁下”一般单独用,或者和家姓、贵族阶级名称二者连用,例如“阁下(一般只能是第二人称场合)”、“伯爵阁下”、“莱因伯爵阁下(领地地名+贵族阶级名称+阁下)”、“波萨多夫斯基-魏纳尔伯爵阁下(家姓+领地地名+贵族阶级名称+阁下)”,诸如此类,但切记不可以直接用。称呼中带有对方家姓的时候,也可以加上姓称号,这一般用于正式场合,如果是贵族老头子们一起出去打门球的话,介绍球友的时候可加可不加。另外,如果对方另有衔位的话,衔位放在前面,例如“少尉罗森男爵”等等。

以上,是通常称呼,下面再介绍一下其他的称呼方式。当你和对方关系非常好的时候,自然可以直呼他的个人名,甚至是他个人名的昵称。例如,你和托马斯·阿奎那很熟,你可以直接称呼他为“托马斯”或者“汤姆”。如果对方是你封臣,你还可以称呼他的领地地名,例如,你是英国国王亨利四世,你面前是亨利·潘西-诺森伯兰伯爵·卡尔斯,你可以称呼他为“诺森伯兰”。

欧洲贵族的姓名的称谓大致上是如此,其中一些更加细化的东西还待大家在阅读中发现。

这是另一篇,相关的主题

漫谈欧洲中世纪贵族爵位

介绍一下欧洲的中世纪的贵族爵位体系, 以下按照级别高低排列,括号中为女性成员称谓。

1.皇帝 :拉丁语国家和英国,称Emperor(Empress), 或 Imperator。日耳曼语(除英语)称Kaiser(凯撒)。俄国人称Imperator或Tsar(沙皇)。 拜占庭和波斯人称Basileus(巴西利乌斯,取代拉丁语的罗马皇帝旧称Augustus—奥古斯都),拜占庭还有皇帝称Autocrator,即独裁者。

2.国王:King(Queen) 拉丁语国家从Re一词演化, 比如法国国王称Roi

3.大公:Grand Duke(Duchess), 神圣罗马帝国的最高贵族等级,第一个被称为大公的是15世纪时期强盛的勃艮第公爵腓力三世。

4.大公:Archduke(Archduchess), 这个头衔和在其他日耳曼贵族家族中用的Grand Duke明显不同,似乎仅在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中使用。奥地利王室始终保持Archduke的头衔,以显示自己和其他德意志各邦的区别。

5.选侯:Elector (Electress) 神圣罗马帝国选侯帝国会议最高组织的成员,拥有选举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皇帝的权力。

6.亲王:Prince(Princess),西班牙葡萄牙称infante

Prince 这个头衔在欧洲有很多含义:

1) 君主的儿子或王位直系继承人。

2) 在继承顺位上的其他王室成员。

3) 女王的配偶。

4) 中世纪奥地利的一个爵位,级别在公爵和伯爵之间。

5)没有得到王室封爵的平民贵族,但掌握了政权,建立起世袭的君主国,这些国家的君主称亲王,比如今天的摩纳哥和列支敦士登。

7.公爵:Duke( Duchess),德国称Hertog,,沙俄对等的爵位称Kniaz。 英国的公爵一定是王室成员,第一位英国王室公爵是14世纪的康沃尔公爵黑太子爱德华。在法国,公爵是领主的最高等级。在德国,中世纪早期的五大公爵(萨克森、法兰克尼亚、巴伐利亚、士瓦本和洛林)是德国贵族的最高头衔。 在殖民时代,殖民地的公爵头衔(比如西班牙在美洲的各位总督的公爵头衔),被称为胜利头衔,也就是说是战争胜利的荣誉头衔,不列入正式的贵族头衔系统之中。

8.侯爵: Marquess(Marchioness) 。沙俄对等的爵位称Boyar 来源于中世纪的德国的头衔Margrve(Margravine),即Mark Graf , 边疆伯爵, 一般认为 其头衔的等级在公爵和伯爵之间,唯一的例外是1356年的勃兰登堡边疆伯爵戈登布尔被认可为神圣罗马帝国选侯,地位大大超过了公爵。

9.伯爵,在英国,英国王室授予的伯爵头衔称Earl, 其他王室授予的头衔称Count。 法国称Count(Countess),神圣罗马帝国以及瑞典沙俄称Graf。中世纪挪威称Jarl,是国王之下最高等级的爵位。

10 子爵,Viscount(Viscountess) 在英国该爵位在玫瑰战争中,从大陆引进,地位介于Earl和Baron之间。在欧洲大陆最出名的子爵是米兰子爵,中世纪米兰长期是一个自治的子国。在大陆,子爵一般是那些伯爵家族的年轻人,但他们一般不喜欢被称呼为Viscount (字面意思是副伯爵),称呼他们一般是这么称的,比如爱德华子爵是巴黎伯爵家的,就称为巴黎伯爵家的爱德华(Edward of the count of Paris, 外国绕口令。)

11 男爵Baron(Baroness),英国世袭贵族头衔的最低等级。在德国,所有独立骑士领地的家族,都拥有男爵的贵族头衔,德国取消贵族头衔后,这些男爵家族及其后代,依然可以保留他们的头衔的尊称: “冯(Von)”作为他们姓氏的一部分。如果德国人的姓氏前有“冯”,麻烦各位在叫他或写文章提到他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音节加上。另外,把Von翻译成“范”也不太好,贵族的味道少了点,“冯巴斯滕”比“范巴斯滕”牛多了。

12. 从男爵, Baronet(Baronetess) , 西班牙、沙俄、低地国家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无此爵位,在英国,这个是世袭头衔,但头衔拥有者不列入贵族系统,即此爵位不在英国贵族系统中使用。

13. 骑士, Knight 法国称Chevalie,德国称Ridder 贵族等级的最低一层,头衔不可继承。英国贵族系统没有这个头衔,但一个王室授予的荣誉头衔:爵士Sir(Dame),可以和此类比,同样不可继承。使用Sir这个头衔的时候必须注意的是,称呼某人为爵士必须连名带姓一起称呼,万不可只称呼姓氏,否则是对其本人的不敬(比如Sir Issac Newton, 艾萨克牛顿爵士,不能称Sir Newton, 同样尊称曼联主帅为弗格森爵士也是错误的。)

14. 在波兰等东欧国家以及奥地利等地,在中世纪还有Esquire的头衔,可以翻译为乡绅,和骑士基本是一个级别。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德语: 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 拉丁语: 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帝国。早期为统一的国家,中世纪后演变为一些承认皇帝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自由市的政治联合体。其历史可追溯至罗马帝国。

  955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勒赫菲尔德战役中击败马扎尔人,收复各边区。962年,奥托加冕为皇帝,建立神圣罗马帝国。今奥地利地区自此归属神圣罗马帝国,直到其于1806年崩溃。 帝国世系

  911年,卡洛林王朝在东法兰克的最后一位君主孩童路易去世,东法兰克的卡洛林家族王统中断。此时东法兰克王国内有五大公国,分别是巴伐利亚、士瓦本、法兰克尼亚、洛林(后来加入王国的非部族公国)以及萨克森。为了抵御当时马扎尔人的入侵,五大诸侯和科隆大主教联合,决定

不再寻求从西法兰克的卡洛林家族中寻找王位继承人,而是从本地的五大诸侯中选举产生, 由此德意志王国开始了自己独立发展的历史,而德意志的王位继承制度也形成了和传统的世袭继承制不同的“选帝”制度

1法兰康拉德王朝

  康拉德一世(911-918年) ,曾任法兰德意志(东法兰克)国王, 康拉德家族是和卡洛林家族同样古老的家族。 911年,孩童路易死后,由东法兰克五大诸侯以及德意志大主教选举为德意志国王。康拉德在位期间王权极其暗弱,其影响力甚至不如萨克森、士瓦本和巴伐利亚公爵。同时他和马札儿人的作战也失利,他死前,劝说其弟埃伯哈德放弃了王位要求,并提议选举他的对手萨克森公爵亨利为他的继承人。

2萨克森王朝(奥托王朝)

  1.亨利一世(919-936年),萨克森公爵,德意志国王,萨克森公爵奥托之子,也称为捕鸟者亨利。925年,他击败洛林公爵,将洛林并入德意志王国。 933年,亨利一世率德意志联军在里亚德击溃马扎尔人,解除了马扎尔人对德意志诸邦的威胁。至936年亨利一世去世,德意志诸国已经成为一个王国,因此亨利一世被认为是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和德意志民族的创建者。亨利一世娶了洛林公主,他们的三个儿子分别成为德意志国王,巴伐利亚公爵,和科隆大主教。

  2.奥托一世(936-973年),萨克森公爵,德意志国王,第一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曼也被称为罗马皇帝,但后人一般将查理曼的帝国称为法兰克帝国或查理曼帝国,而将奥托的帝国称为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亨利一世与洛林公主的长子,也称为奥托大帝。936年在亚琛被德意志贵族选为国王。

  3,奥托二世(973-983年)。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与意大利公主阿德莱德长子,961年加冕意大利和德意志国王(和其父共同执政),967年加冕皇帝(萨克森王朝君主均有为继承人在其生前加冕的习惯。)奥托二世其间,萨克森王朝达到了极盛,978年,波兰和波希米亚再次臣服,980年,奥托二世包围巴黎,迫使西法兰克国王洛泰尔放弃对洛林的主权要求。同年,奥托二世进军意大利,在罗马册立新教皇约翰十二。982年,奥托二世在意大利南部被阿拉伯人击败,他统一意大利的梦想未能实现。他的妻子是拜占庭皇帝罗曼努斯二世的女儿。

  4,奥托三世(983-1002年),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二世之子。983年在其父去世后,被选为国王,994年成年,995年,奥托三世在罗马拥立其堂兄为罗马教皇,称格里高利五世,格里高利五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德国人教皇。996年,教皇为奥托三世加冕为帝。

  5.亨利二世(1002-1024年),巴伐利亚公爵,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的弟弟巴伐利亚公爵亨利的长孙,巴伐利亚公爵强辩者亨利(巴伐利亚世系中亨利二世)的长子。 1002年,奥托三世去世后,亨利发动政变,劫持了奥托的灵柩,在萨克森、图林根、士瓦本、洛林的贵族未参与的情况下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004年被推举为意大利国王,1014年,他进军罗马,罗马教皇本尼迪克特八世为其加冕为帝。亨利二世在位期间,为了对抗贵族势力,加强了效忠于他的主教区的权力,从此德意志神权开始壮大,最终发展成为了皇权的最大威胁。亨利二世和其妻子卢森堡公主库妮甘德没有子嗣,传说是由于他们两人订立了婚后禁欲的共同誓约所致。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1146年他被罗马教皇尤金三世封为“圣者”。

3萨利安王朝

  1.康拉德二世(1024-1039年)曾任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和神圣罗马皇帝。他是奥托一世女婿、洛林公爵康拉德的曾孙,施派尔伯爵亨利的儿子。1024年9月被德意志贵族选举为国王,开创了萨利安王朝。1026年在米兰加冕意大利国王,1027年,约翰十九世为其加冕。1028年起,康拉德二世开始对入侵奥得河流域的波兰人用兵,至1032年,波兰国王不得不放弃自封的国王头衔,改称波兰公爵,并退出了奥得河流域。1032年,勃艮第国王(当时勃艮第称王)鲁道夫三世去世, 1034年,康拉德二世入侵勃艮第,夺取了大部分勃艮第领地。

  2.亨利三世(1039-1056年),士瓦本公爵,巴伐利亚公爵,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二世和士瓦本公主吉塞拉之子。1046年亨利二世拥立德国人教皇克莱芒二世,同日新教皇为其加冕为帝。亨利三世时期,曾经征服了匈牙利(但很快失去)、摩拉维亚,王室领地拥有五大公爵领地中的三个。

  德意志皇帝权势达到了极盛,到了可以随意废立罗马教皇的地步,但到了其统治晚期,其帝国已经开始衰落,由他推动的教会改革最终推出了一个强有力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日后成为了他儿子亨利四世的极大威胁。

  3.亨利四世(1056-1106),曾任巴伐利亚公爵、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亨利三世和阿基坦公主阿格内斯之子, 1066年前由其母摄政。 亲政后和罗马教廷发生激烈冲突,1076年亨利四世遭到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的绝罚处分,亨利四世不得不徒步肉袒,于1077年至卡诺莎向教皇请罪,史称“卡诺莎事件”。亨利四世被绝罚后,反叛的德意志诸侯立刻宣布亨利四世退位,并选举士瓦本公爵鲁道夫为新国王, 德意志陷入内战,亨利四世最终战胜了鲁道夫,砍下了他的右手。平定国内后,亨利四世立刻进军罗马, 1084年,亨利四世废黜了格里高利七世,新教皇克莱芒三世为其加冕为帝。 1098年诸侯选举其子亨利五世为国王,和亨利四世对抗,德意志内战再度爆发, 1106年,亨利四世终于打败了亨利五世,但不久突然去世。

  4.亨利五世(1106-1125),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和默林女伯爵之次子, 1111年被加冕为帝,亨利五世在位期间,罗马教皇和皇帝互相敌视,混战不休, 德意志诸侯则利用皇帝和教皇的矛盾, 自行扩张他们的产业和主权,德意志王权衰微,从此开始了德意志小邦林立的时代。亨利五世妻子是英王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他们死后无嗣。王位落到了亨利五世的政敌,萨克森公爵洛泰尔二世手中。萨利安王朝结束。

4苏普林堡王朝

  洛泰尔二世(1125-1137)萨克森公爵,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苏普林堡伯爵格布哈特之子,1125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133年出兵意大利被教皇英诺森二世加冕为帝。他称为洛泰尔二世,是因为虔诚者路易的儿子,中法兰克国王洛泰尔一世曾经拥有神圣罗马皇帝称号,而德意志人认为他们和以前的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王统世系下的国家,所以称他为洛泰尔二世。洛泰尔二世在国内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康拉德和腓特烈长期内战。在国外他对东方和北方用兵,迫使波兰和丹麦臣服,1137年他又南征意大利击败了西西里国王罗杰二世,将西西里国王赶出了亚平宁半岛。回军途中洛泰尔二世去世,结束了他战斗的一生。洛泰尔死后,王位落到了霍亨斯陶芬家族手中,开始了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统治。

5霍亨斯陶芬王朝

  1.康拉德三世(1138-1152)德意志国王,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一世与亨利四世之女阿格尼之子。 1127康拉德三世自封为王,和皇帝洛泰尔二世爆发内战。1137年,洛泰尔二世去世,康拉德二世发动政变,于1138年由南部诸邦的诸侯选为德意志国王,但洛泰尔二世的继承人巴伐利亚和萨克森公爵“傲慢”的亨利(洛泰尔二世的女婿,韦尔夫家族)拒绝承认,于是两派爆发内战,此后直到本世纪末,韦尔夫家族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内战一直没有停息过。1146年,康拉德三世参加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经过拜占庭帝国时,对拜占庭帝国造成了极大破坏,1147年,在小亚,康拉德的十字军被塞尔柱突厥人击溃,步兵军团被全歼,康拉德和其骑兵部队,仅以身免。康拉德死前未加冕为帝。并将其王位指定传给其年长的侄子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三世(士瓦本世系)。

  2.腓特烈一世(1152-1190)士瓦本公爵,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三世的哥哥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的儿子,也称“红胡子腓特烈,或称巴巴罗萨(传说是红胡子的意大利语)。1152年受其叔康拉德三世之托,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155年,罗马教皇阿德里安二世为其加冕为帝,但他拒绝按惯例为教皇牵马,并下令骑士屠杀了上千名罗马人。腓特烈一世力图恢复查理曼帝国的荣耀,一生东征西讨,1156年,他获取了勃艮第的大片领地,并将韦尔夫家族的巴伐利亚分出一部分给了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巴本堡家族,建立了奥地利公国,从此奥地利从德意志分裂出来。1158年起,直至1177年,他四度出征意大利,与米兰、威尼斯、西西里以及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联盟反复争斗,终于在1176年被伦巴第人在米兰附近击败,腓特烈不得不在威尼斯向亚历山大三世下跪屈服。1189年,年近70岁的腓特烈一世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行动,和法王腓力二世,英王狮心理查一起前往圣地,1190年,腓特烈一世在横渡安纳托利亚半岛东南的萨勒夫河时不幸落水身亡。腓特烈一世被认为是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典范,因而很多传说说他没有死,他孙子、著名的腓特烈二世便告诉他的德意志人民,巴巴罗萨是在图林根的基夫霍伊泽尔山里的神殿中沉睡,一旦雄鹰离开了这座山,他就会苏醒。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就用这样的神话发动了“巴巴罗萨行动”。

  3.亨利六世(1190-1197)德意志国王,西西里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与勃艮第女伯爵比阿特丽斯之次子,1190被选为德意志国王,娶西西里国王罗杰二世之女康斯坦丝。1191年由教皇切莱斯廷二世为其加冕为帝,1194年出征西西里,加冕西西里国王,从此西西里王国的诺曼人王统世系中断。(最后一任诺曼人西西里国王是1189年去世的亨利六世妻子的侄子威廉三世),亨利六世统一了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从此西西里王国称为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国或称两西西里王国。

  4菲利普(1198-1208)士瓦本公爵,德意志国王,腓特烈一世和比阿特丽斯的幼子。也称士瓦本的菲利浦。亨利六世去世后,其子年幼,于是拥护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贵族选举菲利普为国王。但支持韦尔夫家族的诸侯在亚琛却选举了韦尔夫家族的奥托四世为国王,内战再次爆发。1205年,得到诸侯支持的菲利浦在亚琛再次加冕国王。1208年6月21日,

6韦尔夫王朝

  1. 奥托四世(1198-1215),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皇帝,巴伐利亚公爵和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和英王亨利二世的女儿玛蒂尔达的长子,从小生活在英国,由其舅舅狮心王理查抚养。1198年,萨克森和巴伐利亚贵族推选奥托四世为德意志国王,并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菲利浦爆发内战,1209年教皇英诺森三世为其加冕为帝。但此后奥托四世入侵亨利六世之子腓特烈二世的两西西里王国,英诺森三世将其绝罚。 1211年,德意志诸侯在纽伦堡会议中,废除了奥托四世的国王称号,并选举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腓特烈二世为国王。但奥托拒绝退位,1214年,他和英国约翰国王组成的联军被法王腓力二世在布汶会战中击溃,1215年,奥托不得不宣布退位。自奥托四世统治时期开始,德意志骑士开始了持续200年的向东部波罗的海沿岸的大规模移民运动,形成了称为东勃兰登堡(东普鲁士)的国家,日后成为普鲁士王国的龙兴之地。另外,由于内战不断,为求自保,德意志的城市同盟组织也开始形成于这一时期。

7霍亨斯陶芬王朝

  腓特烈二世(1212-1250)德意志国王,两西西里国王,耶路撒冷国王,神圣罗马皇帝,亨利六世和西西里的康斯坦丝的长子。1197年,腓特烈二世即其父的两西西里王位,1212年纽伦堡会议被选为国王, 1220年,罗马教皇奥纳鲁斯三世为其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一生在藐视教廷权威的生涯中度过。1227年教皇格里高利九世因为他未能及时率十字军出征而将其绝罚,但被绝罚之后,他却于1228年率军东征,从埃及人手里收复了耶路撒冷,伯利恒和拿撒,1229年他在没有教士在场的情况下,自行加冕耶路撒冷国王。随后回军击败入侵西西里的教皇国军队,迫使教皇将其赦免。1239年,格里高利九世再次对其处以绝罚,1240年腓特烈二世入侵教皇国。1243年,腓特烈二世击败继任教皇英诺森四世,英诺森四世逃往法国,从此罗马教皇开始受法王影响。1248年,腓特烈二世被意大利城市联盟击败,丢失了他占领的意大利中部领地。1250年他于平静中去世。腓特烈二世会九种语言,并可以用其中的七种文字书写,(在当时,绝大多数国王和贵族都是文盲)。他热衷于科学和经济学,他在他的帝国内废除了垄断经营权,国内通行税和国内关税,成为当时西方最现代,最有头脑的君主。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二世从本质来说是个纯粹的意大利人,他出生成长在意大利,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意大利度过,他对德国事务关心很少,自他死后,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就已不复存在,此后的神圣罗马帝国虽然有皇帝尊号,但其帝国的国家形式已不复存在,所谓“既无罗马,也不神圣,更不是个帝国”。

  康拉德二世(1250-1254),德意志国王,两西西里国王,耶路撒冷国王。腓特烈二世和耶路撒冷女王约兰德的次子。1237年,腓特烈二世与其长子亨利七世闹翻,(1220年,亨利七世被热衷西西里事务的腓特烈二世指定为德意志国王,但亨利七世未被列入德意志王室世系中。)于是腓特烈二世令德意志贵族选举康拉德四世为德意志国王。1250年腓特烈二世死后,他继承了西西里王位。1251年,康拉德受德意志贵族的排挤,放弃了德意志,专心于西西里事务,但和罗马教皇英诺森四世依然未能和解。 1254年,患流感去世。其子曼弗雷德和康拉丁先后继承西西里王位,但受教皇支持的安茹公爵查理为争夺西西里王位,与康拉丁爆发战争,1268年,康拉丁战败被俘,并在那不勒斯市场被斩首。霍亨斯陶芬王室世系就此终结,而西西里世系则转入安茹王室之中。

8空位时期 (1254-1273)

  1254年康拉德四世去世,德意志和意大利陷入混乱,荷兰伯爵威廉二世,西班牙卡斯蒂亚国王阿方索三世,英国康沃尔伯爵理查都曾被一部分诸侯推举为国王,但整个德意志没有一个统一的君主。而意大利则陷于法国安茹家族和西西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混战之中,此时德意志形成了七大选侯制度,德意志国王从此由七大选侯选举,他们分别是科隆大主教、美因茨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萨克森公爵,帕拉丁公爵,勃兰登堡公爵和波希米亚国王。

9混和家族世系时期

  1.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1283-1291)。曾任 德意志国王、哈布斯堡伯爵、奥地利公爵、斯蒂利亚公爵、卡林提亚公爵和卡尼奥拉公爵。

  2.拿骚家族的阿道夫(1292-1298),曾任德意志国王和拿骚伯爵。他是拿骚伯爵沃拉姆二世之子。

  3.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伯特一世(1298-1308),曾任德意志国王和奥地利公爵。

  4.卢森堡家族的亨利七世(1308-1313),曾任卢森堡伯爵、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卢森堡伯爵亨利三世之子。

  5.哈布斯堡家族的腓特烈三世(1314-1326)曾任奥地利公爵和德意志国王。

  6.维特斯巴赫家族的路易四世(1314-1347),曾任上巴伐利亚公爵、巴伐利亚公爵、帕拉丁公爵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7.查理四世(1347-1378),曾任卢森堡公爵、勃兰登堡边疆伯爵、德意志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8.卢森堡家族的文策尔(1378-1400),曾任德意志国王和波希米亚国王。

  9.维特斯巴赫家族的鲁佩特(1400-1410),是帕拉丁选侯人物,曾任德意志国王。他是帕拉丁选侯鲁佩特二世之子。1400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

  10.卢森堡家族的西吉斯蒙德(1410-1437), 曾任勃兰登堡选侯、德意志国王、波希米亚国王、 匈牙利国王、波兰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查理四世次子,文策尔的弟弟, 1382年继承其岳父安茹王室的匈牙利国王路易一世(匈牙利称路易大帝)的波兰王位,成为波兰国王。

10哈布斯堡王朝

  1.阿尔伯特二世(1438-1439) ,曾任奥地利大公、德意志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匈牙利国王。他是阿尔伯特二世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伯特一世的曾孙,奥地利大公阿尔伯特四世的儿子,其妻子是西吉斯蒙德的女儿伊丽莎白。 西吉斯蒙德死后,1438年被拥立为匈牙利国王,同年当选为德意志国王。

  2. 腓特烈三世(1439-1493),曾任奥地利大公、斯蒂利亚公爵、卡林提亚公爵、 卡尼奥拉公爵、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斯蒂利亚、林提亚和卡尼奥拉公爵欧内斯特之子,阿尔伯特一世的曾孙,阿尔伯特二世的堂弟, 1439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452年,在罗马接受教皇尼古拉五世加冕为帝,是德意志最后一个由教皇加冕的皇帝。1477年,其子马克西米连和与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的女儿玛丽结婚,奥地利由此获取了勃艮第在尼德兰的大片领地,一举成为欧洲强国。哈布斯堡王朝此后通过联姻几乎统一了整个西欧,由此诞生了一句名言: “让其他人去发动战争吧,你只需和奥地利一起,享受婚姻。”

  3.马克西米连一世(1493-1519),曾任奥地利大公、斯蒂利亚公爵、卡林提亚公爵、卡尼奥拉公爵、勃艮第伯爵、提罗尔伯爵、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腓特烈三世之子,1482年其妻勃艮第公爵玛丽去世后,法国入侵勃艮第,合并了法国东南部勃艮第公国大部分领地,但马克西米连却获取了勃艮第东部(称勃艮第伯国),尼德兰伯国的领地。1490年,他获取了其堂兄哈布斯堡家族提罗尔支系的西吉斯蒙德的提罗尔领地。1486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和其父共同执政),1508年,经教皇同意,马克西米连加冕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4.查理五世(1519-1558),马克西米连一世的长孙。他可能是欧洲历史上君主头衔最多的君主,而其绝大多数头衔都是哈布斯堡家族联姻的成果,这里让我把这些成果总结一下:

  马克西米连的长子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一世娶了卡斯蒂亚女王伊莎贝拉和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的独生女胡安娜, 于是菲利普一世死后,查理五世于1506年继承了勃艮第公爵头衔,获取今比利时、荷兰的领地。 1516年,他继承了他外祖父斐迪南二世的阿拉贡国王,巴塞罗那伯爵、瓦伦西亚国王、那不勒斯国王、西西里国王头衔。同年,他又从其母胡安娜那里,继承了卡斯蒂亚国王头衔。 1519年,马克西米连一世去世,查理五世被选为德意志国王,并继承了其祖父的奥地利大公、斯蒂利亚公爵、卡林提亚公爵、卡尼奥拉公爵、提罗尔伯爵头衔。1520年,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位期间,是哈布斯堡王朝最鼎盛的时期,但同时内忧外患不断。 他在位期间,从德国暴发的马丁路德的新教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并赢得了合法地位。1521-1553年,查理五世和法王弗朗索瓦一世为了西班牙在意大利的领地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最终确保了西班牙在意大利的统治。1526年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大帝征服了匈牙利,匈牙利王路易二世败死,1529和1533年,苏莱曼大帝两次攻打维也纳,查理五世的弟弟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一世不得不对奥斯曼帝国称臣。此后哈布斯堡王朝始终处于奥斯曼帝国的威胁之下,直到1571的勒班托海战,查理五世的私生子约翰终于打败土耳其人,解除了奥斯曼帝国的威胁。

  5.斐迪南一世(1558-1564),曾任奥地利大公、斯蒂利亚公爵、卡林提亚公爵、 卡尼奥拉公爵、 提罗尔伯爵、德意志国王、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选帝。他是卡斯蒂亚女王胡安娜和马克西米连一世之子菲力普的次子。

  6.马克西米连二世(1564-1576),曾任奥地利大公、德意志国王、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选帝。他是斐迪南一世和波希米亚国王和匈牙利国王的妹妹安妮之长子。

  7.鲁道夫二世(1576-1612),曾任 奥地利大公、提罗尔摄政、德意志国王、匈牙利国王和波希米亚国王。她是马克西米连二世和查理五世的女儿、西班牙菲利浦的妹妹安妮(也就是马克西米连的堂妹)的长子,马克西米连二世开始了哈布斯堡家族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近亲婚配的历史。(为避免继承权旁落,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之间开始了长达200多年的堂兄妹通婚)。

  8.马蒂亚斯(1612-1619),曾任奥地利大公、提罗尔摄政、德意志国王、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选帝。他是马克西米连二世的三子。

  9.斐迪南二世(1619-1637) ,曾任内奥地利大公、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斐迪南二世起,德意志国王头衔被中止)。他是斐迪南一世的孙子,奥地利大公查理和巴伐利亚公主玛丽亚·安娜之子。

  10.斐迪南三世(1637-1657), 曾任奥地利大公、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斐迪南二世与巴伐利亚公主玛丽亚·安娜(和斐迪南二世之母同名)的长子。

  11.列奥波德一世

  但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完全是中世纪式的,皇帝没有实权,实际权利掌握在300多个大小领主手中,(对此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哲学家伏尔泰曾有如下评价:“神圣罗马帝国既非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所以它的统治是很分裂的。各地领主完全自治,拥有自己的军队,朝廷,甚至有收税的权力。一位商人走200公里,竟然需要交13次税!这种制度严重足碍了帝国的工商业发展。而且,教皇在此也有很大权力,著名的“什一税”就是教皇的发明。由于神圣罗马帝国借助教会来宣扬自己的神圣性,它对教会也负有义务,因此多少受到教会制约。虽然其中也有个别皇帝凭借自身能力遇魅力和迫使教会就范,但也是表面与暂时的。总而言之,这个帝国的国力是很差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3419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0
下一篇2023-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